请问孔子论语大全的论语对于我们的文化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因此,《诗经》称得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意义。&观&是俯视或置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汉代孔安国将其解释为&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若在社会丛林里生存,就一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磨合、切磋制约的关系。宋代朱熹则将&群&注为&和而不流&。朱熹关注到了&群&的另一面,即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又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意义相近。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他认为,诗是必须服从于&礼&的,也就是说,人要以&礼&来约束个人的性情,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学《诗》可以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这便是&兴于诗,立于礼&。&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从深层次上看,&群&与&礼&二者在某些方面也有交集,二者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礼&更偏重人与人之间的砥砺与相处,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因为无视别人的存在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中;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同时,我们不要忽视&群&&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自主性、独立性的一面。人就是在自我意志与外在现实间复杂关系的交错扭结中存在的,除了以& 阅读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来自第四篇:《孔子的出处及解释100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
浅析《论语》中的教师观———以孔子为例
优质期刊推荐孔子与《论语》
我的图书馆
孔子与《论语》
孔子与《论语》周桂钿内容提要:孔子汇集前人的思想作为教材,成为经典,他是集大成者,孔子重视孝,以孝为起点,推导出仁义道德,形成儒学体系.他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三千,是当时普及文化大师,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和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国地大人多,是世界和平的主力,都与此有关.孔子如何评说直躬,这一典型表明社会伦理高于法律,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基本精神与儒学相通.不懂中医的人,理解不了中国哲学.关键词:孔子、论语、中医、集大成者、普及文化大师、和而不同 一·孔子是集大成者孔子跟《论语》这两个:一个是一个人,一个是一本书。孔子这个人,应该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孔子最早就是一个民间教师,不是官方办的,他自己带学生。民间教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现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办的180几所孔子学院,影响非常之大。2500年以前传到现在,而且传到外国去了,过去说孔子周游列国,实际上就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那一小块地方转了一圈。现在周游列国就是全球了,东方、西方,美国那边也办了几所。我想,介绍孔子就想介绍一下,他作为一个民间教师,按照我们现在说法就是民办教师,怎么会有这么大影响?一个就是作为教师应该传授知识,传授知识自己必须先有知识,这个知识孔子那个时候就是把以前的几千年从黄帝开始,后来尧、舜、禹那个时代,包括夏、商、周,还有春秋时代,那些时代许多思想家创造的人类的智慧,他都把它综合起来,做了整理,形成一个儒学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形成以后,在社会上影响就很大,刚开始的时候,春秋时代,儒家和墨家,后来韩非子说它们是“显学”。“显学”按现在说法叫做时髦的学问,到了战国时代,儒家的思想影响又很大,最突出的是一个孟子,一个荀子,他们的思想影响也很深远。 首先,孔子是把前面的思想都综合起来,所以孟子说孔子是“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者,就是把所有的好思想都综合起来,这是非常伟大的工作。因为孔子自己说“述而不作”,他就是把前面的思想继承下来,他自己不做创作,不创作新的,实际上综合就是一个大的创作。张岱年先生原来就是北大的一个教授,他是泰斗级的学者。他提出文化问题,叫综合创新。他的意思是说把西方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的都综合起来,来创造新的思想体系用于现在。 我们可以说,孔子的集大成者就是一个综合的创新。他好像没有新的东西,但是把旧的思想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新的体系。这是一个大创新,不是点滴的创新,而是整体上的创新。它之所以影响那么大,就跟这个有关系。他把旧的思想整合出来一个新的体系。 其次,孔子教学。他教学有一个特点,因为在过去周朝的时候,教学是在贵族的子弟中进行。那时候有一个规矩,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关于礼仪方面的问题跟平民没关系,因为这些礼仪只是在朝廷上,在祭祀的时候使用的,这些活动都是贵族参加的,没有平民的事。所以礼就跟他没关系,所以那个时候都在官府里面给贵族的子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说“学在官府”,孔子原来也是贵族的后代,他学了很多礼仪的东西,以后家族破落了,他就落到了民间。到了民间他就把自己以前学关于礼的精神向平民进行宣传,这就产生了在民间教学的第一个教师。他有一个提法就是“有教无类”,就是教育不分类,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谁想学只要交一定的学费,就是几条干肉,就可以学。他就是这个说法,就是不分你是不是贵族,不是贵族也可以学。所以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里有一些不是贵族出身的,据说子路就不是贵族出身的。孔子把这个“学在官府”的规矩打破了,把学问传到民间,这也是一个大的贡献,开了一个民间教育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普及传播做出巨大贡献。 他教学非常认真,非常有办法,教学的方法非常多,从《论语》上,从《礼记》的《学记篇》里面都可以看到,孔子的教学经验、教学理论,非常丰富。这些理论,按我的想法,现在世界上所有的教育家都没有超过的。他们有的拿点什么新东西就说旧的不行了,转了一圈都回到孔子那里。比如说孔子的“教学相长”,现在在西方教学体系里面这方面还很缺乏。教学相长就是老师去教,跟学生去学,实际上有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比如说学生提问,老师要解答,怎么解答?解答是为了解除他的疑惑,提高他的素质,也就是现在讲的“教学育人”,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成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孔子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对不同的弟子,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是“因人施教”。又比如说他的学生问仁,同样问这个问题,孔子回答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问孝,问政,这是他们经常问的,《论语》里面都有,跟不同的人,回答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是针对这个人的特点来回答的,因材施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 但是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这样,比如说上语文课,都上语文课,没有分别。学生提问题,很多老师对学生不了解,学生提的问题,他就是一种答案,说不出好几种答案。西方人批评孔子,说孔子同样讲的仁,一会儿这么讲,一会儿那么讲,没有贯彻一致。但是他们就不了解孔子说话的对象,答的人的情况,他不了解,所以西方的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看病也是那样,你感冒了,男女老幼,春夏秋冬都是一种药。但是中医却不一样,夏天得的感冒用的什么药,冬天得了感冒又是什么药,都不一样。身体好的和身体弱的,小孩和老人,用药都不一样。西医里面就是小孩减量或减半,半粒,就有这个区别,其他都没有。中医治病也是体现儒家“因材施教”的精神,它是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所以每一个开方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有个性的。有人根据西医说中医不规范,不规范就是不科学。如果按西医的要求,规范中医,那中医就变成西医了。 孔子的特点有三个:第一,他的知识非常丰富,第二个,他在民间传教,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第三个,他有一套教学办法,这些理论与实践,这些经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的看法就是现在全世界的教育方面水平没有在整体上超过孔子的。僵化模式、应试教育,一直是现代教育的普遍弊病,却难以纠正。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二·孔子重孝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一下他的思想。孔子思想应该说最基础的就是孝,现在有一本书叫《孝经》。《孝经》是不是孔子写的?这很难说,但是应该说这是儒家经典,因为《十三经注疏》里面有《孝经》这本书。在汉代的时候《孝经》已经非常流行,汉宣帝要让哪一个人当皇帝,让谁接班,有人提出来,说有一个人叫病已,他说这个人是王子,他学过《论语》、《孝经》,品德很好,可以当,后来他就当了皇帝。 这说明什么?当时选谁当皇帝?学《孝经》是一个条件,所以说“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首”,孝都是最重要的,所以汉代的时候就提出来,“以孝治天下”。《孝经》里面说的是“明王以孝治天下”。汉代的皇帝死了以后前面都加一个孝字,比如说汉武帝他叫孝武皇帝,汉文帝叫做孝文皇帝,都加一个孝。还有一个是做官,选孝子做官,所以有一个“举孝廉”,就是推举孝廉,孝是孝子,廉是廉吏,就是当一个小官,廉洁奉公,这样的人要推荐上去当官。孝子要是整个县里面有名的孝子,就推荐他去做官。有一个说法,父母养他那么长时间,如果对父母很不孝,他对别人能有爱心吗?他没有爱心能当好官吗?把老百姓当作他的奴才,这种人怎么能当好官?这个理论推导,我认为是成立的。现在有的县已经有红头文件发出去,说哪一个干部如果有不孝的表现,就不能提拔。我看不但不能提拔,应该撤职、开除,因为他干啥也不行。他对父母都不孝,你说让他干什么,让他干什么都不行。只要他掌一点点权就要谋利,就要损人利己,你说这种人怎么能当官? 孔子讲这个孝,他说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提出这个孝的观念,这个从道理上说是“礼尚往来”,就是说父母养你那么长时间,费尽爱心,你呢?也应该回报,这很简单,就是对应关系。对应关系现在很多人不了解,比如说过去有那样的一句话,叫做“君要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就是说什么都得听父亲的,这不是孔子的思想。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对父母的不义行为,孝子要“几谏”。几就是委婉的意思,几谏就是委婉的劝告,不像一般人,比如说朋友训他,声音很大,喊他,骂他。对父母就不一样,父母有做不义的事,可以轻声跟他个别谈,不要让别人知道,谈一回他不接受,不接受你过一段时间再跟他谈,等他心情好了再谈,或者你再找到新的材料再说,再谈,反正反复的劝告。父母跟国王还不一样,孔子那个时代,我在鲁国,国王不喜欢我,我跑到齐国去了,他可以跑,国王可以不断的换,但是父亲只有一个,没地方跑,你到哪都是他的儿子,你不能认别人当父亲。所以他说对于父亲的态度跟对待国王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国王就是你信任我,我就给你干,你不信任我,我就走,但是对父亲呢,不能那样,所以不能随便出走。“父母在,不远游。” 在孔子那个时代,亲情的关系超过君臣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有这么几件事:一个就是一个人去打仗,鲁国的士兵去打仗,一打就跑,三跑,就是多次逃跑。孔子就问他你怎么一打仗就跑,他说我家有老父亲,我要是死了,他没人养。孔子说这是一个孝子,应该提拔。当逃兵要提拔,这就是给官家干事,可干可不干,但是孝,这个不能不干,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特殊政策。我们现在有政策,独生子不能当兵,现在可能要改了,因为大家都是独生子,还有一个它要成了烈属,国家把它养起来。那古代没有这个制度,没有这个政策,所以他没人养,因为这个父亲只有他负责赡养。那国家打仗的事,许多人一块打,还有别人可以打。后来这个人,他父亲死以后,他再去打仗,非常勇敢。这种人不是坏人,不是胆小鬼,而是有孝心。但是后来到秦始皇的时代,韩非就说这个人是“父之孝子,国之叛臣”,对父亲来说他是孝子,但是对国家来说他是叛臣,后来也因为这些问题,到秦始皇那个时代发生“焚书坑儒”,因为儒家的那些说法对中央集权制度是不利的,你都为自己的家,他这里没人管,他就认为这种说法对他的巩固政权不利,所以有一个焚书坑儒。还有,是不是父亲叫儿子死,儿子就应该死呢?有过这样一个事:孔子一个学生叫曾参,这是有名的孝子,《二十四孝》里面第一个孝子是舜,第二个孝子就是曾参。曾参是农民子弟,他在家锄地的时候,不小心把苗锄了。他父亲拿着大棍子过去把他打了,一打休克躺在那里了。一会儿他醒过来,刚醒过来的曾参问他父亲说“你受伤了没有?”这一消息传出去,大家都认为曾参是孝子,自己被打休克了,一醒过来,首先关心他父亲是不是受伤了。这个消息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就跟门人说。门人是什么?他上课的时候,派一个弟子站在门口看着,不让别人进去。门人就是弟子。孔子就跟那个门人说等一下曾参来的时候,不让他进来。曾参来的时候,被拦在外面,他就觉得很奇怪:他的意思是说全国都说我是孝子,你孔子提倡孝,提倡孝的道德,我是孝子,应该是你标准的好学生,怎么不让我进去。他有疑问,想问问。后来孔子叫他进来,跟其他的学生也一块说,他说你知道舜吗?舜,他父亲叫他干活的时候,他就在身边;他父亲要杀死他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为什么要杀死他?因为他后娘恨这个舜。拿小棍子来打的时候,就站在那里让他打打,出出气,要拿大棍子来,有危险,就得跑,要打残废了、打死了、打伤了,这个多不好。实际上要真正打伤了,作为父母会一辈子精神难受。 我知道有一个人打儿子,那个就是小学生,他一退,退一下碰到大衣柜,玻璃破了,掉下来,他注意前面是他父亲要打他,突然听到后面有奇怪的声音,后面有这个奇怪的声音,神经受到这种突然刺激,乱了,神经病了。到现在没工作,天天骂他父亲,父亲还得养着他。父亲后悔一辈子。如果让父亲一辈子心里难受,这就不是孝子。孔子说,你父亲大棍子来的时候你还不跑,还站在那里让他打,你这是什么孝子?就批评他,所以到有危险的时候,他就得跑,这才是孝子。这就不是说“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很显然,这个说法不符合孔子的思想。 另外,对于父亲的错误,孔子提出来要“几谏”。就是说他有错就帮他。帮的目的与方法,都需要讲究。我在报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其中有两条是这样的:一个是兰州市原市长,他贪污受贿被双规了,他老婆、女儿都帮他掩盖受贿的,比如说收别人钱,然后开一个借条给人家送去,说我是借你的,就不算受贿。你干嘛?这里借人钱,那里也借人钱,你借那么多钱,说不出道理,后来采取异地审查,把他从甘肃弄到河南审查,才排除了这个干扰。结果因为家属做假证,罪上加罪,判更重了。这叫帮倒忙。这种帮法,陷父亲于不义,是不孝的表现。 孝应该怎么表现?另外一个副市长,他的儿子大学毕业,他女儿在北京上学,他儿子毕业以后发现他父亲有受贿行为,就劝他父亲,他父亲不听,说你小青年不懂。后来他儿子到北京来找妹妹商量,商量以后把他父亲骗到北京来,说女儿出车祸,让他赶紧坐飞机来。结果兄妹俩在飞机场接他,接到一个旅馆里面,租一个房间,门关起来,在里面跟他谈,谈的很厉害,他父亲觉得很为难,因为收了人家的钱再怎么弄,这不好处理,他就说你们年轻人不懂,现在做官的,你不收怎么行?根本不行,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最后这两个兄妹跪在那里苦劝。我认为是很感人的!最后他父亲想:我这个官不当了,也不能得罪子女呀。我如果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跟我闹翻了,我当这个官有啥劲啊。最后咬着牙,下决心,宁可把我罢官了,我也不能不听子女的。答应他们,回去把钱退了。不是退给本人,老板是绝对不会收的。他交给组织部,说某月某日谁送来多少钱,然后某月某日……一条一条都弄下来。所有钱根本没花,都在存折上存着,取出来,全都交给组织部。半年后,这个老板犯法被抓起来,抓起来要他坦白。他为了立功赎罪,就列出来行贿记录,哪一天给谁送多少钱都列出来。纪检机关就找这些干部谈话。找到这个副市长,他马上很坦然地承认这些事实。半年以前已经交给组织部了。情况属实,他马上就没事了。跟他同事的几个干部都进了监狱。在这时候,这个副市长非常感激他的儿子。这才是孝子,对做了不义事的父亲应该给予纠正,避免陷父亲于不义,这才是孝顺的表现。 孔子有那个说法,当父亲作不义的事,如果不跟他争,就会陷父亲于不义;要跟他争就可以纠正过来,就避免灾祸。这就很清楚地说明怎样做才是孝。现在很多都是想,有的人做了挺大的官,比如说副省长,或者县长、市长,他父亲走到街上,别人都对他毕躬毕敬的。副省长的父亲,实际上他当副省长,你尊敬不尊敬他没什么用,不是说的他就可以给你怎么着,有的八竿子打不着的,因为他拉上关系,多数情况都没用,但是他也想孝顺,贪污受贿,弄点钱给父亲,父亲很有钱,但是过一段时间,他被抓起来了,送到监狱去了,有的枪毙了,那父亲关在家里面,好几个月不敢出门,无法面对这些乡亲,你看你儿子当这么大官却干犯法的事、坏事,比如说养二奶养了8个,你说这些东西没法面对大家,到底这个儿子算孝顺不孝顺呢?他升上去好像是为父亲争光,光宗耀祖;最后倒霉了,那父亲没法出门了,实际上就是个不孝。乡亲未必会对他们说什么,他们自己觉得羞耻,抬不起头来。 所以我的看法,我研究孔子的思想,我认为一辈子只要做好事都是孝的表现,做任何坏事都是不孝的表现。孔子在《孝经》里面讲,在家里面就是“始于事亲”,最早是事亲,出去以后就是对上级、对国家负责,做事情都很认真,古代称“中于事君”。最后是“立身扬名”,就是堂堂正正的做好事,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扬名就是为父母争光,这才是孝顺。所以孝的问题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就是父母都去世了,也要做好事,做好事“光宗耀祖”,过去老批判光宗耀祖,我认为批判是不对的,光宗耀祖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跟光宗耀祖联系在一起。祖国,为什么国家叫祖国,为国增光也是光宗耀祖的一个行为。做任何好事都是孝的表现,而且孝跟一个人,要跟一辈子。 孟子提出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说对自己的老人要尊敬,对别人的老人也要尊敬。这叫推己及人,从自己推到别人,如果对天下的老人都很尊敬,这个思想就是仁的思想。孔子的一个学生叫游子,他说孝是“仁之本”,什么意思?就是仁爱思想是从孝推导出来的,所以有孝的思想,然后推导出仁的思想。孝的思想,当时孔子就说这是道德的根本,同时又是教育的开头,也就是说对小孩的教育,首先要从孝开始,所以孝的教育是最初的教育,然后才能跟他讲仁。如果没有这个孝的教育,仁讲不出来,凭什么我要爱他?说不出道理来。孝到仁是怎么推过去的?《孝经》里面是这么说的,就是说你要尊敬自己的老人,就不能怠慢别人的老人,你要爱你的老人,你就不能对别的老人不好,因为你要爱自己的老人,对别人的老人不好,然后别人对你的老人也不好,这不是对你的老人也不好吗?要认识这个相互的关系。 仁的问题应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学的基础是孝,从核心推出来仁。仁的思想实际上主要是两条原则:第一条是“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这是一条,自己想实现,想发展,也要帮助别人做到;第二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它一方面就是说他要有独立人格,不当奴才,一方面就是说不当霸主,不称霸。别人不愿意接受的,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也不能强加于别人,这就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平等的观念。这个思想在法国的宪法里面有这个法则,特别是1993年全世界的宗教领袖在美国芝加哥开的一个会议,会议的最后发表了一个《全球伦理宣言》,因为宗教的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但是伦理有共同点,写了两条,一条人性问题,尊重人性,保护妇女与儿童,这是所有宗教都接受的。还有一条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都是中国儒家思想里有的。应该说这是孔子的思想对世界的贡献,儒学就有这么大的影响,所有宗教都能接受。 “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郭巨埋儿,郭巨为了孝顺他的母亲把儿子活埋了。这些写在二十四孝里面,实际上这个不合儒家思想。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把儿子埋了,不是无后了吗?无后就是不孝,是大不孝,最大的不孝,而孝是百善之首,所以十恶不赦的第一个就是不孝。把儿子埋了就是不符合儒家孝的观念,不符合儒家的文明。保护儿童就是儒家思想里面非常重要的,因为过去讲的传宗接代,这在古代应该说就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人类就是得靠这样发展下来。现在就是人口很多了,没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也行,没有孩子,因为周围很多人都有孩子,他没有也没有关系。因为古代人很少,我看中国历史,哪一个时期社会比较好,那个时期的人口就多,哪个时期比较乱,人口就少,人口多少在古代就是一个社会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比如说汉代,最多的时候人口达到5900多万,比现在法国人口还多,唐代的时候达到5600多万,到宋朝以后就上亿,到清朝以后就三亿多,这是社会程度好坏,过去讲治跟乱,治的时候人口就多,乱的时候人口就少,比如说唐以后的五代人口就很少,三国的时候人口就少,战国的时代也很少,秦始皇的时候就200多万,到西汉的时候5900多万,提高了几十倍。 所以我们现在说要计划生育,分析古代问题的时候,不能把这种观念拿到那种时候去分析,这是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就是历史主义,每一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够乱套。三·孔子是普及文化大师 孔子还有一个贡献——传播文化。现在我们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于丹,在百家讲堂讲读《论语》的心得,出了名,现在她忙得很,那个书发行量也很大,他签售那天,我也去了,跟敬一丹、万卫、李岩在一块作为嘉宾。万卫说于丹现象,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如果提前五年,于丹讲演就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因为社会上儒学开始升温了,都热起来了,在这个情况下,她讲得又很通俗,影响就特别大。现在有一些人反对很强烈,有的人就很瞧不起她,允许他们有个人的看法。我也有个人的看法,我是支持的。孔子的话,现在看起来,好像都很难懂,但是在2500年以前他讲话应该是很通俗的,要不,他怎么会有3000弟子呢?他就是因为讲的通俗,要是讲不通俗,没人听懂,也没有那么多的学生。“有教无类”,社会底层的人,弱势群体,都可以成为他的弟子。实际上孔子就是普及文化的一个大家,不要以为普及是低水平的,高水平才能普及,低水平的普及不了。 像我知道的,比如说董仲舒,学生也很多,多到什么程度?有的弟子跟着他学三年还没见过他的面。他就跟几个人讲,然后这几个人出去跟其他弟子讲,先来的学生去教后来的学生。朱熹的学生也很多,形成闽学一派。《朱子语类》那语言一千年以前说的话,现在看起来也还都是很通俗的。所以不要以为搞普及的水平就不高。我现在在国际儒学联合会工作,国际儒学联合会主要是两件事,一个是研究儒学,给全世界的儒学研究专家提供平台,两年开一次高峰论坛,我8号就得到上海去,就在那里开这个论坛。还有一个是普及工作。我们最近刚成立一个普及委员会,专门找一批人做普及工作。我认为这两样工作都很重要,一方面要从理论上探讨、研究,研究深了,把研究成果用通俗的语言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推广,普及。研究的成果就是为了推广,不是为了别的,现在很多人写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但外行看不懂,甚至同行专家也看不懂。 南方有一所大学的一篇博士论文,寄给北大一位老教授,老教授现在70多岁了。他给退回去,说我看不懂,研究中国哲学半个世纪,中国哲学的博士论文,他竟然看不懂,那个博士论文我也看过,很难懂。为什么?我认为不是水平高,他是把西方的学说搬过来,还没消化,拿来安到中国的哲学理念上,弄不到一块,我想他自己也不太懂,他要给学生讲课,不知学生是否听得懂。最高水平的应该是冯友兰、张岱年,他说话,他写书、写文章,人家都看懂了,没有人说冯友兰的文章看不懂,他的思想再深,他可以说得你能听懂。孔子有这个水平,冯友兰也有这个水平。水平高的,说的人家都能懂,说的人家不懂的,叫做没水平,他没有能力把这些东西说成别人能听懂的,所以不要以及普及的水平不高。从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一些水平很高,指导中国革命就失败了。因为他们说的,工农群众以及红军战士都听不懂,怎么指导革命?毛泽东、邓小平就不同了,他们说的大家都懂,大家就能实行他们的路线。四·孔子主张和而不同 读《论语》有一些话,现在看起来不好懂,但是要结合别的古籍、典籍,看看别的书,参考一下,就能懂。比如说我们以前写的文章说“四人帮”怎么回事。过三百年什么叫四人帮?读者就不知道。这就需要有注解。现在我们都知道,就用不着注解,就是这个问题。孔子的那些话也是那样的,比如说孔子讲的“君子和而不同”,这是《论语》上的《子路》那一篇里面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刚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同”跟“和”有那么大区别?一个君子一个小人,这“同”有什么不好?“和”有多好?弄不清楚。后来看了《左传》上有一个晏婴,他解释和跟同很清楚。齐景公那个时候,晏婴这个人很厉害,也是了不起的思想家。他比孔子岁数还大一点。他给齐景公讲,什么叫和?就像做菜那样,各种肉、菜、咸的、酸的,怎么配合好了,放在一块,这个煮出来的菜很好吃,汤也很好喝,可口,这叫和。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水,水再加水,什么味道也没有,他说这就不好喝,这就是和跟同的区别,和就是不同的东西合理的配合在一块,形成最好的状态就叫和。 比如说音乐,声音,音调有高有低,有各种不同的频率或者各种不同的乐器它组合成一个优美的音乐,比如说交响乐,它就是很优美的,很悦耳的音乐,听了就是一种享受。如果只有一个声音,那个声音调子是一样的,没有变化,那就很难听,现在说法叫噪音,对健康不利,没病的都会听出病来,有的说鸡要是听了那个声音都不会下蛋,这就是和跟同的区别。晏婴举这样的例子,他为了说明什么?他说国君提出一个意见,臣子从不同的角度给他提出批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经过反复讨论修改以后形成最佳方案,这个方案是集思广益的结果,这是和。如果国君提出一个意见,所有人都没意见,都喊“万岁”,上下同声,他说这就是同,也就是说大家一块讨论问题,吸收最合理的思想,形成最佳方案,这是和。只有一个声音,同一个调子,没有争议,没有讨论,没有不同意见,舆论一律,那就是同。汉代有人对皇帝说:“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一片拥护声,对统治者没有好处。 孔子在这个基础上来讲这个,和而不同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人如果做官,国王不管提出什么意见,他不是马上就赞成,就先考虑考虑,他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然后给他提出来,提出来再商量,有的吸收,有的不吸收,这就是和的态度,就是君子的和的态度。不同的就不是简单的赞成,不是只要你提出来,为了保自己的乌纱帽就说同意,这不是君子的做法,而小人就是只有同没有和,就从来不提意见,你说什么他都说最好,而且抢先说这个方案最好,这叫小人。这个同就是同于上级的意见,同于君主的意见。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比如说孔子的孙子叫子思,鲁穆公问他什么样的人是忠臣,子思说经常批评你的错误的,那个人就是忠臣。很多国君不容易理解这个意思,老提意见的,为什么?后来的人有一个解释,他说提意见的人只有对国君有好处,对他自己没好处,表示赞成的可以保住他自己的乌纱帽,他没有危险,因为是你的意见,错了也是你的,他赞成了没问题,所以只有对他有好处,所以奸臣都是这样的,奸臣都支持国王的意见。皇帝说什么,他都支持什么,那就是奸臣。经常提意见的是忠臣。 子思的学生的学生是孟子,孟子说大人者“能格君心之非也”。国王心里面有错误的思想,他就给国王提出批评,这叫忠臣。在儒家里非常强调互相提意见,《论语》里面讲诤友,就是最好的朋友,那就是能够给你提意见,什么意见都不提的,那是酒肉朋友,因为你现在还有酒还有肉吃,他就跟你交朋友,当你肉吃完了,酒喝完了,他就走了,利尽而绝,有利的时候就是朋友,利没有了就绝交了,就不是真朋友,也不是好朋友。要理解孔子这样一句话,必须看到别的东西,作为参考,才能够正确理解。这个句话的理解,主要参考晏婴的说法,当然还有其他的。 另外这里有个君子和小人,在《论语》里面,你只要看到君子什么什么,这就是孔子提倡什么;如果说小人怎么怎么,这就是孔子批评什么。有的人研究,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研究半天说不清楚,实际上就是说君子这样的东西是他所提倡的,这样的就很明白了。孔子提到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反对什么都听上级的,提倡跟上级共同探讨问题,提倡独立思考。有的人说中国的传统没有独立人格,什么都听皇帝的。实际上,这是对中国的文化太不了解。孔子非常强调独立人格,比如他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匹夫就是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心里面的志向和想法,你不能用强制的办法把它剥夺了。特别是有一些人,有一些信仰,你要想把它改了,不能用强迫的办法来改它,如果处理不当,对信仰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的后遗症就会非常严重。明代有一个儒家叫做王阳明,王阳明说“灭山中贼易”,把山中的,山里面的强盗消灭了很容易,“灭心中贼难”,要改变人们心里面的想法是很困难的。这也是“匹夫不可夺志”的另外一种说法。明代将近300年的时间里面,这人作为文官带兵打仗立的功劳是最多的,它是浙江余姚人。余姚那里立了四块碑,四位贤人,他是其中的一个。就是余姚那个地方在历史上有四个名人,他是其中一个。他那一块碑上写的是“三不朽”,三不朽也是儒家的思想,立德不朽、立功不朽、立言不朽。他立德,他道德非常高尚,所以立德不朽。立功不朽,他镇压过一些农民起义,也平息过叛乱,为明朝江山出了很大的力,所以立功不朽。他写了很多书,也教了很多学生,所以立言不朽。现在有《王阳明全集》也出版了。 这个三不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很多人都想在这三方面做点贡献,这是不朽。应该说立德不朽这个谁都可以做,比如说雷锋就是立德不朽,我看历史上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时候,也该写上雷锋,他没有什么官位,就是净干好事,这就够了。要立功有点困难,你当了首长可以立功,普通百姓立功难度就比较大,有的没条件,村长搞好了也是立功,要搞的特别突出,有代表意义,那也会有很大影响,立德谁都可以立,立言大概是比较困难,现在我们国家出版业也很发达,一年大概出几万种书,报纸每天出几十万或者几百万份,但是哪一个纸片能留下来,很难,绝大部分100年以后都成了垃圾。所以真正像《论语》这样一本书,一共有一万多字,就相当于一篇文章,流传了两千多年,现在全世界都在学它,这才是精品。《四书集注》朱熹花了十多年,跟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注,注了十多年才完成,到现在1000年了,也还是权威,尽管没有孔子那么好,但是也很了不得,也是精品。席泽宗的一篇文章说,他的老师告诉他,文章发表三十年后,还站得住脚,就是精品。三百年后还有人研究,当然是精品中的精品。能传三千年呢?那就是经典!现在一些无知的人,总是蔑视经典。以为旧书都过时了,而把自己过几年就过时的作品当作宝贝。杜甫有一句诗,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说那些喜欢批判经典的人,身体与名声都消失了,经典还象江河那样流传着。还有一句那样的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文化垃圾被历史所淘汰,而文化精品仍然生机勃勃地流传着,流传后代,远播全球。 现在出书多的不得了,真正能留下去的,必须是精品。第一,要精炼,第二,很通俗,第三要非常深刻,具有普世价值。孔子的话都是很通俗的,又非常深刻的,这才能流传下来,像“和而不同”这句话,就符合以上三条。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接受的,也不能强加给别人,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谁都能听懂。有一个说法,我也忘了是谁说的。他说孔子那些话,那小孩都能听懂,但是到80岁还不能都做到,想做到的谁都能做到,再坏一点的人也能做到一部分,但是都做到了,就非常难。孔子他自己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他的成长过程,这个成长程我觉得也是非常深刻的,这是不同阶段只是达到不同程度,而且人的境界也跟随着提高,提高到60,对于反对的意见、批评的意见都很容易听进去,耳顺了,听了什么话,也不觉得逆耳。你骂他,就说明你的水平不行,不是说他有什么错误。这个“耳顺”是不容易的。我感觉毛泽东开始耳比较顺,后来好像不顺了,70以后就不太顺了。我说《论语》里面的话,有的不好理解,一般的要参考别的书才能够理解。五·孔子等人如何评说直躬 另外有一些说法,过去认为是错误的,都加以批判,我们如果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研究后会发现,它并不是错误的,是我们错了,我们有误解,在理解上面错了。《论语》上有这样的例子,也是《子路》篇里面,有一个叫叶公去跟孔子说,我那个地方我们村里面有一个小孩,叫直躬,“其父攘羊,而子证之”,他父亲去偷了一只羊,他去证实它。孔子说,我们村里面的正直人不是这样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正直就在其中。就是说儿子没有揭发他父亲,他父亲也不揭发他儿子,这里面也有它的正直,它也是正直。他讲这个正直的意思,后来都有很多人批判他,说这个违法了,掩盖犯罪了,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个以前都批评了。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