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到去年,真的很想回去。。回到那时候 许佳慧姥姥还在世,去年姥姥心脏不好

已收藏本页面
发个以前的吧……想我姥姥了……去年寒假的时候在我姥姥家,晚上坐炕上看电视,我妈正聊我将来就业的问题,我姥姥插了一句:像你学法律的,将来毕业了是不是要去当法师啊……哈哈,法师啊……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我姥姥现在77岁了,以前就不好,又患有脑血栓,身体很不好,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不清楚,最近觉得胸闷,住院治疗,确诊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医生说应该转院安装心脏起博器,但是我姥姥现在的状态不适合长途跋涉去外地治疗,而且安装起博器需要注意的事项太多,她说话能力弱,不能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她的心率现在大概就在45到55 之间,请问下是否应该安装心脏起博器??或者有什么好的方法请告知。谢谢
一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治疗效果不会太好,可以选择安装起搏器,年龄不是问题,一般需要安装起搏器的都是高龄老人,我们医院安装的年龄最大的是88岁。另外胸闷可能和心率慢关系不大,可能合并冠心病,你可以和主治医师再沟通一下。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质量。减轻由于心跳慢产生的缺血,缺氧症状
您好,人安装了起搏器后,不仅能减少和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晕厥、心衰、猝死),而且改善心律失常病人的生活质量。基本上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意见建议:心脏起搏器装后...
不适合,86岁高龄不再适宜作如此大的手术,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若心率每分钟45次以上,且症状不明显时,可不予治疗.若心率每分钟少于45次且症状明显者,可饮浓茶,...
老人有心脏病,可能有心功能不全存在,心衰时,肺部有郁血,易引起支气管或肺部感染,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冒等。
心衰时,可出现劳累或活动后胸闷、气短,...
心脏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的传导均可发生减慢或阻滞,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与先天性心血管病。
治疗心脏传到阻滞首先要根据...
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前者包括一度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者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可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及双束...
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前者包括一度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者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可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及双束...
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前者包括一度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者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可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及双束...
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前者包括一度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者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可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及双束...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鏈?被鏂囩珷鎬绘帓琛岀増
鏈?被鏂囩珷鏈?湀鎺掕?
鏈?被鏂囩珷鏈?懆鎺掕?
鐩稿叧鏂囩珷上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年。夏季的一天。北方中等城市S市的一条街道上。清洁工挥舞着大竹扫把在一下接一下地清扫着街道。街道只有十几米宽,街两旁有两座小楼,一座白色的,一座米黄色的。一群鸡悠闲地散步,一只大公鸡“咯咯”地叫着唤小鸡和母鸡来吃它找到的食物。一位老婆婆右臂挎着菜篮子,双手抱着一盆开着红花的扶桑,笑容满面迎着朝霞走来。她看上去有60多岁的年纪,头发花白了,眼睛很大很有神,穿一件深灰色的斜襟上衣,黑色的裤子,走起路来很快,很轻松。
推出片名:姥姥
拉职演员表。
字幕:1940年
1、江南的一个小镇
夏天的一个早晨。
“小玉,还不起来干活?死懒!”
随着这恶狠狠地喝斥声,人们看到一个身裹红缎子旗袍的中年女人,穿着托鞋,披散着头发,睡眼惺松地走来。
她来到小玉住的低矮的西配房一看,竹床是空的,她骂的“死懒的”小玉早已不在床上了。
初升的太阳照着挑着两只鸡笼的小玉。她是一个19岁的漂亮姑娘,鹅蛋脸,丹凤眼,脸色红润健康,身材匀称,皮肤白晰,长着一双大脚。现在她已经和父亲一起在长江边的一个小码头附近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卖鸡生意:她生着了小煤火炉,那是准备烧热水烫鸡用的,火渐渐地烧得旺了,她把一口大锅坐在煤火炉上。两笼大小不一的鸡现在老实地呆在那里。
小玉穿着一身蓝色的宽大的裤褂,这样干活方便。
&“这鸡怎么卖呀?”
来顾客了!也许是烟熏的,也许是因为又想起了伤心事,小玉的脸上挂着泪痕,听到顾客的问话,她马上抹了一把眼泪,笑着问那个穿着大褂的男人:“您买鸡怎么吃呀?”
“我太太生了个胖小子!”
那人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噢,那就来只老母鸡。”
小玉说着,手已经到鸡笼里抓出了一只黑色的眼光很有神的老母鸡:“这只行吗?”
“行啊!行啊!”
小玉用剪刀剪断了鸡的气管,那鸡都没有来得及叫一声就被摁进了热水锅里,小玉的手真叫麻利,三下两下鸡毛就被煺了个干净。
她爹收了钱,小玉对那男顾客说:“拿好,回去用煤火慢慢煨,少加佐料,让夫人吃鸡肉、喝鸡汤。”
“哎!哎!我晓得了。”那人郑重地接过鸡,快步走了。
望着那人远去的背影,小玉若有所思,毕竟她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死丫头,发什么楞呀!来买卖了!”
是爹粗鲁的吼声。
2、天快黑的时候,父女俩收了摊子回家
一进家门,后娘(就是那个骂小玉死懒的穿红旗袍的女人)就死盯着鸡笼看:“怎么?今天又剩回来四只鸡!这生意是怎么做的?大热的天,鸡在外面一天受了热,明天还不都死了呀?这不是败家吗?”
“有本事你自己卖去!”
放下担子就做饭的小玉忍不住顶了后娘一句。
“怎么,你还敢顶嘴!”
后娘拿起鸡毛掸子,朝小玉的后背上就是狠狠地一下。
小玉哭着跑到姥姥家,不一会,两个舅舅和姥姥就来了。
“姓白的婊子,你给我们出来!你这个千人跨万人骑的烂货,跑到我们家来欺负一群没有娘的孩子!你在家里好吃懒做的,还天天打孩子,告诉你,不要欺人太甚,我姐死了,她的孩子就是我们全家人的孩子,你太欺负他们就是不行!”
是大舅的声音。
吵闹声惊动了邻居们,大家都围了上来。
小玉拉过大弟,掀起他的破小褂,后背上好几处小孩子嘴一样血肉摸糊的伤口出现在人们眼前。
“老话怎么说来着?‘有后娘就有后爹’,一个十几岁没了亲娘的孩子,当爹的下手怎么这么狠呀!”
“他们亲娘死了快两年了吧?这个后娘啊据说是从三等妓院买来的。你看她为人多么尖酸刻薄。”
“还好吃懒做呐,对小玉他们姐弟五个一个也看不顺眼,尤其对大弟,经常挑唆他爹打他,他爹出手是越来越重了。”
邻居们议论纷纷。
“没娘的孩子,真可怜啊!”
姥姥哭了,舅舅们就要打那个三等妓女出身的后娘。
小玉哭着上前一把撕烂了后娘那亮闪闪的红缎子旗袍,掳下了她的金手镯狠狠地摔在地上。
“我们干活,叫你穿绸缎戴金银,你还这样虐待我们姐弟几个,今天咱就好好说说。”
“你们看呀,叫我可怎么活呀!”
后娘扑到地上撒泼打滚。爹立即大吼道:“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这是我家里的事情,我自己能了结,各位高邻请回吧。”
“回吧,回吧,人家自己还要过日子不是?”
姥姥、舅舅们说:“再这么欺负他们没娘的孩子就是不行!”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后娘嘟囔了一句,用她的带钩的眼睛狠狠地瞪了他们姐弟一眼,扭着那细细的腰肢回屋去了。
3、晚上,小煤油灯下
小玉用淡盐水帮大弟擦洗伤口,她的动作很轻,弟弟也很安静,但是蘸着盐水的白布一触到伤口,大弟的整个后背都微微颤动!
“疼吗?”
“不疼!”
小玉的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听说南边有一个打鬼子的队伍,叫‘新四军’,是为咱穷人撑腰的,不行你就投奔他们去吧。”
大弟一下子翻过身来:“姐,你也知道这事啊!我前几天就听北院的三虎子说了,当时就想走啊!我还担心你不让我走呢!”
大弟的眼睛里放着光。
“我是不放心啊!毕竟你还不到17岁。可是家里这个样子!唉。再说啦,男子汉大丈夫,总是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的,你就去吧。”
小玉家的后院很大,种了些菜,还有几个大鸡窝,养着收来的鸡、鸭、鹅。
“姐!我走了。你也该让姥姥他们帮忙找个好人家了。”
“看你一个小孩子家都说了些什么啊!”
“我去参军了,是大人了。”
小玉望着他,平时顽皮的大弟,现在好象一下子长大了。
“姐,我一走,二弟三弟小妹他们就全靠你了,姥姥年纪也大了。”
“别惦记这些了,明天就走吧。”
4、风吹着树叶沙沙做响,夜幕笼罩着大地
小玉把大弟的几件粗布衣服找了一块蓝花布包袱皮包好,在里面塞了几个饼子,系在弟弟腰上。“不能走前门,惊动了后娘,你就走不成了。”
两个人来到后院的紧挨着院墙的一棵大槐树下,大弟已经爬上树。
“等等。”
小玉在自己身上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一文钱。弟弟就要出远门了,她急中生智,到关鸭和鹅的笼子里抓了一只大白鹅,交给就要从墙上跳下去的弟弟。
“卖了它,做路费。”
“姐,我走了!”
姐弟俩都哭了。
做为两个不到20岁的孩子,他们不会想到这竟成了他们的永别!大弟在投奔“新四军”的路上,被国民党的部队抓了壮丁,1949年到台湾,从此天各一方,直到大姐去世后四年的1988年,大弟才从台湾回大陆探亲。这是后话。
5、一间收拾得很干净的小屋里
一张旧八仙桌两边坐着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人,男的是一个穿着国民党军队军装的北方汉子。女的是小玉,她今天穿着姥姥借来的一身素花旗袍,浓密黑亮的头发梳成一个大辫子垂在脑后,两只手很规矩地交叉着放在自己身前。
那军人足有一米八高,方方正正的脸上有一双大眼睛和重重的卧蚕眉。他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觉得他是个男人,应该先说话,这种事怎么好让一个女孩子先开口?
“我是北方一个很穷的地方的农村人。等打完了日本鬼子,我想回去照顾我的爹娘,耕种那几亩盐碱地,到时候,到时候,你,你能跟我回去吗?”
“我没有了亲娘,爹又是这个样子,我真想有个娘让我照顾呢。”小玉低着头轻轻地说了这么几句。
军人心里一热,两眼都放光了。“你就是我等了多年的好女子!其实我一见到你就觉得你就是我想了几年的那个女人,无论你的相貌还是你的说话的声音语调,还有,还有你的身材和气质我都喜欢,你简直和我梦里想的一模一样,甚至比我想得还要好多少倍。该着我石振林有福气。”
小玉冲着他甜甜地笑了。
6、他们认识后的第三天就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振林还穿着那身军装,小玉穿了件很合体的红色旗袍。满头黑发梳成了一个大大的发纂盘在脑后。姥姥和舅舅们还有邻居们来喝了几杯水酒。第二天,小玉仍然换上那件干活穿的衣服,坐进了新郎开的军用运输车,流着眼泪和姥姥及弟妹们告别。从此开始了她的随军生活。
7、西北某县城,城郊的一个地主大庄园里
“快上车,快上车,共军离我们这儿就剩十几里路了!”
外号叫“菜包子”的汽车团长举着手枪大声喊着部下和家属们上车。
“昨天才住下怎么共军就知道了?”
小玉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小声嘟囔了一句。
“你可千万不能乱说。”
丈夫嘱咐着。
8、长长的汽车队颠簸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里
“听说了吗?昨天我们的一个连被人家解放军给伏击了,20多车布匹、弹药全成了人家的战利品,人和车倒是都给放了回来。‘菜包子’的团长职务也被撸了。”
振林一脸兴奋地对妻子说着。
小玉抱着刚几个月大的小儿子上了车。五岁的女儿坐在爸爸妈妈中间。
“大伙儿干嘛都叫团长‘菜包子’?”
“‘菜包子’姓蔡不假,但大家叫他‘菜包子’是因为他胸无点墨、专横跋扈、克扣军饷、吃空额,还有就是每到一地就祸害老百姓。”
“啥叫‘吃空额’?”
“就是有的士兵已经阵亡了,他不往上报,或者少报,仍然让上边发饷,这多了的饷钱,他不就吃私了吗?”
“真恶心!简直是喝兵血嘛。这样的人猪狗都不如。”
“大伙也都这么说。”
军用吉普车里。“菜包子”气得嘴都歪了。
“妈的!我一定要查出是谁私通共党!”
9、这一天,又有七台车一夜未归
天亮了,地上是一层厚厚的积雪。
小玉她们几个家属哭闹着去找“菜包子”。
&“‘菜包子’!你出来!还我们男人!告诉你,‘菜包子’!我们的男人要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就不活了!”
“姓蔡的,我们活不成,你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小玉的手里还拿了把剪刀。
正闹着,小玉她们的男人开着空车,衣衫不整地回来了。
“弹药呢?!”
“菜包子”的眼睛都红了,露出就要把人活吞了的凶光冲着他们几个大吼着。
“被共党的游击队给打了伏击,弹药全被扣下了,还要我们参加他们的游击队呢。我们想着团长你平日里待我们不薄,我们不能背叛你不是?就回来了。”振林有些滑稽地低声下气地说着,眼睛里却闪着掩饰不住地兴奋的光。
“这可怎么向上峰交代?”
“菜包子”急得抓耳挠腮,围着铺着军毯的长条桌转磨。
“上次师长就要把我送军事法庭了!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丢弹药”的事不断发生,只是这次七车弹药都被截了还是第一次。
10、天快亮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集合号声
全汽车团的人都被集合在所驻村的打谷场上。
几盏大汽灯把打谷场照得如同白昼。
“把共党分子杨大松带上来!”
随着“菜包子”的喊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高个子军人被两个匪兵架着向人群走来,他的头发被血水浸湿了,一身单军装已经破烂,浑身是已经变成紫黑色的血迹。
他忽然甩开了架他的匪兵,咬紧牙关自己艰难而从容地走来。
他的双脚赤裸着,走过的地方,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串血脚印。
人群一阵骚动,几个知情人在人群中小声地诉说着:“这老杨是个少见的铁汉子!从前天夜里开始到现在,两天两夜啊!‘菜包子’他们十几个人轮班在大仓库里折磨他。这‘菜包子’真是蛇蝎般狠毒,他们用烧红的铁条烙他的腿和后背,烧开了一大铁壶水浇他的下身,用马鞭子毒打他,然后再把盐水浇在他的伤口上……所有狠毒的招术都用尽了,逼他说出隐藏在咱们团里的他的同党。唉!可惜啊,‘菜包子’他们白费了心机,共产党就是共产党,老杨他死去活来十几次啊,愣是没喊叫一声!所以你们都不知道。”
振林强忍着自己的泪水,连他的小玉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就是老杨去年秘密发展的同党之一,这一年多也是他的车发生的“丢弹药”的事最多。
“老杨是我们这儿的老兵了怎么会是共产党?”
“不会错的。共党那边也有‘菜包子’他们的卧底,是他传来的信,还能有错?”
洁白的雪地上,留下老杨一个个的血脚印,他的头高高地昂起,目光坚定而纯洁。
“菜包子”指挥人用铁丝把他绑在大树上,并命人提来一大桶汽油浇在他身上,然后他阴笑着说:“杨大松!不,陈冬林同志,你还有什么说的?不过,我敬你是条汉子,再给你最后的一次机会,现在说出你的同党还不晚,不然我这手指头轻轻一动,你就变成了一把灰。”
“菜包子”用右手食指转着他的那把小手枪。
老陈艰难地张开让血糊住的嘴,大声说:“弟兄们,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是为咱穷人打天下、为咱穷人谋幸福的!我们已经武装起来了千百万劳苦大众,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为了明天那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我老陈死而无憾。弟兄们,你们也都是穷苦出身,不要再为老蒋卖命了,替欺压人民的反动派卖命只能是死路一条啊!”
“不许宣传赤化!”
“害怕了吧?‘菜包子’!想想你的所做所为,看看你们在各个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你不心惊肉跳吗?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砰”的一声闷响,大火顿时把老陈吞没了!
&人群一阵骚动!有的睁大了眼睛,有的低下了头。这悲壮惨烈的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汽车兵们的脑海中。
振林的泪水沿着脸颊流了下来。两只拳头攥得咯咯响。
11、第二天,“菜包子”就失踪了
当人们找到他时,他已经被吊死在驻地北面的小树林里。大家知道,这是老陈的同志们在为惨死的战友报仇。
几天后,汽车团新来了个张副官,他英俊而机警。振林在院子里看到他时,只见他默默地向他点了点头,并伸出了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振林一阵兴奋,他知道,这是党又派同志来继续在汽车团开展工作的。
12、成都。1948年春
这是一间很小的阁楼,振林出车没有回来,外面的枪炮声一阵紧过一阵,穿着一身素花旗袍的小玉把一双儿女搂在怀里躲在墙角不敢吭声。她出落得更漂亮了,白净的脸,浓眉大眼。一双儿女大的八九岁,小的才三岁,吓得紧紧抱住妈妈。
13、天终于亮了
“号外!号外!”
“成都全城解放!汽车团全团起义了!”
街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地迎接解放军进城。一夜之间,“共产党万岁!”“天亮了,解放了!”的标语帖满了大街小巷。
小玉带孩子们看着解放军的入城式,她焦急地找着自己的丈夫。
“小玉!孩他娘!”
振林喊叫着大步跨进小阁楼。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解放军军装。
小玉一边做早饭,一边擦着脸上的喜泪。“孩他爹呀,从今天起,你就再也不用穿那身遭殃军的老虎皮了,我和孩子们也可以扬眉吐气了!”
“是啊!是啊!我们就要过一种全新的日子了!”
振林在镜子前转来转去。、
“看把你美的!”小玉望着丈夫,甜美地说了一句。
“爸爸!我要骑大马!”是3岁的小儿子。
“好好!骑马。”
说着,振林就趴在地上给儿子当马骑!
“别胡闹了,吃饭了。”
小玉端着早饭进来,忽然看到穿着新军装的丈夫眼里满是泪水。
“怎么了?”
“我又想起了老陈!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那天,我们给他洗干净了身子,却不知道给他穿什么衣服?要有一套我现在的军装多好啊!我们只好找了一套老乡的衣服给他下葬。胜利来得不容易啊!我们要像他那样做人,一辈子不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要让我们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孩子们永远记着老陈他们!”
小玉郑重地点点头。
“听说,你是解放成都解放军的带路人?”
“是啊!你不要怪我,要不是为了你们娘儿仨,组织上也许早就让我过去了。”
14、鸭绿江边。1950年
鸭绿江两岸的山峰被皑皑白雪覆盖着,鸭绿江铁桥上,正行进着志愿军的队伍。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歌声由近而远。
披着草绿色伪装网的汽车团的汽车正在过江。
“这首歌好不好?”
“当然好!多有气势,多带劲!这写歌的人真不简单啊!”
“你知道吗?这歌啊,就是咱志愿军炮团的麻指导员写的!一个从祖国来的叫周巍峙的作曲家给谱了曲,这不就在全军唱开了。”“你怎么知道的?”“咱《志愿军快报》上都写着呢!”
“是我们志愿军炮团的麻指导员写的?咱志愿军里真是有人才啊!”
军车在快速行进,振林的车是全团的先锋,走在最前面。他哼着“雄纠纠,气昂昂”的歌过江了,眼泪也流了下来。
“祖国!再见!”
15、志愿军某家属队的食堂
天刚蒙蒙亮,不少家属已经站在打饭窗口前准备打饭。
一个戴着白围裙、白套袖的炊事员来到大家面前说:“大家静一静!今天做早饭前发现水井里被特务投了毒,现在正在洗井,请大家等一会儿才能开饭。”
“这狗特务真可恨!幸亏炊事员坚持每天都检验水井里的水,不然可就麻烦了。”
大家帮着炊事员去淘井了,小玉和几个妇女在帮炊事员洗菜、搞卫生。
16、晚上。家属队的教室里
文化教员在教家属们识字,黑板上写着“毛主席万岁!”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粉笔字,小玉在认真地往小本子上写字。
中午。家属队大院内。
刘营长的妻子抱着刚死去的5岁男孩哭得死去活来。
“可恨的美国鬼子,把细菌弹打到鸭绿江这边来了。志愿军同志们,你们要狠狠地打击侵略者,为孩子报仇啊!”几个泪流满面的家属对从家属队大院前走过的队伍说。战士们个个脸上激愤的表情。
“你们快去劝劝林小美吧,她已经好几天不吃饭了!”
“为什么呀?”
“为什么?她那天不是看见刘营长的孩子死了吗?就认为咱们这里到处是细菌,就不敢吃饭了。”
“走,快去看看!”
小玉她们几个来到林小美的屋里,她面无表情地看了看大家。
“小美,你怎么能不吃饭啊?”
“吃什么?食物里都是细菌,吃了也是个死,不如就饿死吧。饿死倒干净。”
“医生来了。”
钱军医搬来了一个显微镜。
“小美,小玉,你们跟我来。”
他们来到食堂,钱军医取了一点剩菜汤放到载玻片上,又把载玻片盖上盖玻片放到显微镜下。
“来!大家都来看看!”
家属们围住了小小的显微镜。
“呀!好多小虫子呀!”
“家属同志们,我们吃的饭菜里多多少少都有些细菌,细菌分很多种,有不少是有益菌,没有它们参与消化过程,我们吃的东西还没有办法消化吸收呢,能致人死命的细菌是要经过特殊培养的,不是吃了细菌就致命。但是,我们要讲究卫生,把菜、餐具、衣物都洗干净,这样能减少细菌的侵入,减少疾病。”
大家都微笑着看着小美,小美不好意思地笑了。中午饭她和大家都吃得特别开心。
18、志愿军家属院。春天的早晨
家属们正在整队准备出操。
“听说了吗?今天早晨发现了反动标语!”
“ 这是谁干的?春节前的投毒案还没有破呢!”
“大家都到齐了吗?”
是政委和肃反部门的干部非常严肃地站在了队前。
“把李小慧抓起来!”
几个肃反队员上前扭住了正准备掏枪的“李小慧”。
家属们人人睁大了眼睛。
肃反队员上前扯下了“李小慧”的假发、假胸,并扒下了“他”的外衣。
“啊!他是个大男人!”
人们惊呆了。
“这就是投毒和写反动标语的美李匪帮特务,他叫刘庆树,已经男扮女装混在志愿军家属队搜集情报搞破坏活动一年多了。在侦破这一案件的过程中,汽车团连长石振林同志的爱人王小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她早就发现了刘庆树的情况异常,及时向上级做了汇报,不顾个人安危,密切监视这个特务的一举一动,终于捉住了他的狐狸尾巴。”
家属们向小玉投来敬佩的目光。小玉的脸颊红了。
一解散,家属们围住了小玉:“小玉姐,快给我们讲讲,你是怎么发现异常情况的?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你们见‘她’来过例假吗?有时候他说话声音细,有时候就粗,还有啊,有一次‘她’竟然出现了喉节!所以我就断定他是男扮女装!”
19、朝鲜。夜间
山峰险峻、陡峭,天上不时划过照明弹的光束,敌机低空盘旋寻找目标。
振林的车开在最前面,后面是长长的车队。谁也不敢开车灯。
盘山公路窄窄的,弹坑一个连着一个。振林的眼力真好,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他全神贯注地握紧方向盘,车子一点点向前挪动。
20、朝鲜。白雪皑皑的山路上
一辆军车停在路旁,两位司机急得满头大汗,也不知车子的故障在哪里?
振林停住车,从车上跳了下来,仔细检查了一番。
“伙计,我来试试!”
他非常熟练地拿起了钣子,钻到车底下去了。十几分钟后,他爬了出来,喊了一声:“好啦!”
“轰”的一声,汽车发动了,两位战士说了声:“谢谢你啊,同志!”
振林挥挥手,跳上自己的车。
21、1953年。中国西南
川藏公路建设工地。
远处是终年不化的积雪,近处是熙熙攘攘的忙碌的人群,穿着脏兮兮藏袍的男女藏胞和大军一起搬运着石头。
绿色的帐篷内,小玉正忙着做饭。
振林拿着一个装着四五斤高粱米的细长的袋子走进来:“小玉,大军来的人太多,粮食一时运不上来,这点高粱米省着点吃啊!”
22、施工现场
战士们抡锤打钎,有的在抬石头,歌声、劳动号子声响成一片:“同志们加把劲啊!嗨嗨嗨呦啊!修通川藏路啊,巩固大西南啊!”
吃饭了,战士们手拿冻成冰块的高粱米饭团往嘴里塞。
黑云越来越浓,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人们紧张地望着天空。
大雨倾盆而下。
“山体滑坡了!”
喊声伴随着惊心动魄的音乐。振林在整个山坡向人们压来的一瞬间推开了两个吓傻了的战士,自己却被泥石流冲了下去。战士们哭着,发了疯般地追着泥石流、扒着泥沙,当满是泥水的他被救起时,两条腿已经血肉模糊。
23、简陋的部队医院病房里
小玉扶着拄着双枴的丈夫下床走动,他的左腿的裤管已经空了。
“上级领导让我去住干休所,我不想就这么着让国家养起来,我想回我的老家——河北南平县去,你能跟我去吗?”
“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不就答应过你吗?再怎么穷,那也是你的家啊!我随你回去就是。我也不想给国家增加负担,我也有两只手,能干活养活自己和孩子们,再说国家还给你一点残废金,我们也不至于饿死吧。”
振林感激地望着妻子。
24、1954年。渤海岸边的南平县城
振林和小玉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
随着小玉的目光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南平县城:它实在是太小了,只有一个十字街,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从县城东头一眼就可以看到县城西头。走遍全城也不会超过半小时。人们灰头土脸的,衣着破烂,县城里都是些土坯围成的农家小院。
“孩他娘,没想到我的家乡这么穷吧?”
“是没想到。不过以后会好的,别人能过的,我们也能过。”
25、这是一个很大的农家院
三间青砖青瓦的北房,三间土坯草顶的东厢房。老石一家租下了三间东房。
县民政局长带着职工们来了。
“老石同志啊!家乡还穷啊,你们就先将就着住下来,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说着,他就和同志们一起帮助粉刷房子。很快,房子就被粉刷一新了,他们在堂屋里挂上了用玻璃框镶着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听毛主席的话!”;下联是“跟共产党走!”
房东找了个农民小伙子在修理火炕,把里面的许多陈旧的黑色炕土都掏了出来。“小伙子,给清理利索点儿啊!老石他在朝鲜和修川藏公路的时候都受过伤,最怕睡凉炕了,在咱北方,这冬天的火炕可是个宝啊!专治腰腿疼病。”是房东大娘在大声发着议论。
三间草房面积不小,中间一间是堂屋,两个烧柴大灶上安着两口七印大锅。老家的婶子送来了一个长条桌子,民政部的同志又送来一个大水缸,家就这样安下了。
“水塘在哪里?”
小玉端着一大盆脏衣服问房东大娘。
“你说什么?”
“她是问哪里有水洗衣服?”
振林在给妻子当翻译。
“哎呀,这南方话还真不好懂,来!我领你去吧。”
走了有一里地,终于看到了一个不大的水塘。
“这水这么脏啊?”
“这还是好的呢!不象你们南方,到处都是水。”
26、小玉家。午夜
没有电灯,小玉在煤油灯下补衣服、袜子、纳鞋底子,油灯的光亮已经调到了最低,她想省下点灯油,头离灯很近,一不小心就让灯火燎了头发。
“孩他娘,累了一天了,早点儿睡吧,明天你不是还要干活去吗?”
27、春天的早晨。食品加工厂的院子里
一群妇女在切白菜,她们在做一种叫冬菜的咸菜。厂长穿着军装,右臂的袖管却是空的。他个子不高,在工人们中间来回走着,几次他都看到小玉面前那堆菜比别人的多,小玉麻利地一直不停歇地切着。这时,厂长抓起小玉切的菜对大家说:“你们看看人家军属王阿姨切的菜,多干净多均匀!王阿姨,你给大家讲讲体会。”
“有啥好讲的!我就是想啊,这菜是做好了给咱老百姓吃的,入口的东西嘛,自然要仔细点儿了。”
28、晨曦初露
小玉在翻地,播种葵花和丝瓜。
一声:“卖小鸡的唻!”吸引了小玉,她放下手中的活走了过去。
几个妇女在挑选小鸡,小玉也挑了十几只,高高兴兴地用衣服兜了回来。
29、堂屋里,小玉在烧饭
南屋传出振林微弱的喊声:“莲儿她娘,我心里好难受啊。”
小玉跑进南屋,见丈夫满头满脸都是黄豆大的汗珠。
小玉跑到鸭圈,抓起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鸭,一刀砍下了鸭头,从锅里舀出沸水,飞快地煺去鸭毛,只几分钟,鸭子就下了汤锅。
半小时后,振林喝下了肉汤。小玉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站在床边紧张地看着丈夫。过了十几分钟,他不再喘大气,平稳地入睡了。
30、南平县南郊,早晨
一个壮汉在打水,辘轳把在转动。一桶又一桶的清水被提出井口。
独轮车“吱吱呀呀”向前推,车上绑着6桶水,不时有水滴洒到地上。
水车推到振林家,汉子把水一桶桶倒进大水缸里,小玉递上毛巾:“擦擦汗吧!”
“给我个瓢,喝口水!”
“我给你倒热水喝。”
“不用,庄稼人,喝惯了凉水。”
说着他拿过小玉给的水瓢,舀了半瓢凉水,急急地喝了,接过小玉递给的两毛钱:“我走了,过四天我再送一车水来。”
小玉端起一盆衣服又要去坑塘里去洗。
“就在家舀点儿水洗洗算了。”
“四毛钱一车的水那能用来洗衣服?我还是到坑塘去洗吧。”
“你也太爱干净了,你看这里的人水像你似的,成天家洗呀洗的,洗个没完没了。”
“他们已经习惯了北方却水的环境,我可不行,从小干净惯了。”
“可是,这坑塘来回就是二里地,家里外头这么多活,你吃得消吗?”
“还行,我身体能作主的。你不用惦记了。”
31、1961年春天的一个晚上
(字幕: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我们该叫小玉为“姥姥”了,因为,她的女儿莲儿已经做了妈妈。姥姥脸上挂着疲惫的笑容,里屋传出婴儿小声的哭声。
“莲儿!你该给孩子喂奶了!”
姥姥说着,拿水瓢把水从缸里舀到大铁壶里,把壶放到火炉上。水烧开了,两条黑色的金鱼却漂了上来,姥姥看着死去的金鱼,心疼地哭了。
堂屋里,装干粮的篮子高高地挂在房梁上,姥姥给外孙女洗尿布,不时瞅瞅干粮篮子。
“开饭了!”
她从大锅里捡出干粮,这干粮有两种颜色,黄色的和黑色的。
她对女儿女婿说:“棒子面的给你爹,他是伤员,咱们吃这红薯面掺了菜的吧。”
说着她先把一个很小的黄色的窝窝头端进南屋去。
“妈,这就很不错了,这大灾荒年,有菜团子吃还不行吗?”
女婿说着拿起黑色的菜团子大口地吃着。
“妈!今天您歇着,我和孩她爸去挖野菜,您伺候我爸,又带着我们的孩子,再去挖野菜,真是太劳累了。”
32、堂屋,中饭时间
姥姥端一碗羊骨头汤给姥爷。
“我不喝,我嫌这东西有膻气,给莲儿喝吧,她做月子,连个鸡蛋都吃不上,你养了那么多鸡,就舍不得给莲儿杀一只?”
“莲儿的工资只有22元,她丈夫每月那26元还要接济他的穷得吃不上饭的农村父母兄弟们,我就指望这几只老母鸡下个蛋好换油盐酱醋呢。”
姥姥把那碗骨头汤端到北屋:“莲儿,你生孩子正赶上这灾荒年,只有喝羊骨头汤的命了。”
“妈,这汤挺好的,你也喝点吧。”
“我也嫌它膻气,你多喝些吧。”
莲儿喝了一碗又一碗。
33、北屋。冬天
窗玻璃上结满了好看的冰花。
外甥女已经8个月了,瘦得小猫似的,姥姥在堂屋里煮野菜和树叶。她对丈夫说:“天冷了,咱那女婿在农村和农民搞同吃同住同劳动,人瘦的已经皮包骨了,耳朵也冻烂了,我打算把全家人的布票集中起来,先给他做条棉裤吧。”
“就依你吧。”姥爷说。
34、北屋。闹钟滴哒滴哒地走着
时针已经指向了12点,煤油灯下,姥姥还在飞针走线地为女婿缝棉裤。
“哇!哇!”外甥女大哭了起来。
“唉!可怜的孩子,没有奶吃,这是又饿了。”
姥姥说着,放下手里的活,下炕去给孩子做吃的。
孩子一边哭一边喊着“粘粘喝!粘粘喝!”
堂屋灶堂里的火映着姥姥慈祥的脸,不一会儿,她就手端着面粥碗拿着小勺进来了,外甥女不哭了,大睁着泪眼望着姥姥,大口大口地吃着面糊糊。
35、1966年。莲儿生了个儿子,土炕上躺着三个小孩子
夜里,小外孙又哭了。姥姥马上跑过去:“莲儿!莲儿!”她喊了几声,莲儿说了句什么,又翻身睡了。
“唉,整天开会开会!人乏的孩子也不管了。”
小外孙睡的是沙土包。
“好孩子,别哭了。姥姥知道你的土尿湿了,这就给你换啊!”
说着。她到外间屋里用旧铁锅盛了半锅干净的沙土放在炉子上烧热了,给外孙换上。不一会儿,孩子也安静了下来。姥姥打了个哈欠,合衣睡了。不一会儿就传来了雄鸡的啼叫声。
36、这天,亲家公来了
姥姥把面缸里的面全挖出来,蒸了锅白面馒头,亲家公抓起馒头拿在手里攥了攥,几口就吃了一个。姥姥悄悄地走到了外屋,对莲儿说:“你想办法借几斤粮票,她爷爷走时让他捎点白面走吧!”
“哎!”莲儿答应一声就要走。“莲儿!你让他爷爷换上孩子爹的棉裤,把他爷爷的棉裤给我拿来,我给他补补,他奶奶怎么也不管他,你看那棉裤都露肉了。”
“算了吧,他知道了会脸上磨不开的。他死要面子你也不是不知道!你给他做的棉裤他嫌肥,不好看,自己连夜改。结果改得太瘦穿不上了。”
“唉!年轻人啊,要好啊!他把布剪了吗?”
“没有。”
“那就好!你拿来,我再给他重做吧。”
“还是我做吧。”
“你那活儿他就更不会满意了。”
“可是,妈妈,你也太累了。”
姥姥没说什么。摇了摇头。
37、半夜里,地震了
姥姥拽起孩子们就往外跑。
第二天。十几个男人在大院子里搭窝棚。大杂院的十几户人家过起了集体生活,大家真是不分彼此。
38、春天终于来了
刚早晨四点钟的时候,姥姥就起床了,她喂好了鸡鸭,又做好了早饭。看看时间还早,就在生绿豆芽的盆里找出扁豆和丝瓜种子,种在了夹了篱笆的葵花地里。
39、夕阳烧红了西方天际
姥姥在找大外甥女凌燕:“凌燕!凌燕!这孩子跑哪去了?”
一会儿,凌燕哭着回来了。
“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是四川侉子的大白鹅咬了我。”
“不许叫别人外号!鹅不会咬人,是拧了你吧?我来看看。”
“我去她家玩,一进门,大白鹅嘎嘎叫着追上来,用嘴钩住我的小裤衩,然后在屁股上狠狠地拧了一口,还真疼!人们说白鹅会看家,还真不假。”
“这回知道了。”
40、南平县城。毛主席石膏像下
身穿草绿色、藏蓝色、黑色衣服的人们,臂戴红袖章,手举红宝书,在辩论:“我们东风造反集团是最忠于毛主席的,你们长征造反团明着说是保卫毛主席,实质上是保皇派。”
“我们才是最最革命的,我们的团里都是清一色的红五类,不像你们,连资本家的狗崽子都要,就凭这一点你们也不能说自己是最最革命的。”声音越来越高,不一会儿竟然动起了手。
“唉,这灾荒刚刚过去,又闹武斗。”一个老人说。
“老天爷,你睁睁眼吧!”又一个老人在那里捶胸顿足。
41、批斗会会场
时间已经是黎明时分了。批斗会还没有散,会场上有不少人已经在打磕睡了。莲儿倦缩在会场一角。
台上十几个人胸前都挂着白色的大纸牌子,其中一人正是莲儿的丈夫!他胸前的牌子上写着“保皇派”三个字。
姥姥抱着6个月大的外孙找莲儿喂奶,一进会场,就见脖子上挂着“走资派”大纸牌子并被挂上两块砖头的县委书记瘫倒在台上,她吓得抱着孩子离开了会场。
街上还没有行人,姥姥抱着外孙在路灯下走来走去。
姥爷在收听县里批斗大会实况广播,他气昏了,心脏病暴发,生命垂危。
“我要见女婿,我要见女婿!”
“莲儿已经去叫了。”
莲儿低着头回来了:“造反派不让回来。”
“你没跟他们说,你爹快不行了,就让他见女婿最后一面吗?”
“说了,他们说革命重要,不能要资产阶级的儿女情长。”
“女婿是我为女儿选的,我了解他,他忠诚老实,热爱党和人民,不会有错的。这是怎么了?解放了,人民的天下了,怎么自己人整起自己人来了?”
43、三间东房前
一口薄棺材装着这位老战士的遗体!
“封棺!”
一个汉子喊着。
姥姥喊了声:“慢着!”
她走到棺材前,最后一次看了看自己的亲人,昏倒在棺材旁。
“爸爸!你躲钉啊!”
半尺长的大钉子钉进棺才盖,把棺材封死了,莲儿抱着母亲,泪流满面。
镜头闪回。
年轻的姥爷在给妻子孩子们讲故事,给小儿子当马骑。
44、棺材被抬上了一辆大马车
莲儿头上扎了条白纱巾,姥姥看看她,会心地点点头,她知道现在正在“破四旧”,戴孝是要被拉去批斗的。
一个不大的墓坑,十几个村上的老人来为老战士送行,人们只是悄悄地抹着眼泪,紧紧握一握姥姥和莲儿的手。风沙很大,长着白毛的盐碱地掩埋了战士的身体。
姥姥三步一回头地离开那座不大的新坟,踉跄着上了回城的马车。
&45、姥姥呆呆地坐在姥爷的炕上
“他爹!你卧床这十二年俺伺候的不赖吧?俺知道你爱干净,俺也爱干净,每天都给你擦呀洗呀的,俺给莲儿带着三个孩子,也帮咱儿子娶了媳妇,往后啊,这日子就好过了,你怎么就扔下俺们走了呢?今后我有个心里话可跟谁去说啊?!”
姥姥说着,大哭起来。
那以后,莲儿回家,常常看到母亲坐在死去的爹的床上自言自语的。
她说:“妈,咱找房子搬家吧?你别闹出什么病来。”
“搬就搬吧,反正没什么东西,也好搬。这些天,我总觉得你爹在拽我的后衣襟。”
46、这是西街的一个农家院
三间北房,东边的一间已经被人家租了,他们住进了西屋,堂屋里照例有一个大大的烧柴灶。&
&冬天的一天中午。
孩子们在等着开饭。“天天吃咸菜,炒白菜,熬白菜,孩子们的营养跟不上啊。他们正在长身体呀。要不你再上豆腐坊买些豆腐渣来?”“行啊!”
晚饭桌上摆上了金黄色的炒豆腐渣。“真香!姥姥,这是什么东西啊?”“这叫麻豆腐,是做豆腐剩下的豆渣,快吃吧,吃了快快长身体。”孩子们吃的香极了。
47、姥姥在做饭
听着里屋二外甥女一声接一声地咳嗽,心一阵阵地紧缩着。
“你再抱孩子到医院看看。”
“看了。是肺炎。现在每天都有父母从医院往外抱死孩子。”
“你自己不是会打针吗?拿了药自己给她打,反正不能放弃。”
夜里莲儿给孩子打针,姥姥也一直不分昼夜地守护着孩子。
姥姥给小外甥女喂饭喂药。
“我不吃饭!”
“不吃怎么行?坚强些,吃!”
不一会儿,吃下去的蛋花汤又吐了出来。姥姥又去做了小米粥来,一口一口地喂孩子。
48、又一个春天来了
姥姥带着孩子们赶集买来了几只灰色的小兔子。
“孩子们!来!咱们给兔子盖房子呀!”
她指挥着孩子们在院里挖了一个直径半米多的大圆坑,用砖砌了个兔窝。把小兔子们放了进去。
“以后,你们放了学可不能光玩了,小兔子是活物,他们是要天天吃野菜的。”
“没问题,包在我和妹妹身上。”
大外甥女凌燕首先表了态。
49、放了学,凌燕和妹妹去打兔们吃的菜
她们和农村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了不少野菜的知识。
“看!这叫苦苦菜、这叫羊勾菜,记着,这是小兔子最爱吃的菜。”一个穿着红粗布衣服的女孩子说。
& “姥姥!我们回来了!”
“呵,你们真能干,挖了这么多野菜呀。”
姥姥笑着接过孩子们的菜篮子。
姐弟三人还有几个小伙伴趴在兔窝边看小兔吃菜,它们吃菜的动作非常可爱。
“姥姥!你快来看,我们给小兔子砌的洞旁边它们自己又打了一个洞,它们为什么不用我们给它们砌的洞呢?”
“它们可能是为自己和孩子们的安全考虑吧。”
50、夕阳西下,晚霞满天
夕阳染红了西方半边天,凌燕和几个同学背着猪草往回走,趟着暖暖的、清清的小河水,孩子们兴奋极了,就在小河里玩了起来,河里的小草划在小腿上痒痒的,田野流向河里的排水沟里有几条象筷子粗、长长的透明带子,村上的孩子告诉凌燕他们:这是青蛙的卵,里面的一颗颗米粒大小的黑点,就是小蝌蚪。野花采了一把,蚂蚱捉了一串。回到家天已完全黑了。
51、姥姥和莲儿正在着急地找孩子们
远远地看着背着草筐的孩子们回来,姥姥松了一口气。
“跑哪儿去了?这么晚了不回家?”
“我们去城西的小河里玩了。”
凌燕胆怯地小声说。
“不是给你们说过多少遍了吗?半米深的水就足能淹死人!你这大姐是怎么当的?”
说着,姥姥就真打开了她们几个。
叶老师闻讯赶来:“她大娘,您消消气,别打孩子们,教育他们注意安全是对的,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应鼓励呀。”
&52、夏天的晚上
生产队大院部里灯火通明,十岁的凌燕已经化好了老太太的妆。姥姥正在给她挽老太太的发籫。
“石姥姥,在给孩子化妆啊!快点吧,马上就该她上场了,你别说,这么多排演《红灯记》第五场《痛说革命家史》的,还就数你家凌燕扮演的李奶奶最好。听说上次到采油工地给石油工人演出,石油工人中好多人都流了泪。”
老师过来了,她笑着对众人说:“这孩子聪明得很,剧中的所有人物的唱段和对白凌燕都弄得滚瓜烂熟。学习成绩也最好,品德更是没得说。看来出身在革命干部家庭就是与众不同啊!”姥姥幸福地笑着。
53、这天中午
妈妈回家吃饭,一脸的兴奋,她穿着红绸子裤褂,脸上画着油彩。
“妈妈,街上好多人啊!人们就象过年一样的高兴,为什么?”凌燕问。
“林彪这个阴谋家自我暴炸了。大家是真高兴啊!我们下午还要围着县城的四环路扭秧歌呢。”
“凌燕!你拿上一号票、二号票还有三号票,把豆腐、豆腐干、白糖都买回来,我给你们做些好吃的,咱也庆贺庆贺!但愿揪出了阴谋家,今后咱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54、院子里。夏季
葵花开得正盛,花盘硕大,引得蜂蝶一群群的。
姥姥身边放着洗净的几个菜坛子。她麻利地把洗净的尖椒用剪刀剪了半截把儿放进一只坛子,又把白萝卜切成1公分见方的长条用辣椒粉、花椒粉、盐揉了放进另一只坛子。
院子里另一边放着鲜红的晒得冒油的辣椒酱。
“姥姥,你快来看!兔妈妈把自己胸前的毛都拔光了!”
“没事,她要生小兔了。这是兔子的天性,它要用自己的毛去为小兔铺窝,再有啊,就是兔妈妈生了小兔后要给它们喂奶,拔掉自己胸前的毛,喂奶才方便。”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当妈妈太不容易了。”
“是啊!要不人们总说‘养儿才知报母恩呢!’”
55、农家院
高音喇叭在广播县政府关于打狗的通知。
半夜里,传来狗的惨叫声。房东李大爷打死了一条狗。天蒙蒙亮,她儿媳来找姥姥:“他石姥姥啊!给我一碗你做的西瓜酱行吗?回头咱们一起吃狗肉。”
“行啊!要西瓜酱,你尽管拿,我做了两大坛子呢。”
“您说您的酱是怎么做的?怎么这么好吃呢?”
“这很简单,就是要选好料,再就是要特别注意卫生,你看我装酱的坛子洗了一遍又一遍的,西瓜也是选的熟透的好瓜。”
说着她就把一大碗酱递给了房东。
天大亮了,房东大嫂送来了一大碗狗肉。
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吮手指头,一副馋相,姥姥在一旁看着,心情激动地说:“咱们自己养猪吧。”
56、熙熙攘攘的集市上
姥姥和孩子们相中了一头长着黑红色毛的小猪崽:“这头小猪多少钱啊?”
“老人家!你就给5毛钱吧。”
姥姥马上给了人家5毛钱,和几个孩子抱起小猪崽高兴地回家了。
57、一望无际的田野
莲儿的两个女儿在地里打猪草。“妹妹,咱们主要找马齿菜吧!猪最爱吃马齿菜了。”
“知道了。”
姥姥把马齿菜洗干净,又仔细地切了,用大锅煮熟,加上一些米糠,放进一个有些破了的大缸里,发酵后的菜猪特别爱吃。她天很早就起床喂猪和鸡,还有兔子。
姥姥在宰杀半斤多重的几只小公鸡。
中午,孩子们在香甜地吃着“爆炒辣子鸡”。姥姥在一旁高兴地看着,却不动筷子。
“姥姥,你也吃呀!这鸡太好吃了。”
“我吃,我吃。”
姥姥只吃了一个鸡爪子。
“姥姥,给你鸡腿。”
大外甥女说着就把一个鸡腿夹进了姥姥的碗里。姥姥又夹给了小外孙。
“我爱吃鸡爪子。”
59、一大早
姥姥生火做早饭:“唉,又没有煤烧了,一个月就给这300斤煤。可怎么办?”
“姥姥,你不用愁,我今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新华浴池的后院里人家倒了不少煤渣,有几个孩子在那里捡煤渣,以后我放了学也去捡吧。”
凌燕和妹妹在捡煤渣。姥姥也来了:“不用只捡大的,小的也一样烧得着,咱们家不是有风箱吗?”说着,她就蹲下身来,一点点捡那些小的煤核,一会儿就捡了一大把。
60、冬季的一天,院内的地上落了一层小雪
一个老汉在替姥姥杀猪,姥姥忙着烧开水,猪被刮净挂在院子里的树上。
“大娘,能卖给我一斤猪肉吗?”
一个汉子在院外问。
“这猪肉不卖,孩子们千把草万把菜地喂了多半年,这肉给孩子们吃的。”
“大娘,您就卖给我一斤吧!今天都腊月27了,我走了一天也没有找到卖肉的,一家人还等我回家过年,我也有老人和孩子啊!“
姥姥让杀猪师傅给那人割了一块肉,足有一斤多。”
“给5毛钱算了。”
“那就太谢谢大娘了。”
那人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好人啊!”
姥姥在腌制腊肉。一个紫红色的坛子洗得能照出人影,姥姥的手冻得通红,她把猪肉切成半斤一块的,一层肉,一层盐地放进坛子里。
61、堂屋大锅里的水煮开了
猪头、猪肚、猪肠和蹄脚煮了一大锅。
几个孩子帮着烧火,闻着那香味,馋得直流口水。
土炕上放着一个小炕桌,三个孩子拿着空碗和筷子在焦急地等待着。
“来了!”
姥姥高兴地端着一盆煮烂的猪下水放在炕桌上。
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姥姥在一旁欣慰地笑了。
62、外面的风雪很大
姥姥送两个外孙女上学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70年代初的农村小学:一间四面透风的民房,一群穿的破破烂烂的农村孩子。老师是个下乡知识青年,她拎着一个小黑板来上课来了,学生们就趴在砖头垒起来上面铺上芦苇帘子再抹上一层泥的土台子上。
“姥姥!我们回来了!”
&屋里,姥姥正戴着老花镜在用花布缝书包。
“这么漂亮啊!”
“背上看看合适不?”
两个孩子赶紧往身上背。
“合适!合适!”
莲儿在吃饭,玉米饼子、大葱蘸酱,还有一大碗玉米粥。她吃得太快了,姥姥在一边用两个碗来回倒着那滚烫的粥。
“你怎么每天都这么忙呀?吃顿饭才5分钟,时间长了,胃要弄坏的。”
“妈妈,你知道我和你一样的要强,不想落在别人后头!全县就我们一家国营的副食品综合商店,每天顾客都那么多,今天又是个大集日,十里八村的老乡进城,再怎么没钱,还不得买点盐啊、火柴、酱油醋的回去?”
64、随着莲儿的诉说
出现了一组老刘一路小跑上班去和从大缸里往外捞咸菜的镜头:
“我的同事老刘是一个负过伤的老八路,每天天不亮就上班,等我们去了,人家早就把几大缸咸菜捞到筐里了,我们都很佩服刘源起这个好老头,他战争年代立过军功,却从不居功自傲,工作起来拼命。别的不说,你知道,我们副食店的后院里摆着很多大咸菜缸,咸水里泡着大萝卜、咸黄瓜。他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翻墙进去,把咸菜捞出来,回家吃了早饭就推车去卖,吃饭时间一压再压,每天中午一进胡同就嚷:‘老伴儿!饭好了吗?’几分钟吃完饭马上去替别人。连解大小便的时间也是最快的。要说呢,年轻人积极点儿也许将来能有个进步,他老人家都60岁了,还图个啥?我们也问过他这么积极图个啥?你猜人家怎么说:‘不少战友为给穷人打天下连命都搭上了,我能活着看见新中国就是最幸福的人了,所以我啥也不图,就图早日把国家建设的更强大。’妈,您不也和我讲我爸爸的入党介绍人陈叔叔的故事吗?我年纪轻轻的自然不想落在别人后面,只是这个家,这三个孩子都交给了你,也真够您累的。”
“妈妈一直在军队里生活,我能理解你陈叔叔、你爸爸和老刘这样的人,妈妈支持你!咱是革命军人的后代,是不能落后。家和孩子们你就交给我吧。”
65、夏天的夜晚,城里的路灯下
围着许多孩子在捉虫子,主要是金龟子、蝼蛄之类。
姥姥拿个小凳坐在那里看着孩子们,他们捉了虫子就拿来放在姥姥身边的玻璃瓶子里。
“姥姥!不好了,弟弟把一个玻璃球吃进肚里去了!”凌燕气喘喘嘘嘘地跑来对姥姥说。
“快点回家!”
回到家里,姥姥马上捅开已经封好了的煤炉,炒了一盘子整棵的韭菜,让弟弟吃了下去。
66、第二天
姥姥和孩子们用虫子喂鸡,姥姥拿剪刀把金龟子剪碎了喂鸡,而孩子们却偷偷地把整个的金龟子扔进了鸡窝,不一会儿,有一只大黄母鸡在地上打开了滚儿,姥姥快步走进鸡窝抓起那只母鸡对孩子们说:“告诉你们不能喂整个的虫子吧,就是不听话!看看,这金龟子在鸡的嗉子里还在动呢!”
看着痛苦挣扎的鸡,孩子们傻了。
“姥姥,这可怎么办?这只黄母鸡一天下一个红皮鸡蛋啊!”
“去拿剪刀和酒精来!”
“噢。”孩子们答应着,跑进里屋。
“姥姥,给你剪刀。”
大外甥女首先拿来了剪刀。
“给你酒精!”二外甥女拿来了酒精瓶子。
孩子们紧张地看着姥姥。
只见姥姥用酒精擦了擦剪刀,就用它剪开了鸡的嗉子,把它嗉子里的活金龟子放了出了,用清水冲干净了鸡嗉子,然后用针线给它缝好。整个过程那黄母鸡居然一声也没有叫。
“姥姥,你怎么想到要给鸡做手术啊?”
“死马当活马医呗。你们以后吃东西也要注意,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吃得太多太快,一个是不雅观,让人家笑话,再就是容易出毛病。”
孩子们信服地直点头。
“小三,你解大便了吗?”
“还没呢。解了我就告诉你。”
中午,弟弟从外面跑了进来,他急急地对姥姥说:“姥姥!我解了大便了,你快去看看吧。”
“在哪儿?快带我去。”
姥姥拿了根木棍子,一点点地检查着弟弟拉出的大便:“小三儿,你快来看,玻璃球拉出来了!”
“还真的是啊!这整棵的韭菜挺管用的。”
孩子们很佩服地冲姥姥微笑着。
大院里来了两个穿着整齐的蓝色制服的外地人。
“小朋友,这是西街大队李大队长的家吗?我们是来调查材料的。”
“爷爷!调查‘茶叶’的又来了!”
房东李大队长五岁的孙女小玲玲喊着跑进北屋。&&
头发花白身材魁梧的大队长后腰里挂个公章出来了。
“又调查谁呀?你们是哪里来的呀?”
“李大队长,我们从江苏省无锡来。我们那里有个叫张宝顺的干部,他在你们这里搞过土改,后来随大军南下了,解放后一直在我们市里工作。运动中有人揭发他在你们这里土改时和恶霸地主的女儿有不正常关系,请你给出个证明。”
李大队长也不多说话,坐在小凳子上,在来人拿出的材料上写到:“此人历史清白。没有作风问题。特此证明。”
他拿出公章在嘴边哈着气,就要往那材料上盖。
“慢着!李书记,李大队长!我们大老远跑一趟不容易,也花了国家不少钱,你是不是慎重点儿。”
“我怎么不慎重了?我和老张一起搞土改,一起打土匪,一个锅里吃野菜,一个土炕上盖一条破被睡,大冬天,他抱着我的脚,我抱着他的脚互相取暖。不错,他是做过地主女儿的工作,那个闺女识文断字,道理一讲就通,她带头斗争他老子,后来参加了革命,还入了党,在咱队伍上搞宣传工作,淮海战役的时候牺牲了。这些我都很清楚!我不慎重?我非和你们一样为了从为建立新中国流过血的同志手里夺权,就无中生有陷害人那才叫慎重了?”
老人说完盖上西街大队党支部的大红公章就回屋里去了。
那两个人互相看了看,无奈地摇摇头,走了。
“爹!吃饭了。”是儿媳在喊。
“你们先吃吧,我心里堵得慌。”
儿媳轻轻地掀开补了几块补丁的门帘,把两个金黄的玉米饼子、一把洗干净的翠绿的小葱还有一小碗西瓜酱用小竹篮装了,放在爹的土炕上。“爹,这酱是石姥姥送的,人家南方人就是爱干净,就是巧,人家做的酱和咱做的就不是一个味,我也跟她学了,可做出来就不行,你说怪不怪?”
老人没有说什么,好象根本没听见。儿媳默默地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她进屋一看,老头自己没有吃,却把饼子喂了老鼠。她没说什么又悄悄出去了。
老头屋里墙上挂着一个老鼠笼子,它吃了窝窝头,现在正爬到小转轮上去,把那轮子踏得飞快,发出“嘎嘎”地响声。老头专注地看着它,泪流满面。
69、第二天
儿媳拿着正在纳的鞋底就来到了石姥姥屋里。“石姥姥,您说现如今粮食这么紧张,咱人还吃不饱,大人孩子吃掺了糠菜的饼子,给爹吃净面的,他却拿去喂老鼠!”
“玲她娘,你是个公认的孝顺媳妇!你公公早就没有了老伴儿,老头很寂寞啊!昨天又遇上了不顺心的事,也不敢和别人说,他自己气得饭都没吃,他养个小老鼠开开心,你就原谅他吧。”
“您说得对呀,我公公没别的毛病,就是太耿直了,他最恨有些人变着法地整好人。好了,我今天给他包饺子吃。”
说着,她大步流星地走了。
70、房东的屋里
玲她娘在和一个老太太说话:“她李婶,你说石姥姥是不是对我家老公公有那么点儿意思?”
“这是好事啊!石姥姥老伴儿去世六七年了吧?他俩人一个抗日村长,一个革命军人家属,有共同语言啊!”
“我是看着石姥姥对我爹挺好的。”
“石姥姥对谁不好?但是这可是两码事。有机会我给说合说合?”
“那敢情好!就是我担心我家孩子他爸不乐意,他会认为他爹再找老伴儿别人会说三道四的弄得他没面子。”
“这就是你们做小辈的不对了,你再怎么孝顺是你孝顺的事,你能代替老夫妻的恩爱?”
71、这天很好的阳光
院子里只有姥姥和李婶两个人。
“她李婶,谢谢你的一番好意,我是总也忘不了我那老头子,他晚年倒是说了好几次,他说‘要是我先走了呀,你就再找个伴儿,这不丢人,我在地下呀也放心了。’可是我还是迈不了这一步啊,再说了,我那女婿是农村出来的,别看吃着公家饭,思想还是比较陈旧的,我再找老伴儿,他会觉得脸上不光彩的。”
“石姥姥啊,你这人啊,一辈子怎么光知道为别人着想啊?”
72、莲的丈夫调到S市工作几年了
这年春天,上级好不容易同意他可以带家属了,他却不想带姥姥去S市。
这天夜里,他和岳母吵了架。“妈!这些年你替我们管着钱,怎么一点儿都没有剩下?这帐咱得算算。”
“你是怀疑我给儿子了吧?”
“他不是那个意思。”
莲儿怯声地说。
“反正钱不对。”
“怎么不对了?你们两个人一个月收入50元,一家六口人还分成南平县和S市两处,你自己一个月留下20元,我们娘们孩子五口人只有30元钱,大人孩子要吃要穿,孩子们要上学,你有时候还要接济农村的弟弟妹妹们,我说过什么没有?你在外上班,是政府机关,要穿的体面些,你又一直是个把脸面看得很重的人,这些年家里省下点儿钱就给你买件好点的衣服,还给你买了皮鞋、手表、自行车,你算算,还能剩下多少钱?”
“上个月,我就给他舅舅写了信,让他接你去他那里和他们一起过,不知他为什么还不来接你?”
“我儿子要是能养得起我,我早就跟他去过了,他家里已经穷的只有买盐的钱了。”
说着说着,姥姥放声哭了:“我给你们拉扯大三个孩子,就是算保姆费你们也不该撵我走啊!每月就那几十元钱,常常在月底靠卖破烂的钱贴补家用,哪来的钱给儿子?儿子结婚用的几十元钱,不是我偷给的,是你们同意资助的,到头来,怀疑我把钱给了儿子?天地良心啊!呜......”
“别哭了,算我倒霉,要给岳母养老送终!别哭了,这事以后也不要让外人知道了,那样会影响我的前途的。”
停着一辆写着“渤海市委”字样的大卡车,人们在帮忙往车上搬家具和锅碗瓢盆。房东媳妇在抹眼泪。
“石姥姥!你当真要走啊!”几个邻居老大娘来了。
“燕她爸调到渤海市委工作了,我们全家都要搬去。”
“老嫂子,你是个大好人,我们舍不得你走啊!”
几个老人都哭了。
74、S市的一间办公室
他们一家就暂时住在市委机关一层楼的一间办公室里。
&当天夜里,风雨交加,姥姥惦记着外面笼里的鸡,她望了望熟睡的莲儿和孩子们,叹了口气,就起身去搬,大雨点子马上把她的衣服淋透了。
第二天,莲儿就用罐头瓶在蒸窝窝头的锅里给姥姥蒸了一瓶米饭。女婿看到了,脸色很难看。
“我自己的父母在吃糠咽菜,我们养着她,还要单独做好的吃,这也太过份了吧?”
“他姥姥病得不轻,发烧了,我让她去医院,她又舍不得钱。”
& 75、姥姥带凌燕的妹妹在看病
“大夫,您给仔细查查,这孩子今年9岁,从出生的时候起,几乎每年春天得一场肺炎,是不是有什么别的病啊?”
女大夫用听诊器,听了前胸听后背。“大娘,你让孩子出去一下。”
妹妹出去了,大夫对姥姥说:“她的父母怎么不来?”
“他们工作都忙。”
“这回再怎么忙也不行了。这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脏导管未闭,要做大手术才行,就是把胸腔打开,把那个导管人工闭合上。这种手术做的越早越好,不然有生命危险。”
“是什么原因得的这个病呢?”
“她妈怀她的时候吃了什么药没有?”
“有可能。她姐姐才七个月大,谁想到又怀上了她呀!她妈就当是闹感冒,就吃了药。”
“我们这儿还做不了这种大手术,要到天津去做。”
76、某大医院整洁的病房里
孩子做完了手术,姥姥在赔床护理。她喂孩子吃下鸡蛋羹,自己躲到医院的一个角落里吃烧饼喝开水。她用手捂着自己的右胸部。
“妈!又疼了?好不容易来一次天津,我带你也看看吧。”
77、天津某肿瘤医院
“去办住院手续吧,这两天就安排手术。”
一个老大夫把诊断报告递给莲儿,并朝莲儿使个眼色,意思是不让病人知道。
姥姥一把拿过了诊断书:“乳腺癌晚期!”
她拉起莲儿就走。
“拦住她!”
大夫喊护士。
“我们去买些东西就回来。”
姥姥对大夫说。
姥姥把莲儿拉到医院的外面。
“孩子!这病咱不在这儿治,咱没钱做大手术!开了刀就好了?开了刀死得更快些。咱回家找中医治去。”
姥姥不等莲儿答应,就往火车站方向走去。
莲儿从小什么事都听有主见有能力的妈妈的话,结了婚又听丈夫的,她现在也不知该怎么办?只好跟在妈妈后面机械地走着。
78、小河边,早晨
小河的水极浅,还不到半米深,水潺潺地流着,水草的头齐刷刷地向着水流的方向。
姥姥坐在竹凳子上,双脚踏进河水,身旁的小盆里有一群一二寸长的小鱼在游动。她正拿着自己用纱窗布缝制的网在捕鱼。
79、两间整齐的平房内。晚餐时间
一盘凉拌黄菜(渤海岸边盐碱地上常见的一种野菜)和一小碗自制的大酱中间,一小搪瓷盆炸得金黄的辣椒小鱼格外诱人。
“这是什么?”
是女婿在问。
“是辣椒小鱼,你尝尝吧。”
姥姥很慈爱地说。其实她明白女婿虚荣心重,早晨不让她去逮小鱼,现在想吃又不好意思。
80、两间平房前的小院里
几个机关干部在帮忙盖小伙房。
中饭,姥姥做了6道菜:红烧鱼、大米粉蒸肉、爆炒辣子鸡、白糖拌西红柿、小白菜汆丸子和海米西胡。大家吃得很带劲。
“大娘的手艺真好!饭店里也做不出这么好吃的菜。”
姥姥在一旁高兴地笑了。
81、养鱼池边,晨曦初露
姥姥站在鱼池边甩手,她两臂伸直,两手向前向后甩到最大限度。
回家的路上,一群老姐妹围着她说笑着。
“石姥姥,你可是个典型的革命乐观主义者。”
“可不,人要能镇住病,不能让病吓住人。我给你们讲一个我在志愿军家属队时遇到的真实的事。有两个连队干部都得了肝炎,一个是一期,一个是三期,可是护士一粗心,就把两份报告给送错了,你们猜怎么着?过了几个月,那个三期的病人一看自己得的是很轻的肝炎就很乐观,该吃吃该睡睡,结果病就好了,而那个真是一期的却认为自己得了三期肝炎,整天价茶不思饭不想的,自己折磨自己,后来听说呀,他却死了。可见这人的精神作用很厉害的,人要是自己内心坚强啊,什么病也不可怕。”
那几个老太太听的直点头。
82、平房内,晚上
几个邻居家的女孩子在和姥姥一起打扑克,见凌燕爸爸回来,赶紧走了出去。
“就这么两间小平房,要住6口人,你说怎么住?就这每月70元钱,要养活6口人,你说怎么养?她还天生爱热闹,天天引一帮人来打扑克,还让不让人活了?反正我是没法和她在一起过,你想办法吧,要不我就永远不回家了。”
是凌燕的爸爸在和妈妈吵架。莲儿声音怯怯地说:“你小声点儿,不行吗?”
“我大声又怎么了?她不是还有儿子吗?儿子也上班,凭什么让当女婿的养她老?”
姥姥出来了:“说了半天,是你养我的老了?谁养谁呀?你和我女儿刚结婚的时候,只有20元的收入,不到4年你们就生了三个孩子,你怎么不请保姆啊?你们请不起!那时候你岳父收入高,他也没舍得吃一口好的,我们全家谁也没穿过好的,还不是全给你们和孩子们添上了吗?现在你的三个孩子全大了,老大10岁,老二9岁,老三也6岁了,你嫌我是个吃闲饭的了!你白当了几十年的国家干部,满脑子男尊女卑的旧思想,女儿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咱先不用说法律,就凭我为你们带大了三个孩子,我老了,你也不应该往外撵,你不讲理,咱可以让你的领导和同事们评评理!”
“行了,我怕你还不行吗?
说着,他推着自行车驮着行李走了。
“你去哪儿?”
莲儿小声地问。丈夫没有理她。莲儿很惶恐。
83、莲儿在和领导谈话
“我家孩他爸和我妈已经吵了半年了,我妈有癌症在身,又有哮喘病,我那口子也爱生闷气,要是他也闹出什么毛病来,我可怎么办啊?请领导帮我想想办法吧!”
“你先别着急。要不先在咱机关的家属大院找一间房,把你妈先搬出来,不在一起住就不打了吧?老人养老的事还应该是你们的责任,他舅舅一个民办教师一个月只有10多元的收入,你弟媳妇是农村户口,一个工值才1毛多钱,他们还有三个孩子,唉,我也是从东部农村出来的,那些县都很穷啊!你就别指望他们了。再说你妈妈说的有道理,她帮你们带大了三个孩子,一个孩子一个月的保姆费现在是15元,三个孩子一个月45元,10年是多少?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女儿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84、家里在商量分家的事
“妈!我和他爹商量了,每月给你20元钱,一切费用就都包括在内了。”
“我都60岁了,那地方来年个水管子都没有,让我怎么吃水呢?我人老了,没个人作伴儿,死在屋里都没有人知道,我让凌燕跟我去过。”
“孩子你能跟你去。”女婿狠狠地说了一句。
“我就要跟姥姥去!我什么都能干,我去照顾她。”
“小孩子家,大人的事你别乱插嘴。”
“我就去!”
“你去!以后就不要再回这个家,上学、找工作什么的也不要在找我。”
“你看看,这像个当爹的说的话吗?我成了阶级敌人了,孩子跟我去,你就要和她划清界线怎么的?”
85、南北大街。春天
两旁新栽的小树刚刚吐叶。
莲儿、凌燕和姥姥拉着一辆小平板车向前走来,车上是两套被褥,一些锅碗瓢盆,一个纸箱子,一个茶叶箱子。谁也没有说什么。
86、新家是一间东房,四处透风
“凌燕,咱买不起月饼,姥姥给你做!给你一毛钱,你去买点桂花酱来,那东西又甜又香。”姥姥很认真地用油和了面,借来了月饼模子,自己做月饼。
87、入冬了
姥姥在用面粉打浆糊糊窗户,堵门缝。同时指挥凌燕把旧帐篷布缝起来再钉到高高的房梁上,这样一来,一大间房就变成了两个小间,里屋顿时显得干净温暖了许多。房里空荡荡的,连个水缸都没有,一个大土炕上整齐地放着两套被褥。房顶很高,房间共有十几平方米。
外面飘起了雪花,已经入冬了。莲儿拿来几快旧毛毡。“妈妈,这玩意也许管点儿用。”
“唉,我老婆子命不好啊!
儿媳不让儿子管我,叫他舅舅来给我抹一抹墙的信你发了吗?”“发了。他不来就算了。”
姥姥把旧毛毡缝在一起,然后铺在土炕上。“这玩意行啊!它隔潮。”
她们连一块堵灶口的砖都没有。用一个破木箱当桌子。一只15瓦的灯泡挂在屋中央的房梁上,发出微弱的一点光亮。
88、早晨,姥姥把几十个鸡蛋放到蓝子里&&
拐了几个胡同,她悄悄地来到一户人家,那家的中年妇女出来,拿了鸡蛋,给了姥姥几块钱。“燕啊!就要过春节了,你拿上发给咱俩人的肉票,去把肉买回来,咱吃不起肥肉,肥肉要九毛五一斤呢,就买带皮和骨的瘦肉吧,只要六毛八。还有,你还得去趟粮店,把供应的葵花籽、花生什么的买回来。”
89、凌燕买了肉回来
姥姥在拆她的衣服。“姥姥,你干嘛把我的衣服拆了?”
“过年了,也没有钱给你买件新衣,拆了翻过来再缝上,见见新吧。”
“姥姥,我还没有跟你说,我都上五年级了,老师还让订报纸呢。”
“咱不订不行吗?”
“大家都说不想订,可我是班长,我要不带头,老师的工作不是就更不好做了吗?”
“那得多少钱啊?”
“咱们就只订3个月的,一块五毛钱。”
“那就订吧。”
90、春节过后
姥姥又给人家看了一个小男孩儿。
天都黑透了,凌燕才回家,姥姥还没有做饭,那孩子在姥姥怀里哭闹。
“我知道你当学生干部,比老师还忙,天天弄到七、八点钟才回家,我又带孩子又做饭,别人都老早就放学了,就你天不黑不回来,你给我搭把手也好啊!今天又干什么了?”
“打扫完我们班的卫生、又到各班检查卫生、老师让我到逃学的楮建平家去做家访。”“昨天,去谁家了?”
“昨天去给生病的刘秀琴补课了。”
“这不都应该是老师的事吗?你是去上学的,不是去给老师当助手的。那天你的同学来找你,说大家都叫你是第二政工处长,这是讽刺你呢。以后,尽量早点儿回家,帮我做做家务活。”
院内。姥姥和凌燕在开菜园、垒鸡窝。
朝霞的余辉中,姥姥拾了一大篮子菜叶,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她气喘得厉害,不时放下篮子歇歇气。
凌燕接她来了。祖孙俩亲密地说着话往回走。
92、荷花池边,夏季。
大雨滂坨。
池边,姥姥戴着顶大草帽,在捞鱼虫子。
“快接你妈妈回家,这么大的雨捞什么鱼虫子!掉到水里怎么办?”
莲儿的同事对莲儿说。
莲儿赶忙去接老母亲。
“鸡吃虫子产的蛋腌出咸蛋来都流油,凌燕最爱吃了。”
姥姥忙为她的不听说辩解。
93、泥泞的小巷内。
凌燕去担水,她只有11岁,身高1.3米,两只水桶紧紧地挨着地。
水桶和人都倒了,燕儿摔了一身泥水。邻居毕大娘的话外音:“这么小的孩子就挑这么大的水桶不是个事啊!别把她压的不长了,石姥姥,我倒不是心疼我的水桶啊,你们还真是得想想办法。”
& 94、小屋内。昏暗的灯光下。
姥姥拿着姥爷的唯一遗物——一件来自西藏的羚羊皮大衣,泪流满面。
“姥姥,这大衣你不能卖呀!”凌燕说。
“可你不能总借邻居的水桶挑水,上学需要掌握时间也不能总是去问别人啊!”
95、屋内。
桌子上放着的新闹钟正在滴哒滴哒地走着,屋外,凌燕穿了一件新衣用一副崭新的小水桶去担水。
96、渤海市北部。深秋的一天下午。
大地一片白茫茫的。秋风中,一些耐盐碱的荒草已经枯黄了,姥姥和凌燕扛着扁担,拿着绳子在打草。
好大的一捆柴草,姥姥和凌燕往回抬。
凌燕在前面走得太快,姥姥气喘嘘嘘地深一脚、浅一脚地紧跟着。路边树上的叶子黄了,树叶不停地落下来。
97、粮站内。上午
几十人拿着粮证和大大小小的口袋,排成长长的队伍在买粮食。
“王小玉!”
“该咱了,燕,快点儿。”
“王小玉,每月定量24市斤,凌燕每月定量29市斤。”
穿着白大褂的粮站工作人员在给姥姥和凌燕称粮食。
“白面21斤,其它可选玉米面、高粱米、小米。”
“买5斤小米,5斤玉米面,其它的全要高粱米吧。”
98、姥姥家。中饭时间。
“燕,吃饭了!”
姥姥喊凌燕。
大锅盖掀开了,满屋蒸腾着水蒸汽。
凌燕手拿一个足有三两重的大窝窝头,大口大口地吃着,根本不用吃菜。
“姥姥,你做的这窝窝头真香!”
“这窝窝头和别人家的是不一样,不光是玉米面,还掺了黄豆面和小米面,做的时候又象做馒头那样,让它先发了发,吃起来好吃,还养人呢!你正长身体,多吃些,粗粮细做,吃粗吃饱。”
姥姥一面说,一面慈祥地望着凌燕。
“姥姥,我都吃了三个了,还不怎么饱,你养不起我了。”
“吃吧,我再想办法。唉,你们现在也不好好学习,学生不上课,今天抬土建沼气池,明天又去公社参加生产劳动,割麦子、挖水渠的,饭量可不就大嘛。”
姥姥说时,画面上出现了凌燕抬大筐和割麦子的镜头。
99、郊外一变电房后,凌晨4点钟左右。
姥姥和一位老农民在低声交谈:
“他大娘,你再多给个钱吧!我孩子生了病,急需用钱,要不这点儿高粱米我也不会卖的。”
“唉,我外孙女正上高中,一个月要吃40多斤粮食,粮本上那点粮不够吃啊!我们两个人一个月吃喝穿用学费全在内才30元,我也难啊。这30斤高粱米我给4块5,总可以了吧?”
“可以!可以!太谢谢大娘你啦!”
那老头把半袋子高粱米交给姥姥。
“他大娘,你也快离开这里吧,别让人家看见。”
“是啊!这年月不许做小买卖,逮住要挨批斗的。”
100、郊外磨坊
姥姥和凌燕互相鼓励着一路走来。
“姥姥,还是我再背一会儿吧,这路也太远了,15里都不止啊!”
“再坚持一会儿,我们就到了。”
姥姥头上已经冒了汗。终于听到了磨面机的轰鸣声。
一农妇接过米袋子
“磨成高粱米面啊?”
她大声问。
“磨成面再轧成秴粩。”
姥姥也大声说。
“那一斤要收5分钱,你还轧不轧?”
“这么贵呀,这么远来了,5分就5分吧。”
“唉,幸亏今天出门带了1块8毛钱。”
高粱米倒进磨面机的进米口,下面的出口就出来了土红色的面粉。面粉被和成面,放到一个碗口粗细的木制模具内,上面一压,模具的下口就出来了深红色的长长的圆型的面条,这里的人管它叫“秴粩”。
101、屋内。中饭时间
姥姥和凌燕每人端一大碗红色的高粱面秴粩吃的正香。
“姥姥,这么硬的高粱面秴粩,你吃得消吗?”
“没事,苦日子也过惯了。”
“我吃着真香。”
“是啊!好长时间没有买肉了,明天是星期日,你拿上咱俩人这个月的肉票,早点儿去排队,买一斤肥点的肉回来,咱好炼油,每人每月才四两炒菜的油,怎么省也不够啊,这秴粩要是再有点儿荤油,那才好吃呢。”
102、小院内。深秋
“姥姥!我回来了。”
凌燕象一只小鸟快快乐乐地喊着。
“土豆丝我切好了,你学着炒吧。”
姥姥坐在小马扎上,面前用砖头临时垒了个灶,上面放着一个平底锅,左边有两个面盆,一个盆里是白面团,一个盆里是红高粱面团。姥姥手里拿着一个细长的擀面杖,先揪一块白面团擀成小片,再揪一小块红面团放在白面上,把白面团包住红面团,然后擀成薄薄的大大的外白内红的薄饼,速度极快,双手上下翻飞,她一边擀还同时往灶下填着柴草,一边翻着平锅上的饼,等于一个人干着三个人的活。
“姥姥,你在表演杂技!”
“快炒你的土豆丝去,记住要有耐心,别光图快,等油热了再下葱花,葱花烧黄了再下土豆丝,不然炒出的土豆有股子生油味。”
姥姥边烙饼,边指导凌燕炒菜。
103、屋内。冬天
凌燕在学纳鞋底,姥姥在用麻驳子搓麻绳。
“姥姥,锥子又断了!”
“我再去买。”
“我去吧”
“你不知道买什么样的。”
姥姥去了,积雪在姥姥脚下“咯吱咯吱”地响,北风卷起雪粉打在老人刚毅的脸上。
104、屋内。上午
凌燕在砌土炕,姥姥在院子里和泥。
“快点!快点!姥姥,泥不够用了。”
“干了一上午泥水匠,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我比不了你,你才15岁,是不知道累的年纪,我都67岁了呀。”
“我爸可恨,让他来垒个炕,他说扭了腰,也不知是真扭假扭了,不用他,我也会垒。”
“别恨他,他终究是你的亲爸,他老了你也要想着他,疼爱他,他就是有个牛脾气,但是人并不坏。”
姥姥一边说一边大口喘着气。
105、某建筑工地。夏季的上午
凌燕从水坑底往岸上搬砖,一次搬6——8块,姥姥抱来一只大西瓜
“燕,好孩子,来吃西瓜,别中了暑。”
“领导说了,搬一千块砖就记一个工,我今天能挣3天的工钱。”
“别累坏了,中午太阳太毒就别干了。”
“姥姥,你别担心,你看我的腿这么粗了,没问题,我有劲。”
姥姥切好了西瓜递给燕
“嗯,好甜!姥姥你也吃!”
106、南北大街。夏季。凌晨4点。
一老一小由北向南走着。
“快走啊!姥姥,晚了就占不上大缸了。”
“唉,扶我一把,这七里路你年轻不算啥,我老婆子又有气喘病就费劲了。”
“不让你来你非要来嘛。”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多挣一个是一个呗。”
107、工棚内。上午
200多名女童工每人坐在一个大坛子上,面前放着装枣的笸箩,手拿划子(一种用十几根针做成的把枣皮划破的简单工具)在划枣。
“我捞枣,你去再领些枣来。”姥姥说。
凌燕去领枣,又排队洗了,搬了回来。
捞了划好的枣,在检验质量和过嗙,质量合格,工作人员就往筐里扔一个木签,就可以过嗙了。
“同志!你不公平,你认识她,她的枣连看都不看就发签,我的枣划得这么认真,为什么还要部分返工?”
“我就这样,你不愿意干了是不是?不愿干你走人,想干的人多着呢。”
“燕,别跟你姨吵,让你返工就返工。”
108、工棚内。中饭
姥姥和凌燕吃着自家带的咸菜和大饼。
“姥姥,你别累着,还是先回家吧。”
“不累,咱娘俩一天能划60多斤枣,1块2毛钱,不少了,你快上高中了,上学要钱,一个大姑娘家也不能穿的太不象话了。”
109、百货商场内
人们围着售货员在抢购涤卡布布头,姥姥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扯住两块布不放。
“老人家,我把这两块布卖给你。”
售货员一量说:“5块4!”
姥姥掏出钱来,却只有4块5毛钱。
“同志,你千万给我留着,我马上回家拿钱。”
姥姥小跑着回家,不一会儿就又返回了商场。
“同志,这是5块4。”
“老大娘,这布我给你留着呢!”
“谢谢!谢谢你啊!”
110、枣制品厂会计室的小窗口前。
人们排队领工钱。
“别挤!别挤!挤到前边也不多给钱,挤个什么劲?”
凌燕满头大汗地出来了,把钱交给姥姥。
姥姥感激而高兴地数着:“71、72、73,燕!咱们有73元钱呢!走,咱们买收音机去!”
娘儿俩说说笑笑来到电子五金商店
“同志!俺要买质量好些的收音机!”
“那就买上海生产的银燕牌的吧,就是贵了些,22元。”
“行啊!俺给你拿钱!”
111、屋内。夜晚
姥姥和凌燕在专注地听着长篇小说连续播讲节目,“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长篇小说连续播讲时间,请继续收听长篇小说《战地红缨》。”
收音机的电池快耗尽了,祖孙俩坐在炕上捧着收音机在听。外面的寒风呼呼地吹着,玻璃窗咯咯地响。
“好啊!好啊!再也不用去别人家里听,看别人的脸色了。”
姥姥眼里有泪花。
“我跟你姥爷跑了大半个中国,就怕寂寞,就喜欢个热闹。”
112、屋内。夜已深
钟表的时针指向11点。
“Abraham lincoln was born in 1809.Hew was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861 until he died in 1865.”
“姥姥,你先睡吧,我读书,你也不能开收音机,别陪我了。”
“不,我是听不懂,可我听你读得流利,我听着就高兴,跟听收音机是一样的。”
113、小院内。夏季
晚上10点半,凌燕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姥姥,我回来了!”
“燕,饭在锅里,我去拿。”
屋里的油灯灭了,电灯亮了。
“姥姥,我不饿,你不用每天给我做第四顿饭的。”
“你马上就要考大学了,正紧张地用脑啊!我又给你使不上劲,每天吃点儿夜宵,对身体有好处,我就盼你争气,考上个好大学。”
燕吃着挂面荷包蛋,很香甜。
114、早晨。小院内。姥姥在浇花。
“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是莲儿兴奋的声音。
“什么好消息?”
“志愿军遗属补助金上级批准了,你每月有17元呢!直到你去世,这笔钱月月给,这下子,你不用给人家带小孩了。”
“唉!我这辈子苦啊,从小没了娘,跟着你爹颠配流离几十年,自己生了三个孩子,养大了两个,又给你带大了三个孩子,到了晚年为了生活,又给人家带大了两个孩子,这带孩子可是个苦差事,一点也不能松心啊!共产党没有忘记我这个志愿军家属,给我这么多钱,我老来有靠了。”
老人说着流了泪。
大街上的路灯下。
不少人在乘凉,多数是附近的老人,大家在一起拉家常,说笑话。姥姥又在给人们讲故事。
凌燕为老人搬来了躺椅。
“这孩子真懂事,孝顺。”
“我这些年全靠她和我相依为命啊。燕,天太热,你也凉快一会儿吧。”
“不行啊,还有三十天就高考了,我的赶紧学习。”
姥姥拿个大蒲扇坐在小院的门洞里。
“我说那几个孩子,你们到别处玩行不行?我家有就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要睡会儿午觉。”
凌燕在屋里并没有睡着,她的眼睛潮湿了。
117、屋内。中饭时间
桌上摆着丰盛的饭菜
“燕,今天,你参加高考,姥姥给你做了红烧大鲤鱼、大米粉蒸肉和凉拌豆角,都是你爱吃的,多吃些,考出好成绩。”
“姥姥,上午考的语文,题不是很难,大家都说我有希望。”
“那就好,那就好!我孩子就是有志气,邻居们都说,石姥姥我教育有方,这么热的天,你就是一个劲地学,叫出去凉快会儿都叫不出去。”
118、小院,上午
“凌燕!录取通知书来了,录取通知书来了!是华北师范大学,省重点大学啊!”
凌燕的同学小鸟似的来报信,姥姥看着录取通知书高兴地流了泪。
“燕还在农资公司的仓库里打工呢,快把她叫回来,我要带她去买些衣物,准备着入学啊。”
119、晚上,凌燕看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发呆
“姥姥,我一走,谁和你做伴儿,谁陪你说说话,谁给你担水啊?”
“我也不舍得你走,我一辈子要强,最怕孤独,爱热闹,可我不能耽误了你一辈子的前途啊!放心去吧,听说,你妈机关要给我们家属接自来水管了。”
120、小院,夏季的一个上午
工人们在挖沟,铺设自来水管道。
“师傅们,辛苦了,歇歇,喝口水吧!”
姥姥泡了茶,招呼施工的工人喝。
121、百货商场
姥姥领着凌燕在买东西。
“同志!俺这孩子考上了大学,就要去上学了,你给选一套秋衣秋裤,绒衣绒裤。”
“这孩子真行,阿姨给你选两套漂亮的。”
她们又转到布料柜台前。
“同志,买两床被面,要漂亮的。”
凌燕在做新被子。
“燕,棉鞋就别准备了,现在人家都穿皮棉鞋了,谁还穿土气的家做大棉鞋啊?”
“不,我就要自己做!用两天时间我就做好了,多亏了你从我8岁起就教我做鞋做被子。这会儿,我走到那里,你也不用为我担心了。”
凌燕在打夹子、剪鞋样、纳鞋底、绱鞋,一招一式还真是那么回事。
姥姥欣慰地看着。
123、照相馆内
姥姥身着白上衣,黑裤子,干净整齐,她坐在一个小圆桌旁,小桌上铺着钩花的白色台布,还有一瓶鲜花。
凌燕站在姥姥身后。
“姑娘再向前点,好!看我这里!好的!”
“照片上写点什么?”
“就写升学留念吧。”
姥姥幸福而又骄傲的语气。
一张很好看的照片洗出来了,照片上的老人笑得开心而慈祥。
124、去火车站的路上,大雨如注,午夜
全家人送凌燕去上大学。
“记住,要待人宽厚,要求自己要严格,不要讲究吃穿,但是要吃粗吃饱,别亏了自己的身体,多给我们写信啊!”
姥姥抱着凌燕哭了。
“姥姥,你自己要多保重。我走了。”
“走吧,学习上要用功。”
125、回到只剩下姥姥一个人的家中
姥姥呆坐了一会儿,看着姥爷的遗像,低声地哭了:“老头子,你看到了吧?我随你走遍大半个中国,一辈子爱热闹,我最怕寂寞了,现在可好,孩子上大学去了,就剩下我这个孤老婆子啦,你干嘛走得那么早啊?弄得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啊?!”
朝霞满天。霞光中,姥姥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右臂挎一个大菜蓝子,双手捧着一盆盛开的红色扶桑花大步走来。
“石姥姥,又买花了?”
“这花开得多好看啊!”
邻居们和她打着招呼。
老人的笑容慈祥而灿烂。
几十盆鲜花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窗前码了三层砖,最上一层是红色的扶桑,中间一层是白色的茉莉和黄色的米兰,最下面是观叶植物。
姥姥在给花儿浇水。
128、小院里,上午
姥姥正坐在竹凳上洗衣服
“妈妈!好消息啊,天大的好消息!”
莲儿拿着一封信走来。
“我大舅从台湾来信了。“
“真的!天啊!他真的还活着?真的去了台湾?”
姥姥泪如雨下,在衣服上擦着手。
“快给我看看!”
“这儿,还有他们家的全家福照片!”
姥姥戴上老花镜,擦了把泪水,仔细地看着。
129、徐州一个有一棵大槐树的小院
姥姥的话外音:“
我娘死得早,我爹娶后娘时,我这个大姐才11岁,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后娘最看不上这个大弟弟,经常挑唆我爹打大弟,有时候打得皮开肉绽,伤口就象小孩子的嘴似的外翻着,他17岁那年的一天半夜,我抓了只鹅给他当路费,送他走了,他爬上后院的大树时,喊了声:“大姐!我走了,你多保重!谁知道,这一走就是40多年,快解放的时候他给我来过一封信,说是可能去台湾,一去就是40年啊!音信皆无,我常常梦见他。可好,现在终于有信儿了。”
“瞧他神气的!”
姥姥手里拿着的是大弟弟骑着豪华摩托车的照片。
130、屋内,晚上灯光昏暗
凌燕的假期过完了,她就要返校了。姥姥却病倒了,她脸色蜡黄,豆大的汗珠往下滚。
凌燕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流泪。
“姥姥,我给老师打电话了,晚返校几天吧。”
“燕,上学要紧,你多陪我几天又能怎么样?我自己的病我自己知道。”
131、屋内。次日晨
姥姥坐在土炕边上,为凌燕做红烧带鱼和蒸鸡蛋卷。她自己已经一口东西也吃不进去了。
凌燕流着泪,提行李包往外走,突然又回来抱住了姥姥:“姥姥,你要坚持住,我还有三个月就毕业了,你等我回来啊!”
132、医院&& 上午
姥姥在输液,人已经昏迷。
姥姥醒来,又拔掉针头。
“莲儿,你听我的话,咱出院回家,我自己的病我知道,别浪费药费了,没用。”
“那就多买几支杜冷丁,我给你注射。”
“别买了,不就是个疼吗?我能扛住,浪费那个钱干啥?”
大夫走进病房
“石同志!你来一下。”
莲儿随大夫出了病房
“你说,你妈是69年在天津肿瘤医院被确疹的恶性肿瘤?这么说,她老人家已经存活了15年,这真是一个奇迹。但是现在,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没药可治了,你们准备后事吧。”
莲儿蹲在楼道的角落里哭了。
133、屋内时针指向凌晨2点
姥姥睡下又坐起,坐起又躺下。她不时轻声呻吟,莲儿太疲劳了,她和衣睡着了,姥姥的大手轻轻抚摸着女儿的脸,老泪纵横。
134、屋内。上午
姥姥的儿子来了。
“儿呀!你给我找根绳子来行吗?”
儿子就真的找来了绳子,姥姥用绳子狠勒自己的脖子,儿子忙上前夺下了绳子。
“儿呀,我的病已经无药可治,我已经受了半年罪了,让我快些了结了自己吧!”
莲儿从外面进来,弟弟拿绳子给她看,莲儿抱住妈妈:
“妈!你别干傻事呀,我愿意伺候您一辈子。”
“别说傻话了,我已经69岁了,死了也不算短寿了,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光生不死,那地球还不撑破了!”
姥姥还轻轻地笑了笑。
135、大礼堂。毕业典礼
凌燕在台上发言:
“我们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我们就要投身到火热的改革和建设的事业中去了,我们一定要牢记母校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让人民群众都说我们华北师大的毕业生都是好样的!”
台下掌声雷动。
136、校园内大柳树下。
凌燕哭成了个泪人。
“凌燕!怎么了?”
同学们围上来关切地问。
“我姥姥去世了。”
她手中拿着的电报上写着五个字:“外婆逝,速归。”
同学们帮凌燕捆扎行李。
一个男同学满头大汗地挤进人群:“还捆什么行李?车票给你买好了,快点,人先走,行李我们帮你托运。”
凌燕感激地望了他一眼。拿着车票就出了门。
凌燕站在食品店的柜台前:“同志,有杨梅罐头吗?”
“没有。”
凌燕又去了一家食品店。
她终于在一家大食品店买到了杨梅罐头。
她登上火车。
137、渤海市火车站
凌燕的弟弟来接姐姐。
“姥姥病得很重了,是吧?”
弟弟不说话,也不点头。
“带我去看姥姥。”
弟弟看了看姐姐手中的杨梅罐头。
“姐!姥姥她真的没能等你回来。”
“啊!她现在在哪儿?”
138、医院的太平间前
妈妈和弟弟挽着凌燕。
太平间的门开了,姥姥安祥地躺在那里。
“姥姥!”
凌燕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扑上前去。
“姥姥,你看看我呀,你日夜牵挂的燕儿回来了,我毕业了,我能孝敬你了,你苦了一辈子,一天福也没享上啊!你看看我呀!”
“快把她拉开!别昏倒了。”
妈妈的同事们说。
凌燕已经哭得透不过气来了。
139、田野上一片金黄的麦浪
姥姥的土坟前站着十几个人,最显眼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穿着一身白色西装的老人。
“姐姐!我是您的大弟其贤啊,我从台湾回来看你来了!我好恨呀,为什么我不早些时间回来呀?!”
老人泪流满面。纸钱烧成了一堆黑灰,随风飘向空中。
松柏滴翠,野花盛开,红的、黄的、白的,无边无际。
140、朝霞满天
霞光中,姥姥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右臂挎一个大菜蓝子,双手捧一盆开着红色扶桑花的鲜花向观众走来。
老人的笑容慈祥而灿烂。
2001年6月第一稿
2006年7月第二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时候的人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