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千米吨和千克的进率是多少少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米到千米的进率是多少?是多少?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一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米和千米的进率
米和千米的进率
范文一: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厘米=()毫米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3分米=()厘米
5厘米=()毫米
1米=()厘米50厘米=()分米
100厘米=()分米
80毫米=()厘米 3分米7厘米=()厘米
15毫米=()厘米()毫米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二、 比一比。3分米○30毫米
2米○800毫米69厘米○7分米
4分米5厘米○45厘米85毫米○8厘米7毫米
1分米2厘米○ 12厘米三.填一填。1.桌子高约9()2.笔记本厚约2()3.黑板长约3(),宽约10()4.门高约20()5.学校旗杆高约8()6.一分硬币厚约1()四.应用。1.用一根唱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用来做蹬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2.把一根长1米2分米的木条,截成同样长的6根,围城同样大小的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每条边长时多少?3.用长20毫米的大头针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量了10次,还剩10毫米。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多少?原文地址: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厘米=()毫米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3分米=()厘米
5厘米=()毫米
1米=()厘米50厘米=()分米
100厘米=()分米
80毫米=()厘米 3分米7厘米=()厘米
15毫米=()厘米()毫米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二、 比一比。3分米○30毫米
2米○800毫米69厘米○7分米
4分米5厘米○45厘米85毫米○8厘米7毫米
1分米2厘米○ 12厘米三.填一填。1.桌子高约9()2.笔记本厚约2()3.黑板长约3(),宽约10()4.门高约20()5.学校旗杆高约8()6.一分硬币厚约1()四.应用。1.用一根唱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用来做蹬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2.把一根长1米2分米的木条,截成同样长的6根,围城同样大小的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每条边长时多少?3.用长20毫米的大头针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量了10次,还剩10毫米。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多少?
范文二:青岛基隆路小学二年级第四单元练习1姓名:
班别:1、填空。(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2)1米=(
)毫米。(3)(
)分米==40厘米=(
; 20厘米=(
)毫米800毫米=(
; 7千米=(
)米 。(4)56000米=(
)千米; 24分米=(
)厘米;15厘米=(
)毫米50分米=(
)厘米 ;20米=(
)厘米2、在(
)里填写适当的长度单位。课桌面的宽是35(
);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2400(
);火车每小时行驶70(
).;回形针长30(
).;大树高约15(
一根黄瓜长约15(
) ;小桥宽约3(
); 书的厚度约4(
课桌高约7(
;小红身高约124(
)。3、计算。2米+200厘米=(
50分米+700厘米=(
)分米 30分米+19米=(
90分米-2米=(
)米 300毫米+7厘米=(
4000米+5千米=(
)米46毫米+34毫米=(
)厘米。4米-12分米=(
)厘米。4、在○里填上“〉”、“〈”、或“=”号。(1)5千米○678米; (2)28毫米○6厘米;(3)100分米○10米 (4)6分米○485毫米5、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
D、216厘米
范文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平方千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做一做”安排了三道填空题,让学生应用所学进率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仿照课本,自己写出推算过程。10
10米?←→ 分米?←→ 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
100“做一做”的填空题可以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公顷、平方千米。教材首先通过插图,让学生感受体育场的广阔面积。以此感性认识为基础,说明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然后介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具体规定。考虑到学生尚未学习100×100、等计算,所以平方千米、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要求学生推算。为了帮助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材还采用“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告诉学生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为了使学生具体了解1公顷有多大,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如果有条件,可以再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学生看一看1公顷的土地有多大。练习二十共安排了9道题。其中前两题是配合新学内容的练习,第3题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巩固练习。从第4题开始是本单元的内容和相关知识的综合练习,或综合运用练习。第2题的题材内容可能部分学生比较陌生,教师可酌情做些介绍。第4题为常用长度单位和常用面积单位的混合练习。第8题以是非判断的形式进行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其中第(2)、(4)两小题的陈述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可以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第87页的“你知道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兴趣的同学,教师也可以指导他们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加以筛选,面向全班作简单介绍。
范文四: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教材简析]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以甜甜在梦中与孙悟空比本领的童话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教材安排了三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测量的过程,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对学生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1毫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谈话: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谈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5)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2、认识1分米。(1)、猜测。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3、认识1千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引导学生借助计量单位“米”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1千米=1000米)(3)举例体会。谈话:谁能说一说从学校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4、小结。谈话: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自主练习第1题。(1)同桌交流。(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2、自主练习第2题。(先猜单位再量一量)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练习:(1)计量比较短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2)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3) 3千米=(
)厘米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3、填写长度单位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一棵树高7
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 一把小刀长6(
课桌高70(
)二、综合练习1、做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重点指导学生量的方法)(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2)班内交流。2、做自主练习第6题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1)引入谈话: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个长度单位换算的小游戏,好吗?(教师把第6小题变成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算。如:1分米-3厘米=(
)厘米,可以变长一分米的粉笔,去掉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2)学生抢答,并说清算理。3、做自主练习第7题(1)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学生说出填写理由)4、自主练习第8题(1)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三、实践测量。谈话:同学们知道了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下面我们就用我们手中学具来量实物,看谁量得又快又准。1、量一量手中铅笔的长度。2、量一量手指的长度。3、量一量文具盒的厚度。先让学生独立测量,班内交流时说一说测量方法。四、自我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学会了吗。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测量和搜集数据的实践活动,通过课上交流以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本课又为学生提供了现场测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教学准备学具:各种测量工具(大卷尺、小卷尺、米尺、皮尺、直尺)足球、排球、7号电池、5号电池、10张卡纸、10张作业纸、
数学书、数学作业本、各种测量表格课前将附件1作业汇报表,分4组发给每位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测量,完成表格。(小组成员调查同一项目)学生活动形式:每5人为一小组。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复习旧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长度单位了,想一想都有那一些?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设计意图]本课是安排在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的后面,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厘米和米的知识,所以本节课是对以前学过的所有的长度单元一个综合的回顾与应用。板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便于学生感知他们之间的关系。2、用手势比划出长度单位的长度(1)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全班一起比划出1毫米你是怎样记住的?1分米呢?1米怎么比划?(2)你能不能比划出1千米多长?学生比划不出来质疑:为什么你比划不出来?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3、回顾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提问:这些长度单位之间还存在什么关系?你还记得吗?
生回顾师板书(毫米
1000二、交流汇报,课前作业1、小组内讨论(1)师介绍课前作业项目测量或调查项目(附件表1)(2)谈话:全班分小组,小组内每一同学都对同一项目进行了测量或调查(3)小组内交流:①交流内容:测量结果、选用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②谈谈自己在测量中的收获2、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在全班范围内汇报讨论结果。3、讨论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1) 谈话:观察这四张表格,仔细看看各自选用的长度单位,你发现了什么?(2)师小结:在测量物体时,要灵活的选用长度,量较长、较高的物体,可用较大的单位米甚至千米,量较小的物品时,可用厘米或毫米做单位。4、讨论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1) 课件出示:小朋友用直尺量手腕一周长,“我的手腕一周大约长4厘米”(2) 提问:你同意这个小朋友的看法吗?“你想对小朋友说什么?”(3) 师小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如:长度、形状),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更方便,准确。5、拓展知识:课件出示有关长度的小知识(教师课前搜集一些动物身长、建筑的高度等小知识,制作成幻灯片)三、合作探究,现场测量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小组抓阄决定测量活动(1) 揭示课题:动手量一量(2) 课件出示:五项活动及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介绍(3) 小组抓阄决定本组的活动并领取相应的表格(附件2)2、小组合作完成测量活动(1) 小组讨论:选用哪个工具完成任务;如何分工完成任务。(2) 小组分工,合作活动3、小组汇报四、全课小结
范文五: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 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 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师:小结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对本节所学知识掌握的较快,明确了米与千米的换算关系。
范文六: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出示:指名摘花瓣,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教师依次点击鼠标出示: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1.(1)出示:3千米=( )米 6千米=( )米(任选1题试做)(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说明:如3千米=(
)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想6千米=(
)米,方法同上.(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板书:3千米=3000米6千米=6000米方法:(4)初步练习.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2.学习例2.(1)出示:5000米=( )千米 4000米=( )米(任选1题试做)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说明:5000米=( )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4000米=( )米,与此同理.(3)总结算法.问:通过例2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就是几“千米”.板书:
5000米=5千米4000米=4千米方法: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填空.2.看谁填的又对有快!2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4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3.出示下图:表示两条铁路的长度.看图计算:北京→南京→上海(
)千米北京→武昌→广州(
)千米4.园林工人要在一条路旁植树,每5米划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划分多少段?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课题)五、课堂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40×960×37×4+3
840÷46×8+7 350+80 12×4 230×322×48×9+4 500×7720÷92.4吨=()千克 2000千克=()吨3千克=()克
8000克=()千克3.小组讨论.园林工人要一条长1千米的小路两旁植树,每5米种一棵,算一算,路两边一共种多少棵树?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出示:指名摘花瓣,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教师依次点击鼠标出示: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1.(1)出示:3千米=( )米 6千米=( )米(任选1题试做)(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说明:如3千米=(
)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想6千米=(
)米,方法同上.(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板书:3千米=3000米6千米=6000米方法:(4)初步练习.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2.学习例2.(1)出示:5000米=( )千米 4000米=( )米(任选1题试做)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说明:5000米=( )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4000米=( )米,与此同理.(3)总结算法.问:通过例2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就是几“千米”.板书:
5000米=5千米4000米=4千米方法: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填空.2.看谁填的又对有快!2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4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3.出示下图:表示两条铁路的长度.看图计算:北京→南京→上海(
)千米北京→武昌→广州(
)千米4.园林工人要在一条路旁植树,每5米划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划分多少段?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课题)五、课堂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40×960×37×4+3
840÷46×8+7 350+80 12×4 230×322×48×9+4 500×7720÷92.4吨=()千克 2000千克=()吨3千克=()克
8000克=()千克3.小组讨论.园林工人要一条长1千米的小路两旁植树,每5米种一棵,算一算,路两边一共种多少棵树?板书设计 :
范文七:第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
5米、3000米。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范文八: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设计者:牛晓培
审核者:张晓敏、梁晓娟
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一、 知识回顾。1、我能填1米=(
)分米10厘米=(
)分米100毫米=(
)毫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
单位换算的题。二、 自主学习。1、认识1千米通过例3的学习我认识到千米是比米(
)的长度单位,用米尺量(
)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所以:1千米=(
)米三、 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算一算3000米=(
)米7000米=(
800分米=(
)米5000米-2千米=(
3000米+2千米=(
)千米2、排排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6000分米
600厘米四、巩固练习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1)4000米=(
(2)3千米=(
)米(3)6000米=(
)千米=4000米(5)4800米-800米=(
)千米2、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我国黄河长5500(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5(
)(3)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长250(
)(4)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
)(5)单人床的长度是2(
)五、课堂检测(1)1千米=__________米
3000米=__________千米(2)8000米=__________公里5公里=__________米(3)5千米-3000米=__________千米8000米-4千米=__________米(4)4500米-2千米=__________千米__________米(5)7千米-5400米=__________千米__________米六、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明明早晨起来要完成以下几件事情:烧开水12分钟,把水灌入水瓶要2分钟,洗脸刷牙梳头要8分钟,整理书包2分钟。应该怎样安排时间最少?最少要几分钟?2,红红早晨起来,读书8分钟,烧开水要10分钟,冲牛奶1分钟,吃早饭5分钟。红红应怎样合理安排?起床多少分钟就能上学了?3,玲玲想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要2分钟,烧开水要12分钟,洗茶杯要3分钟,冲茶要1分钟。要让客人尽早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需要多少分钟客人就能喝上茶了?4,小李阿姨要出门,出门之前她要完成以下几件事:整理房间5分钟,把衣服和水放入洗衣机要1分钟,洗衣服自动洗涤要12分钟,擦鞋要3分钟。怎样合理安排,小李阿姨在多少分钟后就可以出发了?长度单位的认识练习一1. 填空。①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都表示(
)的单位。②计量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
)作单位。
③1千米=(
)米。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②一个区别针的长度大约是34(
)。 ③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④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3.在下面的○里填上“〉”“〈”“=”。2千米○2000米
1千米○900米
2米○30分米
49厘米○5分米
95毫米○10厘米4.学校运动场的跑道是一圈400米,芳芳每天早晨跑3圈,她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5. 火箭每秒飞行4500米,2秒飞行多少米?合多少千米?1千米=(
)毫米9米=(
200毫米=(
)厘米6.在○里填上“〈”“〉”“=”。100毫米○1分米
800米○8千米
26千米○2600米
1600毫米○3分米
350厘米○3米50厘米长度单位的认识练习二一、填空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2、1000米就是1(
),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
)表示。3、尺子上一小格的长度是(
)毫米,毫米用(
)表示,每一大格的长度是(
)厘米。4、10厘米就是(
)分米,分米用(
)表示。5、1千米=(
200毫米=(
3千米20米=(
400厘米=(
150毫米=(
)千米=5000米6、比较大小5千米(
)3000厘米
)50厘米7、尺子长约2(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跳绳的长度是2(
红红的身高是120(
一棵大树高12(
一本书厚20(
教学楼高100(
一张课桌高80(
)8、1厘米-8毫米=(
3毫米+7毫米=(
2厘米-4毫米=(
)厘米1米-2分米=(
35厘米+5厘米=(
)分米长度单位练习题 三一.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 跳绳的长是2(
)2.图钉的长大约是(
)。3.回形针的长是3(
)。4.手指的宽大约是(
)厘米。5.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
)厘米,从0到8是(
)厘米,从6到13是(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7 学校操场的长是40( )
一支钢笔长13( )9
一张标准双人床长2( ),宽150( )10一棵大树高20(
桌子高60(
)。12 门高200(
小红身高1(
)。二.填空:1米=(
300厘米=(
)米4厘米+20厘米=(
1米-20厘米=(
1米+30厘米=(
18厘米-13厘米=(
)厘米 60厘米+40厘米=(
)米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练习题(一)一、填空。1千米=(
)分米70毫米=(
9厘米=( )毫米
40分米=( )米
70厘米=( )分米
9米=( )厘米
15米=( )分米
100厘米=( )米
4分米=( )毫米 3460千米=(
80000米=(
)千米1米=( )分米=( )厘米
3000米+9千米=(
)千米57分米-17分米=(
1米-6分米=(
)分米8千米=(
38米+54米=(
)米46厘米+54厘米=( )厘米=( )分米=( )米二、在○里填上> < 或 =8千米○6000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6毫米○4厘米4厘米○4分米
9分米○2米
32米+10米○50米300分米○300厘米
5厘米○7毫米
9毫米○3厘米18毫米○1分米
3千米○3628米
1米○100厘米60毫米○6厘米
8分米○90厘米
3分米○23毫米5毫米○1厘米-2毫米
620厘米○6米
3分米○100厘米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1、蜡笔长6(
2、跳绳长2(
3、课桌高7(
)4、粉笔长75(
5、钢笔长14(
6、小明的身高是140(
) 7、10张纸厚1(
8、旗杆高9(
9、课桌高65(
)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
11、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
)12、数学书的厚大约是5(
13、小胖肩宽30(
)14、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15、小明身高138(
),他的大拇指宽约(
),手腕一圈长约12(
)16、 我们测量学校东西长度是多少时,用(
)做单位比较合适。17、小兔子身长4(
),尾巴长约7(
)。18、从寿光到潍坊的路程大约是46(
),坐客车大约1个小时能到达。四、下图是小飞学具盒里的小棒,你知道它长多少毫米吗?五、改错(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改正)。日 星期二 天气雨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分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六、算一算1、八戒一步的长度大约是8分米,有一间房子,房子的长八戒走了10步,宽走了5步,你能知道这间房子的长和宽分别大约有多大吗?2、用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每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和六边形,哪根铁丝短一些?短多少毫米?
范文十: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1教材简析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以甜甜在梦中与孙悟空比本领的童话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教材安排了三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测量的过程,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对学生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1毫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谈话: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谈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5)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2、认识1分米。(1)、猜测。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3、认识1千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引导学生借助计量单位“米”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1千米=1000米)(3)举例体会。谈话:谁能说一说从学校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小结: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自主练习第1题。(1)同桌交流。(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2、自主练习第2题。(先猜单位再量一量)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四、自我评价: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课后反思本节课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课堂,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通过放手让学生猜一猜、估一估、量一量的实践活动,体会1毫米、1分米、1千米有多长,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形成长度观念,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注重给学生提供自主练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和分米的进率是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