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教育学跨考中传mjc,2年国际新闻编辑从业经验,求助关于参考书、复习资料相关内容。谢谢。

(ziziiiii.木)
(Lawyer Jimmy)
(阿拉灰灰)
第三方登录: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新闻传播专业硕士(MJC) 参考书目&历年分数_中传传播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3贴子: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新闻传播专业硕士(MJC) 参考书目&历年分数
01新闻实务、02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03国际新闻与传播、04电视新闻采编、05新媒体采编实务、06口语传播实务、07品牌营销传播、08融媒体、09国际广播电视方向通用——by夏日之阳 零、半夏考研集团联系方式1、新浪微博/博客:@夏日之阳传媒考研2、微信:夏日之阳传媒考研(banxiakaoyan)。3、QQ:夏日之阳()。有私人问题,可以加师哥的QQ或微信直接询问。知识点问题则移步QQ群,大家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功能:发布新闻传播热点及独家解读;年度新闻传播统计数据;发布学长学姐经验贴;传播学、广告学理论导师视频课链接;学生学习计划建议;特定阶段注意事项;解答有代表性的问题;年末学生真题修改和点评;真题答案范例及解析;初试复试中传考场名单;新书、新课程和新服务的小广告喵喵。4、QQ群:因此半夏考研集团按照考试科目设立了面向不同专业课的QQ群。包括新生外群和辅导内群两套。新生请加外群,待水平提高后加入高水平内群管理。专业课:2017传播理论新人群()。5、QQ空间:.主要用于发布参考书目、学长学姐经验贴以及新书、新课程和新服务的小广告等。 一、历年分数线年份国家线 各方向学校线
政治英语单科线
专业课单科线 新闻实务
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 363
国际新闻与传播
电视新闻采编
新媒体采编实务
口语传播实务
品牌营销传播
360 新闻实务
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 350
国际新闻与传播
电视新闻采编
新媒体采编实务
口语传播实务
品牌营销传播
350 新闻实务
81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 361
国际新闻与传播
电视新闻采编
新媒体采编实务
口语传播实务
品牌营销传播
350 统一分数线
统一分数线
83注1:政治和英语使用同一条线,两门专业课单科线使用同一条线,且二者比例为1:1.5;注2:国家线比四门课的单科线加总要高;注3:中传的单科线和国家线保持相同,不会另外划线;注4:中传各专业的总分线必须等于或高于国家线。即使招不够人,也不能低于国家线;注5:只要达到学校划定的分数线,就可以参与复试。达到国家线但未达到学校线,一般没有调剂机会。详情会在今年4-5月的YY新人讲座中详谈。请关注@夏日之阳传媒考研的通知信息。注6: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英语考的是“英语二”,和学术硕士的“英语一”相比,略微简单一些。 二、传播学考试科目本参考书目适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学术硕士考研使用。1、传播学考研科目为四门:公共课1:政治
100分(题型后附)公共课2:英语二100分(题型后附)专业课1: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传播):150分。专业课2: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新闻):150分。3、传播学专业包含九个方向:理论传播、应用传播、媒介与女性、国际传播、媒介素养、传播研究方法、传播心理学、媒介政策与法规(单列参考书目)、媒介与全球化(合作办学)。但初试考题都一样。因此考生可以暂时不用决定报考方向,等10月份报名时再行决定。4、考上的师弟师妹,包括来自五湖四海各个院校。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学生都有考上的。具体数据将会在今年4-5月的YY新人讲座中详谈。请关注@夏日之阳传媒考研的通知信息。5、考上的师弟师妹,包括来自不同领域各个专业。新闻传播、艺术、计算机、经济学、生物学、图书馆学…的学生都有考上的。具体数据将会在今年4-5月的YY新人讲座中详谈。请关注@夏日之阳传媒考研的通知信息。
三、参考书目(公共课+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①基本了解:思想政治理论在内容上分为: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理约22分)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中特约30分)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约14分)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法基约18分)5)形式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时政约16分)②题型分值:考研政治在题型上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单选: 16题×1分/题=16分多选: 17题×2分/题=34分分析题:5题×10分/题=50分【夏日之阳】其中分析题包含马原理、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各一题。在题内可能会有跨学科的知识点结合。多选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且错选、少选、多选皆不得分。考研政治有句真理:得到选择,你就得到天下。基本上选择题你拿到多少分,大题也就拿到多少分。③参考书目:1)《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教育部出版的,通常称为《红宝书》。它涵盖了考研政治的所有考点。不过该书2016年9月才会出版,在此之前可以购买2016年版的,或者暂用其他辅导机构的。看旧版的内容主要复习马原、近现代史,因为这两部分一般不会随着年份变化而变化,但是其他三部分会。2)需要一本合适的习题集。个人推荐肖秀荣的《1000题》,或者任汝芬的《序列二》。如果觉得题目多,就买蒋中挺的《800题》。习题的重点不在多,一本就够,做三遍以上。在做的时候就拿练习本写答案、改答案。然后将错掉的题目标注在习题集上。这样的练习能起到反复训练的作用,又很高效。真题就不用买了。3)考前,需要大量的题目做练习。大约12月份,各大考研辅导机构都会出预测题。个人推荐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任汝芬的《序列四》,蒋中挺的《最后五套题》,以及海天的《28题》。辛苦一点,选择题全做了吧。但是这不是目前需要考虑的,先买书和习题集足矣。4)辅导班。不建议报全程班,太过耗费时间。建议大家购买名师的网络课程班,可以在家吹空调吃西瓜听课,何乐而不为~?而全程班里比较有价值的,是强化班、冲刺班和点题班。自己学的比较好的直接报冲刺班和点题班即可。基础实在薄弱的建议报强化班的网络课程,加强学习。 考研英语二①基本了解:首先要了解的是,考研英语分为类型一和类型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考察的是英语二。英语二的题目相对简单一点,但出题思路和英语一是一样的。切勿轻视。英语二2010年才开始,因此真题略少,可以适当借鉴英语一的题目。②题型分值:考研英语在题型上自2010年以来基本没有变化:完型填空: 20空×0.5分/空=10分【夏日之阳】完型填空属于典型的难题,但是一道题分数只有阅读的1/4。经常有考生先写完型导致最后时间不够的情况。师哥给你们一条黄金法则:完型放在最后写!!!如果实在没时间干脆就蒙!!!这条黄金法则拯救了许多考生,你们自己看着办…阅读理解: 4篇×5题/篇×2分/题=40分阅读新题型: 5题×2分/题=10分英译汉: 5题×2分/题=10分小作文: 100字=10分大作文: 160~200字=20分③参考书目:真题书:真题的学习是考研英语之王道。事实上哪本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分析真题。个人推荐张剑以及丁晓钟的真题。词汇书:我个人使用的是从百度文库下载的44页版的词汇表…背单词讲究方法,什么书倒不是很重要。如果同学们觉得这个实在屌丝的话,那就找一本顺序版的,而非乱序版的来看。如果一个词有多个意思,就先把最简单的那个意思背下来,往后第二遍的时候再背难一点的意思。这叫循序渐进~《考研英语大纲解析》:教育部出版的。这本书是仅次于真题的一本重要的书籍。它详尽的告诉了你每种题型的考试目的是什么,解题方法是什么,以及训练方向。有很多同学舍本逐末买很多杂七杂八考研辅导机构的书,真不如买这个权威。这是第二条黄金法则。注:中传也可以选择日语、俄语作为英语考试的替代。并且小语种的题目比英语简单,分数会比较高,所以学语言的同学可以走个小捷径。
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简称专1,或传播学)注意事项:1、书目分为“基础书目”和“扩展书目”两个部分。基础书目是考试必读书目,帮助考生系统学习传播学知识点。而扩展书目则是考生打牢基础、解决疑难问题和拔高所用,请考生斟酌阅读。2、阅读方法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书目每字必看,即使是注释都有可能出题。泛读书目从框架着手,掌握整本书的核心含义即可。通常该书的前言和第一章就解释了精髓内容。3、所有书,只要有最新版的,就一定买最新版,旧版立即淘汰。4、参考书目的权威性。教育部下发文件,明令禁止给参考书目。因此没有人能说自己的书目是权威的。大部分情况下,老师制定考试大纲时不是按照某本书的标题来制定,而是考虑本专业本方向的研究热点。所以很难说有几本书能够完全涵盖所有知识点。6、强烈反对将所有书目一次买回家。这样不仅造成心理压力,而且容易不分主次。建议先少量购买够包邮的书,学完之后再购买新书。 ①题型分值:大约有3道简答、2道论述、1道案例分析。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共同点是整张题目卷纸不超过半个A4。如2014年新闻传播综合能力真题:一、简答(15’×3=45’)1、自媒体2、涵化理论3、舆论监督 二、论述(30’×2=60’)1、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博或微信。2、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与其优缺点。 三、案例分析(45’)李天一案(材料略)的媒介伦理分析。 ③参考书目入门书目 李彬:《传播学引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夏日之阳】单独列出这一本很简单,就是因为它好懂,是三跨考生入门的利器。如果你三跨,别犹豫,单买这一本看完,之后再看基础书目。 基础阅读书目1)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夏日之阳】段鹏老师的书是重中之重。学习初期,尤其是对于新同学/三跨同学,我建议建议认真看这一本书,直到吃透为止。理由是这本书比较容易懂,但是框架又比较全,适合入门。看书的目标不是毫不思考的从头到尾流水账一样看一遍,而是尽力抓取传播学的框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完一章后,分析这一章的标题为什么这样设置。以及章节之间为什么这么摆。慢慢的,你就建立了一个模糊的小框架。再慢慢看书,细化它。等你比较完整的建立了传播学的框架,其他书也不过就是往这个框架里做个填充,就简单很多,顶多有一点儿小小的外延和补充。不要辜负了“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这本书的名字。也不要问该多长时间看完这本书。这一本书需要学生“精读”,什么时候吃透这本书,什么时候再看别的。 2)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夏日之阳】胡正荣老师成名之作的第二版。本书修订于2005年,之前一直是考试的核心书目。但现在来看,这本书有三大缺点:第一,新媒体时代逐渐来临,给整个传媒业界、学界都带来巨大的变革转型。而这本书出来的时候却正值广播电视大行其道,所以很多东西过时了。因此里面的东西只能当作基础知识来看,看完了还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具体情况去思考。可是咱们学生哪会知道这些,所以就容易被带歪了囧;第二,本书缺失了很大一部分内容:它没有系统介绍批判学派!!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5w框架下的研究)分庭抗礼,这里却缺了他们的内容,导致学生很难从这本书里提取出经验学派vs批判学派vs技术学派的最基础大框架,加上之前又缺少传统媒体vs新媒体的时代背景,所以这本书现在大打折扣。虽然MJC考研更偏向经验学派,但是最基本、最知名的几个学派不能不了解。第三,本书难懂囧……文字晦涩深奥,有时候觉得它根本就是谷歌翻译出来的唉呀妈呀我这样说老师不太好~每个字都认识可是连起来就是不知道啥意思,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以《传播学基础》为核心,以本书为补充复习比较好。Ps:总论和基础两本书在传播效果章节是一个字没改完全雷同的。哎,基情啊……传播学基础前面写的挺清晰的,但302页到314页“传播效果研究的普遍取向”那写的根本没人看得懂。如果你看到这里了,觉得晕头转向,不要犹豫,放弃这里,没有关系的~以后再说。3)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夏日之阳】传媒法规伦理这个部分考的题目比较简单而死板。按大纲上的点自己做一下笔记就行了,不用全看,重在理解。段鹏的《传播学基础》里面也有媒介伦理渊源和媒介伦理相关的内容,有师姐说:“如今年考题出了李天一事件媒介伦理分析,可以用媒介伦理的最小伤害原则,善意原则。或者把媒介渊源的各种观点说一下解释一下也很好啊,比如康德的绝对命令,就是一切向善。。。等等吧。”媒介伦理不同书内容会有一些出入,这方面考试也比较爱联系实际,所以理解就行,重在成理。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2【夏日之阳】我们从大众传播时代走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也还没有过去。在大众传播时代与新媒介时代交接的年代,苦逼的就是学生……学生既要知道传统媒体和相关理论、应用,又要知道新媒体和相关理论、应用。段鹏老师的《传播学基础》因为浓缩,所以混乱,难以理出头绪。胡老师的《总论》对新媒体甚至就没有提及。这时候学生需要两本书分别介绍大众传播理论,和网络传播。所以针对两部分,分别给了两本书。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理论》第1章就不要看了,从第2章开始看,看到最后,可以把《基础》和《总论》不明白的部分给弥补了。另外其第12章有关媒介生产的内容是前两本都没有的,所以值得一看。这本书需要在看完《传播学基础》的基础上看,效果会比较好。《网络传播概论》是为了补充新媒体时代的内容而提供的。。我其实不看重书本身,我更看重知识框架的梳理。而书只是辅助搭建框架的工具。本书胜在浅显易懂的介绍了新媒体时代的框架变化和理论变化,因此被我挑来作为参考书目。其中上篇第1-5章简单看看,不重要。下篇第6-11章很重要。越理论化的东西越需要咱们注意放慢速度,仔细看,细细思考;尤其是第11章,谈及网络舆论、网络政治民主、网络社会文化与网络媒介素养问题,需要认真看。总的来说这本书适合泛读,大家边读边思考,然后写写画画就可以了。挑重点的做做笔记即可。另外近几年出现的热点还要补充补充论文,这样一番下来,无论是电子媒介(大众传播)时代,还是网络(新媒体)时代,以及两个时代之间的转换关系,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大家随便复习复习,考上研究生,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些小激动!5)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夏日之阳】网络传播很重要,且考纲又专门分出一节,研究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因此我们需要对此进行补充。这本书引经据典,也是专硕的师哥师姐推荐的。但是你只需要泛读有关媒介内容生产的部分,做个笔记就好了,无需全看。 拓展阅读书目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夏日之阳】博采众长,方可百川纳海,融会贯通。这本书和《引论》《基础》《总论》等是一个性质:框架类书籍。作用也一样:构建传播学知识框架。阅读方式也大同小异:精读的基础上,往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向上努力,而不是流水账一样从头看到尾(当然,不用本本精读,精读一两本就够了)。不过这几本书的内容重复的地方非常多,个人有一个大胆的建议:在精读完传播学基础之后,把这几本书买到手,同一知识点相互对比,再把框架对比对比,深刻理解它们的侧重点的不同,你就能深刻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的深刻含义。2)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二版)》,2014.【夏日之阳】为啥推荐这本书呢?其实我也不想……可是2016年初试,它就考了这本书中的内容,偏偏其他书都没有,只有这本书有,不看也不行。也罢,大家买来翻翻看吧。师哥会把这本书独有的内容加到圣典里,实在不行就看我的圣典吧……3)《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夏日之阳】这本书是中国传媒大学现任的某些青年教师们在他们硕士时代所编纂。当时的他们好认真,旁征博引,写出的一本笔记性质的复习资料。是框架最为完整的一本书。除了参考书之外,这本辅导资料是我推荐的最重要的书,学生最好手中有一本。其作用仍然是框架类书籍,但是传播学的内容很全,同学能精读完这本书的话,至少大众传播的基础理论是不会有问题的。但它也同样有缺点:新媒体时代来临了,他也是面临淘汰的资料之一。书貌似有点多。但是同学们不要被吓怕。我们的目标不是看完多少多少本书,而是借助书的力量,更清晰、完整的搭建我们的知识框架和体系。这才是最终要求。如果你已经很清楚传播学大概都在说什么,知识体系也比较完整了,大可去图书馆借阅,不必买这么多书。 辅导书目1)夏日之阳:《2017版·综合能力圣典》系列,2017版【夏日之阳】除了参考书目,就是辅导书了。考生独立的理解和框架图可能会有偏颇甚至错误。因此需要一本辅导书做对比。本书的最大作用正是宏观方面帮你梳理传播学知识的框架究竟是什么,微观方面纠正对知识点的理解错误。配合学长的QQ群、微博和个人问题解答,考上的可能性会提高许多。预计出版时间:5月。购买地址:店铺搜索“夏日之阳” 注:这本书每年都会针对新形势做巨大的修改,往年的将不再适用。请勿贪图小便宜购买旧版或者盗版使用。2)夏日之阳:《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真题解析》,2017版【夏日之阳】构建知识体系是第一阶段。将知识体系应用于答题是第二阶段。历年真题解析是必要的。预计出版时间:10月。购买地址:店铺搜索“夏日之阳” 注:预计出版时间:6月。3)检索:中国知网、谷歌学术搜索、百度学术期刊:《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参考书目【夏日之阳】新闻传播基础主要分为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三部分。由于新闻传播基础考的略显死板,因此背诵的力气可能比理解要多些(当然这不意味着可以不理解就死记硬背)。具体来说知识点可以在我列出的参考书目里找到,因此不赘述选择该理由。注意!:2016年考试题型增加填空题。变成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四类。请大家看书时务必细看,不要走马观花。 基础阅读书目新闻史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雷跃捷:《新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夏日之阳】雷跃捷的书太老了…需要补充…但是话说回来,新闻理论几十年来都没有变过。老不老也无所谓,考的非常死。绝大多数都是背。少量内容需要理论联系实际。 新闻业务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谭云明:《新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拓展阅读书目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王灿发:《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夏日之阳】这本书到手,大家是不是找到了福音~因为一本书就能囊括采写编评。嘿嘿嘿想走捷径一般死的越快。这本书既然是概括,必然也会有遗漏,建议大家还是其实业务书没有特别规定,找四本采写编评的按大纲做个笔记,另外准备好采访提纲、报纸采访策划、节目策划、评论消息等写法就好。
【附录1】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第一节 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一)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二)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一)传播媒介的界定(二)传播媒介的类型第二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影响一、媒介与政治舆论二、媒介与经济发展三、媒介与社会文化四、媒介与国际关系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一)效果与效果研究(二)媒介与说服(三)媒介与议程(四)媒介与教养第四节 社会中的媒介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第二章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一、口语传播二、书写传播三、印刷传播三、电子传播四、数字多媒体传播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三节 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一)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二)网络中的群体传播(三)网络中的组织传播(四)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三章 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一)媒介制度及其功能(二)媒介制度的类型二、媒介产业(一)作为产业的媒介业(二)媒介产业的特点(三)媒介产业的全球化三、媒介组织(一)媒介组织的类型(二)媒介组织的结构(三)媒介组织的管理第二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一)报纸的选题与策划(二)报纸的采访与编辑(三)报纸的版面设计(四)报纸的出版发行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一)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二)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三)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一)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二)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第三节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第四章 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 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一)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二)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二、媒介伦理的失范(一)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二)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三)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四)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第二节 媒介法规与政策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一)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二)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注:原文直接写的1、3,没有2二、媒介与权利(一)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二)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三)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一)报刊业管理规制(二)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三)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附录2】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字林西报》5、《万国公报》6、《申报》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9、王韬和《循环日报》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11、梁启超和《时务报》12、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13、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14、《苏报》和“苏报案”15、《民报》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21、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22、癸丑报灾23、民初著名记者24、《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25、《每周评论》26、《共产党》月刊27、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28、《向导》周报30、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31、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32、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33、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34、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35、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36、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37、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38、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39、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40、《申报》的改革41、邹韬奋的报刊活动42、斯诺与《西行漫记》43、范长江的新闻活动44、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4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46、《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47、上海“孤岛”时期新闻界的抗争48、“拒检运动”49、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50、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5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52、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53、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5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闻报道及新闻工作的改进55、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56、《人民日报》的改版57、六十年代初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58、“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59、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二)外国新闻事业史1、手抄新闻2、古罗马《每日纪闻》3、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4、皇家特许制度与“星法院”5、约翰o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6、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7、便士报与廉价报刊8、本杰明o戴与《太阳报》9、近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10、《泰晤士》报11、《费加罗报》12、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13、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14、“三社四边”协定15、《新莱茵报》创办经过和内容特色16、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17、斯克里普斯报团18、《纽约时报》19、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20、“扒粪”运动21、《真理报》22、日本广播协会(NHK)23、“白虹贯日”事件24、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25、美国三大广播公司26、爱德华.莫罗27、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28、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第二部分 新闻理论(一)绪论1、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2)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2、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二)新闻1、新闻的起源与本源2、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3、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1)新闻与信息(2)新闻与舆论(3)新闻与宣传(4)新闻与历史(三)新闻传播1、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2、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四)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1、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3)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4)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2、新闻选择的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宣传政策选择(3)新闻伦理及法规选择(五)新闻真实性原则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2、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3、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4、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1、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2、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3、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4、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七)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1、新闻出版自由(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2)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5)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2、媒体的社会责任(1)“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社会责任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3)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及要求(4)“公共新闻学”的产生及内涵3、坚持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八)新闻舆论监督1、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协调统一(九)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2)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3)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1)“三贴近”原则的内涵(2)“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4、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效果(1)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的基本要求(2)提高新闻宣传效果的基本要求第三部分 新闻业务(一)新闻采访1、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2、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3、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4、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1)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书面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4)电话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互联网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5、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1)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2)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3)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6、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7、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8、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9、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10、新闻发布会的内涵及采访技巧11、突发事件的内涵及采访要求12、旅行采访的内涵及要求(二)新闻写作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3、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4、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5、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6、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7、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8、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1)事件性消息(2)非事件性消息(3)描写性消息9、通讯的内涵、特点10、消息与通讯的区别11、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提炼主题(2)通讯选材(3)通讯的结构12、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人物通讯(2)事件通讯(3)工作通讯(4)风貌通讯(5)社会观察通讯(6)专访写作(7)新闻特写(三)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3、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4、编辑策划(1)编辑策划的内涵(2)编辑策划的意义(3)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5、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6、新闻稿件的修改7、制作新闻标题(1)新闻标题的内涵及功能(2)新闻标题的特点(3)新闻标题的类型8、新闻稿的配置9、版面和图片编辑10、专刊与副刊编辑11、广播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2、电视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13、网络编辑特点与要求(四)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2、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3、新闻评论的类型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5、新闻评论的选题6、新闻评论的立论7、新闻评论的论证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1)社论和编辑部文章(2)评论员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3)专栏评论(4)短评(5)编者按(6)述评(7)广播新闻评论(8)电视新闻评论(9)网络新闻评论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