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者金属氧化物前驱体能够水解

铁的氧化物 【范文十篇】
铁的氧化物
个性化辅导讲义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完全合理的是
2、下列特点中,所谓“合金”必须具有的是
(1)具有金属特性
(2)通过熔合加工
(3)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4)铸造性很好
A.(1)(2)(3)
B.(1)(3)(4)
D.(1)(4) 3、要除去Fe2O3中混有的Al2O3,最好的方法是
A.用盐酸洗涤过滤
B.加热用H2还原
C.加热用CO还原
D.用NaOH洗涤、过滤 4、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度增大
B.熔点降低
C.导电性增强
D.有金属光泽 5、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钠相同的是
将8.4 g铁粉与3.2 g硫粉混合隔绝空气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的物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得到气体体积(标况下)是
D.以上都不对
7. 所有氮的氧化物都能跟灼热的铁粉按下式反应:4NxOy
+ 2xN2若将0.2 mol
NxOy通过50 g灼热的铁粉,反应完全后恰好生成0.1 mol N2和0.1mol Fe3O4,则NxOy的分子式为
8. 向K2SO4 和FeCl3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SO42离子完全沉淀时,Fe3+离子也同时被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K2SO4 和FeCl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9. 2 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2∶3,则往盐酸中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范文二:铁的氢氧化钠物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铁的两种氢氧化物,了Fe(OH)3、 Fe (OH)2 的特性
及其制备方法。
(2)掌握防止Fe (OH)2氧化的方法
(3)初步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探讨Fe (OH)2 制备实验。
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学生实验,学生掌握铁的氢氧
化物的制备方法
(2)、通过分析的Fe (OH)2不稳定性,设计制备Fe (OH)2
的实验改进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培养与发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能力。
(3)通过探索氢氧化亚铁制备方法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不
断创新的科学素养。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Fe(OH)3、 Fe (OH)2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和改进Fe (OH)2的制备
三、 学情分析
1. 学生是高一的学生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及金
属的重要化合物,对本节课的学习一定的帮助和学习方法。
2. 已经学习了铁和铁的氧化物,本节课是对铁的化合物知识的
四、 具有独立思考,自我设计实验好,掌握简单实验操作步骤
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学方法
五、 教学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试管3支、胶头滴管
实验试剂:氯化铁溶液、硫酸化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六、 教学过程设计
七、 板书设设计
铁的氢氧化物
1. Fe(OH)3
2. Fe(OH)2
组成:Fe、OH3+-
方程式:FeCl3+3NaOH==
FeSO4+2NaOH==Fe(OH)2↓
Fe(OH)3↓+3NaCl
现象:红褐色絮状沉淀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
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 Fe(OH)3
防氧化方法:1.2.3.4.
八、教学反思
铁还原氧化铁的产物是氧化亚铁还是四氧化三铁
摘要 从热力学和实验验证的角度探讨“铁和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亚铁”。
关键词 铁 氧化铁 氧化亚铁 四氧化三铁 热力学
1 问题的提出
有中学化学教师通过实验证明“铁和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是氧化亚铁”[1]。笔者对铁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进行了进一步探究,认为产物应是四氧化三铁。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各位同行商?榷。
2 自然界中没有氧化亚铁
在铁的3种氧化物中,四氧化三铁最稳定,氧化亚铁最不稳定,它极易被氧化成氧化铁[2]。其实,根据热力学定律也容易算出这个反应?(4FeO+O?2=2Fe?2O?3)在常温即可自发进行。
查得相关数据见表1[3]:
因为该反应的自由能变远小于0,所以该反应进行得很完全。这也是自然界中没有氧化亚铁的根本原因。
退一步说,即使在实验中真的生成了氧化亚铁,那么黑色粉末一倒出来,遇到了空气,氧化亚铁也不可能稳定存在。
在日本,氧化亚铁的不稳定性早在2002年就已用于食品防伪防盗包装[4]:在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上一小包氧化亚铁粉末,一旦有人开启盒盖,空气就要进入包装盒内,氧化亚铁很快由黑变红,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处理。
3 铁还原氧化铁生成四氧化三铁
3.1 理论探讨
在铁的3种氧化物中,氧化铁的氧化性最强,因此铁应该能够还原氧化铁,那么还原产物是氧化亚铁还是四氧化三铁呢?笔者先从理论上来探讨。
范文四:化
2 1 年第 】 期  01 1
铁还原氧化铁的产物是氧化亚铁还是四氧化三铁 
亚铁 ”  。
…z    
3 铁 还 原 氧 化铁 生 成 四 氧 化 三铁  
3 1 理论 探讨  .
摘 要  从热 力学和 实验 验证 的角 度探 讨 “ 和氧 化铁 反 应 的产 物是 四氧 化 三铁 ,而不是 氧化  铁 关键 词  铁  氧 化铁  氧 化亚铁  四氧化 三铁  热 力 学 
l 问题 的提 出 
有 中学化 学教 师通 过实 验证 明 “ 和 氧化铁 反  铁 应 的产 物是 氧 化 亚铁 ”】。笔 者 对 铁 还 原 氧化 铁 的  l ]
实 验进 行 了进 一 步 探 究 ,认 为 产 物应 是 四氧 化 三  铁 。在 此 ,笔 者 提 出 自 己 的 观 点 与 各 位 同 行 商  榷。  
在铁 的 3 氧 化 物 中 ,氧 化铁 的氧 化 性 最 强 , 种   因此 铁应该 能 够还原 氧化 铁 ,那么 还原产 物是 氧化  亚铁 还是 四氧 化三铁 呢 ?笔者 先从 理论 上来探 讨 。   查得 相关数 据见 表 2   E  :
2 自然 界 中 没 有 氧 化 亚铁    
在 铁 的 3种 氧化 物 中 ,四氧 化 三铁最 稳定 ,氧  化 亚铁 最 不 稳 定 ,它 极 易 被 氧 化 成 氧 化 铁 _ 。其  2 ]
实 ,根据热 力学 定律 也容 易算 出这 个 反应 ( F O+  4e O  F   )在常 温 即可 白发进 行 。 =2 eO。  
物质 ( 状态)  
△H矗/ (J? o一 ) f k t l   o O  
F () F z () F O() F 3 () e s  e( s  e s  e04 s  
—822 — 2 .  9  0 —2 6 — 6  5  4 — 117   1  16 4 
S / ( mo  ?   2 .  m 。 J? l 一 K一) 72
查 得相 关数 据见 表 1     E  :
假设 进 行 的 是 反 应 ① :  
F O() e s 
—2 5 9 3 — 4 . 3 
F +    O。 。 1F  
物质 ( 态) 状  
F 2 () e( s  
02g  ()
由表 2中 的数 据 ,不难算 出反应① 的焓 变是 :  
△G f 岛/ ( J? l    一 7 2 2 5 k mo 一 ] 4 . 3 
M- / o一 [ 6一{ ( 822 -0  ? o 一26 - 2.)- ] o  tl
根据 表 1中 的 数 据 不 难 算 出 ,反 应 2 e F O+ 
80 7k ? o .6 J t l o  
也 容易算 出反应① 的熵 变是 :  
去0 =F  。 自由能变为 :   eO 的  
△ e一 ( 一{ X 7 ~{ ×9)J m l ?   s 5 4 2. 2 0 ?o K  
△ 一 △ G ( eO ) 一 2 f   ( e
一 去  G篇 f  F 2 3 △G F O)
1 . 3J? l 4 9   mo_ K  一0 049   ?m l ?   1? . 1  31 r   K~ 4
△G  ( ) 一 [ 4 . 3 —2 ( 2 5 9 3 一  f O2 一7 2 2 5 × 一 4 . 3 )
再 根据吉布 斯 一亥姆 霍兹 公 式 :△ 一△ 一  G未 H 
0 k to 一-20 3 9k to  ] J? l - 5 . 6 J? l o   o 因 为该 反 应 的 自由能变 远 小 于 0 ,所 以该 反 应  进行 得很 完全 。这 也是 自然 界 中没有 氧化 亚铁 的根  本原 因 。   退 一步 说 ,即 使 在 实 验 中真 的 生 成 了 氧 化 亚 
并取酒精喷灯火焰的温度为 1 7.5 最    31 K, 2   后算 出反应①的自由能变是 :  
A   一 8 0 7 k ? to  一 1 2 3 1 K X G . 6  J o l   7.5     0 0 4   J? l ?   一 1 . 4k mo一 . 1 93l mo一 K一 一 【 0 9  J? l 
假 设进 行 的是反 应② :  
Fe 4F +    e O。 。  
Fe o  。
铁 ,那么黑色粉末一倒 出来 ,遇到了空气 ,氧化亚  铁也不可能稳定存在 。   在 日本 ,氧 化亚 铁 的 不 稳定 性 早 在 2 0 就  0 2年
已用于 食 品防伪 防盗包 装 l :在 食 品密封 包装 盒 的  4 ] 透 明盖 内放 上一 小包 氧化 亚铁 粉末 ,一 旦有 人开启  盒 盖 ,空气 就要 进入 包装 盒 内 ,氧 化亚铁 很 快 由黑  变红 ,这样 就 能及 时发现 、处 理 。  
仍根 据表 2中的数 据 ,我 们可 以算 出反 应② 的 
焓变 是 :  
M / 一 [ 11 ~{ ( 2 2 一o   - o 一  1 7 一8 .) ]一 2
2 . 3k ?to一 0 7   『 o l 
同时算 出反应 ② 的熵 变是 :  
2 1 年第 l 期  01 1
△ 。一 [4一{X2.-92J t l ? = S 16 72 0 ? o     o   
即可夹 上 弹簧夹 a ,并 开始 加 热药 品 。   ()大 约 4分钟左 右 ,棕 色粉末 全部 变黑 ;再  4
1 . 3J? o一 6 9  t l ?K  一O 0 69  J?mo一 K一 o . 1  3k l ?  
夹 上 弹簧夹 b ,然 后停 止加 热 ( 璃 管冷 却 时 2根  玻 橡皮 管 都会 变瘪 ,从 而及 时缓 冲玻璃 管 内的压 强变 
再 根 据 吉 布 斯 一 亥 姆 霍 兹 公 式 ( 度 仍 取  温 12 3 1  ,最后 算 出反应 ② 的 自由能变是 :  7 .5K)  
△G  一 一 2 . 3 k ?mo 一 0 7  J l 一 l 2 3 1   ×    7. 5K 0 0 69   J?
mo  ?K一 一 - 4 . 8 k . 1  3 k l   2 2   J?r o一 n l 
化) ,等到玻璃管冷却至室温 ,倒出黑色粉末。  
( )用磁 铁 去检验 生成 物 ,发现 黑色 粉末完 全  5
被 吸 引 ,而且 暴 露在空 气 中也不 变色 。说 明 ,生 成 
物 中没有 氧 化亚铁 ( 至少是 看不 到有 氧化 亚铁 )  。 ( )然后 ,用 稀盐 酸 ( 用 稀 硫 酸反 应 很 慢 ) 6 若   去检 验 生成 物 。将 反应 所得 黑色 粉末取 适 量装人 试 
由上述 计算 结果 可 以看 出 ,作为 相 同反应 物在 
相 同环 境下 的 2种反 应趋 势 ,反 应① 的 自由能变 略 
小于 0 ,且 产 物 极 不 稳 定 , 因此 它 将 很 难 自发 发  生 ;反 应 ② 的 自 由 能 变 小 于 一 4  J ?mo 0k l   ( G < 一4 J? l 时 ,反 应 的 平 衡 常 数 K。 △   0k mo     很 大 ,反应 进行 得很 完 全) ,且 四氧化 三 铁很稳 定 ,  
因此它 容易 自发 进行 。  
管 ,滴加 足量 的稀 盐酸 ( AR浓 盐 酸 配制 ,徐 州 市  试剂 总 厂 ) ,黑 色粉 末 部分 溶解 ,且 冒气 泡 ,说 明  黑 色粉末 中含 有 铁 ( 因为 铁 过 量 ) 。再微 热 上 述 溶 
液 ( 自然 放 置 几 个 小 时 ) 或 ,黑 色粉 末 全 部 溶 解 ,  
可见 ,铁还 原氧 化铁 时很 难 生成 氧化 亚铁 ,容 
易 生成 四氧 化三 铁 。  
3 2 实验验 证  .
得 到一种 黄绿 色溶 液 ( 于亚铁 盐 、铁 盐溶 液颜 色  介
之 问) ,说 明黑色 粉末 中含有 四氧化三 铁 。  
()考虑 到有 的文 献 中认为 “ 7 四氧化 三铁不 溶  于酸 ”5 但 笔 者 的实验 却真 的是溶 解 了) [ ]( ,为 了避  免争 议 ,笔者 又用 硫酸 铜溶 液去 检验黑 色粉 末 的成  分 。取少 量反 应所 得黑 色粉 末装 入试 管 ,滴 加足 量  的浓 硫 酸铜 溶 液 ,很 快 出现 红 色 固体 ( 置 换 出  铁
笔 者利 用实 验 ( 装置 见 图 1 )去 探 究 反 应 的产 
铜) ,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 ,黑色粉末仍然存在 ,  
说 明黑 色粉末 中含 有 四氧化 三铁 。   综上 ,笔 者 的研究 ,既 有实 验 的检 验 ,也有 理 
图 1 铁还 原 氧化 铁 的 买 验 装 置 
论的支撑 ,还有通俗易懂、符合化学原理的简单解 
释 。 因此 ,“ 还 原 氧化 铁 生 成 四氧 化 三铁 ” 的 结  铁
()取 1  ×10mm 的硬 质 玻 璃 管 一 个 , 1 5mm 5   
按图连接好仪器 ( 暂不装入药品) ,夹上弹簧夹 a ,  
论是可信 的。  
参 考 文 献 
松开弹簧 夹 b ,微热玻璃 管 ,若 导管 口有气 泡 冒  
则装 置 不漏 气 。   ()称 取 1g还 原 铁 粉 ( 2   AR,天 津 市 巨星 圣  源化 学试 剂 有 限公 司 ,20 生产 ) 和 5g氧 化铁  07年   粉末 ( AR,天 津 市 福 晨 化 学 试 剂 厂 ,20 0 5年 生 
E3 戚 万友.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 1,() 3 1  00 4 :6  E3 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化学卷.沈 阳 : 阳 z  沈  
出版社 ,1 9 :24 90 0 
产) ,将其混合 均匀 ;拔掉玻璃 管一端 的橡皮 塞 ,  
将 药 品 薄薄地 平摊 在 玻璃 管底 部 。   ()松开 2 弹 簧夹 ,通 人纯 净干 燥 的二 氧化  3 个 碳气体 ( 4 护气 ) a保 ,估计 玻璃 管里 空气 被 排完 了 ,  
E3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等.无 机 化 学.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版 社 , 3   
20 0 6: 2 6 2 7, 7 0 3— 3 7 
[] 中轻 网.轻工机械 ,20 ,() 1 4   03 2 :8 
[] 周改英. 中学化学 ,2 1 ,( ) 7 8 5   0 0 7 :1 —1 
范文五:某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查阅有关资料得知Fe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HNO3具有强氧化性。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催化剂中铁元素为+3价;
假设2:催化剂中铁元素为+2价;
(1)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
③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步骤1:取一定量的稀硫酸于试管中,加热煮沸数分钟,目的是;
步骤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处理过的硫酸并加热,得到A溶液;
(3)步骤3:取A溶液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振荡,若不出现血红色,则假设现血红色,则假设成立;
(4)步骤4:另取A溶液于试管,加入KMnO4溶液,振荡,结合步骤3中的结论,若出现 象,则假设1成立;反之,则假设3成立。
(5)某同学将步骤2中的稀硫酸改成稀硝酸得到了A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血红色,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为+3价的结论,该结论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9分)(1)催化剂中铁元素既有+3价又有+2价(2分);
(2)除去硫酸中溶解的氧气(1分);
(3)2(1分);
1或3(1分); (4)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1分);
(5)否(1分); 加入硝酸会将Fe2+氧化成Fe3+(2分)
试题分析:(1)根据所给的假设1和2可知,假设3应该是催化剂中铁元素既有+3价又有+2价。
(2)由于氧气也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所以加热煮沸数分钟的目的是除去硫酸中溶解的氧气。
(3)由于铁离子能和KSCN溶液反应显红色,所以若不出现血红色,则假设2成立。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1或3成立。
(4)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褪色,所以如果出现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现象,则假设1成立;反之,则假设3成立。
(5)由于硝酸具有氧化性,则加入硝酸会将Fe2+氧化成Fe3+,从而导致实验结论不准硭。
考点:考查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化合价探究的实验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硭的结论。
(2005o广西)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种还原性气体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上图试回答:
(1)甲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2)如果将甲装置和乙装置位置的顺序调换,对实验有无影响?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丁装置中没有明显变化,而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则该还原性气体是________;
(4)当丙装置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克,同时测得戊装置的质量增加了13.6克.则FexOy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装置中,如果没有甲装置,将使测定结果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的比值
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如果没有已装置,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因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除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故甲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或吸收)二氧化碳;
(2)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除水蒸气选用浓硫酸.除二氧化碳时,气体要从溶液中通过,会带出水蒸气,所以要先除二氧化碳再干燥,如果将甲装置和乙装置位置的顺序调换,对实验会有影响.
(3)丁装置盛放的是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丁装置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没有水生成,故该还原性气体不是氢气.戊装置盛放的是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故该还原性气体是一氧化碳.
(4)丙装置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剩余固体为生成的铁的质量.戊装置中盛放的石灰水吸水二氧化碳,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是一氧化碳夺取FexOy的氧生成的,即二氧化碳只有一个氧原子来自铁氧化合物,占二氧化碳质量的
,故FexOy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7.6g×
=6.4g,则FexOy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x:14y=14.8g:4.4g=21:8,x:y=3:4,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Fe3O4;
(4)如果没有甲装置,混有的二氧化碳也会在戊装置被吸收,故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相当于一氧化碳夺得的氧的质量增加,故测得结果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的比值偏小.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最后的己装置对尾气进行处理,具有环保理念.
故答案为:(1)除去二氧化碳(CO2),2NaOH+CO2═Na2CO3+H2O;
(2)有影响;
(3)一氧化碳(CO);
(4)21:8,Fe3O4;
(5)偏小,有毒的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
作为综合实验题利用还原性气体测定铁的氧化物的组成,其原理是根据生成物的质量通过计算硭定结果.就初中阶段,还原性气体有氢气和一氧化碳,他们夺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原气体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必须先除去,然后让还原性气体反应,丁戊装置用以检验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最后的己装置进行尾气处理,有环保理念.
用如图装置测定某铁的氧化物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1)酒精灯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2)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如下:
①装铁的氧化物的硬质玻璃管
的质量为20 g.
②硬质玻璃管与铁的氧化物的
质量共为23.6 g.
③广口瓶与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共重686 g.
④通入CO并加热至铁的氧化物
全部转变为铁后,再称盛石灰水的广口瓶,其质量为688.2 g.
根据以上实验记录,计算此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根据CO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知道硬质玻璃管中Fe2O3已开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处点燃,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要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____。
①先停止通入CO
②先熄灭酒精灯,并继续通入CO
③熄灭酒精灯,同时停止通入CO
④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CO至被还原的铁粉冷却,并点燃排出的CO气体
(4)现有铁的某种氧化物0.1 g,被CO完全还原后,在B中可过滤得到0.172 4 g固体物质(已知石灰水过量),则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以CO还原Fe2O3这一制备实验为主,重点讨论实验室冶炼金属铁的原理和方法,并由此加深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CO还原Fe2O3实验与H2还原CuO实验原理、操作都很相似。可结合初中H2还原CuO知识和前一节铁的氧化物的性质解决第一问;从A口出来的尾气主要为CO,CO有毒,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点燃以防止污染;第三问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
答案:(1)当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物质开始变黑时,B中澄清石灰水开始变浑浊,说明开始发生反应
(2)可见浅蓝色的火焰,因CO有毒,为防止CO污染空气,必须点燃或用其他方法处理未反应的CO
科学家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稀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关闭 A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A装置是否漏气?不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硭定”之一).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③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A→E→C→气体收集装置(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某同学欲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 CO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称量该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 23.2g.设计实验方案: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仪器按 B→C→F→D 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①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
②F装置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g,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
③用上述方法测量时,如果没有B装置,测定结果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值会基本不变 (填“偏大”“偏小”“基本不变”之一).
④该套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在装置D后放置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密闭的容器中,可以根据压强来判断分析,液面没有下降; ②根据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药品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③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知道干燥可以用浓硫酸,而吸收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
(2)①根据题意和装置进行分析,各装置设计的目的进行解答;
②根据对所测装置质量的分析(C装置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计算铁的氧化物中所含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根据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求出氧化物的化学式;
③分析为测定铁的氧化物的组成各装置的作用,对各装置进行评价,并判断对测定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④因为CO具有毒性,所以在实验中要将尾气CO进行无害化处理.
(1)熟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注意事项以及物质的检验和除杂的知识,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连接顺序,要熟记除杂质时导管要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在除水时要放到最后除,否则再通过其他试液时又会带上水;
(2)本题是一道探究性实验题,它以课本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依据,尝试了知识的变化角度和迁移能力的考查,CO的还原性可以将铁的氧化物中的铁还原出来,根据实验目明硭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的作用,同时注意一氧化碳的毒性,要进行无害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2011o杭州)下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下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爆炸;反应结束后必须先_______________后 _____________,否则生成的红色的铜会变成黑色.
(3)、某同学正硭操作做完乙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___________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范文六:铁的氢氧化物与盐 教学方案(设计)
? 教学流程
? 教学过程
铁的氢氧化合物与盐
一、Fe(OH)3 1.制备
?Fe(OH)3??3NaCl
2.物理性质
红褐色、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Fe(OH)3?3HCl?FeCl
二、Fe(OH)2 1.制备
?NaOH?Fe(OH)2??Na2SO4
2.物理性质 白色、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4Fe(OH)2?O2?2H2O?4Fe(OH)3
Fe(OH)2?2HCl?FeCl
三、Fe3+离子的检验
?[Fe(SCN)]
四、Fe的氧化性
Fe的还原性
?Cl2?2FeCl
1.向FeCl2、FeCl3溶液分别逐滴加入浓烧碱溶液,各发生什么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 作业
课本P54习题第4、5、6题。
范文七:《铁的氢氧化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e(OH)2、Fe(OH)3的制备和性质; (2)掌握Fe(OH)2氧化成Fe(OH)3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掌握Fe(OH)2、Fe(OH)3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对探究的方法有一些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体验合作和动手的整个过程的积极的情绪,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性质和制备。 教学难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转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三、铁的氢氧化物 1、Fe(OH)3
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的红褐色的弱碱 化学性质: (1)与酸的反应
Fe(OH)3 + 3HCl == FeCl3 + 3H2O
Fe(OH)3 + 3H+ == Fe3+ + 3H2O (2)加热不稳定性
Fe(OH)3=== Fe2O3+3H2O
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的白色的极不稳定的弱碱 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
Fe(OH)2 + 2HCl == FeCl2 + 2H2O
Fe(OH)2 + 2H+ == Fe2+ + 2H2O (2)不稳定性
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范文八:《铁的氢氧化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e(OH)2、Fe(OH)3的制备和性质; (2)掌握Fe(OH)2氧化成Fe(OH)3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掌握Fe(OH)2、Fe(OH)3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对探究的方法有一些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体验合作和动手的整个过程的积极的情绪,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性质和制备。 教学难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转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氢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
Fe(OH)2 + 2HCl == FeCl2 + 2H2O
Fe(OH)2 + 2H+ == Fe2+ + 2H2O Fe(OH)3 + 3HCl == FeCl3 + 3H2O
Fe(OH)3 + 3H == Fe + 3H2O (2)制备
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范文九:金属专项训练(2)
铁的氧化物知识点1
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错误的是(
A.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于制油漆和涂料
B.氧化铝是一种耐火材料,常用于制造耐火坩埚和耐火砖
C.氧化铜呈红色,可作为制造陶瓷的红色颜料
D.明矾可作净水剂
知识点2 铁的氢氧化物
++++2.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
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Fe3
知识点3 铁盐和亚铁盐
++3.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棕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知识点4 Fe3和Fe2的检验
++4.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是(
①加足量氯水 ②加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少量KSCN溶液
+知识点5 Fe3的氧化性
5.印刷铜制线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铜、铁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三、铁及其化合物
6. 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7. 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
+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8.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2+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
+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
++,不含有Mg2
1.下列关于铁矿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
C.磁铁矿粉末溶于盐酸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D.FeO俗称铁红
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含有OH
+D.苹果汁含有Fe3
第 1 页,共 3页
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将过量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D.不可能有无色气体产生
++5.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
-+-①SCN ②Fe ③Fe2 ④Cu ⑤Zn ⑥OH
D.①②⑤ 练方法技巧
6.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及足量的CuO制取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①Fe――→H2――→Cu
②CuO――→CuSO4――→Cu
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为(
D.无法判断
规律 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先排净空气,且还原得的金属单质需在还原气氛中冷却。不要忽视这些实验的细节。 练综合拓展
7.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H2SO4FeH2SO4CuO
(1)在试管Ⅰ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2)在试管Ⅱ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金属及其合金
9. 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汞合金补牙材料
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了水银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下列有关汞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易导热导电
B.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
C.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低
D.汞合金的毒性远低于汞的毒性
第 2 页,共 3页
10.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
到红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2.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物质跟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跟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________。
C.CuSO4溶液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微粒是________。
(3)把过量的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其结果是________。
B.生成硝酸铁
C.生成硝酸亚铁
(4)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行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滴入KSCN溶液
B.通入氯气
C.加入铜粉
D.加入铁粉
(5)当人体缺铁时,往往需要吃补铁保健品,人体能够吸收的是+2价铁元素。但是+2价铁元素很容易被氧化。查看一种补铁保健品,了解其中铁元素的价态。
①你认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检验补铁保健品中铁元素的价态?
②天然食品中含有的大多是+3价铁元素,为了使+3价铁元素转化为+2价铁元素并被人体较好地吸收,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推断该金属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填“强”或“弱”)。
已知Na与NH4Cl溶液反应能生成2种气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 3 页,共 3页
范文十:铁、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一、铁单质 1、组成:Fe
2、结构:晶体类型:金属晶体
化学键:金属键 3、物理性质:银白色,粉末呈黑色 4、化学性质:金属性、可燃性、还原性 (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2)铁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
Fe3O4 2FeCl3
(3)铁与硫单质共热:Fe+S
(4)铁和水蒸气反应:3Fe+4H2O
Fe3O4+4H2
(5)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6)铁和浓硝酸共热:Fe+4HNO3
Fe(NO3)3+3NO2↑+2H2O Fe2(SO4)3+3SO2↑+6H2O
(7)铁和浓硫酸共热:2Fe+6H2SO4
(8)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
(9)过量的铁和稀硝酸反应:3Fe+8HNO3===3Fe(NO3)2+2NO↑+4H2O (1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11)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Fe+2AgNO3===Fe(NO3)2+2Ag (12)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Cl3===3FeCl2
5、制法:(13)高温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Fe2O3+3CO(14)高温下,氧化铁和铝粉反应:2Al+Fe2O3
Al2O3+2Fe
6、用途:作合金、作建筑材料 二、氧化亚铁
1、组成:化学式:FeO
2、结构:电子式:Fe2[:O:]2
化学键:离子键
3、物理性质:黑色固体
4、化学性质:碱性氧化物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为主 (1)氧化亚铁和氧气加热:6FeO+O2
(2)氧化亚铁和铝粉在高温下反应:2Al+3FeO
Al2O3+3Fe
(3)氧化亚铁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所还原:FeO+CO
(4)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FeO+H2SO4===FeSO4+H2O
(5)氧化亚铁和浓硫酸反应:2FeO+4H2SO4===Fe2(SO4)3+SO2↑+4H2O (6)氧化亚铁和浓硝酸反应:FeO+4HNO3===Fe(NO3)3+NO2↑+2H2O
(7)氧化亚铁和稀硝酸反应:3FeO+10HNO3===3Fe(NO3)3+NO↑+5H2O 5、制法:(8)铁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2Fe+O2
6、用途:用于炼铁 三、四氧化三铁
1、组成:化学式: Fe3O4
俗名:磁性氧化铁、磁铁矿 2、结构: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 3、物理性质:黑色固体,有磁性
4、化学性质:碱性氧化物、氧化性、还原性 (1)四氧化三铁和铝粉在高温下反应:8Al+3Fe3O4
4Al2O3+9Fe
(2)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所还原:Fe3O4+4CO
(3)四氧化三铁与稀盐酸反应: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4)四氧化三铁与浓硫酸反应:2Fe3O4+10H2SO4===3Fe2(SO4)3+SO2↑+10H2O (5)四氧化三铁与浓硝酸反应:Fe3O4+10HNO3===3Fe(NO3)3+NO2↑+5H2O (6)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 (7)四氧化三铁与氢碘酸反应:Fe3O4+8HI===3FeI2+I2+4H2O 5、制法:(8)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6、用途:炼铁 四、氧化铁
1、组成:化学式: Fe2O3
俗名:铁红、 2、结构: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 3、物理性质:红褐色固体
4、化学性质:碱性氧化物、氧化性
(1)氧化铁在高温下与铝粉反应:2Al+Fe2O3
Al2O3+2Fe
(2)氧化铁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所还原:Fe2O3+3CO
(3)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2+3H2O (4)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2O3+6HI===2FeI2+I2+3H2O 5、制法:(5)加热氢氧化铁固体:2Fe(OH)3
Fe2O3+3H2O
6、用途:炼铁 五、氢氧化亚铁
1、组成:化学式:Fe(OH)2
2、结构: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极性键 3、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碱性、还原性、不稳定性
(1)氢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Fe(OH)2+2HCl===FeCl2+2H2O
(2)氢氧化亚铁与浓硫酸反应:2Fe(OH)2+4H2SO4===Fe2(SO4)3+SO2↑+4H2O (3)氢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3Fe(OH)2+10HNO3===3Fe(NO3)3+NO↑+8H2O (4)氢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Fe(OH)2+4HNO3===Fe(NO3)3+NO2↑+3H2O
(5)氢氧化亚铁隔绝空气加强热:Fe(OH)2
(6)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加热:4Fe(OH)2+O △
(7)氢氧化亚铁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OH)2+O2+2H2O===4Fe(OH)3 5、制法:(6)向氯酸亚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FeCl2+2NaOH===Fe(OH)2↓+2NaCl 6、用途:制备硫酸亚铁 六、氢氧化铁
1、组成:化学式:Fe(OH)3
2、结构: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化学键:离子键、极性键 3、物理性质:红褐色固体,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碱性、氧化性、不稳定性
(1)氢氧化铁溶于稀硫酸:2Fe(OH)3+3H2SO4===Fe2(SO4)3+6H2O (2)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2Fe(OH)3+6HI===2FeI2+I2+6H2O (3)氢氧化铁受热分解:2Fe(OH)36、用途:制备氧化铁 七、强化练习
1、钢和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D、不能肯定 2、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A、2 mol·LH2SO4溶液
B、2 mol·LNaOH溶液
C、2 mol·L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
4、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5、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B、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铜 6、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 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 渣分别为(
Fe2O3+3H2O
5、制法:(4)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FeCl3+3NaOH===Fe(OH)3↓+3NaCl
A、Fe(OH)3 ;Fe2O3
B、Fe(OH)2 ;FeO
C、Fe(OH)2、Fe(OH)3 ;Fe3O4
D.Fe2O3 ;Fe(OH)3 7
、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
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A、BaSO3和BaSO4
8、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 ...是(
A、4Fe(OH)2+2H2O+O2=4Fe(OH)3↓
B、2Fe+2H2O+O2=2Fe(OH)2↓
C、2H2O+O2+4e=4OH
D、Fe-3e=Fe3 9、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熔点比生铁的低
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 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10、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Fe2+、Fe3+、Ag+、Al3+、Ba2+、Ca2+、NH4+等离子,进行如下
实验(所加酸、碱、氨水、溴水都是过量的)。
根据实验结果:
(1)判定待测液中有无Ba2+、Ca2+离子,并写出理由。
(2)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是D的化学式是; 沉淀E的化学式是
(3)写出从溶液D生成沉淀E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由沉淀C生成溶液D的离子方程式:
(5)本实验要确定Fe和Fe的存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其中,Fe的验证方法是:
Fe2的验证方法是
。 11、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粗框表示初始反应物(反应时
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沉淀J时的其他产物均已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是是.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3)I→H的离子方程式是
。 (4)电解饱和的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金属氧化物 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