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路苗毅教授的夫人 夫人

考研QQ群:
北京 海淀区
文都教育官方微信
院校代码:10002
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除基本的招生简章、考研真题等有关于考研报名和复习的基本信息之外,还需要了解诸如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复试技巧等重要的考研资讯类信息。虽然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步骤一般是在通过考研复试之后,但是如果大家能够提前了解各个专业以及研究方向的导师信息,那么在选择导师时将会让自己尽量处在一个比较主动的位置,也更有利于各位考生接下来科研工作的开展。下面这份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导师介绍&&李路路,各位要认真阅读了解。
一、简介:
李路路,1954年生于北京。社会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1985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至今。1990年任社会学系副教授,1997年任社会学系教授。
现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专著《再生产的延续:转型期中国城镇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2007年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专著《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与企业成功》,2003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专著(合著,第一作者)《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1998年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教授课程:
本科生:社会现代化(发展社会学)
硕士研究生:社会分层的理论模式
博士研究生:组织分析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社会分层,主要内容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2、组织研究,&单位制度&,转型时期组织制度的变迁。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展变化研究&,教育部2006年重大攻关项目
3、&组织社会学理论的进展与中国实践&,教育部2005年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五、主要科研成果:
《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的单位组织:权力、资源与交换》(李路路李汉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王奋宇李路路等),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月。
《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郑杭生、李路路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中国实践》,边燕杰、李路路、蔡禾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基于2003年综合社会调查》(Institution Transi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Based on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3),李路路边燕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主要论文:
社会结构变迁与私营企业的发展,北京:《管理世界》1996年第1期209-214页。
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私营企业家──论&体制资本&与私营企业的发展,北京:《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2期第93-104页。
私营企业主的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第134-146页。
向市场过渡过程中的私营企业主,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85-102页。
论社会分层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101-109页。
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李路路,李汉林)北京:《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44-63页。
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得,(李路路,李汉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90-105页。
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李汉林,李路路)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1-17页。
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李路路,李汉林)载:北京,《中国社会学年鉴()》,第101-11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
我国工作组织转换与制度变迁,北京:《管理世界》2002年第1期第35-40页。
论&单位&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23-32页。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第105-118页。
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控制:由SARS引发的思考,北京:《人口研究》2003年第4期第53-56页。
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从&间接再生产&到&间接与直接再生产&并存,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42-51页。
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刘精明,李路路),《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北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二期第37-60页。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郝大海,李路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二期第110-125页。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阶层和政治意识,李路路,王宇,《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第202-215页。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状况(李路路,王宇),《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杨菊华,李路路,《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三期第26-53页。
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李路路,苗大雷,王修晓),《社会》200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1期第129-132页。
&新传统主义&及其后──&单位制&的视角与分析,李路路,王修晓,苗大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9卷,2009年第6期。
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郑辉,李路路,《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六、联系方式:
虽然中国人民大学的报考难度并不低,不过各位也不要对自己丧失信息。考研是一场付出与收获一定会成正比的考试,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成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并非天方夜谭。所以各位考生从现在开始既要树立自信,又要努力复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中国人大考研指南
中国人大考研互动
最新考研信息
最新考研福利
投诉电话:010-
传真:0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A座2205 邮编:100048
京ICP备号-42
文都教育官方微博
文都教育官方微信
C WEND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 11:23&&
?& 10:52&&
?& 10:36&&
?& 10:12&&
?& 10:03&&
?& 09:59&&
 当前位置:&&&&&&&&&
高校社会科学优秀学风人物事迹介绍之李路路
    教育部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20多年期间,无论是在滋兰树蕙的大学讲堂,精益求精的科研阵地,还是在事务繁杂的管理岗位,李路路教授一直秉持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勤奋钻研的治学态度,宽厚达观的育人态度,感动和激励着他身边的学生和同事。李路路教授不仅亲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学的重建,更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突出的工作业绩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正确学术方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第三任系主任期间,李路路教授带领全系师生锐意进取,在国内迅速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学科研和教学基地。在2004年和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均名列第一。李路路教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学术方向,严谨治学、勇于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学、包括社会科学的发展,针对国际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存在的问题,李路路教授组织了一个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团队,将研究取向整合到中国社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使得社会学、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学术团队能够一方面面对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紧跟国际学术研究发展的趋势。2003年,李路路教授根据国际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缺陷,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建立和实施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重大项目,并以项目调查数据为核心,建成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网站”和“社会调查开放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延伸阅读
 010-6030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洪大用教授当选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 2008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李路路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汪小熙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童乘珠女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原主任马戎教授,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沈殿忠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国内30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的46位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洪大用教授主持。
&&& 童乘珠女士回顾了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艰难成立历程和曲折发展经历,总结了该专业委员会在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工作。洪大用教授通报了第四届理事会的筹备过程。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洪大用教授当选为会长,河海大学陈阿江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包智明教授、中山大学麻国庆教授、吉林大学林兵教授、北京大学秦明瑞教授、南京大学张玉林教授和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沈建宇先生当选为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益龙教授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一致通过决议,聘请郑杭生教授、陆学艺研究员和童乘珠女士担任名誉会长,聘请李培林研究员、李强教授、马戎教授、李路路教授、宋林飞教授、李友梅教授和沈殿忠研究员担任顾问,聘请高燕副教授、任国英教授、王书明教授和尹萍女士担任副秘书长。
&&& 汪小熙研究员代表中国社会学会秘书处,高度肯定了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对学会换届作了进一步说明,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马戎教授对新一届理事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表示赞赏,并强调了人口与环境研究的重要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新一届理事会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与会各位理事也就进一步推进学会工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最后,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郑杭生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对与会各位理事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代表中国社会学会对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长期有效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对第四届理事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郑杭生教授还从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社会学成长的大局出发,对第四届理事会提出了谆谆嘱托,希望全体理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把环境社会学学科建设好,把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建设成优秀的专业委员会,为促进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搭建有效的平台。
&&& 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社会学会下属的重要二级学会,成立于1992年。原国家统计局人口社会司沈益民司长创建该会并担任首届会长。学会成立以来,为加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教育,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沈益民会长不幸辞世以来,童乘珠女士一直主持该会工作,为维持该会运转和发展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第四届理事会自2007年3月开始酝酿,经多方协商,组成60名理事并顺利召开换届会议。与会各位理事表示要继承学会的光荣传统,加强学术研究,推动学术交流,开展社会服务,共同创造学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访问中国环境社会学网,您是今天的第&420&位访客!
&&&&&网站总点击量
Copyright (C)
Chinese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环境社会学网&&&&
读者信箱:ces@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合作诚信媒体
您可能还需要找:
当前位置:
李路路求职化妆助理
期望职位化妆助理
期望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期望薪水+提成
工作方式全职
提供食宿面议
报销路费面议
真实姓名:李路路
婚姻状况未婚
最高学历中专
工作年限5-10年
籍贯江苏连云港
身高162厘米
现所在地上海浦东新区
联系方式有误
同类网站、中介
已经找到工作
请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其他用户的私人隐私和相关权益,对于黑光人才网人力资源信息的任何资料,未经黑光网及其他相关用户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泄漏给第三方。并不得私自复制与散发。
共计0人评价
护理专业毕业。毕业后做了六年销售。
请直接与该人员联系,索要个人作品!
[温馨提示]·该简历已通过基本审核,但因不可控因素,黑光人才网无法完全保证信息完全真实,请招聘单位注意规避招聘风险。·本站求职、招聘信息都是由发布者自行发布,真实性由发布人负责,如发现信息不真实或虚假诈骗情况,请及时与客服联系,我们核实后将作出相应处理。
客服热线:400-005-5822&&&&
工作时间:早8:30--晚8:00(周六、周日及节假日除外)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360号世纪泰华国际商务中心705-706室
邮政编码:261041
1992-2017版权所有:黑光企业集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