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 生来不懒的,只是你心理跟你身体产生矛盾 英文了矛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文章来源:
作者:梁宝桐
发布时间:日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通俗的讲,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和精神疾病,也就是没有精神障碍和变态心理等。即心理和精神是正常的,但是正常是相对的,正常都有一定的范围,偏离了常态一般都可以称为疾病。而且健康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从低到高分为严重心理疾病(精神病),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神经症、精神障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极端心理健康水平。各种心理健康水平没有绝对的界限,每一种心理健康水平都与另一种水平相联,很难将一种心理健康水平同另一种截然区分开来(极端情况除外)。
一个人没有心理疾病,并不代表着他就有健康的个性。其实关于健康来说,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心理一般来说都是健康的,只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在适应社会和外在环境的过程中才生病的,变的不健康的,所以每个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只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都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描述,并无一个普遍模式。对于不同的人,心理健康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中,其反映心理健康的特点也可能是不同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模式中的一种。&自我实现者模式:&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学说旨在研究和挖掘人类心理的最大潜力,他把那些能发挥自身遗传限度内最大可能力量的人称之为&自我实现者&,亦即真正心理健康的人。他认为这类人在人类中并不多见,但却是我们的楷模。
二、常见心理问题
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怎么处处不如人
&&&&人们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人们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人们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中心主任吉梅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新生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大学不是人间天堂
&&&&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人们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人们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人们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人们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政策环境等各方面与本科高校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容易造成高职院校的人们在进入校园后感觉&低人一等&、&脸上无光&。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因此,人们出现了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无奈、失意、混文凭向父母交差等等,这些心态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自信心;另有一部分人们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人们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人们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人际交往困难:想要交往又怕交往
&&&&调查中一半以上的人们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人们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人们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人们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人们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三、保持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
健康心理的维护是现代人所必须注重的一种心理教育内容。维护好&心理健康,能使人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而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发展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从而实现延年益寿,幸福生活的目标。那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1、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做到自知、自尊和自爱,要正确认识&和评论自我价值,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进取,不卑不亢,充满信心的良好状态,去面对现实。
2、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要顺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做到对社会&适应自如,能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需要,同时也能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3、做情绪的主人
&&&&遇事不急不怒,善于摆脱消极情绪的纠缠,保持积极乐观、愉快和悦的心境,能自我控制情绪,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
4、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人际交往,多与社会接触,在与人交往中,消除孤独感和封闭心理,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友谊感,并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
5、积极参加劳动实践
要保持与现实的联系,争取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显示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能做到上述几条,就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第二章&大学生健康自我的构建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的扩招、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总体素质在提高。他们要求上进,思想活跃,知识面在拓宽。人生观价值观也比上一代有所进步。其次,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学生的享乐主义也随之产生。认知方面的差距和不能准确地认识自我导致了大学生心理上产生自我冲突、自我偏激。他们或表现为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或表现为悲观堕落、自暴自弃、情绪失常。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忽而高涨、忽而低落压抑。抗挫能力大大降低,给大学生学习和人际交往带来很大障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所以了解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来自外界的社会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社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动力。这也就是说明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对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化外部力量为内部动力,使之成为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可见,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构建也就是大学生在对外部环境的舍去基础上,根据自身已具备的经验,主动地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构建,逐步形成优良的心理习惯,并由此导致人际关系和谐,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建立健全完美人格,拥有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所以,在大学阶段,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所谓生命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种生命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行为。可见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自我教育进行引导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这种引导主要表现在:平衡大学生的心理偏差、积极改善大学生心理极端问题、保证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我们生命的宝贵和伟大,学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热爱生命、积极地为自己的人生创造闪光点,提升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目前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大多数大学生知道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宝贵,并接受之。2,大学生多数都能面对&人终有一死&这一自然规律,并对之有正确的认识。3,对于近些年大学校园里的&自杀现象&,大学生只能有模糊的认识,认为不可思议。4,大多数大学生渴望得到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的系统教育。5,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和价值观方面能够和谐统一,并健康发展。6,金钱观是现代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障碍,他将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需要正确引导。&
&&现代教育实践表明:只有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真正的完成我们的教育使命。生命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有着重大意义。在自我教育中,自身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大学生根据自身心理的实际情况,考虑现实社会发展状况,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自我思想的发展变化,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从而在生命价值观上达到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怎么引导大学生做到呢?首先,指引大学生对自身要有客观认知。平时要学会常常自省,通过和别人的对比中,看到自己心理上的问题和差距。还要学会从处理日常事务的成功和失败中发现问题并从中学到处理问题方式方法,提高自身能力。其次,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要学会自我批评。每个人都有缺点,大学生要学会在自我批评中进行反思,及时找到心理上的缺陷,自我反省,及时自我调整,向着完美人格靠拢。&&
&&&&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学新环境的心理适应问题,如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等。大学生面对这些新问题常常因为没有经验、准备不足等原因不知所措,进而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导致困扰、焦虑、孤独、疲倦等心理不健康现象。首先,从中学到高中的转变,学校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基础教育变成应用性技能教育。这种转变使得大学新生必须改变学习方法,树立&学习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及时改变观念,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其次,大学生活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浪漫,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会打击大学新生的生活学习积极性。结识的新同学都是各方面的佼佼者,自己不再是老师眼里的掌中宝。重新认识定位自己是所有大一新生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再者,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也是大学生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大学生要改变高中背书的学习方法,学会理解和概括所学内容,提炼重要信息。技能为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后,大学新生离开了父母的怀抱,要学会新环境的人际交往方式。住集体宿舍、吃食堂都会和同学管理人员发生交往。怎样协调各种关系是大学新生必须学会的心理调整方式。&
以上这几种不适应问题如果在入学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影响大学生整个四年的生活学习,更会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来主动的适应大学新环境将对以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常常会导致各种精神疾患,所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其中,人格不健康属首要因素,表现在学习、价值观、婚恋观等取向上。寻其原因,教育本身的忽略、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网络制度的不健全都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人格不健全。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首先,要进行自我修养的培育。自我修养是一个个人素质提高的过程,它包括自我管理、自我领悟、自我提高。大学生要在此基础上正确的认识定位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要充分肯定,对不足之处要能正确认识并克服。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中国是个传统文化古国,文化的熏陶更应该使大学生在做、行、卧、言谈举止等方面传承文化的精髓,养成朴素、恬淡、谦逊、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极为有益。再者,人格健全还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最后,完成人格健康必须要求大学生具有坚韧性人格。所谓坚韧性人格就是用来描述那些体验高度的生活应激,但表现出一系列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倾向而使自己免于疾病的个体。它包括了承诺、挑战和控制三个层面。坚韧性人格对心理健康不能起直接作用,但是它对健康人格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并推动大学生对各种生活学习压力的挑战,增强自信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免疫力。&
第三章&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到目前为止,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特征。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的特征。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一方面能自我认可,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从而形成对自己较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能自我客体化,对自己的所有及所缺有较清楚,明确的认识。&&&
2、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没有认知障碍,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
4、乐于为社会服务,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
5、良好的情绪和意志,情感饱满适度。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怕挫折有毅力。&
&&&世界上不存在100%的心理健康,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产生一般心理问题。目前为止,有关心理键康(mental&health)的定义已有许多,综合来看,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大体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若干条件:A,情绪较稳定,无长期焦虑,少心理冲突;B,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C,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乐于和他人交往;D,对于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E,对于生活的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逃避&。&
从上述心理健康的概念看,健康的心理不仅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稳定的情绪,自我认识,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努力过程,同时,还包含以下一些共同的人格构念,如适应力,情绪调节力,自信,合作能力,生活与工作能力等。&
同样,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还告诉我们:心理健康对于人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使人免受心理疾患之苦之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并使人提高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这些急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正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取向。就总体而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状是积极的,他们求知若渴,思维敏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热情而不盲从,他们积极探索人生,渴望开发潜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然而,就个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表现出一系列的迷茫与冲突,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缺陷就显得更为突出。
具体表现为:&&&
(一)缺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随着全球社会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年青的大学生们对以前空泛的&理想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产生了普遍的困惑,怀疑甚至否定,继而转为一种功利性的个人价值实现机制,不太关心政治时局和社会生活,甚至追求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在这种功利性追求中受到严重削弱。&&&
(二)自我中心主义&
现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溺爱型,放任型,过分保护型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必将对人格的养成有消极作用,有的父母视自己的子女为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团团转,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就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
(三)懒惰浮躁,缺乏求真务实,严谨执着的精神&
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浮躁心态,使他们难以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大学生在回答&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时,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平时不学习,考试前努力&,选择&混及格就行&的也大有人在。在对目前高校学生违纪现象的调查中发现,考试作弊占所有违纪事件的首位。&&&
(四)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
许多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出现矛盾就不知所措,受到外来刺激就容易激动等&&&
(五)诚信的缺失和偏激消费观&
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道德选择,判断和评价能力,但在利益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现实生活中,虽然采取以&国家为重,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为主流的价值&取向,然而在进行具体的价值选择时他们又往往采用双重标准。&
部分大学生在学校相互之间比较的不是学习成绩、道德水平、吃苦精神,相反,他们攀比的是谁穿的是名牌的衣服,时尚的手机。&
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现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格是人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离开人格健康很难有心理健康;此外,健康人格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再者,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有责任,但只有具备健康个性的人才最具备承担这种责任的自觉,因此,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入手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更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角度去实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
第四章&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利珀认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自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和指导行为。&情绪作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体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等具有很大&的关系。健康的情绪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身心健康,而不&健康的情绪不但影响学习和生活,而且会诱发各种身心疾病。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情绪与常见的情绪困扰,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维护与调节大学生的情绪,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迅速成熟,生活环&境的变动,成长任务的内容增加,情绪的波动性大,容易陷入情绪困扰,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一)情绪减退&
情绪减退表现为对什么事情都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不爱学习,不爱上课,不爱与人交往,不爱体育锻炼,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心理学上称为&有选择性地退却的反应&。一般认为,造成这大学生这种学习情绪减退的原因与学习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有关。&
(二)抑郁&
抑郁是一种以低落为特征的情绪情感,因而抑郁可以是正常的情感反应也可以是异常情绪。根据其发展程度和水平,可将抑郁分为: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和抑郁神经症三种类型。造成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最根本内在原因,是机体对损失的被冷落高度敏感,缺乏自尊心,难以承认和调动自己的感情,难以建设性地发挥攻击力,因此依赖性引起内心冲突、多发性紧张。总的来说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低下所造成。与抑郁情绪困扰产生的有关外在原因有是社会竞争、学业压力、学业适应不良、人际压力、与人冲突、重大失败、失恋、家庭亲密关系紊乱等。&
(三)焦虑&
焦虑是因遭受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通常与忧虑、紧张、失望、恐惧、焦急、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引发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多来自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信息膨胀,心理和行为受到冲击,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困惑、迷惘、紧张、焦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面对竞争、繁重的学习任务,当前高校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校园生活中来自同辈的压力,大学生容易感到紧张、&担忧和焦虑。从个人性格来看,有些大学生谨小慎微、依赖性强、害怕困难、自怨自艾、做事拖沓也容易产生焦虑。&
二&、大学生情绪困扰的成因分析&
引起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生理因素、遗传因素、认知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
(一)生理因素&
当躯体产生病变时,常会影响情绪。比如中枢神经感染、缺氧、外伤、中毒、血管性疾病、肿瘤、营养代谢出现障碍以及内脏&疾病等都容易引发情绪障碍。另外,有研究认为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呈现一种周期性的盛衰节律。当三者均处于低谷时期时,人的各种技能效率会降低,同时体力和智力的不佳也会加强已有的情绪低落状态。当三者处于临界状态时,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过渡期,集体协调性差,易出现差错,情绪也容易出现波动。&
(二)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人的神经类型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长期影响而&形成的。总的来看,遗传因素的作用大于环境因素的作用,有研&究指出神经类型的遗传度高达90%。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
(三)认知因素&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与态度,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在面临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任务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时,由于认识偏差,往往容易导致各种心理冲突和负面情绪。片面的认知方式是错误的观念,是个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
(四)环境因素&
影响情绪的环境因素包括:一是社会因素。由于我国社会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由高校大量扩招而带来的社会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产生心理&障碍的概率。二是学校因素。如今的校园文化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想、观念碰撞激烈,因此在这一环境中,大学生情绪面临更多的挑战。三是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养方式、成员关系&及其变更都会冲击大学生脆弱的情绪。
第五章&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健康对现在的人而言已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了,健康的现在内容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生活在当下的人而言心理的健康已经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质量。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呢?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平衡的状态呢?怎样使自己有个不错的朋友圈子呢?怎样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有自信有魅力呢?怎样使自己对自我能力有个良好的评估呢?这些问题是大都是当代大学生迫切想解决的,而这些问号的本质就是怎样使自己有个好的生活质量。答案正确的自我认知。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分析我们才能更能适应大学生活,也才能更好的享受我们大学生活。&
(一)&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现状&
&&&&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表现在很多方面。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自负,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业问题&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而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在大学,又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及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的学业重新定位。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能恰当接受和对待学业成绩,就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的。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知识,如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考取各类证书,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自信心,发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至学业失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情感问题&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大学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异性交往,这既包括两性之间友谊的发展也包含爱情的成长。在异性交往中重新认识与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有的大学生面对异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绝,也不知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的温度;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甚至认为有爱就有一切,当失恋的打击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对分手,面对自己。&&
(三)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人际关系更多反映人们的一种性格特点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相关。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报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
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认识自我&
&&&&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一年级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完成角色的转变,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各个方面的适应。因此,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客观、公正、有效地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建立新的奋斗目标,对维护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1、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知、自鉴是自励、自勉、自控的基础,它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是建立理想自我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使自己有效地健康发展。大学新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客观地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品德和才能、优点和不足、过去和现在,甚至将来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则有助于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大学新生总是看到自己的某一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一旦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就开始怀疑自己,产生失落与自卑的情绪。如有一位来自农村的新生,由于在中学,英语课缺乏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到大学后每当上英语听力课时,面对老师的问题而不知所措,偏偏老师又记住了她的名字,总提问她,这时她就认为自己不行,变得非常自卑,又怕同学讥笑她,以至一上听力课就紧张,害怕上听力课。像这位同学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时应找到合适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努力使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一致。应采用类比法,将自己与自己的条件相类似的同学进行比较,看别人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同学也如此,那么就是基础差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能力差,应针对自己的不足,朝着目标努力,改变目前的现状。&
&&&&还有一位新生,从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了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在中学时他是班干部,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誉,又考进了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从他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时起,他就思考如何在大学里显示自己的才能。然而进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不理想,只是中等水平。这使他从中学的尖子生,一个自尊心极强,一直受到老师、同学关注的人物,一下子变得极为普通平常,他一下子接受不了,情绪非常低落,心理负担很重,从自傲变得自卑。其实这位同学就存在着不能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的问题。这位同学尽管在中学各方面很突出,但入了大学,环境变了、同学变了,大家可能与他都有同样的经历,这时他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步,这时出现成绩一般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因此他此时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提高成绩。&&
2、反省自我,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反省自我即是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大学新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进行耐心观察,在观察中加强对实际现象的分析,在合理的自我分析中形成自我报告。通过对自我报告的反省,严于解剖自己,达到使自我评价更客观、更加独立与稳定。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还应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一年级大学生应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或者是再优秀,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超越别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看到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看不到优势,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带来适应的障碍。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女生,自幼刻苦勤奋,成绩优秀,考人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她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市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上体育课时觉得自己的动作不如别人优美,上课发言时觉得讲话不如别人流畅,与别人交往时觉得没有别人有风度,等等。因此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发展到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位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自己的优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与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有一些他们的优势,如知识面、语言、外语、文体等,但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长处,如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强等。这位同学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缩小的,而不是采用回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
高自信心。&&
3、&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
&&&&&理想我&,是指个体理想中的个人自我,它包括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标准,以及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现实我&,&即个体实际表现的自我,个体现实存在的水平。如果&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想我要求太高,反而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心理&系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越大,&其抑郁方面的得分越高。大学新生应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建立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理想我&,即不要将&理想我&&的标准定得太高;否则,&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存在太大差距,&别人的评价亦达不到自我的期望,易产生失望、抑郁等消极情绪,带来适应问题。&&
4、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还需要在对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形成前进的动力;才不至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空虚无聊等体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由近到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一个逐步实现。每个目标还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他们行动的全部结果的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因此,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理想、发挥潜力,适应大学生活都是有益的。
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一、热身活动&&无家可归
目的:使成员意识到归属感的重要,并在与人交往中懂得要主动。
实施:全体成员手拉手组成一个大圆圈并走动起来。当老师第一次喊停的时候,成员立即解散并组成8个人一组的小组。被排斥在外的同学请谈感受。活动继续,当老师再次喊停时,刚才的小组成员要重新组成由5人一组的小组。同样请被排斥在外的同学谈感受。使成员们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感到融入到集体内的喜悦感和被排斥在外的孤独感。
二、教师导入,进入主题、
三、学生设计表演人际交往心理剧(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提供剧本)
四、教师引导学生就他们的表演进行讨论总结
五、教师讲解人际交往PAC理论;人际人性&&教你如何获得好人缘
六、学做手语操&&相亲相爱一家人
习题:尝试与10个陌生人打招呼并与同学分享个人体验
附:人际交往PAC
加拿大著名精神医生,社会心理学家艾里克&柏恩认为,每个人的人格结构都可分为三种状态:父母状态P,成人状态A和儿童状态C。这不是指三种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不管他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的人格中都有这三种状态。
父母状态P:是指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以权威性和优越感为标志的个性状态。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称为抚养性的父母状态(NP),就象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关心,爱护,疼爱他人,经常嘘寒问暖,让人感觉很受关怀,但有时会因过分关心而让人觉得罗嗦,有点无法承受,其典型的非言语动作是拍拍对方的头,抚摸对方的背部等;另一种叫控制性的父母状态(CP),对别人常常是指使,命令,训斥的口吻,典型用语是&你应该&&&,&你必须&&&,&你不能&&&,&你怎么敢&&&,&你给我&&&,&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愚蠢!&,&笨蛋!&,&败家子!&,&闭嘴!&等等,还喜欢用手指着对方或用手拍桌子,让人感觉这人特别bossy(专横,爱指使人),有时尽管嘴上不说什么,但心理极其不舒服,不愿与之多打交道。
成人状态A:是指在交往中客观、冷静、平等待人并能以从容不迫、谋求双赢的态度处理问题,说话时总是心平气和,带着与人商量的口气。常用语言是&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你看这事这样办好不好&&&,&我个人的看法是&&&,&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请你把&&递给我,好吗?&等。
儿童状态C:这是指容易冲动、任性撒娇、感情用事的幼稚而缺乏理性的自我状态。它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自然性的儿童状态(NC),就像我们常看到的儿童的表现一样,幼稚、任性、天真、不计后果的情感自然、真实的流露。比如球迷在看球赛时的欢呼呐喊,我们玩过山车时的高声尖叫,遇到伤心事时的哭泣等等,都是真实本性的释放;另一种称为适应性的儿童状态(AC),是指人们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或喜欢而使自己表现出的对他人或环境的一种顺从、适应,如忍气吞声、唯唯诺诺、拍马屁等,尽管有时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本意。
这三种状态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要调整好它们各自在我们人格结构中所占的比率。父母状态P太多,让人感觉惟我独尊、盛气凌人;父母状态P太少,则会缺乏一种规矩和准则。成人状态A太多,感觉这人太理性,缺乏情感细胞;成人状态A太少,不会理智处事,易感情冲动。儿童状态C太多,像个&老顽童&,幼稚而缺乏理性;儿童状态C太少,则总是一本正经,老气横秋。这三者之间其实是互补的,所以我们应使之均衡发展,这样我们的人格会逐渐趋于和谐,人际关系也会不断融洽。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自己采取何种状态应对。一般来说,当交往双方出现争执、产生矛盾时,通情达理、稳重得体的成人状态是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我们要善于识别彼此所处的状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尽可能把对方盛气凌人的父母状态或意气用事的儿童状态引导到成人状态上来,避免偏激情绪和不良态度造成的无谓争吵,即所谓&良言息得雷霆怒,耐心能解口角仇&。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恰当运用这个理论对人际交往的作用。
甲:有没有看见我的英语书啊?(注意:这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既可以是指责性的父母状态,也可以是客观询问的成人状态,还可以是撒娇的儿童状态)
乙(第一种回答,父母状态):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这样没收拾,自己的东西老是东丢西放的,我又不是你的秘书,自己找去!(瞧,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有可能因为乙的指责态度转到对甲一些习惯的不满和争执上,甲觉得东西没找到,反倒碰了一鼻子灰,乙呢,或许又正好可以借题发挥批评甲&&彼此心理都会不痛快!)
乙(第二种回答,成人状态):在你书柜的第二层里。(就事论事回答问题&&节省时间,风平浪静。)
乙(第三种回答,成人状态):我帮你找找吧。(虽然没能提供需要的答案,但友好帮忙的态度让人也觉得舒服&。)
乙(第三种回答,儿童状态):这是你的书,我怎么会知道呢?不管我的事儿。(不知道就推开,真让人感觉有些自私。)
我想,看了这个普通而细小的例子,聪明的人一定知道如何&话讲三分暖&了吧?
第七章&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健康
心理剧&恋爱中的难题&
1.分小组准备心理剧,恋爱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演出解决的方法。例如:如何拒绝求爱、失恋等;
2.分小组表演心理剧;
3.全班讨论,如何更好地面对恋爱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寻找失恋十大好处&活动
1.小组成员一起努力,列举失恋后的好处,以下面的句型为模板,完成十句话。
因为我失恋了,所以我获得了&&&
2.全班讨论,选择出最合理、可行的建议。以此作为全班共同的情感自卫盾牌。
习题:&思考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包括:
1.表达爱的能力
当你爱上一个人时,是否能够用恰当的方式和合适的语言向对方表达出来,就是爱的能力的体现。表达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向他人传达你具有宽广的爱的胸怀的机会,即使这种表达没有获得相等的回应,你也是一个能够尊重他人的勇敢的人。
2.承受爱的能力
当爱情正向我们走来时,是否能够坦然地接受这份爱,也是一种自信和自爱的表现。一个自卑的人是不敢接受本该属于自己的爱的。
3.谢绝爱的能力
当一份爱来到你的身边,但你又不能给予对方同样的回应时,如何准确并尊重地谢绝这份爱,也是爱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分辨爱的能力
当一份爱向你走来时,无论这份爱是哪一种形式的爱,即无论这是来自一般朋友的关爱,还是来自异性朋友的好感与喜欢,还是来自未来恋人的爱情,都需要你首先分辨清楚,然后再给予相应的回应。
5.处理爱的冲突的能力
在爱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一致和不协调的地方,甚至还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大的矛盾,这种冲突和矛盾在任何一种爱中都会存在,因此,正确处理爱的冲突的能力也是爱的能力的重要方面。
6.承受爱的挫折的能力
当爱发生问题,或不能继续而失去时,无论失去的是爱情,还是父爱或是母爱,都需要有承受爱的挫折的能力。
7.保持爱情长久的能力
虽然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事实上作为一个成熟而统合的人,是有能力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内涵和修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和学习处理爱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来获得保持爱情长久的能力。
如何善良拒绝求爱
当有人向你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对方常常是带着忐忑不安和紧张兴奋的心情而来的,如果你已经心有所属,不妨直接告诉对方,并感谢对方对你的欣赏和关注。但如果你确实不喜欢这位向你表达爱情的人,一定要怀着友善之心,语言可以委婉,但态度要明确的拒绝对方,而且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向对方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感谢你对我的欣赏,但是我们之间并不合适(或我在近几年内不准备考虑这个问题),请你原谅并尊重我的决定;我们之间保持同学或是一般的朋友关系,但是不会有更近的接触。
在谢绝别人求爱的时候,一定要牢记:
1.尊重对方,不用带有伤害或刺激性的语言。
2.言行一致,不要嘴上拒绝,而在行动上仍保持亲密的接触,如单独吃饭、看电影。
3.态度坚决果断,语气干脆,以避免让对方误以为你的拒绝只是一种矜持的表示。
性,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似乎是朦胧的,又似乎是害羞的,不可触碰的。今天,我们将通过这一课,来揭开&性&神秘的面纱。
首先,大家看到这一组图片,很多同学应该比较熟悉,这都是现在在青少年中非常受欢迎的韩国组合,而韩国的歌曲mv,拍的也是美轮美奂,紧紧地吸引住人们的目光
(下页)韩国娱乐文化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以及他们的mv中所经常体现的性暗示,也引发了许多争议,比如说今年初,花儿乐队的主唱大张伟就直言不讳地指出:&&韩国歌曲的MV就是给女人看的毛片。什么叫脑残粉,就是性冲动,她们就是觉得他怎么能这么好看。
大张伟此言一出,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随即在网上掀起一股争议的风浪。支持他的人说,认为他真实地抨击了那些盲目哈韩的脑残粉。(下页)但有人认为他说话有失偏颇,&Mv韩剧什么的,只是人们对于娱乐的自由选择。我在闲时看个mv,追的韩剧什么的,至于上升到阶级斗争的层次吗?
大张伟对韩国mv的评论所引起的口诛笔伐还是比较客气的,(下页)对于一些韩国歌舞,比如说风靡全世界的《江南style》,评论就很直接地指出,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性欲望的宣泄。&
看个歌舞就是赤裸裸的性宣泄,大家都觉得十分委屈,那么,我们先通过对性的认识来了解大学生的性心理发展。
(下页)首先,我们先来确定一下性的定义。
这是性的狭义的定义,但是,性的内涵不是单方面的,它虽然基于生物属性的含义,但它实际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接下来,我想邀请同学们用性来造句。
(下页)首先,从生物属性来说,性,可以是性别的性,这也是自然界给我们划分的互相补足结合彼此的种类。这也是最简单最原始的生理划分。人的这张生物属性,还可以延伸为在社会中的人,其自身和其所处的环境对性别(生理上的)的期待。这些期待将在这个人的行为(以及环境中的群体的行为)中充分体现出来。比如,一个男性可能被教育成要具备阳刚气质,而社会中的人也会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他需要具备阳刚气质。有时候,这样的看待会成为群体活动。
(下页)性,还会是性爱的性,性行为的性,性活动的性,这也是人们对于性的解释的通常认知。人自幼儿时期开始就有性意识;到青春期性意识走向成熟,就有了性爱的要求,这是每个正常的人都有的生理需求,男女双方进行亲密的性行为,是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种伟大重要动力。同时,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是天然的、镇痛剂,具有提高的功能和的作用。
(下页)性,更是人性的性。这也是我希望同学们对&性&的理解上升的更高度更深刻的层次。人性是指从本身的生物属性出发,在社会因素的制约下,反应在心理上的人的情感、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需要,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与自己相似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等等而形成的。社会学家认为,人性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
(下页)对于处于花季年龄的青少年来说,性是我们青春的萌动,是我们成熟的标识。大学生的独立意向及求知欲强,情绪多变不稳定。在性心理上,青春早期会表现出困惑、不安、害羞,对异性疏远和反感,青春中期后则对异性转为好感,喜欢与异性朋友交往。但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需要正确的指导和教育。
大学阶段性生理成熟,而性心理相对滞后。以往大家对性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身体发育等生理层面上,忽略了心理上的变化。
所以,我们对于韩国歌舞组合、韩剧等等韩流文化的喜爱,其实是源于当中设定华丽的体验,感官刺激强烈的搭配,都抓住了我们潜意识中的欲望。而这些投射,恰好印证了弗洛伊德说过的,达到的这种潜意识中的性需求的释放,也就是说,这些使人们潜意识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
所以,不管是爱看这些撩人画面的mv或者是我们对性的想象,这些都是我们性萌动和性需求最平常不过的表现,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
(下页)两性的区别的认知上升到人性的思考和认识当中,比如说大家享受甚至沉迷在《来自星星的你》唯美浪漫的场景当中,其实这部剧里面男女主角由于角色设定,他们只能拥有无性之爱,但为什么还能让观众对这样的戏码欲罢不能呢?韩流文化的成功,从韩国的mv和韩剧的包装上看,使观众从感官上获得在性本能上的、无意识欲望中的兴奋和刺激,满足了观众对自我形象的投射,但是深层次来探讨,从情节的设计来看,韩剧善于把人性中对于美好、激情、戏剧化等方面的渴求挖掘出来,然后想方设法去满足这种需求。对人性的满足,才是对性本能的最大的满足。
(下页)总而言之,我们对性良好的认识和把握,性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才不会是禁忌,不会是隐晦,更不会是羞耻,她是我们爱与生存的本能。
第八章&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
一.小调查:(3-5分钟)&
提问:你做过职业生涯规划吗?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多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有必要吗?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满意吗?(有,如,高考填报志愿)&测验: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doc(呈现后,随机提问学生现场作答)&引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总体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事例)&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理想化倾向;(事例)&学校缺乏指导学生不知道如何做职业生涯规划。
&二.带着问题听课&
&&&在进入正题前请大家认真思考以下5个问题,这5个问题也是我们本次课的浓缩。5个问题分别是:(3-5分钟,回答要点简要提示)&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回答的要点是: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的答案;写完了再想想有没遗漏,认为确实没有了,&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干什么?&可将思绪回溯到孩童时代,从人生初次萌生第一个想干什么的念头开始,然后随年龄的增长,回忆自己真心向往过想干的事,并一一地记录下来,写完后再想想有无遗漏,确实没有了,就进行认真的排序。&&&对于第三个问题&我能干什么?&则把确实证明的能力和自认为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都一一列出来,认为没有遗漏了,就进行认真的排序。&
&&第四个问题&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的回答则要稍做分析:环境,有本单位、本市、本省、本国和其他国家,自小向大,只要认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环境,都应在考虑范畴之内;在这些环境中,认真想想自己可能获得什么支持和允许,搞明白后一一写下来,再以重要性排列一下。&&&最后一个问题请大家再听完课后认真完成。&进入新课正题:&
三.课程主要内容提纲&
四.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介绍:&&&&&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系统安排的过程包括制定相应的工作,以及每一时段的顺序和方向的顺序。
五.为什么要作职业生涯规划的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和就业的重要作用:&
六.职业生涯规划遵循原则&&(课件4-5分钟)&
①择己所爱。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之母。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机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
②择己所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而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将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所以你必须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分析别人与自己,尽量选择冲突较少的优势行业。&
③择世所需。社会的需求不断演化着,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职业也不断产生。所以在设计你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再做出选择。不仅仅是有社会需求,并且这个需求要长久。&
④择己所利。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所以你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个人幸福最大化。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就是选择职业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此外,生涯规划还应遵循其他几个原则,见课件,略讲。
&七.职业生涯规划考虑因素&&(课件2-3分钟)&
八.职业生涯规划流程图(5分钟)&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生涯评估&&&&&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第九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1.老师说明活动内容,见下图。然后让成员自行填写。
习作:生命线(life&line)
预测死亡年龄的依据:本人的健康状况?家族的健康状况?生活地域的平均寿命?找出今天你的位置?写上今天的年龄?写上今天的日期?思考过去的我与未来的我?&列出过去影响你最大或令你最难忘的三件事?列出今后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或最想实现的三个目标?
2.10分钟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3.小组交流中,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生命线给其他人看,边展示边说明,注意自己与他人内心的反应。
二、墓志铭&
1.假设你得病即将离世,现在要替自己写墓志铭,反映自己的一生。墓志铭将会刻在墓碑上,供人凭吊。
2.墓志铭除了生年、死年外,最低限度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一生的最大目标;②在不同年纪时的成就;③对社会、家庭或其他人的贡献;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举例:张海迪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在生命终结时
1.在一次意外中,你不幸深受重伤,流落荒岛数日后,&在求生无望而生命只剩一日时,你只可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
2.在生命即将终结前五分钟,你可以打一个电话,你会打给谁?说些什么?
3.在你的生命中,哪样事物能让你感到最大的快乐、满足与再生?怎样才能更多地获得这种事物?
4.你愿意在生活中增加哪项活动,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快乐?
生命的意义
&&&&哲学,就是人生,是关于人生的哲学,而人生哲学最终所探索的,就是生命的意义。&
人,从一生下来,就有了生命,而自从他们知道拥有了生命,他们就对生命的意义展开了探索。生物学家探索生命的起源和进展,研究生命是如何组成的,如何改组它,对他们来说,生命的意义是研究生命的结构。&
&&&&物理学家探索万事万物,发现它们的本质和联系,从而对它们给以定向和总结,对他们来说,生命的意义是发现事物本身的规律。而哲学家,则把生命的意义,定位在了对生与死的勘破上,即生死的意义。&
&&&&有的哲学家用孔丘的话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索性不去想生死之外的事。&这是一种逃避的说法,他逃避了自己对自身价值的追求,逃避了自己对生命意义探索的责任,这种理解完全不可取。&
&&&&因此有的哲学家批驳他们说:&我们做什么事都讲求目的,为何独是对自己的存在不闻不问,上天既赋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就应该让它像高挂树上的彩灯般,燃烧着五光十色的光和热,如此才能不负此生。&&
&&&&这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而非对生死的意义得出了什么结论。他们又用庄周的话反驳:&&以其至小,求究其至大之域,必迷乱而不可得。&一天我们给局限在生死里,始终不能求得有关生死的答案,就像夏天的虫,不知冬天的冰雪是什么一回事,所以惟有确立一种积极的态度,免得把这有若白驹过隙的生命白白浪费了。&&
这是正确的观点,是正确的对待生命的态度,但我们真的不能对生命的意义得出什么结论吗?&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人走在茫茫的大沙漠上,漫无目的的走着,身后一串串长长的足迹,渐渐被风沙覆盖了。突然,他身后出现了一群饿狼,正在慢慢的靠近他,准备群起而噬之。于是,他疯狂地向前跑。什么也不顾,饿狼在后面追着他,越追越近,正在这个时候,前方出现了一口井,他不知道井深还是浅,有水还是没水,只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井中等待他的,是一群昂首吐信的毒蛇,正眼看着美食的降临,危急间,他本能地伸出手想抓住什么以拯救他的生命,天从人愿,让他抓住了一株井中横生出来的小树。于是乎。上有饿狼,下有毒蛇,但他总算暂时是安全的。(生死之间,进退两难。)一阵异响传入耳内,他张开眼睛,一看之下魂飞魄散。原来,一大群老鼠正在啃噬着他赖以生存的小树的树根,小树时日不多,他快要死了。这时,他发现树枝上有一滴蜜糖,于是,他忘记了饿狼,忘记了毒蛇,忘记了老鼠,闭上眼睛,伸出舌头,全心全意地去品尝着那滴蜜糖。那滴蜜糖就是生命的意义。  &
&&&&抱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珍惜拥有的、创造美好的,这就是人生的价值,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上一篇:[ 11-14 ]
下一篇:[ 11-1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矛盾心理描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