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用相关性系数r2分析的相关系数来加权平均

【图文】第四章 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四章 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3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人人文库美如初恋!
&&&&&&PDF文档下载
您还没有登陆,请先登录。登陆后即可下载此文档。
合作网站登录:
2:本站资源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不支持QQ浏览器)
3: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侵权投诉
GDP与电信行业发展关联性分析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TeleInfoInstituteChinaAcademyofTelecommunicationsResearchofMII2005电电电信信信决决决策策策咨咨咨询询询专专专题题题研研研究究究政政策策行行业业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2号邮编100083电话(304136传真(电子邮件.cn版权所有翻录必究GDP与与电电信信行行业业发发展展关关联联性性分分析析2005年12月摘要电信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电信业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推动社会、政府和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本报告通过定量化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人均GDP与电信行业相关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首先研究在给定一定潜在市场规模前提下,并生成反映电信发展指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曲线,其次研究两者的比例关系和速度关系,通过分析国际上不同经济发展背景国家人均GDP与反映电信行业发展量化对比基础上,重点研究国外电信领先国家和与我国电信发展背景相似的国家经济发展与电信行业发展阶段与模式分析,与我国宏观行业调控提供一定的支撑。相关性分析比例分析速度分析简单指标综合指标电信业务DOI分经济水平电信收入GDP电信收入GDPJipp曲线直接贡献率超前度关联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比例分析速度分析简单指标综合指标电信业务分经济水平电信收入曲线直接贡献率超前度关联性分析研究员马思宇政策行业1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目录一、主要研究思路.......................................................11.1主要研究背景......................................................11.2主要研究方法......................................................11.2.1指标选取及界定................................................11.2.2统计分析方法...................................................31.2.3对比国家选取..................................................41.2.4数据选取......................................................41.3主要研究结论......................................................4二、相关关系分析.......................................................62.1JIPP曲线的引入....................................................62.2JIPP曲线的延伸分析................................................82.2.1电信分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分析............................92.2.2不同经济水平的经济实体电信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相关关系分析...132.2.3不同经济水平的经济实体电信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回归关系分析...182.2.4DOI与人均GDP关系分析........................................202.3主要研究结论.....................................................22三、比例关系分析......................................................233.1直接贡献率引入...................................................233.2主要研究结论.....................................................25四、速度关系分析......................................................27五、我国电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335.1电信发展大幅度超前经济发展.......................................335.2未来两者发展关系的预测...........................................345.2.1影响因素日趋复杂化...........................................345.2.2未来两者发展发展趋势预测.....................................34政策行业1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一、主要研究思路1.1主要研究背景电信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电信业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推动社会、政府和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一国或地区的电话普及率(包括主线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是从消费角度反映一国电信行业发展的基础指标,但由于电话普及率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因而经济发展水平(国际上的常用指标为人均GDP)是决定其电信消费水平的基本因素。本报告通过定量化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人均GDP与电信行业相关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首先研究在给定一定潜在市场规模前提下,并生成反映电信发展指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曲线,其次研究两者的比例关系和速度关系,通过分析国际上不同经济发展背景国家人均GDP与反映电信行业发展量化对比基础上,重点研究国外电信领先国家和与我国电信发展背景相似的国家经济发展与电信行业发展阶段与模式分析,与我国宏观行业调控提供一定的支撑。 1.2主要研究方法1.2.1指标选取及界定国民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于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它是我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通常用政策行业2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来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基础情况,是国际经济对比的一个常用指标。电信行业发展阶段不同,反映电信行业指标需要不断做以调整。最初电话业务引入时,初期衡量电信行业发展基础设施指标只有固定主线数,随后增加了移动用户数和互联网主机数等指标来反映电信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再到后来发展出综合指标DOI(具体解释见2.2.4部分)。本报告选取电信普及率作为反映电信行业发展的物质量指标分析其与GDP关系的基础上,选取电信业务收入作为反映电信市场发展价值量指标来分析其与GDP的关系。其中电信业务普及率的选取从最初的主线普及率,扩展到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业务普及率和总电话普及率(主线普及率与移动电话普及率之和)。主要指标界定如下?主线普及率指报告期一个行政区域总人口中,平均每百人拥有的电话主线数。计算公式为电话主线数/行政区域总人口数100?移动电话普及率指报告期行政区域总人口中,平均每百人拥有的移动电话的用户数。计算公式为移动电话用户数/行政区域总人口数100?互联网普及率指报告期行政区域总人口中,平均每百人拥有的互联网用户数。计算公式为主线数/行政区域总人口数100?总电话普及率反映一国电话的普及程度指标,是主线普及率与移动电话普及率之和,计算公式为电话普及率电话用户总数/人口总数100?电信业务收入指一国在一定时间(一般为一年)所取得政策行业3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的电信运营收入,包括固定电话业务收入,移动电话业务收入和数据业务收入。?人口数是指处于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内具有某一特定标志的人口总体人数。1.2.2统计分析方法以Jipp曲线为研究出发点,在确认主线普及率与GDP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动态调整反映国民经济和电信行业发展的指标,跟踪并发现国民经济与电信行业发展关联分析变化情况。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利用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比例分析法和平均数法,使用回归系数、相关系数,比例分析、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加权平均数等相对指标,从多个角度分析GDP与电信行业发展关联关系?单一指标对比分析对人均GDP与反映电信行业发展的物质量指标-电信业务普及率(包括主线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业务普及率),及其反映电信行业发展的价值量指标-电信收入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指标对比分析对人均GDP与反映电信整体情况的综合指标(例如DOI)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数据分析的框架如下图政策行业4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1关联性分析脉络图1.2.3对比国家选取选取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6个国家作为领先电信行业发达国家,巴西和印度发展背景类似的国家作为标杆对比。1.2.4数据选取为提高国际指标的可对比性和可获性,本报告分析数据均来自于ITU的数据。需要指明的是各国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且在国际对比中受浮动汇率和可变价格等影响,对于个别国家出现个别数据异常,在数据分析过程予以剔除。1.3主要研究结论以Jipp曲线为基础,经本报告的深度数据挖掘分析发现?相关性分析自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业务出现后,各项电信业务普及率与政策行业5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GDP仍然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主线普及率与人均GDP的相关度最高,其次为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比例分析电信行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发展国家电信还处于大发展时期,且处于后发优势,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超过4%作为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电信收入集中在3-4%之间经济发达国家的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稳定分布在2%-3%之间。?速度分析作为信息先导产业,电信行业发展速度要快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英美法德为主的发达国家超前度处于2-4%之间,亚洲四小龙平均超前度为5-7%之间,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超前度超过10%。另外,根据分析,亚洲四小龙在电信业大发展时期,历史超前度达到30%-40%。?对我国的启示在下一代电信技术革命来临之前,中国电信行业重点考虑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电信行业应保持适度超前国民经济发展。政策行业6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二、相关关系分析2.1Jipp曲线的引入Jipp曲线是60年代由ITU首次提出的,最初用于定量研究电信行业发展和经济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采取这两个主要变量来分析电信行业发展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而把反映两者相关关系的图型叫做Jipp曲线。Jipp曲线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电信以发展如何促进或者阻碍经济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单独通过多个国家对比并不能完全的解释一国经济发展与电信发展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例如,文化背景,政府管制及其市场竞争的等因素的对电信行业发展的影响。本报告对Jipp曲线的解释如下散点分布在曲线上方,说明电信业务发展快于国民经济发展,散点分布在曲线下方,说明电信发展慢于国民经济发展(散点分布图和相关系数分析见下)。政策行业7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2人均GDP与电话总普及率JIPP曲线分布图图3人均GDP与总电话普及率相关系数相关关系表1.000.871..11.000.000.186187PearsonCorrelationSig.2tailedNPearsonCorrelationSig.2tailedN人均GDP总电话普及率人均GDP总电话普及率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日本中国美国德国法国世界平均水平政策行业8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通过相关关系数据分析表明,1981年到2002年中国人均GDP与电信业务普及率之间具有较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71,统计效果显著性较高。可见随着电信业务普及率增加,人均GDP也随之增加,电信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相关关系。2.2Jipp曲线的延伸分析Jipp曲线最先用来衡量电信行业基础情况采用的是电信普及率,当时采取的衡量指标为每百人主线数,用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采用人均GDP,但衡量每个阶段或者特定目的的电信发展情况阶段的指标有必要不断进行调整,为在全球范围内统计分析能够反映电信基础情况的指标,选取反映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业务这三个业务领域来反应电信运营行业整体的指标比较科学可行。另外,不同经济实体与电信业务普及率发展也呈现不同模式的发展规律,为此本报告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GDP与电信业务普及率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化模型分析。电信新技术的出现,反映电信行业指标从单一指标延伸到综合指标,本报告选取ITU最新提出的DOI指标角度分析,探讨其与GDP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何。延伸分析的主要思路及所采用的指标见下图。政策行业9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4JIPP延伸分析思路框架图5JIPP曲线指标选择2.2.1电信分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分析下面重点给出主线普及率,移动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与人均GPD关系。2.2.1.1主线普及率将2003年度各国人均GDP与主线普及率绘制出Jipp曲线(见下图),发现中国处于世界平均Jipp线之上。政策行业10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6主线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进一步分析主线普及率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见下图),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主线普及率与人均GDP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通过统计双尾检验,相关系数达到0.866。图7主线普及率与人均GDP相关系数政策行业1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1.2移动普及率将2003年度各国人均GDP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绘制出Jipp曲线(见下图),散点图较主线普及率之图分散,且中国图中位置向右上方移动。图8移动电话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进一步分析移动电话普及率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见下图)。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移动普及率与人均GDP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通过统计双尾检验,相关系数达到0.818。政策行业12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9移动电话普及率与人均GDP相关系数2.2.1.3互联网普及率将2003年度各国人均GDP与互联网业务普及率绘制出Jipp曲线(见下图)图10互联网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政策行业13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进一步分析各自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见下图)。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互联网普及率与人均GDP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通过统计双尾检验,相关系数达到0.849。图11互联网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2.2.1.4小结通过观察上面所得出的各类电信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的Jipp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这几个电信业务普及率指标与人均GDP都有较强的统计相关性,其中主线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相关性最高,为0.866,移动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与人均GDP相关性稍弱些,统计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和0.849。2.2.2不同经济水平的经济实体电信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相关关系分析进一步根据世界银行按照2002年的收入水平划分的标准人均GNI735美元或更少为低收入736至2935美元为中下收入美元为中上收入,9076美元及以上为高收入,我们将世界各种经济体进行区分来观察,2002年各个经济实体总电话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散点图和相关系数表呈现出(见下图)9相关性大小除了中高收入经济实体总电话普及率与人均政策行业14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GDP相关性较弱外(相关系数为0.366),其他各类经济实体与人均GDP的相关性都达到一定的统计显著性水平。9相关性形式经济水平较高实体的总电话普及率与人均GDP关系呈现出指数分布,而中低收入的经济实体呈现出对数分布,但分布集中度有所下降。图12高收入国家人均GDP与电话总体普及率关系分析政策行业15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13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DP与电话总体普及率关系分析图14中低收入国家人均GDP与电话总体普及率关系分析政策行业16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15低收入国家人均GDP与电话总体普及率关系分析进一步挖掘同中国有相似背景的国家对比分析,从人均GDP和电话普及率两个角度进行分组,挑选出与中国有类似表现的国家列表。(1)人均GDP发展类似以人均GDP为主要分类指标,经政策行业17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过聚类分析结果为与中国情况类似的国家共有12个,分别是土库曼斯坦,洪都拉斯,菲律宾,巴拉圭,刚果,玻利维亚,吉布提,巴勒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圭亚那,乌克兰。图16相同GDP国家JIPP曲线分布图(2)总体电话普及率发展模式以总体电话普及率为主要分类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是,与中国发展模式类似的国家共有9个,分别为苏里南,泰国,俄罗斯,约旦,白俄罗斯,阿尔巴尼亚,博茨瓦纳,巴拉圭,多米加。中国政策行业18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17相同电信业务普及率国家JIPP曲线分布图通过不同角度的相同背景国家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相同人均GDP相同的条件下,中国电信业务普及率高于其他国家,电信业务普及率相同条件下,中国人均GDP略低于其他国家。2.2.3不同经济水平的经济实体电信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回归关系分析在了解电信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有较强相关性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挖掘其回归关系,根据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基于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60多个国家在年的相关电信指标,分别模拟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电信业发展与人均GDP关系的方程。2.2.2.1发达国家的模型模拟根据前面所绘制的电信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二维关系示意图进行模型模拟,使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的方程式是ABe(-GDP/Υ),从线性模拟方程效果来看,拟合系数达到95.9。Υ是收入阀值,利用截至到1997年数据模拟的方程式为t63.661eGDP/11694.83(拟合系数达到95.9),此时AB,可中国政策行业19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以更好地理解Υ,它代表了一个国家要达到一定电信接入水平时所要具备的经济实力水平。为了达到n的电信饱和程度,该国需要人均电信收入为Υln1/1n,例如电话饱和普及率为50%调价条件下,当电话普及率为31.83,平均人均收入应为106.24,平方误(RMSE)为0.85,标准误差SE为6.51。采用这个方程给出了电信普及率最高水平,A是饱和电信普及率,AB是最小可能的电信普及率。只要A大于等于B,电信密度就不会为负值,同时给出在此电话密度水平下相应的电信收入值。需要指明的是这个模型是依据最小二乘原理模拟出来的,它能满足大部分符合此模型分布规律的国家的电信密度分布规律,但是不排除有一些特殊国家的电信普及率小于AB。2.2.2.2发展中国家的模型模拟当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时,模型方程变成了logyblogxc,主要是因为采取自然对数方法具有压高拉低数据的作用,所以,对数模型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指数模型适用于发达国家。但是两者的相关统计系数变化不大,例如采取对数模型,相关系数为95.67,RMSE为0.022,SE为0.559。只是改变了模型拟合度。根据已有数据,模拟出的方程为logt0.297logGDP23.008logGDP7.739,其中t为电信普及率。两种模型模拟出来的曲线都在误差范围可接受范围内,且统计指标变化也不大,但是相比较而言,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解释更为真实些,因为对数化处理回归模拟得出的模型不能给出合理的饱和程度水平,所以不具备太多的实际指导意义。现政策行业20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实中最大安装设备量完全可以超过模型给出的数值,根据模型预测,例如当电信饱和率为75.37时,GDP水平为115870,但GDP继续保持增长,电信基础设备水平要下降,当GDP达到无限大时,电信普及率为0,这一现象是与实际不符的。2.2.4DOI与人均GDP关系分析DOI(DigitalOpportunityIndex,数字机遇指数,简称DOI)是2005年6月由ITU提出的,在其发布的布信息社会数字机遇指数(DOI)报告中,通过建立一套统一的国际ICT发展评估方法,来进行国际比较,DOI使用了若干基础设施和接入核心指标,采用的指标分为四类 3/4 可购性和覆盖率为加入信息社会,用户必须能够接入ICT服务,并支付得起费用。移动电话覆盖的人口百分比代表了基本的可接入性资费指标中Internet接入资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百分比、移动电话资费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比,也反映了可购性。 3/4 接入途径和设备包括每百个居民的电话主线数和移动电话数,及每百个居民的计算机数。 3/4 基础设施包括每百个居民的Internet用户数,每个国家每居民国际Internet带宽。 3/4 质量反映支持视频流等高水平业务的能力,选择的指标是每百居民的宽带用户数。目前DOI主要选择基础设施和接入核心指标中的四类指标。准确选择DOI的指标和它们的门限值、权重如表1。四类中每一类的权重都设为25,得到最后的DOI值。政策行业21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表1ITU数字机遇指数结构类别指标门限值权重()移动电话覆盖人口百分比10033移动电话资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百分比0.1633可购性和覆盖率Internet接入资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百分比0.2033每百居民拥有的固定电话线路数7533每百居民拥有的移动电话数10033接入方式和设备每百居民拥有的计算机数7533每百居民的固定Internet用户数5025每百居民的移动Internet用户数7525基础设施每居民拥有的国际Internet带宽1000050每百居民的宽带固定Internet用户数3050质量每百居民的宽带移动Internet用户数10050利用相关数据,将DOI和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931,根据ITU相关数据进行方程模拟,得出对数模型Y0.1268Lnx0.6711图18DOI与人均GDP发展关系示意图政策行业2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3主要研究结论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1、Jipp曲线最初用主线普及率和人均GDP反映电信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这一理论到现在仍然适用。2、分业务的Jipp曲线关系移动电话,互联网业务普及率与人均GDP也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中主线普及率呈现出与人均GDP相关性最强,其次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3、不同及相同背景国家Jipp曲线对比分析与中国有相似经济背景国家相比,中国总电话普及率高于其他国家与中国普及率相似国家相比,中国人均GDP低于其他国家。4、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实体Jipp回归关系电信发展初期,发达国家呈现修正指数模型,发展中国家呈现对数模型发展。5、综合指标DOI与人均GDP仍然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且二者呈现出对数模式发展。政策行业23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三、比例关系分析3.1直接贡献率引入本报告将电信行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定义为电信运营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用来反映电信运营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作用大小,计算公式为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电信收入/GDP其中电信收入包括固定,移动和数据业务等主要运营收入。图19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00.0.020.0.040.%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巴西中国政策行业24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从上图可以看出?电信领先国家(法德美英)-稳步发展模式z电信收入占GDP比重1995年以前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维持在1.5-2%区间上下浮动z1995年引进移动电话,电信行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提高,比重达到3左右,其中英国表现特殊,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突破4.5%。?亚洲四小龙-风采各异的跳跃式发展模式,其中1.日本稳中有升降模式z在1975年之前,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一直在1.5左右。z从1975年-1991年,比例逼近2%,其中有升降。z1991年后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开始上扬,2002年已经上升到4%。2.韩国3级跳的阶段性跳跃模式。z年第一跳,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保持在1%以下。z年第二跳,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保持在2%以下。z年进入平台期,比重一直保持在2%左右。z年第三跳,比重直冲到4%以上。?发展中大国前缓后冲式1.巴西-前缓后冲z1998年以前,电信收入稳步增长,但占GDP的比例一直政策行业25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尚未达到2%z1998年出现大跨步式增长,比例快速冲到3%,z不到3年的时间,发展到2001年,电信业务收入突破4%。2.中国-前缓后冲模式z1993年前,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一直处于1%以下。z1994年以后,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提高,1999年逼近3%z到2003年底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已经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超过4%。图20中国电信收入占GDP比重示意图3.2主要研究结论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电信收入对GDP直接贡献率呈现不同的态势,目前电信收入占GDP比重分布格局如下政策行业26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21电信收入占GDP比重分布格局从上面的分布图来看?发展国家电信还处于大发展时期,且处于后发优势,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超过4%?作为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电信收入集中在3-4%之间?经济发达国家目前随着电信市场发展的饱和经济稳定的发展,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处于2%-3%之间。政策行业27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四、速度关系分析在统计分析中,速度分析主要有4大指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是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种经济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它们都把对比的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抽象成为一个比例数,来表示某一事物在这段对比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分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1.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也就是把基期发展水平定为1(或100),报告期发展水平相当于基期水平的相对数值。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2.增长速度则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3.平均递增速度也叫平均增长速度,它和平均发展速度统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程度。平均发展速度表示现象逐期发展的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则是反映现象逐年递增的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平均速度的计算首先是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几何平均法也叫水平法,另一种政策行业28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是方程法,也叫累计法或代数平均法。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水平法主要考虑最后一年的发展水平,即着重解决按什么平均速度才能达到最后一年的发展水平。通常用于计算人口、产品产量、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速度。而累计法则考虑整个时期累计发展总量,通常用于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等指标的速度。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一般来讲,统计中常用水平法。利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如下(1)按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计算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项数(2)按总发展速度计算n为报告期与基期的间隔期数本报告重点研究电信收入发展速度与GDP发展速度快慢的关系,这里引进超前度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超前度=电信收入发展速度/GDP发展速度-1另外,为对比方便,本报告选取平均超前度指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在计算各国各年度的超前度基础上,计算出来的简单政策行业29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平均超前度i∑超前度得出的结果见下图图22平均超前度平均超前度0.040.010.040.070.110.16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巴西中国从计算的平均超前度来看各类国家的电信行业发展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其中?电信领先国家总体超前度不高,保持在4%以下?亚洲四小龙平均超前度大体控制在5%左右?发展中国家超前度较高,巴西和中国的平均超前度达到10%以上。2、分别计算各个国家的电信收入发展速度和GDP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再根据超前度公式计算出的平均超前度。计算公式如下政策行业30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平均超前度=电信收入平均发展速度/GDP平均发展速度-1电信收入平均发展速度=电信收入环比发展速度nGDP平均发展速度=GDP环比发展速度n平均超前度电信收入平均发展速度/GDP平均发展速度-1图23平均超前度平均超前度0.040.010.030.060.090.15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巴西中国通过2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平均超前度发现由于发达国家发展比较平稳,没有由于算法的不同结果而改变,而亚洲四小龙和发展中国家数值有所差异,利用算法2的数值偏小,但总体趋势变化不大,各国平均超前度分布格局见下图。政策行业31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图24平均超前度分布图我们进一步对经济和电信曾读一度高速腾飞发展的亚洲四小龙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进行分析(见下图)。图25亚洲四小龙超前度脉络图亚洲四小龙超前度分析001日本韩国新加坡政策行业32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从上图可以看出亚洲四小龙局部在年度出现高速增长,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电信业发展时期出现过电信业务收入发展速度超过GDP发展速度达30%-40%以上,我国电信大发展时期也出现30%-50%的速度发展(见下图)。图26中国超前度发展脉络图通过前面的分析,总结如下?电信行业发展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国际电信市场发展规律。?发达国家平均超前度在5%以下,亚洲四小龙平均超前度在10%以下,发展中国家平均超前度超过10%。?亚洲四小龙在电信业大发展时期,历史中出现超前度达到30%-40%。政策行业3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五、我国电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5.1电信发展大幅度超前经济发展世界领先国家电信行业发展均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而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的替代作用,往往发展中国家电信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出现我国电信行业在较长时间大幅度的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现象。图27中国增长速度对比图依据前面对电信收入与GDP所做的关联分析的思路,进一步计算人均GDP与电信发展速度的对比关系超前度对比=平均人均电信业务普及率发展速度/平均人均GDP发展速度-1=123%/113%-1=8.8%政策行业34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与国际领先国家相比,我国电信行业目前还处于大发展阶段,总结领先国家不同业务发展和增长情况见下表表2业务发展脉络图总结表发展情况增长情况总电话普及率领先国家年出现拐点,普及率55%-65。我国处于上升阶段,尚未到转折点。领先国家1996年以前大都保持在10%以下,发展到1997年以后电信发展速度都大幅提高。主线普及率领先国家在年达到饱和普及率,介于55%-65%之间。我国处于上升后期从80年代进入平稳增长期,平均增长速度在5%左右。移动普及率领先国家在2001年左右出现拐点我国还处于发展期领先国家2001年左右开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增速低于50%互联网普及率领先国家处于发展前期我国处于发展初期领先国家稳步增长,中国在94年和98年二次发展高峰后,与发达国家增速大致持平。5.2未来两者发展关系的预测5.2.1影响因素日趋复杂化通过对国际上电信领先发展的国家,亚洲四小龙的腾飞阶段与我国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各国电信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究其原因,是因为电信行业发展初期,受国民经济因素影响最为明显,但随着电信环境日趋复杂化,电信行业不仅仅受国民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还要受到电信管制环境,市场竞争格局,技术替代和市场开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5.2.2未来两者发展发展趋势预测在下一代技术替代革命来临之前,中国重点要考虑电信行政策行业35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5年12月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我国目前电信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综合国际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电信行业保持适度超前国民经济发展。重点要把握以前几点适度超前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通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需要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信息化,必须拥有先进的通信手段–企业要参与现代化市场竞争,必须从更广的市场捕获更多的信息,从而加大了对通信行业的依赖程度–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通信系统作为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通信提出复杂多样化的需求。适度超前模式。–要超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电信作为先导行业,这是必要的。–要坚持分步骤台阶式的发展,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速度,然后再根据情况调整,从实际出发,处理好速度与效益关系。适度超前的时机。–电信行业发展超前国民经济发展,要善于把握住机遇,这些机遇包括国际环境,技术条件变化等引发的大发展机会。能够积极争取的发展速度要积极争取,以加快通信建设步伐,增强综合通信能力,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
本文(GDP与电信行业发展关联性分析)为本站会员(否极泰来)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copyright@
人人文库网网站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关性系数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