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的特点和中式英语特点的区别

来源: 作者:欧阳彦丹;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中国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产生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语言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群接收。中国英语作为这股时代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式思维与中国社会文化冲击的结果。研究中国学生二语习得中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产生对于回应全球化的文化冲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概念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不同文化碰撞的产物。当我们尝试着用英语来表达自身所处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和文化表征时,就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语词的空白。就这一现象,我们会采用借译或者音译的方法来使之产生意义,也就产生了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用基本上规范的英语作为内核,而在表达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和事物概念时采用中国特色的词汇与句式,用音译或者借译的方法来进入英语表达的方式。中式英语则是口头以及书面形式的不准确、不地道的英语形式。Chinglish本身就是一个合成的生造词,是拼缀而成的固定用法。中式英语本身并不符合英语的惯用表达方式,其本身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和词汇选择与搭配都具有中国特色,是对于英语生硬翻译、字对字翻译的结果。从二语习得来讲,二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相同点在于,它......(本文共计2页)
       
         &
相关文章推荐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年03期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6期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S1期
《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才智》2009年30期
《硅谷》2009年22期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11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主办: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海外英语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王牌英语写作)
第三方登录:中式英语有什么特点
其实我认为中国人读英语大多数人并不是念的英文发音,而是用汉语的读音去找去凑英文的读音,也就是说用汉语的发音去凑和英文发音相似的发音,由于生活中一直大多数时间使用汉语交流和思考所以在读英文时比免不了要往汉语的发音上去凑,不光是中国人其他国家人也都犯这个毛病,这也是为什么学语音要多听多读的原因,就是要打破现在所使用的语音的发音方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海外求学与工作经年,喜思辨、好语文。敝帚之享、野芹之献,意在抛砖引玉。网名无它义,信手拈来而已。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中式英语(Chinglish)指受到汉语影响的英语,涉及语用、词句和发音几个层面;其中语用方面存在问题最多,也最容易被忽视。而Zhonglish(英式汉语)则指受到英语影响的汉语。中式英语是有意无意地套用汉语思维同时忽视语言环境造成的,对跨文化交流非常有害。其具体表现是多样的,其实例数量是庞大的。但中式英语并不是洪水猛兽;有的西方人甚至认为Chinglish是中国特色之一,需要像大熊猫一样加以保护!我认为: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经的初级阶段,可以通过正确方法逐步减少其影响,进而掌握地道的英语。
对西方人而言,有时候中式英语神秘、好玩甚至可爱,但更多时候令人困惑、尴尬或讨厌。例如,有的中国人会将“植物人”(vegetative patient)说成“蔬菜人”,vegetable patient,或者把成骨不全症(brittle bone disease)儿童叫做“玻璃娃娃”,glass doll。西方人据此认为中国人对患者疾苦麻木不仁,但汉语词本身并没有这种意味,说话者也并无不尊重。这说明中式英语对交流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实际上,英语和汉语经常通过借用对方语汇来互相影响;其中不乏Chinglish成功进入主流英语的先例,如“走狗”(running dog)、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no can do(我不能那么做)和paper tiger(纸老虎)。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式英语符合规范英语的习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语句很中式英语才加以引进的。第一次听到running dog的西方人会得这个说法很奇怪。狗本来就会run的,running dog是很普通的现象。西方人也不会用狗来骂人;watchdog经常指政府监管机构,而you dog只是玩笑话。Lap dog可能更接近汉语原意,例如:“Our prime minister is America's lap dog”。另外斯大林说过的“The chained dog of imperialism”也更符合英语习惯。如果抛开狗的概念,flunkey和lackey可以很好地表达原意。所以,这个词进入英语是有其特殊历史背景的,完全不能说明这是中国人才想得到的好词句。
中式思维在英语学习中无处不在。发音方面,很多人会用汉字注音。汉语中没有的发音往往极难掌握,总是被发成最接近的某个汉语音。英文词都被转换成自以为“对等”的中文词加以记忆和运用。表达时要先在脑海中形成汉语思路,然后直译甚至硬译。强调句子成分分析,而忽略文化背景,误以为能造句了也就会表达了。这些做法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主要因素。所以,掌握英语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中式思维斗争的过程。
英语与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有着巨大差异。但初学者往往因为某些共同点而错误地认为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可以依赖母语的概念划分和句法来套英语。词汇是表达概念的基本单位。说不同语言的人把同一个世界分割为不同概念,从而形成不同词汇。正如两块相同的玻璃打破以后,碎块的数量和形状绝不会一致。所以,要避免将汉语词和英语词简单地一一对应,因为能真正对应起来的词汇是稀少和偶然的。即使很简单的“one”也无法和“一”对应。前者还可做代词,后者还可做动词。句式上也要有同样的差别意识。
囿于自身素质,中国英语老师在语用方面着力甚少,往往偏重词根分析、同义词与反义词、词性分析、曲折变化等。这对记忆单词是有好处的,但对运用词句来进行实际交流则帮助极其有限。所以很多中国人词汇量不小,但是有效交流的能力却非常有限。例如,“Uncle!”在小孩子打架时的意思是“我认输!”,这时通常的汉语含义“叔叔”就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了。反之亦然,汉语“你大爷的”未必和伯父有什么关系。这就是语用——中国人学英语的最薄弱环节。
有个流行说法——语言是一种工具。这个错误的老观念对中国人忽略语用可谓“功不可没”。其实无论母语还是外语,语言都不是什么“工具”。现代研究表明,语言即是思维本身。没有语言就无法思考,人也就和猴子没什么两样。一种语言就是一群人的集体思想,所以这群人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在语言运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要想提高英语水平就不能忽视这些背景因素。单纯地学习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发音标准、词汇正确、语法完美的一句话完全可能由于忽视上述因素而造成交流障碍。例如,“Good morning, Teacher!”就是语用错误的经典情形,因为在英语习惯中,“teacher”不用于问候语,而通常用Mr. Smith等其它形式。再如,trousers在美国基本上不用,全部都叫pants。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式英语不仅仅是错误或不佳的英语,它反映的是中国式思维。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在国外广告上说“Teach you pure Chinese”,这是一句让西方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一方面,它似乎意味着存在impure Chinese,甚至还有教这种汉语的机构!另一方面,pure通常和applied相对,表示‘理论的’,如pure physics与applied physics,这一结果也是荒唐的。最后,pure Chinese的说法让海外华人也产生疑问,是不是暗示他们的汉语不纯正或者不可以教汉语呢?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针对台湾的海外汉语教师的。Real Chinese的说法要地道得多。省略主语也不符合英语习惯,使它成了命令句,相当于“Teach yourself pure Chinese”。英语广告用语的祈使句直接针对受众,例如“Learn more at our website!”假如改为“Learn pure Chinese”,还需要加上一些背景信息,否则还是命令句。按照上下文,原句应为“Confucius Institute teaches you pure Chinese”而不是“We teach you pure Chinese”。注意:“Confucius Institute teach you pure Chinese”在英国是可以的,因为英国人把它看作复数形式名词,正如“Manchester United teach you the meaning of football”。如果原意是“纯正普通话”,那也是不现实的,估计除了电视台播音员之外,没几个人会说!这是忽略语用,同时还违反基本语法规则的典型例子。
Xinhua English(New China News English)在英语中指“新华社英语”。其语法基本正确,也谈不上很不地道,但经常在语用上出问题,也算中式英语的一个代表。例如“China, EU vow to deepen cooperation”。汉语对应“深化”或“加深”,但英语习惯上会用strengthen、further、increase、foster、enhance、improve、expand或develop。也有部分西方人认为deepen作为外交语言可以接受,甚至有少部分人认为它最终可能会进入主流英语。再如“China lodges solemn representation over Japan's permission for Rebiya Kadeer's visit【提出严正交涉】”。西方新闻用语通常是issue a strongly-worded protest。Representation是过时用法或律师用语。此外,用Splittist和splittism译“分离主义者”和“分离主义”也有同样问题。这种貌似正确、实则忽视语用的表达法对沟通并无益处。
&从西方漫画下方警察的话可以知道,Question authority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
再看一批Chinglish的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例子。“Question Authority”(质疑当局)是某火车站咨询台(Help Desk)的牌子,让西方人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程度大为惊讶。中华民族园(Ethnic Minorities Park)被译为“Racist Park”(种族主义公园)!“Please take advantage of the chambermaids”(请占女服务员的便宜)是某宾馆手册上对“请叫服务员”的翻译,堪称令人发指。“Cash Recycling Machine”(现金循环机)被上海人用来翻译“存取款一体机”(西方的ATM machine通常同时具备存款功能)。“Cash Withdrawing Machine”(会提取现金的机器)指“提款机”(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Cash machine、cashpoint)。“Close the lights”指关灯(turn off the lights)。“Open a new class”指开课(begin a new class)。“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认真地滑倒)指“小心滑倒”(Watch out for slippery surface)。“Dried enema”(干燥的肛门灌肠程序)指“干肠”(dried sausage)【Enema是医院的灌肠处置方法!】。“No entry on peacetime”(和平时期不得进入)是北京机场的“非紧急情况请止步”(Emergency Access Only)。“To Take Notice of S 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是长安街上的指示牌“坡道路滑注意安全”(Watch Out for Slippery Slope)。长江油轮上的“请勿打扰”(Do Not Disturb)被写成“Don’t Bother”(别麻烦了)。“The oil explodes the shrimp”(油会使虾爆炸)指“油爆虾”(Deep-fried shrimp)。“Execution in progress”(死刑执行中)指“施工进行中”(Area under Construction)。国航的“免洗湿巾”(moist towelette)被译为“Wet turban needless wash”(湿的印度包头巾无需清洗)。抛开拼写错误、软件翻译、不求甚解等问题不谈,这些例子反映出来的最大问题还是忽略语用——完全不考虑西方人的语言习惯,一味地按照中式思维行事。
总之,中式英语是由中式思维造成的,其特点是普遍、多发、忽视语用。所以,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彻底抛弃用汉语套英语的思维模式;深入了解西方人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等背景知识;清醒地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直接模仿地道的原话;同时牢牢记住基本语用环境,包括说话者的表情、语气和人物关系等。时时翻阅英英词典、广泛阅读英文原著、经常浏览英文网站、反复分析原版影视等都是很好的具体办法。
参考资料:
/tag/execution-in-progress/
/directory/q/question_authority.asp
//racist-park-in-china/
/search/books/qwork/5171768/used/Please%20Take%20Advantage%20of%20the%20Chambermaid%3A%20And%20Other%20Silly%20Signs
//cash-recycling-machine-in-china-wtf/
/3501/chinglish-gathering-of-funny-signs/
/2008/01/no-entry-on-peacetime.html
/archives/2007/04/
http://languagelog.ldc.upenn.edu/nll/?p=443
http://languagelog.ldc.upenn.edu/nll/?p=2589
阅读(7764)|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原创】中式英语(Chinglish)的概念、成因、后果、实例及解决方法(图)',
blogAbstract:'\r\n【原创】中式英语(Chinglish)的概念、成因、后果、实例及解决方法(图)\r\nKhubilai\r\n\r\n本文的“中式英语”、“中式思维”、“汉语思维”为中性的客观描述,无贬义。“中国人”指母语为汉语的人。“英语”泛指一种语言或指口语,而“英文”则指书面语;“汉语”与“中文”同理。“西方人”指以规范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主要指英国人和美国人。\r\n',
blogTag:'图片,文化,中国,英语学习方法,英语表达',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7,
publishTime:0,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7,
mainCommentCount:6,
recommendCount:1,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海外求学与工作经年,喜思辨、好语文。敝帚之享、野芹之献,意在抛砖引玉。网名无它义,信手拈来而已。',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家庭的特点英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