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班主任发言稿教育不穿校服同学的事例

曝中学生因校服过短被班主任打至抽筋(图)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曝中学生因校服过短被班主任打至抽筋(图)
网友“Karric小王子”在新浪微博中发布的消息。
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名为《关于学生家长发微博谎称“班主任打学生”一事的真相》的声明。
  学生因着过短校服被班主任打至抽筋?6月5日,网友“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深圳论坛发布消息称坪山高级中学一学生因为穿了一件短校服,被该校一女班主任打到抽筋,“一直很健康的孩子全身冰凉”。就事件,校方和学生家长各执一词。校方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表示根本不存在班主任打学生的情况,是家长诬告;然而对于学校的声明,最初在网络上发布消息的学生表姐也并不认同。网友称老师辱骂学生“小偷” 质疑暴力执教
  6月5日,网友“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深圳论坛发布了名为《坪山中学高中部的一位女班主任把一位男学生打到抽筋》的帖文。“学生因为穿了一件短校服,坪山中学高中部的一位女班主任把一位男学生打到抽筋,一直很健康的孩子全身冰凉。”网友表示,孩子在家人眼中是乖孩子,也是曾经的三好学生。并质疑该老师没有资格当老师,并不能好好教育学生。“我们还放心把小孩送学校吗?”
  记者在微博上搜索到最初发布信息的网友“Karric小王子”,并以私信方式取得联系。该网友自称为学生表姐,她告诉记者,学校态度恶劣,不坦白事情经过,还威胁家长,不承认事实。“警察也在旁,校方咬定没明显伤痕,还在门口罚站的视频给家属看,打人时是在办公室,班主任因衣服短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骂了一顿,话语粗鲁难听,说他站没站相,衣服又短,是个小偷。学生回说不是小偷,老师就打人。”
  “Karric小王子”表示学校表示家属在网络上散发谣言,要告家长。她则表示,校方至今不承认事情经过,没给家长说法,也要“坚决告到底”。但当记者追问是否要诉诸法律手段时,对方未予以回应。
  校方否认老师打学生 称纯属诬告
  记者看到,该帖文后有一则署名为“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的跟帖,题为《关于学生家长发微博谎称“班主任打学生”一事的真相》,记者致电该校校长廖翠华想就消息来源予以核实,电话接通后,对方以“信号不畅、正在开会为由”匆忙挂断记者电话。随后,记者又致电该校办公室齐主任,对方表示跟帖确出自校方,并表示根本不存在班主任打学生的情况,并认定该生的家长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发布虚假信息。
  校方在帖文中表示,4日晚上,该校高二年级班主任曾老师看到该班某学生又迟到,且身上校服太短,又没有佩戴校徽,于是就把该生带着同楼层的教师办公室进行教育,并当场打电话通知该生家长第二天送一套尺寸正常的校服到学校给该生。看到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该生情绪突然激动,开始辱骂班主任曾老师(骂的很难听)。校方在帖文中表示,期间曾老师并无任何过激的言行。
  “约7点20分,高一年级余老师在该楼层的走廊看到某同学的情绪状态不是很好,就带着某同学到医务室检查。校医经初步检查后,发现该生身体并无异常,但因情绪问题导致手部有些发抖。于是校医让在现场的保安电话通知班主任曾老师。曾老师立即电话告知了家长并赶到医务室。之后,校医给该生做按摩舒缓其情绪,并让他躺在医务室的沙发上休息。晚上8点左右,该生的父母赶到医务室,简单与该生沟通后,立即就指责曾老师打学生并辱骂了曾老师。之后,家长拨打了110和120。120来到后,学校副校长和两位行政领导陪同家长一起把学生送到坪山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经医院全面检查,诊断结果是该生没有任何受伤情形;检查结束后,和其家长一起离开了医院。”针对学生家长通过微博发布了“坪山高级中学某女班主任就是因为穿了一件短校服而打一学生,至其抽筋”的消息一事,校方表示纯属诬告,学校根本不存在班主任打学生的情况。在帖文中一并表示曾老师愿意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一切调查,如果存在家长指称的打学生的行为,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对于通过微博造谣损害学校和老师名誉的家长,学校和相关老师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班主任教育案例_素质教育论文_范文先生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班主任教育案例
时间:栏目:
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表现自己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 赵艳铭
一、案例欢快的下课铃响了,所带的班级刚结束的是一节数学课。备课组里正好有老师在听课,一般情况,有老师听课时,班级学生会更听话、更配合一些。但是听课老师刚进办公室就气愤地对我说:“小伟同学怎么回事?根本不尊重老师,傲气十足,简直目中无人。”向数学老师一问,原来小伟同学在数学课上不时“指出”老师几何图画的不够精确、随意发表意见、言谈间流露出一种轻视,根本不像一个学生上课时的状态,像在故意与老师为难似的……唉,又来了,真让人头疼!二、案例分析1、小伟其人:说起小伟同学,他对学习的态度是老师们都公认的,字写的工整,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有,遇到老师能问好,经常校服穿着整洁等;大会上发言也较从容。可以说对一些同学具备一定榜样作用。但在行为规范方面则不敢恭维:不少课上随意言谈;课余喜欢拿粉笔、废纸团、洁具等在教室里追赶打闹;对同学言行不得体;对集体不太关心,做事随意且缺乏责任意识等。经常能看到他的“表演”,同学和任课老师也常常来“告状”,每次都及时对他制止或批评指正,也觉得他是聪明学生,进行过很多次耐心细致教育,还到他家做过几次家访,与他家长一起和他长谈,并激励他等,但收效甚微,他依然表现出随心所欲。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典型事例:一次值日打扫卫生时,将桶里脏水从二楼厕所窗口往外倒,跟他谈话时,他觉得没什么,不过好玩而已;另一次,因他坐在教室最后排,老师叫他帮忙把置于后黑板边沿的黑板擦送到前面时,他反手拿了,顺势一下扔过去,砸到了前面黑板上,令上课老师和前面同学目瞪口呆、心惊肉跳,问他时,说人家叫他扔就扔了;再有一次,老师指出他作业本上的作业不够认真时,他在老师批语后写了“你脑抽”三个字,虽有擦过痕迹,但字仍清清楚楚存在,找他时,还说只是跟老师开个玩笑;课间与同学在教室里串跳比赛,投影屏幕也差点被拽下来,把自己也吓坏了;征询上团课意愿时,他举手了,挤给他一个名额,他也去上课了,却自说自话不参加考试,还美其名曰“不足十四岁”……因此再提到他,第一反应就是头皮发麻,因为一般说来,这些事情分别出现在不同学生身上可以说不奇怪,但却都集中在一个学习思维活跃的学生身上,且屡教屡犯,作为他的,我的失败感在不断增强。虽然每次事情之后的谈话或批评教育都能使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但却无法令人放松,甚至常常“铁马冰河入梦来”,就像有一颗不定时炸弹,总担心他会突然出现麻烦的“创举”,这不,又来了。2、对小伟的分析:这次,我并没马上叫他来谈话,而是冷静思考,把他的所有“典型事例”进行了仔细反复的分析,并站在他的角度思考:拥有和谐家庭,家长们素质也不低,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呢?结合他较成功的事例:如在一次全校升旗仪式前的认真准备讲稿和大胆、流利的发言;较好接受了班级交给的寒假任务及较认真完成的电子小报等。终于归纳得出一个结论:小伟特别想表现自己,希望时时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但又并未真正懂得如何表现。3、与小伟的谈话:第二天,招呼他到办公室,没有批评他,而是较放松地亲切聊天一样,先一一表扬、分析他几次展现自己的机会抓住的不错,体现了自己的才能。接着谈到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指出社会并不青睐过分谦虚或特别内向的人,更喜欢能大胆展示自己的人,并肯定他愿意表现自己的积极性符合时代发展。他很开心地进入了谈话状态。然后我们一起分析展示的结果:合适的表现既能增加别人对自己的了解,也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能力,获得更多机会等;但如果不合适的表现则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使他人看重自己,甚至可能会让人生厌。这些谈话也水到渠成,取得了他的认同。再共同讨论如何正确表现自己:如课堂上,与老师的积极呼应,既能使课堂和谐,也能激发老师授课热情,多方面提高了课堂效率,反之对老师“挑刺”,盲目表现聪明,则会显出愚蠢、目中无人、缺少修养,影响师生上课情绪等;在与人交往时多点诚挚、热心,会表现出自己的宽怀和良好修养;而在做事时多点沉稳、肯干,则能表现自己的睿智和坚毅……总之,时时、处处都能表现自己,就看你如何做。他脸上露出了羞愧。最后表示:相信他会换位思考,时刻注意如何表现自己,体现真正的聪明。4、初步效果:谈话结束时,从小伟的眼睛里,可以读出一种心悦诚服,他认真地点了点头,真挚地表示:一定注意自己的表现,慢慢改正,争做一个受欢迎的好学生。当然,小伟虽很认同这次谈话,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习惯,不可能马上彻底改掉。值得欣喜的是:从这以后,小伟上课时,对老师的态度好多了;有时可以发现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努力克制自己的一幕;当正在进行的错误被指出时,他会马上停止,接受批评也虚心多了。而且,连带效应,班级里原来爱“附和”他的学生也少了。也但愿小伟能多点自律,尽快改善自我,为良好班风建设出力!三、案例反思1、教育不易,有效教育更难: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老师基本都是“正规军”,对于学生提出的学习方面的问题,总能或想办法能较好解“惑”,有鉴可借,可见,“业”相对好授。而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尽管也都学过教育学和,有丰富理论知识,但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任何他人的特异性,绝没有一个现成的教育模式可搬。却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道”之“传”:如学生的年龄、性格、家教、修养基础等,老师对此的把握、心境、教育时间和习惯等,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再说,也无法即时评价“惑”解得如何。可见“道”相对难“传”呀!而但对学生进行教育,又是每位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之一。尤其是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中学生,虽并非都如小伟一样“麻烦”,但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否则可能会影响群体发展。而要想使教育更为有效,既需要多种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还需要对具体的人各个方面有较清楚的了解,更需具备一定预见性,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接触小伟一年半以后,也只能说,才相对准确地“把脉”,可见真正了解一个学生不容易,要使每一次教育都很有效更难。2、教育反思[1]&&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章:
★小编推荐:
本文标题:
链接地址:影响班主任的101个经典教育案例--晓荷
载入中。。。
载入中。。。
影响班主任的101个经典教育案例
弄花香满衣 发表于
1、和谐有序――创建共同精神家园
章老师走进他刚接手的新生班级,首先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将一张8开的白纸贴在黑板上,对大家说:“现在你们已经认识我了,可我还不认识你们,请你们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这张白纸上。”
于是,大家便按小组顺序一个一个地写。但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因为许多同学字写得大而且乱,8开纸不一会就写满了。有同学提议,再加一张白纸,章老师没有同意。于是,他们只好见缝插针,有的将自己的名字分三处塞进缝里,引得阵阵哄笑。最后实在写不进去了,剩下的同学只好把名字写在白纸旁的黑板上。
当最后一个同学写完名字后,章老师说话了:“同学们很高兴认识了你们。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张白纸,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但是,是不是有些凌乱?有不少名字看不清楚。这张白纸就像我们这个班集体,每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同学。在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里,每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替别人着想。在白纸上写名字很容易,但开始写的同学想到为后面的同学留下空白了吗?如果考虑到其他同学,这张白纸可以写上百个名字,但如果只顾自己,不管他人,那这张纸又能容纳几个名字呢?”停了一下,章老师接着说:“人人都希望独立,但每个人都脱离不了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系。一味要求独行,结果只会一片混乱!但可喜的是大家并未忘记协作,走上讲台时井然有序,当白纸要掉下时,几个同学同时冲上去,重新粘贴好。虽然后来没有空处可写,但没有一个人将别人的名字涂掉,他们只好委屈地将自己的名字插进缝隙中或写在了白纸外面。”同学们笑了,并鼓起了掌。
章老师将纸翻了一面,说道:“有时候我们需要转换思维的方向,当纸的正面写不下时,为什么不能在反面写?其实这张纸的容量是很大的。正如我们的班集体,如果人心涣散,就只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如果团结起来,它的力量是惊人的!”
最后,章老师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希望大家都来关心我们这个集体,我们就一定能能够生活得愉快、幸福!”
――摘自《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期
班主任是为班集体的专门管理而设计的角色,是对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全面负责的教师,是该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协调者,是学生生命活动的推动者。章老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推动者走进了这个新生班集体,走进一个共同学习的单位,走进一个“生命共同体”,开始了一种“生活”。
班级是学习与成长的人生场所,是个有生命特征的群体,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当班主任把班级看作“生命共同体”的时候,他不仅关心学生学业上的进步,更加关心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章老师看到了这个生命舞台五颜六色的美丽,也看到了她的凌乱,让我们咀嚼章老师的话语――“在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里,每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替别人着想”,“每个人都脱离不了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系”,“有时候我们需要转换思维的方向”,“正如我们的班集体,如果人心涣散,就只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如果团结起来,它的力量是惊人的!”这些话语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心深处,和学生的思考碰撞交融,推动着学生生命活动的发展。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需要人性关怀的成长者,缺失了人文关爱,血肉之躯也会形同枯槁,顿时茫然。章老师把学生看作最美丽的自然生命,对他们进行着精神上的引领,从生存技能到制度化的公共职能,从独立、协作、委屈,到团结民主,帮助学生充分展开自我思考和表达,让他们得到平等而自由的发展。
面对这个生命群体的凌乱,建立“有序的班级生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的第一要务。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集体成员在愉悦的心情下取得对团队的认同并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序”是学习型集体的创建与运行,是学生身心发展遵循的规律,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班主任要建设优美的班级环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缔结美好的师生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友谊,让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体会美。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章老师将引领学生在共同的家园中成长,在精神的乐园里和谐有序地发展。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创建的家园一定是个温馨的港湾,是一个能够诗意栖居的地方!
1、班集体是学生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精神家园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建立团结和谐、健康有序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目标。说说你在班级工作中怎样实施目标管理的。
3、班主任是把班级当作自己争“先进”的工具,还是当作培养教育学生的“基地”?是把班级变成“封闭式”的集合体,还是建设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班集体?是让少数学生管理班级,还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出不同班主任的不同班级观。你认为班主任该怎样树立正确的班级观?
2、以人为本――在易说难行中坚守
从师专毕业后的马艳被分配到北京市163中学。这是一所“三类学校”,正确的叫法是“基础薄弱校”即“薄弱”的校舍、操场、师资、生源。“薄弱”的结果是,该校连续数年在全区中考成绩排行中倒数第一。
1995年秋,24岁的马艳成为这所中学初一(5)班的班主任。
开学的第一天,全班同学竟没有一个戴校徽的,认为那丢人现眼。马艳告诉学生们:“我就是163中的毕业生。”学生们愣了。
马艳知道,要让她的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学生找回自尊,找回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信心,不能仅靠成绩单。那将是一场艰苦的较量,首先与旧的自我斗争,其次是与周围的环境斗争,必须凭着大家一点一滴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在马艳的班里,有两名学生持有弱智证明(类似的学生全年级有十几个)。然而,经过反复测试和与他们交往,马艳发现事实上他们只是反应慢一点,小学知识的基础薄了点,而仅凭这就认定孩子是弱智,这令马艳痛心疾首,“大人们太不负责了”!
“你那证明在我这儿可不算数,别忘了,上课时我可要提问你!”
结果,这两个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很快上来了,而且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课下,他俩还常提醒马老师:“您上节课怎么没提问我,我早做好准备了。”
一次,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马艳坚持让全班每一位同学上场操练。有的班不是全体上场,留下几个体胖的、动作不协调的、反应慢的学生当观众。轮到(5)班做操时,个别“歪瓜劣枣”们的动作招来全校一片笑声。结果可想而知,(5)班得分全校倒数第一。
马艳没有批评任何一位学生,因为,所有的人都尽力了。他们就是这样的成绩。然而,全班同学都哭了,哭过之后又笑了,他们拥有一个真正关爱他们的老师。他们更同情别的班级那些被剔出来只配当观众的同龄人,没有人站在那些孩子的位置上想一想,这些孩子的心里该多难受!
其实,马艳嘴上说不在乎名次那是假的。私下里她也有过思想斗争,要不要让那几个姿势难看的学生别上场了?但她没有那么做。事后,她很庆幸自己的选择,“我成天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可一到关键时刻我还是为了分数、排名,置学生的自尊心于不顾,那么这老师在全班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就会一落千丈,我以前讲的全是骗人呢!”
初一时,有位科任老师占了(5)班一节体育课,学生们很不满意。体育委员提出自己带着同学上一节体育,马艳不同意。可上课铃一响,学生们还是被体育委员带下了楼,把任课老师晾在一边。
这回,马艳真生气了,当时就想下去把学生们揪上来。但稍一冷静,她没有下楼,而是自己赶到任课老师的办公室去做解释工作了。当学生们满头大汗兴高采烈的回到教室时,她也没有马上进行全班批评,而是在不久后的一次班会上让大家讨论:自尊与遵守老师的安排及学校纪律之间的关系。她进一步让学生们思考:在占用体育课这件事上,作为体育委员,可不可以有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法?
这件事,让马艳,让同学们都学到不少。
初二下学期,马艳班上来了几位“蹲班生”。其中一个女孩,头一天进(5)班教室时就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劲头,晃着肩,书包甩在身后,浓妆艳沫的脸不屑地掠过老师,又用眼睛大胆地一一扫过全班男生――这时,教室静悄悄的,大伙儿都愣住了。他们都听说过关于这个女生的传闻。
马艳没有给她个“下马威”。头一次和她谈话,马艳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很漂亮,还挺会打扮,什么时候教我几招。”女孩子的敌意一下子就没了。后来在周记本里,马艳除了指出她最近的进步和不足,还写了一句:“我脸上老长痘,有什么好办法?”
一周后,周记本上女孩工整地写着答案:“治痘秘笈:每晚睡觉前用牙膏涂沫。”
又过了一周,女孩看到发下来的周记本里马老师的评语:“谢谢你的偏方,我试了,还真管用。”
后来,女孩和马艳老师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马艳说:“我认为女孩还是往可爱上打扮好看。”不久,女孩把自认为很“酷”的头发剪了。马艳又说了“青春期的女孩穿太过紧身的衣服对身体有害”,从此,女孩天天穿校服上学了。初三时,女孩入团了。
“孩子都有自尊心,和大人一样。让他们改正错误的时候,要留有余地,还要留有时间。有时候老师心急,说话不尊重孩子的感受,结果是把孩子往绝路上逼。有时候,老师的一个失误就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慢慢地,(5)班成了全校学生都羡慕的“天堂”,因为,在大多数班级里普遍存在的因成绩、家境等因素的彼此歧视,在那里没有市场。
校长也对(5)班刮目相看,因为,(5)班从没有出现过考试作弊,尽管他们班的成绩在全年级并不突出,有些科目还倒数。学生们都认为作弊是自我侮辱。
三年过去了,学生们均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了。学生及家长们深深地感激马艳老师,而马艳也感激她的学生们。用她的话说,不是她教会了学生该如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而是学生们教会了她用一种新的态度和观念当一个好老师
(案例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有删节)
“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也是发展的首要目标”,教育是有规律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是教育活动展开的依据,也是其追寻的目标。对于作为教育活动一部分的班主任工作来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其展开的基础。以人为本落实到班主任工作上,要求班主任重视学生人的因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身需要,时时处处以促进发展为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班主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心智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把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充分发展丰富多样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
以人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班主任工作既要针对所有学生,根据学生的共同点展开普及性的班级管理,又要求针对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各自的特性调整班级管理的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情感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智力、需求。在促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综合发展的大前提下,也要认识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班主任不能把所有学生看作完全一样的人,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否则,会使许多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失去信心,缺乏积极主动的主体参与意识,也就难以保证其成为合格的创新人才。
以人为本,还要教会学生自主管理。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任何外在的刺激与强化都无法与教育对象自身的认识和行为相提并论。班主任工作要为学生由他人管理向自我管理发展创造条件。
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容,关键在于落实教育的细节。以人为本,说起来滔滔不绝,做起来却异常艰难。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有着种种本末倒置的现象,理想的教育在不断地描绘,但距离仍然是那么的遥远。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改变不了下雨,但你可以打起雨伞……让我们在所有的教育行为中审视并坚守以人为本吧,这份坚守就是明天一切的改变。
1、强调“以人为本”是不是就可以否定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呢?你在班主任工作中是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
2、你对“理想教育”的信念是什么?你准备怎样“以人为本”实施你的教育理想?
3、突出主体――人人都是管理者
开庭审理“早恋”
告诉团:早恋是不是一种隐私?
证人:是。
告诉团:公布隐私正确与否?
证人:否。
告诉团:早恋能否为大多数人接受?
证人:能。
告诉团:为什么会遭到坚决打击呢?
证人:老师与学生思想不一样。
告诉团:你的前提是站在那一方面看?
证人:学生。
告诉团:如果你是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早恋,你会怎么看?
这是深圳市高级中学“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庭审的一个精彩片断。“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至今已开庭20次,其中6次让校方坐上了被告席,这次“早恋问题”的审理就是因为学生对校方规定的异议而产生的。
《深圳市高级中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八条规定:“谈恋爱,发现一次即作处分,不得参加任何评优活动,再扣量化得分15分。”学生认为校方的这一规定深深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应修改内容。于是,“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开庭。
庭审一开始,“告诉团”代表学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男男女女、儿女情长,诱惑、冲动、理智、困惑之下,难免内心复杂,出现早恋者。
――早恋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特有的,在坐的老师也是如此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对坚决打击早恋的规定提出质疑,我们认为对待早恋应以引导为主。
“律师团”成员马上针对“告诉团”观点的每一个细节展开辩论,他们认为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有四个:生理需要,赶潮流,为了面子,心理不成熟……辩论被仲裁主席打断,他认为在“原因”上兜圈子偏离了主题。
证人举证针对以下两个问题:早恋行为扣15分是否存在?扣分对早恋学生有什么影响?
“告诉团”和“律师团”的证人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证词。比如,“告诉团”一证人证言:自己的一个朋友早恋,被老师和家长知道了,私人物件、日记都被撬开看过,隐私权受到了侵犯。他想离家出走,一个原本十分活泼的孩子现在变得沉默寡言,十分叛逆,成绩直线下降。
举证和询问完毕后,双方总结陈词。休庭。
经过仲裁委员们短暂的讨论,仲裁主席宣布“仲裁决议”:
经合议庭休庭商议后,作出以下裁决:
1.反对早恋,但提倡同学间建立正常互助的友谊关系;
2.将《深圳市高级中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八条“谈恋爱,发现一次即作处分,不得参加任何评优活动,再扣量化得分15分”修改为“影响范围十分广泛、情节十分严重者,发现后应以教育为主,不改正错误行为者,再作处分,扣15分”;
3.学校应加大对“青春期情感咨询中心”的宣传,并对咨询同学姓名、内容进行保密;
4.班主任、导师定期和同学进行心理交流;
5.同学积极主动与老师交谈、解惑;
6.学校处理此类事件,应实事求是。在没有确切证据、未做充分核实时,不能随意以“早恋”做结论,否则同学们有权向本庭申诉。
此外,责成本庭监督小组监督校方、同学对本庭裁决的执行情况,为让同学们顺利、平稳地走过花季雨季而共同努力。
以上决议即日生效。
(案例摘自深圳市高级中学孙泽军文章《透视“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多元化的取向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紧紧相连,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显得重要。新课程提倡自主管理,新时期的班主任要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深圳市高级中学开展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就是彰显学生自主管理的成功案例。“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借用社会法庭的运作程序,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裁决,既要让学生在‘讨个说法’的过程中增强法制观念、又会让学生在自我做主的体验中强化自律教育。
在“天地君亲师”的传统教育文化影响下,一些教师总以为他可以为学生包办一切,他可以规划学生未来的发展。实际上,一个人如何存在于世上,取决于他不断的学习、实践体验和自我建构。我们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价值实现。
1、班主任要努力营造一个使学生成为主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管好自己,从小事做起。要让学会制定个人目标和计划,还要学会自我约束自己,在学会管理自己的基础上,学会管理班级,为集体做贡献。班主任在班干部的培养上应面对全体学生,可采用轮换制更多的为大家提供机会。营造自主管理的环境,还可以重视集体力量对学生的影响,通过“班规”“法治”进行自主管理。
2、班主任必须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与管理。有位班主任就把他所在班的学生分为八个学习小组,分别由八个组长带领,并帮助学困生。同学之间学知识,比和老师学要快得多,各组之间有明确的评比制度,一个月一总结,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都不愿给自己的小组抹黑。半学期下来,带动了一大批学困生。班主任的“偷懒”,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3、学生的主体性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应加强引导。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通常要按以下步骤:老师管理为主――师生共管――让孩子自我管理。在一个新的班级里,同学们相互之间不了解,班主任当然要多管理一些;在学生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的时候,班级管理就可以进入班主任与学生“共管”阶段;当学生的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全班人人都有集体服务的精神和岗位,建立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时,班主任对班级的事务就可以基本放手,让孩子自我管理了。深圳市高级中学开展“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就属于自我管理的较高阶段,通过“庭审”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体现学生自律,激发学生“内心自由”。
“主体性管理”的着眼点就是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解决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主体性管理”的充分发挥有助于学生充分地实现“自我”。
1、卢梭说过“任何一个不做事的公民都是贼!”请你结合“自主管理”理念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案例,说说你在班级工作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的。
学生素质的提高是长时间的工作,要想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老师必须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探索,而老师,画龙点睛即可。新学期伊始,学校分配给我们一个艰巨的任务――办橱窗,可我带的是初一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讲就是闻所未闻。当团支部书记接到任务后,紧张兮兮地跑来办公室:“老师!老师!学校让我们出橱窗,主题是学雷锋,我们没办过,您帮我们一下吧!”一听这话,我顿时计上心来,“好啊!不过我能帮你们的只有两个:一是费用,二是你们办完了我给你们指导。别的嘛……我无能为力。”“啊!?”无言中,我们各自行动了。我没有插手他们的工作,但我一直在幕后观察着一切。两个活动日,同学们完成了,兴致勃勃地来找我:“老师,我们完成任务了!”我也高兴地去看,虽然稿件还有很多不足,虽然色调还有很多不配,但那是他们亲手完成的啊。我也高兴地说:“很好啊,如果下次这个地方……那就更好了。”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比一次好,我也一次比一次轻松。
4、民主管理――把学生推向前台
“六一”儿童节前,学校少先队大队要表彰一批优秀少先队员,每个班级有5个名额。到底该推荐谁呢?我决定用民主选举的办法。在班会课上,全班同学进行了投票选举。经过公开唱票,结果很快统计出来,排在前4位的是陈逢、戴荔、俞阳、王闻哲。但让大家有些为难的是,有两名同学的票数并列第五。
中队长问我怎么办,我想了想说:“我投一票给他们中的一位,不就解决了吗?”
一位同学举手发问:“丁老师,你为什么要投票?”
“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当然可以投票。”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别的老师也可以投票吗?”
咦?这个问题我倒没有想到,但我很快又想出了一个理由:“我是中队辅导员,理应参加少先队的活动,其他老师不用参加。”
哪知道,立刻又有几只手臂高高举起来,小家伙们不依不饶:“可是,你应该和我们同时投票,不能等结果出来后再投票。”
我一下愣住了,对学生们有如此强烈的民主意识,我深感惊讶。尽管当时我有些尴尬,可仔细一想,学生说得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我尊重了学生们的意见,没有投出自己那一票,也没有重新投票,而是根据投票的结果,向少先队大队反映,请求增加1个名额。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却难以忘记。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学生给我上了一节民主教育课。
(案例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一书)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民主的时代已经来到。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民主的生活还不习惯。但春天已来,我们必须脱去棉衣,穿上春装。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学生给老师上一节民主教育课,是师生平等的体现,是教师“权威”向“以人为本”转化的标志。
政治上的民主意味着对公民权利的尊重。班级教育中的民主仍然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也遇到过“班长人选谁决定”的问题――
班委改选的通知发下去后,要求学生推荐新班长。有26人推荐了徐蕾,有26人推荐了李飞(班上共52人),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让两位同学准备发言稿,写出班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若当上班长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准备看了他们的文章后再定班长人选。还没等结果公布,就有两位班委来到办公室询问结果。在得知我的想法之后,他们很惊讶:“老师,那是我们的民主权利呦,怎么能由您一个人决定呢?还是投票决定吧。”作为班主任,我当时感觉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但事后想:在这种情形下,真的需要班主任来做最后决定吗?既然先前已经让他们投票选举了,现在再由班主任决定,不是有点虎头蛇尾吗?不是会给学生造成虚假民主的印象吗?并且我的班主任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
事后有位同学在周记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就在我们都以为老师要决定班长人选的时候,老班却让我们再投票选举。我很感动,因为这是老班对我们的信任,我认真比较了两位候选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需要负责任的班长将这个集体带好,共同发展。我们的老班真不错。”
把教育过程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消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成长的空间更为广阔。民主管理,把学生推向了前台,提高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民主,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的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
1、在民主管理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受到的最大挑战是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如何能做到收放自如?
2、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讲了一件事:
有个学生把车子停在了不该停的地方,因而挡住了别人的通道。老师冲进教室很不客气地问:“是谁的车子挡住了通道?”等汽车主人回答之后,这位教师厉声说道:“马上把车子移开,否则我叫人把车拖走。”
这个学生是犯了错,车子是不该停在那里。但是,从那天开始不止那个学生对老师心存不满,甚至别的学生也常常故意捣蛋,使那位老师不好过。如果这位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一事情,结果会如何?他可以好好地问:“谁的车挡住了通道?”然后建议这位学生移开车,以方便别人进出,相信这个学生乐意这么做,这样也不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
5、师生平等――山不过来我过去
宇,我们班的现任班长,思想较复杂,不属于那种清澈透亮、一眼就可以看穿其心底的孩子。对他,我总是无法发自内心的喜欢他、欣赏他。
上学期“六一”前夕,学校让选各种奖章的得主。记得选“礼仪章”时,我先提了几个同学的名字,当时宇就在底下问:“老师,是你选还是我们选?”教室里突然就安静了下来,我心里有些生气,但还是平静地说:“宇,我只是想说明这几个同学符合‘礼仪少年’的标准,但是没有说就定他们了呀!”虽然自己当时显得很平静,但我语气中很不友好的味道大家都感觉到了。因为这件事,我们之间悄悄地产生了一些隔阂。我尽力让自己喜欢每一个学生,但是很长时间,对宇,真的是喜欢不起来。
这学期开学,我们重新改选班委,采用竞选的方式。那天竞选时,宇没有参与。当时,面对不是很热烈的场面,我对学生们说:“没有人竞选班长?没有班长怎么行?没有班长,学校分下来的一些工作怎么做?”这时,听到宇在下面说:“那就不做了!”这话从目前还是我们班长的宇的口里说出,就如同大冬天一盆冷水冷不防浇在了头上。这盆冷水浇得我半天说不出话。我控制着自己,接着宇的话对同学们说:“宇说我们就不做学校安排的工作了,这行吗?可能吗?我们还是学校的一个集体吗?这话从我们的现任班长宇的口里说出,我的心透亮,也感觉非常悲哀!”听了我的这些话,宇的脸上表情极不自然。
班会结束后,尽管多数班委都被确定下来,但我的心情却很郁闷。我知道这个疙瘩就是因为宇,宇的举动让我很不舒心。这个疙瘩就让它这样持续下去,越滚越大?不,我要解开这个疙瘩!我把宇叫出了教室,还没说几句,宇的眼泪就往下掉。我说:“怎么了?有什么事就跟老师说。”宇还是在流泪,沉默了一会,他说:“老师,我不想说……”这个“不想说”让我心凉。看来,宇还是想对我敞开心扉。看着流泪的宇,我决定换一个话题。我轻轻地对宇说:“你的英语这个学期一定要努力,老师很为你的英语着急。老师留的需要背诵的部分,以后你每天都来给老师背(每天我是让组长检查同学的背诵情况),好吗?我们俩一起努力,争取让你的英语在这个学期有起色。”宇点了点头,但他突然说:“老师,像刚才班里那样的事,您最好下来私下里和我说,不要当着绑里同学说,行吗?”我说:“行!”我明白了,刚才宇不想说的可能就是这件事!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宇是一个很要面子的学生,我几次当着同学们的面,针对他的问题让大家发表意见,况且,我话语中透出了对宇的不满与愤怒,这也许让他感觉非常难堪,我对自己的不够宽容而自责。
和宇谈话之后,想起他溢满泪的眼眶,我不得不提起笔,我决定给宇写封信。我要开始主动走近宇,我不能让宇远离我,我要用我的真诚打动他,我要让宇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与期望,我要让宇明白,老师就是他的朋友。第二天,我把信交给了宇,宇没有回信。下午大课间,宇拿着英语书来到我的办公室。他记着我昨天说的话!宇,他主动来让我检查他的背诵情况了,我心里非常高兴!这是一个好迹象。当我开始向他走近的时候,他感觉到了这份关爱,他也向我走了过来。后来的几天,凡是我要求背诵的英语对话,宇都是在课间来办公室给我背。突然发现,宇也是那样可爱。
(案例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一书,作者:严娟娟)
师生平等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理念,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是以控制者的角色出现。这种控制有效地达到了对学生的一致性要求,但也抹杀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新课程的实施让班主任不能再以控制者的角色出现。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要求班主任立足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特点,着眼于学生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中使自己成为班级中的一员。在班级工作中,反对班主任霸权与“告诉式的教育”,提倡师生平等对话,把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结合起来,把班主任工作变成是与学生平等交往的活动。
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是教师职业特点蕴含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双向互利的授受一体,而不是一种单向施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要通过教师本人心灵深处平等意识的自然流露,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营造班级人际平等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唤起学生内在的尊严感。尤其对一些后进的或者有自卑感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善于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禀赋与才能,使他们产生“我有着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的智慧”的自信与自尊。
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主动来缓解彼此矛盾的应该是老师。传统的师生关系决定老师处于强势,学生处于弱势,学生不会主动接近老师来缓和气氛,只有老师主动接近学生。老师就如同学生的父母,要能包容学生。“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当与学生之间出现摩擦时,要有一颗爱心,要有宽阔的胸襟,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主动迈出一步,真诚地走近学生,迎接你的将是一片快乐、和谐、真情飞扬的天空。
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是绝对相等的。今天老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班主任热情、公正、民主、平等的优秀品质会对班集体中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自觉中促进学生身心良性发展。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班主任面对背景各异、品性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心境下,难免言行失当。如果你发现自己错了,如果同事提醒你做错了什么,如果学生个人或几人口头、书面批评你,你是否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式向学生真诚道歉?或者,你是否会大方坦诚地向学生公开道歉呢?
2、读下面的两段话,围绕“师生平等”这个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课间休息,一女生来到办公室:“李老师,我想借个杯子喝水服感冒药。”我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角落的书柜:“喏,第二格抽屉里有,自己拿吧!”学生找到杯子,自己倒开水服了药,说:“谢谢李老师!”然后走了。
上课了,是作文课。学生在下面写作文,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这时,手中的红色圆珠笔没油了。于是,我轻声地问前排学生:“谁有红色圆珠笔,借来用用?”虽然是轻声,但许多学生都听见了。于是,坐在前几排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从书包里拿出文具盒,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找出圆珠笔,他们纷纷把握笔的手伸向我:“李老师,用我的笔吧!”“李老师,用我的!用我的!”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真诚的渴望。还是那位课间向我借杯子的女生反应敏捷,坐在第三排的她几乎是小跑着上前,把笔递到我的手中――在递到我手中之前,她还细心地将笔芯旋转了一下,把原来的蓝色旋转成红色。
6、全面发展――让每一朵花都开放
“让每一只小鸟唱歌,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这是教育的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每个老师各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记得1998年我班上新转来的一位男生,个性倔强,脾气暴躁,很难与人相处。周围的同学三天两头来告状。我感觉他在这个集体中是孤立的,没有朋友。怎么引导他学会与人相处,让同学们能接纳他呢?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严厉的措辞或是简单的说教,对于他这样的孩子是没有用的,但有一点我坚信,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真心的朋友。
对他的转化工作也就开始了。他待人尖锐偏激的态度,其实正恰恰反映出他心中对友情的渴望,渴望被人重视。所以,当他周围的两位女生又一次向我提出换位子且离他越远越好时,我一方面做两位女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没有去批评指责这位男生,而是向他提出了要求:“在你的周围为自己找一个朋友。两周后,把他(她)介绍给老师。如果你成功了,老师表扬并有奖励。”听了我的话,他先是一愣,沉思了一会儿,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是在承诺什么重要的约定。
两周后,他如约来到我的办公室,他找来的朋友,竟是前两周要换位子的一位女生。这位女生的话更是让我喜出望外,她说:“我很愿意与他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不再欺负我们了,还乐意帮助我。”男生的表情更是激动,随即他问什么时候带第二个朋友来。我欣慰万分,我知道他此时心里又燃起了对成功的渴望,他也明白了获得朋友对他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同学成了他的朋友。同学们对他也不再退避三舍,而是真心欢迎,这位男生还在班级评选“热心人”的活动中被评为“热心人”。对他获得的成功,我由衷地高兴。然而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考虑到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出现的反复。每当这位男生又犯错误时,我总会把握时机给他一些激励的话语,如:“你在老师心中一直是个不自满不服输的男子汉,我信任你。”每一次他都能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他是在努力地克服缺点,不断挑战自我。
在我的班主任历程中,我总结出:在更多情况下,对学生施以激励为主的教育方式,含蓄委婉地批评,较之直来直去的呵斥更容易为他们接受。在老师温暖的话语中,学生通过自我反省,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样,教师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一书& 作者:凌林)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班主任应全面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品德的成长,而且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和审美追求;不仅要关心学生在校内的活动,而且要关心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行为。班主任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娱乐,从思想到生活,凡是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影响的方面和因素,班主任都要关注和研究。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谆谆地告诫我们:“只要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现实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班主任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的全面人才观念。
第一,对学生要公正,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决不能因学生家庭的出身、父母职业、品学优劣、爱好特长、性格刚柔、曾获奖惩、是否听话,乃至年龄性别或相貌长相、衣着服饰等的不同而偏爱或歧视某些学生,更不能因为某些学生对班主任态度不端、言谈不逊、举止欠佳而记恨在心、耿耿于怀、处处刁难。
第二,要使全班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决不能把时间、精力只用在优秀学生身上,还要想到中等生,特别是后进生。全班学生都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对全班学生都应关心爱护,相信尊重,教育帮助,培养提高。“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应成为每一位班主任的座右铭,应成为检验班主任工作实绩的一条重要标准。班主任要端正教育指导思想,增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善于窥探学生的变化,针对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第三,抓好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能以分数高低为依据,也不等于平均发展,主要是指生理和心理发展。
“让每一只小鸟唱歌”意味着对学习困难的“鸟儿”倾注更多的耐心与关爱。由于个性差异,学生发展很难绝对均衡同步,总有部分学生暂时滞后,表现为应试教育考场上的受挫,但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他们都能够找到体现自己个性尊严的角色,能够尽情挥洒其独具魅力的创造色彩,奏响最美的音符。
“让每一朵花都开放”,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班主任用全面发展的理念演绎着“希望教育”、“个性教育”和“成功教育”。我们相信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1、你的班级里有持有弱智证明或者说不在籍的学生吗?你每次集体活动都让全班同学参加了吗?
2、一次李镇西老师去外地上公开课。上课前走进教室发现只有40名学生,开始还以为当地教学班就这么多学生。后经了解得知,因为怕“效果不好”,另有20来个成绩不好的学生“淘汰”了。李镇西当即表示,把另外的学生全部叫齐,“一个都不能少”!否则罢教。后来所有学生都坐在教室里了,他才开始上课……请你设计一下,李老师上课前该对学生说些什么以表达他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7、个性培养――每个人都是天才
著名畅销书作家刘墉有篇《每个人都是天才》的文章:
在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出版的书上,看到一张动人的照片
一个漂亮的年轻人,跟一对老夫妇坐在一起,年轻人长得浓眉大眼,仿佛是旁边老人的翻版。只是在老人斑白眉毛的下面,有一双失明的眼睛。
老人另一侧,是个中年妇人,或许是那年轻人的母亲吧,居然也是位盲人。
看那标题为《心灵的璀璨与光华》的文章,才知道年轻人是著名的摄影家陆沙舟。
陆沙舟家里很穷苦,他还没上小学时,就得每天晚上带着父母去为人按摩。父亲吹着笛子,把手搭在陆沙舟的肩上,母亲又拉着父亲,三个人连成一串,走在暗暗的长巷里。
小学之后,陆沙舟开始逃避,逃避“不完整的双亲”,也逃避同学们的眼睛。
进入青春期,陆沙舟变得更叛逆了,不但功课不好,而且常常闯祸。有一天他又闯了祸,被主修工艺美术的导师罚锯木板,陆沙舟存心捣蛋,故意锯出一个跟老师规定的图形相反的木块。
原以为导师一定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导师居然看出他的才华而大加赞美,于是激起陆沙舟对美工的兴趣,一步步努力,终于进入美术职业学校,成为一个专业摄影家。
看这篇报道,我有很多的感慨,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我高中的时候,也不用功,高二那年有一次英语、数学都不及格,我大为恼火地在周记上写了一篇短文《总有一天我要站在彩虹上》,文笔的内容很狂傲,说:“我是丰盛,我是美好,我是不回顾地一味向前飞。我要写诗,我要作画,我要的是什么都不在乎!”我甚至嘲笑那些用功的同学,“像你们吗?像XYZ吗?像煎干的灵魂吗?凡我将来不需要的,滚他的蛋!”
跟陆沙舟一样,我也以为会挨骂。没想到我的导师庄瑞英女士不但大加赞美,而且建议我登在校刊上。
于是我由“投稿人”成为“编辑人”,愈写愈多、愈写愈勤,一路写到今天。
我后来常想,如果高二时没有庄老师的赞美与鼓励,可能就没有今天这个散文家的我。
同样的做法,我也带到了自己的教室里。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回到母校教书。有一天,改学生的书法,发现有个学生写得又黑又脏,但是笔墨纵肆,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我举着朱砂毛笔,看了又看,不知怎么给分数。论“规矩”,他的字实在太乱;论“气韵”,他的字又别有一种“丰神”。
最后,我批了个“甲下”。
书法作业簿发下去了,我看到那学生的眼睛瞪着自己的成绩,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见到他旁边同学的奇怪反应。我猜想:他们一定认为我这个导师乱批。
于是我对全班说:“某同学的书法,以一般的标准来看,我应该给他丙,但是我发觉他的字里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大家要知道,字写得漂亮不难,但是写得自成一家,别有风骨,就不容易了。凡是成功的书法家,必定都因为他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味道。”然后,我把那学生叫到桌前:“你下次控制自己的笔,不要写出框子,就会好多了。你想想,一个有才气的人,如果又能约束自己,脚踏实地地学,当然容易成功。”
我相信,那时候班上每个学生都看到了,他一天天进步,一天天收束。他的本子不再又脏又烂,他的字不再横涂竖抹。最后,他居然能代表班上参加书法比赛。
如果有一天,他成为书法家,我一点也不会诧异。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班主任工作的最终归宿是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遗传学和生物学等学科证明,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证明,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个性既是遗传素质成熟的结果,又是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的结果。先天的遗传已经使人各不相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更是复杂多样。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个体之一――班主任,对学生个性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学生的态度、人格和能力等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由班主任来完成的。班主任应该在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全面发展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安排,培养学生发展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生存品质和人格特征。
个性培养以教师的尊重为前提。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关心和尊重,归根到底是对学生人格的肯定和尊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应有的权利,使他们能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生活,处处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也就都有他不同的气质,只要你细细观察,即使看来驽钝的孩子,也都有他杰出的一面。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顾钧曾经说过:“从本质上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都存在极大的潜能,就看你如何去挖掘和培养。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永远不要挫伤他的自尊心,永远不要让他产生失败感,即使是在他遭遇挫折的时候”。
在我们的生活与教育实践中,有很多由于尊重、赏识而使个体熠熠闪光的案例。识才的指挥家在合唱团“放炮”的歌手中听到最美的音色,而去发掘他,训练他成为独唱家;识才的将领,能把最顽劣的士兵,调教成最骁勇的战士;识才的老师,能把每个学生调教才天才。作为班主任这个专业团队,我们在践行个性化理念的时候,提倡实施“个案教育”,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对每一个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将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向“育人型”、“科研型”转变,走向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理想境界。
1、了解“个案教育”的有关理念。
个案,等于每一个个别,而不只等于典型的、特殊的个别;
个案,等于每一个群体,如小组、班级等,而不只等于典型的、特殊的群体;
个案教育,既要有静态研究,又要有动态研究;
个案教育,既要有个体研究,又要有群体研究;
个案教育,既要有普遍研究,又要有特殊研究;
2、在现实生活中,当面对具体的学生和具体的情境时,师生如何相处的问题很复杂。请看下面的案例:
“我是很懂法律的”
王同学在学校多次违反校纪,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收效甚微。于是对他直言,如果依旧迟到早退,就让他的爸爸把他领回家,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听完之后,王同学义正词严地回答:“你们剥夺我的读书权,我就告你们。我是很懂法律的。”
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会怎么办?你如何看待今天学生的维权意识?
8、生命教育――追寻教育的生态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这样一篇课文:
那条小鱼在乎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着,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是一组关于青少年自杀的个案报道:
2000年2月,云南昆明一初二学生,因上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药自杀;
2000年3月广东顺德市杏坛镇一初三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上吊自杀;
2000年9月,陕西西安市18岁少女秦某因父母长期不和,她苦劝父母和好,因其父亲执意不肯,跳楼自杀;
2001年3月,浙江宁波市某中专18岁女生戴某因痴迷歌星而上吊自杀;
2002年4月,北京一名初二学生吴某因学习成绩一般,跳楼自杀;
2003年11月,广州梅州市双头中学4名十三、四岁的女初中生,因害怕谣言,感觉生活太没意思,集体在宿舍里喝农药自杀;
2004年11月,江苏一名17岁的中学生因不堪老师在课堂上当众羞辱,写完遗书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4年11月,呼和浩特一名高一学生因考试成绩总在前十位徘徊,而难以像初中时那样拨得头筹而跳楼自杀;
――摘自《基础教育》
生命诚可贵,小鱼在乎,何况人乎?何况学生乎?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是的,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我身上美好的“善根”。说到底,也就是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拥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
曾经读到一篇文章,记述了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但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学生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但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却认为,他们两个一定在火海中没有出来,于是没有向老师报告,就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我们的“小英雄”不幸遇难,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这个事情在我们看来他应是“真正”的英雄,但美国学校竟没有“表扬”更谈不上“追认”什么了,反而校方因为没有教好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处罚。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的教育习惯于教人学习革命战争年代的“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临危不惧”的英雄壮举。在面临危险时,把珍爱生命的人称为“逃兵”,称为“懦夫”,受到人们的鄙夷。诚然,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但却不值得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儿童学习和效仿。倘若生命都失去了,还谈何生命意义的实现呢!
自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生命教育”以来,这种思想很快在许多国家形成新教育思潮。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缺乏专门的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即使在有关课程中存在的对生命的讴歌和礼赞的相关内容也由于应试备考饿原因被肢解,学生难以体味到其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其意义。新时期的班级管理者应将有关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等内容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们懂得生命是宝贵的,它不只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社会,一个人只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才能形成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珍惜生命,又不畏惧死亡。
所谓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
――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珍爱生命、发挥潜能、实现自我。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真爱他人的生命。
――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社会的呵护、关心人类的危机。
生命教育的目标关系到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具体而言主要是:生存与自我保护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正常的性别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理解生与死的意义。重点是使未成年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宝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最复杂的科学是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教育是生命教育,最珍贵的文化是生命文化。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补上这一课,为自己、为学生、为国家、为社会。
1、哲学家狄尔泰说过:知识与生命的脱节、理论与生活的分离,产生了许多无思想的生命和无生命的思想。请你思考当今社会漠视生命现象的根源在哪里?
2、阅读杰?唐纳?华特士的《生命教育》一书,和杰?唐纳?华特士一起探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教育的真谛。
3、读两名学生离校出走前写给班主任的信,谈谈你的感想。
尊敬的X老师:
请原谅我们的不辞而别。我们知道您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为了我们能在升学考试中考出好成绩,您牺牲了休息日,牺牲了健康,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家庭。这些也一度让我们感动。可您知道吗?您现在牺牲自己的同时,也牺牲了我们。您总是那么严厉,不许我们踢足球,不许我们看电视,甚至不许我们互题毕业赠言。在您的眼里,只有一天到晚埋头学习的人才是好学生。您又是那么苛刻,作业本上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引来您的一顿训斥,甚至是重做一遍的惩罚;课堂上一次不经意的小动作也会招来您的一番盘问,甚至是关晚学的厄运……学校安排春游,我们高高兴兴带了相机、玩具、食品,想乘机乐一乐,您却硬生生让我们把这些东西全留在教室里,只花了半个多小时带我们出去转了一圈,就算是“春游”了。运动会上,我们为了给运动员解渴,私自买了水果、矿泉水,您不问青红皂白,将我们臭骂一顿。做您的学生,真的好难!好累!我们有写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书,就是没有玩耍的时间,没有看电视、听音乐的机会。我们都快成了一群只会写作业的机器了。
X老师,如果读书只能是这么痛苦的话,那么我们宁可不读书。我们走了,出去寻找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
两个被迫出走的学生
读了这封信,班主任老师该作何感想?你在不知疲倦地付出、不问收获地耕耘的同时,是否也犯下了同样不易觉察的错?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做着“一相情愿”的傻事,不管孩子们是否需要,是否愿意,是否接受,仅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塑造、去培养符合自己要求的人,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发表评论:
&&日&历&&|& Calendar
载入中。。。
&&登&录&&|&&Login
载入中。。。
&&我的分类&&|&&Label
载入中。。。
&&最新日志&&|&&Lastest
载入中。。。
&&最新评论&&|&&Comment
&&Blog统计&&|&&Statistic
&&友情链接&&|&&Links
&&给我留言&&|&&Message
载入中。。。
&&搜索&&|&&Searc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学聚会班主任发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