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艺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培养的策略有哪些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整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5|
上传日期: 22:08: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简答题_张小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贴子:
1、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采用讨论教学法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联系实际教学
对学生进行启发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炫酷暗黑奇迹MU页游强悍来袭,秒怪秒BOSS,来玩就送海量RMB礼包!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2、班级规模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  其次,学生越多,学生间的差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3、班级的性质。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 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 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4、对教师的期望。
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A练习课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B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C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D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E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和探索时间
简述小学教学三维目标的写法a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b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a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b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c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保持正确姿势,组织体育活动,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眼耳的卫生保健。 8、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8、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8、简述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练习的题目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以及基本技能的提高;(3)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反馈;(4)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5)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8、简述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区别:教学原则不是教学规律.第一,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第二,由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相同.第三,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彼此之间不一定是单义的联系.
纸屏这一本,联想YOGA系列全新笔记本张天爱期待与你相遇,官网立即购买!
12简述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A感知,注意。记忆,B想象、思维。C意志。D情感E性格的特点。 13、 基础教育的入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一是各项教育任务的要求是基本、初步的、浅近的,是小学生可接受的;二是凡要求学生掌握的,必须是扎实的、牢固的,这样的基础才是坚实的。
14、简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l)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2)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3)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4)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15.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1)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了时代的要求。(2)提出九年一贯制。(3)强调课程设置的均衡性。强调课程的综合性。
16、 简述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A教学交往策略B课堂管理策略C课题时间管理策略 17、简述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1)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目标);
(2)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反思教学技能(反思教学得失); (3)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
(4)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反思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6)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反思教育理念);
(7)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
18.如何预防和指导小学生学习疲劳?(1)合理安排学习的课程; (2)在课堂教学诸环节上,也应注意疲劳的预防;(3)确保小学生的休息、睡眠,休息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4)要注意小学生的营养问题。 19、简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0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特殊性,义务性,全面性。 21.简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
简述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A课程表的安排,明确各门课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B确定并分析教学内容C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D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E对具体的教学单位和课的类型结构进行规划F组织开展教学活动G评价教学结果,为课程实施提供反馈信息23、简述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抽象性增加;(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4)概念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24、复习课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同一材料合理地用不同形式呈现,用不同例子讲解,以使学生产生新异感,并有利于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仔细研究某一现象,便于全面理解。(2)复习不是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练习应练在重难点之处,练在学生掌握薄弱、疑惑之处。(3)复习不是原地踏步,作同一水平的循环,而应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形成网络.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4)练习要体现“广度”、“坡度”、“深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思维训练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练习应引申,深化综合贯通,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迁移能力。25、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26、简述CIPP评价模式?1背景评价2输入评价3过程评价4成果评价 27、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1实践性2探索性3综合性4以学生为主体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9、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教学与智育的联系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2)教学与智育的区别
第一,两者所属范畴不同。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概念并列;教学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途径,与课外活动等概念并列。
第二,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它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第三,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29、小学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活动有哪些指导意义?(1)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小学教育目的一经确定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2)小学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因此,共同的目标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3)小学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0、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A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B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32、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简述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1)教学即教授。(2)教学即教学生学(3)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4)教学即探究(p7)34、基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本原则有哪些?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讲授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37、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见22题38、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37、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A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以直接感知为主(演示法 参观法C以实际训练为主(实验,练习,实习作业D以欣赏活动为主(欣赏法38、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与传统观念相比,新的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有哪些?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实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41、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①自觉性;②独立性;③创造性 (2)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阐述: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②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4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①具备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②拥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②观察学生的能力和教研能力;   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43、教师应如何备课?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44、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45、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是什么?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
导读:《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1)在教学过程中,(2)在教学过程中,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双边性,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
(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2)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缺乏必要的直接经验时,还应当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3)在学生掌握一些间接经验时,就可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
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双边性;认知性;实践性。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治、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
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
(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6. 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特征: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位――课;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教学场所较为固定。
优点: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的进程;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
缺点: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是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8.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二、简答题、
1.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教师掌握了教学手段,就能更好的发挥一个教育者、知识传递者、组织者和经验者的作用。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深入地揭示教材的内容,有助于教师简明诡要地叙述教材的内容,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恰当地使用教学手段,能够优质高效地输送教学信息,使教师在课堂上摆脱大量的纯技术性工作,从而更多时间同学生一起从事创造性劳动。
2.为什么说应用与选择教学媒体应考虑学生的特点?
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象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3.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形式有哪些?
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校园网;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
4.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
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教学艺术的形象性;教学艺术的情感性;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5.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语言艺术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6. 什么是副语言?
副语言一般由辅助言语和类语言构成。辅助言语是语言的非语词方面,它包括音质、音量、音调等。
7.简述CIPP评价模式。
第一、背景评价;第二、输入评价;第三、过程评价;第四、成果评价。
8.什么是发展性评价?
第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打颤。
第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第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第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的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一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第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境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见的的互动,强调被评价的需要者成为评价者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诡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第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综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又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9.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哪些?
目标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CIPP模式;自然探究评价模式。
三、简答题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
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不同的。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计划、学科、教材为中介,与学生发生到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
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课程与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3.简述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
心理学对学生观产生影响。学生观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将基理论称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的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为实现他的主张,他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主张,该理论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的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
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的趋势有:(1)多种取向的综合。(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随着研究的进展,课程评价从观念到技术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在功能上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向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与学的质量;在评价对象上不但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且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则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呈多元态势,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共同成为评价的主体。所有这些转变都表现出过程性与发展性的特点。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主要特点:(1)过程模式的教育观。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较炙不同的主张。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相比,其课程设计的哲学、心理学基础都是大不相同的。(2)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活动时只要遵循了这些原则,课程就是有意义的,而活动的结果则是开放的。(3)对过程模式的评价。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但它对模式的建构并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而且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优秀点在于:第一,在课程发展中,关注学习者的因素,注意发展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生活适应教育”的精神。第二,强调课程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控制性。第三,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在课程管理中,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第四,将课程与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性。第五,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课程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关系。
泰勒课程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受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只重视课程具体方面的改进,强调课程与教学的效率、预测和控制,尤其重视实现目标的手段,忽视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理解。第二,对课程问题采取了一种实证主义的态度,课程内容大多只叙述“如何”的知识,教学只是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转让给受教育者。第三,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技术
性”的过程,过分强调其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忽视了学习者的一人的因素。
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
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与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第二,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设计步骤为: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
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
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具体表现:(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向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基础知识是学会学习的基础,是学会做事的基础,是形成人的整体智能结构的基础。(2)过程与方法。新课程目标中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这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而不仅仅注重行为的结果,这一目标宗旨对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很好的呼应。(3)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新课程目标新增加的一个维度,说它新是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真正渗透到各科的具体目标之中,创造情境,使学生产生主体性的体验和建构。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到学科课程总目标再到段目标,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层次,其间知识、技能类的结果性目标与体验、尝试类的过程性目标相结合,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目标体系。
四、简答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
(1)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采取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表现。(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些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课程不再是文本,也 远非某 一过程,而是一项行动,一次教学实践。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
2.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3.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是指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1)隐性课程的特点:1 )涉及范围的广域性;2 )实施过程的潜在性;3 )影响的持久性;4 )结果的难量化性。
(2)隐性课程的类别:1 )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2)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物、管理评价、利益分配制度等。3)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
4.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党团工作、教程攻略、资格考试、专业文献、旅游景点、出国留学、人文社科、文档下载、教学研究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