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九年级第二天为题写暑假小练笔300字字

爱民的林则徐端坐在那里,一手捋着胡子,炯炯有神的双目注视着前方,好像在观望着什么,又好像思考着什么国家大事。
看着塑像,我仿佛看到了日,在虎门寨的海滩边的一幕:林则徐一声令下,一群群光着脊染、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好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由此我想到,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我以后要以求真的学习态度来面对学习,以后为祖国日益强大添一份力。
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使我想到了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
林则徐是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他为官清廉正直,关心群众,为民众所称颂。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这一天,天气晴朗,在虎门寨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男男女女把海滩挤得水泄不通,还有赶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随着林则徐一声...
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看到了爱民的林则徐端坐在那里,一手捋着胡子,炯炯有神的双目注视着前方,好像在观望着什么,又好像思考着什么国家大事。
看着塑像,我仿佛看到了日,在虎门寨的海滩边的一幕:林则徐一声令下,一群群光着脊染、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好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由此我想到,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我以后要以求真的学习态度来面对学习,以后为祖国日益强大添一份力。
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使我想到了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
林则徐是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他为官清廉正直,关心群众,为民众所称颂。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这一天,天气晴朗,在虎门寨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男男女女把海滩挤得水泄不通,还有赶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鼓炮齐鸣,收缴来的鸦片成箱成箱的被抛入销烟池里,害人的鸦片就这样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看到鸦片被销毁,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共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
站在林则徐塑像前,我多想说一声:“林大人,你真伟大,你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你使外国侵略者胆战心惊,我们忘不了你,我们将永远铭记和学习你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站在林则徐这位英雄塑像前,我心里思绪万千,我就会想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日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虎门寨经过23天二百多万斤的鸦片被销毁。
林则徐的之一伟大壮举,让人民不再饱受痛苦,我再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虎门销烟不但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还大长中国人反对帝国侵略者的志气。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望着林爷爷的塑像我心潮起伏,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想;正是许许多多像您一样的民族英雄率领中国人民英勇斗争,最终打败了帝国主义。虽然已过一百多年,但我们会永远记住您的林爷爷。同时,我也会告诫身边的每一个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鸿儒白丁的陋室
你的想象力真好:)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今天,我又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在我眼前,空前变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一只小蚂蚁,独自四处走动,发现了一块小面包渣,我想它一定是位...
海浪一层又一层地赶来,碰撞着卧在海面的礁石,溅起了水花又落了下来;冲湿了我的脚丫,还顽皮地带走了我留在沙滩上的印记,作为它永久的珍藏。看着大海时时奔来,好象永远...
练毛笔最好是熟宣纸、高丽纸或皮纸,市场上有印好格子专门练字的纸卖;旧报纸(新闻指)感觉也不错。钢笔字的话,普通的练习作业本就可以。
大家还关注小学三年级下册习作教案1-4(转文)
习作一 看图作文
习作目标:
1. 看例图,读例文,了解图文的主要内容。
2. 阅读“习作要点提示”,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看多幅图作文。
作文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 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 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取个名字吗?
2.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思。
(1) 妈妈给儿子穿上棉衣。
(2) 一棵小树在寒风中发抖。
(3) 两个小朋友为小树捆稻草。
(4) 小树也穿上了棉衣。
4. 师生共同观察第二幅图上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 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 要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 想象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4) 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 阅读全文。
6. 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 观察画面,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1. 分别观察这两组图,说说每组三幅图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名字。
2. 观察组图中第一幅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 观察组图中第二幅图:他们做了什么,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什么,适当描述人物的表情。
4. 观察组图中第三幅图:结果怎样?(同样结合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写,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
三、 积累词汇,理解运用
自言自语 姹紫嫣红 兴奋不已优美典雅
得意洋洋 耷拉脑袋 抓耳挠腮目不转睛
灵机一动 夜以继日 身心投入专心致志
一丝不苟 悄无声息 喜上眉梢无言以对
(1) 指名读
(2) 师生共同理解
(3) 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
(4) 齐读
四、 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 同桌先看图口述
2.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 师生点评
4. 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 指导誉写
习作二 我们的教室
习作目标:
1. 看例图,读例文,了解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例文的叙述顺序。
2. 阅读“习作要点提示”,初步懂得写介绍处所的文章一要有顺序,二要抓住重点。
3. 根据“习作要求”,观察教室,确定写作顺序,完成习作。
作文准备:挂图、下水作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例图,初读例文
1. 谁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 这是一位同学爸爸的书房(板书课题)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这个书房的。
3. 生自读思考,例文主要从哪几方面写书房?重点写了哪几个方面?
4. 交流讨论。
5. 师小结。
二、 再读例文,讨论明法
3. 为什么重点写它?
4. 总结方法(板书)
三、 迁移写法,指导习作
1.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 根据板书,指导观察本班教室。
3. 分步指导:
(1) 先写“大小”:约有多少平方米?让人觉得怎样?
(2) 再写陈设: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确定重点写什么。
(3) 同桌互说
(4) 指名说,师生点评。
(5) 别忘记每个陈设的作用。
四、 积累词汇,理解运用
窗明几净 引人注目 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平坦光滑 别具一格 造型新颖干净利落
齐心协力 焕然一新 养精蓄锐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神清气爽 精神抖擞等待检阅
(1) 指名读
(2) 师生共同理解
(3) 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
(4) 齐读
五、 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a) 同桌先看图口述
b)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c) 师生点评
d) 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指导誉写
习作三 春游
教学目标:
1. 能读懂例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写法。
2. 能凭借书上对例文的分析,知道写景一要按照顺序,二要抓住重点。
3. 能从春游时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处,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1. 写景要有序
2. 写景要抓住重点
作前准备:到校外游玩
教学过程:
一、 启发交流,导入新课
1. 交流春游的经过
2.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几个地方的景物?
二、 揭示要求,明确目标
1. 出示要求,思考:
(1) 写什么?(两三处景物)
(2) 怎样写?(选写自己喜欢的;按顺序)
2. 设疑:怎样按照要求把这次春游活动写下来?
三、学习例文,总结学法
1. 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 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麦田旁”和“小河边”这两个地方的景物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3. 小结:这篇例文先写“麦苗”,再写“小河”,这是按春游的顺序来写的。在写这两处景物时,小作者又抓住了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
四、迁移写法,循序练写
(1) 说顺序:指名说,要求用上“我准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的句式。
(2) 说具体:要求抓住一处景物的重点来写。
五、提供词汇
春回大地 秋风送爽 秋色宜人雁过留声
冰天雪地 景色宜人 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影影绰绰 摇摇欲坠 万籁俱寂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草丰林茂 叹为观止尽收眼底
(1) 指名读
(2) 师生共同理解
(3) 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
(4) 齐读
六、 写草稿
习作四 一次有趣的活动
教学目标:
1. 读熟读懂例文,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解例文着重写什么场面,了解例文到底是如何写场面的。
2. 按书上对例文分析的提示,进一步对例文进行评议,懂得写活动一定要成功地写出场面,以利于具体生动地展示活动情况。
3. 弄清训练要求,选师生活动,有趣的活动,有重点场面的活动,是场面中有“特写”镜头的活动。
4. 明确写作方法,注意回顾生活,精心选择活动。
作前准备:带同学们玩游戏
教学过程:
一、剖析例文,明理示法
1. 导入新课
2. 初读《放风筝》,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弄清“有趣”这一中心。
3. 再读例文,了解场面描写。
“面”的描写
广场上空的风筝真多啊! 有金黄的“小蜜蜂” 自由自在五彩缤纷
“点”的描写
希望 “圆月亮”飞上天
行动 请小军边放线边后退
语言 “快放手!……啊,成功了!”
观察 飞上了天空,而且越飞越高
想象 好像要跟其他风筝比一比高低似的
4. 揭示类似活动的写法及注意点
(1) 由面到点,点寓面中
(2) 由别人到自己,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3) 虽然不出现“有趣”一词,要全文体现这一中心。
二、研讨要求,掌握法度
1. 出示要求
2. 自读思考
3. 讨论要求,得出结论:突出一个场面,展现面与点、群体与个体的动态画面,突出“有趣”。
三、选定事情,映现场面
1. 师生游戏的场面
2. 小组讨论
3. 指名交流
4. 点评:突出“有趣”
四、选择词语,灵活运用
左躲右闪 灵机一动 东奔西跑集中智慧
伺机出逃 倒霉透顶 命不该绝危在旦夕
扑、闪、窜、钻、探、伸、跑、
捉、抓、追、按、踱、走、跳
五、当堂笔述,完成初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浅谈(转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三上教材的试教和习作反馈,我们欣喜地看到,苏教版国标本紧扣《课程标准》习作教学理念,一洗陈旧思维定势。以“勇立潮头敢当先”的魄力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设计匠心,从三年级开始全面推出习作教学科学序列。
& & 习作教材特点分析
& & 上、下册习作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一脉相承的,既有螺旋重复,又有质量提升。从下册看,习作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加鲜明,主要体现在“三本三从”六个特点上。
& &&&1.本位转向。即从片面应试为本位转向以儿童发展为本位。在以应试为本位的前提下,老师和学生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哪管儿童独有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如兴趣、注意、思维、记忆等规律。只管以成人成熟的心理和成人的语言、见解、认识与思想去要求或指导学生习作。儿童不再是习作的主体,却被异化成作文考试或“奉命”作文的机器。要么猜题押宝,要么背、抄、套作。一味要求通过观察抓特点、巧选材,立意要高,描写要生动形象,不管你习作空话、假话、言不由衷,只要骗过阅卷人的眼睛,得高分就好。苏教版习作教材一开始就突出“儿童本位”的理念,关注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反以往偏重于回忆性习作训练,安排的话题都是写儿童最感兴趣的,且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现在和他(她)生活、学习、游戏在一起的人。从《脱棉衣》到《小草中的发现》,从《我的朋友武建设》到《肚子再也不痛了》……哪一篇习作不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又乐写、易写呢?
& &&&2.本体确认。即对儿童习作本质的认同,还儿童习作的本色。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对事件的认识,。多源于感观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而不像成人以理性成分居多。《课程标准》有一段针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话,很明确:“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儿童作文本体观的内涵所在。习作不是创作,也不是文学作品。它是一种自由的、真实的、有自己个性的表情达意的练笔或书面交际活动。苏教版习作教材在创设活动情境和提供同龄人本体、本色例文以及互相交流方面,引导儿童习作向本、真发展。
& &&&3.本源回归。即从立意本源(老师预定中心思想或设定命题)走进生活本源。长期以来,“立意本源”的习作理念一直占统治地位。儿童的构思、选材、谋篇、用词、造句和老师的批改、评价、反馈等一系列操作环节,都必须遵循“立意本源”这个理念。老师命题或框定中心思想之后,不管儿童有无这方面的材料和认识,都必须写。写不出的学生只能靠胡编乱造或抄袭或他人代笔来完成习作任务了。其实,儿童习作本源应来自于日常生活,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身边的人、事、物人手。正如《课程标准》所说:“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三年级下册的8篇习作教材,均来自儿童熟悉的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儿童都能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前期经验中找到与之匹配又易于表达的“相似块”。苏教版习作教学已回归童真、童趣的生活,踏上了一条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康庄大道。
& & 4.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要开阔儿童的习作思路,启发自由表达,能自主选择表达材料,关键是要开放作文内容,摆脱封闭式思维的束缚。以往以命题作文为主,题目大多封闭在《记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美丽的校园》等等一类圈子之内,为一代又一代小学生所操练。有的老师提供现成的材料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写“葫芦文”;有的为学生列好提纲,提供语串语词,写“框架文”、“喂食文”。而通观本册教材,习作内容堪称“贴得紧、放得开,前有孕伏、后有铺垫,内容资源有机整合。”所谓贴得紧,是指贴近儿童生活、贴近阅读教材内容、贴近儿童前期经验。放得开,是指内容开放、思维发散。例如《习作2》,“画一张像,写一写”,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除了写外貌,还要写写性格、爱好。导学既宽松,又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又如《习作1》,通过图文对照学例文,知道怎样按内容分段写。然后在两组图画中,任选一组写,也可以自找课外的一组连贯的图写。例文浅显、易仿、能创,导学又关注儿童兴趣和认知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多向选择,处处体现开放性和人文关怀。关于“孕状”、“铺垫”、“资源整合”这一特色,它又像一条暗线贯穿于整套教材。例如,一年级课文《秋姑娘的信》中有“给小树裹上冬衣…”的内容,本册《习作1》例文就有给小树“脱棉衣”的句段,前呼后应,长线联系;二年级有“舐犊之爱、乌鸟私情……”的读背练习,本册《习作4》的例文《乌鸦反哺》,学起来也就不陌生;二年级有口语交际课“买文具”,本册《习作4》,看类似买玩具的图写一段人物对话,应该说是用不同语言形式呈现熟悉的“相似块”;三上《习作2》有《我的自画像》,重在写外貌和长相,本册《习作2》又有写“画像”(画别人),除了写外貌长相,还要写写性格、爱好,似是一种习作反复,实则是螺旋上升。
& & 5.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如前所述,以往的习作是在单元练习里安排一个题目,然后按要求作文。基本上是:“命题(或半命题)+提示+要求”——单一的线性呈现方式,大多是空泛的说教文字。而苏教版习作教材呈现方式是多元的、立体型的:有的是配图例文——导学语——迁移性图画导写;有的是激趣导人——配图例文——讨论合作——选图仿写;有的则是提供数条素材资料——配图想象——围绕话题写介绍文等等,可以说形式活泼多样,图文简明生动,促动儿童自主习作、自能作文。
& & 从习作体裁形态上看,有记事、有写人、有日记、有童话,还有随笔和说明式介绍,形式上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表达,发展个性。
& & 6.思维从手脑分离走向手脑合一。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应试的扭曲下,我们没能让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常常是“用自己的笔写人家的话”,习作者的手与自己的大脑思维处于分离状态。教学归根到底就是一门思维科学。学生习作其实就是其大脑思维成果的物化。教材编委、特级教师高林生先生运用脑科学,针对苏教版习作教材的运作机理,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选材与构思是一个人接受外部信号刺激,调用自己已有的相似块,使用内部言语,根据话题要求所做出的相似激活、相似选择、相似重组、相似匹配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过程。”这段话把手脑合一的重要意义和内隐操作说得很透彻。苏教版三下习作教材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手脑合一,易化儿童习作。例如《习作8》是编写童话故事。故事怎么编?学生能很快地从上学期“摆玩具编童话故事”找到文体“相似块”。至于本册是围绕“习惯”这个话题编故事,学生除了从话题示图中得到信号刺激,拓展思路,还能从1—6册习惯篇教学中选择到一系列匹配信息,有事可思,有话可写。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从整册教材的设计看,每次习作的版面都是图文并茂、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生动,还有同龄人誊写例文的视觉美。教学中,再适当配以音响、音乐,视听交互感染,能有效地促动学生乐于用脑、易于动笔、手脑合一的进程。
教学策略与基本步骤
& & 理解编写意图和抓住新教材特点,实施新的教学策略与采用求真务实的操作步骤,是有效导学、不断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关键。
& & 策略之一:“制度作文”与读写迁移式小练笔结合
& & 所谓“制度作文”,是指教材中规定的习作。一学期下来单靠8篇习作显然是不够的。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里的“多看”,指阅读,要大量阅读。这里的“练习”,指练笔,要多写。笔者认为,结合阅读进行尝试性运用练笔,是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径。张庆先生说到读写结合时要求:“长线”孕伏积累,“多布云彩”;“短线”相机渗透,机动练笔,做到“长短结合”、“大小互补”。“长线”应该是一种隐陛的言语积淀,有一个先吞噬后反刍——吸收、内化,再到倾吐的过程。而“短线”则是一种显性的,“趁热打铁”式的小练笔。例如,学了《雨点》,让学生仿照句式续写不同的句子:雨点落进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又如,学了《拉萨的天空》之后,就按照课文开头段总写的句式结构仿写:海口是___________。那里的天空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再如,学了《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按课文段式层次,用上“这条河好宽哪!——这条河好长啊!——这条河好美啊!”开头学写三段话。还有,学了《小露珠》之后导学:假如你是一种小植物(或小动物),会对小露珠说什么呢?先互相说说,然后写下来。……这些因势利导式语言实践,既有句式历练,也有段式的尝试运用。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表达的理解,又为习作储备了怎样表达的语言材料。再加上教材中“语串”读读背背的积累和内化,已为儿童自主建构句段、重组相似模块、习作成篇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垫。
策略之二:广施博爱,尊重原创
& & 《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儿童:“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习作教材中也有明确导向:只要你把“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写下来,“写得真实、明白、通顺就行。”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也许那种充满童趣,成人无法体会或感受到的童真、童心、童乐、童语,对于教师来说是那样的浅显、直接而幼稚。但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习作者主体的真实反映,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很多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比如,有的儿童在日记中写道:“小金鱼在鱼缸里乱游……”,有的写道:“今天爸爸说话很潦草……”等等。如果教师横加指责,说这里不合语法,那里胡思乱想,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由表达的积极性,从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日常教学中,那种因改得过多、过细而影响“童言无忌”、乐于表达的现象比比皆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习作教学中,教师如何广施博爱,尊重儿童独有的感受,培养其自信心,保护原始表达的积极性,是儿童乐于留心周围事物,热爱习作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之中去体验习作的真实,在情境之中去感受习作的乐趣,在交流之中去感知习作的“长短”,不要让成人的感受和体验去框住儿童用词造句和构思成篇的思维灵性。
策略之三:文从字顺,宁短勿乱,夯实基础
& & 苏教版三下习作教材紧依上册体例,又有所扩展与提升。习作课文共8课,每课一般还是分三部分:1.“话题”与“提示”(有的在例文前有的在例文后)。2.“例文”或素材资料。3.自主选材与拟题习作(还可以自己配图)。“例文”部分均有插图。第3部分有4课配了单幅或多幅图,供学生选材构思用。
& & 根据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以及三上学期的试教探索,本册习作教学提出两条基本路径,供参考,可灵活操作。
& & 第一条路径四步走:激趣动情,例文(素材)引路,读议明法,由仿到创。比如《习作1》、《习作3》、《习作5》、《习作7》等课教学,可参照进行。这里以《习作5》为例做一简要说明。说到过端午节。哪个不感兴趣呢?教师可以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发情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怎么办?老师可以准备“下水文”,师生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怎样筛选自己熟悉或需要的资料,怎样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也可以从现场起草习作中,抓住“好苗子”,让学生现身说法、议法、明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方法写,或是模仿“好苗子”,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
& & 第二条路径五步走:以旧迎新,邀活思维,快速起草,读议例文,比较修改。比如《习作2》、《习作8》等课教学,可尝试。就以《习作2》为例谈谈这条路径。这篇习作其实就是三上《我的自画像》习作的“螺旋上升”。上册例文重点写自己长相外貌,也已经涉及写性格、爱好。本册要求画写别人,在同类内容上扩展了一些。进入新课,我们利用前期经验,以旧迎新,进行相似激活,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激活思维后,在要求上稍作提示,便可快速起草。然后读议本册例文,让学生自行比较,取长补短,与例文一比高下,在习作中学习习作,具体感知和运用写法。
& & 以上操作步骤,可以是“先仿后作,作中历练”,也可以是“先试后仿,修改再作”,老师可以从实际出发,因“课”制宜。
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丰润区银城铺乡李庄子中心小学&&闫翠银
我记得过去在习作教学备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教材对这一单元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内容上要求写什么,写法上要求怎么写,然后再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教学环节.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文教材,轻车熟路,比较容易驾驭.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些弊病、这主要是限制比较多,难以有针对的设计作文教学,同时容易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指导怎样写上,而忽视了写什么的指导,么使学生乐于写就考虑得更少了. 使很多学生不知写什么,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首先要思考的学生习作的本质是什么呢结合课改实践,在新课标中我找到了答案写作教学新理念的核心是还原作文的本来面目.这从课标第17页3.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的第一段就可以看出来.
1.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体现出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的思想,作文本来就是如此.请问那一个人一辈子只是为了考试才写作呢
2.课标还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写作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写作教学之本,绝不能为了学作文而去教作文.
3.课标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说作文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要为学生服务.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离不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作文要为学生服务,这三点是作文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
北师大教材可能就出于这样的考虑,每次作文只是给一个大的内容范围,同时还给几个内容选写.这就给我们教师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自己地方、学生的生活需要来选择内容;在作文的指导上可以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当然,这也就对教师有了较高的要求.
我们怎样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呢
1.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做法1:引导学生愿意表达自己在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中的想法,做法,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要说,不要过多限制说什么内容、说多少,怎么说,就是想着法子让每位学生不怕作文,爱作文,使学生习作生活化.
案例1:学完第一主题单元亲情的三篇主体课文后,让学生试着写一些反映亲情的习作,我把草稿看了一遍、发现很多同学的选材不错,如写妈妈病了,自己帮妈妈找医生,买药,做饭等、这样的事可以反映亲情、但内容很简单,只是把事情的经过罗列出来,没有什么情趣.于是我反思初稿的指导,只是指导学生选什么事来写,所以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找到了症结,就要对症下药,我提出了让学生编故事的设想.别以为说编故事就是说瞎话、你看小说里不是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吗小说通过这种情景描写,能够烘托气氛、映衬人物心理,让我们读后感觉真实,有如身临其境.于是在习作修改指导时,注重情境化描写的指导.首先举& &例:你看到过有人牙疼的情景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腮帮子肿大,鼓起来了;总用手捂者、话都说不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疼得直撞墙.因为这都是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所以学生有话可说,我抓住时机、要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入这些描写,然后再想一下,你看到亲人有病这样痛苦,心情会怎样,会怎么想,怎么做,在自己的习作中写出来,要把话说明白.学生没有了写作的畏难情绪,纷纷动笔、有的修改、有的重新构思写作,结果自然令人满意.
做法2:降低习作评价的高度,是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的重要保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只要学生能写出一段话即可.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大部分同学都能达到.因此,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三年级的习作.其次,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语句表达不够准确,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过急,不能因为这一些、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在评价时就应该给予肯定,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修改上.
2.能不拘形式地写.
做法3: 在符合习作要求的前提下,不限制题材.
案例2:学完了第三主题单元读书的三篇主体课文后,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是写一次借书经历或介绍一本好书,要求选一项、写一写.在开始指导学生写作介绍一本好书时,我先拿出一本书向学生介绍、从封皮封底的字,画,到书中的目录,内容、都说到了,试图让学生也学着介绍;在指导写一次借书经历时,要求学生说清为什么借书,怎样借书,怎样还书的过程.于是学生开始动笔写.写完一看,大部分同学能够按指导的要求写,或介绍书,或写借书的经历,但是看起来呆板,程式化,缺乏实质性内容、类似于问答式,且篇幅短、显得无话可说.这时我进行了反思、想到了前几天上科学课的一幕(上科学课时我正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常素英老师的科学课是认识光、在讲到光源时,有的学生说电灯是光源,有的说太阳是光源,蜡烛是光源,月亮是光源,镜子是光源.将要下课时,常老师布置了作业: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课下借《十万个为什么》查一查,找到答案.课后许多学生通过借书找到了答案.我豁然开朗,这不就是习作素材吗于是我进行习作修改指导:书有什么用自己是怎样读书的读书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在习作中写出来.学生因为有了借书和读书的经历,所以有话要说,纷纷把完成科学课作业借书的经历写了出来,有了生活情境、内容丰富多了.在介绍一本好书时,从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收获说起,不仅介绍了书的外表,还介绍了书的内容、显得富有情趣,语句也很流畅.
3.愿意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做法4: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读自己的习作,接受同学们真诚的评价.这是一种传统的做法,但不可否认地,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非常有好处的.
案例3:学完第四主题单元可爱的小生灵的三篇主体课文后,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是这样的习作要求: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写一写.最喜欢的动物外形特征吃食物时睡觉时游戏时因为有了表格的提示、我没有做过多的指导,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我把草稿看了一遍、发现很多同学的习作像回答问题一样,把四个问题连在一起,显得很生硬,连接也不流畅、看不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于是我进行作文修改指导,找出学生习作中有生活情节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1)穆程麟同学的习作开头:我奶奶家养活着一只小猪,眼睛的外面有一个圆圆的黑圈,好像是戴着一副眼镜,鼻子的前面有两个大大的鼻孔、嘴巴很长,吃食时总是先喝几口水,等奶奶撒上食,小猪食拱成一堆,再吃进嘴里.
(2)丁建凯同学习作的结尾:我家的小猫、总是在妈妈织毛衣的时候,用小爪子滚动毛线球玩耍、有时还咬着毛线使劲拽.
(3)常云鹏同学习作的中间部分:我家的小狗,吃食时总是爱叼到碗外来吃、吃不完的食物还用土埋起来.
.& &我读了班上近一半学生习作的片段,在读给同学们听的过程中、充分肯定这些同学的能在生活中留心观察,通过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经过这样的指导,被当作示范读到习作片段的同学,写作的信心更足了,没被读到的也懂得了如何来表达.经过同学们的再次修改、习作有了情趣.赵雪同学在习作中写到: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姨奶去北方购物广场买东西,还没有到门口,就看见卖小鸡的人、姨奶看见了,小雏鸡很可爱,就买了六只小鸡.然后我们就在北方购物广场买了些东西回家了,一路上,小鸡不停地叫.到了家里、我们就把小鸡放在纸盒里、看见小鸡长得很可爱,一对黑油油的小眼睛、下面是胡萝卜颜色的小嘴巴,一个毛茸茸的身子.姨奶先喂它们一些水,然后喂食.它们吃东西时很好玩,先是把食啄起来,然后再抬起头把食物吞进肚子里.同学们,小鸡是我们的朋友,请勿伤害小鸡.
做法5:交换批改、在修改中提高.
案例4:按照课本的要求,本学期的习作共有十一次,再加上平时课后的拓展练习,单元的测试中的习作部分,习作量大大增加了,单纯靠老师批改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也提倡学生自主批改、于是,如果前一天晚上布置了作文,早读时,我便让学生互批、在互批中出现的问题,由老师来帮忙解决.另外,我们还成立了习作小评委、批改完的习作由他们来评选出最优秀的,贴在班级的佳作与你共分享专栏,被选上的同学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人也能从中从中得到提高,从中分享到习作的快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小练笔3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