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乘法的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算。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_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的例2、第64页的例3和例4,完成练习十三的第6一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具准备:教师把复习中的应用题和填空题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出示应用题“一个养蜂组养了105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每年可以产蜂蜜76& 千克。这个养蜂组一年生产蜂蜜大约多少千克?”&让学生先默读题目,然后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学生做完以后,教师提问;&“你是怎样做的?”&“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而不用加法计算呢?”&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明确指出:这道题实际求的是“105个76千克是多少”,很明显,如果我们用加法计算是非常麻烦的,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36×947=947×(&&& )&&& (2)358××(&&& )&&&& (3)68+321+79=68十(&&& 十&&& )&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的。&二、新课。&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的第2题的第(3)小题,应用了加法结合律,使原来的计算变得容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乘法结合律。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1.教学例2。&(1)教师出示例2,并贴出例2的插图。请一名学生读题,提问: &“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可以先求出第一排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求两排一共有多少个。)&& &“怎样表示先求第―排乒乓球的个数,再求两排一共有多少个呢?”(可以在5×4的外面加一个括号,即(5×4)×2。最后的结果是40个。)& &“还可以怎样求?怎样列式?”(还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袋乒乓池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表示先求出一共有多少袋?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呢?”(可以在4×2的外面加一个括号,即5×(4×2)。最后的结果也是40个。)&“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怎样?”&教师: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40个,说明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5×4)×2=5×(4×2)&“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等号左面是5、4、2三个数相乘,等号右边也是这三个数相乘。) &“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乘的顺序不同,等号左边是先把5和4相乘,然后再用乘得的积与2相乘;等号右边是先把4和2相乘,然后再用乘得的积与5相乘。)&教师:5、4和2三个数相乘,先把5和4相乘,再同2相乘;或者先把4和2相乘,再同5相乘,按这两种顺序所乘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乘积不变。&(2)再出示两组算式:(15×4)×10○15×(4×10)&&& &&&& (125×8)×50○5×(8×5)&“先看第一组,圆圈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算算看。”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圆圈里画一个“等号”。&“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什么?”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15、4和10这三个数相乘,先把15和4相乘,再同l0相乘;或者先把4和10相乘,再同15相乘,它们的乘积不变。&“再观察第二组,圆圈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圆圈里画一个“等号”。&“等号两边相等说明了什么?”&(3)比较上面三个算式。 &教师:上面我们看了三个等式,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等式,并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三个等式中,等号的两边都是几个数相乘?&“每个等式中,等号两边的三个数相同吗?”&“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乘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右边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乘的顺序也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每个等式左右两边乘的顺序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果呢?”&“谁能把我们刚才说的概括一下?”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教师:把刚才几个同学的发言凑起来就很完全了。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例2后面的结语,先请一个同学读一遍,再让全体学生齐读。&& &接着,教师指出这就叫做“乘法结合律”,并板书: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教师提问:“加法结合律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分别用a、b、c表示三个数;怎样用这三个数表示乘法结合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a×6)×c=a×(b×c)&“等号的左边表示什么?(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等号的右边表示什么?”(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着,说明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5)做第64页前半页“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把数填在自己的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写的。&教师: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地,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教学例3。&出示例3:43×25X 4&“如果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想一想,怎样计算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根据是什么?” &“为什么要先算25×4?”(因为25乘以4得整百数。)&教师板书:43×25×4&&&&&&&& =43×(25×4)&&&&&&&& =43×100& &=4300&教师: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43×(25×4)这一步可以省略。 &3.教学例4。&出示例4:计算25×43×4。&“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核对,教师边听边板书,当板书“43×25×4”这一步时,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是什么?”& &当板书“43×(25×4)”时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最后,教师指出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简算的过程可以省略。&“例4还有没有其它算法?”(还可以先交换43和4的位置,然后先算25乘以4,再算乘以43。) &4.比较例3和例4。 &“在计算例3和例4时,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哪些不同?”让学生讨论。&教师:例3在计算时没有调换乘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结合律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例4要先算35和4相乘,先要应用乘法交换律把25和4调换到一起,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把25和4相乘,才能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1.做第64页最后“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然后再逐题讨论。&“第一小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先算4乘以5,再同27相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第二小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先把8和7交换位置,再算8和25相乘,然后再和7相乘,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第三小题呢?”(因为25和4相乘得100,所以先把12改写成3乘队4,再算25和4相乘,然后再把100和3相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2.做练习十三的第6―9题。&(1)做第6、7、8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核对第8题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做第9题。做的时候要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四、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10、11、12题。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
《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一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节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学完乘法运算定律后进行合理运用、学会选择合理方法的知识。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以及用好乘法运算定律的几何模型,丰富知识表象。  教学时,我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教学:一、 温故互查:进行口算训练和乘法运算定律的五分钟复习。二、设问导读:让学生自学课本29页内容独立尝试列算式,针对学生的列式进行比较那种更简便。三、自学检测:练习导学案自学检测1、2题,同桌互相检查。四、巩固练习:学习导学案练习内容,小组合作交流。五、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用好乘法分配律的几何模型。  这节课有几点值得反思:  1、整节课学生们都是养之有素,不论是上课时向听课老师问好,还是上课对自己评价的同学说“谢谢”,们都是落落大方,有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  2、课上同学们都能全身心地融入课堂,积极发言,参与度高。  3、最后的拓展延伸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以改进。
上一篇:下一篇:必修作业 >人教版现行小学数学四年级小学数学第7册(人教现行教材)第三单元乘法除法的知识乘除法一的一些简便运算
乘除法一的一些简便运算(四年级下册数学)
(&甘肃平凉四期静宁小学数学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发表日期:
人教版现行小学数学四年级小学数学第7册(人教现行教材)第三单元乘法除法的知识乘除法一的一些简便运算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难点分析6.教学课时7.教学过程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 自我问答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规律。使学生掌握除法中两种简便算法:(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且用其中的一个位数去数被除数比较简便时,就可以用这两个一位数依次去除被除数。
  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总结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积极探索规律的精神。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4、创新目标: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感受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乘这里讲的简便算法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这种简便算法,是利用了“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此外,还要看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否得整十数,以及怎样把用两位数除改写成用两个合适的一位数连除,使计算简便。因此,教材一开始,先复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把一个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再复习连除应用题,进而通过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结果一样,从而说明: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确定重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一位数去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掌握由此规律得出的两种简便方法
  2、教学难点:在除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简便计算
  3、创新点:对于除法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方法解决
  4、德育点:学生谈收获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谈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
  学具的选择:口算卡片 教学课件
  主要技术:留空白 联想 激励创新
  一、教师行为:导引目标
  1、口算(投影出示)
  240÷20 360÷40 450÷30 350÷70
  450÷50 630÷70 800÷100 240÷80
  2、填空,把下面各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35=( )×( ) 54=( )×( )
32=( )×( )
  40=( )×( ) 25=( )×( )
  28=( )×( )
  3、应用题(小黑板出示)三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3组,每组多少人?(两种方法解答)
  教师巡视点拨学生,订正。
  教师:刚才我们用两种解法解同一应用题,观察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明确:已知数相同,计算结果也一样,只是运算顺序不同。 教师说明:也就是说两个算式相等。
  教师板书:90÷2÷3=90÷(2×3)
  教师:抛开具体的事理,单看两个算式,90÷2÷3还可以用90除以2和3的乘积计算
  填空练习:
  180÷4÷5=180÷( ) 140÷5÷4=140÷( )240÷5÷6=240÷( ) 190÷5÷2=190÷( )
  教师提问:由以上练习,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教师引导明确: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投影出示)
  教师:学习了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除法中的简便计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内容“除法中的简便算法”教师板书课题。
  二、创造条件:
  教学例3
  (1)出示例3  390÷5÷6
  引导学生汇报,先算出5和6的积,再用积30去除390。提问为什么?因为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简便。
  反馈练习引导学生口述思路。
  (2)练习810÷9÷2怎样计算简便?
  教师巡视把学生的不同作法板书并比较:
  810÷9÷2   810÷9÷2
  =90÷2   =810÷(9×2)
  =45    =810÷18
  教师提问:(启发学生)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连除法时,如果两个除数的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先把两个除数先乘起来,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教师提示:计算时方框的步骤不必写出来。
  (3)反馈练习:11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补充:190÷19÷2(加强对比灵活运用)
  教师巡视,指点差生,集体订正。
  组织研究
  教学例4
  教师:在例3中,我们利用这一规律把连续除以两个数,改成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来简算。
  (1)出示例4:420÷35
  教师:你能进行简便计算吗?
  420÷35    420÷35
  =420÷7÷5  =420÷5÷7
  =60÷5   =84÷7
  =12    =12
  请同学们比较两种作法哪种要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种简便,因为第一步用7去除,能迅速地用口诀求商,所以比较简便。
  (2)教师小结:在计算时,要注意,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怎样使计算比较简便,就怎样计算。
  三、引导创新
  111页做一做(幻灯出示)
  350÷25  480÷32
  四、反思小结
  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
  教师提示:今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使计算简便。
  五、研究性作业
  简便算法
  例3  390÷5÷6    例4:420÷35
  390÷5÷6          420÷35    420÷35
  =390÷(5 ×6)       =420÷7÷5  =420÷5÷7
  =390÷ 30         =60÷5   =84÷7
  = 13           =12    =12
  810÷9÷2
  =810÷(9×2)
  =810÷18
评判留言&&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乘法简便运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乘法简便运算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乘法简便运算教案
【网络综合-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乘法简便运算教案】:这篇关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乘法简便运算教案,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四年级数学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二、新授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巡视指导。汇报:(1)31×2+30×2+26=(31+30)×2+26=61×2+26=122+26=148(天)(2)7×21+1=147+1=148(天)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三、小结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四、巩固练习P46―47/1、3、7、8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板书设计: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1)31×2+30×2+26 (2)7×21+1=(31+30)×2+26 =147+1=61×2+26 =148(天)=122+26=148(天)课后小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