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是乐器吗?

目前中国有3000万孩子在学钢琴。钢琴有了高度的象征意义,它与中产梦和成功梦微妙相连。

新城乡记者 衡洁 文/图

“小鼻子对准中央C、小手搭好小房子……好!我们把这首《小星星》再弹一遍。”

2017年3月18日,成都城南一家号称“国际钢琴培训中心”的教育机构里,一名老师正在琴房里对一位不到5岁的小男孩进行钢琴教学。

我坐在他们后面,伸长脖子仔细听着老师讲解的要点,因为我知道前面这个小男孩只是把钢琴当成了一个新鲜的大玩具,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所讲技法的意思。

他是我儿子,刚接触钢琴不到一个月。教室外面的沙发上坐满了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家长。这家机构有10间琴房,间间坐满。一些前来练琴的孩子甚至找不到一台钢琴练手。

与这家钢琴培训机构一街之隔的,是另一家由某知名钢琴师投资并代言的钢琴培训机构。它生怕在这个火爆的市场里少分一杯羹,把传单发得满大街都是。“学钢琴的孩子最聪明!”一位工作人员不断地向过往路人强调这点。

钢琴热已经在这个国家持续了30年。据统计,目前中国有3000万孩子在学钢琴,每1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在学琴。

这种热潮我能切身感受到。打开朋友圈,一个个孩子端坐在钢琴前的照片时常看到;每天晚上在小区散步,万家灯火中飘出的琴声此起彼伏;朋友间若聊起家有适龄孩子需要选择一项乐器进行兴趣培养时,有不少考虑的也是钢琴。

我未能免俗,也加入到家有琴童的队伍。

只是,为什么都选择钢琴?

▲持续的钢琴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端坐琴凳开始学琴

在考察各种钢琴培训机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其他儿童兴趣班的广告单上,印刷的大多是比较写实的画面。比如绘画就会有一张孩子手握画笔涂鸦的照片,轮滑就放一张一群孩子踩着轮滑露齿大笑的场景照。

唯有钢琴则兵分两路,一路走的是唯美风格:三角钢琴、聚光灯下的舞台、钢琴家如痴如醉的表情和姿势……仿佛每个孩子都将成为灯下的宠儿;一路是强调学钢琴带来的结果:聪明、高雅、气质出群。

钢琴已经不仅仅是一件乐器,而是有了高度的象征意义。

这件在明朝时传入中国的西洋乐器,几百年来一直代表着财富、高贵、优雅,甚至是阶层的划分。如果说学区房、中档汽车、良好的教育是中产阶级的“标配”,那么在一部分人眼中,钢琴也是其中的一样。它与中产梦和成功梦微妙相连。

这种想象和投射很容易传染。我在钢琴培训机构和不少家长聊天,其中好几位在回答“为什么让孩子学钢琴”时说,“因为别人家(亲戚、朋友、邻居……)孩子学了”或者“我小时候想学但没学成,现在有条件了刚好让孩子学”。孩子的意愿是第二位的。

一位母亲向我抱怨,她为了圆一个钢琴梦,在问过女儿喜不喜欢钢琴、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迫不及待搬了一台钢琴回家。没想到小孩子的“喜欢”是那么地靠不住,一开始练习汤普森,女儿就叫苦连天不想再学,她不得不靠强压政策让女儿“自己选的琴,哭着也得学下去”,母女的冲突期在6岁就提前拉开了序幕。

还有一类家长则懂一点乐理,对钢琴之外的乐器抱有一种莫名的偏见,认为钢琴才是“万乐之王”。知乎有个问题是“音乐界的鄙视链是怎样的”,回答曰:西洋乐鄙视民乐类,古典类鄙视流行类,旋律类鄙视鼓手类……不管怎么分,钢琴都是绝对的NO.1。所以带孩子学钢琴的家长脸上,大都透着一种隐隐的骄傲,似乎这不仅是财力,还是智慧的体现。

我是哪种?我自问。不得不承认,这些原因似乎都有。也许还因为我幼年的学琴经历,让我从内心认可了音乐带来的益处。于是,在还没想得太透彻前,在某一天,就带着儿子似有意似无意地走到了琴前,让他爬上了琴凳。

无数家庭的期待就是从这一刻埋下。

美国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有次来中国授课,课讲完进入提问环节后,一位年轻女子问:“我的儿子两岁,已经学习钢琴两个月了,您觉得他应该注重技术还是练感情?”

这个问题在两秒钟的静默后引来哄堂大笑,年轻妈妈脸涨得通红。但如果能看到,她身边站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大多是同样热切的、带着骄傲和用力过猛的中国琴童的家长,这些笑声便有了些五十步笑百步的意味。

现场另一位琴童妈妈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时,说很想过去拍拍那位提问妈妈的肩膀:“嘿,放松点儿,你儿子才两岁,莫扎特还要等一年才开始学琴呢!”

其实,从选择钢琴的那一刻起,谁又能真正放松呢?

▲四川音乐学院附近,周末就成了学琴孩子的集中地

3月25日,我来到四川音乐学院附近的几条街上。这里各种钢琴琴行、培训机构接连成片,时值周末,人流众多,不少孩子被大人牵着,在这些店里进进出出。持续的钢琴热盘活了与此相关的产业链,新琴、二手琴、出租、培训都不乏人问津。一家琴行里,一对母子正在挑选钢琴。儿子对母亲说:“妈妈,钢琴太难了。”“什么乐器都难啊宝贝,我们买个琴回去,以后就不用老跑琴行练琴了。”

我很清楚,若家有琴童,陪练是家长的必修课。也因此有人把天下父母分成两类:一种是父母,一种是琴童父母。

孩子学琴时,家长在旁边记下老师讲解的要点;孩子练琴时,家长在一旁陪伴、照顾、监督、察看,保证练琴的质量和效果。川音一位教学钢琴十余年的老师表示,孩子能否坚持学琴,又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90%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陪练的质量。

但在现实生活中,十年如一日的陪练哪有那么容易。

川音毕业、做钢琴教学近十年的王凌老师告诉我,据他观察,有太多父母在孩子上课时全程刷手机,回家陪练的情形也可想而知。他提醒一下让家长也注意要点,对方马上说“宝贝你要认真听哦,我可听不懂”。“若真的连你一个大人都听不懂你让才几岁的小孩来听个什么劲儿?”他说。

王凌表示,现在的80后、90后父母更加注重自我的世界,比起他们的50后、60后父母,是大概率地不愿陪孩子练琴了。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学琴那会儿,父母完全不懂音乐,但每晚练琴时,母亲必会搬个凳子坐在他旁边,不打毛衣不看电视,就看着他练,练错了就拿钢尺敲一下他的手背,“学琴是个孤独的过程,父母是最好的陪练”。

所以,钢琴之路远不是有钱就够的。能有负担起一架钢琴、持续为孩子请好老师的财力,仅仅是故事的开始。选择钢琴前得先问问自己:你有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在孩子学琴路上认真陪伴吗?如果你都没有勇气去做,那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一定能做到呢?

知乎上钢琴话题优秀回答者Mr1900说,真正在乎孩子钢琴路的家长,都是会下比孩子更多的功夫,努力跟孩子一起成长。只是这样的家长真的太少了。

郎朗和他父亲郎国任曾一起出书《我和郎朗30年》,里面那种近乎变态的陪练让人心惊。然而日后回顾郎朗成功史的人,包括郎朗自己,都不得不承认郎爸陪伴的重要性。就像郎爸所写:“我想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父亲领着孩子,日复一日,学习钢琴演奏,陪伴他的每一步。”

▲四川音乐学院旁的琴行一条街。钢琴热带动了上下游一整条产业链

钢琴能陪孩子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乎于我们让孩子学琴的初心。

据统计,想要达到钢琴的中级阶段至少需要学习8年-10年。在这么长的学习阶段中,琴龄达到1年-3年将流失三分之一;琴龄达到4年-7年将流失五分之三;越到后面流失得越多,最后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只有5%。

学琴无疑是苦的。上海音乐学院唐哲教授说,“我的童年是浸在汗水、血水和泪水中的,是最真实的没有童年的童年”。一位美籍俄罗斯钢琴大师提起小时候学琴,奶奶用戒尺打他手心,六十多岁的人眼里都带着泪。    

然而,这种苦其实也是对孩子意志力的考验,突破这个阶段的苦,钢琴就会由浅尝辄止的兴趣变为一种深层次的快乐。

在中国,会直接影响孩子与琴关系的,是考级制度以及围绕它产生的钢琴学习模式。

我的一位同事,女儿学琴已6年有余。她跟我讲述了见过的形形色色的琴童家长。其中大多数,学琴的目标就是为了考级、拿奖、升学加分。这样学出来的孩子大多在升学等目的达到后,就再也不愿意碰琴。考完钢琴十级,似乎成了家长和孩子共同的解脱。

当考级证书成了终极目的,学钢琴成了手段,钢琴艺术层面的价值就会被忽略。孩子被逼着早点弹出《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G大调奏鸣曲》,连滚带爬学着一种不知所谓的东西,天天如此,得不到丝毫属于音乐本身的享受,当然会厌恶。

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钢琴老师陈莎告诉我,她这两年已经不再收考级生。“很多老师身不由己,他们也想好好教,但家长急得不行,人家孩子都能弹《献给爱丽丝》了,你这儿怎么还在练指法?那好吧,基本功我不管,音乐素养我也不管,只管你考级能过就行。”

“考级不是不可以,而是应当成检验水平的手段,不是目的。”我同事说,她女儿一直没考级,在小学最后一年直接去考了业余10级并通过。现在上初中了,在学钢琴即兴伴奏等更深的知识。

钢琴达人Molho对好的钢琴老师曾有这样一个评价: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风格以及个人钢琴水平、进度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并穿插针对节奏、审美、乐理、作曲、音乐史等各种方面的训练。

也许,让功利的归功利,钢琴的归钢琴,更能回到音乐的本源。三毛说,将来父母不在你身边,音乐可以排解你的忧伤。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理解世界的途径。

而这些美好又遥远的愿望,是那些靠爬才能坐上琴凳、伸着一双胖嘟嘟小手费劲摁下琴键的孩子们现在并不知道的。

“妈妈你快来!”刚弹完一遍《两只老虎》的儿子兴奋地叫我:“我把我的小老虎带出去爬山,一只一只又散步带回来了,你看见了吗?”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

}

科学技术元勘学者讨论乐器史:是否多管闲事?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2011414日)

乐器设计史一向是乐器学唱主角的。可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元勘(即把科学技术活动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包括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开始涉入乐器发展研究。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不是“多管闲事”?

科技元勘学者主要以两种方式参与乐器史研究。首先,科技元勘学者利用本专业的理论和概念来帮助系统地识别历史上驱动乐器发展的机制。例如,美国的技术史学者Thomas Hughes20世纪80年代曾采用一个军事术语“反转凸角”(reverse salient)来比喻大型技术创新系统(如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初期碰到的障碍因素。只要克服了“反转凸角”障碍,就能推动技术创新系统的大发展。在电吉他问世的初期,其反馈噪音(feedback noise)是个令人头疼的东西,好比是“反转凸角”,后来,美国著名吉他演奏家Jimi Hendiix19421970)有意识地利用反馈噪声来创作音乐作品,“化腐朽为神奇”,为电吉他的成功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又如,有人用“技术的社会构建”模型来解释某一种乐器为什么能大行其道。穆格模拟合成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发明人罗伯特. 穆格博士做到了将“每八度音程一伏特”标准和键盘控制法嵌入了传统的音乐文化,从而可以在不同用途间游刃有余。他是一个优秀的“边界穿梭者”,将电子工程师和音乐家两个圈子给打通融合了。在打通边界的过程中,他不仅在改进合成器,而且在改变大家的音乐观――有了模拟合成器后,关于“什么叫音乐,什么叫作曲,什么叫演奏”的看法都发生了巨变。相形之下,当年与穆格合成器一争高下的Buchla合成器由于只局限于音乐界的反文化圈,未能吸引电子工程师的注意力,最终失败。

其次,科技元勘学者在研究乐器的发展背景时,视角更加广阔。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史学者Thomas HankinsRobert Silverman共同研究了风奏琴的兴起对自然哲学的作用,尤其是欧洲浪漫诗人“对另一个世界的抑郁向往”对风奏琴的广泛普及做出的贡献。美国科技史与科技哲学教授Myles Jackson的研究表明,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物理学家兼音乐家Ernst Chaladni不仅发明了谐音器(Euphone),而且对德国实验声学贡献良多。19世纪20年代起,德国物理学家Wilhelm Eduard Weber18041891)就腔管中的持续振动进行了研究,还制作了簧管对这样的振动现象进行精确测量。后来,风琴制作者也开始使用这种簧管。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曾经有两个复原北欧古风琴的科研项目。一个项目是2005年完成的,对荷兰某教堂中安放的、1789年制造的一部风琴进行了原貌复制;第二个项目是瑞典学者于2000年完成的,对哥特堡市某教堂中存放的1699年制造的一座风琴进行了复制。科技元勘学者对这两个项目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重新梳理,结果发现,两个项目依赖于不同的知识生产风格,一个偏向人文学科,一个偏向于自然科学,于是,最终复制出来的两部风琴大异其趣就得到了解释。

以上叙述表明,跨学科研究是可能结出美丽芬芳的奇花异果的。

}

您好,我今天在一家琴行交了钱准备学习一个乐器,但最终因为一些原因,不打算学了,刚和商家协商看是否可以退款,但商家却拒绝退款,而且现在课还没有开,希望您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让商家能够将钱全款退换给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否的拼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