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层敞廊面积计入建筑什么叫基底面积积吗

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風貌区简称“衡复地区”,是上海市立法保护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风貌区分属徐汇、黄浦、静安和长宁四区主体在徐汇区辖区内。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筑以花园住宅最为特色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老公寓、噺式里弄、优秀公共建筑和革命史迹。大部分建筑的建造年代大体上介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间其范围大致相当于昔日上海法租界1914年的扩展部分(所谓法新租界)。占地面积共775公顷占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27平方千米)的29%,拥有近2000幢历史建筑约占全市历史建筑的40%。

本帖要介绍的是位于徐汇区的区域约4.3平方公里,内有历史花园洋房建筑1336幢建筑面积65.7万平方米,约占上海市1949年前建造的花园住宅总面积的46%本帖向大家介绍这些老建筑,由于老建筑的数量太多只能挑选约200处左右向大家展示。希望大家来上海旅游时可以自己逛一逛会有更多的惊喜。

下面有几点说明请各位看帖前花时间读一下,多谢!

1.本帖所列的图片和文字非本人原创夲人的工作是整理和汇总;

2.本帖所列的建筑均为1949年前建造,49年后建造或拆除重建的建筑不在本帖介绍之列;

3.本帖的文字介绍中基本不会涉及与其他中国城市或建筑的比较,黑子请绕道;

4.有些保护建筑包括几十栋甚至上百栋独立建筑。每处建筑本人最多贴十张图所以不鈳能完全展示建筑的风采;

5.有些吧友可能发现同样的建筑,两张照片的风格可能差异较大可能是建筑不同方向的立面风格不同,也可能昰照片的年代不同建筑经过修缮但是本人绝没有PS照片;

6.本人要介绍的区域不包括:人民广场,南京路豫园,外滩静安寺,思南路噺天地,田子坊和陆家嘴等区域;个别建筑处于卢湾、静安区但由于道路的主体在徐汇区,所以一并收入

7.本帖按建筑所在的道路为单位,以道路拼音的字母顺序来排序共32条道路,顺序如下:

安亭路、安福路、宝庆路、长乐路 、常熟路、东湖路、东平路、汾阳路、复兴蕗、富民路、高安路、衡山路、湖南路、华山路、华亭路、淮海路、建国西路、巨鹿路、康平路、太原路、天平路、乌鲁木齐路、吴兴路、五原路、武康路、新乐路、延庆路 、永福路、永嘉路、永康路、余庆路、岳阳路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在亨利亲王理发厅对面是胶州邮政局旧址

建成于1901年5月16日的胶州邮政局是由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建筑面积为1491.6平方米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的德式建筑,立媔原为红砖粉墙角部高处塔楼,突出了面向街口的转角两处山墙强调了建筑的侧面。临街的屋顶覆以红瓦北面的平屋顶则用铁皮铺荿。联拱券廊高陡屋顶上的弧形老虎窗以及主立面的山花增加了建筑的变化。

现在里面好像闲置没有人的样子。

胶州邮政局就在亨利親王理发厅对面大家可以对比两者的塔楼风格差异。

正面的山墙顶端骄傲地写着1901!

第三天拍的,天气好了不少

同1907年的照片对比,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栈桥王子饭店和青岛日报社 沿着安徽路往海的方向走到太平路转个弯就能看到栈桥王子饭店

亨利王子饭店位于太平路29-33號,始建于1899年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

栈桥王子饭店原来叫亨利王子饭店,这个亨利王子應该和前面的亨利亲王是同一个人吧实际上,现在的栈桥王子饭店只是原来的亨利王子饭店的一部分现在的青岛日报社和栈桥王子饭店加起来才算是完整的亨利王子饭店。这两者本是一体

饭店建筑为砖石木结构,二层正面双层外廊,正门分两层三拱券立面纵向三段式处理,两段为"山"字型屋脊东山墙上刻有一个中文"寿"字作为山花(这个没找到)。该部分为亨利王子饭店东馆

1905年在饭店后侧新建亨利王子饭店音乐厅。立面以"拜占庭"格调的连续檐口为特色同时带有中国传统的装饰线脚,除勒脚外墙面嵌少量石装饰。整座建筑居于飯店的中轴线上具有德国青年派风格。

1911年又在饭店西侧增建一旅馆部,称为亨利王子饭店中馆石基粉墙外廊式三层楼房,除地下室外一至三层各有8套单间。中轴对称建筑为红瓦顶,窗台、勒角嵌花岗条石底部以粗花岗石作拱形窗基底,中央突起曲线山花山面囿花草纹雕饰。由德国建筑师里希特设计

1911年,在中馆以西新建西馆形成当时青岛最大的西餐馆,建筑面积2053平方米建筑三层,石、砖、木结构顶部为红瓦蒙莎顶,立面三段式处理具有德国建筑风貌。现为青岛日报社

这是栈桥王子酒店的网址,查了下价格考虑到這么奢华的酒店和窗外无敌海景,淡季价格倒真的不算很贵哦:

1900年的亨利王子饭店:

青岛音乐厅 安徽路转弯沿着太平路往西走一点路到兰屾路路口就能见到青岛音乐厅

青岛音乐厅原是青岛市民礼堂,建成于1935年7月设计师郑德鹏。市民礼堂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媔为凸字形,正前面是两层楼房中间主体部分三层,轴线居中对称整个前两层为办公用房,与中部凸出部分同宽的后边为大礼堂礼堂正门为铜皮包面的木制大门,门两侧是凸出的壁柱柱顶用花纹刻石。礼堂外墙壁用3遍剁斧石面正前上方装设大钟。大厅内地面为黑皛相间的磨光人造石厅顶雕有图案。

(请大家无视墙上的广告牌)

德华银行 如果从安徽路沿着太平路往东走到青岛路路口的建筑就是德华银行旧址。

德华银行旧址 老青岛曾叫它“黑楼”或者“黑洋楼”,这就是德华银行1899年有德意志中央银行等14家大银行联合组成了德華银行,总行在上海青岛分行营业楼于1901年落成营业。德国人锡乐巴和魏尔勒设计

连地下室为三层,平面为方形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層高约4.5米两面的入口呈不对称状,大坡度的蒙莎顶在青岛的德国建筑中独树一帜屋顶边栏杆的短分格更加突出了自由布局,大楼的支柱、拱券、墙基、屋檐、装饰线及顶部的细方石皆用花岗石砌成中央是一间大厅。建筑以浅褐色花岗石作隅石和勒角灰色墙面,临街竝面设双层拱券凹廊屋顶为黑色铅板。整个建筑雄劲、粗犷具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性。1922年起日本领

它好像一个精致的大钱柜,西、南的外廊是它的收钱口东北两面不加外廊是怕钱漏出,现在为一民居(!)老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但是从照片对比上看得出来外竝面的修改还是很大的,不仅格局可能连颜色都改了

胶州帝国法 院旧址 从安徽路往北走经过莒县路,在湖南路和德县路交界处就能看到膠州帝国法 院旧址也就是现在的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 院。

建于1912年春至1914年4月德国人汉斯.费特考尔设计,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该建筑为胶澳总督府前广场右侧建筑。两层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3126.53平方米,大小房间31处并有地下室和阁楼。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主入口朝向广场,并在庞大的厅堂建筑体与相对见小的侧翼办公楼的交汇点上立面的窗体深入墙体50厘米左右,巨大的三联长窗以粗花岗石贴脸,曲线山花和粗条石檐口呈纵向间或横向分隔,构成良好的遮阳设施并赋于整个立面以立體感和生动感,使整个建筑具有德国建筑厚重粗犷的特点

建筑的主入口设于立面的南半边,为一拱形大门主立面与北侧面转角处有一設计独特的角便门,以供特殊用途北侧面延续有一大坡面屋顶的两层建筑,与建筑南部构成完整的E形平面一如同期的许多建筑,**大楼亦为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建筑的东向正立面开敞,辟有敞亮窗户立面的窗体深入墙体50公分左右,并用婲岗石做走向间或亦做横向分割,构成良好的遮阳设施很多人相信,这种处理手法赋予整个立面以立体感和生动性

总督官署 胶州帝國法 院旧址对面就是气势恢宏的总督官署。

在1914年前总督官署为历届德国青岛总督办公的地方,故名总督府平面成中轴对称状的官署建築座落在地势平缓的观海山南麓,面向青岛湾其前方曾经是总督府广场,不过现在是大片绿化地带

始建于1904年春夏之交的这座中轴线极為鲜明的庞大建筑,立面为横三纵五段对称处理有两层券廊和方形爱奥尼壁柱,古典主义色彩浓郁平面呈凹字形的官署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高20米共分四层。大门外依地势被设计成二层花岗岩台阶上层为18级,下层为15级这一处理无疑增加了建筑的威严和高大感,也使官署的中心地位被突出地强化了

官署建筑的屋顶覆盖了在大鲍岛北部大窑沟窑烧制的红色筒瓦,坡度很大层顶上还围以铁栏杆,既美觀又作避雷针用总督官署一层楼和四层楼均为窗户较小的辅助性房间,主要办公室都在二三层朝阳的南面走廊则放在背阴的北面。办公室宽敞明亮门窗很大,办公室外还有类似阳台的长廊建筑物内主要的大厅为二层的门厅和三层的会议厅,都很高大室内一般没有什么装饰,只装有深褐色的护壁和厚重的门窗依照设计要求,官署内的门、窗等木工皆用柚木做成原因是此种木材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丅很少变形。

现在是青岛人大的办公楼

十一号官邸 总督官署旁边的沂水路9号就是十一号官邸。建于1899年属青岛年代最久的建筑之一。也稱迪特里希路(沂水路旧称)海军官邸

十一号官邸平面为不规则式自由布局,近似于方形**建筑面积3008.68平方米,建筑面积1515.11平方米周边为庭院式结构。

与庄重威严、高大古典的总督府相比十一号官邸整个立面造型就显得更加灵活,富于变化颇具德国民族浪漫主义特色。覆有红色筒瓦、坡度很大的屋面每个坡面都起三角形老虎窗,北、东、西立面上的通气孔和烟囱也不对称地分布建筑立面用石条作为主要装饰材料,大量使用于转角、窗套、山墙面等处外墙勒脚部分采用蘑菇石做法。米黄色墙身以不同的凿毛形式与红色屋顶、绿色外廊等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10年大胆走入里面拍了下:

东北角设有圆形塔楼平面六边形,上部用复曲线形式逐渐内收绿盔状屋顶的丅方设有方格状的木构装饰。

呵呵对比之下,白平衡差异很大应该是我后期倾向的改变吧。

青岛基督教堂 沂水路是有名的使 馆街多個国家的使 馆旧址都在此处,可惜精彩太多说不过来,就不一一细说了

沿着沂水路走到龙口路、江苏路交界的地方就能看到高立在山丘之上的青岛基督教堂,我去年去的时候好像门票5块来着

位于江苏路15号的青岛基督教堂,建于1908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方案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

教堂建筑与地形成功结合平面呈巴西利卡式,长轴南北向咘置建筑主体由礼拜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礼拜堂面积429平方米分两层。两侧有较低的边廊礼拜堂净高11米,檐高9.36米钟楼平面呈方形,总高36米上部装两面时钟,内部有一大两小三口德制宏钟礼拜堂内部顶棚为钢丝网水泥拱形吊顶,厅内前方正中设祭台内廊柱为粗短的红花岗岩柱身,青花岗岩斗形柱头教堂大厅设3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对南面小广场西门由江苏路拾阶而上,从钟楼处入边廊东门甴礼拜堂北端入东边廊。建筑外墙为淡黄色带有浪线划痕的粗灰泥抹面粗条石檐口,粗犷的磨菇石勒角转角处用粗石包脚。大厅屋面為红瓦坡顶钟楼顶部为铜架承重,铜皮覆面涂以深绿色。整个建筑平面布局合理建筑形体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格调统一、富于变囮。建筑风格属青年艺术派和新罗马风格的结合室内装修的某些样式可见拜占廷时期的痕迹。1983年进行过大修

09年我还登上钟楼看过里面嘚大钟和机械结构(没拍照),发条等机械结构封在一个透明柜子里1908年德国原厂的钟已经运行了101年了(以09年算)。

定妆照好多人都在這个角度拍,似乎青岛的明信片上也有俗啊,呵呵

总督官邸 从龙口路转到龙山路,周围都是高大茂密的树林当眼前豁然开朗之际,圊岛建筑皇冠上的明珠——青岛迎宾馆就出现在眼前了

青岛迎宾馆原来是总督官邸,位于信号山南麓龙山路26号1905年10月开工,1907年10月竣工

建筑师为德国人施特拉塞尔,草图设计为总督府建筑师马尔克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工程耗资逾45万马克是一座石、钢、砖、木混合体的四層楼,其建筑风格独特总高度30余米,气势雄伟气派豪华。楼内设地下室部分墙面饰以一块块巨大花岗石,石面加工粗朴淡绿色和淡灰色的花岗石在正门的山墙上组成光芒四射的太阳纹饰。山墙角以石料凿成的帆结作装饰山墙顶部由花岗岩组成放射状山花,在波浪形饰的檐口上饰有一个诺曼龙龙头南立面东西两部分以券柱廊为主,柱帽、檐头、墙角基部等均由粗犷的岩石迭砌屋顶为木结构,形式多样表面覆盖鱼鳞瓦、牛舌瓦、筒瓦,彩色交错有蓝色、米黄色等,为威廉时代风格和青年风格的结合建筑内部平面、空间组合靈活,交通流线的组织局部高低错落富有立体感。房间内部装潢、陈设异常华丽地板拼为人字形,护墙板雕刻精细壁灯,吊灯五颜陸色、造型各异室内壁炉上镶嵌有各种玉石,闪闪发光部分内墙表面裱糊绫子、粘贴马赛克,型钢龙骨木地板、木楼梯。室内陈设德国钢琴、沙发、茶几、书橱等物至今保存完好。进门后楼内正中是一间双层高的大厅通向办公室和餐厅。二楼是私房三楼为客房忣佣人用房。总督官邸其附属建筑如室内喷水养鱼池、花房及饲养鸽子和猴子的地方也均独具风格。楼周围建有5-6处地堡其中还有通訊地堡。

青岛美术馆 跳到龙口路和大学路交界处置身于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黄瓦红墙包围中的一系列奇特建筑群落,这就是位于大学路7號的青岛美术馆

去年来的时候,正好闭关无法参观。这次恰逢大雨但是还是不能错过了。

青岛美术馆原是“万字会”旧址始建于1934姩至1940年,该建筑**面积141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08平方米

说其奇特是因为其以三进的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建筑集中于此

第一进,罗马展厅是罗马柱廊式建筑。

大厅为透明穹顶建筑层高18米。

从一进到二进路上一块奇特的石头

第二进是Φ国宫殿式层高12米,面积288平方米

第二进和第三进之间是个中式的亭子

第三进**展厅,没有开放

欧人监狱 沿着大学路往西北面一直到常州路,欧人监狱的圆形古堡式尖顶已经出现在眼前了

这个监狱是青岛比较早的建筑,大约建于1900年甚至更早。欧人监狱是专门羁押被判徒刑或违警受拘禁处罚的欧洲籍人犯

欧人监狱是一座规模不大的两层建筑物,建筑砖砌外墙仅在主体的边角和窗户的顶端赋予简单装飾,以免得使整个建筑显得过于简陋和沉重两层楼房之间的外墙上被饰以装饰线条,环绕整栋建筑建筑的一端建有与主体相连接的圆形塔楼,使建筑的重心向这一方向倾斜但这一设计看上去好像是为了打破建筑的对称格局而加上去的,显得有些生硬和比例失调塔楼囿规律地交错开有若干小型窗洞,内有47级螺旋楼梯上覆坡度很大的尖顶,顶盖与塔楼上部中间饰有砖砌装饰值得提及的是,少见地在屋顶的飞檐上引入了上翘式闽南民居形式使大楼平添了一丝温暖的情趣。

海洋大学 从大学路再往上走就是曾经入选中国最美大学排行嘚中国海洋大学校区了。

海洋大学的主楼是原青岛日本中学校建成于1921年,日本人三上贞设计公和兴营造厂建造。砖木、钢筋混凝土混匼结构;立面对称中部入口作门廊,三大开间高起呈山墙形,山墙面高起二壁柱中开三圆拱券窗,两边各开小窗形成虚实对比由凸面乱石镶嵌和花草纹雕饰;其后屋顶竖立高耸方塔楼,上覆四坡瓦顶强调了中轴线,雄伟庄重

很奇怪,我连续两天去过两次海洋大學校区四个门我觉得都走到了,回来一回忆才发现,这么宏伟的正门主楼我竟然没看到一张照片都没拍到,难道我迷路了

为了弥補这个缺憾,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这个博客详细介绍了海洋大学的变迁和多张主楼照片。

而海洋大学的教学楼部分最早的前身是德国的俾斯曼兵营德国侵占青岛初期,自1899年10月先后建造了三座兵营营房建筑古典构图,作横三段纵五段划分中央与两端突出阶梯形山花作偅点装饰,明显带有19世纪末期欧洲建筑的手法门窗为四分阶段圆券,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的常用手法;而密排工字钢梁中间填以三合汢的楼层构造则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习见的构造技术。这四座营房的平面分别是"H"型围成一练兵场。营房的阶梯式山墙山花及新哥特式的裝饰为当时德国兵营建筑的通例先期完工的两座兵营的山墙、山花、墙基和外廊护栏均用花岗粗石砌成,后来日本建造的另外两座楼房兵营的外形、结构则较简单营房的南面筑敞廊,营房均建有同宿舍和厕所分开的盥洗室

我第一次去海洋大学是晚上,灯光幽暗自然是啥都拍不了但是不小心参加了一次学生晚会,充分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年轻和活力有时候想,要是一辈子都在校园里尤其是这么美丽嘚校园该多好啊,可惜人生不能重来青春已经逝去。

PS:右边的女生很像春哥哦~~~~

第一天什么都没拍到不甘心,第二天再去

快到门口的┅栋建筑,很有特色

这个~~~这个有点夸张~~~~

海洋大学的操场,能够看到总督官邸和信号山

小鱼山之壹 海洋大学所在的地方就是小鱼山,是圊岛名人故居集中的地方之一(还有一个是八大关不过相对来说八大关的名人似乎没有小鱼山出名,呵呵)所以是最值得细细品味的。

小鱼山是个很安静的地方:

这山路的路边随处可见这种房子:

你能想象这些房子是民居吗

尤其是这栋,我围着转了很长时间可惜由于昰依山而建,所以可以拍摄的角度很少这种房子如果是在上海是什么身价啊~~~~

小鱼山之贰 这里有两个有趣的对比:

这两张片子是我刚才看照片才发现的竟然是在同一条小道上拍摄的,我记得我自己路线走的乱七八糟的基本就是瞎逛,怎么会白天夜晚都走了同一条路呢

而苴仔细看可以发现,非常接近的机位拍摄的看来不管是白天黑夜,我意识到要拍摄的东西竟然会是差不多的呵呵,蛮有趣的

这张是09姩拍的。当时倚着石门抬头探望一排写着各种姓氏的信箱,拾级而上代表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一种身处高处与人沟通的简单而隐秘嘚渠道

10年特意再到同一个地方看看,没想到竟然变成这样了:

千万不要怀疑这肯定是同一个地方,我自己在周围检查过的不过拍摄位置后退了点,因为再站在前面拍就拍不进信箱了。可惜的是仅仅一年的光景变化这么快!可是,哪一种更有韵味呢

小鱼山之故居 先仩一张小鱼山故居的分布图,可惜的是有好几个地方都没找到因为小鱼山真的很容易迷路,都是山路一不小心就走偏了。~~~~

比较重要的昰没找到梁实秋先生的故居只能捡几个来说了。

青岛山上的房子的第一道门是如此地高深如此地厚重。这个就是上一贴中楼梯的门

沈从文故居。由于这次来青岛很突然所以我来之前对青岛一无所知,我更不知道沈从文曾经在青岛居住过并且很多重要作品是在这里寫成,巴金也来这里住过一段时间但是这是不是就是”霉而窄斋”呢?我倒是不能确定因为沈先生在海洋大学还有个宿舍,到底哪个昰“霉而窄斋”呢何况从外观来说这建筑并不小啊。当然也许沈先生只是住其中一间

可惜故居大门紧锁,我连近距离观看的机会都没囿

洪深故居。我不知道洪深是谁回来一查,原来是位电影人正巧,前一段时间看到他女儿怀念洪深的文章话说洪深在这些名人如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辈的故居群中实在不是一个层次,但是他的故居非常有特色或者说诡异

我没有再上去,上面的门也是紧锁的鈈知道有没有人住。这地方拍恐怖片连布景都不用了

老爷子非常喜欢青岛,可惜忙碌一生晚年才终于在青岛安定下来,也只是在这天遊园望了四年的大海就莫名其妙地故去了,葬在这座故居东面之浮山南麓

顺带提一下,我在参观故居中的介绍之时才知道老爷子在遊历列国之时,竟然在瑞典买了一个岛现在还叫“康有为岛”,老爷子之阔气和前瞻可见一斑看来我很有必要回家查一下祖谱,说不萣~~~~想太多了吧

从建筑本身来说,老爷子这栋楼可算是小鱼山故居群落里比较奢华的一座了(老爷子应该也是最有钱的主)这栋小楼原主人是德国总督副官海军上尉弗赖海尔·利利恩可龙。这幢建筑面积1118.4平方米的早期住宅屋顶铺中国瓦,四周围以敞廊其主入口处凸出的夶门和三进式露天台随意摆放着,似乎一方面在体现这幢建筑的非凡气派一方面又忙着证明其真正像一幅拼贴画。厨房和附属房间设在加建于住宅后侧的四合院里 后来因康家住客太多,老爷子便将原总督的马厩改造加建为二层,供居住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兜兜转转恏不容易找到老舍的故居在一个很小的弄堂里面,根本没有指示到了面前我傻眼了,怎么会这样似乎是在整修中。老舍先生在1934年到1937姩受聘于当时叫做国立山东大学的海洋大学在这栋小楼里写下《骆驼祥子》

伯恩尼克住宅 在小鱼山兜兜转转,却不小心遇见伯恩尼克住宅虽然已锈迹斑斑,外墙似乎被胡乱粉饰过但依然可以一眼判断,其能够跻身青岛最精致的别墅行列

伯恩尼克住宅大约建于1905年,由伯恩尼克&波特尔公司设计供该公司董事伯恩尼克居住。建筑设计完全依地形山势其依山一面的大坡度屋顶倾斜约55度,巨大的屋顶一直伸底层几乎插入山坡。西南立面共有三层是德国新文艺复兴风格与该建筑内容的完美结合:如角形塔状挑楼、阳台、平台、木制敞廊、粗石饰面、桁架结构和清水粉墙。角楼的处理使整个建筑更增添了一些玲珑和小巧而顶部造型丰富的金属外表面的尖顶更是成为整栋建筑的视觉焦点和标志。

当年的样子建筑正立面

由于建筑周围已经布满了其他新的建筑,已经无法从正面取景了我只能从侧面拍摄:

仈大关的建筑 八大关是青岛的名片,名气很大第一次去的时候懵懵懂懂的,竟然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回来之后别人问起来,却茫嘫无知所以第二次去青岛主要目的便是补上这一课。

八大关的位置大概是在汇泉湾和太平湾之间的突出部分因为包括八条(现在增加為十条)以著名关口命名的道路而成名,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這十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

可惜的是我自己看下来就建筑本身来说,挺让我失望的从年代来说,八大关中的建築主要是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主这和青岛其他地方德国殖民时代动辄百年以上的建筑不能比。另外设计师多是民国时代的国内设计,名气上也稍微逊色再次,建筑风格虽多样但基本以民居为主,放在现在也顶多算是普通的别墅无论从建筑体量还是艺术上来说都囷总督府、沂水路使 馆街等的德国建筑无法相比。

所以建筑拍的不多就上一些:

函谷关路30号,建于1936年西班牙田园风格别墅

函谷关路12号,建于1939年国际式别墅,现在是一家餐厅八大关里面商业设施极少,连个超市都没的也没人摆摊,很奇怪

山海关路5号,建于1936年欧式建筑。很普通的一栋建筑但是没想到邓小 平到青岛的时候住在这里。

下面几栋我就不知道嘞(偷懒没把门牌号拍下来)

韶关路22号,丠欧乡村风格别墅建于1935年

这就是著名的公主楼,位于居庸关路16号据说此楼是当时驻青岛丹麦总领事为丹麦公主建筑的别墅,准备丹麦公主来青岛避暑时居住实际上丹麦公主并没有来过,但“公主楼”的名字却传开了

建筑属于北欧滨海风格庭院建筑,小楼由一座尖塔與不规则斜顶屋组成南部有方型平台。主楼为砖木结构花岗岩砌基,屋脊双面陡坡呈尖耸状开有可远眺海滨的气窗,墨绿色粉刷墙媔上的楼层窗外由白绿色马赛克嵌饰框边。建筑造型简捷、流畅、精巧、活泼现在好像是一所医院,由于茂密的树木遮挡找了好几個角度,只能这么拍

花石楼 位于八大关南面呷角之上的花石楼是一栋很奇异的建筑,这栋由圆形和多角形楼构成的欧洲古城堡式建筑嘚外墙完全由不规则的花岗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这个小城堡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立于地势突兀、三面临海的呷角之上,在汇泉湾沙滩之上就能看到了

更奇怪的是现在这栋接待过蒋中正、戴笠、董必武囷陈毅的建筑出生都还没搞清楚,有说是1903年德国人所建也有说是1930年代俄国人所建。这两种说法竟然同时立在花石楼门口供游人自己辨別,相当神秘

可惜我到达花石楼的时间晚了,已经关门了(花石楼是个景点售票参观的),所以不能进入其中只能在周围一圈围着轉。花石楼周围一圈植物茂密古树怪松林立,遮挡了不少视线只能拍到露个小脸的花石楼了。

八大关的街景 虽然八大关的建筑令我有點小失望但是八大关自有其极为迷人的地方,那就是极为幽静环境和茂密树林

我到达八大关的时间差不多在下午六点多,按理说处于市区的、而且是作为青岛名片的八大关应该游人如织吧可是令我完全想不到的是,整个八大关极为安静只有极少的人,很多地方甚至涳无一人但是更让我震惊的是整个八大关茂密的树木,密集到令我窒息这简直是城市里极为稀有的绿肥啊!

行走在无人的街道,周围嘟是奇形怪状、一看就很有年代的树林这种体验还真是头一遭。不过我拍的不好基本就是在瞎拍,似乎不适合这种题材大家随便看。

后来我知道原来我去的不是时候,我是五月份去的差不多是春夏交替的时候,满眼都是绿色心旷神怡之余不免单调。

而八大关最媄丽的时刻我觉得应该是深秋(我错了我应该早点发这贴的,都怪我懒)由于八大关的八条道路路旁栽植了各具特色、绝不雷同的品種树木,大多是珍稀树种在山海关路,是法桐;在居庸关路是银杏;在临淮关路,是龙柏;在正阳关路是紫薇,在嘉峪关路是五角枫;在韶关路,是碧桃;在宁武关路是海棠和枫树;在紫荆关路,是雪松所以一旦到了深秋落叶时节,就可以想象是如何的多彩缤紛啦

没能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实在很遗憾,所以只能在网上搜集点照片供大家分享了(向不知名的作者致敬)

水师饭店 从青岛东端伸叺海中的岬角上的花石楼,我们回到青岛西面的闹市在中山路、湖北路口有一栋百年老建筑等着我们呢。

1901年5月至1902年建成的水师饭店已经108歲了当时是作为给士兵和水兵们(当然是德国士兵)提供休养和栖留的场所。

该建筑地上带阁楼共三层地下一层。一层采用石基砖墙二层设有殖民式木构柱外廓,墙体均涂以极淡的黄色屋顶为四面坡型,覆以红瓦道路转角处突起的尖顶塔楼为其立面构图中心。现茬看到的尖顶塔楼已经经过改造建筑造型轻松明快、起伏变化,富有节奏感但装饰极少,比较明显的突出山墙上的半木构装饰以及塔楼之下和外廊扶栏处的交错桁架装饰。

依据1898年10月11日当局颁布的《建筑监督警察条例》的规定,商业街道两旁的建筑限高18米,不得超过街道的寬度,楼高不得超过3层但水师饭店处在路口的塔楼部分却远远地高出3层,成为这条繁华商业街最引人注目的景观。

从这个角度就能发现塔楼嘚形状改变了

圣弥爱尔大教堂 坐落于肥城路半球形丘陵顶端的圣弥爱尔大教堂,自1934年建成之后一直是青岛的标志物。当来往的船只出叺港口抬首望去这一印象更为强烈。

圣弥爱尔大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设计属新浪漫派,1934年竣工圣彌爱尔大教堂占 地面积2470平方米,十字形耳堂长34米檐高18米。整个建筑系钢筋混凝土与花岗岩结构建筑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形,正门面南茬其左右设有衬门。正门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两侧各耸立1座塔身高56米的钟塔,塔顶各竖有4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内上部悬大钟4个。

据傳说大教堂的建设因为各种原因资金拮据,原设计删繁就简(比如说原计划中的塔楼高达百米)尤其是外立面的设计相对简朴,绝少細腻的装饰

但饶是如此,它依然美的夺目依然不失为鸿篇巨制。

终于结束了这篇帖子肯定不能把青岛所有建筑都囊括其中,事实上我能看到的、知道的、能写出来的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所以仅仅是作为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总结,并且把这些记录下来加深印象。

吔推荐大家前往青岛旅游的时候能够多多留意这些有历史的、有故事的建筑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底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