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每日电讯主编职务的性质田朝晖什么职务

华夏时报和新华每日电讯报记者名单
&& 华夏时报记者名单如下:
朱伟东 李春喜 徐立凡 李爱明 严晖
刘春燕 李映 冯慧君 范晓曼 徐少青
刘海军 官建益 张朝晖 吕平波 程凯
郑国清 翟亚男 于娜 陈锋 吴淳
高和平 李蕾 严葭淇 袁剑利 郭冬颖
任孟山 肖琦 林啸 李恩青 蒋宏晨
唐玮 贺江兵 公培佳 杨仕省 夏华旺
岳巍 吴君强 孟俊莲 赵岩 周开平
孙斌 谢金文 郑其照 李军慧 胡钰
徐芸茜 吴丽华 胡坤 罗小卫 张学光
陶盈舟 王晓晨 马瑞 张玉香 于建平
王晓薇 兰晓萌 陈岩鹏 滕勇华 王兆寰
马春园 付刚 黄兴利 郑桂兰 朱湘莲
李叶 胡种田 丁学梅 包涵 杨中华
李国卿 陈一平 董映颉 植美娜 黄冰冰
苍玮 钱秋君 杨卓卿 郝英 姚芳
&&& 下面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名单:
谢锐佳 田朝晖 刘学奎 黄国清 王晓林
杨耘 曹波 廖艺 阮大华 董健
姚素敏 强晓玲 卢刚 姜锦铭 丁永勋
方立新 李牧鸣 陈凯星 王学良 孙侠
张慧 渠宏卿 张玉亮 张超 林晓蔚
黄海波 吉玲 唐牛 王小舒 李坤晟
李洪磊 王京雪 刘加佳 易艳刚 刘晶瑶
雷琨 赵朝文 尹平平 刘梦妮
•&•&•&•&•&•&•&•&•&•&•&•&•&•&•&•&•&•&•&•&•&•&•&•&•&•&•&•&•&•&
·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意见,并承担由此引起的纠纷和责任, 与无关
·请注意言辞,客观地评价,提倡就事论事,杜绝谩骂和人身攻击等不文明行为
·记者网管理员有权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删除非法及不符合规定的评论信息或留作证据
猜您所需:
记者网赞助商田朝晖扶贫日记|倒计时下的脱贫一线,和想象的不一样
关注新华网
  原标题
  【编者按】
  脱贫攻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决战。
  去年,新华每日电讯编委田朝晖被任命为新华社驻石阡扶贫工作队队长,挂任贵州铜仁市市长助理、石阡县委副书记,和战友一起,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参与扶贫。
  一年多以来,田朝晖克服了孩子尚小、父母突遭车祸等巨大家庭困难,以顽强的毅力斗志,务实实干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能力,卓有成效地推动当地的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真心赞誉。他甘于奉献的扶贫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广受网民点赞,说“国社扶贫,是认真的;派出的扶贫干部,是杠杠的!”“这样的好干部多一些,扶贫工作就能踏实一些”……
  田朝晖同志还不忘新闻工作者本色,一手倾心倾力扎实扶贫,一手拿笔,采写发表大量石阡脱贫攻坚的报道,大大激励了当地脱贫攻坚战士气。
  一年多,他见证了西南贫困山区的巨变,见证了一线扶贫干部的艰辛,也看见了最后一批贫困人群在这场决战中的真实状态。除了日常的报道,他还想把这段看似寻寻常实则常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录下来,呈现出来,以这种方式向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致敬!
  《新华每日电讯》特辟《扶贫亲历》栏目,还原这场决战中的点滴。
  每一栋新房子都有故事
  水泥路,小洋楼,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把这些词汇和深度贫困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意外。但在我所帮扶的地区,这些都是真实场景。
  挂职一年多,我目睹了贫困乡村的加速巨变,其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路和房。
  有一次陪同东部来的朋友到乡镇学校捐赠,我一路上向他们介绍当地情况,他们不时会惊叹:路修得这么好,还有三层小洋楼,这哪里像贫困地区嘛?
  我试着跟他们解释,什么是二级路,什么是通村路,什么是通组路,什么是串户路……当然还有小洋楼,有些房子是借助政策补助修盖的,有些是年轻人出门打工回来建的,尤其是三层小洋楼,都是夫妻俩在外打工两年,回来再借点钱盖起来的。
  新房子,代表了打工一代对家的期待。所以,尽管他们每年在新房里住不了几天,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但他们还是把房子盖得非常漂亮。房子,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超越了居住属性。
  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老宾,挂职第一年就住在贫困户家里。房子是两层的新房,既现代,又有民族风格,很漂亮。说起这栋房子,他背后有一个故事。
  房子男主人小时候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小时候吃了很多苦。长大后外出打工,但不幸的是,他的孩子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病,需要人照顾。他思前想后,觉得与其多挣点钱,不如回家陪伴孩子。有次我跟他聊天,他说自己体验过没有父母陪伴的苦,他不想让孩子重复这种人生,所以毅然回家。
  回家意味着收入骤减,他想修房子,但没有那么多积蓄,请不起工人。于是他一咬牙,一点一点,硬是边盖边学,自己建起来一个二层楼房。房子盖起来后,惊喜随之而来,他变成了泥瓦工,别人盖房子,会经常请他,每天二百块,收入很可观。
  天道酬勤。
  在他家隔壁,另一家人最近刚刚盖起来二层新房。挂职一年多,我一点一点见证了这栋房子漫长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一次去村里的时候,这家人住在旁边的厨房里,这栋二层楼只有几根柱子竖着,四周都敞开着。
  夫妻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地,小儿子当学徒(后来也没稳定工作),家庭收入比较低,没钱一口气把房子盖起来。后来我帮男主人申请了一份工作,每月有900块钱收入,他很开心。此后我每次去村里都能看到变化:一间,一间,房子一天天变得完整。
  一年后我即将结束挂职回京,又到村里去,惊喜地发现他的房子已经彻底盖起来,很漂亮,我们开玩笑:“这在北京就是别墅啊!”他笑着说要感谢国家政策好。房子能盖起来,一方面是靠他自食其力、燕子衔泥式的坚持,同时也要感谢危房改造政策扶持。
  山里的燕子很喜欢住在他家。因为房子是一间一间盖起来,所以去年燕子在“房外”垒的窝,今年被封在房子里边。于是男主人在新房外边的房檐下钉了几块木板,燕子好像明白了主人苦心,跟着搬了新家。我去跟他们道别时,燕子窝上的泥,有一半还是潮湿的。
  在蜿蜒的通村路边,一栋栋看起来区别不大的新房,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大或小,连接着每个人的家国梦想。
责任编辑:
新县纪委2017年开展“进百村解百题”助推脱贫攻坚活动时发现了这一问题。
  对于河口村实现全部脱贫,李朝阳充满信心。
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全国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济源市2016年12月把每年的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以进一步弘扬城市精神,让愚公故里处处充盈昂扬向上的励志能量。田朝晖:伦敦奥运会是不是“史上最差”?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在这种大背景下,奥运村的床都缩减成为“标配”:长度只有1米73。号称“睡得越香,跑得越快”的飞人博尔特,只在奥运村睡了两晚就提出抗议,担心睡眠影响伤势。  安保成为外媒调侃对象。连英国本土运动员杰米里都抱怨:“这是我的参赛资格证,但这个人是谁啊?”。事实上,证件上头像并不是他本人的。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杰里米拿着错误的通行证竟然畅通无阻。英国奥委会承认,“这种错误出现了不止一次”。  伦敦距离上次举办奥运会确实太久远,以至于毫无经验可借鉴。德国选手莉莉在女子七项全能比赛中因“跑错道”被取消成绩,德国代表团申诉,组委会拿出图片证据。但细看之下,发现肇事者另有其人。  事实上,类似的误判和乌龙很多。以至于颁奖仪式上,国歌放到一半就卡壳、国旗升到半空被风吹跑的新闻顶多算是花絮。  一届成功的奥运会,首先要让参与者尤其是运动员们感到尊重、舒适、安全、公正。在这些方面,伦敦显然没有兑现竞选主办权时的承诺。  最让英国人伤自尊的是下面这则新闻:伦敦奥委会被曝计划在赛事结束后,把部分场馆设施卖给里约热内卢。这一消息让英国媒体感到颜面无存,他们自嘲:“首相先生,您是缺钱了吗?”但愿这句话将来别取代主题“激励一代人”而流传。
相关搜索:..倒计时下的脱贫一线,和想象的不一样|贫困户|田朝晖|务工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倒计时下的脱贫一线,和想象的不一样
倒计时下的脱贫一线,和想象的不一样
  【编者按】  脱贫攻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决战。  去年,新华每日电讯编委田朝晖被任命为新华社驻石阡扶贫工作队队长,挂任贵州铜仁市市长助理、石阡县委副书记,和战友一起,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参与扶贫。  一年多,田朝晖见证了西南贫困山区的巨变,见证了一线扶贫干部的艰辛,也看见了最后一批贫困人群在这场决战中的真实状态。除了日常的报道,他还想把这段看似寻寻常实则常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录下来,呈现出来,以这种方式向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致敬!  《新华每日电讯》报特辟《扶贫亲历》栏目,还原这场决战中的点滴。  第一篇  每一栋新房子都有故事  水泥路,小洋楼,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把这些词汇和深度贫困联系在一起,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意外。但在我所帮扶的地区,这些都是真实场景。  挂职一年多,我目睹了贫困乡村的加速巨变,其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路和房。  有一次陪同东部来的朋友到乡镇学校捐赠,我一路上向他们介绍当地情况,他们不时会惊叹:路修得这么好,还有三层小洋楼,这哪里像贫困地区嘛?  我试着跟他们解释,什么是二级路,什么是通村路,什么是通组路,什么是串户路……当然还有小洋楼,有些房子是借助政策补助修盖的,有些是年轻人出门打工回来建的,尤其是三层小洋楼,都是夫妻俩在外打工两年,回来再借点钱盖起来的。  新房子,代表了打工一代对家的期待。所以,尽管他们每年在新房里住不了几天,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但他们还是把房子盖得非常漂亮。房子,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超越了居住属性。  贫困户易地搬迁后住进非常漂亮的楼房,看起来像是景区。田朝晖 摄  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老宾,挂职第一年就住在贫困户家里。房子是两层的新房,既现代,又有民族风格,很漂亮。说起这栋房子,他背后有一个故事。  房子男主人小时候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小时候吃了很多苦。长大后外出打工,但不幸的是,他的孩子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病,需要人照顾。他思前想后,觉得与其多挣点钱,不如回家陪伴孩子。有次我跟他聊天,他说自己体验过没有父母陪伴的苦,他不想让孩子重复这种人生,所以毅然回家。  回家意味着收入骤减,他想修房子,但没有那么多积蓄,请不起工人。于是他一咬牙,一点一点,硬是边盖边学,自己建起来一个二层楼房。房子盖起来后,惊喜随之而来,他变成了泥瓦工,别人盖房子,会经常请他,每天二百块,收入很可观。  天道酬勤。  在他家隔壁,另一家人最近刚刚盖起来二层新房。挂职一年多,我一点一点见证了这栋房子漫长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一次去村里的时候,这家人住在旁边的厨房里,这栋二层楼只有几根柱子竖着,四周都敞开着。  夫妻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地,小儿子当学徒(后来也没稳定工作),家庭收入比较低,没钱一口气把房子盖起来。后来我帮男主人申请了一份工作,每月有900块钱收入,他很开心。此后我每次去村里都能看到变化:一间,一间,房子一天天变得完整。  一年后我即将结束挂职回京,又到村里去,惊喜地发现他的房子已经彻底盖起来,很漂亮,我们开玩笑:“这在北京就是别墅啊!”他笑着说要感谢国家政策好。房子能盖起来,一方面是靠他自食其力、燕子衔泥式的坚持,同时也要感谢危房改造政策扶持。  村民老阮站在自己一点一点修建起来的新楼阳台,在他脚下的屋檐下,燕子筑起新了窝,泥还是潮湿的。田朝晖 摄  山里的燕子很喜欢住在他家。因为房子是一间一间盖起来,所以去年燕子在“房外”垒的窝,今年被封在房子里边。于是男主人在新房外边的房檐下钉了几块木板,燕子好像明白了主人苦心,跟着搬了新家。我去跟他们道别时,燕子窝上的泥,有一半还是潮湿的。  在蜿蜒的通村路边,一栋栋看起来区别不大的新房,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大或小,连接着每个人的家国梦想。
  第二篇  家门口打工的留守老人  大家都在讲农村凋敝,但在深度贫困地区,我看到了凋敝的另一面。  在缺少年轻劳动力的贫困山村,村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办起或大或小的产业,被媒体定义为“留守”“空巢”老人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打工机会。  他们年龄大多在50岁到70岁之间,还有一些超过70岁,甚至80岁。通过务工,这些老人每天有50元~80元的收入。换个角度看,这些老人在家门口打上一到两个月的工,就可以脱贫。  村村成立合作社,村民就近到合作社务工,每天有几十元收入,很多“留守”老人变成打工族。图中最右侧老人今年76岁,每天上山务工,干得很开心。田朝晖 摄  80岁的务工老人不多,有时我下乡调研会问一问,但从没有在劳动现场见过。一些乡镇担心老人岁数太大,怕出意外,会为他们找一些轻松点或者“安全”点的工作岗位。但不会劝退,因为扶贫也是扶勤,要保护所有贫困户的务工积极性。  我下乡调研,遇见过一位76岁的务工老人。老人每天从山下坐车上山,午饭就在山上吃。原本老夫妻两个人都在村里打工,但老爷子身体不太好,没坚持下来。  刚开始,老太太要上山务工,大家都劝她,怕她受伤。她说如果自己摔坏了,不让任何人负责。  老太太以前是村里的妇女主任,闲不住。后来她的儿子从城里回来,又劝她不要上山务工,儿子提醒她,如果缺钱花就跟自己说,这些年养儿养女很辛苦,现在该休息了。但是老太太不这么看,坚持要找点事情干。  老太太现在山上和一群村民负责养羊、种烤烟、种树。大家考虑到她的年龄大,会安排别人挖坑,让她来栽树。但干起农活来,老太太从不示弱。  她说以前最苦最累的时候,是土地刚从集体分到个人那会儿,因为当地缺水,所以种田要看天,晚上下了雨,那晚上就要赶紧把田种上,当时家里20多亩地,非常辛苦。  现在老太太很开心,她觉得现在跟以前比,政策好,打工机会多了,尤其是交通好,现在上山可以坐车,以前可不行。  在我挂职帮扶的地区,不仅村村成立合作社,而且很多乡镇引入外地龙头企业合作,有些产业规模做得很大。每天早晨,大批的村民们会到山坡上坐等务工,只要天气允许,年轻一点的村民会给大家分组,依次到不同的地方务工。  我和同事写过一篇报道《造血式扶贫,1个月干出过去1年的收益》,发表在《新华每日电讯》上。报道讲述了65岁的贫困户邓宗芝,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靠在家门口的合作社打工,一个月能挣到两千多块钱,比过去种玉米一年的收入都高。  换个角度看,产业扶贫不止改变了贫困乡村的面貌和贫困户的收入,随之发生的更重要的改变是贫困户思维上的变化。  贫困户在国荣乡苗木苗圃基地劳作。田朝晖 摄  过去贫困户靠山吃山,把自己的一片田看得比命都重要,而且按照沿袭下来的传统方式耕种非经济作物,非常辛苦,但收益很低。而且不管帮扶干部怎么帮着他算账做解释工作,有些贫困户就是不愿意接受“变化”。对他们来说,变化往往意味着风险。  像邓宗芝这样的贫困户,不会写字,也不关注外边的世界,但他们开始试着接受“变化”。他们不仅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提高了收入,实现直接脱贫,而且通过在合作社务工,通过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他们看到“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慢慢读懂了这背后的逻辑。而这种带动效应,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意义重大。
  第三篇  贫困户家贴满奖状的墙  人们爱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贫困,但不少贫困户家,四壁并不贫困,上边贴满了奖状。  下乡次数多了,我慢慢发现,最让贫困户自豪的两样东西:挂在房梁上的腊肉,贴在墙上的奖状。腊肉代表当下,奖状代表未来。  贫困户家里最值得骄傲的两样东西:墙上的奖状,房梁上的腊肉。奖状代表着未来和希望,腊肉代表着现在的生活。田朝晖 摄  有次到一个贫困户家里座谈,临走时,称赞他们孩子学习好,奖状贴了一面墙。男主人满脸骄傲地说:“还有几张呢,墙上贴不下了。”那一瞬间,无论是在墙上,还是在男主人的脸上,你都感受不到丝毫穷困。  到贫困户家里走访,经常遇到老人听不懂普通话,中年人不会写字的尴尬。大部分贫困户,世居深山,很少与外面的世界产生联系,他们习惯了房前屋后种点田的慢悠悠的生活。脱贫攻坚对他们来说,是改变,也是挑战。他们害怕改变,没有信心面对挑战,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能够走出去。  去年我到一个深度贫困村调研,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村子贫困程度高,产业基础薄弱,年轻人少,贫困户参与产业的积极性低,驻村干部推进工作很吃力,但村里的贫困户非常重视子女教育,村里每年都能考上几个大学生。  后来我跟驻村干部讲,多考上几个大学生,也应该算是帮扶成绩。脱贫攻坚的目标是斩断穷根,既要斩断上一代的穷根,更要帮助下一代避免重复上一辈的生活。  在深度贫困地区,之所以出现“穷家富教”的反差,一方面是因为贫困户的觉醒,另一方面要归功于特殊的教育补助政策。  以我所挂职帮扶地区为例。这里虽属贫困地区,但不仅村村有幼儿园,而且贫困户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可以拿到比国家标准更高的补助。比如读高中的孩子,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每年还可以再拿到1000元的扶贫专项助学金,以及教科书费、住宿费减免。  不要小看这些补贴,它对于一些贫困户来说,是可以决定孩子命运的砝码。  有次到一个贫困户家里走访,进了院子发现屋里屋外收拾得很干净,主人看起来也很干练,夫妻俩一个在家养了几头牛,一个在附近打短工,收入相对稳定。按说生活条件应该不错,可他们因学致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家里有三个孩子在读书:老大读高中,老二读初中,老三读小学。虽然因学致贫,但这个家庭没有让孩子放弃读书,即使老二成绩并不好,他们还是选择了坚持。女主人心直口快,苦日子不会太长,希望国家政策多帮扶几年,坚持到老大大学毕业,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说到教育补助力度大,我遇见过比较极端的案例。初到地方挂职,同事帮我们对接了一个项目,可以帮助贫困户的孩子去外地免费读职业中学。前期对接和筹备工作很顺利,但最后报名时,出现意想不到结果:前期对接过的孩子不想去了。一问才知道,当地读职中的教育补助很高,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外地,即使是免费读也一样。  第四篇  “无用”的劳动  无用的劳动,有时很有用。扶贫要想不扶懒,有时需要借助一些“无用的劳动”。  第一次听到“无用的劳动”这个提法,是和一位县领导聊天。一天早餐,我们聊到贫困户吃掉“扶贫羊”,等着明年继续送羊的新闻报道。这位领导认为“扶贫羊”应该送,但送的方式需要改一改,要想办法让贫困户觉得这只羊是劳动所得,不是白送的。  他讲到有次组织大规模捐助,按照以往模式,县乡干部会把捐助物资送到贫困户家里。但他觉得那样不妥。于是改变方式,把物资拉到村口,组织贫困户自己来搬运、分发。“不能白给,你哪怕帮着排个队、维持下秩序也好,虽然看似无用,但让贫困户感觉自己付出了劳动,这是劳动所得。”  德国医生夏爱克曾经在云南的大山上扶贫,采访过程中我曾听到一些他扶贫的细节。他买了一批羊给贫困户,并没有在集市上直接把羊分给贫困户,也没有把羊送到村里,而是送到山脚下,让贫困户把羊牵回去。他说这是听从了当地人的建议,让贫困户自己牵羊,是让他们有付出劳动换取羊的意识。  残疾人合作社根据残障村民特点设计不同的工作岗位。田朝晖 摄  我们所帮扶地区有个比较大的村子,村里残疾和智障村民很多。地方上并没有笼统地把这些人纳入政策兜底人群,而是成立合作社,根据残障村民特点设计不同的工作岗位。  有次我到村里调研,正遇见一个智力相当于十来岁孩子的成年人,用轮椅推着一个行动不能自理的老人在遛弯,那个场景让人想起一首歌: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变换……  村干部说,不指望他们的劳动能产生多大效益,甚至很多人的劳动几乎没产生效益,但这些劳动本身,改变了很多东西。  “无用”的人,变成了“有用”的人;习惯了“等靠要”的一群人,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劳动换取更多收入。这就是改变!  宋代有个著名典故:“以工代赈”。说的是宋仁宗时期,62岁的范仲淹在杭州任上遭遇大饥荒。面对数十万灾民,范仲淹想出一个超越时代的解决方案:刺激消费,发展基建。时人不理解范仲淹的做法,旱灾如此严重,怎么还要搞娱乐项目,还要大兴土木?但很快,灾民发现社会上出现大量用工岗位,据说每天有几万灾民就业,动荡没了,灾情也缓解了。在这场蔓延半个中国的大饥荒中,吴中地区没有一个饥民饿死,创造了赈灾史上一个不小的奇迹。  “无用的劳动”,或许就是“以工代赈”的活学活用。在无用的劳动背后,可以看出脱贫政策之外,积极作为和不作为的差距。
阅读排行榜来源:当代先锋网作者:周迪(石阡县委副书记,主管扶贫工作)田朝晖是新华社派到贵州石阡县挂职的扶贫队长,同时挂任铜仁市市长助理、石阡县委副书记。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认为挂职干部就是来“镀金”“刷简历”的,但在朝晖的身上看见了挂职扶贫就是一种牺牲,一种奉献。朝晖来挂职时孩子还不满一周岁,中年得子,可以想象离别之苦;去年8月,他的父母遭遇车祸,母亲去世,父亲一直昏迷不醒;今年4月,他又在路上摔伤,眉心缝了四针。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工作,把所有的压力、付出、辛酸、愧疚、牺牲和悲痛都深藏在心底,默默承受着。朝晖作风正派、能吃苦、肯付出,能力强,处逆境却不怨天尤人,困难重重却积极向上。但我们私底下都叫他“三流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朝晖不为人知的故事应该很多,我想还原几个片段,谈谈对他的印象。
冒雨到深度贫困村大坪村调研,路遇山体垮塌,田朝晖(左一)和驻村书记宾绍政(左二)一起清理道路。作风朴实、谨慎我是最早见到朝晖的石阡县领导之一。2017年4月下旬,新华社领导带新一届扶贫队员来报到,他们向我介绍朝晖,说朝晖是新华社十佳编辑。我印象中,北京来的记者应该高高在上。但后来听同事讲,朝晖第二天就进入了角色。新华社有一批物资要捐赠给泥山村幼儿园,朝晖报到第二天就去了泥山村,捐赠仪式是他同事参加的,他没出席。他一到村里就去找村干部和村民了解村里情况。捐赠仪式结束后,县电视台记者看见朝晖认真地做记录,就抢拍了几个镜头。谈话结束后,朝晖提醒记者不要作宣传报道。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进入角色快、作风朴实、低调谨慎。
田朝晖和同事一起到国荣极贫乡调研。特别能吃苦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很少碰到朝晖,也没看见他作为县领导的新闻报道,以为他去了市里。因为他除了挂任石阡县委副书记,还在铜仁市挂任市长助理。后来得知,他放弃了市里的舒适,选择了县里的艰苦,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下乡调研。我劝他要常回市里工作,这对他个人发展有利。他说“扶贫是政治任务,不能出闪失。市里工作都是指导性的,在县里直接面对问题,更有利于推动扶贫。”后来每次见到他,笔记本、相机以及运动鞋都是标配。几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县大部分行政村。要知道,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石阡,国土面积为2173平方公里,乡镇分布广阔,山路崎岖,从县城到最远的乡镇乘车都要两个多小时,最远的村要三个多小时。朝晖从小生长在北方,身材又高大,难免不适应,听说有两次摔倒差点滚下山。他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工作有激情、特别能吃苦。
田朝晖到坪地场乡雷首山村调研,站在羊粪堆上了解贫困户务工收入情况。敬业和赤诚炽热的心朝晖来挂职不久,他对“当代白求恩”夏爱克的系列报道在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出来,随后报道被领导批示,夏爱克获得国家友谊奖,大家纷纷议论,原来到石阡挂职的是个“大记者”!有几次和他聊起采访经历。他说为了用夏爱克医生的思维去对待每一位采访对象,他没有联系地方宣传部门,而是自费租车、步行,用了半个多月时间爬山涉水,沿着夏爱克医生当年行医扶贫的足迹从云南西部大山到东部大山。朝晖说他前后采访了近百人,每天都有人哭泣,他自己也在采访中深受感动,这也是他最后远离孩子和父母,欣然接受援黔的一个重要原因。朝晖来石阡一年多,石阡在新华社发表了70多篇报道,近十万字。无论是报道质量还是报道规模,史无前例。他给我的第三个印象是:敬业、业务强、有赤诚炽热的心。
田朝晖和扶贫队员欧甸丘(右一)到深度贫困村了解贫困户家庭教育情况。精益求精,统筹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强去年8月中旬,朝晖对接组织50余家企业到石阡捐赠和投资考察,他说“这是推介石阡的好机会,一定不能让考察活动出纰漏,要让它发挥最大效益。”从考察方案的制定,考察点和路线的确定,“新扶同心林”的布局、以及签约暨捐赠仪式的议程等等,他一项项设计把关,一次次去现场实地查看、踩点,一个细节也不放过。听同事说,由于企业捐赠项目多,捐赠仪式有四五十项议程,为确保活动高效有序,朝晖亲自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彩排,不断调整可能出纰漏的细节,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县里同志说,“你是县委副书记,不用管这么细。”朝晖说,“我最了解情况,我做最合适。”
田朝晖主持上市企业捐赠暨铜仁市招商推介活动。最终,这次考察捐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活动结束后,由于捐赠项目多而杂,推动落实难度大。他又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逐一推动落地落实。今年朝晖又帮石阡对接1000万元的医疗扶贫救助基金项目。朝晖说这是社领导亲自争取来的资金,一定要把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他深入卫生局、合医局、医院调研,熟悉中央、省、市、县相关政策,摸清贫困户无法足额报销医疗费用原因,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逐步形成基金实施方案,其间进行了十多次修改。他给我的第四个印象是:工作精益求精,统筹能力和执行力强。
田朝晖到深度贫困村调研,动员山顶上的村民养蜂。处逆境却不怨天尤人,困难重重却积极向上去年8月,送走50多家企业,朝晖又邀请领导和同事来石阡调研采访。一天晚上,正陪同记者在本庄镇凉山村采访,朝晖突然接到家里电话,父母遭遇车祸,两位老人病危。他辗转回到县城已经深夜,次日凌晨赶到贵阳,然后飞回北京,又驱车回河北老家,等他赶到医院,母亲已经去世,父亲还在抢救。在父亲昏迷的最初几个月,朝晖多次往返北京和石阡两地,一方面要照顾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父亲,并要到处联系专家、筹集医疗费用;另一方面,要指挥和落实定点扶贫工作的各项任务。在常人难以承受的多重压力下,很多人担心他扛不下去,县委贵怀书记多次提出让他留在北京,电话遥控开展工作即可。但田朝晖没有照做,他将父亲安顿好之后,又返回石阡,把所有的苦累都压在心底,从不在人前表露,以至于县里除几个主要领导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后来得知朝晖父亲的救治费用超过百万,县里几个领导商量并筹划着,打算举行一次募捐活动。但他知道后,立即阻止,不让大家扩散消息。他说“我本身就是扶贫干部,绝对不能在县里进行募捐。我的困难是暂时的。”在这件事上他给我的印象是:忠孝两全,身处逆境却不怨天尤人,困难重重却积极向上。
田朝晖摔伤缝针后,到医院换药,遇见县委书记,两人交流工作。舍小家顾大家一次,看见他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他儿子满周岁的照片,我问他怎么不回去陪儿子过生日。他说“才到石阡不久,对地方工作不熟,得加强调研和学习,尽快熟悉基层情况,转变工作角色,推动工作落实。”今年5月,又看见他微信朋友圈发了他儿子两周岁那天,他们父子俩视频聊天的照片,照片上他看着儿子的眼里饱含歉意和心酸。5月底,贵怀书记安排我和朝晖一起去新华社总社汇报工作,我和他说,“你回北京就多待几天陪陪家人,去医院陪陪你爸爸,你在北京多待几天大家都会理解。”他说:“过个周末就回。”从春节到现在,他一共就回去过两次,一次就是五月份这次,还有一次是清明节,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和父亲的主治医生商量,把父亲手术时间安排在清明节,这样利用清明节放假,他陪同照顾父亲手术,又能祭奠母亲。这一次对他的印象是:舍小家顾大家,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他在深重的苦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和克服。苦难是最好的老师,相信经过这一年的磨砺,在朝晖未来的人生路上,没有什么艰难险阻可以让他胆怯、退缩,他对人生的得失和取舍也都将会有新的感悟。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http://crawl.nosdn.127.net/img/1cce3ab9de5d4d70.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社每日电讯电子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