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实词120个的实词有啥

&&&&&&正文
高中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及翻译
来源:新东方网编辑整理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 & &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 & & & & & & & & &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 & & & & & & & & & &《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 & & & & & &《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 & & & &《阿房宫赋》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 & & & &《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 & & & & & 《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 & & & & & &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 & & & & & & &《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 & & & & & & &《〈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 & & & & & &《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 & & & & & & & & 《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 & & & & & &《书博鸡者事》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 & & & & & & & & &《齐桓晋文之事》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 & & & &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 & & & &《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 & & & &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 & & & & & & &《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 & & &《前赤壁赋》
  ④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 & & & &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 & & & & & & & &《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 & & & & & & & & & & &《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 & & & &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京中安不得身 & & & & & & & & & &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①用手压或摁
  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鸿门宴》
  按剑坐于席上 & & & & & & & & & & & &《群英会蒋干中计》
  ②压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动 & & & & & & & & & & & &《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视
  按榆溪旧塞 & & & & & & & & & & &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追究,查究
  按诛五人 & & & & & & & & & & & & & &《五人墓碑记》
  ①几案,短长桌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 & & & & & &《项脊轩志》
  ②通"按"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 & & & & & & & & & &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
  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 & & & & & & & &《长亭送别》
  ①超越,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攻下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 & & & & & &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拔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 & & & &《鸿门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 & & & & & & & & & & & &《鸿门宴》
  ③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 & & & & & & & & &《陈情表》
  是以先帝间拔以遗陛下 & & & & & & & & &《出师表》
  ①白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 & & & & & & &《蒹葭》
  白首不见招 & & & & & & & & & & & & & &《咏史》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赋》
  ②清楚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 & & & & & & &《训俭示康》
  ③下对上告诉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 &《苏武传》
  ④洁白
  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等等洁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
  ⑤明白,昭雪
  然使君冤未白 & & & & & & & & & & & & &《书博鸡者事》
  ①破败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 & & & & & & & &《促织》
  ②败坏,毁坏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 & & & &《训俭示康》
  ③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 & & & & & &《过秦论》
  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④打败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 & & & & & & & &《秦晋殽之战》
  ⑤凋残,衰落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 & &《秋声赋》
  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拜送书于庭(拜:行过叩拜礼) & &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谢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拜:拜领)《秦晋殽之战》
  ③拜见,拜会
  拜夫人于堂上 & & & & & & & & & & & & & 《左忠毅公逸事》
  ④授予名位或官职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 & & & &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 & & & & & & & & & 《陈情表》
  ⑤接受任命
  于是辞相印不拜 & & & & & & & & & & & & 《指南录后序》
  ○6拜上,呈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 & & 《陈情表》
  10、报
  ①报告,告诉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 & & & & & 《鸿门宴》
  似报主知 & & & & & & & & & & & & & & & 《促织》
  ②回答,答复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 &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报复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过秦论》
  ④报答,酬谢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 & & & & & & 《苏武传》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 & & & & & & & & & 《陈情表》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 & & & & & & & & & & 《秦晋崤之战》
  ⑤报效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 & & & & & & & 《滕王阁序》
  ○6通"赴",到……去
  吾今且报府 & & & & & & & & & & & & & & 《孔雀东南飞》
新东方网高考官方微信:新东方高考 (微信号:xdfgaokao)
最新高考热点资讯、高考报名信息、高考历年真题、高考热门课程,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2018年高考试题答案及逐题解析下载
知分选大学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港澳台
说明:系统推荐的大学是依据往年数据计算所得,供广大考生填报志愿参考使用!
专题 & 院校库
新东方中学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学校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学校
请选择城市
高考实用工具文言文实词巩固提高
文言文实词巩固提高考点解析
授课教师:
内容简介:
积累文言文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为高考语文打好基础
申怡老师的微课
趣味知识趣味知识考点解析高考点评考点解析时事点评考点解析考点解析考点解析考点解析
--人正在学习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可是.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可是.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决心复仇,他为了保护自己,便开始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大臣波洛涅斯唆使自己的女儿、哈姆莱特深深爱着的情人奥菲利娅前去刺探哈姆莱特是真疯还是假疯,他的疯是由失恋引发还是因政治原因引发?于是,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在克劳狄斯的暗中监视之下见面了。下面节选的就是他们见面时的片断。请你仔细推敲,完成下题。
  哈姆莱特 (自言自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见到奥菲利娅)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奥菲利娅 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
  哈姆莱特 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
  奥菲利娅 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
  哈姆莱特 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利娅 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哈姆莱特 哈哈!你贞洁吗?
  奥菲利娅 殿下!
  哈姆莱特 你美丽吗?
  奥菲利娅 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莱特 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奥菲利娅 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
  哈姆莱特 嗯,真的;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奥菲利娅 真的,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
  哈姆莱特 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过你。
  奥菲利娅 那么我真是受了骗了。
  哈姆莱特 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进尼姑庵去吧。你的父亲呢?
  奥菲利娅 在家里,殿下。
  哈姆莱特 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再会!
  奥菲利娅 嗳哟,天哪!救救他!
  哈姆莱特 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咒诅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进尼姑庵去吧,去;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
  奥菲利娅 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
  哈姆莱特 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算了吧,我再也不敢领教了;它已经使我发了狂。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没有结婚的不准再结婚,进尼姑庵去吧,去。(下。)
  奥菲利娅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殒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1.选段开头哈姆莱特的自言自语,是剧中非常著名的一段台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1)哈姆莱特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2)从这段台词中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特征?
(3)这段台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2.在这个片断里奥菲利娅和哈姆莱特都产生了极大的误会,使两个最亲的人最终分道扬镳。试分析下面的台词,说说两个人各自的理解是什么?
A.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B.你贞洁吗?
C.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D.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
E.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
3.选段最后的一段台词,最充分地表达了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无限热爱和无限失望的痛苦心境。试从表现技巧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地分析。
4.“生存还是毁灭”,可以说是贯穿《哈姆莱特》全剧的主题,也贯穿在上述所选的片断中,请结合片断的内容,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013·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遂以著令     著:显著 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 C.多格不行格:搁置 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①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 ②不宜以小故置之③尤不可深责主将 ④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⑤公执以为不可 ⑥公为之亦自若也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 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译文: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进士第一名,担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皇帝下诏应试,凭借著作佐郎的身份到集贤院当值,担任光州知州。当年出现大饥荒,成群的强盗打开百姓的粮仓,法官依照法律应判决(他们)死刑,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这以后就拟定法令,到现在仍在使用。郭皇后被废除,住在瑶华宫,有病,皇帝很哀怜疼爱她。在皇后被废除时,宦官阎文应很有权势,等到皇后病了,阎文应又主管监察太医。皇后将要去世的时候,有人怀疑阎文应有奸谋。王尧臣请求把这件事交给御史(处理),拷问查究其中的实际情况,来消除天下人的疑虑。事情虽然没有实行,但是自从阎文应掌权以来,没有敢指责议论的,后来阎文应因为恣意横行被下令处死。元昊谋反,在西边有战事,任命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视察四周道路山川的险阻与平坦,回来后说某条路应该增加若干士兵,某条路贼兵不会进攻,某条路应该立即做准备。对诸位将领的才能大小,全都了解,举荐可以重用的有二十多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名将。这个时候,边境上的军队刚刚在好水战败,任福等战死。现今韩丞相因为主帅出战失利而获罪,免去讨招副使职务,掌管秦州;范文正公也因为写信给元昊不事先上报皇帝,免去讨招副使职务,掌管耀州。王尧臣于是上言说这两个人是天下共推的人选,他们忠贞正义智慧勇敢,名声震动夷狄,不应该因为小的原因就处置他们。况且任福因为违背节制调度才导致失败,更不可以苛刻责罚主将。因为这违背了宰相的意图,连同其他的议论,大多被搁置不能实行。第二年,贼兵攻入泾原,在定川大战,杀死了大将葛怀敏,都是(当时)王尧臣指着说应做准备的地方。从此才认为王尧臣的话是可以信任的,先前所搁置议论,全都被施行。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刚掌权,请求收取民房钱的十分之三用来辅助国事。命令颁发到三司,张永和暗中派人用私利劝说王尧臣,王尧臣执意认为不行。京师有人多次制造流言蜚语,传到皇帝的左右近臣那里,这些流言往往说他的短处。皇帝全都不过问,而王尧臣对此也是泰然自若。王尧臣处理政事,对有所不同的地方进行议论,一定反复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从不固执己见。在皇帝面前,陈说天下利害的时候居多,等到政令实行,也并未自己夸耀。王尧臣为人质朴,虽然地位显贵但不忘勤俭节约。(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他有文集五十卷。(他)临终的时候,口授他的弟弟王纯臣写下奏章,把江山社稷看作最重要,把储君未立当作忧愁。皇上怜悯,亲临他的丧事,停止朝政一天,追赠左仆射,太常赠与谥号文安。
(2013·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遂以著令     著:显著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C.多格不行格:搁置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①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 ②不宜以小故置之③尤不可深责主将 ④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⑤公执以为不可 ⑥公为之亦自若也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译文:王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考取进士第一名,担任将作监丞、湖州通判。皇帝下诏应试,凭借著作佐郎的身份到集贤院当值,担任光州知州。当年出现大饥荒,成群的强盗打开百姓的粮仓,法官依照法律应判决(他们)死刑,王尧臣说:“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这以后就拟定法令,到现在仍在使用。郭皇后被废除,住在瑶华宫,有病,皇帝很哀怜疼爱她。在皇后被废除时,宦官阎文应很有权势,等到皇后病了,阎文应又主管监察太医。皇后将要去世的时候,有人怀疑阎文应有奸谋。王尧臣请求把这件事交给御史(处理),拷问查究其中的实际情况,来消除天下人的疑虑。事情虽然没有实行,但是自从阎文应掌权以来,没有敢指责议论的,后来阎文应因为恣意横行被下令处死。元昊谋反,在西边有战事,任命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王尧臣视察四周道路山川的险阻与平坦,回来后说某条路应该增加若干士兵,某条路贼兵不会进攻,某条路应该立即做准备。对诸位将领的才能大小,全都了解,举荐可以重用的有二十多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名将。这个时候,边境上的军队刚刚在好水战败,任福等战死。现今韩丞相因为主帅出战失利而获罪,免去讨招副使职务,掌管秦州;范文正公也因为写信给元昊不事先上报皇帝,免去讨招副使职务,掌管耀州。王尧臣于是上言说这两个人是天下共推的人选,他们忠贞正义智慧勇敢,名声震动夷狄,不应该因为小的原因就处置他们。况且任福因为违背节制调度才导致失败,更不可以苛刻责罚主将。因为这违背了宰相的意图,连同其他的议论,大多被搁置不能实行。第二年,贼兵攻入泾原,在定川大战,杀死了大将葛怀敏,都是(当时)王尧臣指着说应做准备的地方。从此才认为王尧臣的话是可以信任的,先前所搁置议论,全都被施行。当初,宦官张永和刚刚掌权,请求收取民房钱的十分之三用来辅助国事。命令颁发到三司,张永和暗中派人用私利劝说王尧臣,王尧臣执意认为不行。京师有人多次制造流言蜚语,传到皇帝的左右近臣那里,这些流言往往说他的短处。皇帝全都不过问,而王尧臣对此也是泰然自若。王尧臣处理政事,对有所不同的地方进行议论,一定反复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从不固执己见。在皇帝面前,陈说天下利害的时候居多,等到政令实行,也并未自己夸耀。王尧臣为人质朴,虽然地位显贵但不忘勤俭节约。(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誉别人,所推荐的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他有文集五十卷。(他)临终的时候,口授他的弟弟王纯臣写下奏章,把江山社稷看作最重要,把储君未立当作忧愁。皇上怜悯,亲临他的丧事,停止朝政一天,追赠左仆射,太常赠与谥号文安。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下题
重修定王台①碑记
清·夏献云
  湖湘人尚气节,风俗敦厚。虽乡愚僻壤,谈某也忠、某也孝,辄勃然色动。盖其崇根本,渐摩成化久矣。而其千古不磨者,忠莫著于贾太傅,孝莫著于长沙定王,一宅②一台,岿然独存。
  云以同治九年庚子奉命来湘。光绪二年,修贾太傅祠成,议修定王台,有志未逮。今年春,郡绅李君兴谟等以重修请。官绅俱有同志,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蒇③事,焕然一新。
  考《汉书》,景帝二年,封子发为长沙王。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与程姬有共太后之称,唐姬并无封号。而相传定王筑台,有云望程唐二母者,有云望唐母者。《长沙县志》称双女墓,地不可考。亦从《水经注》、《方舆胜览》、《楚宝》、《通志》拾遗言,望唐姬为是。宋朱、张夫子登台有诗,元许有壬始言定王之孝。《楚宝》言定王载米博长安土筑台,以志思亲,说必不谬。《北海碑》④言:“炎汉太宗,长沙清庙。”光武中兴,肇祀舂陵⑤,李碑⑥足补祀典之阙,亦文人尊崇之意耳。蓼园⑦见任昉《述异记》,尤为孝思之证云。又考,宋时台为长沙学宫,今祀仍旧制。
  窗牖洞开,风景殊胜。隙地复蓼园旧迹,台侧得泉曰古涧泉。泉旁为东涧草堂,迤南为望云山馆。有池有馆,杂植花竹,足以备流连,志景慕已。
  夫整纲饬纪,守土之责;明伦尚孝,风俗之良。不忍薄于其亲,则必有忠爱其君者。云从政湖南,涓埃无补,见斯邦化行俗美,而知彝⑧伦秩叙之有由来。登斯台也,其必有闻风兴起于百世下者矣。是为记。
  [注释]①定王台:为古代长沙名胜,传为西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所筑。相传刘发来长沙后,思念其母,派人运米去长安,再将长安的土运来长沙,筑一高台以登临望母。②宅:贾谊故宅。③蒇:完成。④北海碑:即麓山寺碑,唐李邕作。⑤肇祀舂陵:肇,开始。舂陵,湖南宁远县西北,刘发之子刘买封于此,称舂陵侯;光武帝刘秀即为刘买后裔。⑥李碑:即李邕的麓山寺碑。⑦蓼园:定王刘发宫殿中的一处苑囿。⑧彝:常道,法度。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孝莫著于长沙定王 著:显著,昭著
议修定王台,有志未逮 逮:达到,实现
言定王载米博长安土筑台 博:增加,丰富
夫整纲饬纪,守土之责 饬:整治,整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陈述和理解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作者认为湖湘一带的人由于崇尚为人的根本,久之而成风习,故即便是偏僻地方的愚鲁之人谈及忠孝,也会神情激越。
作者奉命来到湖南后,先修整了贾太傅祠,但定王台的重修不太顺利,后在一些地方绅士和官员的支助下才了却心愿。
长沙王刘发的母亲因出身微贱,故而得不到景帝的宠爱,她与程姬表面上虽然都有太后的称呼,但实际上并没有分封。
关于定王刘发修筑高台的目的,历来有多种说法,作者以《水经注》《楚宝》等典籍为据,认为应该是为了遥望唐姬。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斥白金二千有奇,不日蒇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伦尚孝,风俗之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第四段描述定王台重修后“风景殊胜”的情形,回应第二段“焕然一新”四字。首尾两段是怎样呼应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请看2003年高考作文满分卷
一、真爱无言
 河北考生
  岁月如梭,转眼七个春秋已去,多少往事已灰飞烟灭,然而,那天奶奶去世的日子我永难忘记,奶奶那和蔼平静的微笑我永远珍藏在我的脑海深处,那微笑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颜色,永远不褪。
  奶奶在世时,我从来都没有亲近过她,我只记得她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巫婆”。妈妈也总是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地说道:“你千万不要到那死老太太那里去。”也许是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特别害怕她,每当在街上碰到她,我都会远远地跑开。
  记得一年夏天,奶奶满头大汗地来到我家,我心想:这“巫婆”又来我家干啥,肯定没好事。我在里屋听着她对妈妈说:“囡囡在家吗?”“不在。”妈妈冷冷地回答道。只听奶奶又说道:“我包了些饺子,颖和珍要走了,我是说让她和她两个堂姐在一起聚聚,你看……”妈妈还没等奶奶把话说完,就接过话茬:“她不在家,就是在家我们也不去,你快走吧,别妨碍我做事。”我没有再听到奶奶说什么,我从窗户向外望去,奶奶慢慢地,蹒跚地走了出去,轻轻地关上了大门。我只听妈妈在外边骂道:“老不死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当时我心里并没有一丝的同情,反而赞同妈妈把她赶走。妈妈也摸着我的头说:“咱一定要有志气,不吃她一口饭。”我当时用力地点着头。接着妈妈又讲起我小时候,奶奶如何待我,说她从没有抱过我。我听信妈妈的话,对那“巫婆”更是恨之入骨。
  在我十三岁那年的秋天,奶奶病倒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好像这是一则喜讯。我不想去看她。那天,奶奶的病加重了,爸爸强拉着我去了奶奶的小屋,我看着奶奶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心里很害怕。只见奶奶从身下摸出一副玉镯递给我:“囡囡,奶奶要去了,这个你留着。”我看见奶奶脸上的痛苦减轻了许多,她拉着我的手,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慈祥的面容。突然,奶奶的手重重地垂了下去,满屋的人哭成一团。望着奶奶慈祥的面容,我泪流满面。
  我一直都生活在谎言中,妈妈一直都骗我,让我一直误解着奶奶,奶奶心中那种无言的真爱一直都存在,她一直都在无声地关爱着我。然而到临终都还在我的误解之中。奶奶,愿您在地下安息。
【点评】 婆媳关系,家庭生活中一个永远的矛盾。该文作者紧紧扣着“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惟妙惟肖地再现了生活中的这一场景。作者写法独特新颖,以“我”(孙女)为视角展开笔墨,细腻地写出了自己在婆媳关系(奶奶与妈妈)中的感情变化。“我”由于受“妈妈”的影响,从小对奶奶没有好感,称她为“巫婆”,于是疏远了“奶奶”,最终在奶奶去世前感受到奶奶心中那种无言的真爱(认知失误)。感情真挚自然,内容充实。该文结构严谨,形象丰富。在刻画“我”形象的同时,妈妈的无礼偏见、奶奶的忍辱慈爱也跃然纸上。该文语言流畅,文章的一些细节描写、对话描写真实自然,给人以心灵的震颤。该文惟一的缺陷是:“我”的感情转变似乎太突然,缺少铺垫。
(河北辛集中学 曹保顺)
二、谁偷了玉坠?
 安徽考生
  话说宝玉近日从蒋玉菡处得了一个镂空的精致玉坠,甚是喜欢。这天史湘云来怡红院玩耍,宝玉便要去取玉坠与湘云去看,可是宝玉怎么也找不到那个玉坠……
  宝玉命袭人、睛雯等丫头们仔仔细细地将房内查找了一遍,可还是不见玉坠的踪影。湘云笑宝玉骗她,宝玉急了,又命丫头们找了一遍,可仍旧没有找到那个玉坠。晴雯细想了一回,她记得宝玉把玉坠放在在梳妆台上的,可此时梳妆台上的确没有玉坠。宝玉便问今日可曾有嬷嬷进房来,秋纹道宝玉的乳母来过。宝玉平日里最讨厌他这个乳母。他这个乳母仗着自己奶过宝玉便眼往天上瞧,根本不顾宝玉房里的丫头们的感受,来到宝玉房内,见到什么喜欢就拿什么,那日还将宝玉特意留给袭人的奶茶吃了。宝玉恨这个乳母,早就想赶她走,可多次被袭人劝住。
  宝玉听说他乳母来过,便认定是他的乳母拿了玉坠,急命小厮们去拿她。很快,宝玉的乳母来了,哭着赌誓她没有拿玉坠。宝玉不信,还搜她的房子。那乳母担心平素里拿的东西会被发现,死活不肯让宝玉搜她的房子,硬是要到贾母处讲理。宝玉便要随她去,却被袭人劝下。袭人说小小的玉坠不值得惊动贾母,又命丫头们再去找一遍。
  这边宝玉的乳母哭着闹着要寻死,被小丫头们拦住了。宝玉命小丫头们散去,随他乳母去死。因为宝玉认为他的乳母太可恶了,比起他房内的丫头们真是天壤之别。宝玉寻思:“女人怎么一经嫁了人,沾上男人的气息就变得如此浊臭……”
  正当宝玉寻思时,四儿跑来说那玉坠找到了。原来那玉坠夹在了梳妆镜后边的缝里。宝玉的乳母见玉坠找到了,便愈发地要去贾母处闹。宝玉见错怪了她,也一时感到羞涩,便上去赔不是。袭人又给了乳母一串钱,让她买点酒压压惊,这才打发走了乳母。
  湘云这时在一旁笑个不停,说宝玉太武断了,不喜欢他的乳母就怀疑她是个贼,定要告诉老祖宗,治治宝玉。宝玉忙劝她不可这样,又甜言蜜语了一番,湘云才答应不去告状,还笑道:“谁偷了宝玉的玉坠?原来是那镜后的缝贼。”众人都笑得不得了,不在话下。
【点评】 《红楼梦》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谁偷了玉坠?”虽然小说中也有类似的情节,但对于一位中学生来说,在考场作文中能自如地运用《红楼梦》中的语言风格来改写和扩写这则故事,的确难能可贵。主题非常契合作文要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文章结构完整,语言简洁,人物形象饱满。
(安徽师大文学院 耿塬)
三、理智的重要性
 安徽考生
  在现代科技社会,各种新生的事物层出不穷,迅速纠正着我们原先的认知结构。而我们在面对繁杂的事物和各种社会关系时就必须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应付。这也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立足的起码标准。
  人是感情的动物,在对未知的事物的认知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感情色彩。翻开历史的记录,“地心说”在人类的科技史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人们出生在大地上对大地也就有了自然的亲近感,而当人们见到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大地升起、落下,大地却在其中“纹丝不动”,人们自然会认为所喜爱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可是严谨的科学告诉我们,感性的东西并不准确,唯有理性的态度才是认知真理的途径。当冷静的哥白尼“无情”地打破寄寓人们诸多情感的“地心说”时,人们无法忍受感情的挫折,便疯狂地烧死了哥白尼人们再次被感情所击败。但火把烧不掉真理,人类必须理性地对待事物。
  感情的亲疏不仅会妨碍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认知,有时也会妨碍人们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在我国数千年的社会文明中,对人才的选拔、提拔历来是重申之重,而古代对此却渗入了不少个人情感,人们总是想让与自己亲近的人被选出来,这就导致了对他人的不公。而有的人却恰恰相反,为了避免落人口舌,有意不提自己所亲近的人,即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于事无益。而反观当代,高考制度为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公平的途径,使学生不受他人感情的影响,是理智地面对人才的选拔,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与好评。由此可以看出理性地对待事物的重要性。
  我们强调理性对待事物,并不是要求抹杀人们的感情,而是要求人们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清醒的头脑去处理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理性的作用在进一步强化。因此,要推动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有理性的态度。
【点评】 作者认为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感情的亲疏常常起阻碍作用,唯有理性才能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看待事物。文章首先从“感情的亲疏会妨碍人们对未知事物的认知”谈起,然后又围绕“感情的亲疏会妨碍人们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分析。从哥白尼惨遭无情迫害谈到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古今中外皆有所涉,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且在分析时还具有辩证色彩,分寸感掌握得较好。
(安徽师大文学院 耿塬)
四、感情和认知
  大地有高山和峡谷,人间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满着七情六欲的烟和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犹如四面八方的风笼罩着这个烟雾交错的世界。立于天地间,谁能够脱离红尘的牵绊,谁能抛开一切俗念?
  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够穿越感情的烟雾?像庄子的豁达与放逸吗?像屈原的忠诚爱国吗?虽然庄子能与鲲鹏为友,能穿透世间有为的境界,但他却悠游而无法脱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屈原放弃一切而忠诚于国,却赴清流而为保全自己的清白。庄子和屈原都把自己放在广阔无垠的宇宙外层,却不知在他诞生之日,地球上的灰尘已把他们都打上了人间的烙印。于是,无论怎样去俯视这宇宙,都是带着感情的牵绊,仿佛地面有无数的线牵连着各处器官,你叉如何能够把这层烟雾拨开?
  大智大贤的古圣人尚且如此,渺渺众生又岂能拨开世间的云雾?曾有云“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但孔子亦凡夫,这世间的真真假假,是非曲折,迷离而复杂,孔子又有什么本领把一切都看透?人人都心中有牵绊,于是,在每一个十字路口,人们都要徘徊,或寻思未来的道路,或在心中掂量谁轻谁重,或衡量谁是谁非。或逢大的抉择,则更是瞻前顾后,惟恐与谁有隙,或冷落了谁。
  没有谁知道你心中的曲折。然而,我们早已习惯去适应别人的需要,让人生的太阳通过别人反射而获得。真理无人能推翻,因为他早已与人们认知世界的心理息息相关。在感情的牵绊下,一切都有了约定俗成的定论。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小至亲朋好友间礼尚往来,大至国际间谈判都特有人情味。不能否认悠久的历史风情早已浇铸了这种情感,也不能否认这种情感的价值,但铁的原则又怎能让人情去牵绊和综合?中国加入WTO后,难道能够让人情做后盾,去开辟崭新的辉煌吗?世界需要的是认知,是开拓,而非人情面前扭曲的对与错,善与恶。
  感情让认知陷入迷惘的泥潭,让认知像拴了线的鸟雀而无法像鲲鹏般翱翔在蓝天。真正的认知便是要拨开人间的烟雾,脱去感情的外衣,让真的世界犹如初生婴儿般纯洁地再现于眼前。
【点评】 本文紧扣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立意深刻。作者从大至圣贤、小到凡夫俗子皆不能摆脱主观感情对事物认知的影响人手,把俗世中的“感情和认知”的关系剖析得淋漓尽致,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进而提出一个重大而深远的社会问题人世后,难道能够让人情做后盾、去开辟崭新的辉煌吗?通篇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当然在这一层面上作者认知还似显单薄,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完成此作,达到这样的认知水准实属不易。为回答这一重大社会问题作者巧借“鲲鹏”这一形象,敞开胸襟,以其“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精神,来激励国人能穿越感情的烟雾,正确地去认知。
  再者,本文写作技法灵活,语言精当。前四段中皆有问句:问历史、问现在、问未来、问他人、也在问自己,问出了重大的社会问题,不仅脉络清晰、思维流畅,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并间以整句,用语精炼,生动有力,掷地有声,增强文章的语势,不愧为一篇考场上乘佳作。评分:60分。
五、心中的天平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因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
  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感情如同天平一端的重物,选择什么作为量度显得尤为重要。在我看来,道德、理智、责任、信仰等都很重要,关键在于,你选择的量度是否能既有利于自己又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一个人如果能用理智控制住感情,会使他显得亲切而又冷静;一个人如果能用道德控制感情,会使他显得高尚而又真诚;一个人如果能用责任感控制感情,会使他显得坚毅而又可信。我欣赏李白的狂放洒脱:爱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爱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自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更能理解并接受杜甫的现实感、沧桑感。人,不能总活在梦想中,更不能活在自己随意释放的感情中。
  不盲从自己的感情,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以商界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曾涌现出多少一夜暴富的企业,却总因抛不开“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任意进行而最终分崩离析,被市场经济的洪流卷走。反观海外的大企业,能成功立于商场不败的原因,正在于引入了用理智而不是感情管理企业,用市场作为自己的风向标。香港首富李嘉诚,送两个儿子出国留学,却在儿子们学成归来后让他们从公司底层干起,有人说他冷酷,而事实上,正是这种排除掉亲情干扰的“冷酷”,真正使他的儿子得到了锻炼,成为香港新一代年轻有为的富豪。
  心中的天平应架设在稳固的基石之上,感情虽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还是选择好自己的量度,只有这样,才能拨云见日,选择到自己应走的那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点评】 文章紧扣主题,抓住了情感和认识。开头写得精彩,虽是以提问的形式,实际上,问题中就隐含了自己的观点:不会以感情否定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美。这将情感和认识都顾及到了。
  下文从哲人谈到李白、杜甫,又举出现代事例,统统是为了道出观点:情感是基石,但是需要有个量度。这使得文章论证的道理单一、集中,明确得易让人接受。并且,作者的语言基本功相当不错,开头一段的排比句用得好。评分:60分。
六、宝钗鸣冤
  小女子宝钗一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
  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个个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的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长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却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和周围的每一个人和平相处罢了。
  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这又是对我的大偏见。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却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啊!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
  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目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点评】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每年都有考生以中外名著为素材进行写作,且佳作连连。不过,要用这种方法写今年的高考话题,考生还是需要一定的胆量。本文作者熟谙《红楼梦》,从薛宝钗的角度,紧扣“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一主题立意,大谈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感恩怨,角度奇巧,扣题无痕,令人惊奇。评分:60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