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古诗选择题解题方法形象题.

[ID:2-8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品学案: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04 ...
当前位置:
[ID:2-8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品学案: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04 ...
5个学币 (或普通点1个)
同分类其他资源
资料简介:
==================资料简介======================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04课 新题一、(安徽省合肥市2017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别吴仲俊吴锡畴 背人春事①水趋东,浅紫深缸次第空。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棘花风。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 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②老来同。[注]①春事:春意,春天的景象。②作恶:指忧郁不快。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从离别之时的自然景象人笔,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B. 颔联中“未于”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于的情景。C. 颈联从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中跳出,侧重写人,“微吟”“半醉”等词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情态。D. 尾联虚实结合,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景渲染得真切动人,同时最后一句中的“老来同”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E. 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富有章法,“起”“承”“转”“合”四部分层次清晰,其中第三联成功实现由景到人的转换。15. “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缩包内容: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品学案: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04课 新题(含解析).doc
学案类型:一轮复习/基础知识
资料版本:通用
适用地区:全国
文件大小:468.37KB
下载与使用帮助
21世纪教育
中小学教师帮【图文】“古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古诗歌形象题”专项强化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2015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形象一轮复习题有解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5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形象一轮复习题有解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5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形象一轮复习题有解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k j.CoM 经典演练提能1. [;绵阳二诊]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观书&&& 于 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读书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描绘了以书为友,勤于读书,自得其乐,高雅不俗的读书人形象。诗歌助读: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2. [;西安中学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①柳永&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词 下片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字,王粲有《从军行》五首。《乐 府 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刻画了一个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词人形象。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词人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词人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词人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诗歌助读:“暮雨初收”几句写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使人感到清冷。这是傍晚泊船的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至“几许渔人飞短艇”始,词境由静态变为动态,“尽载灯火”四字点出渔舟夜归,反衬整个环境的静寂;“飞短艇”的“飞”字表现出渔人的喜悦心情,反衬出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遣行客”三句表达了词人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的追求。过片几句,从烟、波、山着笔,言简意丰,最是传神。写的是词人一早醒来,见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丽景色使忧愁一扫而光。“鹭飞鱼跃”,写江上环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词人对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游宦”二句,情绪一抑,兴起哀叹。3. [;深圳二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宋】 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①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②,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注: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形象:①性格温和(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具体分析);②善良(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具体分析);③细心(可结合“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具体分析);④爱美(可结合“须插向、鬓边斜”等具体分析。(答出 其中两点即可)诗歌助读: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令。这首词是通过心理活动来反映另一个人的行动的。看到有个人影映在纱窗上,她想:是谁到自家的院子里来折花?如果想折,就要让折花人好好折去。继而提出问题:这人是哪家人?要把折到的花带哪里去?接着说,家中的花,要数檐牙的树干高处的最好,折花时要掐得高一些,免得伤了花,并悄悄叮嘱折花人,把花斜插在鬓角边。好花被折,主人公不走出闺房加以劝阻,只在房中轻轻告知,性格温和、善良、爱美的大家闺秀形象跃然纸上。词以散文化的特写,点出生活情景。描写人物的心理较为含蓄,用词不精雕细琢,而崇尚自然,令人耳目一新。4. [;马鞍山二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大德歌•夏关汉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本曲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答案:小令刻画了一位独守闺中而思念情人,爱怨交加、形容憔悴的女子形象。女子因情人远在天涯而孤独寂寞,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因相思而心生猜疑抱怨,以致身体瘦弱。诗歌助读:本曲前三句,写抒情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抱怨之情,意思是:我那心爱的人呀,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贪恋新欢,偏偏不愿回家呢!“偏”,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绿杨堪系马”,一语双关,即点明夏日的时令,又比喻滞留异地、拈花惹草的负心郎。其实,远方的情人未必如她猜测一般,而这种多虑的猜测恰恰表现了少妇的情深爱笃。接下来两句,表现了少妇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对清风倾吐自己对远人的情思。进一步刻画了少妇对远人的思念之情。“蛾眉”句,使用张敞画眉的典故,表现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味和渴望。最后一句中的“羞”字, 表现了少妇戴花与体貌不相称的自我解嘲,又表现了戴花无人欣赏的寂寞。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这首诗的颔联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棠花怎样的特点?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答案:从“新著雨”“欲开时”两方面来写的。特点:海棠花蕾刚着雨珠含苞欲放,色泽艳丽,娇娆而妩媚。诗歌助读:大地春回,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尘垢洗尽,花色格外光洁鲜妍。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颈联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尾联写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流连忘返。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6. [;福建省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老树①【金】元好问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旅食②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回家。注:①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他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②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请简要赏析首联所营造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答案:示例一:深秋时节,几片残叶留存在老树树梢上,细小的花开在寒藤上,营造出一种萧索、悲凉的意境。示例二:深秋时节,本应是树叶飘落,鲜花凋零,而老树却犹有残叶,寒藤还开着细小的花,营造出深秋尚有一线生机的意境。(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诗歌助读:诗人借深秋时节老树寒藤的寥落萧索,寄托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们遭受灾难的同情。首联写深秋时节,几片树叶残存于老树上,细小的花开在寒藤上,营造出一种萧索、悲凉的意境,将诗人带进无限的怅惘之中 。中间两联,诗人将视线投向广阔的远方,只见平整的沙洲上有大雁停留,旷野上乌鸦聚集,“雁”与“鸦”两个意象触发了诗人孤旅漂泊的愁绪,诗人因战事漂泊而蕴藏的思乡之情进一步发酵。当秋天过尽,边行走边吟唱间天色已晚,诗人这时更觉家的温暖。尾联为反语,说不回,实际是无限思回,希望战事能尽早结束,让 自己早日归乡,更加表现出诗人内心无比的悲凉。7. [;乌鲁木齐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无穷官柳①,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②园林溪绀碧③。算重来、 尽成陈迹。刘郎④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注:①官柳:官道上的柳树。②罨画:色彩鲜明的画。③绀碧:稍红的青碧色。④刘郎: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诗句。“罨画园林溪绀碧”一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在词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内容的能力。答案 :“ 罨画园林溪绀碧”一句描绘了历城园林溪水如画般美好的春景图。在词中借如画的风景表达了词人在离别之时对历城留恋的心情。诗歌助读: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历城时的抒怀之作。上片写离别的情景。起首以三个“无”字的排比句,描写船载行客远去的情景,表现未见意中人相送的落寞惆怅之情。用“官柳”的冷漠、“画舸”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抒发“无根”的感受,写尽漂泊孤零、宦途艰难之状。“南山”二句,先写南山的有情,再写城墙的阻隔,点出题旨――意中人没有前来相送。有情之物与 无情之人的对比,鲜明而强烈。下片写对历城风光的眷恋和设想他日重来将会是物是人非,表达感伤迟暮之意。“罨画”句写历城的美景。“算重来”两句,是词人对人事变迁的预想,满含哀叹。“刘郎”两句用典,刘郎的鬓发都这样斑白,更何况是娇嫩的桃花颜色。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k j.C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巧解诗歌鉴赏中形象类试题--《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1期
巧解诗歌鉴赏中形象类试题
【摘要】: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此类试题使中学生无从下手,因此,学生高考得分率很低。要想答好此类试题,准确把握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是基础,更是关键。那么怎样做好这类试题呢?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34.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国明;;[J];中学语文;2006年09期
张梦琳;;[J];成功(教育);2010年07期
江文丽;;[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01期
翟小宁;;[J];考试(高考英语版);2000年09期
陈红斌;;[J];考试(高考语文版);2010年Z5期
曹春梅;;[J];湖北招生考试;2009年17期
张祥忠;;[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倪同刚;[J];中学文科;1998年10期
周小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29期
高峰;[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年Z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明华;;[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冯青梅;;[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张晓东;;[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朱海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俞晨;;[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闫庆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廖声文;;[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吴才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林玉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蒋冬晓;;[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魏兴霞;[N];学知报;2010年
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
常红霞;[N];学知报;2010年
江苏省运河中学
杨昭玲;[N];学知报;2011年
张俊杰;[N];学知报;2010年
嵊州市第一中学
谢虹霞;[N];学知报;2010年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聂可明;[N];学知报;2011年
公主岭市第一高级中学
孟繁丽;[N];四平日报;2005年
谭丽;[N];学知报;2010年
盱眙县穆店中学 许增谋
刘超;[N];江苏教育报;2009年
贵州黔西职中
文先慧;[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艳龙;[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谢祥金;[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刘学飞;[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顾建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李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李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王都蔚;[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谢添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余庆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当前位置: >>
高考古诗形象鉴赏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考古诗形象鉴赏案例分析 作者:刘学伟 来源:《读写算? 素质教育论坛》2015 年第 12 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02 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鉴赏古诗形象试题主要有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题两类。而 分析意境试题出现频率较高,在分析意象试题、分析意境试题、分析手法试题、分析炼字试题 和分析情感试题五类古诗鉴赏试题中仅次于分析情感试题和分析手法试题。而分析人物形象的 试题尚未出现。因此,在实际教学和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古诗意境(包括意象)的 分析和鉴赏。那么,应该如何对古诗意境(包括意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鉴赏呢? 一、分析意象题――按照“指→析→点”分三步解答 “指”,就是要准确指出诗歌运用的意象;“析”,就是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的特征;“点”,就 是要点出意象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题(2008 年高考安徽卷): 小孤山 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城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设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是一首以小孤山为中心意象的咏物诗,题干中也已明确指出中心意象小孤山。首 联总说其地势险要。“人言”一词,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引起了整个句子。上句运用比喻,把小孤 山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即海上的大门关卡,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下句以江流湍急漩 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的叙述,呼应上句,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指出小孤山砥柱中流。“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 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赋予小孤山中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砥柱的意义。下句“江山”“狂澜”两词,语义双关,既是对小孤山的写实,更是对小孤山时代象 征意义的揭示。 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 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此联以直抒 胸臆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 杂情感。“孤”字既写小孤山独立江中的情形,也写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身处危局 依旧希望像小孤山一样中流砥柱、耸然坚定的傲态及面对将帅匮乏、孤立无援的苦闷之情。 尾联中的“造”是“至、到”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 眺望宇宙,开阔心胸之情。此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在此,山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诗人以身许 国的高远志向。 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 志。 [答案示例]作者借砥柱中流、力挽狂澜(析)的小孤山(指),表达了身为末世孤臣也要 勇敢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点)。 二、分析意境题――按照“概→描→点”分三步解答 “概”,就是概括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可用“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明净绚 丽”“雄浑壮阔”等常见四字鉴赏术语准确表述出景物体现的特点和情调。“描”,根据意象特 征,借助联想和想象对诗中展现的图景图画进行具体描绘。“点”,点出意境中蕴含的思想情 感,如“羁旅愁思”“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旷达乐 观”“仰慕热爱
高考诗歌鉴赏教学案例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诗歌鉴赏复习教学案例刘天娥【案例...6、诗歌中的形象和语言应该如何鉴赏。 [分析]其实我们进行归类会发现,学生的...鉴 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古典诗词鉴赏及实例分析 古典诗词鉴赏及实例分析觅得好诗枕前读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 2018 届高考一轮复习--诗词鉴赏之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 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 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2017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课时训练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根据三年来高考中...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讲评】(1)“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形象鉴赏》专题检测卷(含解析)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5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 诗歌形象鉴赏(含详解) (每题 6 分,满分:...高考古诗词鉴赏 11 类题型答题技巧归类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 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高考古诗鉴赏教案 - 高考“古诗鉴赏”教案 一、 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韵律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如何确定诗词写了...2015 届高考古诗词鉴赏 11 类题型答题技巧归类一、形象类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作者生活理 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的几种答题格式 -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的几种答题格式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的几种答题格式 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鉴赏, 二是评价。 ...高考语文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语言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难点 23 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语言 此项能力层级为 E,属高考语文科最高考查能力层级。...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题西林壁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