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湿热蕴结型肛裂有何症状

膀胱湿热证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膀胱湿热证
湿热蕴结于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所导致,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小腹胀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淋证、癃闭、血尿,以及现代医学诊断的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结石及前列腺炎等病。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膀胱湿热证病因
感于外者多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窍上犯膀胱,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下注小肠,传入膀胱。生于内者,多因过食肥甘酒热之品,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湿热流入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
膀胱湿热证临床表现
以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尿黄短少,小腹闷胀,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为主。可兼见发热,腰痛,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小便不通等。湿热内蕴,气化失司,排尿不利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湿热蕴结膀胱,热迫尿道,故小便次数频繁,并有急迫灼热疼痛感;湿热相搏,膀胱气化不利,所以尿液黄赤而短少;膀胱位于小腹,湿热蕴结,故小腹闷胀不舒;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为湿热内盛之象。若湿热交蒸,则可兼见寒战,发热。膀胱与肾直接相通,若膀胱热邪波及于肾,热灼经络,则间见腰痛;热邪灼伤膀胱或肾之脉络,则可兼见尿血。若湿热久郁不解,煎熬尿中杂质而成砂石,则尿中可见有砂石排出。膀胱气化不利,或砂石较大,阻塞尿道,有可能出现小便不通而成癃闭之症。
膀胱湿热证施治要点
1.本证为湿热之实证,由膀胱湿热,气化不利而引起。在临床上,清热利水通淋为常见治法,如八正散之类。而近代复加解毒之品,如忍冬藤、蒲公英;野菊花、半枝莲、紫花地丁等,这样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清解药物,不但可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望提高治愈率。本证发作多为急性,但治疗不当或不彻底,亦可转为慢性,湿热未尽,又可伤阴化燥,因此,在治疗时,不可一味清利,应在祛除余邪的基础上酌加甘寒滋养之品,如山药、沙参、石斛、麦冬等,标本兼顾。
2.由本证而形成的淋证,初起皆与湿热有关,日久及肾,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出现石、血、气、膏、劳淋等不同证候,因此,在临床治疗之时,除选用清热解毒之外,或佐以排石通淋;或辅以活血止血;或兼以利气疏导;或参以分清泌浊;或配以健脾益肾;因此,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石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
3.本证膀胱湿热而成淋者,古有忌补、忌汗之法。《金匮要略》有“淋家不可发汗”之说,淋证畏寒发热,与小便涩痛并见,不可与一般外感表证同论、大剂辛散发汗,但可清热解毒,兼以疏风解表,表里同治。至于淋证日久,脾肾两虚,下元不固,又当补益脾肾,自不必拘泥忌补之说。
膀胱湿热证辩证施治
1.湿热淋证
(1)证候小便频数,短涩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则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3)主方八正散加减。
(4)方药滑石、石韦、蒲公英,车前草,瞿麦、扁蓄、山栀、灯心草各,木通、大黄(后入)、生甘草。
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微温服。
若便秘,腹胀者,重用生大黄,并加枳实以通腑泄热;若兼寒热,口苦,腰痛者,加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若尿中夹有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突然中断,腰腹绞痛者加金钱草、海金砂;若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者,加小蓟、白茅根、藕节以凉血止血。
2.下焦虚寒膏淋白浊
(1)证候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2)治则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3)主方萆薢分清饮加减。
(4)方药萆薢、石菖蒲、黄柏、车前子、白术、茯苓、乌药、丹参、甘草、牛膝。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微温服。
若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尿热灼不畅者,加乌药、青皮,以利气通淋。若热邪充斥肌肤而兼见寒战、发热,可用柴芩汤;湿热损伤络脉而见尿血,可用小蓟饮子、猪苓汤;尿中有砂石,可用石韦散之类。
膀胱湿热证其他疗法
(1)大蒜、芒硝同捣烂成糊状,外敷肋脊角、肾区。
(2)芫花,水煎取汁,温热敷肾区。以上方药,主要用于小便不通或小便点滴而下者。
2.饮食疗法
(1)青小豆粥通草5克水煎取汁去渣,加入青小豆50克,小麦50克,煮成粥,作早餐食用。能通淋利尿。
(2)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加水煮熟后,再入白米15克作粥,作早餐食用。能除湿热,利小便。
(3)冬瓜汤冬瓜50克,煮汤三碗,分服。能清利湿热。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中医辨证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男科资料汇编
中医辨证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 & 包括全面的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标准、分型治疗、专方治疗、老中医经验等,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用药规律等。 & && & 前列腺增生症,是指前列腺腺体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逐渐增生而形成多发性球状结节的前列腺肥大性疾病,这种增生造成了下尿道梗阻,排尿困难,出现尿频、夜尿、尿细、尿不通等症状。西医予以导尿、腺体内注射药物、内分泌治疗,以及手术切除前列腺肥大部分等来进行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 本病属中医“癃闭”范畴。早在秦汉时代就有对本病的记载。《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明确指出病位在膀胱,还指出了本病病理为气化不利,与三焦、肾、中气有密切关系。汉代张仲景首创对本病的辨证论治,如气不化水用五苓散,水热互结用猪苓汤,瘀血夹热用蒲灰散,脾肾两虚用茯苓戎盐汤,显然已涉及了寒热、虚实、气血各方面。隋唐时代,已认识到本病具有“致夭命,大不可轻之”的严重性。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有了更多论述,还出现使用葱叶导尿的方法,可以说是最早的导尿术,也提出了用盐行脐区熨与灸的治法。宋元时期,朱丹溪提出了探吐开上窍以利下窍的方法。明清时期,张景岳、李中梓等使本病的理法方药趋于完备。张氏还记录了以猪胞鹅翎鼓气入膀胱这类更先进的导尿法。可以说,前人已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 现代中医研究本病,是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最早的病例报道见于1958年。可能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在以后的一段时期中没有见到较大样本的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观察报道。进人80年代,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除了较多的个案报道之外,治疗20例以上的有50余篇,累计病例约1700例,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个别文章治疗病例在100例以上。这反映了中医治疗本病确有一定疗效,可以与西医治法起刭取长补短的作用。 && & 除了临床观察之外,不少医者对本病的诊断方法、预防方法、治疗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有人对54例患者进行了尿流率检查,通过治疗前后的尿流率曲线图及尿流率检查各个参数比较,认为本法能动态地观察疾病的进展,客观地检查疗效,所以不失为较好的诊断方法。又如有些医者对某些中药方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理进行实验研究,发现有的对急性、亚急性、慢性增殖性和免疫性炎症等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有的对前列腺的增生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肉芽肿的生成。& & 尽管现代中医研究本病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治疗效果仍难令人满意,对治疗机理的研究亦处于起步阶段。展望未来,如果能进一步加强研究,形成机理研究与临床观察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相信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水平,可有一个大的提高,使之在本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 由于本病在很多方面与中医癃闭一症相近,因此本病的病因病机基本上可参照癃闭。综合各地论述可作如下归纳:& & 湿热蕴结 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或脾虚生湿蕴热,中焦湿热不解,下注膀胱,或肾热移于膀胱,致气化不利,小便不通而成癃闭。故《诸病源候论》曰:“小便不通,由膀胱及肾俱有热故也。”& & 肾阳虚衰 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致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致膀胱气化无力,而溺不得出。& & 肾阴亏虚 因热病伤阴,或久病阴津亏损,或房事木节,损伤阴津,导致肾阴不足,开合失司以致癃闭。& & 中气不足 劳倦伤中或饮食伤脾,或久病中气受损,升降失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故小便不利,即《灵枢·口问》所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 瘀血阻滞 跌仆损伤,或久病人络,瘀血内结,阻滞尿道,以致小便不通。& & 痰凝积聚 过食甘肥,酿热生痰;用卑虚失运,水停成痰,痰湿凝滞下焦,形成积聚,阻滞尿道,故成癃闭。&& & 1.湿热蕴结 小便点滴不通,或频数短涩,终末尿浑浊,或大便时尿道滴白,小腹胀满,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 && & 2.肾阳虚衰 排尿困难,尿线分叉,白昼小便频数,尿后余沥不尽,小便清白或有白浊,阴部自觉冰冷,阴囊和阴茎冷缩,常伴阳痿早泄,腰膝冷痛,耳鸣重听,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迟。& & 3.肾阴亏虚 小便频数或淋沥不畅,时发时止,遇劳则发,经久不愈,或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口渴,大便秘结,梦遗失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 4.中气不足 欲尿不出或量少不畅,神疲,纳呆,气短声低,少腹坠胀,大便不实。舌淡苔薄,脉细弱。& & 5.瘀血阻滞 排尿困难,约需2~3分钟方可排出,每次尿量匠分几段排完,尿线细而分叉,小便余沥或尿道涩痛,小腹胀满。舌质紫黯或瘀点,脉涩。&& & 6.痰凝积聚 咳嗽气喘,痰多难咯,纳谷不馨,神疲乏力,头蒙身困,排尿困难。苔腻,脉滑。& & 本病疗效标准较不一致,一般以症状的改善为主要衡量标准,有的则还根据客观指标。现将各地观点归纳为如下四级:& & 痊愈:排尿困难症状消失,直肠指检或B超提示肥大之前列腺恢复正常。& & 显效:排尿困难症状基本消失,夜尿次数减半或减少至2次以下。肛指或B超检查,肿大的前列腺缩小一级,残余尿减半,或减少到30毫升以下。&& & 好转:排尿困难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夜尿减少2次,但前列腺无明显改善。&& & 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客观检查指标无改善。& & (1)湿热蕴结 && & 治法:清热利湿。&& & 处方:知母20克,黄柏12克,鱼腥草30克,金银花30克,地丁草30克,千里光30克,川黄连12克,肉桂10克,炮甲粉15克,牛膝15克,益母草20克,泽泻12克。 && & 加减:前列腺质地较硬加鳖甲、当归;小便刺痛加滑石、王不留行;肛门坠胀加乌梅、丹参。&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炮山甲粉分2次冲服。& & 疗效:用本法共治疗本病110例,痊愈18例,显效55例,好转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4%。 && & 常用成方:八正散、通关散、程氏萆薢分清饮。&& & (2)肾阳虚衰&& & 治法:温肾壮阳。 && & 处方:生地、熟地、党参、山药、苡仁各15克,冬瓜仁、地丁各30克,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桂枝、苍术、淫羊藿、韭菜子各10克,桃仁6克,甘草3克。& & 加减:湿热加厚朴、黄柏、知母;舌光红加天麦冬;腰酸甚加续断、狗脊、杜仲。&&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计治疗113例,痊愈4例,显效34例,有效6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7.6%。&& & 常用成方:肾气丸。& & (3)肾阴亏虚&& & 治法:滋阴降火。&& & 处方:生地、天冬、知母、黄柏、党参、黄芪、枳壳、泽泻、地鳖虫、炮山甲各10克,琥珀粉1.5克,肉桂2克(后下)。& & 加减:尿淋数加云茯苓、车前子;腰酸加川断、牛膝。&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治疗43例,显效12例,好转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1%。&& & 常用成方:六味地黄汤。 && & (4)中气不足 && & 治法:益气升提。& & 处方:党参15克,黄芪20克,桔梗5克,乌药15克,淮山药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车前子15克。& & 加减:尿频尿多加制附子、乌梅、肉桂、芡实;舌苔腻黄加萆薢、黄柏、苦参;舌瘀紫暗加桃仁、红花、莪术。&&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 疗效:以本法共计治疗159例,显效107例,好转3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8.1%。& & 常用成方:补中益气汤。& & (5)瘀血阻滞&& & 治法:化瘀利湿。& & 处方:丹参、冬瓜仁各20克,丹皮、桃仁、知母、黄柏各10克,官桂、三七粉(分吞)各5克,苡仁30克,留行子15克,川牛膝20克。 && & 加减:合并前列腺炎加败酱草、蒲公英、连翘;血尿加茅根、桑叶、芙蓉花叶;气虚加党参、黄芪;肾虚加杞子、川断、菟丝子。 &&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治疗Ⅲ9例,显效72例,好转3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 & 常用成方:少腹逐瘀汤、桂枝茯苓丸。& & (6)痰凝积聚 && & 治法:化痰软坚。 && & 处方:醅炙鳖甲30克,胡桃夹6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瓦楞子15克,穿山甲15克,皂角刺30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生白芍50克,天花粉10克。& & 加减:热重于湿加连翘、龙胆草;湿重于热加滑石、甘草;舌暗有瘀加生蒲黄;神疲乏力加黄芪。&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治疗84例,显效72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 & (1)扶正化痰汤& & 组成: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10克,茯苓、巴戟天、淮山药、海藻、昆布、橘核各15克。& & 加减:若肾虚偏重且伴性功能障碍加仙灵脾、苁蓉、菟丝子;尿痛并有感染加黄芩、黄柏、木通;尿血加小蓟、三七粉;湿重加高蓄、泽泻;口渴心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便秘梦多,加生地、玄参、麦冬、鳖甲;前列腺质硬加三棱、莪术。&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治疗135例,显效29例,好转8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5.9%。&& & (2)二甲前列汤 & && & 组成:瓜蒌、山药各20克,茯苓、车前子、炒鳖甲、瞿麦各15克,附片、蟅虫、甲珠、桃仁泥、制大黄各6~10克,蒲公英、昆布各30克,丝瓜络为引。 && & 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升麻、白术;阴虚加二至丸、生地,重用鳖甲;瘀热内蕴减附片,加败酱草、琥珀、银花、黄柏;兼尿道灼痛加赤芍、延胡;前列腺质硬加三棱、莪术;阳虚加肉桂、仙茅、淫羊藿、蛇床子。 &&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治疗25例,显效2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 & (3)前列通补汤& & 组成:黄芪、海藻各20克,党参、丹参各15克;杞子、菟丝子、怀牛膝、泽泻各1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王不留行子12克,甘草5克。 && & 加减:排尿困难,少腹胀满加桂枝、白术、猪茯苓;尿道灼痛加车前子、蒲公英、滑石;尿浊窒痛夹瘀加五灵脂、琥珀、云南白药;大便秘结加大黄、桃仁;腹帐纳呆加枳壳、麦芽;短气肢乏,解尿无力,加重黄芪用量;解尿时大便自出,夜寐遗尿加山萸肉、金樱子、乌梅;腰酸肢冷、肾阳不足加内苁蓉、补骨脂。&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治疗 17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2%。& & (4)蒲芪片& & 组成:蒲公英120克,生黄芪60克,连翘30克,冬葵子20克,留行子3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仙灵脾30克,枳壳15克,车前子30克,川牛膝15克,乌药20克,木通15克。& & 用法:上药加工成100片。每日服3次,每次服6片,连服6周为一疗程。 && & 疗效:共治疗42例,好转4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 & (5)三子二壳汤& & 组成:冬葵子、地肤子、王不留行子、海蛤壳各15克,枳壳9克,官桂4克。&& & 加减:肾阳虚加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肾阴虚加生熟地、枸杞子、桑寄生;脾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湿重加茯苓、泽泻、米仁;热盛加黄柏、栀子、车前草。&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 & 疗效:共治疗43例,显效22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4%。 && & (6)代抵当丸& & 组成:大黄10克,芒硝10克,桃仁10克,当归尾30克,生地黄30克,肉桂6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治疗20例,显效1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 && & (7)加味桂枝茯苓丸 & && & 组成:桂枝9克,茯苓30克,桃仁6克,赤芍9克,丹皮12克,大黄9克,益母草10克,川牛膝12克,茅根3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党参10克,棉芪15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疗效:共治15例,全部获显效。 && & (8)补肾疏肝汤& & 组成:内服方:肉桂30克,干地黄20克,穿山甲45克,桃仁30克,王不留行子20克,乌药20克,车前草30克,蛤蚧20克。& & 外用方:大黄、芒硝、樟脑适量。 && & 用法:按汤药方制成散剂,每次服10克,每日2次。外用方共为散剂,香油调成糊状,以杏核大小药膏置胶布中央,贴于肛前会阴处,每日更换1次。更换时,用& & 热水洗净局部,并坐浴15分钟。& & 疗效:共治疗45例,显效31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 & (9)前列利水方 && & 组成:内服方:黄芪30克,生大黄(后下)、木通、地龙、甘草各9克,肉桂6克,知母、黄柏各10克,蟋蟀10只(研粉吞),槐花、高蓄、山楂各15克。 & & && & 用法:汤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外用方:生甘遂9克,冰片6克。&& & 外用方研细末,加适量面粉,开水调成糊状,外敷于脐下4寸中极穴上,直径约4丸5厘米,并于其上加热敷,每天一换。&& & 疗效:共治疗25例,均有好转。&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blog/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3:50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推拿科好评科室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