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890-756)四年级用简便方法计算算怎么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112 ②5-37-47 ③25×20+35×20.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②5--&&&&&&&&&&&③×20+×20.
分析:①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与的位置,然后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②可用5减去与的和,最后结果不变;&&③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①+++&&=(+)+(+),=1+1,=2;②5--=5-(+),=5-1,=4;③×20+×20=(+)×20,=1×20,=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小学数学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95+137+163
186+(14+179)
563-(163+179)
756-159-241
398-298-47.
科目:小学数学
(2002?平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③2.5×0.125×80×4.
科目:小学数学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2+25)×4
105×34-5×34
科目:小学数学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科目:小学数学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9×8×125&&&&&&&&&&&&&&&38+129+71&&&&&&&&&&&&&&&&406×201&&&&&&&&&&&&&&&&&&16×125&&&&&&&&&&&&&&&&&&.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第一章 ASP.NET 教程 (基础)
第二章 ASP.NET 教程(高级)优秀作文《四年级下册征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zuciwang.com
当前位置: >
> 优秀作文《四年级下册征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优秀作文《四年级下册征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作文一:《四年级下册Unit1》7800字Unit 1 Welcome To My New Home!
Lesson1-4
一. key words(重点词汇)
1. home [h??m]  n. 家,房子,住所(助记:at home)
2. bedroom ['bedru:m] n. 卧室 (助记:有床{bed}的房间{room},就叫卧室。)
3. bed [bed]  n. 床(助记:“白的床”  sleep in bed睡在床上  go to bed上床睡觉  make the bed整理床铺)
4. computer [k?m'pju:t?]  n. 计算机 ,电脑(助记:play a computer玩电脑)
5. living room ['l?v??] [ru:m] n. 起居室,客厅 (助记:live动词去e+ing变为住所+room=供主人起居和会客的地方)
6. armchair [ɑ:m't?e?] n. 扶手椅(助记:arm胳膊+chair椅子=能够放胳膊的椅子就是扶手椅)
7. sofa ['s??f?] n. 沙发
8. TV  n. 电视
9. kitchen ['k?t??n]  n. 厨房,灶间(助记:chicken是鸡肉,kitchen是厨房。一定要区分开!)
10. table ['te?b(?)l] n. 台子,桌子(助记:桌子“忒薄了”—table)
11. Sandwich ['saen(d)w?d?]  n.  三明治(助记:复数sandwiches)
12. floor [fl?:]  n. 地面,地板,楼层(助记:老人摔倒在地上,
要“扶老人”~ floor)
13. mug [m?g] n. 缸子,大的漱口杯
14. cup [k?p]   n. 小茶杯 (助记:a cup of tea)
二. Key phrases(重点短语及相关用法)
1. welcome to…欢迎到…来!
welcome to+地点名词school/地点副词home
欢迎来到学校                欢迎回到家
2. look at看一看
词语辨析:⑴look表示看的动作和过程,后常加at. 看黑板
look at the blackboard;⑵see“看见”表示看到的结果I can`t
see any birds; ⑶watch表示聚精会神的看,后常加TV、film、
play、football match.
3. on the wall 在墙上
on+ the +地点名词“在…上面”  在桌子上
4. come into…走进…
come into +地点名词“进入….”  走进厨房
5. do some housework做家务
相关短语:去购物                去钓鱼
6. make the bed 铺床铺
三. Text`s explanation(课文释义)
Lesson 1
李艳:你好,凯特!
凯特:你好,李艳,欢迎来到我的新家!
凯特:看我的卧室,有一张新床,一张新课桌和一把新椅子。
李艳:哇!有一台新电脑!
凯特:是的。它是我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
Lesson2
李艳:客厅里有什么?
凯特:来看看。
李艳:哇,有一台新电视。
凯特:看!有两个沙发,四个扶手椅。
李艳:墙上有三个风筝和一个大钟。
凯特:还有为我生日晚会准备的五个气球。
Lesson3
凯特:到厨房来,李艳!
李艳:哦!桌上有个大蛋糕!
凯特:是我的生日蛋糕。
李艳:看!有些汉堡和三明治。
凯特:你愿意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么?
李艳:我愿意。
Lesson4
妈妈:过来,凯特和南希,你们能和妈妈做些家务么?
凯特和南希:好的!
凯特:我来铺床,洗杯子。
妈妈:好孩子。
妈妈:南希,你能擦桌椅么?
南希:好的,妈妈。
妈妈:我来拖地。
四. Key Structures(重点句型)
1. 欢迎来到我的新家。
2. 有一张新床,一张新课桌和一把新椅子。
有两个沙发,四个扶手椅。
墙上有三个风筝和一个大钟。
看!有些汉堡和三明治。
There are some\数词3. come and see(翻译)
4. Will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ty?Yes, I`d love to.(翻译)
5. Can you do some housework with me?(翻译)
仿写:你能擦桌椅么?
What`s in your badroom?在卧室里有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猜一猜,用there is\ are来回答:
家长签字:
五. Grammar(语法)
There be句型
1. 英语中的There be句型是用来表示“某地有某物”的典型句
型,意为“在…有….”。
2. 基本机构:A:单数there is a\ an\one+可数名词单数+介词短语。
eg:在树上有一只鸟
B:单数there is +部可数名词单数+介词短语。
eg:在玻璃杯里有牛奶
C:复数there are some\数词+可数名词复数\不可
数名词+介词短语
eg:在书包里有10本书
3. 口诀:There be句型有特点,主语放在be后边,单数主语用
is,复数主语用are.
4. 练一练
a big TV.
There two sofas.
a pen, two pencils and four rulers in my
pencil-box.
some water in the glass
There  two chairs, a desk and a computer in the
bedroom.
六. 现在让我们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
听力并选出正确答语。
()1.A.It`s a brown chair.
B.Yes, it is.
( ) 2.A.There `s a new computer in my bedroom.
B.That`s a big sofa
(  )3.A.I `m from China.
B.You `re  from England.
(  )4.A.Sure.Here you are.
B.OK,I`m coming.
(  )5.A.I`d love to.
B.I like apples.
找出不属于同一类词的选项。
1.()A. noodle     B.rice    C.kitchen   D.chicken
2.()A. pizza     B.fridge    C.sandwich   D.French fries
3.()A. balloon     B.kite    C.doll   D.class
4. ()A. tomato    B.potato    C.hot dog   D.cucumber
5. ()A. living room    B.chicken    C.bedroom   D.kitchen
1. to , home, welcome, new , my (.)
2. at , please , my , look , bedroom , new(.)
3. a, there, big , in ,is , sofa , living room , your(?)
4. study , like , do , your , you(?)
1. our class
A.for         B.to         C.in
2. school.
A.for         B.to         C.at
3.What`s the  A.school       B.class        C.time
A.There is      B.There are       C.It
some pears on the table.
A.There is      B.There are       C.They
Lesson5-6
一. Key words(重点词汇)
1. wall [w?:l] n . 墙(助记:on the wall在墙上)
2. window ['w?nd??]  n . 窗户(助记:因为窗户的阻挡,风{wind}都{ow}不进来)
3. picture ['p?kt??] n . 图画,照片(助记:pi+咔嚓{cture}) draw a picture画画   take a piture照相
4. clock [kl?k] n . 闹钟
二. Key phrases(重点短语及其用法)
cover +名词/代词     eg:盖在雪上面2. 3.  clock与picture 都是可数名词,此处指一个闹钟和一张图片。
eg:挂上几个闹钟
挂上两幅图画三. Textbook`s explanation(课文释义)
Lesson5
凯特:妈妈。我还能为你做什么?
妈妈:先盖电脑,再跟我擦窗户。
爸爸:我能为你做什么?
妈妈:请把钟和图片挂上。
爸爸:好的。
Lesson6
咪咪:米奇,你能为我做些家务么?
米奇:当然可以,咪咪。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咪咪:请把计算机盖好,把卧室的床铺整理好。
米奇:当然可以。
咪咪:你能跟我一起擦窗户么?
米奇:不!我拖地。
米奇:我能看看厨房么?
咪咪:好,洗桌上的杯子
米奇:好,我来洗吧
咪咪:你在做什么,米奇?
米奇:哈哈,我在洗杯子呀。
四. Key structure
1.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2. 你能跟我一起擦窗户么?
3. 我将要扫地。
4. 请洗洗桌子上的杯子吧。
5. 你正在做什么?
五. Grammar(语法)
1. 句型结构:be doing正在做…   强调动作正在进行。
eg:我正在擦窗户
2. 特殊疑问句
句型结构:What +am/is/are +主语+doing? 对划线部分提问)
What are you doing? 对划线部分提问)
六. 现在让我们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
根据情景选择正确答案。
1. 你看看见妈妈在做家务,你说:
A. What else can I do for you,mum?
B. Can you help me?
2. 妈妈告诉你先整理好床铺,说:
A. Put  away  your  things ,please
B. Make the bed first.
3. 你问Peter能否和你一起擦玻璃,说
A. Can you clean the windows with me?
B. Please mop the floor with me.
4. 你想邀请Sue参加你的生日晚会,说
A. Will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B. Wil you come to my home?
5. 你看见客厅里有一个新沙发,说:
A. Is there a big armchair in the living room?
B. There`s a new sofa in the living room.
找出句中错误的部分并改正
A    B  C     D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朗读句子并排序。
()What`s in the dinning room?
()Hi,Lucy.Welcome to my new home.
()Oh,there`s a new DVD player.
()Look, this is the living room.
()Come and see.
()And there are some nice balloon,too.
1. Can you do some housework A.and    B.with     C.to
2.  the floor, please.
A.Wash    B.Make    C.Mop
3. a look at the living room?
A.have   B.make     C.see
4. in the dinning room.
A.cook dinner   B.have dinner    C.watch TV
5. ---What you doing, Micky?
washing the mugs.
A.am/are    B.is/am     C.are/am
Unite One 单元总评第一项:反思是进步的关键!请同学们把在
学校里学习本单元过程中所有出现的错误汇总在下面,答案必须用铅
笔写,原因必须分析透彻。看看我们谁是善于总结的小能手!
扬帆名格缔造小博士的学习乐园---奖励规则如下:1、课堂积极配合老师,包括:认真书写以上内容并及时更正错误;积极举手回答老师
问题;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2、课上课下按时保质保量完
成作业,及时让家长签字。3、本内部资料确保所有内容掌握通关。
本单元由上闯关至此总分共计100分。此分值与单元检测卷分值同时
累计,不限单元,哪位勇者累计至500分,即可获得神秘大奖!加油!)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根据汉语写出下列单词
电脑_____       讲桌_____        图画______
地板______   墙______
二、选择正确答案(15分)
( ) 1.Is this the washroom? ______________
A. Yes, it is.          B.No, it is.           C.No, it isn’t.
( )2. The library is on the ______ floor.
A.one               B.two               C.second
( )3.Let’s go and _______
A.have look          B.have a look             C.look at
( )4. Do you have lunch ____ school?
A.in                  B.at                     C.on
( )5. How many ______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A.student             B.students               C.studentes
( )6._____ way, please.
A. This               B.That                    C. This is
( )7.Welcome _____ our school!
A.on                  B.in                      C.to
( )8.We draw pictures in the _____
A.music room          B.art room                C.canteen
( )9.We can read books in the ______.
A.library             B.TV room                  C.gym
( )10.This is my desk. That is ______ desk.
A.your             B.you                    C.I
三、短语搭配
( )1.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                    A.Water the flowers.
( )2. Go to the canteen.                             B. Eat some noodles.
( )3. Go to the library.                              C.Play football.
( )4. Go to the playground.                           D.Read a story-book.
( )5. Go to the garden.                                E.Hand in the homework.
四、上下文搭配
(    )1.Where is the gym?                         A.Oh. It’sbeautiful.
(   )2.Is this the playground?                     B.Yes, I do.
(   )3.Do you have a library?                      C.It’s on the first floor.
(    )4.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room?     D.No, it isn’t.
(    )5.Look! This is our garden.                  E.There are forty-four.
五、Read and arrange (整理句子,组成一段对话
(        ) Wow! Your school is cool!
(        ) No, it isn’t. it’s the music room. The art room is on the second floor.
(        ) Look, this is my school.
(        ) Oh, it’s so big. Is this the art room?
(        ) Thank you. Look at the playground.
六、阅读短文,判断句子的对错。
Hello! I’m Zoom. This is my classroom. It’s very big. In the classroom you can see a big board, 2 doors, 6 windows, 10 desks, 20 chairs, 4 pictures and 8 lights. The board is black. The wall is white. The floor is green. My classroom is nice and clean. I like my classroom very much.
(   )1. The classroom is very big.
(   )2. The board is small.
(   ) 3. There are 6 windows in the classroom.
(   )4. The floor is yellow.
(   )5. The classroom is nice and clean.
作文二:《四年级下册》1500字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
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
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
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
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
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
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 :
教学反思:通过采茶的动作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学生对歌曲掌握的
都很好,还需加强谱子的练习。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2、学习歌谱 (1)演唱歌谱 (2)复习民族调式: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没有4和7)
它属于那种调式?(民族调式or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有那几个音组成?通过观察结束音看看这首歌属于什么调式,为什么?
再看看,这首歌曲还有什么特点?(合头换尾) 3、学习歌词: (1)出示歌词: 填词演唱
提问:你能用概括出这段歌词的意思吗? (2)衬词:
这首歌中的“阿是”“嘎拉拉子”“尖噜噜”“咕噜噜子”
(3)完整演唱歌曲 4、歌曲处理:
1、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答案:歌曲的节奏密集,表现出欢快的歌曲情绪。 过渡语:歌曲的节奏很密集,我们要把每个字都唱清楚。 2、你们觉得衬词怎么唱跟好听?  轻巧的演唱衬词。  完整演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五、拓展; 六、教师小结: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了解民歌,学唱民歌。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三、学唱歌曲
1、完整的感受《木瓜恰恰恰》,随乐在XX X处模仿老师拍手。
这么欢快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①学生用哼呜轻声模唱旋律。
②学生用“da“唱,能唱谱的就唱谱。 第一段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以弱起小节开始,四个乐句的节奏相同) ③学生读一读相同的节奏,再唱一唱歌谱: 2、学唱第二段歌谱。
①师指谱轻唱歌谱。学生找到第二段节奏的特点,切分音X XX X X。
②学生念一念切分节奏,强调中间音 ③学生轻声随琴用“beng”唱旋律。 ④师生一起唱歌谱。 3、第三段回到第一段。 4、完整的唱一遍歌谱。 5、学唱歌词。 (1)按节奏朗读歌词。 (2)跟琴轻唱全歌。 (3)分两部唱一唱全歌。
第一段“恰恰恰”处除了拍手,还可以怎样表示?(用打击乐在XX X处边击边念)
这一段唱了什么?用怎样的情绪来唱?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 (4)第二段又应该怎样唱?
(卖瓜人热情招呼大家卖水果,激动的心情吆喝叫卖,音调要高)
(5)唱一唱第二段。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四年级下册音乐备课
作文三:《四年级下册Unit11》3200字Unit 11
1、重点词汇
庆祝                    蛋糕                    礼物
蜡烛                    是(is,am的过去式)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八月六月                     十一月                     注意: 月份首字母要大写。
所有的礼物                             为.......举行聚会
在生日蛋糕上
3、---What’s going on ?  你们在干什么?
---We’re having a party for Jiamin’s birthday. 我们正在为Jiamin 的生日举行聚会。
----How old are you ?   你几岁了?
-----I am ten.  我十岁了。
【知识考点一】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 用来表示对别人的祝福,还可说“Happy birthday to you ! 示谢意的回答: “ Thanks./ Thank you./ It’s so kind of you. ”
Happy new year !   生日快乐!        Merry Christmas!   圣诞快乐!
Have a good time!  玩得愉快!         Have a nice dream ! 做个美梦!
Best wishes to you!    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知识考点二】
What’s going on?       怎么了?
-- My bike is broken.
同义句:  What’s the matter ?,   What’s wrong?  和   What’s up?
【知识考点三】
句型:How old + be 动词+ 主语?  .....多大了?
例句: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    How old is your brother? 你弟弟多大了?
【知识考点四】
be born:  出生      be动词常用was, were.
主语 + be动词过去式 + 月份.           ......出生在......月。
例句:I was born in April.  我出生在四月。
They were born in February. 他们出生在二月。
【知识考点五】  表”
put,, on,,     表示” 放在,,,,上面”
例句:Let’s put 10 candles on the birthday cake.
【知识考点六】
present:  礼物(n)         同义词: gift(n)
给某人礼物: give a present to,,  =  give,, a present
例句:My mother gives a present to me. = My mother gives me a present.
【知识考点七】
card:  卡片;卡(n)
搭配: make a card:  做卡片;       send a card:  寄卡片
拓展:  post card 明信片;  ID card: 身份证;  red card: 红牌
【知识考点八】
party: 聚会;    搭配: have a party
例句:We’re having a party for Jiaming’s birthday.
【知识考点九】
in:  放在年份,季节,月份,早/中/晚前;  on: 放在含有”day”的单词前,具体到某月某日前。 如:Weekdays,   August 8th.
例句:My father was born in January.
I usually have a music lesson on Tuesday.
【知识考点十】  cake 蛋糕
相关短语: 做蛋糕:  make a cake         生日蛋糕: birthday cake
例句:Let’s put 10 candles on the birthday cake.
课堂训练:
1、 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1. A. happy              B.bored             C. fly
(     )2. A. never              B.visit               C. sometimes
(     )3. A.celebration          B.November         C. January
(     )4. A.Tuesday            B. Monday           C. today
(     )5. A. was                B.is                 C. are
2、 按照日历的先后重排每组的月份单词
1)November  August  April
2) March  November  February
3)November January   August                                        .
3、选择题。 (     ) 1.All the presents         very nice.
A. am            B. is            C. are    (     ) 2.           are you ?   I am nine.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How old (     ) 3.Today is my birthday.                 .
A. Happy birthday!      B. Hello!            C. Merry Christmas! (     ) 4.                 ?       We are having a party.
A. What day is it today ?      B. What’s going on ?      C. Merry Christmas! (     ) 5.When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November.
A.at       B. in            C.on (     ) 6.She       born in August.
A. were     B. is            C. Was (     ) 7.Tom was born in         .
A. January        B.Monday            C.7 o’clock (     ) 8.My friend gives a          to me.
A. present      B. presents           C. the present
4、  用所给字母写月份单词。
(1)enovmber   (       )         (2)tebemsepr   (      )
(3)unje    (       )             (4)oberoct   (       )
(5)hmrca  (       )               (6)ugtuas  (        )
5、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1.  What are you doing ?
2.  When is your birthday ?
3.  How old is your best friend ?
作文四:《1四年级下册》2900字1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第一单元)  一、填空:  1、我的家乡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位于祖国的西北部_,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青海省、陕西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不同的家乡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也不同。  3、安徽黄山、宁夏六盘山_、云南_石林、甘肃嘉峪关、杭州西湖_、山东泰山、四川九寨沟、内蒙古大草原、长江三峡等,这些自然风光,有的山川壮丽,有的历史悠久。  4、每个人的家乡都是祖国的一部分,你的家乡、我的家乡和他的家乡,组成了伟大的祖国。  5、山东的名优产品特别多,有青岛啤酒、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小枣、龙口粉丝、德州扒鸡、崂山矿泉水等。
6、昆明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四季如春,被称为春城。海南岛常年气温很高,一年四季树木都是绿的。我国西北地区春暖秋凉,四季分明,但是很少下雨。  山西省是因为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呼和浩特在蒙古语里是“青色之城”意思  7、名优特产,是指家乡特有的,优良的、有名气的产品。  8、新疆的名优产品特别多,有新疆地毯、和田玉石、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天山雪莲、烤羊肉串等。  9、东北三件宝是鹿茸、貂皮、长白山人参。景德镇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所以闻名世界。  10、西藏是个景色美丽的地方,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历史古城。 11、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2、因为一年四季气候特征不同,所以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13、家乡的名优特产有:腊肉、油菜籽、豆腐干、香菇 、木耳、竹筒酒。  14、陕西省的风景名胜区有:华山、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黄帝陵。西安古城墙 15、家乡四季的生产特点是:春耕 、夏管、秋收、冬储。 16、“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闻名世界的是景德镇陶瓷 (第二单元)  一、填空:  1在长期的生活中,家乡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发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和别具风味的饮食。  2、我国黄土高原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不塌的特点,开凿窑洞作为住宅。这种住宅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黄土陡壁或山腰上挖出来的,一种是先在平地挖出一个大平底坑,再在坑的四壁上挖成窑洞。以窑洞作为住宅,既省工又省料,而且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服。我国西南部的傣族人居住的是竹楼,每幢竹楼呈四方形,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层堆放柴草或饲养家畜家禽。  3、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民俗。这些民俗,有的寄托着_思念,有的表示祝福,有的为了祈盼,有的图个吉利。  4、不同的家乡,因为气候不同,物产不同,饮食习惯不同,食品和风味也各不一样。 5、我知道北方生产小麦,以面食为主;南方生产水稻,以米饭为主。  6、我知道中国有八菜系.西北兰州的牛肉拉面,新疆的大盘鸡,四川火锅,新疆烤羊肉串,宁夏馓子、盖碗茶很有名。  7、我还知道东北人爱吃酸菜和黏豆包;藏族人爱吃糌粑,喝的是酥油茶;四川人、湖南人爱吃辣的,上海人爱吃甜的。  8、羊肉泡馍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很有名的风味食品。 9、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地方语言,人们把这种地方语言叫做“方言”。 方言在家乡交流中,既随意又亲切,但是在对外交流中,就会出现很多麻烦。 10、地方戏一般是用方言演唱的。  11、民间艺术包括地方曲艺和民间工艺,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深受家乡人的喜爱。  12、我知道的地方戏剧、曲艺有西北秦腔、东北二人转、四川川剧、安徽黄梅戏、京韵大鼓、天津快板、吴桥杂技、山东快书、东北大秧歌、安塞腰鼓。  13、陕西省有一位全国治沙模范,她叫牛玉琴。在毛乌素沙漠上种草植树约3000公顷,她不仅获得了国家级的许多荣誉称号,还获得了联合国“拉奥博士”奖,  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他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14周后从太空安全返回。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成功发射,在太空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于6月29日顺利着陆。  14、我们家乡的地方戏剧、曲艺有秦腔、扭秧歌、  玩彩龙船、花鼓戏、、汉调二黄等。 15、我知道的家乡艺人有等 16、聪明的家乡人用灵巧的双手、精湛的技艺为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民间工艺
二、问答题:  1、你认为说家乡话好还是说普通话好?       答:在家乡与人交谈,还是说家乡话好,听起来亲切,但人人都应该学说普通话,这样与外地人交流的时候,大家都
能听得懂。因此,要会说家乡话,同时也要学好普通话。  2、中国的八大菜系分别是什么?  答:川菜、鲁菜、粤菜、湘菜、闽菜、苏菜、浙菜、徽菜 3、 在民间习俗中,有一些是带有迷信色彩的,我们应该怎样抵制迷信活动?  答:1、我们不相信迷信,也不参加;2、我们应该当面戳穿他的骗术;3、我们应该告诉家人迷信是偏人的把戏;4、我们应该搜集更多的资料上街宣传。5、我们应该写一个“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倡议书。  5、家乡的住房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建造?   答:家乡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多以长三间的正房为基本住房。屋顶前.后倾斜,上面铺上瓦。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防雨防潮。  6、你知道家乡有哪些民俗习惯?  答:我家乡的民俗有这些:过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守岁、拜年、逛庙会;正月十五观灯、跳社火、扭秧歌;五月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怪菖蒲。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等  7、请你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航天英雄杨利伟。  杨利伟是辽宁省绥中县人,他是我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他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14周后从太空安全返回,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解释词语:  1、名优特产:是指家乡特有的、优良的、有名气的产品。  2、方言: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地方语言,人们把这种地方语言叫做方言。
(第三单元) 1、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家乡人民观念的变化,家乡人观念的变化,促进了家乡的发展。 2、现在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许多地区降水量越来越少,这种趋势在未来 30至50年还要持续。这样的气候,会使沙尘暴越来越多。  3、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却排在88位,已被列入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4、中国西北五省区,土地沙漠化足足占了全国干旱区和沙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5、中国是人均拥有森林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面积仅列世界第119位。  6、因我国北方缺水,而南方水资源丰富,所以我国正在实施工“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分别从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分三条线向北方调水。  7、治理环境的措施有:退耕还林还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饮水上山等 。
8、我的家乡在祖国的西北部,现在国家和家乡人民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  9、我的家乡在祖国的东北部,现在国家和家乡人民正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程。 二、判断  1、“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了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的西部地区。(√ )  2、家乡的经济是第一位的,环境并不重要。(×)  3、“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 )
作文五:《四年级下册(2)》8600字正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 95~ 97 页例 1、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 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 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 10 米跳 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 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 小数点对齐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 去掉 注意: 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 0 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 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 0 去掉, 谁能举例? (价 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 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 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 0 一般要把 0 去掉。 三、复习巩固: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0.4 0.39+0.15 7.7+0.6 3.6-0.8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100-0.27
1.2+0.8 4.8-3
9.9+10.11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 1118.32 元;自己修 桌椅,又节约了 120.8 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 52.5 千克,箱重 2.5 千克,钉子净重 多少千克?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略)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 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
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单位 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 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 100 页例 3。 课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小 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 序相同.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 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 今天第 2 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 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小组合作要求: (1) 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1) 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a) 汇报。 (1)483.4―(39.5+98.8) = 483.4―138.3 = 345.1(千米) (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
(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 1.49 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 104 页例 5 和例 6。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 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 36+11+64+89 85-(15+64) 3、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
减法的简 算。 一、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2、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 50 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 4×50 米接力 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 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 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2)8.42+8.46+8.54+8.58 = (8.42+8.58)+(8.46+8.54) = 17+17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 什么? 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 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复习巩固 二、1.练一练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 ⑵指名汇报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 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简 算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 (8.42+8.58) + (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 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 105 页练习十八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9+3.6 10-2.4 8-1.6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 。 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 (比赛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三、 解决问题 1、P105 4 2004 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 4×50 米接力赛选手 情况: (见书)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2、P106 5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3、P106 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4、P106 8 ⑴ 通过观察图、 计算, 你知道 2003 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 少? ⑵
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P106 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 四、作业:第 134 页 7 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4.3-1.6 0.74-6.4 1-0.89 3-2.3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 (1).9.26-3.96+8.905= (14.475 14.205 13.809) (2).9.09+11.1-19= (20 1.1 1.19) (3).40-9.05-(3.8+6.02)= (21.13 33.35 20.95) 3. 先观察数字特点 . 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 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8.43+2.87+0.57+0.13 4.列式计算: (1).27.8 减去 19.3 的差.再加上 24.5,和是多少?
(2).23.64 加 18.9 的和.再减去 37.82.得多少? 二、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 54.3 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 45.7 千米. 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 13.58 万吨,结果上半年生 产 7.96 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 0.04 万吨,全年超过计划 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 57.5 吨,第二个仓 库里有 50 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 9.9 吨,这时第一 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 9.5 千米的水渠 , 第一个月挖了 2.75 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 0.65 千米.第三个月挖 了多少千米?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单元学习检测)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 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书 P108~10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 进一步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 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 并能 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 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 表’ ,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 99 00 01 02 03 人数(万 3 4 6 8 8 10 人)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
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 ‘98~03 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 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 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 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 图。 2.小组交流作品, 复习回顾 ‘条形统计图’ 的相关信息 “制 作步骤、特点” A 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 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 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 点 1.师演示 “98~03 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 图” ,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 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 并谈自己的 感想, 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 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 P109 的问题解答; 2. 完成书中 P112 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新学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书 P110~1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 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 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制成折线统计图, 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 0~10 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 P110 例 2 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 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 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 0~10 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 据,独立完成‘小明 0~10 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 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 2 分钟, 教 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 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 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 也可以通过计 算所有差
值得出结果。 )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 115 厘米时几岁? 5 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 5 岁半 时的身高。 B 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 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 P111 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 完成书中 P112 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完成书中 P113 练习十九第 3 小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书 P114~116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 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科学 预测。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 P114 的第 4 小题: A 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 B 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C 回答书中的 5 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 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 完成书中 P115 的第 6 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 师组织学 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 3. 完成书中 P116 练习十九第 9 小题的问题解答; 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 独立完
成折线统计图, 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 并与实际生活紧密 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 结合书中第 7.8 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 7.8 题的练习的要求, 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 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 课后延伸: 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 提出科学建议, 布置在学校走廊上。 三、作业:完成书中 P115 的第 5 小题: 教学后记: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 方法。●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 的判断和预测,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 114 页第 4 题的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 1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 汇报:刚进医院时病人正发着高烧。病人体温最高时是 39.5 度,最低时是 36.8 度。,,,, 师: 这也是一种统计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二、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1 课前布
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请把收集到的折线 统计图拿出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 容? 2 展示交流:每个组推荐一份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制作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刚才从报纸上、网站上、课外读物等收集到 了许多折线统计图, 这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那你不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制作步骤
1 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 比一比: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 议一议:折线统计图中的这条折线应该怎样画? 学生讨论 小结: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老师也在生活中去调查收集了许多资料。 1 北京地区近六年来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年 1 1 2 2 2 2 份 998 999 000 001 002 003 降 1 1 1 1 1 1 水量 900 850 630 400 720 200 2 北京 2003 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2003 70 260 240 200 3 北京 2004 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2004 90 45 300 320 请从三组资料中选择一组,制成折线统计图 评一评: 在小组内会轩昂评一评看谁制作的折线统计图最 正确、美观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 息? 全班展示、评价 预测: 从 2003 年和 2004 年的旅游人数统计图中, 你能预 计一下,再即将到来的 2005 年的第二季度游客将达到多少万 人? 预测身高在书上完成例 2,并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后记:
作文六:《四年级下册》7000字四下教案
第一单元    电
第一课时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的: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
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那如铜钱般的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国,小时候家里很穷,无钱上学,就在哥哥开的印刷厂中当学徒。然而,他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许多发明,而且是电学的开门鼻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然而,当他的论文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的时候,有人却报之以轻蔑和嘲讽。但是,科学终究会战胜愚昧和无知,1756年英国皇家学
会授予富兰克林皇家学会正式会员的称号。 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但是传到英国却发生一段离奇的故事。 D、关与电的科学家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o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o 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o 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o 全班交流。
三、总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探究过程。
1、 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材料。
o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o 说说电线的特点; o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o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o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o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2、  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o  说出判断的理由。 o  分别试着连一连。
o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o    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o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o  有什么新的问题?
三、总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目的:
1、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小灯泡发亮;
3、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
4、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使用灯座让小电灯亮起来。
教学难点: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小灯座、电池盒;
活动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一个、电线4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并且电流在小灯泡里怎样流的。
(1) 请一学生到前面来,用1根导线、1个电池,点亮小灯泡。
(2) 发现问题:一个人操作很难。
(3) 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来。
(4) 出示电池盒、小灯座。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的?
二、探究过程:
1、学习使用灯座的小电灯。
(1)观察材料。
o   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
o   观察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连接电路。
o   在电池盒两端的弹簧夹上接电线并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
o   把小灯泡连接在小灯座上。
o   用电池盒与小灯座组建一个电路。并且说说电是怎样流的?
(3)画简单的电路图。
o   能不能更简单的方法表示电路。
o  把简单的电路图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2、 点亮更多的灯泡。
o   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个一个、电线4根。
o   小组讨论: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事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
o   要让两个灯泡亮起来怎么研究?
o   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o   开展研究活动。
三、小结。
在能不能使10个小灯泡同时发亮?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电路出故障了
教学目标:
1. 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 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 经历用电器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难点: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2-3个小灯泡、电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灯泡、没有剥皮的电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每个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教师准备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出示一个不能使灯泡发光的有故障的电路,提出问题: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二、探究内容:
1、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分组试一试本组的灯泡能不能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三个灯泡就不亮了;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就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2)分析思考:是不是电路出故障了? 分析猜想:电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整理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记录分析和猜想。 讨论交流:全班有多少种分析和猜想。 2、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好。  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灯泡是否能亮。
(2)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指导学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检验电路检测器是否可以用。
(3)制定检测计划。
(4)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边检查有故障的电路,边做记录。
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5)讨论交流。
A.四人小组合作,把自己小组的检测办法告诉大家,边说边演示。
B.进行集体的评价。
3、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4、注意安全: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五、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多种物体进行预测、检测与记录等活动过程,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提出问题。
2、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意识。
3、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科学记录表及实验盒、泡沫、螺丝刀、海绵、回形针、铝箔纸、玻璃杯、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橡皮筋、调羹、木条、螺帽、信封、石块、陶瓷片、插头等18种待检测物体。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 “电流放大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如果我们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发现电线外部包着的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电线里面的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
4、如果我们在中间接上别的物体,哪些物体可以让电流通过?
二、讨论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指导
师生共同研讨检测“一元硬币”的研究计划。
突出:①在检测之前先预测;②需检测两次;③注意检测的顺序。 (针对学生现有的探究能力水平,以讨论的形式落实研究计划,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开始探究活动,注重思维参与
1、学生探究任务:检测18种物体和自找7种物体,进行区分,预测这些物体是会不会导电?
2、找出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的区别。
3、教师提供背景音乐,巡回指导
(通过检测25种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在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的25种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四、汇报探究结果、发现提出问题
1、汇报交流哪些物体能使电珠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电珠发亮,在分类中感知导体和绝缘体。
2、对螺丝刀、插头等进行判断,知道“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电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3、交流发现材料的一些规律。
4、提出探究中产生的新问题,相互启发解决。
(这是一个学生汇报收获、问题和感受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心得、互相评价的过程。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尊重别人的发言,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和交流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五、拓展探究内容,引导用电安全 指导探究人体、水的导电性。
(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和水是导体的意义有三—一是这两种物体都是非金属,避免孩子误认为导体都是金属;二、学生生活中的安全用电常识与这两种物体关系密切;三是这两种物体与学生“心理距离“很近,孩子对它们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作业。
八、板书。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我来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描述手电筒开关特点的活动过程。
2、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教学准备:
小组每人一只手电筒和干电池。每个小组灯泡一枚、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一个,电线若干、回形针1枚、其他导体、绝缘体若干。每组电路装置1个、开关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干电池2个、电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怎样的?
二、 探究过程
1、观察手电筒
(1) 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比一比它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4) 游戏:用手电筒相互发信号。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 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电灯的亮和灭?
(2) 再利用回形针,将一头翘起,一头固定,做一个按压式开关。
(3) 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全班交流。
3、红灯、绿灯和黄灯
(1) 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推测一
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2) 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4、小组讨论制作。
三、交流汇报
1. 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自己做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2. 延伸活动,向学生介绍遥控式开关、真空式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教学目的:
1、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子的过程;
2、学会根据检测结果,推测盒子里面电线的连接方法;
3、初步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学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教学难点:做一块电路游戏板。
教学准备:
每组:电路检测器一个、4个连接点的黑箱子一个; 游戏用:四跟导线;
演示用:6接口的黑箱子一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猜一猜,左边的哪个电线头与右边的哪个电线头是同一根电线?依据是什么?
二、探究过程
1、研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盒子上面有4个接线头,里面有电线连接着,不打开盒子盖能知道哪几个接线头是连通的吗?
(1)计划
o  说说打算如何去检验?怎样检验不对遗漏连接点的检验? o  想想大概需要检测多少对连接头? o  检测要求: A、组装检测器;
B、试试检测器是不是灵; C、把检测结果记录在表中。
(2)推测盒子里的连接方法。
o  运用检测器检测。
o  我们能根据检测记录,推测4接线头盒子里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吗?请讨论一下,把推测结果画在纸上。
o  交流汇报。请将推测的图话在黑板上,并说说推测的依据。 o  统计全班一共推测出几种连接方法。
o  想一想,根据这些推测结果我们能确定盒子里的连接是哪一种吗?
2、研究的延续。
3、(1)测试
4个接线头的盒子我们会测了,那么6个接线头的呢,需要检测接线头几对?请把接线头的对数和顺序写在白纸上。
(2)推测
如果知道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怎么连通的,会推测盒子里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吗?试试。
3、做一块电路游戏板。
(1)小组讨论。
(2)合作完成电路游戏板。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我们选择了什么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节电池、1个小灯泡采取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的活动过程;
2、经历1节电池、2个小灯泡采取两种不同连接方法的活动过程;
3、经历给模型房间设计电路,并能在科学文件夹中画出电路的过程;
4、经历给模型房间亲自安装电灯,并让其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能设计一个房间的电路。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两节电池、两个灯泡、若干电线。
每组已设计好的纸盒房间,最好是两个房间。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小开关各2个,长电线4根、短电线6根、胶带纸1卷、小剪刀1把、白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有关电的很多知识,会动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研究有关电路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1、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1)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比一比:用最快的速度,把2节电池、2个电池盒、1个小灯泡、几根电线连接起来,让灯泡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连接。 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2)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比一比:用把1节电池、2个小灯座、2个小灯泡、几根电线,让灯泡亮起来,能有几种连接方法?
o  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o  在串联、并联电路中,比划出电流的流动路线。
2、分组讨论,总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你们想自己动手设计房间里的电路吗?这节课我们来设计一下,看谁想的方法最好?
二、探究过程
1、设计一个房间的照明电路。
(1)出示一个纸盒做的模型房间,用我们学过的电路知识,象电工那样为这个纸盒房间设计照明电路。
(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
o  要解决哪几个实际问题?       o  采用怎样的电路安装?
(3)交流汇报:全班交流各组的设计方案。 o  评说别人的设计方案。 o  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
(4)讨论交流后,把我们组想好的设计方案用简单的电路图画下来。
2、安装我们房间的照明电路。
(1)提出安装的要求:各组安装要注意按一定顺序进行,安装每一个线路看看电是否经过了用电器,特别要注意断路现象。
(2)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一遍照明电路的连接,在通电。
(3)每组作品展示,比一比哪组的小屋组装的电灯最亮。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作文七:《四年级下册》4300字目录
大地的话·······················································1 语言的魅力···················································3 秉笔直书······················································5 语文天地······················································7
春潮································································11 三月桃花水···························································13 语文天地··························································15
古诗二首··························································20 种一片太阳花··························································231 花之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5x16用简便方法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