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肝多囊肾最新治疗最大的2,7*2,8无临床表现,需要治疗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军大夫本人发表
我是多囊肾。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我想问大夫我这可以治疗吗?谢谢
目前这种情况暂时无需处理。多囊肾是遗传病,目前无根治方法,不过发展很慢。除非出现个别特别大囊肿,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另外,部分患者可能有高血压或偶发血尿,做针对性处理即可。
状态:就诊前
刘大夫我现在血压也高血糖也高尿酸也高,尿素氮也高,肌酐不高是121,有没有什么药可以控制囊肿不长,谢谢
目前无有效药物。但控制血压和血糖目前很重要,血压争取130/80以下
状态:就诊前
医生您好我的肠胃不好每天吃十粒黑豆,多囊肾可以吃吗?儿童能不能查出来有没有多囊肾,如果有怎样治疗谢谢
可以吃,但没啥治疗作用。儿童做个B超就行了,但有时发病晚,早期无法看出来
状态:就诊前
刘军医生您好,多囊肾患者一般能活到多少岁,血压高和尿酸高和血糖高是不是多囊肾引起的,有些医院说用中药可以让囊肿缩小不会再长,有这样的医院吗?是不是骗子,谢谢
状态:就诊前
请给我回复,谢谢
好大夫在线友情提示:大夫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时间安排答复,给大家就医提供建议,大夫的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是通过网络给予诊疗,如病情紧急,请一定到医院就诊治疗!
多囊肾如进入晚期,可行血透或肾移植,可长期存活。血压高和尿酸高为多囊肾并发症,吃药控制即可。中药无效。
状态:就诊前
刘医生您好,您说血压要控制好,我今天量了血压是高压140低压是96,没有您说的那样指标,我现在吃的是上海长征医院医生给我开的药是,替米沙坦胶囊,每天吃1次,每次2粒,您看还可以加什么降压药吃才能达到您说的指标。请回复谢谢!
可加服第二种降压药,如络活喜,拜新同,波依定及类似的钙离子拮抗剂。
状态:就诊前
刘医师您好,我吃了替米沙坦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可是我的血压还是有点高,高压140,低压96左右,还是达不到您说的标准。我以前也吃过几种降压药血压都不理想,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我的血压降不下去了,对了我的心跳有点早博,能否用点药。谢谢!
药物治疗未到位。建议1.加用第三种药物,和倍他乐克或卡维地洛;2.增加替米或非洛剂量。
状态:就诊前
刘医师你好.替米沙 坦片和非洛地平吃了降压都不理想我现在换了复方卡托普利片和心痛定吃的,降压还可以高压120多,低压80多,您看行吗?
可以。每天多量几次血压,都要在理想范围内
状态:就诊前
刘医生您好,我的囊肿有点长大了,现在治疗囊肿的药有没有问世?我现在该怎么办,塮谢。
状态:就诊前
刘医生您好,我现在的肾脏己大到18Cm了,该怎么办
状态:就诊前
@医生助理 医生你好,我的肾己经长到18Cm该怎么办呢?治疗多襄肾的药物还没问世吗?
疾病名称:多囊肾&&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女,30岁,感觉左腰部疼痛5天,无血尿,无发烧,10年前体育课血尿发现多囊肾。之后偶感腰部不适。目前查CT,左侧最大直径约4cm,疼痛频繁。...
疾病名称:多囊肾&&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疾病名称:多囊肾&&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疾病名称:先天性多囊肾,伴有多囊肝&&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是一名女性患者,今年37岁,06年发现的,现在的症状就是腰困,易疲劳,检查肝肾功能正常。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治疗过
想得到怎样的...
疾病名称:多囊肾患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遗传性多囊肾,多囊肝患者,女,今年37岁,2007年查出病症,肝功肾功能正常,当时左肾囊肿最大,4.6-3.2 ,肝上不大,今年感觉左腰有时酸轻微...
疾病名称:多囊肾&&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25岁时B超发现时多囊肾,囊肿为1厘米大小,没有其他症状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治疗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专家,在这种情况下,需...
疾病名称:多囊肾 多囊肝&&
希望得到的帮助:1:我想让我爸这周四前从广州赶过来周四去您那看多囊肾的病可不可以,不知道可不可以帮...
病情描述:许医生您好,我爸现在在广州,2013年左右检查出多囊肾,2015年下半年停药病情恶化致肌酐升高到730+,2016年复检继续服药,肌酐降到660左右,一度身体不能排汗。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刘军大夫的信息
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疑难肾脏病及危重肾脏病的救治,腹膜及血液透析,肾移植内科处理
刘军,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2002年复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肾内科副主任...
肾病内科可通话专家
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总医院
南京总医院
南京总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薛晨晖
【关键词】& 肿瘤
  【摘要】&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37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病例(包括原发性肝癌96例,肝转移癌63例,肝血管瘤37例,肝脓肿35例,肝包虫72例,肝囊肿70例)的临床和螺旋CT资料,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部位、数目、边界以及增强后的CT表现。结果& 肝脏占位性病变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清或不清,增强后可有程度不一的强化或不强化。本组肝脏占位性病变各自均有典型的CT征象,大多能做出定性诊断。结论& 螺旋CT对肝脏占位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 肝脏;肿瘤;囊肿;包虫病;螺旋CT&&&   CT横断面图像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可准确定性,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螺旋CT是CT扫描技术的最新进展,在螺旋CT扫描下,图像的采集是连续的,且大多数患者可在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整个肝脏扫描,消除了呼吸移动导致的病变遗漏,并能得到最优的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图像。加之螺旋CT能在一次注射造影剂的情况下完成肝动脉、门静脉及延迟扫描,观察肿瘤的动态增强特征,并可提供连续性数据,所以使三维图形重建成为可能,同时对显示血管闭塞和血管受包绕的征象方面十分有用。我院用螺旋CT对近千例肝脏患者进行了肝脏平扫加肝脏双期动态扫描,通过对373例资料完整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3例中,男228例,女145例,年龄8~76岁,平均54岁。病变类型与确诊情况:本组96例肝癌全部符合1997年全国肝癌防治会议的诊断标准,其中20例为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本组肝转移癌63例,原发恶性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经肝脏CT或B超检查正常,术后1年或数年后CT发现肝脏有实质性占位,其中12例进行了手术。肝血管瘤37例,CT表现典型,1年至数年复查无明显变化,其中6例经手术证实,5例行DSA检查确诊。肝脓肿35例,其中15例经手术及穿刺证实,12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病变逐渐吸收、缩小。肝包虫72例,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肝囊肿7例,大多无临床症状,上腹部CT检查偶尔发现,其中45例经10~48个月复查,无明显变化,14例经穿刺证实。
  1.2& 方法& CT机为以色列Elscint Select/SP螺旋CT机,检查前禁食4h,扫描前30min常规口腹1%~2%泛影葡胺500~800ml,扫描层厚10mm,小病灶层厚可用2~5mm。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双期动态CT扫描,增强动脉期于开始注射后25~30s开始扫描,静脉期于65~70s扫描。造影剂采用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注射速率3~5ml/s,选用欧乃派克或优维显(300mgI/ml),总量按1.4ml/kg体重计算,一般总量为70~85ml,每次全肝扫描时间为15~25s。部分患者进行延迟扫描。
  2& 结果
  2.1& 原发性肝癌& 96例。部位:全肝9例,肝右叶62例,肝左叶25例。数目:单发59例,多发22例,弥漫15例。肝大21例,局限膨隆46例,有肝硬化病史78例,选择可数病灶92例,共有105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82个,分叶状18个,不规则形5个。病灶大小:<5cm 25个,5~10cm 51个,>10cm 29个。边缘:清楚47个,不清楚58个。密度:105个病灶中低密度88个,等密度12个,高密度2个,混杂密度1个,发生钙化2个。密度均匀41个,密度不均匀64个,有的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弥漫型肝癌15例,均为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表现:无强化10例,均匀强化18例,不均匀强化68例,其中14例有周边强化。双期动态CT扫描中1例虽有轻度强化,但不明显,其曲线也不典型。本组肝癌转移征象:门脉栓塞27例,肝门、腹主动脉等周围淋巴结转移16例。本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组中,77例甲胎蛋白为阳性。病理诊断组15例中,甲胎蛋白阳性6例,占40.0%。CT明确诊断肝癌92例,占95.8%,提示占位而未明确诊断4例,占4.2%。
  2.2& 肝转移癌& 63例。部位:全肝25例,肝右叶27例,肝左叶11例。数目:单发21例,多发38例,弥漫4例。肝大2例,局限性膨隆24例,肝硬化2例。选择可数病灶59例155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151个,分叶状3个,不规则形1个。病灶大小:<5cm 85个,5~10cm 61个,>10cm 9个。边缘:清楚35个,不清楚120个。密度:均为低密度,密度均匀61个,不均匀94个,其中内有更低密度5个,有钙化2例。弥漫型4例,均为低密度不均匀,无门脉栓塞。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7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无强化8例,均匀强化14例,不均匀强化41例,其中有周围强化27例,出现牛眼征[1]7例。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4例动脉期虽有强化,病灶仍为低密度。当肝实质增强达到峰值时,病灶密度下降,更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低密度。另1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迅速增强,在门脉期排空,类似肝癌表现。本组CT诊断明确。
  2.3& 肝血管瘤& 37例。部位:全肝2例,肝右叶27例,肝左叶8例。数目:单发23例,多发14例。肝局限膨隆7例,肝硬化改变1例。37例中共有51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51个。大小:<5cm 35个,5~10cm 14个,>10cm 2个。密度:均为低密度,密度均匀39个,不均匀12个,其中内有更低密度7个。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本组均行延迟扫描,呈等密度充填。早期增强,形态可为乳头状、条状、块状、小点状等。
  2.4& 肝脓肿& 35例。部位:肝右叶24例,肝左叶11例。数目:单发29例,多发6例。局限膨隆4例。35例共有37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31个,不规则形6个。大小:<5cm 18个,5~10cm 17个。边缘清楚14个,不清楚23个。密度:均为低密度,密度均匀13个,不均匀24个,其中内有更低密度15个,出现环征[2],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形带16个。增强后无明显强化6个,周边强化31个。环征更明显17个,脓肿内间隔强化11例。
  2.5& 肝包虫病& 72例。部位:全肝19例,肝右叶44例,肝左叶9例。数目:单发41例,多发31例。肝大2例,局限性膨隆24例。72例病灶共119个,不规则形18个。病灶大小:<5cm 27个,5~10cm 76个,>10cm 16个。边缘:清楚81个,不清楚38个。密度:均为低密度,CT值-2~25HU,密度均匀61个,不均匀58个。钙化57个,钙化形态为弧形、环状、团状、玫瑰状、层状及同心圆形钙化,并见水百合花征[3]3个,双边征[4]4个,囊中囊征1个。增强后无强化。本组58例做皮内包虫过敏试验,阳性率达96.9%。
  2.6& 肝囊肿& 70例。部位:全肝13例,肝右叶31例,肝左叶26例。数目:单发35例,多发28例,弥漫7例。肝局限性膨隆11例。选择可数病灶60例中的97个病灶,密度均匀。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5cm 85个,5~10cm 10个,>10cm 2个。边缘清楚,均为低密度,CT值0~18HU。6例为弥漫型多囊肝,5例合并多囊肾,呈蜂窝样大小不等囊肿,密度不均,增强无强化。
  3& 讨论
  3.1& 常见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主要CT征象
  3.1.1& 原发性肝癌& 单发多见,病灶形态多数为圆形、类圆形,少数呈分叶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病灶边缘与肿瘤生长方式密切相关,以膨胀生长为主要的增长较慢,压迫周围肝脏组织或周围纤维组织纤维化反应,形成假包膜。如假包膜较厚,在平扫图上表现为一圈透亮带,即所谓的晕圈征[4]。绝大多数为低密度影,也有等密度及高密度影,其内有时可见更低密度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但多数边缘不清楚,并可见结节征。增强多系不规则强化,并有周边强化,双期动态CT扫描动脉期主要为门静脉供血的肝实质为强化,而以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很快出现斑片状、结节状强化,CT值迅速达到峰值。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开始升高,肿瘤对比增强密度迅速下降。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降,肝实质反而呈高密度影,全程对比增强呈“快进快出”现象。可发生门静脉栓塞及淋巴结转移,大多数患者合并有肝硬化。
  3.1.2& 肝转移癌& 常见多发病灶大多为圆形、椭圆形,少见分叶状及不规则形,密度均为低密度,不均匀较多,双期动态CT扫描见动脉期呈不规则边缘强化,门静脉期可出现整个瘤灶或不均匀强化。少数肿瘤中央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实质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的牛眼征[1],也有中心为高密度。
  3.1.3& 肝血管瘤& 单发多见,病灶形态为圆形、椭圆形,密度为低密度,均匀多见,其中可有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以边缘向中心扩展。双期动态CT扫描见动脉期可见病灶自边缘开始出现斑片状、结节状对比增强灶增强密度高于肝实质,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静脉期对比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使整个肿瘤增强,这时增强密度可逐渐下降,变为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早出晚归”的特征。
  3.1.4& 肝脓肿& 单发多见,病灶形态为圆形、椭圆形,少见不规则形,边缘大多不清,密度为低密度,大多不均匀,常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带影,呈环征[2]。可以是单环双环甚至是三环。其中心区域密度稍低。增强扫描周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环征显示明显。中央区强化不明显,多房可见分隔,内气体密度少见。
  3.1.5& 肝包虫病& 可为单发,多发,病灶CT值-2~25HU,形态为圆形、椭圆形,少见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边缘大多清楚,密度为低密度,均匀及不均匀,常易发生钙化。典型的因感染、损伤或囊液外漏,造成内外囊分离,有以下几种表现:内外囊部分分离,CT图像显示为双边征[3];内外囊完全分离、塌陷、卷缩并悬浮于囊液中,呈水百合花征[3]。增强无强化。
  3.1.6& 肝囊肿& 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圆形、椭圆形,边缘清楚,呈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0~18HU,无钙化。对比增强后,囊内无对比增强,在周围强化的肝实质衬托下,囊肿境界更加清楚,囊壁菲薄一般不显示。多囊肝呈蜂窝状,增强无强化。
  3.2& 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分辨率高能确定和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螺旋CT突出的优点是扫描速度快和容积数据采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可更加精确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而且能得到不同组织类型的3D图像,从而可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关键所在是发现病变,螺旋CT扫描在高峰对比增强期进行,极少产生呼吸运动所产生的伪影,故更易发现小的病灶,并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发现直径在0.5~1.0cm以下的隐藏小占位,为一种无创伤、对肝脏占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病变定位CT因其在横断扫描上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肝脏检查,对某些病变的显示优于B超。因此螺旋CT检查被认为是鉴别肝肿瘤性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众所周知,肝脏是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正常肝脏门静脉供血占75%~80%,肝动脉仅占20%~25%,螺旋CT肝脏双期动态CT是在外周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分别在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对病灶检出有互补作用。同时获取了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影像特点,了解病变的血供,能较好的做出定性诊断。双期CT能充分反映病灶的血供特征,明显提高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对肝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也有明显的优势。CT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87.9%~90.1%,特异性为71.4%~84.8%。CT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优于B超,尤其是3cm以上的病灶,90%以上病变可经CT确诊。然而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肝癌诊断的敏感性(96.8%)和特异性(87.5%),诊断准确率由普通CT的81.5%提高到94%以上,同样CT对肝转移癌、肝脓肿、肝包虫病诊断具有许多独特价值的征象。
  3.3& 鉴别诊断& (1)CT对肝囊肿和肝包虫诊断方面具有较多的特异性,诊断较为容易,关键在于肝囊肿有时与单纯包虫囊肿不易鉴别,而泡型包虫有时需要和肝癌鉴别,结合流行病史与包虫免疫试验鉴别,确诊多无困难。(2)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肝脓肿在平扫时常无特征性,除非很典型,否则很难鉴别。当病灶周围有小结灶并有肝硬化改变,甲胎蛋白阳性,增强时有不均匀强化,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延迟扫描无充填,门静脉有栓塞,淋巴有转移时,要考虑肝癌;转移性肝癌绝大多数有原发癌病史,结合病史不难鉴别;血管瘤大多在增强时从病灶周围向中心扩展,有快进慢出、逐渐充填的改变;肝脓肿典型的临床症状有发热、肝区疼痛,CT表现为低密度,增强可出现周边强化及蜂窝化。少数脓肿边缘清晰,须和囊肿区别。仔细观察脓肿的某一部分断面总是模糊的,而且周边往往有强化,中心密度稍高于肝囊肿。如囊肿继发感染,则两者可以极为相似,治疗后随访如边缘转为清晰但大小不变,则支持囊肿诊断[4]。大多数肝脓肿抗感染治疗后,随访病灶有吸收、缩小。总之,大多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容易,极少数诊断较为困难。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医学影像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宋发亮,王成伟.胸腹部比较影像学诊断.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3& 周康荣.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59.
  4&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431.
  (编辑:夏& 琳)
  作者单位: 841100 新疆焉耆,新疆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放射科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微创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方法的再研究
作者:王艳玲,何
晓,杜国忠,张水平,何拥军,朱美玲,吴良女,尤纪美
【关键词】& 肝肾囊肿;微创介入;CT引导;乙醇
&&& [摘要]&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微创介入治疗肝肾囊肿方法的改进。方法& 收集58例患者72个囊肿,直径1.0~12.8 cm,20~21 G穿刺针,长度15 cm。结果& 抽出囊液的量13~800 ml。58例72个囊肿经随访,治愈率75.4%;有效率100%。结论& CT引导下肝肾囊肿治疗方法的改进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肝肾囊肿;微创介入;CT引导;乙醇
 &&&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methods for hepatic and renal cyst
&&& WANG Yan-ling,HE Xiao,DU Guo-zhong,et al.Department of Radiology,Yangzhong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2122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improved methods of minimally invasive under CT guided puncture treatment for hepatic and renal cyst.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72 with cyst),the size of cysts ranged from 2.5 cm to 12.8 cm.The needles were 20 G~21 G in diameter and 15 cm in length.The amount of aspirated fluid varied from 13 ml to 800 ml.Results& 72 cysts in 58 cases,were followed up for one,three months to half year.The cure rate was 87.0%;the efficacy rate was 100%.Conclusion& Improvement of CT guided invasive treatment of hepatic and renal cyst,the efficacy rate and the cure rate is a valuable method and high effect.
&&& [Key words]& CTethanol
&&& 肝肾囊肿较小时一般无临床症状,较大则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常见症状为上腹部或腰部不适及胀痛,活动及劳累时加重,偶见血尿。可能出现继发感染或受外力挤压后破裂出血,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以往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目前采用应用微创介入治疗肝肾囊肿[1],笔者收集58例(79个囊肿)通过方法改进后,取得满意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穿刺器械和药品& 带有刻度夹的PTC NEEDLE,20~21G,穿刺包1个。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硬化剂无水乙醇(99.7%)[2]。
&&& 1.2&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患者72个囊肿,直径1.0~12.8 cm,肝囊肿22例,单发17例,多发5例;肾囊肿36例,单发31例,多发5例。其中直径2.5~12.8 cm的囊肿以硬化剂治疗,直径<2.5 cm未治疗,分析如下。
&&& 1.3& 操作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4~6 h,B超、CT明确诊断。常规行肝肾功能和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测定,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根据病灶选择合适的体位。在CT下定位,确定穿刺途径,以囊肿离皮肤最近而又避开邻近脏器和大血管,且囊肿边缘有少许肝肾组织处为最佳层面。采用体表定位标记,用龙胆紫标出标记。测出需穿刺的角度和深度,常规皮肤消毒及局部麻醉。患者屏气下抽出囊液,取5 ml分别注入3个试管,常规实验室检查或生化、细胞学、细菌学等检查,如仅以诊断为目的,抽液后即可拔针。对囊肿行硬化剂治疗,可使囊液全部抽尽,注意针尖不要滑移到囊腔外;先注入生理盐水5 ml回吸,明确针尖在囊腔内,注入硬化剂前必须明确囊肿是否存在与尿路相通,如沟通硬化剂的注入可能引起肾盂、肾盏的纤维化性狭窄、化学灼伤。
&&& 2& 结果
 58例患者72个囊肿,其中直径<2.5 cm未做治疗,69次硬化剂治疗。3~6个月的随访,总显效率是87.0%(60)、囊腔消失率68.1%(47)、无效率13.0%(9);其中有9例囊肿较大,半年后二次介入,总显效率是100%(69)、囊腔消失率75.4%(52)、无效率0。见图1、图2。
&&& 3& 讨论
&&& 3.1& 硬化剂的冲洗与保留& 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合理的肝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方法,目前采用美国的千叶针,带有刻度夹,韧性好、易掌握,细针穿刺安全有效副损伤极微小,安全、成功率高。对于直径<5 cm的病灶,不用置换,将囊液抽尽、负压,一次性注入乙醇3~5 ml,囊腔即可完全闭塞;对于直径>5 cm的病灶,特别是较大囊肿逐渐减压,以免腹内压骤然下降,甚至可以采取分次将囊液抽尽。未抽尽囊液,会使乙醇稀释,影响疗效[2]。每次用5~10 ml的乙醇置换,置换2~3次。每次保留10 min后将乙醇抽出,最后保留乙醇量5 ~7 ml,最后不超过10 ml。使囊壁与乙醇充分接触致囊壁凝固坏死,对合并感染者可对囊腔先冲洗后注入抗生素。对于较大囊肿可以做两次以上的治疗。最好不用套管引流,其创伤大,应避免乙醇沿针道反流到腹腔引起腹膜炎、泌尿系的化学灼伤。
&&& 3.2& 治疗机制& 无水乙醇能使囊壁上皮细胞脱水,蛋白凝固变性,导致细胞死亡而失去分泌功能,使囊肿内液体不再增加,并产生无菌炎症使囊壁粘连、纤维组织增生,从而使囊腔闭合,囊肿消失,乙醇不影响肝实质[3]。
&&& 3.3& 注意事项& (1)在注入硬化剂的同时要缓慢,太快会引起胀痛感,部分患者有烧灼样疼痛,其发生率20%左右,一过性可缓解。但有的病例因疼痛不缓解、对乙醇敏感,而终止治疗。发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注入高浓度的无水乙醇后,渗漏、扩散导致局部组织与脏器包膜的刺激性反应。针对这一难题,笔者采用少量利多卡因注射,局麻效果好、起效快和弥散能力强等特点,有效防止疼痛的发生[4]。(2)对于肾盂旁囊肿穿刺前一定做造影检查,明确针尖是否与尿路相通。(3)穿刺结束,退针前不要注入利多卡因,以免减低酒精浓度影响疗效。方法:把针芯还原,3 min以后退针,以避免酒精沿针道反流到腹腔,造成剧烈腹痛。(4)术后CT扫描复查。对于肝肾多发囊肿一次做2~3个,多囊肝、多囊肾可以减压为目的,但远期疗效不佳[5]。
&& [参考文献]
&&& 1& 张雪哲,陆立,曹林德,等.肾囊肿的穿刺硬化剂治疗(附234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375-377.
&&& 2& 张雪哲,曾林群,彭如臣.CT导引下肝囊肿硬化剂治疗.中华放射学杂志,):316-318.
&&& 3& Shi YH,Zhou H.Analysis of absolute alcohol coagulation therapy of renal cyst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J Ultrasound of Clin Med(Chinese),):113-114.
&&& 4& 邹利光,彭勇,陈恳,等.CT导引下肝肾囊肿抽吸硬化剂治疗.介入杂志,):85-87.
&&& 5& 张云山,贺声,朱世华,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导向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的疗效.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202.
&&& 作者单位: 212200 江苏扬中,扬中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 (编辑:陈& 沁)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治疗多囊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