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要怎么治疗

左脑大面积脑梗,怎么治疗
提问时间: 19:26:10|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我父64岁,突发大面积脑梗,现出院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说话,该怎么治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3329收到了:
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病等疾病,有可能发生脑梗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每个人体质不同病情不太一样,但是大多情况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种情况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治疗的,生活当中劳逸结合作息规律,可以配合中药调理,比如吃脑络通或者是血栓通都是可以治疗的。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160收到了:
患者脑梗异常应该注意合理的舒筋活血,一下比较好,适当的调养气血,可以用中药方法调养比较好。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中医科医生
中医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大面积脑梗塞治疗,用什么方法可以治好大_百度知道
大面积脑梗塞治疗,用什么方法可以治好大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大面积脑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是这样治疗好大面积脑梗塞的,臭氧治疗居功至伟
你听说过气体臭氧治疗脑梗塞,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好脑梗塞的吗?信不信由你了,反正我是信了。因为我就用臭氧治好了我的大面积脑梗塞,千真万确,我以我的人格担保!
我姓蒋,但跟老蒋不是同乡,我是江苏启东人,是位中学教师,今年45岁。我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这些“富贵病”我全有了,一个贫寒的教师能有这样的病,真是无奈了。
如果说我吃好喝好,得高血脂也就算了,但我不是个领导,1.7米的我标准体重108斤。老婆说我如果变成女的,肯定是个大美女。如果说我压力大,我不过是个学科带头人而已,跟中科院的专家比,没必要因抄袭他人的论文而整天担惊受怕别人揭发,我何来的压力?但是我天天血压高,高压190,低压140,医院诊断说有动脉粥样硬化,颈部有斑块形成,而且还不小。我老婆是个临时工,家里零食全是孩子扫荡,我难得有打牙祭的时候,可是我还是高血糖了。
我整天满面红光,同事说我老婆照料有方,营养好,面色红润,朋友说我单位福利好,精瘦且精神。在一次教学大比武的比赛现场,关键的时候我突然晕倒在讲台上。没人会理解,也没人会相信医院的报告,说是三高,大面积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难怪我经常头晕,左手经常无名的麻木,晚上也常常失眠头痛的难以入睡,我以为是长年伏案,手握粉笔的职业病而已。
从此我为了康复同命运开始激烈的抗争了。医院-学校-家庭,三点一线。没有任何药物能证明我的病可以象放学那样有个准确的信号。医生的药方、专家的告诫我都不折不扣的履行,比学生做作业都积极、及时。但是身上表现的症状告诉我,这病没有彻底告别的准确时间表了。
有次英语组的一个同事告诉我,他在国外的网站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德国和意大利采用臭氧可以治好我的病。他告诉我,只要在谷哥上搜索Oxygen&Therapy就有大量的网站出来。依照他的指点,果然我找到了这些信息。在这位英语教师的帮助下,我还是好学的学习了臭氧许多相关的知识。我不敢说我全部理解了臭氧治疗脑梗塞的技术,凭着我对臭氧治疗学的理论理解,我相信臭氧可能真的是治疗这烦人的大面积脑梗塞的惟一希望了。
经过筛选打听,我知道南京有个医院有用臭氧治疗脑梗塞。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来到南京这家德国臭氧治疗中心,真幸运,我选择对了。第一个疗程,我脑梗塞的症状就消失了大半了。第二个疗程后,这些症状几乎就感觉不到了。三个疗程后,经过化验,白纸黑字上明显向下的箭头告诉我,大部分三高症状在大幅下降,部分指标已趋正常,真的好开心。
现实生活让我们过来的都不容易,活着已经很艰难了。我不想隐瞒自己喜悦的心情,也不想为无良医院歌功颂德,只想真诚的告诉类我这样的病友,选择正确的疗法,对你的一生很重要,改变命运的是科学,不是愚味的思想。
好了,不想当“富翁”有时也是好事,我宁愿做个贫寒的教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5重磅指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管理
作者:心不动则不痛
近期神经重症监护协会(NCS)和德国神经重症监护-急诊医学协会共同出台了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管理的临床循证指南,Torbey教授等在Neurocrical Care杂志上发布了该循证指南声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也称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是一类高致死、致残性疾病。当临床医师试图为LHI患者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时,通常发现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极为稀少,当前的卒中指南无法为这些重症患者的日常管理提供方法。为此,神经重症监护协会组织了国际多学科会议,到会专家来自欧洲和北美,分别从事神经重症监护、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放射学和神经麻醉学等研究,会议提出了一系列与LHI相关的临床问题。现将会上专家们提出的22项推荐意见归纳如下:1. 气道管理a. 伴重度呼吸功能不全或神经系统功能恶化的LHI患者应当立即行气管插管(强推荐、证据质量很低);b. 即使在患者无法交流的情况下,符合如下条件应考虑拔管:能够自主呼吸、口咽部无痰液堵塞、无需频繁吸痰、存在咳嗽反射、未使用止痛、镇静药(强推荐、证据质量很低);c. 拔管失败或插管7-14天后不能拔管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气管切开(弱推荐,质量证据低)。2. 过度换气a. 不推荐预防性给予过度换气(强推荐,证据质量很低);b. 对有临床脑疝症状的,推荐可短期给予过度换气(弱推荐,证据质量很低)。3. 止痛和镇静a. 大面积梗死患者出现疼痛、烦乱、焦虑,推荐给予止痛镇静(强推荐,很低级别证据);b. 推荐最低强度镇静,尽可能早的终止镇静,避免生理学不稳定及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觉(强推荐,很低级别证据);c. 反对每天常规进行唤醒试验,有颅内压危象的患者尤其需谨慎。监视大脑灌注压和颅内压以指导镇静治疗,对于生理学不稳定或身体不适患者应取消或延期每天唤醒试验(强推荐,很低质量证据)。4. 胃肠道管理a. 大面积梗死早期,推荐行吞咽困难的筛选,患者停止镇静和机械通气后需及时评估有无吞咽困难(弱推荐,很低质量证据);b. 存在吞咽困难的大面积梗死患者需尽快使用鼻胃管(弱推荐,很低质量证据);c. 推荐对于NIHSS评分较高和持续存在吞咽困难者在重症监护室的1-3周内,应马上与其家属讨论放置胃造口导管(PEG)(弱推荐,很低质量证据)。5. 血糖控制a. 应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采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目标为140 - 180 mg/dl(强推荐,很低质量证据);b. 避免静脉内输注糖溶液(强推荐,很低质量证据)。6. 血红蛋白控制a. 血红蛋白水平应维持在 7 g/dl 或以上(强推荐,很低质量证据);b. 临床医生在制定患者最适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时,应考虑其特殊情况如手术计划、血流动力学状态、心脏缺血、活动性出血和动静脉氧吸收障碍(弱推荐,很低质量证据);c. 尽量减少血液样本采集,避免贫血(弱推荐,很低质量证据)。7. 预防深静脉血栓a. 对于没有颅内压增高证据的稳定患者,推荐早日活动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强推荐,很低质量证据);b. 所有进入重症监护室和无法活动的大面积梗死患者均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强推荐,很低质量证据);c. 推荐间歇气压疗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d. 推荐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强推荐,低质量证据);e. 不推荐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8. 抗凝a. 推荐高血栓栓塞风险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后2-4周继续口服抗凝药治疗(弱推荐,证据质量很低);b. 早期口服抗凝治疗需要在临床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且需参考其它诊断结果,如人工瓣膜、急性深静脉血栓(acute DVT)、急性肺栓塞(acute P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发现心内血栓(弱推荐,较低证据质量);c. 如果无紧急手术指征,推荐未服用抗凝药物的LHI伴房颤或血栓栓塞风险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弱推荐,证据质量很低)。9. 血压监控a. 推荐临床医师根据现行缺血性卒中血压管理规范诊治LHI患者,无出血转换者其平均动脉压水平应维持在85 mmHg以上,收缩压维持在220 mmHg以下(强推荐,证据质量低);b. 避免血压大幅波动,尤其是在LHI治疗早期(弱推荐,证据质量低)。10. 类固醇治疗a. 不建议使用类固醇药物治疗LHI患者的脑水肿(强推荐,证据质量低)。11. 巴比妥类药物a. 由于风险高于获益,不建议给予LHI患者巴比妥类药物(强推荐,证据质量低)。12. 体温控制a. 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可行低温治疗(弱推荐,证据质量低);b. 如果考虑给予低温治疗,建议体温维持在33-36℃,时间控制在24-72小时内(弱推荐,证据质量低);c. 建议保持正常的核心体温(弱推荐,证据质量很低)。13. 体位a. 建议大部分LHI患者采取水平卧位。然而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建议床头抬高30°(弱推荐,证据质量很低)。14. 渗透压治疗a. 临床存在脑水肿依据时,推荐使用甘露醇和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和组织改变(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b. 建议使用渗透压间隙而非血浆渗透压来指导甘露醇应用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弱推荐,证据质量低);c. 高渗盐水剂量应当由血浆渗透压和血钠决定(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d. 急性肾损伤患者慎用甘露醇(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e. 对容量超负荷状态的LHI患者(如心衰、肝硬化等)慎用高渗盐水,因其可增加血管内容量(强推荐,证据质量高)。15. CT、MRI神经影像学检查a. 推荐早期行CT和MRI预测大面积脑梗死后恶性水肿的发生(强推荐,证据质量低)。16. 超声a. 若患者状况不稳定,无法转移出ICU进行神经影像检查,推荐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作为预测恶性病程的补充性试验或基础试验(弱推荐,证据质量低)。17. 诱发电位a. 推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作为补救性检查,在梗死第一个24小时内预测恶性病程,尤其是患者状况不稳定、无法转移出ICU行神经影像学检查的情况下(弱推荐,证据质量很低)。18. 脑电图a. 推荐在卒中后第一个24小时内进行脑电图检查,协助预测LHI临床进程(弱推荐,证据质量很低);b. 推荐持续和定量脑电图监测,其有望成为一种评估LHI预后的非侵入性检测技术(弱推荐,证据质量很低)。19. 侵入性多模式监测a. 侵入性多模式监测未经充分研究,因此无法成为LHI常规管理的推荐措施(弱推荐,证据质量低)。20. 外科手术管理a. 无论患者年龄多大,均推荐将减压偏侧颅骨切除术(DHC)作为潜在的治疗措施以提高LHI生存率(强推荐,证据质量高);b. 对于60岁以上患者,需考虑患者和家人的意愿,因为在该年龄段DHC虽可降低死亡率,却有遗留严重残疾的可能;c.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反对优势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行DHC治疗(强推荐,证据质量低);d. 为达到最佳神经系统功能预后,推荐在脑梗死发病24-48小时内和脑疝症状出现前行DHC(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e. DHC切口最小直径为12cm,直径 14cm-16cm者预后更佳(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 f. 脑叶切除术和硬脑膜成形术仅在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考虑(弱推荐,证据质量低);g. 建议颞叶肌肉切除仅在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考虑(弱推荐,证据质量低)。21. 伦理a. 考虑到患者生存率和今后独立生活能力,应由患者和家属决定是否采取DHC治疗(弱推荐,证据质量低)。22. 生存质量(QoL)a. 建议今后的研究将Qol作为评估LHI患者预后的指标(弱推荐,证据质量低)。LHI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尽管如此,这些临床指南仍然可作为治疗LHI患者的路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指南时还需考虑到地区和资源。专家们鼓励在实施指南推荐意见时,临床医生应认真考虑证据间的细微差别,以更好的服务患者。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贫血相关文章
脑血管病相关文章
卒中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收录16421种疾病
关于大面积脑梗塞活血治疗的专题
治疗失眠症时,应掌握下述一些原则:
1.找出引起失眠症状的原因,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如:
大面积脑梗塞活血治疗热门问答
最新疾病资讯
相关疾病资讯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北大街53号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大兴区兴丰北大街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面积脑梗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