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肝硬化怎么治晚期胃静脉曲张出血能怎么控制以

*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应该切除脾脏吗?...
"网友求助"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应该切除脾脏吗?...已回复
老是血管破裂胃出血3年了帮助判断多次胃出血是否切除脾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肝硬化、肝腹水、丙肝、肝炎
擅长: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共2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7299 17:33:51
血管破裂胃出血保守治疗胃底血管结扎多次胃出血是否切除脾脾功能亢进脾大加上反复出血建议:行食管胃底贲门离断术(脾切除).
会员9228173 17:33:55
进行内镜下硬化治疗或套扎术时加用奥曲肽(善宁)治疗5天可以提高止血效果降低输血量尤其是在最初的24~48小时内效果更为明显.
食管胃静脉曲张并发静脉破裂出血是临床多见的病症.下面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静脉破裂出血一般不会带来生命危险
B.药物在静脉曲张的治疗中起效慢因此主要还是采取内镜放射介入以及外科手段进行治疗
C.在急性出血中血管活性药物(生长抑素奥曲肽)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食管胃静脉曲张(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EGV)主要见于门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常并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复发率与死亡率均较高.据文献报告EGVB占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10%~30%大约25%~35%的肝硬化患者会发生曲张静脉出血而这些患者出血的原因中有80%~90%是由静脉曲张破裂所引起的.约超过30%出血是致命性的而幸存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高达70%.另这些患者出血后一年的生存率也较低(32%~80%).尽管目前临床常用防治EGVB的手段很多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分流手术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但其中药物治疗仍然在EGVB防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2000年英国消化病学会刊登了该国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处理指南[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variceal haemorrhage in cirrhotic pationts.
Gut 2000 46(Suppl Ⅲ):
iii1-iii15];同年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在昆明召开研讨会制定了我国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与治疗规范试行方案并刊出(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8-199).
近年来关于EGVB药物防治重点集中在三个阶段即:①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预防(一级预防);②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③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预防(二级预防).现就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的文献在461篇论文中有13篇随机对照研究符合其标准.结果发现治疗静脉活动出血食管静脉套扎(EVL)是最有效的方法(91.0%;95% CI 82.4%~96.3%)而缩血管药物(垂体后叶素特利加压素)和血管活性药物(生长抑素和奥曲肽)分别为(68.7%;
95% CI 61.7%~75.2%)和(75.9%; 95% CI
68.1%~82.6%)两种治疗方法有明显差异.另外还证实食管静脉套扎与硬化治疗无明显差别硬化治疗与药物相比也无明显差别.
药物与内镜相结合治疗急性食管静脉出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手段.对8项临床试验共939例患者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联合疗法(血管活性药物生长抑素奥曲肽加硬化治疗或EVL)能提高即时止血率和5天止血率.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无差异.认为血管活性药物能增强内镜止血的疗效两者相结合可能是控制食管静脉出血理想的方法.英国推荐急性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建议如图5.
图5 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建议
[食管胃曲张静脉出血的二级药物预防]
大约2/3的患者会再次发生静脉曲张出血在首次出血后的6周内最为常见.临床上预测早期再出血发生的因素包括:首次出血的严重程度(出现低血压或需要输血)肝功能失代偿的程度肝性脑病和肾功能损伤.可能出现早期再出血的内镜特点包括初次内镜检查时存在活动性出血近期出血的征象大的曲张静脉.另外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的门脉高压严重程度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首次静脉曲张出血后的实际存活率密切相关提示测定肝静脉压力梯度有利于辨别高危患者.
由于存在发生再出血的危险以及与其相关的病死率因此应在首次出血事件发生后制定二级预防措施.但是在某些病例中治疗措施是相互矛盾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案.例如对于Child-Pugh
A级或B级肝硬化患者手术分流作为二级预防可能比药物或内镜治疗更为有效但是否进行手术关键撒于当地外科医师的技术水平.
通过药物治疗使门脉压力较基线值降低20%以上可以使一年二年和三年再出血的累积发生率从28%39%和66%降低至4%9%和9%.尽管根据门脉压力的测量值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最为理想但是测定肝静脉压力梯度的方法还未成熟因此应根据临床经验来对治疗进行调整.
现在已经有多种能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用于二级预防.但只有β受体阻断剂的疗效有充分的证据.多个随机安慰剂对照实验包括荟萃分析证实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可以降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延长生存时间.但是β受体阻断剂的副作用是非常严重的通常会限制这类药物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单硝酸异山梨酯与β受体阻断剂合用可以增强β受体阻断剂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作用但对生存率没有影响并且降低对治疗的耐受性.一项有关Child-Pugh
A级或B级肝硬化患者的随机研究比较了β受体阻断剂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合用与内镜下硬化治疗的疗效.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纳多洛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合用在预防再出血发生方面优于硬化治疗(再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5%
53%).而且药物治疗组有生存期延长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最近的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β受体阻断剂与单硝酸异山梨酯合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对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所有患者中套扎组再出血的发生率为49%而药物治疗组为33%(P=0.04)但根据Child-Pugh进行分级后药物组主要对Child-Pugh
A级或B级患者有效.值得提出的是对于治疗能够改变血流动力学的患者(其定义为肝静脉压力梯度与基础值相比减少12mmHg或20%以上)发生再次出血的危险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
国外多数专家推荐内镜下套扎治疗与普奈洛尔联合应用有较好预防再出血的效果可能为今后发展趋势.
预防再出血的方法有EVLEVL加硬化治疗
EVL加药物治疗等.何者为预防再出血最有效的方法尚未达成共识.但目前内镜治疗首选EVL药物则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制剂联合用药.数据显示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平均再出血率(33%)低于单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50%).
最近有三项研究比较了EVL与联合用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效果.Villanueva等在其研究中入选1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纳多洛尔加单硝酸戊山梨醇酯(ISMN)联合药物治疗(n=72)和EVL(n=72)纳多洛尔的初始剂量是80mg每日1次5日内调整剂量至静息心率降低25%(≥55次/分)ISMN从每日20mg开始1周内达40mg每日2次.随访21月EVL组有35例再出血联合药物则有24例再出血.Patch则在研究中证实心得安加ISMN联合用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与EVL疗效相似两组在早期再出血率(24日)1年再出血率分别是37%
vs 53%43.7% vs
53.8%.而Lo则认为EVL在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中的疗效优于联合用药(多洛尔加ISMN).英国推荐的二级操作流程见图6.
图6 预防曲张静脉再出血的治疗建议(二级预防)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常见的和严重并发症是造成劳动能力丧失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一旦曲张静脉出血发生其预后极差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级预防.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目的是利用药物内镜技术放射介入及外科手术有效地快速止血可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综合分析酌情选择治疗方案.由于初次出血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性很高.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手术风险和预后采取必要的二级预防措施与急性出血的治疗一样联合使用多种治疗方法似乎更普及
问肝硬化脾切除晚期能活多久
专长:小儿腹泻、新生儿疾病
&&已帮助用户:221654
你好:这位朋友,你好。肝硬化了,脾大了,现在需要的是运用对症的中医中药治疗,以疏肝健脾,改善肝脾生理功能,防止病情向失代偿期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带病延年的目标。 肝硬化,脾大了,切脾是西医防止胃出血的方法之一,但切脾可能带来伤一些副作用,如伤元气,影响人体水和营养物质的运输等功能。
问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脾大可以不切除脾脏吗?感谢医生...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五官科、龋齿、
&&已帮助用户:40123
问题分析:此时最好是考虑进行下脾脏的切除,这样可以帮助尽快的改善静脉曲张的情况。意见建议:另外可以先考虑保守的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如果情况有改善的话,暂时不必进行手术。
问肝硬化胃出血胃底静脉曲张切除脾好吗?手术后会有后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综合
&&已帮助用户:32922
问题分析:您好,对肝硬化患者而言,蛋白质的补充应按蛋白质的缺乏程度及病情决定,能够进食的患者采用口服,而严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差者,应考虑输入氨基酸、蛋白和血浆。每天膳食中有60g高效蛋白可满足需要,可交替食用鱼、瘦肉、蛋类、乳类、豆制品。当有肝损倾向时,每天不宜超过20g。肝硬化时,脂类代谢受到影响,同时脂类的代谢又可引起肝脏损伤,因此肝功能明显受损时,严格低脂肪饮食,意见建议:减轻肝脏负担,加强补充蛋白和糖类,防止脂肪肝发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祝早日康复。
问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胃出血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肺结核、水痘、麻疹、腮腺炎等
&&已帮助用户:267
问题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出血、预防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切脾或栓塞、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TIPS等意见建议:患者脾脏不大,建议暂不切脾,可行内镜下套扎治疗。
问肝硬化,脾切除后胃出血,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阴道炎 子宫肌瘤 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121155
病情分析: 胃出血大多是由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导致。 胃出血也就是上消化道出血,一定要及时治疗的,否则很容易导致癌变的,建议您可以服用奥美拉唑胶囊和止血敏来治疗,意见建议:饮食上注意不能吃刺激肠道的食物,要做到少吃多餐,多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蒸,煮,炖出来的食物。
问肝硬化,有腹水,切了脾胀,有过胃出血史
职称:医师
专长: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对消化、呼吸、两性生活、生殖系统的...
&&已帮助用户:268560
1.限制钠、水的摄入:每日摄入钠盐500~800mg;进水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以内。
2.应用利尿剂:增加水钠排出,主要使用螺内脂和呋塞米。
3.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水,每次在ml,亦可一次放10000ml,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40g。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注鲜血或白蛋白。
5.腹腔-颈静脉引流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戒酒是治疗中最关键的
不可以随意停药,否则易出现停药反弹的现象,加重病情,建议
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
乙肝是否需要治疗,要看自身的肝功情况以及病毒数量,综合情况分析
定期体检,避免各种诱因,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治疗应注意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病情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同
不同患者因病情及其发病原因不同,需详细检查制定合理方案
治疗乙肝的办法有很多,由于病情感染的严重性不同,发病的原因
小量腹水通常不引起症状,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适,出现
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乙肝小二阳属于不稳定状态,大部分乙肝小二阳
免费向百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指南解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指南(2015)解读
我的图书馆
【指南解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指南(2015)解读
近年来,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一些新的诊治技术及理念的临床运用,及更多的国内外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2015年“三个学会”首次更新了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简称“指南”)。该指南以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为重要依据,并且充分吸取国内肝病、消化及消化内镜、感染及外科专家的意见和临床经验,因此,该指南不同于2015年“英国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诊治指南(英国指南)”及“Baveno VI门静脉高压症诊治指南(Baveno VI)”,更适合我国临床医生参考与临床应用。2015年三个学会更新的指南有以下主要亮点。
124小时内胃镜检查
胃镜仍然是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其出血最可靠的方法。与2008年共识比较,更强调早期内镜干预及诊断规范。2015年“英国指南”及“Baveno VI”均推荐12小时内进行内镜检查,但是考虑国内绝大多数医院没有24小时开放急诊内镜,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可以在出血12-24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并且按 LDRf分型详细描述,以规范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方法[5]。在更新的指南中,也强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非侵入性评估方法的重要性,包括肝硬化贮备功能评价如 Child-Pugh、MELD评分,腹部超声及或超声内镜检查、多排螺旋CT及门静脉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及肝脏弹性检测,对于了解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程度、评估预后及预测疗效均有一定的价值。
众所周知,静脉曲张形成及加重是肝脏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更新指南中明确了肝硬化患者内镜筛查静脉曲张的频率及重要性。1期、2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内镜检查频率分别为1次/2年、1次/年。3-5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0.5-1年检查1次胃镜。尽管证据级别低,但是推荐级别最高。
2新的内镜治疗技术及理念
2014年Holster IL等最早报告了5例采用自膨式覆膜食管金属支架(SEMS)治疗难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作为患者能够获得其他治疗机会的桥梁。初步止血成功率100%,持续控制出血90%。2例患者14天取出支架,3例患者直到死亡(6-214天)。从目前多数专家的临床经验看,经过药物或常规内镜治疗后,仍有15%-20%患者反复出血或活动性出血不能有效控制,被称为难治性静脉曲张出血。SEMS可作为而其他挽救治疗措施(如早期TIPS/外科手术)不可及或没有时机,且威胁患者生命时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法。由于国内迄今尚无临床应用的经验,因此指南中没有作为推荐意见。对于危重患者,ICU支持及全麻插管的情况下,可提高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国内专家也有一定的经验。在更新指南中,首次提出了早期挽救治疗的理念,指药物或内镜治疗72小时内失败者。这些救治理念的变化,也显示了近年来内镜治疗技术的进展和日臻完善。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早期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作为重要的挽救治疗方法之一被推荐。
3规范内镜治疗与随访的频率
内镜是目前肝硬化门脉高压EVB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经首次内镜治疗后,1-2周进行复查,静脉曲张尚未到达根除或溃疡完全愈合的者,根据曲张静脉情况可行第2、3次内镜治疗,直至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之后,一般每隔6~12个月复查一次。经过内镜治疗的患者,需要终生内镜随访、跟踪治疗。
4强调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的重要性
尽管国内多数医院没有常规开展球囊导管法HVPG测定,但可能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HVPG是进行门静脉高压分层及风险评估最可靠的指标。HVPG 5-10mmHg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预测因子,被定义为“亚临床门静脉高压”,该期对降门脉压药物-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应答差,因而指南不推荐使用。HVPG 10-12mmHg,被认为“显性临床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发生失代偿的重要预测因子。而HVPG>20mmHg是预后不良的有效预测因子。目前证据显示,HVPG降低至12 mmHg以下或较基线值下降至少20%者,不仅静脉曲张再出血率减少,且发生腹水、肝性脑病和死亡的风险均会降低,被定义为降门脉压药物“治疗应答有效”。尽管Baveno VI推荐HVPG较基线水平下降>10%作为治疗应答有效的标准,但临床证据显得不足。
5内镜多环套扎(EVL)作为主要的一级预防
与2008年共识比较,更积极EVL作为肝硬化门脉高压EVB一级预防的主要方法。迄今的临床证据显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与EVL预防首次肝硬化EVB具有相同的效果。随着临床对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筛查的重视,可以使绝大多数食管静脉曲张D1-1.5cm患者早期接受EVL,可以避免内镜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同时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尽管国内也有专家采用内镜下硬化剂治疗(EIS)作为一级预防,但是从既往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看其病死率仍高于对照组。因此,更新指南没有推荐EIS作为一级预防治疗,期望今后国内有更多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6明确了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窗口期”
约1/3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对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较好的治疗应答反应。国外临床证据显示,长期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增加Child C级患者的病死率。而肝硬化患者HVPG&10mmHg(无或轻度静脉曲张)对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应答差。因此,在更新指南中明确提出,肝硬化无/轻度静脉曲张者,或合并顽固性腹水者,无论一级或二级预防均不推荐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为同时具有阻断α1受体作用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肝血管张力和阻力,对心得安应答不佳者卡维地洛也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卡维地洛具有抗炎症与预防肝癌的发生,有望成为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生EVB新的一线药物。
7强调早期降低门静脉压药物的应用
充分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针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镜检查前及时应用降门脉压药物,包括生长抑素(250-500ug/小时)及其类似物奥曲肽(25-50ug/小时)、特利加压素(2-6mg/24小时),其控制急性EVB疗效相似,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同时,明确了这些降门脉压药物辅助内镜治疗的价值,可以显著提高内镜治疗安全性和疗效,减少近期再出血。因此,该建议作为最高级别推荐。
8推荐早期应用抗生素
临床证据表明,至少20%左右肝硬化急性EVB患者48小时内发生细菌感染。Child C级合并糖尿病及肝癌患者感染发生率高达70%以上,且早期再出血及病死率与未能控制的细菌感染有关。肝硬化EVB患者死亡与感染的关系值得商榷,但研究表明,内镜检查前8小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菌血症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尽管国内相关临床证据较少,参考2015年“英国指南”及“Baveno VI”,更新的指南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EVB患者,抗生素使用也作为最高级别推荐。
9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被推荐为首选二级预防方法
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EVB停止后,再次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很大。对于未进行二级预防治疗的患者,1~2年内再出血率高达60%,病死率达33%。因此,既往有肝硬化EVB史或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5天后,所有患者均需要二级预防治疗。多项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治疗是二级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首选的标准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扩血管药物可能诱发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也没有证据显示扩血管药物联合内镜作为二级预防的益处。因此,在更新的指南中,二级预防的推荐意见与2015年“英国指南”及“Baveno VI”一致。
10孤立胃静脉曲张(Lg型)出血的预防及治疗的选择
仍是临床面临的难题。尽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中的比例并不多,约占15%-30%,但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约占45-55%。针对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研究较少,应根据医师经验、患者的意愿选择内镜组织胶注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TIPS及外科手术治疗。作为一级预防,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预防Lg型胃静脉曲张出血更有效。对于Child-Pugh A/B级患者,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外科手术、TIPS,均能有效的控制Lg型胃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及预防再出血。Leg型胃静脉曲张(食管曲张静脉与胃曲张静脉相通),认为是食管静脉曲张的延伸,其一级、二级预防方法同食管静脉曲张。
11重视原发肝脏疾病的治疗及肝癌的筛查
持久抑制HBVDNA或清除HCVRNA,可防止代偿期肝炎肝硬化进展为失代偿期,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出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肝硬化是发生肝癌的极高危人群,无论是否进行病因治疗或病因清除,都需要进行肝癌的筛查。
总之,该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诊治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诊治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因此,临床具体应用时,应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医生的经验及医院可利用的条件,在征得患者及其及其家属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全面合理的肝硬化门脉高压EVB诊疗方案。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
一、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形成的预防
对于新诊断的肝硬化患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并定期随访复查。建议无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每2-3年行1次胃镜检查,有轻度静脉曲张患者每1~2年行1次胃镜检查,有中、重度静脉曲张的失代偿期患者可每年胃镜检查1次。对于没有静脉曲张的患者主要针对肝硬化病因进行治疗,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该类患者无需预防性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1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不仅不能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形成,还存在与服药有关的不良反应。
二、食管胃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预防(一级预防)
1.肝硬化轻度静脉曲张:如果出血风险较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为B/C级),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果出血风险不大(Child-PughA)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益处并未得到证实,但需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等。
2.肝硬化中、重度静脉曲张:对于肝硬化食管中重度静脉曲张患者,如果出血风险较大(Child-PughB/C或者红色征阳性),推荐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内镜下套扎治疗。如果出血风险不大(Child-PughA或红色征阴性)更倾向于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但对有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内镜下套扎治疗。对于胃静脉曲张患者可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进行预防出血。
硝酸酯类药物[单用和(或)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分流手术及硬化治疗不应作为预防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他诸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螺内酯等是否有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出血的作用尚待大规模临床研究验证。
三、急性活动性出血的控制
首次急性活动性出血平均发病率约为15%,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1)血容量复苏:复苏的目的是维持组织灌注,应谨慎地输注浓缩红细胞,以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在70?80g/L之间,过度输血或输液有可能导致继续或再发出血。(2)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一旦怀疑有出血,应当立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至少在内镜检查或治疗30分钟前开始并持续3~5天。(3)内镜下治疗:内镜下套扎治疗、硬化治疗和组织粘合剂(氰基丙烯酸酯)的注射治疗均可作为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线疗法。多项荟萃分析表明,内镜下硬化治疗与血管活性药物效果相似但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活动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时,首选套扎治疗,但如果套扎有困难,也可使用硬化治疗。若为胃静脉曲张出血,由于曲张静脉直径大、血流速度快,硬化治疗不能有效止血。因此,推荐组织粘合剂注射作为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方法。
(4)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通过降低门脉压促进止血,减少再出血及感染,提高止血率及生存率。推荐使用喹诺酮类,对重度肝硬化或对喹诺酮耐药患者,推荐头孢曲松等抗生素。(5)气囊压迫:气囊压迫可使出血得到有效控制,但再出血率高,应与药物联合应用或作为内镜下治疗前的过渡疗法以及那些准备进行确定治疗[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临时处理措施,最多使用24小时。(6)TIPS:在初次药物和内镜治疗之后,治疗失败的高危风险患者(如Child-PughC级&14分或B级伴有活动性出血),早期TIPS治疗较标准治疗能显著降低出血失败控制率(出血控制失败率)、再出血率及病死率。(7)其他:对难以控制的出血或者是尽管使用药物、内镜治疗仍复发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四、再出血的预防(二级预防)
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停止后,再出血率的中位数为60%,病死率为33%。因此,一级预防(预防再出血)至关重要。一般一级预防在首次静脉曲张出血6天后开始进行。β受体阻断剂联合套扎是肝硬化患者预防再出血首选方案。近几年有学者提出套扎治疗在食管曲张静脉再次出血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均优于硬化治疗。
预防再出血的主要措施包括:(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联合套扎治疗:是肝硬化患者预防再出血首选的治疗,其再出血率较单一治疗低。(2)单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适用于不能或不愿意接受内镜套扎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再次出血预防。(3)单纯内镜下治疗:适用于有β受体阻断剂禁忌证或不耐受患者,对于套扎操作困难的患者也可选用硬化治疗。目前,部分学者认同先套扎再硬化的序贯治疗方案。(4)TIPS:内镜与药物预防再出血失败的患者采用带聚四氟乙烯覆盖支架的TIPS是首选方案。(5)外科分流术:如果不能使用TIPS,外科分流术是A和B级患者的一种替代选择。(6)肝移植:对适合行肝移植的患者,在专门的移植中心进行,可提供良好的长期结果,TIPS可用作肝移植的桥梁。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肝硬化患者主要致命因素之一。近几年的研究证实了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中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螺内酯等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尚不确定,有待多中心随机双盲实验进一步验证。对于急性食管胄静脉曲张出血可运用多种手段来控制出血,其中早期TIPS用来治疗具有高危治疗失败风险患者的观点与以往有所不同,在BavenoV等国际会议上已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同。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得到控制后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及治疗意愿等早期应用药物、内镜、介入和(或)外科治疗等方法来预防再次出血的发生,以延缓肝硬化疾病的进展,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会导致肝硬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