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怎么观察到总星系就是宇宙吗的

七夕节到了,科学家告诉你如何在银河中看到牛郎与织女搭鹊桥相会 宇宙V空间文章
七夕节到了,科学家告诉你如何在银河中看到牛郎与织女搭鹊桥相会
七夕节到了,今晚大家是否会在星空中,看到牛郎与织女如何搭鹊桥相会的呢,当我们仰望夜晚的星空,会感觉无比的孤单,人类究竟在宇宙中处于什么地位呢,我们在宇宙中的地址又是哪里呢?
首先我们先进入总宇宙、多元宇宙、宇宙、可观测宇宙、总星系、蝴蝶结构、片状结构、史隆长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本地星系群最终到达银河系,没错我们生活在银河系中,并且只是银河系2000亿个恒星系的其中之一,太阳系。
银河在古代就被人发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提到“飞流瀑布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银河在古代被称为银带,被誉为是王母娘娘的发簪所化,关于银河的古代神话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郎与织女。
牛郎与织女是中国古代浪漫爱情故事,讲述了古代中一个平凡的农夫和仙女相恋的故事,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星空中看到它们,它们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如果你仔细观测这两颗行星,你会发现在两颗星的中间,确实夹杂着一条银河,而这条银河所在的位置则是银河系的中心。
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被命名为:“河鼓二,织女星”,一个位于天鹰座,一个位于天琴座,两个星星中间则是一条银河,河鼓二和织女星分别距离地球,16.7光年、25.3光年,通过天文学家观测:这两颗恒星的亮度分别排名为第二十二名和第二名,特别是织女星,非常的明亮,是北半球第二亮星,可以和大角星相媲美。
令科学家惊讶的是,古代的中国人就发现了它们的存在,因此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诞生了,后世称赞牛郎和织女为“郎才女貌”,因浪漫的爱情故事感动世人,因此在农历7月7的这天,被人称为“七夕节”,女子和男子都希望在这天,找到男像牛郎、女似织女一样的伴侣,最终,七夕节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
关注宇宙V空间,带你看最新、最好玩、最好看的宇宙资讯!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噢!
本文「七夕节到了,科学家告诉你如何在银河中看到牛郎与织女搭鹊桥相会」转载自网络,作者宇宙V空间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科学家最新观测到超级完美“爱因斯坦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科学家最新观测到超级完美“爱因斯坦环”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科学家观测到一个独特星系 或在整个宇宙中都无同类 - 天气网
当前位置: &
科学家观测到一个独特星系 或在整个宇宙中都无同类
导语:广袤无垠的宇宙存在着众多星系,按类型划分主要分成三类,即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对于这些星系的观测和研究,从发现星系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目前,科学家最新观测到一个独特星系,并表示在整个宇宙中或许都没有与这个新发现星系相似的同类星系存在。
广袤无垠的宇宙存在着众多星系。
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目前观测到一个新星系,为其命名为PGC 1000714。科学家表示,它与我们之前观测到的任何星系都不相同,或许在整个宇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还介绍,该星系核心呈现红色色彩,而且具有55亿年历史,整个星系被一个模糊的蓝色环所围绕。这个星系属于霍格型星系中很特殊的一种,霍格星系在所有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中占据不到0.1%。大多数星系都像我们的银河系一样是圆盘形的,但是霍格星系拥有圆形核心,并且被一个圆环包围,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连接。
在对PGC 1000714星系进行研究时,研究人员收集了它的多波段图像。他们随后就能够确定它两个主要部分的年龄,也就是它的核心和外环。但是真正令人吃惊的事情在于研究人员在它的中心部分发现了第二个圆环。这一发现是非常奇特的,弥漫的红色内环被蓝色环围绕在内。
这是PGC 1000714星系的一张假彩色照片,它或许在整个宇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该研究首席作者Burcin Mutlu-Pakdil称:&内外两层环的不同色彩表明这个星系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形成阶段。借助最初的图像,我们有可能了解这个特殊星系的圆环如何形成。而且这一发现甚至可能颠覆我们对于宇宙运行的认知。&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Patrick Treuthardt表示:&无论我们什么时候发现一个值得研究的独特或者说奇怪的物体时,它都会对我们目前的理论以及我们对于宇宙运行做出的假设做出挑战。而这些发现通常也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对于宇宙仍然知之甚少。&
据悉,科学家们能够借助这个新发现的奇特星系更多的了解这些星系如何形成以及它们随着时间发展发生的变化。
最新天气资讯推荐中美科学家突破科学盲区 阐述早起星系如何形成(组图)_网易新闻
中美科学家突破科学盲区 阐述早起星系如何形成(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外媒称,一个由中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1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文章,阐述了宇宙中最早一批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是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一个盲区。
  据埃菲社10月15日报道,该研究团队由南京大学的科学家领导,通过观测两个靠近地球且缺乏金属元素的星系,推测原始星系结构的形成机制。
  重量大于氦元素的金属元素易于使星际气体冷却,从而为星体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条件。
  然而,符合条件的金属元素恰恰产生于星体内部。因此,天体物理学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解释最早的一批星系是如何在金属元素极度贫乏的环境下出现的。
  报道称,为了了解这一过程,研究团队使用赫舍尔太空望远镜对两个星际气体中不含有金属元素的星系进行了观察。
  这两个星系一个是距地球约450万光年的“六分仪座A”星系,另一个是距地球更远的“ESO 146-G14”星系。
  在对上述星系中的7个星团进行研究后,科学家发现,星体的形成在此种环境下十分低效。
  研究团队还探测到大量红外光线,这也许说明星系中的星际尘埃和气体比预计的要多。
  研究团队中的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埃尔梅格林强调,了解在地球周围的小型星系中星体如何形成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宇宙初期星体的形成。
  埃尔梅格林表示,在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的约十亿年中,那时的星系就应当像“六分仪座A”和“ESO 146-G14”一样。
  埃尔梅格林指出,银河系这样的大星系如何形成正在被广泛地研究。但同时,对科学家而言,那些规模较小、距离地球较远的星系中还藏有许多谜团。
  延伸阅读宇宙中的惨案:小星系被大星系无情吞掉
40亿至50亿年后,银河系将于仙女座星系合并,形成一个更大的星系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的星系通过不断碰撞、融合而增大,科学家已经观测到一些体积巨大的星系,它们的诞生主要通过星系间的合并,也有一些星系的直径比较小,但却有着质量庞大的中央黑洞,科学家认为这是星系之间碰撞后遗留下的部分,而大部分物质被另一个星系获得了。根据一项最新的调查,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Aaron Robotham认为宇宙中的大星系主要依靠合并小星系而形成的,揭示了星系演化的基本规律。
  为了研究星系的演化,科学家对大约2.2万个星系进行了观测,统计了它们的基本情况,最后发现所有的星系最初都来自气体等物质的聚集,内部的恒星开始大量形成,但如果遇到质量更大的星系,那么小星系内部的物质就会被剥离,大星系则通过强大的引力进一步获得物质。在本周初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发表的研究称,星系之间的合并是星系成长的基本途径,更多的物质就意味着更强大的引力,因此这个过程只会越来越强大,逐渐合并更多的小星系。
  银河系之所以能达到10万光年的直径,其成长过程也是通过不断合并而形成的,位于银河系周围的矮星系逐渐被银河系所合并,但现在银河系的合并过程已经变得更加缓慢,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与更大的星系发生接触。银河系目前正在合并的两个矮星系就位于银河系附近,这两个矮星系被称为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
  对于银河系的未来,科学家已经确认了仙女座大星系将与银河系发生合并,时间大约在40至50亿年之后,目前仙女座大星系距离我们有260万光年,从地球上看该星系仍然是一个亮点。随着时间的延续,我们将看到仙女座星系不断向我们移动,逐渐变成一个更大的天体,从理论上看,银河系将被体积更大的仙女座星系吞并,形成一个新的星系。宇宙演化至今已经138亿年,星系合并在宇宙中比比皆是,最终宇宙中会形成更多体积庞大的星系。(罗辑/编译)
  ( 11:04:07)
  延伸阅读研究发现:巨大星系靠“吃”邻居扩张
  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
  外媒称,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巨大星系已不再自己孕育新星,而是靠吸食邻近的较小星系来扩张。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9月19日发表题为《“怪物”星系靠吃掉邻近的较小星系来扩张》的报道称,天文学家对2.2万个星系进行观察后发现,较小的星系利用气体孕育新星的效率很高,而大多数巨大星系孕育新星的能力要低很多。
  巨大星系已不再自己孕育新星,而是通过吸食邻近的较小星系来扩张。
  报道称,西澳大利亚大学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科学家、研究小组负责人阿龙·罗博特姆说,较小的矮星系正在被更大的星系吸食。
  罗博特姆说:“所有的星系起初都很小,它们通过吸积气体来扩张,并能利用气体高效孕育新星。有时,这些星系会被比它们大得多的星系完全吸食。”
  这项研究结果今天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罗博特姆说,我们的银河系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现在它将主要通过吸食较小的星系而不是吸积气体来扩张。
  他说:“银河系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吞并另一个大型星系了,但你仍然可以看见它曾经吞并的所有古老星系的残骸。”
  他说:“银河系将吞并邻近的两个矮星系—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但大约50亿年后,银河系将被邻近的仙女座星系吞并。
  罗博特姆说,随着星系的扩张,它们的引力也会加强,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吸食邻近的星系。
  资料图片:日,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公布的最新图像显示距离银河系1200万光年的漩涡星系“M81”。新华社/法新
  ( 09:33:00)
  延伸阅读外媒:星系团附近神秘信号可能来自暗物质
英仙座方向上的气体物质,科学家认为星系周围可存在大量的暗物质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在遥远的星系团附近存在一个神秘的信号,目前科学家对这个信号的解释仍然没有进展,由于信号强度非常微弱,因此有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暗物质的信号。我们的宇宙中暗物质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和暗能量一起构成了宇宙绝大部分的质能,暗物质的特点我们已经有所觉察,比如银河系周围就存在暗物质晕,暗物质可以通过引力作用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我们知道暗物质的存在,但是并不知道其由什么样的粒子构成。
  当我们观测星系团时,其周围可能充满了暗物质,如果周围的物质质量足够大,那么其的光线就会被扭曲,科学家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估算质量,但计算结果却暗示可见物质的质量无法匹配计算结果,暗示了这里还存在很大一部分无法被观测到的质量,这些物质就是暗物质。暗物质可以与外界发生引力作用,但我们察觉不到暗物质粒子的构成,根据目前我们对暗物质的研究成果,暗物质被认为是由非重子物质构成,由于这种物质不参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射电望远镜看到它们。
  本次出现在遥远星团中的神秘信号主要以X射线辐射为主,具有特定的能量,似乎这里没有目前已知的反应过程,因此科学家推测其可能与暗物质有关。事实上星系可以通过引力作用形成星系团,比较著名的要数本地星系团,其中包含了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而本地星系团中还存在大约三十多个其他星系,因此其内部拥有较复杂的引力环境。
  其中就存在庞大的暗物质群,科学家认为星系等“宇宙岛”周围弥散着大量的暗物质,星系与星系之间并不是虚空的,实际上充满了一些气体,其形成于数十亿年前的超新星爆发,因此我们通过X射线观测手段也能有所收获。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已经探测到X射线的信号,其存在不同的强度,其中一种辐射可能来自暗物质,能量范围在3.56 keV左右,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谜团,预计在2015年会发射新的X射线空间天文台,研究暗物质的性质。(罗辑/编译)
  ( 12:08:00)
  延伸阅读研究发现仙女座星系质量几乎是银河系两倍
  新华网伦敦7月31日电(记者刘 石磊)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报告说,他们利用新的计算机模型,计算出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质量,并发现这两个大小和结构类似的星系质量相差近一倍。这一成果有助于加深对这两个星系中暗物质的了解。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和美国、加拿大研究机构的同行一起,在英国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报告了这一新成果。他们整理了此前多项有关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及其卫星星系的研究数据,并据此建立了一个更为详尽的计算机模型。
  参与研究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马寅哲对记者说,此前的研究多将这两个星系及其卫星星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卫星星系的运动,为配合这种研究建立的计算机模型并不准确。他们的新模型在膨胀的宇宙背景中,将两个星系及围绕它们运转的卫星星系分开考察,通过测量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和位置,并结合其相互之间的引力,测算出了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质量。
  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这两个星系的大小和结构类似,但仙女座星系的质量几乎是银河系的两倍。由于仙女座星系的大多数质量来自暗物质,这一成果有助于研究银河系周边的暗物质。
  同时,通过观测上述两星系的卫星星系运动,研究人员还测量了宇宙的膨胀,结果与依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结果非常相符。“宇宙膨胀在临近星系尺度上表现得并不明显”,马寅哲说,在星系群这样“小”的尺度上,测算出的宇宙膨胀率与宇宙尺度上测出的结果非常相近,这的确令人惊讶。
  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将进一步探索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暗物质结构,以及它们和卫星星系的运行速度及位置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研究暗物质的特性。
  ( 08:40:00)
  作者:刘 石磊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星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