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知的2018国考流程解题流程:观点现象分析题?

2014国考行测主观题解题奥义:结构分析_新浪教育_新浪网
2014国考行测主观题解题奥义:结构分析
  片段阅读题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均占15-20道题,是言语理解和表达板块中的重要题型。而片段阅读题中又以主观型题目居多,占一半以上。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掌握主观型题目的解题方法,提高答题的准度和速度,应成为本专项复习的主要目标。
  片段阅读中的主观型题是指概括、推断材料所反映的作者的态度观点或主旨类题目。主观型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体来说,也就是能否通过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分析文章思路从而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片段主旨。
  识别主观型题目的方法主要是看其问法。就题目问法来看,主观型题目一般的问法有“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说明”“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等形式。而从历年真题来看,主观型的题目的材料,从体裁上来看多为议论文。
  解决主观型题目的关键,在于分析文段的结构。通过分析结构来逆向推导作者的行文脉络,得到文段的主题词和论述的侧重点,从而得到观点。具体的解题步骤为:
  (1)以句为单位,通过句子主干分析法提取句子中的有效信息。
  (2)按照文段顺序,依次分析两两句子的结构关系,进而得出文段的整体结构。
  (3)通过结构得出文段的主题词(文段论述的中心对象)和侧重点。
  (4)比较选项,选择一个与侧重点描述最为接近的选项。
  下面以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为例,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进行解题。
  【例1】 先秦儒家的“人情―秩序”理论一方面确实存在压抑人性、压抑情感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其正面价值,它是站在治世的高度探寻人生修养之艺术,将个体性情自由与群体政治需要融为一体,把情感发动与秩序建构统一起来,为治世之道开出了一剂良方。先秦儒家的这种治世理论对于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不无有益的启示,如今,我们在强调个性自由的同时,也应当为这种自由设定一个便捷:社会和谐,唯有如此,个体真性情的发动才能具有合理性和适当性,个体与社会才能达成统一,而这正是和谐社会建立的根基。(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41)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的(  )。&
  A。时代特征
  B。现实意义
  C。独特价值
  D。深远影响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B。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到题目问法为“主要说明”,是主观型题目,通过分析材料结构得到答案。本文段结构为:
  (1)人情―秩序”理论的消极因素;
  (2)理论的积极价值。
  如今,(3)理论对现时社会的启示。&&&&
  从行文脉络来看,(1)(2)两句从反正两个方面论述了题目中所提到的理论,从内容来看,作者的倾向性是强调其积极意义和价值。(3)句由(2)句的积极意义过渡到开始谈论对现在社会的启示。如果文段只有(1)(2)两句话,那么就选个C,主要内容是其独特价值,加上(3),有这个理论开始转向描述启示,启示不是为了说明价值的重要,而是正反两方面的价值是为了引出这个对现实的启示,理论对现实的启示是侧重点,主题词是题干中提高的儒家的这个理论。
  【例2】生命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几乎每一位生物学家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领域进行探索。尽管在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大量的描述性数据,但是科学家能够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得出一个整体的概念吗?例如,生物是如何运作的?系统生物学这门正在形成的学科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希望。它试图把生物学的各个分支联系起来,利用数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让生物学研究更加量化。不过,现在还无法得知这些方法是否能够最终让科学家理解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45)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获取描述性数据是生物研究的必要条件
  B。系统生物学为解开生命之谜提供了可能
  C。如何从生物学数据中得到生命全景还是未知
  D。对生物运作的整体图景进行科学解释即将成为现实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到题目问法为“主要说明”,也是主观型题目,通过分析材料结构得到答案。本文段结构为:
  (1)生命很复杂,还在分散研究。
  (2)提出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整体图景。
  (3)系统生物学提供了希望。
  (4)对希望对解释。
  不过,(5)系统生物学所涉及对方法是否有效还是未知对的。
  从行文脉络来看,(1)是一个引子,描述了现在生命研究领域研究分散的现状。(2)从现状中提出问题,能否得到整体图景,这个问题是文段论述的中心对象,可以排除AB,论述对象不对。(3)(5)是对(2)问题的解决措施。文段这里的话,这个“希望”是重点。(5)作者来了一个转折,认为这种“希望”是未知的,主题词的论述角度从“希望”变成“未知”,可以思考一下这两个角度的关系,从语义很容易判断是后者对前者不是解释或者并列,而是转折,侧重点应为后面的“未知”。所以可以得到文段的一个总体思路:在生命整体图景这个问题上对新出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进行说明分析,然后给出态度:未知。
  【例3】每个人的德性都与公共生活紧密相关。现代国家中的公民,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分子,离不开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完全超越利己动机的公益慈善。事实上,追问人的本性,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向善、为善的一面。与其说这是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不如说这会给他带来助人的喜悦和欢愉。这既是本性,也是权利。那种片面地将公益慈善视为社会精英特权或某些组织禁脔的思想,是无视人之本性的陋见,不利于公共伦理和公共道德的形成,是阻碍现代公民意识生成的绊脚石。(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49)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德性与公共生活紧密相关
  B。行善给人带来喜悦和欢愉
  C。做善事是社会成员的权利
  D。不正确的慈善观危害甚大
  窗体底端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到题目问法为“意在”,也是主观型题目,通过分析材料结构得到答案。本文段结构为:
  (1)德性与公共生活相关。
  (2)公民离不开公共生活。
  (3)公共生活的内容。
  (4)公共生活是本性。
  (5)既是本性,也是权利
  (6)不把公共生活当权利的观点是错的。
  从行文脉络来看,(1)是提出论文的问题:公共生活。(2)(3)分别论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和内容。(4)(5)(6)是一个句群。其中(5)是一个过渡句,点名公共生活是本性,也是义务。作者的观点呼之欲出:重要的公共生活是公民的本性,也是公民的权利,不把它当权利来看是错误的。比较四个选项,AD选项与文段论述角度侧重不同,可以排除,B是本性,C是权利,两者比较,其中B对本性的概括不及C对权利的概括的全面,再者,对于把公共生活看做本性容易理解,但是认识到其是权利较难,作者在全面的基础上更倾向于说明后者,所以C比B更优。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通过三道题可以看出,只有立足于材料,进行结构分析,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材料,做出正确选择。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电话:010-&&|&&&&|&&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2017年国家公务员综合分析面试解题技巧:综合分析哲理类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_华图教育
华图教育微信号:huatuv
华图教育参与微社区互动
华图教育认证官方微博
华图吧百度贴吧:华图
华图在线官方APP
关注华图教育微信号:huatuv,华图教育微博:/htexam ,及时了解公务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
(编辑:Lucy)
华图在线APP客户端
关键词阅读:
华图教育官方微信:huatuv
公务员考试汇总
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huatuv国家公务员申论解题技巧:教你正确读题
国家公务员申论解题技巧:教你正确读题
俗话有云“得申论者得天下”.很多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认为:申论是不容易拉开分数差距的,但是到底要嗯么备考才能够拉开一定的分数差距呢?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认为,要想学好申论,考生还真得先从“读”入手。下面我们从最基本的读题入手。即如何通过读题干,确定作答思路。读题干是要求申论作答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审题。而大多数经验欠缺的考生会觉得,审题不就是把题干读一遍吗?其实若只是像这样粗略的阅读,那还不如不读。很多考生只能通过某道题了解试卷的局部信息,而不能纵览全文,所以才导致做题上很被动。那么如何读题呢?1、 读单个题。读单个题时要按照常规读法,抓住六要素,即题型、作答范围、作答对象、问数、字数、特殊要求即可。示例: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论述全面,语言简明;不超过250字。谈看法-综合分析(评价分析)。“是否”而字,且要求观点明确,可得出答题第一步 要提出看法,即观点(注意是材料的看法、观点)要求有理有据,论述全面,可得出答题第二步 要展开分析(全面分析)根据评价分析 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提出对策,需要在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其他细节:作答范围给定资料2(答案来源);语言简明(精炼概括);只有一问。2、 读整套题。读整套题要求在对单个题阅读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从而减小文章阅读压力,为梳理材料主旨和精神做有效铺垫。(下文重在整体审题,故省略了单个题目的要求部分)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2-5”,归纳概括我国存在的“垃圾难题”的具体表现。(要求略)第二题:请结合“给定材料8”,起草一份关于垃圾分类的经验介绍提纲。(要求略)第三题:以“——对‘垃圾难题’的思考”为副标题,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略)从以上三道题来看,分别属于归纳概括、贯彻执行、文章写作。而三道题所涉及的作答对象分别为:概括垃圾难题、介绍垃圾分类经验、对垃圾难题思考写文章。其实这三道题就暗含了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2-5指出了当前垃圾难题的种种表现——提出问题材料8指出垃圾分类的经验——解决问题从第一题和第二题来看,材料目前有两方面重要信息,即围绕垃圾难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文章写作上就可以从最基本的角度入手,即思考垃圾难题的治理途径,从材料中找出核心思想与主要措施,并适当结合生活实际,引申出去。若能提前做好基本的审题,并且明白题目之间暗含的材料逻辑关系,不仅能够方便考生梳理材料,更重要的是能让考生明白命题人围绕某个主题的侧重方向。读题有诀窍,读题有目的,各位考生要学会申论,确实需要从读题开始,无论难易,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才是学习申论的正确打开方式。华图教育祝各位考生一举成“公”!北京华图是您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得力帮手,我们将为您提供及时的招考信息、精品的辅导课程以及贴心的备考服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轻松聆听英语,教你英语学习技巧
作者最新文章华图教育snhuatucom
华图教育微社区
华图教育认证官方微博
华图吧百度贴吧:华图
1356289人正在这里听课
2016陕西省各类公考直播免费&收费,都在图图家
不可错过的大咖网络盛筵王者组大咖课程
7月10日起连续10晚国考直播
16.8元公基直播&贾江涛公共基础知识&figure&&img src=&/v2-86cdce0b3d548eece45b_b.jpg&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v2-86cdce0b3d548eece45b_r.jpg&&&/figure&&p&当我开始动手写这篇文章时是6月7号下午四点三十九分,距离广大高考考生考完数学还有二十分钟,衷心希望所有努力过的孩子都如愿以偿。&/p&&p&好了,开始正文吧。&/p&&p&继《我是如何在一个月之内考上了事业单位》笔试篇与面试篇之后,事业单位备考系列文章之三《来!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型及解题技巧免费送你》新鲜出炉啦!&/p&&p&以下知识点均出自,我在中公上的面试课,以及我的参考经验,与专业培训老师是肯定比不了的(不然我就去中公当老斯了,赚好多呢~),事业单位非全国统考,故有地区差异是正常情况。&/p&&p&哎呀,突然觉得自己好严肃哦,跟前两篇文章的画风不太一样啊。可能是高考的原因,我有点紧脏,嘻嘻。&/p&&p&废话不说了,先来看目录:&/p&&p&----------------------------------------------------华丽的分割线------------------------------------------------&/p&&p&现在是6月27号下午五点十七分,我找目录找了二十天(微笑脸),这个月特别忙,特别……忙……(掩面哭泣)&/p&&p&&br&&/p&&figure&&img src=&/v2-7cb62ec6f4a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v2-7cb62ec6f4a_r.jpg&&&/figure&&p&&i&综合分析一定会考,而且是第一题&/i&&/p&&p&还记得我的2016年面试真题吗?&/p&&p&&br&&/p&&figure&&img src=&/v2-e824ecef26c605a616c30_b.jpg&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v2-e824ecef26c605a616c30_r.jpg&&&/figure&&p&&i&这个综合分析算简单的,观点很容易提炼&/i&&/p&&p&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5年面试真题好吗?&/p&&p&&br&&/p&&figure&&img src=&/v2-56efcea0abe45f55b92d8_b.jpg& data-rawwidth=&1836& data-rawheight=&19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36& data-original=&/v2-56efcea0abe45f55b92d8_r.jpg&&&/figure&&p&&i&竟然出两道综合分析题,过分!&/i&&/p&&p&好,确定完综合分析的重要地位之后,我们来一个一个攻克难关。接下来我会按题型来讲解,多图预警哦!全程放图片是为了方便大家可以保存到自己的手机(电脑)里随时看,请叫我贴心小超银~~~&/p&&p&开始吧!&/p&&p&&br&&/p&&figure&&img src=&/v2-ba1ccf19a05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ba1ccf19a05_r.png&&&/figure&&p&&i&综合分析方法论&/i&&/p&&p&&br&&/p&&figure&&img src=&/v2-9e6c5e5a9da_b.pn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9e6c5e5a9da_r.png&&&/figure&&p&&i&综合分析例题&/i&&/p&&p&&br&&/p&&figure&&img src=&/v2-bcd20bd751dcab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bcd20bd751dcab_r.png&&&/figure&&p&&i&应急应变方法论&/i&&/p&&p&&br&&/p&&figure&&img src=&/v2-b8ab5_b.pn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b8ab5_r.png&&&/figure&&p&&i&应急应变例题&/i&&/p&&p&&br&&/p&&figure&&img src=&/v2-a25e73b51d357d6b0d7727c5fdc1e534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a25e73b51d357d6b0d7727c5fdc1e534_r.png&&&/figure&&p&&i&计划组织方法论(看不清吧,别急,后面分两张截了图)&/i&&/p&&p&&br&&/p&&figure&&img src=&/v2-160efda953fb4b07acd6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160efda953fb4b07acd6_r.pn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dbef3ffeed95b4143dfe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dbef3ffeed95b4143dfe_r.pn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9daa1c35269cab7d4b87a186b4aa1734_b.pn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v2-9daa1c35269cab7d4b87a186b4aa1734_r.png&&&/figure&&p&&i&计划组织例题&/i&&/p&&p&&br&&/p&&figure&&img src=&/v2-e051edffbbdc7_b.pn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e051edffbbdc7_r.png&&&/figure&&p&&i&人际交往方法论&/i&&/p&&p&&br&&/p&&figure&&img src=&/v2-2efe686def3_b.png&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v2-2efe686def3_r.png&&&/figure&&p&&i&人际交往例题&/i&&/p&&p&&br&&/p&&p&终于在31号结束前交稿了,感谢各位小姐姐、小哥哥的耐心等候与支持。我已经尽我所能把所有我知道的答题技巧讲清楚了,题目有千千万,但套路差不多,所以我把最中心的方法论写出来给大家,就像把数学公式告诉大家一样,还是需要大家运用公式多去练题,才能把这些真正记在脑子里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放进收藏夹里就不管了哦!&/p&&p&那非常感谢很多小伙伴的支持,甚至有很多小伙伴特地注册了简书号去简书催更,正是因为你们,我才努力克服了自己的拖延症。为了对得起大家,我必须保证文章的质量,那我以后会继续出更多的干货好文来送给大家,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一言不合来爆个照吧!&/p&&p&&br&&/p&&figure&&img src=&/v2-395df511a4cdb9efd9dea5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395df511a4cdb9efd9dea5_r.jpg&&&/figure&&p&&i&渣自拍&/i&&/p&&p&&br&&/p&&figure&&img src=&/v2-e89bf36c17add247d33d7cd80a469199_b.jpg& data-rawwidth=&1125&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5& data-original=&/v2-e89bf36c17add247d33d7cd80a469199_r.jpg&&&/figure&&p&&i&高清无码晒伤妆(猝不及防地开个车,嘻嘻)&/i&&/p&&p&简单预想一下我后续的文章方向吧,我自己是油痘肌的一个肤质(感觉突然换了个频道,嘻嘻),所有以后我可能会出一些油痘皮的护肤和化妆类文章,给大家安利一些良心好物,放心,我的文章都是摸着良心写出来的。还可能会出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比如腐剧安利呀(资深腐女一枚,羞涩)、健身、理财等方面,还会写一些书评吧,给大家推荐一些好书。大概目前就想出这么多,大家有什么特别想看的也可以评论告诉我,我会选择去尝试的。&/p&&p&想听声音的小朋友,可以去我的分答账号,终于答了一道题了,嘻嘻。&/p&&p&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能够帮到一部分人就让我非常满足了,所以我以后会继续出良心好文,喜欢我就继续关注吧!(悄咪咪地说一句,其实我超爱逛B站的,所以也有在考虑出视频,会有人看吗,捂脸)&/p&&p&爱你们!祝所有努力的宝宝们成功上岸!!!&/p&&p&&/p&&p&&/p&&p&&/p&
当我开始动手写这篇文章时是6月7号下午四点三十九分,距离广大高考考生考完数学还有二十分钟,衷心希望所有努力过的孩子都如愿以偿。好了,开始正文吧。继《我是如何在一个月之内考上了事业单位》笔试篇与面试篇之后,事业单位备考系列文章之三《来!事业单…
&p&更新:增加了概念类话题作文的写作框架和示例&/p&&p&-------------------------------------------------------------------------------------------------------------&/p&&p&见者有缘。我不想贬低别人答案抬高自己。我只给你一种真正能操作的方法,我把他叫申论十步分析法。&b&这个十步分析法的方法可以破解所有现象类话题的申论作文题,以及一部分概念类的申论作文题。&/b&这两部分作文题,占到了申论作文总题目出现概率的八成。我教你十步分析法是破剑式,已足够你作文写作能力抬升一大步。剩下的两成题目,牵扯到更高层次的应用,等你掌握了十步法再找我学不迟,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p&&p&------------------------------------------------------------------------------------------------------------&/p&&p&&b&
一、现象类话题和策论32133框架&/b&&/p&&p&什么是现象类申论作文题,简单理解就是材料中给出了&b&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或者问题&/b&。一般而言,&b&这种社会现象必然是充满争议、矛盾的,这种现象的解决,现在面临困难。&/b&唯其如此,才方便出题人考察你的&b&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作文考察你对该现象的看法观点&/b&。这也是出题人的本意之一。&/p&&p&如果你觉得上面这段话太抽象,下面我来举例子:&/p&&p&1、2014广州申论材料中提到: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问题、城中村问题。题目:围绕“农民工、城中村、城镇化”为主题写文章。其实质就是&b&考察你对农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现象、城中村现象的看法&/b&。&/p&&p&2、2015广州申论题材料中提到:城市设施建设频频遇到诸多困难。题目:围绕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设施建设中频频遭遇邻避困难,写一篇议论文,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其实质就是&b&考察你对邻避现象的看法。&/b&&/p&&p&3、2016年广州申论题材料中提到:公共舆论中的理性缺失造成的诸多乱象。题目:以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为题写议论文。其实质就是&b&考察你对公共舆论中公共理性缺失这一现象和问题的看法。&/b&&/p&&p&4、2017年江苏C类申论题材料中提到:基层文化需求的现实与文化供给的乱象。题目: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为主题写议论文。其质就是&b&考察你对如何解决群众文化需求与供给脱节这一现象的看法。&/b&&/p&&p&5、 2016年江苏C类申论题材料中提到:道德滑坡乱象与美德坚守并存的现象。题目:“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给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写议论文。其实质就是&b&考察你对如何改善当前道德困境,弘扬传德美德的看法。&/b&&/p&&p&6、2015年江苏申论题材料中提到:政府多种惠民政策改善百姓生活的现象。题目:从“惠民政策与百姓生活”的角度写议论文。其实质就是&b&考察你对惠民政策如何改善百姓生活的看法。&/b&&/p&&p&其他诸如此类,多不胜数。这种题型是申论试题的主要类型。&/p&&p&&b&…………………&/b&&/p&&p&&b&
现象类试题的关键在考察你对该现象的观点、看法&/b&&/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32bdf6be476f06d68bcff9& data-hash=&32bdf6be476f06d68bcff9& data-hovercard=&p$b$32bdf6be476f06d68bcff9&&@葛瑶&/a& 答案中其实已经略微提到了一些,但是还太笼统。如何看待某一个现象,这里面大有学问。从高处说,牵扯到哲学里认识问题的基本框架。我这里不扯多深的东西,限于篇幅,也不再举小白兔、准司机、老司机,对比三者不同的认知框架。&/p&&p&现在我把分析某一现象所应必备的所有要素列在下面:&/p&&p&&b&分析任何一个现象,离不开这十个要点&/b&——“是什么”、“多重要”、“如何对待”、“现在怎么了”、“结果有多坏”、“原因和总的怎么办”、“细了说怎么办”、“办完了的总结”、“未来前景展望”和“历史定位和价值判定”。&/p&&p&&u&①&b&是什么&/b&&/u&:定义话题现象的实质与内涵。讨论任何一个话题,首要一点就是要给话题的到底是什么进行解释。这一步必不可少,而多数同学却将其忽略。好多同学&b&指望浅层面的所谓共识,即出题人、该卷人都知道话题是什么了,还用我解释吗?&/b&这种想法要不得,因为他们考的就是你对话题的认识,你连话题定义都不下,又如何判断你的认识的基础是对的?&/p&&p&&b&&u&②多重要&/u&&/b&:介绍话题现象的重要性与意义。仅从结构上讲,这一点多数同学都能顾及到。但是所注意的是叙述意义要多角度,多层次,有深度,而不是浮于表层。&/p&&p&&b&&u&③如何对待&/u&&/b&:介绍应考人对话题现象的总的观点与评价。&b&&u&如何对待是申论作文的总论点,是奠定整篇文章基调的核心,是作文的题眼。&/u&&/b&如何对待不需要多详细,只一句统揽性的话即可。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对待——常抓常懈,不能放松。发展问题如何看待——要统筹发展、协调兼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p&如何对待和总论点这一项,多数同学作文时也常忽略,&b&是重要缺分项&/b&。&/p&&p&④&b&&u&现在怎么了&/u&&/b&:介绍话题现在面临的危机和困境。现在怎么了承接“多重要”和“如何对待”,是关键转折点。尤其是对材料中点明现象当前存在的问题时,更是必不可少。有的申论作文话题不存在面临的困境,可以跳过怎么了和结果有多坏。&/p&&p&⑤&b&&u&结果有多坏&/u&&/b&:承接“怎么了”,从更细的角度对现在面临的现象造成的后果进行评述,从而引出其后的“总的怎么办。”&/p&&p&⑥&b&&u&原因和总的怎么办&/u&&/b&:原因与总的解决方案是一体两面。出现问题自然要分析原因,有了原因自然有针对解决的总思路。&b&这部分是文章的腰眼所在。&/b&多数同学这方面又忽略了。&/p&&p&⑦&b&&u&细了说怎么办&/u&&/b&:这一部分承接其上的总的怎么办,一般分成三到四个小段落细说。这部分内容属于传统的文章猪肚部分,是议论的重点。多数同学能较好的照顾到这一部分。&b&但是难出采。&/b&&/p&&p&⑧&b&&u&办完了的总结&/u&&/b&:叙述了这么多,总要有系统的总结作为收尾。所谓有始有终,总论点和总结,前后呼应,才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这部分多数同学同样能做到。&b&但是往往缺了“未来前景展望”展现的信心和“历史定位及价值评判”的价值升华,总是缺了点什么,同样难以出采。&/b&&/p&&p&⑨&b&&u&未来前景展望&/u&&/b&:如果说之前的叙述注重怎么看待解决问题。前景和展望更多的是自身对问题必能解决的信念、信心,或者说是口号。&b&有时候,态度和口号比埋头干事还重要,你说呢?&/b&&/p&&p&⑩&u&历史定位及价值评判&/u&:申论不会从大的宏观话题考你,具体的考察侧重于大的话题下的某一个小问题。&b&比如考传统文化的继承,不会给你整个层面上传统文化的大篇幅,而会选取“不知礼,无以立”或者传统节日传承,等等小的侧面。&/b&但是要从小的侧面,&b&考你对宏观大势的观察看法。&/b&从这个层面上说,申论作文既要就事论事,&b&更重要的是论完事之后的拔高&/b&。要把所论的小事,重新扩展到大话题之中,评价它的历史定位和价值评判,说明其在整个大势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升华。&b&有了这一点,文章才能由小见大,一叶知秋,更加出采。&/b&&/p&&p&&b&
十个要点的逻辑关系如图所示:&/b&&/p&&p&&br&&/p&&figure&&img src=&/v2-c22d23de5b209fea88d93d1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v2-c22d23de5b209fea88d93d1_r.png&&&/figure&&p&&br&&/p&&p&1、&b&这十个要点涵盖了话题所应包含的方方面面。&/b&以此为根据分析问题,绝对不会漏项目,而且行文会收到&b&思考全面&/b&这一buff的加成。&/p&&p&2、十个要点中,“多重要”与“现在怎么了”、“结果有多坏”同时出现,行文会收到&b&辩证的看待问题&/b&这一buff的加成。&/p&&p&3、十个要素中,未来前景展望,这是第三个出采之处,行文会收到&b&发展的看待问题以及积极自信信念坚定&/b&,这两个buff的加成。&/p&&p&4、十个要素步步为营,一步推出另一步,就和划好的路线图一样,每步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这样行文流畅通顺,会收到&b&结构清晰,表述流畅,富有逻辑&/b&这个最重要的buff的回成。&/p&&p&&b&
十步分析法的运用——策论文“32133”写作框架&/b&&/p&&p&&b&1、确立写作风格&/b&&/p&&p&我们可以把申论的写作风格概括为“三个务必”,即:&b&务必保持开门见山的破题方式,务秘保持严谨务实的行文风格,务必坚持无可质疑居高临下的语调语气&/b&。&/p&&p&①&b&务必保持开门见山的破题方式&/b&&/p&&p&好文章尤贵开头,好的开头决定了整篇文章的气质格调,对整篇文章层次高低至少有多半的影响。所谓凤头、猪肚、豹尾。文章的标题、开头的第一句以及第一段,都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这其中标题和首句的重要性尤其明显&/p&&p&&b&②务必保持严谨务实的行文风格&/b&&/p&&p&申论虽不是机关公务行文,但客观上是为下一步从事机关公文写作进行预选。从这个角度来看,申论天然具备踏实务实的基因,应该以摒弃虚浮油滑为尚。申论行文,为忌者三:假、大、空;为尚者三:真、小、实。&/p&&p&&b&③务必坚持无可质疑居高临下的语气&/b&&/p&&p&申论行文,要坚持绝对自信,保持对自身观点的绝对认同,无可质疑。行文层面,多用叙述句。叙事的视角较高,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多用“要……”“必须……”“只有……”等句式。&/p&&p&&b&
现象类问题策论文32133写作框架&/b&&/p&&p&现在我们承接十步分析法的各要素,将其扩展,一篇典型申论作文的框架已然成型。我们把十要素组合,分成五个不同的段落部分,这就叫32133写作框架。&/p&&p&3是指开篇第一部分,也即第一段,有三个要点:即现象是什么,现象的意义,对待现象总的观点。写作要点是凤头:凤头引人眼球,所以要开宗明义,绝不绕圈子。&/p&&p&2是指文章第二部分,即第二段,有两个要点:&b&现象面临的现状和造成的后果&/b&。写作要点是鸡胸:鸡胸凸出的明显,所以这一部分写作&b&要把问题说的尖锐&/b&。&/p&&p&1是指文章第三部分,即第三段,有一个要点:&b&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总的解决思路&/b&。写作要点是狗腰:狗腰短而有力,所以要&b&简短为尚,力求一句话完事&/b&。&/p&&p&3是指文章第四部分,一般包括三到四个自然段,即:&b&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成3到4个小论点&/b&。写作要点是猪肚:猪肚容量大,所以写作要点是&b&要充实,要论证充分,有理有据&/b&。&/p&&p&3是指文章最后一部分,结尾段。包括三个要点:对于&b&全文的总结、展望以及立意的升华&/b&。写作要点是豹尾,豹尾结实有力,猛甩之下声势惊人,所以写作要点是&b&强有力的总结,绝对自信的展望以及迅速的拔高立意,升华全文,绝不拖泥带水&/b&。&/p&&p&&br&&/p&&figure&&img src=&/v2-4d77a3ecc52b8c13991d86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d77a3ecc52b8c13991d86_r.png&&&/figure&&p&&b&
实战示例:2016年广东省考(县级)申论话题作文&/b&&/p&&p&材料(略)&/p&&p&题干:请根据全部给定材料(仅限给定材料),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为题,写一篇策论文。(本题50分)&/p&&p&要求:对策合理,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合乎逻辑。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行文流畅。 篇幅在800-1000字。&/p&&p&&b&创新问题的问题“十要素”分析:&/b&&/p&&p&①是什么:创新是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面超越&/p&&p&②多重要: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整体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p&&p&③如何对待: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之路&/p&&p&④现在怎么了:创新能力低下,创新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日益显露&/p&&p&⑤产生的结果:严重制约经济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同时也影响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p&&p&⑥原因和总的怎么办:创新能力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内在和外在原因,提高创新能力,必须以创新教育作为根本着力点,完善创新保障机制,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共识和环境氛围,以创业为基,促进创新发展。&/p&&p&⑦细了怎么办:教育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完善创新保障和激励措施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关键在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p&&p&⑧总结: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方可完成&/p&&p&⑨展望:随着各方面的举措落地生根,全社会创新能力必将有质的提高,并最终形成以创新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p&&p&⑩升华: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而求发展,不仅是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应有之义,也必将对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之基&/p&&p&&b&以32133框架组合十要素:&/b&&/p&&p&3(第一段):创新是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面超越(是什么)。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整体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多重要),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之路(如何对待)。&/p&&p&2(第二段):创新能力低下,创新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日益显露(现在怎么了),严重制约经济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同时也影响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产生的结果)。&/p&&p&1(第三段):创新能力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内在和外在原因,提高创新能力,必须以创新教育作为根本着力点,完善创新保障机制,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共识和环境氛围,以创业为基,促进创新发展(原因和总的怎么办)。&/p&&p&3(第四、第五、第六段):教育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完善创新保障和激励措施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关键在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细了怎么办)。&/p&&p&3(第七段):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方可完成(总结)。随着各方面的举措落地生根,全社会创新能力必将有质的提高,并最终形成以创新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展望)。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而求发展,不仅是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应有之义,也必将对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之基(升华)。&/p&&p&&b&最后的行文成篇:&/b&&/p&&p&
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发展&/p&&p&
创新是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面超越。新科技革命以来,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直接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整体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之路。&/p&&p&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创新能力低下,创新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创新人才多而不精,高精尖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企业竞争力差,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等种种创新能力低下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经济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同时也影响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创新能力缺失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p&&p&
创新能力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内在和外在原因,提高创新能力,必须以创新教育作为根本着力点,完善创新保障机制,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共识和环境氛围,以创业为基,促进创新发展。&/p&&p&
首先,教育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创新从本质上讲是人的创新。创新能力的提高根本在提高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一是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改革课程教育体系,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水平,锻炼发散思维水平,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思维。二是做好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优惠政策、人才公寓、资金扶持等多种措施,培养和吸进一批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快速提升尖端领域创新能力。&/p&&p&
其次,完善创新保障和激励措施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和保护创新,惩处侵权和抄袭等恶意行为,树立创新激励的正导向。二是改革和完善科研项目申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维护科研人员的知识收益,提高待遇水平,增强资金和项目扶持。&/p&&p&
第三,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的关键在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要加大对创新、创业的舆论宣传工作,树立创新典型范例,提高全社会干事创业,创新求变的整体共识。搭建创新平台,通过建设创客空间、孵化基地、融资平台等举措,综合运用金融、保险等手段,为创新提供扶持保障。从社会层面营造创新求变的整体氛围,形成人人求创新,事事求创新的社会共识。&/p&&p&
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方可完成。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方面的举措落地生根,全社会创新能力必将有质的提高,并最终形成以创新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而求发展,不仅是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应有之义,也必将对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之基!&/p&&p&&br&&/p&&p&&b&二、概念类话题作文及政论文23113框架&/b&&/p&&p&
概念类话题就是材料或题干中给出了一个概念、命题,要求以此概念命题为主题,写作文章。典型的概念类话题作文考察形式如:&/p&&p&
【真题举例1】2016年广州申论&/p&&p&
题干:请以“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p&&p&
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可不拘泥于材料;2.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语言流畅;3.不必提供政策或改进政府工作的建议;4.不要大段摘抄材料;5.作答时必须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6.字数在字(计入标点与空格)。&/p&&p&【真题举例2】2010年河北省考申论第4题&/p&&p&题干:结合给定资料,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p&&p&要求: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层次清晰,表达生动,不少于1000字。&/p&&p&【真题举例3】2011年联考贵州卷申论第4题&/p&&p&题干: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p&&p&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3)不少于800字。&/p&&p&【真题举例4】2017年联考湖南卷申论第4题&/p&&p&题干:参考给定资料,以“平衡”为正标题,自拟副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p&&p&要求:立意明确,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总字数字。 &/p&&p&&b&
概念类话题政论文23113框架&/b&&/p&&p&相对于策论文32133框架侧重表述“怎么办”部分,政论文则突出“多重要”,压缩“怎么办”部分的篇幅。政论文23113写作框架同样是将“十要素”整理组合成五个部分:&/p&&p&2是指开篇第一部分,也即第一段,有两个要点:概念是什么和怎么对待概念。写作的要点仍然是凤头:凤头引人眼球,所以要开宗明义,绝不绕圈子。&/p&&p&3是指第二部分,也即第二、三、四段:即将概念的重要性分成3到4个分论点,各以自然段的形式详细分析。写作的要点是猩胸:&/p&&p&1是指第三部分,也即第五段,有一个要点:针对上面提到的概念的重要性,从相反的角度论述没有了概念的危害、后果。写作要点是猫腰:要像猫的腰一样柔且韧性十足,不需要要大的篇幅,只需要如上文的猩胸作对比,凸显出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能力即可。&/p&&p&1是指第四部分,也即第六段,有一个要点:总的该怎么做。既然偏重政论,自然对策也被压缩为一个小段。此处篇幅尽可压缩到一至两句话,但也必不可少,属于对文章锦上添花的部分。写作重要是狗腹:要且露且藏,小而精悍&/p&&p&3是指第五部分,也即第七段,有三个要点:总结、展望、升华。写作要点与经典框架相同,要如豹尾一般干脆收束,甩尾留声。&/p&&p&&br&&/p&&figure&&img src=&/v2-bbda9b3ec5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4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figure&&p&&b&
实战示例:2016年广东省考(县级)申论话题作文&/b&&/p&&p&材料(略)&/p&&p&题干:请以“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p&&p&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可不拘泥于材料;2.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语言流畅;3.不必提供政策或改进政府工作的建议;4.不要大段摘抄材料;5.作答时必须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6.字数在字(计入标点与空格)。&/p&&p&&b&“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问题“十要素”分析:&/b&&/p&&p&①是什么:公共理性更多的是相对公共舆论而言,它是公众社会交往中通过对话、协商等形式形成的公共性的理性原则和价值导向&/p&&p&②多重要(展开讲):公共理性是正确引导公共舆论导向的重要抓手。公共理性是培育健康网络生态的必备保障。公共理性可以有效提升网民综合素质。&/p&&p&③如何对待:公共理性作为公共舆论健康发展的基石,必须重点关注,悉心培育&/p&&p&④现在怎么了:事实证明,公共舆论中如果理性缺位,不仅会衍生诸如网络谣言、暴力、犯罪等舆论乱象,使社会矛盾、公民合理需求等要求得不到合理纾解,同时也严重侵害公民正当权利,误导舆论导向,扩大社会矛盾裂隙,对网络生态健康发展以至网络强国建设等构成严重挑战。&/p&&p&⑤产生的结果:(与上一条合并即“没有了的危害”)&/p&&p&⑥原因和总的怎么办:公共舆论中的理性错位和缺失绝非某一个单方面原因所造成,而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育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必须从培育舆论导向、构建良性网络生态、提高网民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入手,群策群力。&/p&&p&⑦细了怎么办:(“原因和总的怎么办”与“细了怎么办”压缩合并为“怎么办”)&/p&&p&⑧总结:总之,公共舆论的发展亟需公共理性参与,培育公共理性,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群策群力。&/p&&p&⑨展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网络生态的良性发展,网民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理性的社会共识必将实现,公共舆论中的理性话语也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并最终凝聚出公共理性的坚强声音。&/p&&p&⑩升华:培育公共理性,不仅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网络强国的切题之意,也必将对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坚强保障!&/p&&p&&b&以32133框架组合十要素:&/b&&/p&&p&2(第一段):公共理性更多的是相对公共舆论而言,它是公众社会交往中通过对话、协商等形式形成的公共性的理性原则和价值导向(是什么)。公共理性作为公共舆论健康发展的基石,必须重点关注,悉心培育(如何对待)。&/p&&p&3(第二、三、四段):公共理性是正确引导公共舆论导向的重要抓手。公共理性是培育健康网络生态的必备保障。公共理性可以有效提升网民综合素质。(多重要)。&/p&&p&1(第五段):事实证明,公共舆论中如果理性缺位,不仅会衍生诸如网络谣言、暴力、犯罪等舆论乱象,使社会矛盾、公民合理需求等要求得不到合理纾解,同时也严重侵害公民正当权利,误导舆论导向,扩大社会矛盾裂隙,对网络生态健康发展以至网络强国建设等构成严重挑战。(没有产生的危害)&/p&&p&1(第六段):公共舆论中的理性错位和缺失绝非某一个单方面原因所造成,而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育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必须从培育舆论导向、构建良性网络生态、提高网民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入手,群策群力。(怎么办)。&/p&&p&3(第七段):总之,公共舆论的发展亟需公共理性参与,培育公共理性,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总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网络生态的良性发展,网民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理性的社会共识必将实现,公共舆论中的理性话语也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并最终凝聚出公共理性的坚强声音。(展望)。培育公共理性,不仅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网络强国的切题之意,也必将对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坚强保障!(升华)。&/p&&p&&b&最后的行文成篇:&/b&&/p&&p&公共理性是舆论健康发展的基石&/p&&p&公共理性更多的是相对公共舆论而言,它是公众社会交往中通过对话、协商等形式形成的公共性的理性原则和价值导向。公共理性对于正确引导公共舆论导向,营造健康网络生态,促进网络和舆论健康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等具有重要意义。公共理性作为公共舆论健康发展的基石,必须重点关注,悉心培育。&/p&&p&公共理性是正确引导公共舆论导向的重要抓手。公共舆论宣传的核心是坚持理性导向,在公共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保持理性,避免事件发酵炒作。以公共理性为标准,可以督促新闻媒体主动甄别假新闻、网络谣言,有效避免恶意炒作社会矛盾和焦点话题,防止网络暴力等事件的出现。公共理性是新闻媒体行业自律意识的重要体现,是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态度,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着力点所在。&/p&&p&公共理性是培育健康网络生态的必备保障。公共理性是构建建良性发展网络生态总的切入点。以公共理性为标准,有利于坚持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现状。也有利于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创新监管、监督方式方法,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改进工作方式。公共理性反映出公众参与热点现象的现实需求,对于纾解社会矛盾,快速处理突发事件,促进信息公开,弘扬正能量驱散负面消息,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网络生态等都有重要作用。&/p&&p&公共理性可以有效提升网民综合素质。以公共理性为保障,可以引导和树立网民责任和担当意识,营造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的社会共识。公共理性的培育对于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提升网民综合素养,壮大一批高素质的意见领袖,合理引导话题导向,扩大社会共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p&&p&事实证明,公共舆论中如果理性缺位,不仅会衍生诸如网络谣言、暴力、犯罪等舆论乱象,使社会矛盾、公民合理需求等要求得不到合理纾解,同时也严重侵害公民正当权利,误导舆论导向,扩大社会矛盾裂隙,对网络生态健康发展以至网络强国建设等构成严重挑战。&/p&&p&公共舆论中的理性错位和缺失绝非某一个单方面原因所造成,而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育公共舆论中的公共理性,必须从培育舆论导向、构建良性网络生态、提高网民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入手,群策群力。&/p&&p&总之,公共舆论的发展亟需公共理性参与,培育公共理性,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网络生态的良性发展,网民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理性的社会共识必将实现,公共舆论中的理性话语也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并最终凝聚出公共理性的坚强声音。培育公共理性,不仅是十三五规划建设网络强国的切题之意,也必将对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坚强保障!&/p&&p&&b&--------------------------------------------------------------&/b&&/p&&p&&b&更多十步分析法破解申论大作文的应用,请关注我公众号:申论十步谈&/b&&/p&&figure&&img src=&/v2-4d1aaf60d43f7498ddfdf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72& data-rawheight=&18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2& data-original=&/v2-4d1aaf60d43f7498ddfdfbc_r.jpg&&&/figure&&p&&b&或者加入十步谈申论QQ群:&/b&&/p&&p&&b&赠人玫瑰,手留余香&/b&&/p&&p&&b&愿你公考之路香满一程&/b&&/p&&figure&&img src=&/v2-9da2cbff47d95a9afb8456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9da2cbff47d95a9afb8456_r.png&&&/figure&
更新:增加了概念类话题作文的写作框架和示例-------------------------------------------------------------------------------------------------------------见者有缘。我不想贬低别人答案抬高自己。我只给你一种真正能操作的方法,我把他叫申…
&p&希望我&/p&&p&&b&0基础,只用2个月,国考142分&/b&&/p&&p&的经验能帮到你!&/p&&br&&p&学申论特别像骑自行车。你不得要领时,觉得好难。一旦找到感觉了,就一点也不难了!甚至还能玩个“双放手”。我当时就是找到了这个“窍门”,所以仅用两个月的学习,就通过了笔试。&/p&&br&&p&申论的秘诀是什么? &/p&&br&&h2&先说客观题&/h2&&p&客观题其实没啥好说的。4个题型都是有固定套路的,你按照固定套路去学去写即可。按点给分的模块,此处就不展开说了,不然变成教学帖了。&/p&&br&&p&再说大作文&/p&&br&&p&学大作文之前,你一定要知道高分的标准是什么?&/p&&p&理解了高分的标准,你之后的学习就会有了方向性,事半功倍!&/p&&br&&p&高分的标准:&/p&&p&(1)不跑题&/p&&p&(2)文章有结构&/p&&p&(3)论述有逻辑&/p&&p&(4)观点和论述有深度&/p&&br&&p&别小瞧这四个点,大多数人花了好几千报班,却依然对这四个点的理解有偏差。&/p&&p&下面,我拿一道国考真题举例。下面的举例会刷新70%上过培训班的考生的认知。&/p&&br&&blockquote&国考真题的题目:“岁月失语,唯石能言”(材料主要讲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
&/blockquote&&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1)如何做到不跑题?
&/code&&/pre&&/div&&blockquote&
有的机构会教你十几种大作文的文体。除非你是天才,不然你无法在一年内学好这十几种文体。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每种你都会点,每种却都不精,每种都得不了高分。你可选择的文体太多,甚至可能造成跑题。
这里,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只需掌握两种大作文的文体即可:解决型和解释型。因为这两种文体就可以应付所有的申论题目,而你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而不是成为写作大师!
这个题目,如果从解决型入手,主题就是: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如果从解释型入手,主题就是:为什么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好处)
如果你牢记这两种文体,你告诉我,你还会跑题么?&/blockquote&&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2)如何让你的文章有结构?
&/code&&/pre&&/div&&blockquote&
你一定要掌握写申论的结构。因为不管是什么文章都是有结构的。
比如,我们经常看电视剧。几乎所有剧情的结构都是:一开始发生了小冲突--小冲突造成人物改变(能力提升或者人脉增加)--人物改变后造成所处环境改变---环境改变又引发了大冲突---结局(喜剧或者悲剧)。我最近看过的《锦绣未央》、《青云志》等无不如此。
一部电视剧,哪怕创意再好,但如果没有合理的结构去呈现创意,也只能是一部烂片!所以,你一定要掌握结构。因为这能帮你更好地表达观点。
申论的结构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你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效果会更好。在这儿,我拿一个商业报告的开头结构给你启发一下:(看下图)&/blockquote&&figure&&img src=&/v2-9fbacf1b81f4b3beb8f30c788b6fc834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v2-9fbacf1b81f4b3beb8f30c788b6fc834_r.jpg&&&/figure&&br&&blockquote&这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一篇商业报告的开头。你觉得这段开头写的如何?你想知道这段开头背后影藏着的结构的秘密么?其实,这个报告的开场白,就是根据经典结构”S(情景)C(冲突)Q(疑问)A(回答)&写出来的。看下图&/blockquote&&figure&&img src=&/v2-80bbd3568654d_b.jpg& data-rawwidth=&464& data-rawheight=&2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4& data-original=&/v2-80bbd3568654d_r.jpg&&&/figure&&br&&blockquote&看到这儿思考下,如果给你这个框架,你能不能写出一个还不错的开头?其实,这个SCQA结构,也适用于解决型文章的开头哦~~所以,你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分析一些范文的结构!好多人看了几百篇范文依然写不好文章,就是因为看的时候没过脑,没去分析结构!
&/blockquote&&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3)如何让你的文章有逻辑?
&/code&&/pre&&/div&&blockquote&逻辑其实没有优良一说。就是对,或者,不对。你确保下面几点,你的逻辑就不会有问题:分论点是证明总论点的;分论点的论证是证明分论点的;举例是用来证明论证的。
这么说可能不直观,我们来看一个错误的案例,你就懂了
“我们身边总是浮现着各种灾难。政府对灾难的规划不好,导致各种人为灾难频发,导致应灾设备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民众安全意识匮乏而失去了在灾难中存活的机会。(前面是论证。最后一句是观点)因此,我们需要居安思危,应对灾难。”
错在哪儿了?
前面的论证部分说的都是:政府没做好,导致了灾难;但后面结论却是“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
这就是典型的“论证无法证明观点”
把“居安思危”改成“政府应做好规划”,逻辑就对了。
因为题主问的是:怎么学? 因此,就不举更多的案例了。关于逻辑这块,你在学习时,一定要养成分析范文的前后逻辑的习惯。如你能坚持在学习时就进行逻辑分析,到你写的时候,你自然会写出有逻辑的文章。&/blockquote&&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4)如何让你的观点和论述有深度?
&/code&&/pre&&/div&&blockquote&还是拿“保护历史文化”来说。
材料中提到了“缺资金”,因此很多考生的分论点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这样子有错么?--没错!但却得不了高分,因为你能从材料提取的,大多数人都能从材料提取,导致雷同化严重。其次,题目都会要求结合自己的观点,但”加大资金投入“是材料的观点而不是你的观点。你直接拿材料的观点来写,怎么得高分呢?
那么应该如何改良?
我当时的思考是:历史文化缺资金,我就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么?有没有别的办法?
然后,我想到的是:保护历史文化,一定要让&b&历史文化具有自盈利能力&/b&。如果历史文化能自我盈利,则钱就有了,且政府的重视也有了,民众的关注也有了。这样子是不是比直接写加大投入要有深度地多了?
这在我看来,就是有深度的观点(源于材料却又高于材料)
因此,你在学习时,不要光想着”啊,这范文的观点怎么这么棒啊!“,你应该想的是”这么棒的观点,他是结合哪段材料才想到的?“ “结合材料后,是通过怎样的思考想到的?”&/blockquote&&br&&p&以上,就是我认为0基础学申论需要注意的点。&/p&&p&&b&为什么我能两个月的时间就考上公务员?看完我的回答后你有什么发现么?&/b&&/p&&p&&b&其实秘诀就是:你在学习的时候就只是简单的学习;我在学习时,不仅在学习,也在训练。&/b&&/p&&br&&p&&b&关于申论,另外一块很重要的就是写作能力。关于写作技巧,我有录过一个视频。80%的考生都不知道里面的这些写作技巧(因为没有培训机构教过)。并且这些技巧中80%的内容你100%能学会,且学会了就能100%帮你提分!如果你需要了解写作这块的秘诀,可以添加我的qq&/b&:,然后qq发送我:(写作视频),这四个文字,我免费分享给你。&/p&&br&&p&另外,觉得有帮助的亲亲,点个赞就好了哈~~不用点感谢了~~&/p&&p&如果你觉得考公务员是一项长期工作,也可以关注我。我除了时不常来回个答之外,还会对我觉得好的回答进行点赞。关注我之后,我回答的和我认为优秀的回答,你都会看得到了~~&/p&
希望我0基础,只用2个月,国考142分的经验能帮到你! 学申论特别像骑自行车。你不得要领时,觉得好难。一旦找到感觉了,就一点也不难了!甚至还能玩个“双放手”。我当时就是找到了这个“窍门”,所以仅用两个月的学习,就通过了笔试。 申论的秘诀是什么? …
&p&当年我国考笔试成绩是岗位的第一名,我来回答一下如何学习行测和申论。&br&&/p&&p&另我建了个QQ群,群号码:,&b&验证:知乎;&/b&有兴趣的可以加进来一起探讨、一起提高&/p&&p&&br&&/p&&p&————————————————&/p&&p&觉得有用的话,麻烦大家点一下右上角的赞同,谢谢!!!&/p&&p&更新:历年申论真题分析:2001年国考申论真题分析
&/p&&p&更新:高分上岸群友经验分享&/p&&p&更新: 揭秘行测瓶颈期&/p&&p&更新: 怎么看待言语争议题&/p&&p&更新:公考教材问题&/p&&p&更新:省考的常见问题回答&br&&/p&&p&&br&&/p&&p&&br&&/p&&p&正文&/p&&p&如何提高成绩,我总结了三个要点:&b&时间 方法 态度&/b&&/p&&p&&b&时间&/b&&/p&&p&有的人会问准备多长时间比较好?理论上讲,时间越长准备的越全面、效果越好,注意,这个建立在你能学的进去的前提下。我现在群里有人大一就开始准备了,但是我觉得备考三四年会因为战线太长,往往到最后动力不足。我个人经验,全职准备公考的话,能保证1000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无论基础好和差),应该差不多了。如果你是一边上班一边备考,请早点准备,因为你和应届生或者全职备考的同学相比,已经落后了。&/p&&p&等等,我还想谈谈某种情况。如果你每次都打算碰运气、考前一两个星期才开始看书的话,你只是在考试的第一个阶段。两周也就刚刚进入第一个阶段,再往下学习才会到成绩大幅飞跃的第二个阶段。N次两星期学习效果远远小于一次两个月的长期学习,因为过很长时间再去学习两周,那么之前所有你学的成果为零。很可惜,你永远都不会走到第二个阶段,因为你不想花时间。&/p&&p&所以,请不要像这位宝宝学习&/p&&figure&&img src=&/7c7a1e37cdafda4b56dea028c802d8e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5& data-rawheight=&2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figure&&p&&br&&/p&&p&&b&方法&/b&&/p&&p&&u&行测篇&/u&&/p&&p&常识板块&/p&&p&常识板块的学习方法是不学习!!!目前的国考和各省常识板块已经没有规律可以去把握,如果去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完全是浪费时间。&/p&&p&国考常识曾经是可以准备的,有几年是全部考的法律常识,所以了解法律常识是有必要的。但因为公平(法律专业学生占优势),所以这几年完全是上考天下考地中间考空气,没有任何下手准备的规律可言。&/p&&p&各省常识看具体情况,某些省如果可以找出出题规律,那么学习一下还是有必要。&/p&&p&言语理解&/p&&p&这种题型又可以分选词填空和段落大意。&/p&&p&国考和省考在选词填空上的考察点也有不同。&/p&&p&&br&&/p&&p&国考偏重逻辑选词。看一道真题:&/p&&p&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一个______的纸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而受到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p&&p&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p&&p&A.独具匠心 名不虚传
B.自然而然 货真价实&/p&&p&C.兢兢业业 巧夺天工
D.无师自通 名副其实&/p&&p&答案的无师自通是可以从前文“在本能的作用下”的本能推导出来的。、&/p&&p&记住一点:所有的国考选词填空都是可以前后文推导出来,如果不能,说明你的方法不对。&/p&&p&本人做历年的国考选词填空,只错2道以内,偏逻辑推导的选词方法,也给答案带来了很高的正确率。&/p&&p&省考偏重近义词辨析,考察近义词的区别,所以选项往往是这种:A、爱护
B庇护,区别这两个词要根据整句话的感情色彩、贬义褒义,还有自己多年的语文能力的积累,除了正确的方法还要自己去记忆一些近义词的大意和区别。&/p&&p&段落大意&/p&&p&我把题型分为主旨题和意图推断题。&/p&&p&做主旨题只要找到段落大意就可以了。但是意图推断题需要在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做一步延伸,但是千万不要延伸过度。&/p&&p&无论是主旨题和意图推断题,都需要先找到能概括出段落主旨的句子。如何找主旨句?&/p&&p&技巧有两种:微观、宏观&/p&&p&微观:找转折词、递进词、并列词等&/p&&p&宏观:观察句子结构
总分总&/p&&p&微观看词,像“但”这种转折词之后的内容是主要内容,宏观要分析段落大意,如果是总分,那么开头就是主要内容,分总是最后是主要内容。&/p&&p&现在很多题目有意省略转折词,让人很难判断主旨句。教大家一个秒杀题目的技巧,如果看到题目无从下手,那么主旨句是最后一句话的可能性在80%以上。&/p&&p&因为言语理解是我的强项,在我的qq群文件有我的公开课音频、教案和练习题,如果需要可以加群&/p&&p&资料分析&/p&&p&资料分析也是本人的强项,我参加的几次国考和省考,资料分析一般全对或者只错一道题。通常公考培训师会教你各种眼花缭乱的秒杀技巧,比如速算法等等,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估算和直除。因为道理很简单,计算的时间公式是这样:&/p&&p&计算总时间=思考的时间+计算时间&/p&&p&秒杀技巧往往帮你节约了计算时间,但是因为使用条件的限制和方法的繁琐,反而增加了思考的时间,实际上总时间并没有节省更有甚者做错。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这些秒杀技巧,想通了这个道理,我选择了最基本、最拿手的方法去做资料分析,所以在思考时间为零的前提下,我只要减少我的计算时间就好了。&/p&&p&举个例子让大家休息一下,男生估计都知道魔兽的人族天皇SKY,他并没有MOON眼花缭乱的技巧,每次进攻都是“带塔一波流”,每个对手都知道他如何进攻就是没办法破解。原因很简单,他把最简单的进攻技巧优化到最好,通过扎实的基本功让他登上最高领奖台。&/p&&figure&&img src=&/fead8d2ad474b57d105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1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p&&br&&/p&&p&资料分析也是这样,只要把最基本的加减乘除练到最好,一样可以全部做对。所以我每天都卡时间算÷23这种题目,对,每天都做而且做好多一直到考前,就是为了保持计算的敏感性。另外平时生活中买东西算钱或者看到数字就算算,每次在商家用计算器之前算出价格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p&&p&逻辑&/p&&p&我这个板块不是特别好,只是在平均水平之上,我只谈谈削弱和增强这种题型的看法。想必很多同学都对这种题型很头疼,不知道怎么下手。我认为这种题型算是一种“模糊的准确”,它的基础是形式逻辑的公式,要想做好这种提醒必须熟悉公式,另外,我个人觉得中公的逻辑比华图的讲解稍微好一点。&/p&&p&数量关系&/p&&p&这个题型我会放弃,因为我下了4个月的苦功夫,还是做题慢、正确率低。在权衡之后,我这部分全部选B,为什么选B呢?我统计过从11年开始近十年的国考正确答案,其中正确选项是B的概率最高。&/p&&p&有同学在留言里问想要高分,数量不能放弃,我只是针对我自己的情况,我选择了放弃,如何衡量自己是不是该放弃数量?我给一个标准,每道题作答时间在2分钟以内,正确率达到85%以上,最好不要放弃,如果达不到,你要想想这些时间用在资料或者逻辑、言语,是不是能够做对更多的题目。&/p&&p&还有个小窍门,因为省考数量相对国考简单,我一般做几道,时间来不及我会全选某个选项,比如做出来五道题,选项是BBCCD,我会全选A,因为选项的分布是平均的,你这样蒙对的概率也相对较高,这个小窍门推荐给不放弃数量的同学。&/p&&p&行测是压力测试,没人能够将题目全部做对,它的核心观点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拿最多的分数,合理的取舍是很重要的,一切的战术都是围绕这个观点,包括你们自己的复习时间,如何在几个月的时间获得效率的最大化。&/p&&p&&br&&/p&&p&&u&申论&/u&&/p&&p&申论并非机构宣传的那么神乎其神,只要用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想得一个高分是很简单的&/p&&p&&br&&/p&&p&什么是申论?&/p&&p&&br&&/p&&p&我想大多数的辅导书上都会写“申而论之”,这是一句非常正确的废话,在我看来,&b&申论是展现考生如何阅读信息和提炼信息,最后总结信息的能力&/b&,当然报考的岗位不同,考察的角度也会不同,对报考副省级职位的考生而言,材料和问题的设置都会要求的更高一些。&/p&&p&误区一:申论就是最后的小作文&/p&&p&当年在QZZN申论版潜水的时候,看到过很多考友发写的小作文求点评,大多数只有一句题目“请围绕.....”,然后就是考友的大作。我想,这大概是受到高考作文的思维影响,如果发个题目就可以写一篇文章然后称之为“申论”的话,那么我理解的申论是&b&材料+题目+小题+小作文题&/b&,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考友理解的申论是话题作文,而申论本身是材料作文,而且是有阅读理解题的作文。所以,每次我看到这些帖子,心里想就算让我点评,那也要让我看到材料吧,要不怎么能看出来作文是否紧贴材料呢。&/p&&p&另外,前面的小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在国考最开始那几年,前边的小题目是最后小作文的解题钥匙,(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单写一篇文章讲历年国考试题的变化)当然,由于题型的演进,现在的情况不能套用当年的方法,但是前面小题目的解答直接影响了考生最后的成绩,&b&所以,前面的小题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小题非常重要!!!小题非常重要!!!小题非常重要!!!&/b&&/p&&p&误区二:考试前根据时政热点准备几篇文章到考场上用&/p&&p&还是同样的原因,&b&必须根据所给的材料作答&/b&。同样的“三农”问题,只是角度的不同,材料就会不同,材料有可能只写了农民失地的问题,也有可能只写了农村文化的传承问题,不看材料作答就会答非所问,所以,&b&事先去猜热点压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一定要注意这点!&/b&我建议大家,走到考场后,就把之前看到的所谓申论热点全忘掉,老老实实的去看仔细手中的材料,把材料好好读透才是最重要的!&/p&&p&举个栗子,当年我师姐公考前压了一个产业升级的热点,小作文也反复修改过,甚至动用了家里人的关系把文章交给一个机关的写作高手润色过,到了考场果然那年的材料是关于产业升级的(如果你们做过历年国考真题大概知道是那年的题目),于是就用上了,原本以为肯定能拿高分,结果分数出来相当一般,她很不解为什么分数不高。这篇作文后来我也看过,但从文章看,确实是佳作,无论谋篇还是用词都很不错,但是没有紧扣材料,我觉得问题应该是这个。&/p&&p&不知道大家还记得qzzn上有个土地经济学博士申论45分的故事么?&/p&&blockquote&我的申论竟然只有45分,这个结果让我很惊诧,也导致了我基本上应该无缘复试了。要知道我的博士研究专业就是土地经济,论文方向就是中国城乡土地所有制转让问题。申论我甚至是提前交卷的。字迹工整,全篇没有一处涂改痕迹。所以很受打击。郁闷是难免的,因为我对申论的估分在60左右,也因为我在申论中所写的文字,基本上就是博士论文和在国内外发表文章的浅显缩写版,并且有意识地以政策研究室小职员写报告的心态和文字来行文的。而且,我放弃了英国年薪54万的生活,万里迢迢跑回国,化了几个月的时间报考,以实现自己心中的信仰,但结果确是这样,这结果就自然令人无比沮丧。
&/blockquote&&p&要说学术素养和专业程度,我们能比得过这位博士么?那么即使事前准备了热点也刚好考到了,我们申论的专业水准就一定能超过这位博士的文章么?&/p&&p&误区三:申论可以少看甚至不看材料作答&/p&&p&在考场上往往看到有些考生不看材料,上来就提笔写题,我觉得他是没有注意考卷的最前面写的&b&“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b&,为啥要特别强调阅读时间呢,我自己觉得以我的阅读速度,40分钟往往不够,因为所有的答题信息都在材料里,单找全关键的作答信息40分钟已经很勉强了,更何况还要提炼一些素材和观点用在小作文上,不仔细看材料的结果必然是无法紧扣材料作答,小题目也无法拿到更高的分数。&/p&&p&&br&&/p&&p&如何复习作答申论&/p&&p&&br&&/p&&p&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特别是大学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学,往往看书看不进去,走到考场,看到慢慢几页纸的材料就头大,更读不进去了,而正确的答案信息就在一些文章角落里。&/p&&p&所以,如果读几遍申论材料后,能够很快看到题目找到答案所在的字段,那么我认为已经把材料嚼烂了。另外,锻炼记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b&要达到看完材料能把材料复述的七七八八的样子&/b&,这在最后的小作文里能够凭借记忆把材料概括总结一下,起到紧扣材料的作用。我记得我11年国考的材料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刚走出考场的时候我甚至能够复述一遍每个材料的大意。&/p&&p&以上是申论需要储备的能力,具体如何作答题目呢?&/p&&p&我认为有这么几点要点:&/p&&p&1.不要把太长时间用于小作文&/p&&p&这么说的另一层意思是要把大块时间分配给小题目。为什么这么讲呢?道理很简单,小作文无法拉开分数。如果你对申论小作文的改卷流程有了解的话,应该知道申论的改卷和高考作文的改卷是差不多的。两个人给你分数,然后最后的分数是两者的平均分。评分方法是将文章分为一二三四几档,每一档分数有一个区间,多少分到多少分是第一档,以下依次类推,如果两个老师的给分差距在两档以上,那么电脑会自动给第三个老师改,如果还是有争议,最后交给组长定夺,如果一个老师一天内发生好几次争议给分,那么一天工作后组长会找他“谈谈心”,笑。这样的改卷流程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大家都往居中的档次给分,以二三档居多,甚至随便浏览一遍就给分了,写的好的和很一般的文章,由于老师没来得及仔细看,往往分数拉不太多,所以把时间花在小作文上是非常不划算的。我自己的作答习惯是,看完材料,大概还剩下110分钟到100分钟左右,&b&每个题目有多少分数我花多少时间作答&/b&,所以我小作文只用30到40分钟,这样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除了观点部分,其他都是我凭记忆对材料的复述,不是照抄材料,是复述。&/p&&p&2.注意答题的格式&/p&&p&特别是小题目,一定要分好层次,一点是一点,别让老师费劲去找答案,让老师看得爽,老师在分数上也会让你爽。&/p&&p&3.卷面上字体一定要整齐&/p&&p&我的字是非常丑的,每个人都这么说,但是字的好坏并没有影响我的成绩,因为无论高考还是公考,我的卷面上字体是很工整的,别人看起来虽然字不好看,但是读起来不费力,清清爽爽,而且我基本上不删改,有些错的字也只是轻轻划一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揣测一下改卷老师的心理就明白了,如果你是最开始改的那些卷子,老师可能还有心情好好看看,如果是最后几天,哇,老师看了好几天了,对着屏幕看,眼睛都看花了,看什么卷子都一样,突然来了一份字特别小或者脏兮兮的卷子,你觉得老师会给你高分么?&/p&&p&&br&&/p&&p&如何提高阅读能力&/p&&p&&br&&/p&&p&在我发的第一篇文章下留言的朋友说可不可以讲一讲具体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也提到了阅读速度其实很难提高。这点我非常同意,可能是我的表达不够清晰,我认为的阅读速度慢是这两种情况:&/p&&p&1.很多同学由于大学期间很少读书,申论材料读不进去或者入眼不如心,导致读完了材料做题的时候反而需要再去读好几遍遍,这样的情况下阅读速度是非常慢的;&/p&&p&2.阅读技巧不够,没能抓住段落的主旨,在无关紧要的段落浪费太多时间。&/p&&p&像这两种情况下的阅读速度慢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但是人毕竟有天赋的限制,申论考试也不是要求考生掌握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技。其实我本人的阅读速度是比较慢的,但我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p&&p&如果有看过2000年的申论真题材料的话,至少有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材料字数较少。确实,随着考试难度的提高,材料字数越来越多,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相应的增加。而且材料的编排也越来越复杂,2000年的材料基本上可以看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到后来申论材料里出现多个主题,不同文章里的段落拼接在一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p&&p&&br&&/p&&p&如何来提高阅读能力?&/p&&p&&br&&/p&&p&1.多读&/p&&p&我建议至少有二十篇以上申论材料的阅读,如果没有长时间多篇幅的锻炼,应付国考这种难度的的考试是绝对不够的。&/p&&p&2.读什么&/p&&p&读申论真题或者8000字以上的专题新闻,我个人并不建议看半月谈这个杂志,原因是文章太短,起不到锻炼的效果。&/p&&p&3.怎么读&/p&&p&我建议读一篇材料,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通读,大概了解每个段落章节讲什么。第二遍细读,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把段落大意写在纸上列一个提纲。第三遍整体把握材料。其实我的经验是到最后技巧运用的纯熟,第三遍可以省略,看看写在纸上的大纲即可。&/p&&p&4.读完之后复述一遍&/p&&p&这个非常关键,三遍读下来以后,检验一下你脑子里还有多少材料,用自己的话把材料里的关键信息复述给自己或者别人,然后看原文还有那些地方遗忘或者漏记了。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你对这篇文章就有了七七八八的记忆,看题目的时候会很快的找到关键信息所在的段落,另外,写小作文的时候,经过自己咀嚼过的材料可以用在上边。这个复述实际上还是锻炼自己的瞬时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p&&p&&br&&/p&&p&历年真题分析(日更新)&/p&&p&&br&&/p&&p&这里我想讲下历年申论的真题及真题演变,穿插讲一下解题的方法。本人有个雄心勃勃的打算,&b&从2000年国考申论一直写到最近的国考申论&/b&,希望能够坚持写完。&/p&&p&&u&2000年国考申论真题分析&/u&&/p&&p&在2000年的国考中第一次引入申论这种题型,真题材料很短,我直接放在下边。&/p&&blockquote&资料&br&  某省某市红星新村5号楼居民H状告X X印刷总公司的事情,历时一年多,始终难以妥善解决,人们议论纷纷。这件事,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涉及到方方面面,引起人们广泛关注。&br&  省政府调研室经反复调查,全面了解了各方面情况,整理出如下材料。&br&(1)日,50多岁的H,在家中突发脑溢血,虽经抢救,还是留下了严重后遗症。市医学院法医学系鉴定:H的后遗症达一级伤残,超标噪音是导致其脑溢血的诱因之一。于是,与“红星新村”大门距离不远的X X印刷总公司,便更成了众矢之的,红星新村居民原有的不满越来越强烈。&br&(2)红星新村,位于该市的城乡结合部。近十年来,这里日益成为人口密集的繁华地区,新村院内的5号楼,与X X印刷总公司的车间大楼平行,相距仅1.8米,而且只隔一道砖墙。1997年2月,车间引进安装了四台最新设备,投产后,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但从那以后,沉重、刺耳的机器轰鸣声便令小区居民不堪忍受。&br&(3)在机器开动时,居民们多次向110报警。干警对居民们的烦恼非常同情,多次制止车间夜间作业。但干警们也表示,对此类纠纷,实在爱莫能助。一些住户,纷纷想办法搬走。其中有的还是X X印刷总公司的职工家属&br&(4)大多数搬不走的居民,只好求助环保部门,不断向区环保局反映情况。区环保局在1997年6月和1998年9月两次实地勘测,都表明噪音严重超标。于是正式向XX印刷总公司发出限期整改的通知,并限定夜22时至晨6时不得进行作业。&br&(5)X X总公司很快将车间临近新村的窗户全部砌砖封闭,并提交了一份设置隔音墙的设想,但居民并不满意。他们反映噪音没有减少,车间生产还常持续到凌晨两三点,也一直没见过建什么隔音墙,噪音仍是每夜的噩梦之源。&br&(6)1998年12月,H经抢救终于脱险,便与其爱人,向市环保局提交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处理申请书》,提出要求印刷总公司依照环保法赔偿其各项损失12万元的申请。环保局作出处理决定,认定印刷总公司应承担部分责任,赔偿H夫妇直接经济损失的30%,即21500元。但H夫妇迄今未拿到任何赔偿。&br&(7)由于不服环保局的决定,印刷总公司于1999年6月首先诉诸该区法院,认为环保局的决定无事实依据,应予撤销。紧接着H夫妇也将诉讼状递到区法院,要求印刷总公司赔偿各种经济损失74000元。&br&(8)经过四个月的调查,区法院于1999年10月对H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印刷总公司的噪音影响周边住户是客观事实,但被告已经有所整改,而噪音也只是原告生病的诱因之一,两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决定驳回诉讼请求。&br&(9)H夫妇不服,立即上诉。他们的律师认为,区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因为一个结果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H的脑溢血就属这种情况,所以环保局的决定是合乎情理的;而区法院的判决存在矛盾,不能体现法律对公民的保护。&br&(10)印刷总公司请的律师认为,红星新村地处市区,抛开印刷总公司来说,其他噪音有的也已超标。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印刷总公司的噪音与H的疾病有直接因果关系。要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就不能让居民只从印刷公司一方找原因。该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是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br&(11)H案判决时,合议庭考虑到,如果H胜诉,住在X X印刷总公司附近的住户会纷纷效仿,雪片般的经济赔偿要求可能会把该公司逼上绝路。该法院正受理一起小区住户状告小区内建停车场,影响他们生活的案子,H如胜诉,市区汽车停到哪里的问题可能立即会带来更大麻烦。&br&(12)自1999年10月,H夫妇向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以来,又过去了三个多月。市中级法院感到此案难度很大,至今没有开庭审理。&/blockquote&&p&2000年申论要求&/p&&p&1. 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p&&p&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20分;报考海关、公安边检系统的此题40分。&/p&&p&2. 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注意:报考报考海关 (不含海关总署机关) 、公安边检系统的应考人员不作此题,作答不得分。满分30&/p&&p&3. 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p&&p& 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50分;报考海关、公安边检系统的此题60分。&/p&&p&为啥要把很长的说明注意留在上边呢?就是想告诉大家当年就有了副省级和地市级申论的区别,地市级答两道题,副省级三道题。而且当年不像现在,两个级别的卷子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题目,所以之前往往会有粗心的考生错答或者漏答,把地市级的错答成副省级或者漏答题目,我记得到了2010年的申论就把两个级别的卷子进行区分,副省级的拿的是副省级的卷子,地市拿的是地市的卷子,但是材料还是基本一样的,到后来连材料都不同了。&/p&&p&先看看题目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这类题目我认为可以称之为概括类题,以后的考试第一道题目一般可以归为概括类题目,只是设问方式的不同。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机构给的答案:&/p&&blockquote&该资料反映了现代城市在加速发展过程中所经常遭遇的问题:因传统遗留和盲目建设所造成的城市工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由于种种阻力,很难加以消除。但是,因为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环保日趋迫切,这种城市布局不合理现象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中心议题之一。”&/blockquote&&p&我认为这个答案存在的问题有几点:&/p&&p&&b&1.答案层次不明,关键信息无法在太长的字句里凸显;&/b&&/p&&p&&b&2.答案太过拔高。&/b&我特别想问一下答者你写的“因传统遗留和盲目建设所造成的城市工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是从材料的那段话得出来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城市的扩张是必然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大城市扩张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这个答案不仅拔高了材料,而且还拔高错了。&/p&&p&小题目是最忌讳答案写成一大段文字的,你让改卷老师如何在一大段文字中找到想要的答案,所以我建议采取加上数字顺序+提炼关键词句的方法,聪明的你如果注意,就会发现我写的要点就是这么来写的,比如“1.答案层次不明,关键信息无法在太长的字句里凸显;。&/p&&p&关于拔高的问题,我看到过很多人把问题上升的很高,最后都能上升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或者中国梦上边去,我觉得如果当过基层小公务员的话,就明白申论不应该这么答。&/p&&p&假设一个场景,你是一个基层小交警,你管辖的街道发生了两辆车追尾,你负责处理这个事件,事情处理好了,领导让你汇报这件事情,你该怎么回答?如果你回答:这涉及到我们如何建设和谐社会&/p&&p&,两个司机互相不谦让,和谐观念淡薄,被破坏了精神文明建设,我已经让他们学习相关文件,加强道德建设。我想你领导会对你说能不能说人话,笑。其实地市级公务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都是实际的事物,你把申论材料看成是具体的事情就好了,把具体的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拔高到理论高度,说句笑话,你都把大理论讲了,你让领导讲什么。
&/p&&p&我们再来看看题目二,“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类题目我们可以称之对策分析类题目,但是这道题目和以后的题目稍有不同的是,这道题目最好把原因也写上,然后写一个原因写一个对策,字数控制在350左右。&/p&&p&再看看网上给的答案:&/p&&blockquote& 关于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X X印刷厂一案,根据调查研究现提出解决方案如下:&br&  (1)目前,以企业自身出资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建立印刷厂的噪声处理设施,应将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坚决杜绝夜间作业,如有违反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br&  (2)基本维持市环保局的处理决定:印刷厂对H脑溢血病发负有部分责任,虽然印刷厂已有所整改,但已造成H病发致残,应赔偿经济损失。&br&  (3)设立居民可以直接反映噪声污染情况的热线电话,由市人大、市环保局联合组成监察小组,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环保问题。&br&  (4)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郊区建立一座高技术含量、高环保标准的新印刷厂,将市区内的印刷厂搬出。建议省政府制定禁止在市区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的规定。&br&(5)市环保局组织“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学习班,对各大企业领导进行轮训。&/blockquote&&p&我认为这个答案存在的问题有几点:&/p&&p&&b&1.只有对策,没有原因分析。&/b&“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最好是在对策之前先写一段原因分析,然后另起一段写对策,这样一个观点分两个段落写比较合适。这样写可以体现针对性。&/p&&p&&b&2.对策太过于空泛,没有依据材料。&/b&像这个【市环保局组织“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学习班,对各大企业领导进行轮训】,更不知其所以,笑。我个人认为,像撰写对策这种题目,最好是可以从材料里直接推论得出。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还是小题目的客观性很强,如果标准答案过于主观评分标准就无法执行下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阅卷老师怎么给分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答案来自材料,即使出现争论,至少我有材料做依据。所以对策太空太大是我们极力要避免的,这个道理还不懂的话,再看看我刚才讲的那个交警的笑话,相信你们能明白。&/p&&p&答好以上两题,那么第三题其实就很简单了。在申论刚刚出现的岁月里,回答前两题就会答最后一题,因为把前两题拼起来,就是最后的小作文。想想看,有问题概括了,有原因分析和对策了,在加个结尾和题目,这不就是小作文么。&/p&&p&最后建议你们,不要买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考报名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