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智育观

体育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山西成人教育》1995年10期
体育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摘要】:体育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李虎凤体育审美教育就是使学生通过体育审美实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智育是用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德育则是教育者按照...
【分类号】:G807【正文快照】:
体育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李虎凤体育审美教育就是使学生通过体育审美实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智育是用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德育则是教育者按照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思敏;[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旭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陈建华;[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张建伟,陈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杨丽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赵建林,杨胜利,白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胡爱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刘诗教,俞昌军,吕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周登嵩,刘海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冯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叶超群,康玉华;[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印华;[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敏;[J];体育函授通讯;2001年03期
陈济川;[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陈济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张涵劲,郑幸红,徐瑞芳;[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董金国;[J];体育函授通讯;1994年Z2期
艾琴;[J];体育师友;2003年01期
叶盛中;[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宋振庆;[J];财贸研究;1987年S1期
徐福生,熊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白晓军;[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闻樱;;[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刘媛媛;刘太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施江斌;;[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张传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谭静波;;[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农磊;;[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季伏昆;;[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纪念文集[C];2001年
潘智彪;;[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孙燕生;;[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马卫星;;[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赵玉梅;[N];学知报;2010年
梁学杰;[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临颍县王孟一中
孟燕;[N];学知报;2010年
吴小红;[N];安徽日报;2003年
郑海燕;[N];中国文物报;2005年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方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郸城县实验中学
许瑞红;[N];周口日报;2008年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N];光明日报;2009年
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
陈源;[N];广安日报;2005年
杨家友;[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祖国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郑素华;[D];复旦大学;2008年
赵崇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闫翠静;[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司红玉;[D];山西大学;2012年
金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闫春梅;[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徐国超;[D];苏州大学;2009年
杨云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覃江梅;[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丽;[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张苑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詹雪;[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周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刘国友;[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严萍;[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冯小靖;[D];河南大学;2011年
郑素华;[D];扬州大学;2004年
何平滚;[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狄俊;[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的位置: &
我心中的理想智育(上)
优质期刊推荐树立新课程理念,抓好中学政治课程实施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树立新课程理念,抓好中学政治课程实施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树立新课程理念,抓好中学政治课程实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树立新课程理念,抓好中学政治课程实施过程
(215200)江苏吴江松陵一中&& 沈建中
新课程改革是21世纪基础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遵循“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思想,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的需要,是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与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标准为未来打造了一把尺子,对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世纪新人才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旧有的教育思想、方式,要改变那种传统的、平面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把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中学政治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肩负着实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担。因此,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
一、树立“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的教学理念
教育应该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可持续发展,政治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一种能使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更好地不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养成能使人终身受用。“经师易做,人师难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有一位特级教师所教班级的高考成绩略低于别的班,学生知道此事后,去宽慰他们的老师。有的说:“您在课堂上传授给我们的东西很多,我们已经铭记在心,它远远不是一两次考试的分数所能反映出来的。”有的则在信中写道:“你知道吗?我正是受了你的影响才报考师大的,从你的身上我学到了教师职业的美好……”,因此作为一位老师面对分不如人所带来的压力和尴尬时要不失自信不断改进工作,但切不可舍弃自己的教学理念而随波逐流,因此政治教师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挑战,勇于走出“应试教育”误区。因为应试教育不除,人文精神不复,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政治教学就永远不会走出低谷,政治老师就永无“翻身”之日。蔡元培曾经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一个政治教师如果只为分数而教书,课是肯定上不好的,而有些政治教师是为分数而教也是迫于压力不得而为之。因此当今的学校教育切不可企望毕其功于一役,奉分数为神灵,而是要为学生的将来考虑,要考虑今日他们学什么,怎么学,打怎样的基础,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就是人文教育体现教育的长效性。
其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是一丝和煦的春风,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基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需要学校持之以恒来营造,教师主动建立,学生紧密配合,社会和家庭广泛认同,为学生乐于学习、好问创新、主动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自觉接受素质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基础,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会导致教育形态扭曲,使学生身心受到挫伤。在和谐师生关系氛围内,教与学双方都会以积极主动,而且富有创造性的热情的态度去完成和实现一定的教学过程,并且双方都能达到一种理想而满意的效果,
再次、要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来完成政治教学的育人任务。政治的德育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等方面,是育人的基础。政治教学不仅要注意工具性的训练,而且要贯彻思想性的教育,政治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政治智育以丰富和提高学生优秀的科学文化涵养,开发学生的智能为目标,是政治教学的核心内容。政治美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政治教学的内容包含着人的审美追求、审美体验和审美倾向,政治美育的核心就是要塑造美的心灵,这有利于促进政治德育和智育功能的实现,全面完成政治教学的育人任务。总之,中学政治教师要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尊敬,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在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层次置疑、实践参与法等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义,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尊心这个有利因素,掌握及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同时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下面笔者就从教学方法谈一下抓好中学政治课程实施过程:
(一)层次置疑法
所谓层次置疑法,是将某一章节分层次设计成若干个循环渐进的问题,促使学生自己读书,动脑思考,然后逐个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尽快养成自己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习惯和本领,同时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应充分考虑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当整整一堂课的内容化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后,学生可主动、积极通过阅读书本,及时思考并完成有争议性的问题,多层次递进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使知识的传授水到渠成,这种方式能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观察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层次置疑推进法的另一表现形式是让学生在学完新知识以后实行自主编题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一框编一题”的活动,教师应限定范围题型或提供有关材料数据要求,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针对教学重点或难点,让学生分成小组或以个人为单位自编习题,编好的题目可以自编自解或他编我解,一旦学生出现“山穷水尽”之时,教师可适当点拨,无疑会帮助学生“柳暗花明”。
作为层次置疑教学法,在把握整体大目标的同时,作为教师也不应忽视从属于整体的小目标,而且小目标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这些小目标之间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关系层面,因此作为课堂中每一次设计题目都应指导学生体现上述特点,例如在《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这一节内容里,有学生从下面的角度设计了类似三道题目,实为一题的方案:第一、历史上机器大工业是怎样产生的?它与现在所指的工业是不是一回事?第二、为什么只有现代化大工业才能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机器大工业的支柱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如何表现它的作用的?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回答“怎么样的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个问题扩散和延伸,这三个问题既相互联系又有侧重,从整体上提示了整框内容的内在联系,使教学重点真正落到实处,学生通过置疑编题及老师巧妙点拨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掌握教学目标的能力。
俗话说:为学患无疑,生疑则有进。诱发学生产生疑问、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这是课堂双向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学生能够发现知识上的重点或难点,并大胆发问,那么可以证明该学生的思考已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此时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绝不能疑而不答,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且有针对性地当堂给以释疑解惑,从而有效地防止学生在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断层”。因此如何将学生眼中公认枯燥乏味的内容,运用现代媒体工具设计成一个个有趣味的问题,是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有效刺激学生的“动情点”,运用恰当可以及时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去。比如在“《国有企业》教学中,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国有企业比作是一艘航空母舰好还是比作一艘豪华的泰坦尼克号游轮呢?另外航母或游轮具体的方向是哪里?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并以图像、漫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中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出回答,决定了它应该是一艘航空母舰,而不是一艘中看不中用的游轮,它的最终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样一解决,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思维形象能力,使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实践证明,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笔者在在新课改中注意通过层次质疑,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思悟,从而使学习变得容易、快乐,发展了学生的情感能力、思维能力。
(二)实践参与法
&所谓实践参与法就是鼓励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的教学方法。当学生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时,课堂发言将会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得整个发言有板有眼,群体气氛活跃。例如在《价值规律》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课知识点,要求学生在上课一周前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去了解关于商品的价值、价格、价值量、供求之间的关系,用调查研究得出的大量关于价值与价格、价格与供求、价值与价值量等第一手感性材料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同学就很容易接受理解。在《财政和税收》中请财政局和税务局的有关同志来校开设专题讲座,这些同志生动活泼的例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借此机会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识空间。
中学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结合教材与社会生活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怀着知识到社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去了解社会,审视社会,真正做到让政治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学政治课中的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政治教学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会教”转到“学生会学”,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恰恰是我们当前进行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因此中学政治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理念,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上述两种教学方法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学生,是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才能体现着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之情。落实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中学政治教师应不负新课程改革赋予的使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提高和升华,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生动活泼的人、能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年学前教育学教案8415632.doc 9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区别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什么是教育?
今天,“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
可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和规范的教育,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因而在近现代成为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对其他各种教育起着示范和主导作用。这是我们讲的广义和狭义的教育,明确了教育的概念后,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及其年龄划分
学前教育: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
通常们认为,3岁前是儿童身心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从出生到3岁前为婴儿期教育阶段,也称先学前期。从3岁到6、7岁称为学前期。由此构成了完整的学前教育阶段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学前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泛指0——6(7)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指凡由社会设施或资助,实施或辅导的各种机构或组织。在我国以托儿所、幼儿园为主。此外,还有多种形式的家庭托儿站、游戏小组一、咨询所等。
学前教育学: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方法,揭示在儿童和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怎样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儿童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几方面主动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极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0——6岁前儿童教育问题
研究内容:(讨论:你认为学前教育应该研究哪些内容)教材的体例
研究任务: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研究,探讨规律,指导实践,提高学前科学教育水平;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措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三、学前教育学的特点
  1、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2、综合性的学科;
3、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4、不断发展的学科。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学前教育学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掌握各阶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教育观点。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各发展阶段主要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极其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发展阶段
对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回顾,能够使我们更明确认识这门学科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分析与评价。
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最初散见在谚语中,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等。国外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很早提出关于教育的一些看法和主张。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马教育家昆体良。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还第一次提出了儿童从出生起就在专门机构中养育的学前公共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也曾提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内容。
中国古代有些教育家十分重视学前教育, 如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认为俗谚“教儿婴孩”,很有道理;并强调父母对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 宋代朱熹也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主张“生子必择乳母”,“乳母之教,所系尤切”,必须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才有利于婴幼儿的保教
二、萌芽阶段(十六世纪后)
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已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很有影响的教育专著。在不少论著中都概述了学前教育的思想,与古代相比,则更加系统、完整和更有现实性。影响较大的教育著作主要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
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三、初创阶段(十八世纪二十世纪前半期)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学前教育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代表作《人的教育》。这本著作主要论述了关于婴儿期、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发展和教育,展示了其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也是由.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
主要贡献包括:
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