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应该歌词

作为家长,我应该怎样了解我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作为家长,我应该怎样了解我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你要想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就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向学校问问老师孩子的学习情况,问一些哪里需要跟孩子补习的地方,错的地方不要用暴力,用讲“道理”的形式。多和孩子沟通,和孩子做朋友,他就会把什么事情都告诉你了麻烦采纳,谢谢!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情感在线】&&宝宝外出&闯祸&,作为父母的我们该怎么做?
来自妈妈帮社区:
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也太不负责任了,没人性
这样的父母还能教育好孩子 反正我是不信 首先他们丢弃孩子就已经无人性了 再者孩子打碎了杯子 作为家长 就应该承担责任 照价赔偿
这个家长的行为是希望他的孩子以后也像他们一样没有教养吗 这哪是想教育孩子 是想趁机抛弃孩子吧
就是打碎了一两百万得东西也得赔,怎么能跑,孩子好可怜
这一对奇葩父母,
这样的父母,表示真的很奇葩。真是教育的话,绝不会真正离开。感觉不是亲生的一样。
小女孩的父母是借机教育孩子吗?我看是想找个借口把她给扔了吧!
我想没人会理解这样的教育方式
只能说这是亲生的吗?表示很不理解,大人都这样了还怎么教育小孩啊,奇葩!
这对夫妇的教育方式过激了,方式不对!该赔人家东西时就得赔,还有,可以教育孩子,这样不对,慢慢引导孩子!这样做恐怕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让孩子以为犯了错误,父母不要他了
这样会吓坏小孩子吧,再怎么样也不能这样做吧,这样的做法对孩子太残忍了,孩子需要耐心的教育,这样怕会对小孩造成心理阴影
这种方式太极端了
一点也没责任感
这样的父母还能教育好孩子 反正我是不信 首先他们丢弃孩子就已经无人性了 再者孩子打碎了杯子 作为家长 就应该承担责任 照价赔偿
这个家长的行为是希望他的孩子以后也像他们一样没有教养吗 这哪是想教育孩子 是想趁机抛弃孩子吧
我觉得不是想趁机丢掉孩子 就是这对父母有病 都是傻子吧
大清早的看到一朵花叫奇葩,一二十块钱,那么小的孩子,要是我肯定先给钱,好好和孩子说,告诉她,她的不小心犯下的错以后怎么去避免,她们着实给孩子当了坏榜样啊
这样不行,教育孩子其实言传身教最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应该约束自己的言行。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
从小教育孩子出去不能乱动东西,动坏了会被骂或者需要赔!我儿子现在不到两岁出去从来不乱动东西!一进到店里我就告诉他,你不能乱动东西,乱动阿姨会骂你的!我儿子就说骂骂,然后就不会动!好像只有一次去超市拿了个散装的饼干放车里了!出现意外情况那是家长教育的缺失!家长必须要承担责任,扔下孩子跑了更不对了,怎么为人父母的?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信息加载中...
最好的胎教: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想。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做父母,谁不会?还用你来教吗?我无意教大家怎样做父母,只是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自己的看法。做父母,表面看起来容易,好像谁都会,实际上,所谓照顾孩子并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孩子也是做父母的一项主要内容。而提到教孩子,可能真的就有父母不会教。&&&
  我想大家一定对去年豆瓣网上那个名叫&父母皆祸害&的网络讨论小组记忆犹新,该小组的主要成员为&80&后,他们在一起批评父母,甚至是宣泄自己的愤怒。
  &&& 我不知道他们的父母看到这个会有什么感想?但我想,最起码,他们的父母会感觉委屈,他们会认为:我辛辛苦苦养育孩子,为孩子牺牲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东西,孩子为什么不领情?
  &&& 也目睹过很多妈妈的教育方式,记得有一次带孩子去公园玩,看见一个孩子因为好奇抢过妈妈手中的相机照相,不小心将相机摔在地上,那位妈妈立刻骂自己的儿子说:&你知道这相机多少钱吗?你摔坏了好几千块钱,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还有一次去朋友家玩,朋友向我诉苦说:&我儿子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了,为了他,我已经两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了,他怎么就不知道父母的苦呢?带他去超市,见了玩具就想买,他从来不体谅父母挣钱的辛苦&&&
  &我孩子现在很叛逆,越不让他干的事他越要干,每次他不听话的时候,我都会打他。&
  &我孩子特别不珍惜东西,我给他买的新玩具,玩不了几天,就会被他拆烂;给他买了水枪,他玩了几天后,非要尝试着往水枪里放沙&&就这样,弄坏了很多玩具。&
  其实,像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并不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却一直以为是孩子出了问题。这样的家长有一个共同点:出了问题,先从孩子身上找原因。无论任何时候,当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做家长的,都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是没有错的,孩子的错一定是家长的错。
  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后很优秀,有的孩子却不呢?归根结底,都是家庭教育造成的,不同的家庭教育会造就不同的孩子。教育专家孟迁说过:家庭教育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孩子身上的问题太大,而在于父母头脑中障碍太多。广泛的无知、狭隘的观念、简单的思维反映出家长的认知缺陷。假如一个人的胃有问题,那么他吃再多的美食也无法获得营养;假如父母自己的认知有缺陷,那么,再多的知识和建议也无济于事。
  其实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父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我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父母要转变观念,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要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也是。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不是任你摆布的木偶,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包括,允许孩子成长中犯错。不要以为孩子小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有思想,只是这思想经常不被家长理解。
  遇到什么事情时,允许孩子表达他的观点,并尊重孩子的意见。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理解,不是家长泛滥的爱。所以给孩子什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是否需要。如果孩子已经吃饱了,你还要求孩子再吃点,结果孩子撑着了,那他就会认为你根本不理解他。无论任何时候请记住,孩子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二、不培养太听话的孩子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只要听话服从就是好孩子,实则不然。太听话说明家长没给他一个自由的环境。太听话的孩子,多数往往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有想法也不敢在父母面前表达,这样的孩子,创造性稍差。
  当孩子太听话,从来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做父母的就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当孩子犯错时,你是否大声呵斥、批评孩子了?犯错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经历,孩子会在犯错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宽容孩子,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才会真正独立。
  三、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毫无条件的。
  作为父母,将孩子养大、教育好是你的责任,至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听话,会不会成为人中龙凤,会不会成为班上的学习尖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感觉到快乐,是否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只要孩子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就不要强求他必须出成绩。
  父母也不要总想着,我对孩子好,就是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听话,不顺从我,那么我自己的付出都白费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为了孩子回报你,那你就别提父爱母爱有多伟大了,说来说去,你养孩子还是为了你自己。
  四、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正确认识孩子,尊重孩子,就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探索这个世界。比如,二岁的时候,他可能喜欢玩耍;三岁的时候,可能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四岁的时候,可能喜欢模仿;五岁的时候,可能非常叛逆&&这其实都是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方式,请允许孩子自由地发展。
  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当孩子喜欢玩耍的时候,就尽情地陪他玩,满足他想玩的心理需求;当他喜欢重复的时候,不要嘲笑他、打击他,家长要尽可能地耐心地等待孩子做他一直重复做的事;孩子喜欢模仿的时候,那就让他模仿;孩子叛逆的时候,允许他叛逆,家长这时候要注重照顾孩子的情绪,不要指责、打骂孩子,过了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他的能力在叛逆中得到了提升。
  & 那么父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父母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情绪平稳、心态豁达、行为具有理性的父母,会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为他们的健康人格奠基。因此,父母最好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遇到压力、困难时,学会自我减压。当孩子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时,也才能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如果孩子每天看到的父母都是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那么孩子也一定会具有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二、父母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
  我们父辈养育我们,主要是靠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经验,他们的父母就是那么养育他们的,所以他们也那样养育了我们。如今,传承性的经验型教育方式早已经过时,也不再适应当今这个社会。只有父母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我们的父辈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儿,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中很总要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作用甚至要超出学校教育。所以,父母要具备科学的教育孩子的能力和观念。
  三、父母之间的关系要和谐。
  不记得谁说过这样一句话,父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他的母亲。家长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恩爱,和谐的家庭环境。有了良好、和谐的环境,教育才会有效。如果父母整天吵架,孩子天天处在担惊受怕的环境中,他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吗?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乐园,父母之间和谐了,才有可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才会得到良性的发展。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教育自己,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首先成为这样的人。
  四、父母要具备良好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父母可以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利用周末出去打球,晚饭后一起出去散步,或者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用来看书。做这些时,要尽量带着孩子,让孩子于无形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使孩子受到熏陶和感染。
  具备良好的生活方式,就会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孩子的身体素质也会在锻炼中得到提高。父母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休闲活动,多陪孩子运动,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具备旺盛的精力,抗挫能力也会增强。
  五、父母要提高认知能力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我想补充一句,教育孩子,是一项需要终身修炼的艺术。就像上面案例中提到的那位妈妈,其实她女儿的表现很正常,孩子对她未曾接触过的东西感兴趣,她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探索、感知这个世界,而那位妈妈却因为孩子弄坏了光驱而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对孩子进行罚站。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扼杀孩子的创造力,造成孩子做事畏手畏脚,缩头缩脑,不敢尝试新事物,也接受不了挑战。归根结底,是那位母亲的认知能力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她有那样的教育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
  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就要多看书,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自己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就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理解孩子的行为,教育孩子时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犹如我们生命中的方向盘,方向不对,育儿中就是南辕北辙,走得越快,离既定目标就会越远。
  有很多倡导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警句在警示着我们&&
  世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非凡的家长;
  孩子的错,都是家长的错;
  别因为你的无知,而误了孩子;
  现在家长的教育理念远远落后于孩子的成长速度。即农业化时代的教育理念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孩子,孩子怎能不出问题。正象骑自行车的技术驾驶汽车一样,怎能不出车祸。驾驶汽车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培养孩子也要有与同时代匹配的教育理念。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我在报名学习了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家庭教育是一门应用科学,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培训和专业人才)。自从报名学习后,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眼界开阔了,思路宽广了。我所掌握的育儿知识,只是一丁点皮毛,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到了自己眼前巴掌大点的那片天。跳出去才发现,育儿中有很多更精彩的理念和观念。尤其是听了那些专家讲座后,我感觉 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进一步领悟了育儿中的精髓。
  当然,我不会把其中的教育理念搬到一恒身上套用,学习那些,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认知能力,这就足够了。而且,我一直坚信,女人将钱和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多学习,多给自己&充电&,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会让女人看起来更有气质,人的心态也会变得年轻。
  先声明,我不是做广告,只是感觉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急于和大家分享。大家有时间可以听一下中华家庭教育网的和,我看了很受启发。
  眼光有多远,决定我们走多远。如果我们走在了别人的前面,我们就领先一步。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家长的家庭教育学习不能等。为了孩子,我会努力学习!
&&&&发布于日 00:00 |
阅读数(6873)
此文已被博客管理员""推荐到博客首页今日热文,奖励30分
上一篇:下一篇:
谢谢你的信任,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请教!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一恒的世界
身边的知己
优美散文博客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887
评论数量:14897
访问数量:2967994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这么焦虑?
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这么焦虑?
孩子一出生,很多家长还没来得及体味下喜悦,就开始有了强烈的焦虑感,买什么尿布,喂什么奶粉,用什么沐浴露;孩子一天天长大,会爬了,会走了,焦虑感不仅没有由此减轻,反而更加严重,要不要用学步车,要不要用闪卡、识字卡,买什么书籍和玩具,去哪些早教机构,上什么样的幼儿园;当孩子开始入园,就更要考虑,如何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小学入学准备。
上了小学,更不用说了,作业多了怕累着孩子,作业少了担心学不扎实,兴趣班上多了孩子烦,上少了又怕耽误孩子,晚上心疼孩子睡的晚,早上又气恼孩子不起床,个子长的太高或太矮,吃饭过多或过少,性格开朗或文静……这一切的一切,我相信每个家长都历历在目,感同身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家长无比焦虑,无比抓狂。
我知道,中国现实的教育制度、医疗体系、自然环境、安全状况、家庭结构……种种因素,累加积到娇嫩的孩子身上,的确让家长不由得不为此焦虑。
说实话,我们家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孩子吃饭少,身材瘦弱,我们也想办法让她吃的更多,多运动;幼儿园没有学习拼音、数学,上小学遇到不小的困难;上学后,也一样面临着兴趣班、功课、睡觉上学的种种苦恼。
但是,随着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寻找到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幸福和快乐;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不应该一个阶段为另一个阶段牺牲;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尊严和选择的权利;保持对生活的、知识的每个领域的兴趣,比暂时获得成绩和分数更有价值;人的成长,是有客观时间规律的,违反了就会失衡;没个人的幸福,在于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而不是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慢慢放松了更多的要求,发现其实也并没有损失什么,落后什么,耽误什么。或者说,失去的那些,我们觉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拿早上上学来说,过去都是闹钟一响,我就火急火燎地从衣柜里拿出衣服扔到孩子床上,然后一把把孩子从被窝里拖出来,孩子还闭着眼睛我就给她穿完衣服拉到楼下梳头洗脸了。在上学的路上,我一路带着孩子飞奔,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
后来呢,经过和孩子商议,每天早上,我把孩子叫醒,告诉几点钟出发。然后我自己穿衣、洗漱,孩子就只能自己起床、穿衣,我不再催促,如果孩子慢了,就只能承担迟到的结果。
在送孩子的路上,我也不会因为时间紧张而加快脚步……自从这样做以后,我们发现,孩子反而动作快了很多,经常问“还有时间吗,迟到了吗”。而且,以往我们往往是卡着点儿到学校,现在反而都是提前到校。
心态调整过来了,方法也就出来了。是啊,即便是因为孩子自己的原因,迟到了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会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改进的方法的,会修复自己的错误的。但是,如果因为每天都担心迟到,而把整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搞得人心惶惶,紧张兮兮,其实是很不值当的,也让孩子从心理上对上学有抵触感。
如果每天早上,都轻轻松松的去上学,路上和孩子聊聊天、讲讲故事,孩子就会很期待上学的路程。那样的话,孩子就会积极地起床了——当孩子觉得要进行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公园、玩游戏)的时候,自然就有了起床的动力了。
为什么单拿早上起床的事情做个例子呢,是因为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位家长的述说:
“我是一个9岁男孩的妈妈,今天早上为了坐上公交车,我又一次拦在公交车前,逼停公交车让我们上车。把孩子吓到了。哎,我该怎么补救这事?”
这个留言的每一个字都让我久久无法释怀,妈妈拦住公交车的场景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我不知道这位家长如何这般焦虑。当对孩子的焦虑过于积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做法。和上学迟到相比,妈妈拦住公交车的做法,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怎样的伤害?
我不是想批评这位妈妈,相反,我非常心疼她,以及所有的家长。是的,很多很多的因素,才把我们这一代的家长,本应该温柔体贴幽默风趣的面庞,变成了着急焦虑严厉残酷的形象。但是,我们不能被现实携裹牵引,被现实打垮压倒。我们要凭着自己的能力,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步走下去,让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都幸福、快乐。
下面是上海的《东方教育时报》对家长焦虑的话题的一次访问,或许,可以让一些家长调整一下心态,放松一些情绪,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方法。
第一问:别人的孩子都在学,我的孩子要不要学呢?
第一问:“你儿子在哪里学画画,她女儿在哪里学跳舞,我家小孩也想学……”诸如此类的交流帖一直是各家育儿论坛上的人气帖。在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也透露着家长的烦恼、焦虑和依赖。那么,家长该怎么办?
这里面透露出几个问题:1、别的孩子学了,我的孩子也要学;2、别的孩子学的好了,我的孩子也不会学的差;3、我的孩子学的更好,才能成功,才能幸福。
首先,别的孩子学了什么,你的孩子并不一定要学。为什么呢?每个孩子生来的天赋不同,对某种知识和技能感兴趣的时间不同,完全没有必要按照别人的项目和节奏来规划自己孩子的学习。
其次,没有绝对好的学校,也没有最好的老师。同样一所舞蹈学校,同一个老师,也会出现有的孩子学的开心,有的学的烦恼。教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施教的对象,是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老师和学生,互相都合适了,才是最佳的效果。
最后的问题,是家长的人生观所引起的焦虑。很多家长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也就是说,自己家的孩子,一定不能落后,最好比强,才能成功,才能幸福。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焦虑。在现代社会中,早已经可以是“共赢的幸福”,也就是说,你的幸福完全不需要建立在比别人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话,家长就完全可以很淡定地处理这些事情了。如果孩子对某项知识和技能不感兴趣,就不要强求;如果感兴趣,就带孩子去体验;经过不同的学校和老师的试课,确定一个适合孩子的。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孩子丧失了兴趣怎么办呢?很简单,尊重孩子的感觉,让孩子自己抉择。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会比较忧愁,觉得孩子没长性,不能够坚持,毅力不足,需要锻炼和改进。
其实,在教育体系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被称为“兴趣探索”,就是说,孩子通过尝试,去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的一个过程。
第二问:别人家孩子学习好性格乖,是不是有特别的教育方法
第二问:很多家长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性格乖,于是,就很想借鉴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实行。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在家庭教育中,首先是家庭,其次才是教育。当一个家庭已经有良好的氛围,有统一的价值观,也就无需专门提出专门的教育方法。
其实,在西方很多家庭里,是没有所谓的家庭教育方法的,市场上很少而家长也不怎么看家教图书。为什么呢,很简单,孩子主要依靠家长的言传身教来学习。根据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父母教育给孩子的。所以,我经常强调:只有家庭教育观念,没有家庭教育方法,就是这个道理。
在家庭里,父母怀有正向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高品质的生活品质,营造一个和谐恩爱的家庭氛围,比任何的家教方法都有用一万倍。
正是因为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权利,家长要花时间陪伴孩子,要蹲下来听孩子给你讲的每一句话,听取孩子的意见,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如果能够给孩子送出这份礼物,比任何昂贵的兴趣班学习班、漂亮的玩具以及世界上最好玩的过山车都有价值。
世界上没有适合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对于家庭教育,每个家庭是不同的,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只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不可能有标准化的具体方法。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家庭,针对不同的孩子,可能完全是不同的效果。
其实,这正是教育的本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孔子还是柏拉图,都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样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甚至会使用完全相反的教育方法,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问:焦虑、攀比、生怕落后,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第三问:教育依赖心的本质是什么?焦虑、攀比、生怕落后……这些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这些年,中国的社会环境变化很大,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有很强烈的紧迫感,生怕错过发展机遇,落后于时代的进程。
那么,在家庭教育领域中,就导致家长对待孩子像对待一个项目一样的心态。我不止一次地见到,家长把在公司里对待员工的方式和态度来针对孩子的教育,恨不得给孩子制定年度计划,每个季度跟踪KPI完成情况。
但是,我要说的是,孩子不是员工,家庭不是公司,生活不是市场,人生不是竞争。家长的教育依赖心,来源于自己的不自信。为什么不自信,正是把人生当作战场,而非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过程。
我信奉一句话,那就是“生活是理想和兴趣的演出”,我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人生幸福。幸福是自己去体味的,而非做给别人看的。当知晓了这一点之后,自然就不会为外界的变化而焦虑了。
家长对教育的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自信。很多高中学生的家长来咨询我,问我孩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什么专业,大多是这么表述的:“哪所大学好,什么专业好找工作”。我越过家长,直接问孩子,“你想上什么大学,你的兴趣是什么”,可惜的是,很多孩子和家长一样迷惘。
要知道,今天的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知识的更迭以年计算。家长以为可以带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其实都是可以很快被替代的“快消品”。这就是盲目跟随,急功近利的后果。
孩子成长过程中,语数英的知识,钢琴美术体操的技能,这些是硬功夫;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等,则是软实力。就像一台电脑,硬件固然重要,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软件。软实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响发展、最能营造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
第四问:谁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
第四问: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选择很多。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也有各种培训机构,还有众多的家教书籍。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做有独立思考力的父母?
很多家长都在“谁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问题上有认识的误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不是家长,应该是孩子。
当家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领域、人生经历施给孩子教育方法时,就把孩子的未来限定在了自己规划的一个小圈子里。这是非常局限的方式。
家长,给孩子的,不是“教他做”,更不是“替他做”。恰恰相反,应该是给他空间、给他自由,“让他做”,甚至是“给他错”。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家长是供给他一个爱的环境,让孩子自然地生长。这是一个不可剥夺地、天赋的,也是必须由孩子自己去经历的一个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正是生命的意义。
那么,再回过头来看父母自己的生活。我一直都倡导,在家庭里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谁也不要为谁牺牲自己的生活。作为父母,也有追求自己的爱好的权利,而且,这个爱好完全可以和孩子没有关系。
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好自己。在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幸福,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父母不应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追求,一个热爱阅读的妈妈,胜过整天逼着孩子读书的妈妈,一个积极努力的爸爸,胜过把人生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爸爸。
第五问:人生是一个目的还是一个过程?
第五问:既然学习不是复制,那么父母该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特质,编写个性化的教育密码呢?
教育可谓是天下第一难的事业,因为它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其他。其实,所有的教育思想,最终指向一个哲学命题:存在的价值;父母拥有怎样的人生观,就会期许自己的孩子度过怎样的人生;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人生是一个目的还是一个过程?人活着是为了摆脱现实的奴役,还是为了适应现实?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有的,只有你的孩子,你的家庭。不要想要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更不要期望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无论哪种教育思想,哪种教育流派,最后都要和当下的社会环境、时代氛围结合在一起。
每个家庭,每对父母,都是不同的,他们各有各的才华、性格;每个家庭,每对父母,也应该是相同的,就是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对家庭成员的责任,对孩子的爱。
在爱的前提下,做独立思考的父母,给孩子营造个性化的发展氛围并非难事。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找出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兴趣所在。并且,自己多学习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甚至是社会学、哲学的知识,这并不是要直接去使用的,而是充实自己知识体系的。
最后,每一个来到世上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给孩子尊重,给孩子自由,给孩子爱。孩子创造奇迹的能力,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任淑一 新书 上架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为毕业生我应该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