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论》和《李维史论》之间的冲突

政治学名著《君主论》(插图本)北京举办读书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北京科技大学的银杏树在一夜之间变黄了,为美丽的校园平添了几分秋意。下午15时,在北科图书馆一层的酷云咖啡,由北京吉版图书与共识网联合举办的《君主论》(插图本)线下读书会正式开始了。
本次读书会讨论书目——《君主论》插图本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成书至今近五百年,却仍是政治学的不朽名著。
此次读书会邀请到了《君主论》(插图本)的译者——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刘训练老师,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庞金友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惠媛老师、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张驰老师三位嘉宾到场。四位老师与现场众多读者一起探讨了《君主论》以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与哲学思想。
中央从右至左四老师:谢惠媛、刘训练、庞金友、张驰
译者刘老师以比较目前《君主论》各种译本间优劣作为开场,并且着重讲述了插图本与商务印书馆潘汉典译本间的渊源与区别。由各译本间对于核心概念和关键语句译法上的差别,引出了对于《君主论》一书中关于君主应当如何掌管国家以及协调各方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之后,清华哲学博士谢老师从哲学角度出发,论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哲学观点及其思想与学术价值。张驰老师承接谢老师的话题,进一步从政治学角度分享了他在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关心什么、君主与人民、官僚、军队间的关系等问题上的见解。他认为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第十九章中关于军队的内容是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后又结合宋史与公民兵制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庞老师谈及为什么《君主论》总是政治学本科与硕士必读书单中的第一本?在列举了思想史上的众多巨人的共同点后,他认为马基雅维利从人性的需求出发,让政治开始摆脱了道德和神学的束缚,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这正是其思想的最大价值所在。
主讲人刘训练老师正在讲述评论《君主论》各译本
随后的读者互动环节更是渐入佳境,读者与四位老师间的精彩讨论将整场读书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现场就《君主论》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有何借鉴价值、《君主论》与《李维史论》间的渊源与矛盾、马基雅维利与黄宗羲等人思想间的联系以及民主共和思想为何没有在古代中国形成等诸多话题进行了讨论,四位老师你来我往,纷纷表达了各自的见解,讲到精彩之处,更是引来了现场读者们的阵阵掌声。由于现场读者的热情参与和各位老师的精彩讨论,原定于下午17时结束的读书会又延长了近一个小时。
读者正在就《君主论》话题与几位老师讨论
作为出版单位,北京吉版一直努力与对学术领域的经典作品感兴趣的读者加强联系,本次读书会的举办恰是一次成功的经验。随着众多好书的不断上市,我们将继续举办更多的此类活动,敬请期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何可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129025
播放数:115139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 &&&
作者简介 ? ? ? ? ? ?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Niccolò Machiavelli )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冶家、外交家;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思想家。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里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并且又一次指出马基雅维里及其后的一些近代思想家使政治研究独立于道德,他说:“从近代马基雅维里……以及近代的其他许多思想家谈起,权力都是作为法的基础的,由此,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所剩下的是独立地研究政冶的主张,其他没有别的了。”马基雅维里是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有“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之称,并且是历史家、军事著作者、诗人和剧作家。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有其传世的著作,包括《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著〔罗马史〕前十卷》三卷(下称《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八卷、《兵法》(直译:《战争的艺术》)七卷、《曼陀罗华》(喜剧),还有其他剧本、诗、文以及大量的关于出使各国的情况报告和通讯等等。 目录 ??????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上洛伦佐?梅迪奇殿下书 第一章 君主国有多少种类?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第二章 世袭君主国第三章 混合君主国第四章 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 第五章 对于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应当怎样统治? ? ? ? ? ?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上洛伦佐?梅迪奇殿下书 第一章 君主国有多少种类?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第二章 世袭君主国第三章 混合君主国第四章 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 第五章 对于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应当怎样统治第六章 论依靠自己的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 第七章 论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运而取得的新君主国第八章 论以邪恶之道获得君权的人们第九章 论市民的君主国第十章 应该怎样衡量一切君主国的力量 第十一章 论教会的君主国 第十二章 论军队的种类与雇佣军 第十三章 论援军、混合军和本国的军队第十四章 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 第十五章 论世人特别是君主受到赞扬或者受到责难的原因 第十六章 论慷慨与吝啬第十七章 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比被人畏惧来得好些第十八章 论君主应当怎样守信第十九章 论应该避免受到蔑视与憎恨第二十章 堡垒以及君主们每日做的其他许多事情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第二十一章 君主为了受人尊敬应当怎样为人第二十二章 论君主的大臣 第二十三章 应该怎样避开谄媚者 第二十四章 意大利的君主们为什么丧失了他们的国家 第二十五章 命运在人世事务上有多大力量和怎样对抗 第二十六章 奉劝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 本译本使用和参考的主要书目 译后记? ? ? ? ? ? 书评: 23:28:55   来自: lostkimi (绿岛小夜曲) 君主论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只能说这本书是个不错的“厚黑学著作”,至于抬上政治哲学的高度,我的胃里就发生一阵抽搐。   整本书不得不让我想起董仲舒的《天人十策》,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缘故,我觉得还不如董太师的。   马基雅维利在这本书里面就是一渴求武力至极的疯子。
07:42:10   来自: marsol 君主论的评论 &&   许多人无法理解政治学的真谛,关键在于没有掌握政治学的实质。      像物理学的实质是力一样,政治学的实质是意志。物质世界运动的表象下,是力的实质,而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互相作用导致的世间变化,作为表象,其下的实质在于人的意志。      人间的意志有强有弱,关键在于一个人能否统一其他人的意志于自身。这种能力的差别造成了人际之间不同的强弱势力。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能统一所有人的意志,他就将成为世间最强的人。      政治学的最高成就,是世间所有意志的统一。      所谓君主,天然的,他的任务就是统一所有的意志。当然不光是君主,它是所有最高统治者的天然的也是唯一的任务。      意志的统一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因为本质上的完全相反,我把它们分别为正负两种。      这两种性质相反的方法适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而它们适用的对象是其他的意志;即,于意志的统一有助的,能增益意志统一的,对于这样的意志,就适用正方法;而对于意志的统一有害的,对于这样的意志,就适用负方法。      君主论,就是这么一本,教君主或其他最高统治者,依据各种情形针对各种意志,适用正负这两种方法的书。      而君主论中所要教给君主的种种方法,在本质上,就是使全体意志归于一统的方法。所以我姑且给君主论起个小名,就叫论意志的统一。      我说“论意志的统一”是一本书的小名,只是因为这本书已经有了一个名字。其实,“论意志的统一”,这是全部政治学说的最终目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家都在干的事情,就是它。所有政治学家提出的政治学说,最终目的也是它。      在我看来,政治学,更本质的称谓,乃是“论意志的统一”。      本人打算在“论意志的统一”这一总的要求下,系统研习有关内容,有同好的朋友可以和我联系,我们一同研讨,一同进步。      
09:43:09   来自: 志友 君主论的评论 &&   人们提到阴险狡诈,善用权术的政治人物,就说他是马基雅维里式的人物。读过这本书,感觉马式更多的是理论家,对意大利的类似中国战国(内战)加晚清(外敌入侵)的乱世历史中诸王众生相作了简单的概括,自己拥有专利的阴险招数不多。   书摘:   1. 第二十二章 论君主的大臣: 通选大臣,对于君主说来实在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他们 是否良臣,取决于君主的明智。人们对于一位君主及其能力 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通过对他左右的人们的观察得来的,如 果左右的人们是有能力的而且是忠诚的,他就常常能够被认 为是明智的,因为他已经知道怎样认识他们的能力并且使他 们忠贞不渝。   2.第二十三章 应该怎样避开谄媚者: 我不想略去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君主如果 不是十分审慎或者不是很好地选择,他们就很难保护自己不 犯错误。这就是来自谄媚者的危险,这种人充满朝廷。因为 人们对自己的事情是如此地自满自足,并且自己欺骗自己,以 致他们难以防御这种瘟疫;而且如果他们想防御的话,他们 就要冒着被人轻视的危险。因为一个人要防止人们阿谀谄媚, 除非人们知道对你讲真话不会得罪你,此外没有别的办法;但 是,当大家能够对你讲真话的时候,对你的尊敬就减少了。    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必须选择第三种方法,在他的国家 里选拔一些有识之士,单独让他们享有对他讲真话的自由权, 但只是就他所询问的事情,而不是任何其他事情。但是他对 于一切事情都必须询问他们,并且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按 照自己的看法作出决定。对于这些忠告和他们当中的每一个 人,他的为人要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谁愈敢言,谁就愈受欢 迎。除了这些人之外,他应该不再聆听别人的话;他推行已 经决定的事情,并且对于自己的决定坚决不改变。任何人如 果不如此行事,不是被那些谄媚者所毁,就是由于主张多变 导致变革频繁,其结果是,他不受人敬重。
02:48:37   来自: 鼓风 (鼓风而已,灌水也可) 君主论的评论 &&         不同于中国史书的含蓄,君主论 写的很直白,为权利做的事情只要对大部分人有利就可以了。 即使是满手鲜血,只要最终对大部分人有个好的交代就行了。 夏天看这本书很冷,类似的经验只在看 韩非子 时感受过 。
16:21:56   来自: 小璐 (我安安静静生长在城市的角落) 君主论的评论 &&   涉及到人,就要明了人性,明了人性,就要既看到其中光明美好的一面,又看到阴暗凶险的一面,就像里面说的一样,如果君主是个好人,当身处一群坏人之中,那么他就要被灭掉了,所以君主一定要学会怎么做坏事,只要是有利于治理国家的,那么都可以去做。   治理一个国家,就是要争取国家内多数派的支持,不同的时间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了解他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某些时候给予,他们会支持你,而有些时候夺取,反而会得到支持,长久的和平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历史上野蛮民族靠武力消灭更高的文明,比比皆是,所以要常常有些小的战争和冲突,会知道谁是自己的朋友,知道危难时可以依靠谁。但同时也要知道没有什么是可以依靠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很多奇迹是存在的,比如知恩图报和闪光的人格,但是只有在建立了一点的基础后,才能期待没有预料的时候会有奇迹,而不能相信那些奇迹真的存在。   治理一个国家如是,一个企业也一样,只要是人的一个团体,只要有利益的分配不公,只要有一些人领导另一些人,就如是。
00:46:12   来自: 林平之 (我不会武功) 君主论的评论 &&   斯皮尔伯格肯定看过君主论,梅尔吉布森、罗素克洛应该也看过。但是我们大陆人,特别是不对什么外国古典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感兴趣的大陆读者,有点疑惑本书的受众群在哪里。   诚然,书中只要出现“因为”二字,后面的话一般都比较有道理。但这并不妨碍作者从头到尾的经验主义。从国民军创建的必要性,到作者本人忠诚老实和善良的证据是贫穷,都是散乱的时代经验论。真要是拿来对比,TVB随便一部宫廷连续剧演绎的权术都比君主论更精辟更有深度更贴近当代人的口味~~~不过在这里我还是推荐君主论,毕竟磕磕瓜子一个晚上就看完了。。。   话说回来,拿21世纪的评判标准看一本15世纪的书本来就是不合适的。何况书中的大部分思想适用了之后3个世纪,还取得了什么什么的学术地位。   “这个城市在发生动乱时,总是利用自由的名义和古老的秩序作为借口。”这句经验主义很剧本,品起来津津有味的。
21:26:39 林平之  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政治学之父。 22:05:50   来自: 1900zy (Fake it till you have it!) 君主论的评论 &&   比较容易懂的一本政治学的书。谈及政治,或许知道的人少,但谈及利益,大家都有切身体会。   个人觉得君主论最大的意义,不在于他浅显易懂的,基本构不成理论体系的观点,而是,他对于政治学所思考的基本问题的坦诚:道德和政治。   他解决的是第一个否认道德的事实和面对现实的勇气。且不说道德到底是否应该被遵守,而是在问,如果政治和道德都岌岌可危,选择谁?   至今,两大学派还在各执一词地斗争。   答案,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17:05:15 Quill  较之内容,君主论的史学意义更突出些      它突破了中世纪的道德神学,将视角转向现实利益,具有开创意义 15:19:59   来自: 十月维秋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君主论的评论 &&    对中国读者而言,马基雅维利很容易就和韩非子联系在一起了,因为两人都不留情面、冷血又恶狠狠的言论。    我在阅读过程中也不止一次地想到韩非子,却不是因为他们观点的类同(实际上也不是很类同)。而是因为他们命运的相似:韩非子闻名于当时,却先被韩王轻视,继而被秦王弃用,最后死于狱中;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时期有过短暂的辉煌,不想国破之后穷困潦倒,做小伏低一再上书美第奇家族(《君主论》即为其一),却没人理他。末了共和党重返佛罗伦萨,马基雅维利满怀希望请求尊荣,共和党却以他曾“效忠”过美第奇家族为由断然拒绝。他们生前身后都是一腔血泪。    文章憎命达。原来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也许马基雅维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但他的一生的确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悲剧。知识分子的依赖性注定他们要一再上演秦香莲和陈世美的故事。马基雅维利请求国王“从您所在的巍巍之巅俯瞰这块卑下的地方,您就会察觉我是多么无辜地受着命运之神的巨大的不断的恶毒折磨。”又真诚又可怜又可笑,写尽天下知识分子姿态。       我相信对熟悉中国历史的人而言这本“邪恶的圣经”并不是那么惊世骇俗。因为无论被我们奉若圭臬的经典论著如何言说,实际上,我们历史上大多数君王都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杀父弑兄焚书坑儒合纵连横兵不厌诈,又知道下假惺惺的“罪己诏”,偶尔大赦天下免除税捐,亲力亲为做一两件善事,又时不时要大臣为自己的恶行寻找合乎道德的借口……谁都知道,“道德”只是一个可以被玩弄和利用的词汇,没人要正儿八经地执行这玩意儿。    我同样相信,(虽然我不熟悉外国历史)熟悉外国历史的人也会发现《君主论》的观点其实早已被实践了。因为《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根据经验得出的,而且无论何时何地,政治、权力等等都是血淋淋的,张牙舞爪的。       马基雅维利之所以让舆论哗然,仅只因为他是那个揭穿皇帝新衣真相的孩子。《君主论》里的套套每个人心里都多少有底,只是“不愿”相信,或者“假装”不相信――反正我不撑伞,天就没有下雨。    马基雅维利却说真话了。他在一本开头结尾都极尽谄媚之能事小册子中居然说真话了(无怪乎卢梭觉得他是在本书中隐晦地实行自己的共和主义图谋)。    奴颜婢膝可以有好结果,一往无前也可以有好结果。但是对许多知识分子而言,他们的悲剧源于他们的不彻底:不能昧着良心,又不甘隐没山林。    他们有清醒的赤子之心,却又保持着扭曲的姿态。他们其实可以有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姿态,但他们却总不安分,总要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总要把面具撕开一角给大家看。       如马基雅维利,他无论活在哪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对他而言,都是最坏的时代――他注定无法得到重用,无法平步青云。
16:03:55 Μ?να?  马基雅维利认为:暴政比仁政更利统治。韩老说:人性恶难除,应该严加看管起来。 结果他俩就手牵手被人认为是恶人不得善终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随便揭社会伤疤,要不会死得很惨! 20:02:35   来自: Nana酿豆瓣 (R U stuck in dreams or desires) 君主论的评论 &&   About people   When u r succeed,the world is yours,all men are yours.   They will offer u their blood,property,childen and life.   So u must hold on!U must protect them.   And the most improtant,don\'t point it out that they show affection for u because u can protect them from losing their blood,property,childen and life.      About the prince   一将功成万骨枯。   从古到今,东来西往,大概都是不会错的。   要建功立业,需要血洗千军万马,而且必须踏过千千万万个自我:怯弱的自我,忠诚的自我,犹豫的自我,善良的自我,软弱的自我,冲动的自我……   这样的自我都是横在通往至高荣耀的拦路虎。而你也只能毫不留情地向他们挥剑刺去,然后弃于身后。
22:29:02   来自: 泊客 君王论的评论 &&   正如许多伟人一样,马基雅维利也是在失意之时,穷困潦倒之中完成了这部惊骇世俗的传世之作《君王论》,他用他那独具的慧眼看透了无论是王权还是贵族、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切权力的掌握者所具备的或者是应当具备的独有的品质。他的成功或许正是因为这一部人类无法涉及或者从来都不愿也不敢涉及的关于人们尤其是作为王者时时刻刻都要恪守但从来都不愿承认的最为敏感的行为法则。这是一部劝诫君王行善也是行恶的不朽之作,但最重要的是让君王强大的圣经。这是一部很有用的书,是一部人类社会中存在于每个人周围的隐形法则,它唤起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最强烈的共鸣,激起了每个人内心曾经想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王者的雄性。正如伏尔泰所说的那样:他泄露了天机       或许是天妒英才,又或许是他不足够的聪明,再或许是他不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或不愿意掩饰自己的聪明,这个伟大的政治家一生在不得志中度过,包括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由除了他的妻子儿女之外的几个密友陪他度过。但幸运的是,最终黑暗没有掩盖也掩盖不了他的光辉,因为佛罗伦萨需要他,意大利需要他,欧洲需要他,将来的政治需要他。因为人们很快认识到他是爱国的、是领导光明与人文民主的英雄。很多年后,他的墓碑这样写道:这位伟人的名字使任何墓志铭都是徒费言辞。       人们这样谈论马基雅维利和他的著作: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位将政治于伦理学分家的政治思想家。历史的阴云退去,他激烈的言论、满腔的热血感染了很多人.《君王论》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的技巧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既探讨政治上的统治之道,但同样是一本管理界的书。       这是一本介绍和传授王道的书,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君王的影子,它的教训与所有的君王的行为不谋而合。本书直观的、毫无保留的、不顾后果的将一种在别人看来是为大恶但又无法不承认这种恶的正确性的王道。是王,更是道。       本书的王道就是提倡国王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臣民可以为任何行为,可以不为任何行为。“只要结果是好的,手段从来都不重要。”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手段只是实现目的的一个途径,只要能实现自己预想的目的,用任何手段都是值得的。国王应该既仁慈又贪婪,既慷慨又吝啬,既让人尊敬又让人畏惧。国王为自己的王位、江山的稳固,为了赢得其子民的爱戴可以做一切他认为正确的不排除用残暴的手段的事。国王不应该拥有庸人的仁慈、善良、诚实、谦让的优秀品质,这些在凡人看来优秀的品质只能使他和他的国家走向灭亡。相反国王应该学会运用残暴、虚伪、狡猾、奸诈等一切可以达到他所要达到的目的的手段来行事。这是一切英勇的、被人称赞的君主所必须做的!他还指出: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人们经常忽略效法狐狸,空谈守信。人本性恶,他人不会守信,因此,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或者原来是自己做出承诺的理由不复存在时,一个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该遵守信义”。马基雅维利还提出君王还要学会很好的掩饰他们的虚伪、背义,是他人上当受骗。       本书从君王如何获得江山,如何对待臣民,以及如何做一个在别人看来是相当圣贤的君主三方面深刻精辟的介绍了一个真正的应该做的和应该学会做的事。文章极具说服力和煽动力,它将会是遵守它的准则的君王的福音书,也将会是不遵守它的准则的君王的催命符。以下,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概括的说明《君王论》的精要,介绍一个真正的王者如何做人、做事、为君。      一、 君主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的获得王位和领地,并争取赢得他的臣民和被占领地人民的爱戴。      “胜利者不论是用什么手段取胜的,人们考虑到的只有他们的光荣。良心这个东西和我们毫无瓜葛,不必考虑它”[②]只要君主有足够的才能打败他的对手,不论用什么手段,那么他都是胜利者,胜利的君主对这个地区以后的统治一定会比被他打败的君主贤明,他的国家在他的领导下会更强大。如果一个君主连打败一个入侵者的能力都不具备,那么他的灭亡是必然的,不灭亡是偶然的。打败他是每一个真正强者的责任,因为他的子民需要你的拯救,需要你是他们走出水深火热。       维持城邦自由和强盛的关键在于依靠群众的德行;另一方面,他认为群众不具有自然的美德。在一个群众相对愚昧的时代,君王如果拥有凌驾于其他任何人之上的高瞻远瞩的目光,那他就不用依靠群众的德行,不用顾忌人民的感受,人民迟早会理解并爱戴他们的君王。大凡被称之为伟大的人物,在他们走向成功的路上总要经历大坎坷的,他们每做一件事或者每走一步路都要遇到危险,而要克服这些危险,则只能凭借他们的勇气与才干。一旦度过这些困难他们便自然而然地在公中树立起了受人崇敬和爱戴的形象了。当他们坚决的镇压了所有嫉妒他们伟大品格的那些人之后,他们便成为实力强大的、地位稳固的君主了。       当你成为领导者之后,当你不得不面临其他国家时,不但要极力的遏制其强大,还要想方设法干掉它,这是你的责任,一个君王的责任。是你带领的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唯一道路。因为谁要是使别人实力强大,谁就是在自取灭亡,因为这种强大实力之所以造成,不是由于他的枉费心机就是由于他的暴力。当面临多个国家时,切记与强者联盟,因为你不想成为这个强者的俘虏。任何一个想成为一个自由、强大、民主、繁荣的国家的统治者的王君,若不以自己的理智和前面所说的品质来征服国家和人民,那么他将永远不会安宁的稳坐江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唐王李世民,众所周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残酷的杀死与其争夺王位的哥哥李建成。但其在夺得王位后却为唐王朝迎来了一代盛世。这足可以说明,一个君王只要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才能打败敌人并取得王位,就算他用任何在别人看来多么无耻多么残暴的手段,都不为过。因为只有你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他的臣民或的尊严和自由。      二、 一个取得王位的君主要有足够的智慧与计谋英明的对待他的臣民。       “君王怎么样才能识别一位大臣是忠臣还是奸臣?这里有一条屡试不爽的方法,那就是,如果你察觉该大臣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超过了考虑他人的利益,并且在他的一切行动中只是为了追求他自己的利益,那么这类大臣绝不是一个好的大臣,君主绝不能信赖他:因为国家操纵在他的手中,他就不应该想着自己,而且应该想着国家和君王,并且绝不相同国家和君王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另一方面为了使大臣保持忠贞不渝,君王必须常常想大臣之所想,既尊敬他们,又是他富贵而有报恩欲:既让他分享荣誉,又要他分担职责。要让大臣知道,是君王给了他所有的财富、地位和荣誉,除此之外,大臣不应该有任何的非分之想了。       君王一方面要防止别人阿谀、谄媚:另一方面,在能使别人说真话的时候又要不失尊严的让人尊敬。任何一个贤明的君王不会让一群善于拍马屁的大臣在身边,他要坐在深宫之中也能听到忠实的大臣的中谏。当然,君王在保持大臣说实话的时候也要让自己利于不被大臣鄙视的境地。必要的时候可以有党派之争,但必须在有必要削弱大臣的力量的时候,有必要让大臣相互遏制的时候。       君主与大臣应当始终保持领导与被领导的绝对关系。君君臣臣,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任何一个想成为一代明君的王者的必须遵守的准则。君主必须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魄力;又要有高瞻远瞩的威力。绝不能容须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的的事情发生。      三、 一位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       君主在面对命运时,要勇敢的主宰命运,命运越残酷自己要越坚强,从来不要屈服与命运。可以凌驾于命运之上,凌驾于意志之上,凌驾于一切不和谐与不屈服之上,永远都不要土地和面包生来就不属于自己的。要有一种勇气,这种勇气是向命运的不屈的、有尊严的抗争。要记住:你生来就是为你的臣民自由和食物的,不是你被你的臣民选择,而是你的宽容和善良拯救了她们!       任何一个曾建立丰功伟绩的君王往往轻视守信、用尽各种手段、耍尽各种手腕,让人人心智迷乱,并且还无耻的亵渎那些恪守信义的人。守信可以为君王赢得名誉,但不能赢得自尊、自强。“枪杆子出政权。”要用的荣誉和权力,就要用善良的外衣来掩饰自己应该的虚伪,安抚民众从来都是最必要的。让不信奉你的人信奉你,让信奉你的人永远信奉你。       永远都要避免蔑视和憎恨。君王之所以会被人轻视鄙薄,那是因为他在人们心目中总是喜怒无常、轻率浅薄、软弱怯懦、优柔寡断。因此,君王必须像提防暗礁一样保持高度的警惕。他应该努力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忍不拔。让人民对自己形成依赖,就像你是他们的保护神一样,是他们离不开你,就像他们离不开陆地一样。      昨日,马基雅维利用生命写下的政治的福音书或许没有被重视,但总有一天人们会看到这部汇聚了不知多少心血的《君王论》是多么的有价值!他不仅仅是一部君王的行为法则,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生存的理由。马基雅维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世界,他用自己的坦诚、勇气、智慧和爱国情感向世人奉献了这样一本不朽之作。书中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书中的世界才是脱去了虚伪的外衣的人类社会和社会关系。这是对世界文明的最彻底的解剖!            
19:26:12   来自: 空中 (自由、独立) 君主论的评论 &&    抱着神圣的心态,仔细的看完了这本书。马基雅维利的这点君王术,在我国君主的眼中简直是小儿科了
04:47:13   来自: klein nick 君主论的评论 &&         Machiavelli wrote the prince as a way of interpreting his political policy. It\'s a hard book to read. Because when I read the book, I felt lots of the opinion he had are very contradictive to what I have learned before.   Morally absurd is the first impression after I read this book. It does have some moral principals which look like an ethical theory from consequentialists. But he is very cynical, he assumed that all the people are very stupid and evil. , Is\' it a satire, since he had been put into a prison by the person whom he dedicated this book for? If in this case another problem occurs, this book is very successful. A lot of kings followed his idea and applied in their country and also achieved what they wanted. A satire became an excellent textbook! How satirical this is!   Ok, I assume that this book is not a satire but a very serious book about kingcraft. Then another problem comes why this book is immoral?   He said as a king you need all your servants to be faithful with you, but you can never be faithful to your people. We may ask in this situation faithful is good all bad? Should the king be unfaithful? Kant said If you don\'t want your own principal to become a universal principal which means people are also unfaithful to their king, you should also not do that. Hence it is very clear that unfaithful to the people is wrong for the king.   Revenge is also a topic he mentioned, for instance, he said if you\'re afraid of the revenge from your enemy, then kill them all. I know killing the people is wrong, but I don\'t really know how to prove it. So I will just use another words from Kant, treat the people as the end instead of means. Killing the people for eliminate the fear, people become a kind of instrument. I hope it doesn\'t look like a sophistic argument.   At last, try to pull all the point together. The book said a king has to do what he has to do for maintain the power, the authority. I think this is also the reason why I think this book is immoral. Do what you want to do or do what you have to do, sound like a demonstration for the word freedom. But is that true? Autonomy is the key from Kant\'s principal. Kant also distinguished inclination and duty. The king wants to maintain his authority actually means he obeyed his desire of power. The author knows that morality can\'t bring the king a better secure power, so he just gave up to chase a higher moral standard. He chooses inclination instead of duty and loses autonomy.   But here, I have a question, Because the morality can\'t bring people the loaves and fishes ( I mean something like money, power, longer life etc.).Then how to persuade the people that morality has a priority than anything else? This question reminds me a famous quote: People with no morals often considered themselves more free, but mostly they lacked the ability to feel or love.          And again, he need not make himself uneasy at in. curring a reproach for those vices without which the state can only be saved with difficulty, for if everything is considered carefully, it will be found that something which looks like virtue, if followed, whilst something else, which looks like vice, yet followed brings him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CHAPTER XV    Keep faith when such observance may be turned against him, and when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him to pledge it exist no longer. If men were entirely good this precept would not hold, but because they are bad, and will not keep faith with you, you too are not bound to observe it with them. ---CHAPTER XVIII       And men are so simple, and so subject to present necessities, that he who seeks to deceive will always find someone who will allow himself to be deceived. ---CHAPTER XVIII    I ought never to act except in such a way that I could also will that my maxim should become a universal law. ---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People with no morals often considered themselves more free, but mostly they lacked the ability to feel or love.--- CHARLES BUKOWSKI(WOMEN)   
18:10:27 天趣   People with no morals often considered themselves more free, but mostly they lacked the ability to feel or love
23:12:21 klein nick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
19:46:06 Roshambo  I propose to,after reading this book , get more about classic Italy and history of medieval Europe. and glad to share your opinion,
12:08:31   来自: yrh (埋心,读书,做好人。) 君主论的评论 &&    我相信,如果不是由于《君主论》的书写习俗与我们当前的语境相去太远,书中所引用的历史事例对于中国人来说又太过于陌生的话,这本书必定会在中国大受欢迎。就像那堆名为《水煮三国》、《周易中的经营学》之类的文化垃圾一样:用尽全身力气将古书故事中断章取义,曲解出十万二十万字,然后便结集出版,卖他个一两万册,扯淡扯得好的甚至可能卖出十万二十万册,不过卖得多固然是好,然而卖少了也没啥,反正写这种事全然不用耗费什么心力,牵强附会之事,要认真做起来其实不容易,像南海圣人康有为将《春秋公羊传》解读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像龚自珍、魏源那般的附会,换作是当今写畅销书的那坨人,估计也就写不来了。然而问题是在当今之中国,便是牵强附会也是一件如此随心所欲的事情,因为人们需要的只是“学习老祖宗的智慧,为当下的行为提供指导”,换言之,不过就是需要一个穿着古装的卡耐基罢了。所以牵强附会者所需要做的不过就是将剥光老庄孔孟其中的传统精神文化,然后将现代的心灵鸡汤当作是西装一样套上去,然后吊起嗓子高呼:“诶~国学!国学!热销国学!医治现代人精神的国学!教你如何经营企业的国学!”此之谓劳心?此之谓恶心。    跑题跑远了,言归正传。和那些坚信通过翻看《XXX看三国演义》便能学习到一套深厚的厚黑学从而为自己升官发财铺就一条康庄大道的人或者(具有讽刺意味地)认为看《君主论》可以知道如何看待现代企业的人一样,马基雅维里相信这么一个基本的原则:时移世不易。正如他自己在《李维史论》当中所说的那样:“谁想知道事物会如何,就去考察一下事物的实际样子吧,世界上每一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都在古代有相仿的例子。事情之所以会再次发生就因为这是人干的,而人总是情感相同,需求相同,由此产生同一个结果。”因此,一个人便可以通过考察古代的帝王之行事而知道自己应当如何行事了。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君主论》中一方面征引作者所在的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史事,却又频繁出现薛西斯、大流士和亚历山大大帝了。因为作者相信,时代变迁而人心不变,所以古代的事例与当今之事例也就具有同样的价值了。    我们知道,这是我们高中语文作文堆砌事例时的典型做法:忽视具体语境,忽视事件所处之时代背景,忽略一切不应该忽略的东西,然后只抓住事例中有利于自己论证的那么一个点,大发议论。网上流传着许多作文中可笑的事例,例如什么周文王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又例如时下热播的三国电视剧饱受诟病,因为里头人物满嘴跑火车,在刘禅以前便说了“乐不思蜀”之语。这些错误固然可笑,但是周文王说了顾炎武的名言的可笑之处仅仅在于其中暴露了考生历史知识的匮乏吗?难道如果我们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改成了心系祖国,立志图强之类的话之后,这个事例便没那么可笑了吗?这个事例最可笑的地方不在于前人说了后人的名言,而在于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前人后人总是拥有者相同的思想观念。试问周文王的时候,别说热爱祖国的概念,便是祖国的概念都尚未形成呢!哪来这么多心怀祖国的人啊!    我们常常喜欢说:以史为鉴。但我们从来没有细问过鉴的是哪个史,仿佛只要是个史,都能随心所欲地拿来当借鉴似的。诚然,人性在许多地方是想通的,古人所行之事之动机或因由可能存在足为我们借鉴的地方,然而有一句话说得好:“历史即为异邦。(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不过我更倾向于这样表述:“历史即外星球。”言虽有过,但不如此不足以耸人听闻。古人其实生活在一个于我们而言全然陌生的世界当中,他们有着和我们全然不同的生活。便以写作为例,我们今天的写作充满了消遣,随随便便写个博客,不过是为了打发生活。然而在古代,写作的成本却是极高的,所以在绝大多数人的身上,根本就不存在用以消遣的写作。即便是著名的唐诗,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或是应试之作,或是考试以前为了让考官获知自己的才气而作的。所以,众多将古人之作当成是遣怀之作的看法中,有许多都是错误的。便如马基雅维里的这本《君主论》,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本马基雅维里在政治失意以后为了消遣而写就的用以消遣的作品而已,所以其中篇章无甚组织,马基雅维里也没花多少心思。这种看法显然便是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丁点了解,还道马基雅维里写书就如当今写博客一样容易。便是从马基雅维里自己的记述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对于写作一事的重视程度,在日他至弗朗西斯科?维托利的信件中,他如是写道:“黄昏时分,我回到家里,进了书房。在门口,我脱下了沾满灰尘的白天的工作服,换上朝服,整束仪表,然后随书籍进入远古的宫廷。在那里我收到古人热情的迎接,我享受着只属于我并且是为我而准备的‘佳肴’,在那里我可以随心所欲谈古论今;询问古人的为人处世,他们也乐意作答。常常是4个小时,我毫不感到疲倦,我忘记了一切烦恼,我不怕贫困和死亡,我完全被古人迷住了。但丁说过,一个人只有自己理解了才能理解一切。我匆匆记下与他们谈话中的受益之处,并写成《君主论》,文中我尽可能深地钻研这个主题……”    综上,无论是表面看起来如何相近的情事,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段,其背后便有可能有着截然相反的意义。末学并不是想说以史为鉴完全不可行,而只是在强调这借鉴不能过于随便罢了。在借鉴之时,尤其需要考察时势的变换,从其中的变与不变出发,才可能得到较为切实之结论。一味以今人的目光求诸古史,到头来难免是一次次的附会而已。如今众多疏漏之人看马基雅维里是如此,马基雅维里看更古之事亦是如此,问题在于马基雅维里时毕竟有着所谓的时代局限性,史学尚未昌明;而到了如今,虽说史学同样尚未昌明,但毕竟有了些许之进步,而有人的观念仍是几千年来不曾改变,只懂得附会而不懂得理解,那还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时移世不易的道理了。   
18:36:21 easymoney  马基雅维利这种时移世不易的看法,的确值得商榷。但也正如你在最后所说,以史为鉴并不是完全不可行,只是不能过于随便。马氏这种看法在没有遭到滥用时,本身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本文中只是说他做了这种借鉴,并没有直接的例证说明马基雅维利是在随便借鉴。因而作这种批评,是不是稍显证据不足了一点?
19:02:40 yrh  你说得对,其实是打算写的,不过是写到最后的时候吃饭时间到了而已... 11:54:04   来自: runsir 君王论的评论 &&   书肯定是一本好书,可惜被现在的翻译玷污了。我真是无语,现在的翻译怎么都这样,是不是都是用Google的在线翻译弄过来的?还不如读英文原版的那。
16:56:43   来自: Ranger (Uber-Dorky History / Lit Geek) 君主论的评论 &&   对人们最好是加以爱抚,要不然就必须消灭掉。这是因为人们如果受到了轻微的侵害,仍有能力进行报复; 但是对于沉重的伤害,他们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当我们对一个人进行侵害时,应该彻底、不留后患,不给他任何报复的机会。      如果一个君主占领上面所说的地区,它在语言、习惯和各种制度上都与本国不同,君主就应 当担当起那些较弱小的邻近国家的首领和保护者,同时对它们当中势力较强大的要设法削弱,并且还要防止任何一个同自己同样强大的国家利用任何意外事件对这些 地区的事务进行干涉。      一旦一个强大的国家侵入一个地区,这个地区的那些附属国,出于对那个高高在上 的强大势力的嫉妒,会立即投靠这个入侵的国家。因此要把这些弱小的势力拉拢过来并不困难,因为它们会心甘情愿地立即同征服它的国家结为一体。只是要注意不 要让他们的力量和权力过大。这样就能够很容易地迫使附属国中那些较强大的势力屈服,从而成为这个地区的真正主宰。      路易十二:虽然意大利当地势力 人数众多,可是这些人既胆怯又弱小,有的害怕教廷,有的害怕威尼斯人,因此他们不得不屈从于法国国王,这样他只要利用他们就能够轻松地使自己在那些仍然强大的反对势力面前稳如泰山      他原先是意大利的主宰,可是现在他带来了另一个主宰,于是那个地方的野心家和心怀不满的人们便找到了可以申诉的地方。假如法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军队进攻 那不勒斯的话,它就不应该瓜分那不勒斯。      促使他人强大的人,最终会自取灭亡。因为这种强大不是他精心设计就是他使用武力造成的, 而那个因此变成强大的人对于这两者都是心怀疑虑的。      如果不犯第六个错误即夺取威尼斯人的领地的话。如果他不让教廷扩大势力,没有把西班牙人引入意大利,那么他会理所当然地使威尼斯人屈服;既然他已经采取了那些办法,他就决不应该同意灭亡威尼斯,因为如果威尼斯强大的话,他们就不会让他人打伦巴第的主意;因为威尼斯人决不会同意这种企图,除非使自己成为那里的主宰。此外,其它国家绝不会愿意把伦巴第 从法国手中夺取以后再把它送给威尼斯人,而且也不会有同他们两者为敌的胆量。      有史以来的君主国都是采取两种不同的统治方法:一种是由一位君主和一群臣仆统治,臣仆是承蒙君主的恩宠和许可,作为大臣辅助君主进行统治;另一种是由君主和诸侯统治,诸侯是由于古老的世系并不是由于君主的恩宠而拥有统治地位。      这种诸侯拥有他们自己的国家和臣民,这些臣民把诸侯奉为主人,而且对他们产生自然的爱戴。对于那些由一位君主和其臣仆统治的国家,臣民们对他们的君主的尊敬就更加深厚,因为人们认为在全国至尊无上的只有他。如果他们服从其他人,他们对他并不是真正的爱戴,只是把此人看作是君主的代理人和官员。在今天,土耳其皇帝和法兰西国王是两种不同政体的最好例子。      占领土耳其皇帝统治的国家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这个国家一旦被征服,统治这个国家就很容易了。反之,从某些方面来说, 而且事实也证明,占领法兰西这个国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要统治它却非常困难。一旦把土耳其皇帝征服了,并且把他打得一败涂地以至无法东山再起,那么除了君主的家族之外便没有什么可怕的对手了。因此灭绝君主的家族 之后,由于其他的人们本来就没有得到人民的信任,所以就再也没有有什么可怕的人了。另外,因为征服者取得胜利并不是依靠了他们的力量,因此也不需要害怕他们。      如果被征服的国家习惯于在它们以前的法律之下自由地生活,那么想要统治这 种国家可以采取三种办法:一是把它们消灭掉,二是亲自驻节在那里,三是允许他们在以前的法律下生活,同时在那个国家里面扶植一个傀儡政府。      斯巴达人通过在当地建立寡头政府来控制雅典和底比斯,但最终 它仍然失去了它们。罗马人为了统治卡普阿、迦太基和努曼齐阿,采用了先把它们毁掉的方法,结果就没有失去它们。为统治希腊,不得不破坏那个地区的许多城市。因为要牢固地占领它们,除非毁灭它们,此外 确实没有其他办法。任何人一旦成为一个城市的主人――而这个城市原来是习惯于自由生活的――他却不把这个城市消灭,就是坐以待毙。因为这个城市在叛乱的时候,总是借助于自由的名义和它的古老的秩序。而这两者无论是经过岁月的洗礼还是新统治者的施恩投惠都不能够使人们遗忘。除了把那里的居民弄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否则无论你怎么防备,他们对那个名义和那种秩序都不会忘记,正如在佛罗伦萨人统治下的比萨一样,虽已经过百年,但人们一旦遇有任何不测之事立即就会 想起以前的一切。      在共和国,就会产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刻骨的仇恨和深切的复仇心,他们怀念过去的自由,无法平静下来。因此,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把他们消灭掉,或者亲自驻节在那里。      如果一些城市或者地区习惯于在君主统治下生活,而一旦君主的家族被消灭,那么,一方面它 们已经习惯于服从,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昔日的君主可以服从,因此它们既不能够统一意见在他们当中重新确立一个君主,同时又不知道在失去君主以后怎样自由地生活,因此,就不会轻易起来反抗,从而使一位君主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它们。      那些凭自己的能力而成为君主的人,虽然在夺取君权的初期比较困难,但是以后保有却很容易。在 夺取君权初期时发生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必须采取新的规章制度,以建立他们的国家和确保国家安全。另一方面,率先实施新的制度是最困难、成败最不确 定、执行起来最危险的。这是因为采用新的制度使所有旧制度的受惠者都成了自己的敌人,而那些在新制度之下可能获益的人们却往往是三心二意的拥护者。      所有获得胜利的都是武装的先知,而非武装的先知只能走向失败。因为,人民是易变的,关于某件事虽然说服他们 很容易,可是要使他们坚定不移地服从你,是很困难的。所以事情只能如此:当人们不再信仰的时候,就依靠武力强迫他们服从。这样的人物,在行动中和前进道路上会有巨大的困难和艰险,他们必须动用力量来克服这些困难,而且困难一旦被克服了,他们就会开始受到人们的尊 敬。如果他们又消灭了那些对他们的权位有威胁的人,他们就能够继续享有权力、安全、荣耀和幸福。虽然他在建立王国的时候经受了许多艰难困苦,但是他在对这个王国实行统治的时候,困难就很少了。      这些统治者依靠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偏爱和幸运,而这两者都是变幻无常的。这类人不懂得 怎样去维护他们已得的地位,当然也不可能维护他们的地位,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企望那些以前过着平民生活的人们懂得怎样发号施令,除非他们是具有卓越能力和才智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武装,所以他们也不能够统治国家。      勃兴的国家,正如自然界迅速生长的其他一切东西一样,根浅枝稀,一场狂风暴雨就把它摧毁了。除非那些一跃而为君主的人们拥有超凡的能力,知道如何去维护因为幸运而得来的东西,并且在当上国王以后能迅速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这些基础对他人来说是在成为国王之前就已经奠定的。      为了使当地恢复安宁并服从统治,公爵认为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好的政府,因此他选拔了雷米罗?德?奥尔科这样一个残忍而机敏的人物,并授予他权力。这个人在短时期内恢复了地方的安宁与国家的统一,从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可是公爵后来为了避免引起仇恨,决定削弱他的权力,于是他在这个地区的中心设立了一个人民法庭,委派了一名最优秀的庭长,并在每一座城市设立为他们自己辩护的人。因为他发现,过去的残酷已经引起了人们对他的仇恨,因此,他要清除人民心中的隔阂,把他们全部争取过来。他想要表明:过去的一切残忍行为,都不是由他发动的,而是因为他的大臣们的残忍天性。他抓住这个时机,在某个早晨把雷米罗砍为两段,陈尸切塞纳广场,并把一块木头和一把血淋淋的刀子放在他身旁。这种残忍的景象使得人民在感到痛快淋漓同时又感到恐惧震惊。      如果一个人要确保他的新的王国的领土安全,免遭敌人侵略,就要争取朋友,依靠武力或者欺 骗手段获胜,使人民对你敬畏有加,使军队既服从又尊敬你;要清除那些正在或潜在的想加害你的人们;要采取新的办法革新旧制度,既有危险又使人感恩,既宽宏 大量又乐善好施;要消灭不忠诚的军队,创建新的军队,同各国国王和君主们保持友好关系,使他们自觉殷勤地帮助你或者战战兢兢不敢得罪你。      假如他不能够选举一个让他满意的教皇,他也绝不应该同意选举一个自己已经得罪的枢机主教或者一个当上教皇就会惧怕 自己的枢机主教来担任教皇,因为人们出于恐惧或者仇恨都会设法来侵害你。假如任何人 相信一个大人物因为给予新的恩惠就忘却旧日的损害,他只能是自欺欺人。      杀害平民,出卖朋友,不守信用,没有恻隐之心,没有宗教信仰,这并不是有德性的人之所为。虽然以这样的方法可以赢得统治权,但是不能赢得荣誉。      所谓的妥善使用残酷手段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偶而的使用残酷手段,除此决不再使用,除非它能为臣民谋利益。      不恰当地使用残酷手段就是,尽管开始很少使用残酷手段的,可是以后运用得却越来越多,毫无削减。 因此,占领者在占领一个国家的时候,应该对自己必须要做的一切损害行为心中有数,并且要一次性完成,以免以后旷日持久地进行该类行动,这样一来,由于侵害行为很快停止,他就能够使人们重新有安全感,然后通过施恩布惠的方法把他们争取过来;相反, 假如一个人因为怯懦或者受人蛊惑没有这样做,他就必需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对老百姓也永远心存怀疑,而因为他的新的损害不断继续,人民也不可能有安全感。所 以损害行为应该一次干完,以使人民少受损害,减少他们的积怨;而恩惠应该是一点儿一点儿地赐予,以使人民能够更好地体会恩惠的滋味。      君主政体不是由贵族建立,就是由人民建立,这要看哪一方更能抓住机会。当贵族感到自己无法与 人民抗衡的时候,就抬高他们当中某一个人的威望,并且让他当上君主,以便依靠他实现他们自己的愿望。另一方面,当人民感到自己不能够与贵族抗衡的时候,也 抬高他们当中某一个人的威望,并且推举他做君主,以借助他的权力保卫自己。一个人依靠贵族的帮助而得到君权,比依靠人民的帮助而得到君权更难维持其统治。      如果一个君主能够公平处理事情而不偏颇,虽无法满足贵族的欲望,但是却能够满足人民, 因为人民的意愿比贵族更光明正大。人民只是希望不受压迫,而贵族则希望实行压迫。再说,假如人民心怀不满,君主就永远不会有安全感,因为人民占多数;而君主能够泰然自若地对付贵族,因为贵族人数甚少。此外,君主总是要与人民生活在一起,假如没有贵族,君主仍然能够过得很好,因为他能够随时设立或者废黜贵族,而且能够随心所欲地赐予或者剥夺他们的权力。      贵族们将自己的命运 与君主的运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或者相反。对于那些紧紧依靠君主而不贪婪的人们,君主应该给他们荣誉并加以保护;而对于那些不依靠君主的人们,君主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检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由于怯懦或者天生缺乏勇气,在这种情况下,君主应该利用他们,特别是利用那些能够给他提出有益意见的人们。因为,这样一来,当君主兴盛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尊敬他,而当君主身处逆境的时候,也不用害怕他们。但是,如果他们是出于野心,而故意不依靠君主,就说明他们更多地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君主着想。君主对这类人就应该防范,并且把他们作为公开的敌人加以警惕,因为当君主处境不利时,他们总是出来帮助消灭君主。      假如一个人成为君主是由于人民的帮助,他应该同人民保持友好关系,因为人民所要求的只是不受压迫,这一点对君主来说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的。但是哪怕一个人同人民对立而依靠贵族的帮助成为君主,他第一件应该做的事也是采取办法争取人民。如果他能把人民置于自己保护之下(可能会与贵族发生正面冲突),他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 因为人民本来以为会受到他的侵害,现在却反而从他那里得到了好处,他们一定会更加拥护自己的恩人,立即便会对他充满好感,而且比那些帮助他登上王位的人更加拥戴他。      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友谊, 否则当他身处逆境时,就无能为力了。      假如把基础建立在人民之上的是 一位君主,而且他有指挥能力,为人勇敢,处逆境而不沮丧,准备充分,并且以其制度措施和精神意志激励全体人民,这种人是永远不会被人民抛弃的。      德国的各个城市享有高度的自治,它们的农民很少,市民们认为需要时就顺从皇帝,但是他们既不害怕皇帝也不害怕他们周围的任何其他统治者。因为他们已经筑好了城防工事,谁都知道要攻占这种城市将是困难重重,持久艰巨的。由于这些城市都修筑有大量的壕沟与城垣,配备有足够的大炮,在公家仓库里经常储备的粮食和燃料足够供一年所需;此外,为使老百姓得到安宁同时有利于公家,它们总是设法安排老百姓到关 系城市存亡和可供衣食的行业中工作。此外,它们还十分重视军训,而且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以保证军事训练。      一个果断的强有力的的君主,一方面要让臣民充满希望,相信祸患不会长久,另一方面又要让他们恐惧于敌人的残酷,同时巧妙地控制起过于莽撞的人们,这样,君主就能够战胜上述所有困难。而且,当敌人进攻的时候,如果守城的人士气依然旺盛,并且决心进行抵抗,敌人一定会立即焚烧破坏城市周边地区,此时,君主更不能犹豫不决,因为不久之后,当士气开始消沉,损失已经产生,灾难已经临头,就再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了。因此现在人民会更加坚定地同君主团结起来,因为此时他们的房屋被烧毁了,他们的财产已被损害了,只有君主是他们的保护神。接受恩惠与施舍恩惠一样,也会让人产生义务感,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对情况通盘考虑后,只要不缺乏粮食和防卫手段,在敌人包围的时候自始至终地使人民保有坚定的意志,对于一位英明的君主来说并不困难。      教会君主国使它的君主拥有权力,却从来不管君主是怎样行事和生活的。这些君主不必去保卫国家而国家却不会因此受到侵略;不必去治理臣民而臣民却对此毫不介意,既不去想也没有能力背叛君主。这样的君主国才是安全和幸福的。      枢机主教正是党派之间产生纷争的根源。如果这些党派拥有自己的枢机主教,他们就无法安定,因为这些主教会在罗马内外培植自己的势力,从而逼迫贵族们保卫他们,这样因为僧侣的野心就会导致贵族之间发生动乱。因此,当今教皇朱利奥认识到了其职位的强大威力。我们希望,既然先前的教皇已经依靠武力使其职位强大起来,那么当今教皇应依靠慈悲和其他的无限美德使它更加强大,同时得到人们更多的崇敬。      一切国家,无论是新的、旧的国家还是混合国,其主要的基础都是良好的法律和优秀的军队,因为没有优秀的军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如果有优 秀的军队,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法律。      君主用来保卫国家的军队无非以下几种:他自己的军队,雇佣军、援军,混合的军队。其 中雇佣军和援军既无用又危险,君主如果用雇佣军作为依靠来保卫他的国家,那么他既不会稳固亦不会安全。因为这些雇佣军涣散、有野心、无纪律、不讲信义,在朋友面前耀武扬威,在敌人面前则怯懦无能。      雇佣军的首领们分有能力的和没能力的两类。如果他们是有能力的,你就无法信任他们,因为他们总是抱有野心,这样不是胁迫你,就是违背你的意愿胁迫别人。反之,假如首领是无能的人,他会把你带向毁灭。      当必须动用军队时,君主国的君主必须亲自挂帅迎敌;共和国的君主则必须委派其代理人前往,假如被派的人不能胜任,就必须撤换,假如他能够胜任,则必须用法律加以约束,不要让他越权。经验证明,只有亲自出马的君主和武装 起来的共和国才能获取巨大的胜利,而雇佣军只能带来损失。      这些首领们还采取各种减轻自己和士兵们疲劳和危险的办法,比如在战斗中宁肯活捉俘虏也不愿互相杀戮,而且不要求赎金即很快予以释放;不夜袭城市,城市守军亦不夜袭军营;不在军营的周围 树立栏栅或挖掘壕沟,在冬季就不出征。他们的军规允许所有这些事情,并且,正如我前面所讲,他们用这些办法是为避免疲劳和危险。然而这样一来,却使意大利陷入了被奴役和屈辱的困境。      援军带来的危险远远超过雇佣军,因为援军同时带来了毁灭你的条件,他们上下团结一致,而且服从的是外国人的命令。      可是,就雇佣军而言,他们取得胜利以后,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好的机会才能危害到你。雇佣军并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是你雇来接受你发给的军饷的,而且他们的首领由你委派第三者担任,这个第三者是不能够马上取得足够来危害于你的权威的。总之,就雇佣军而言,它最危险的是懒散怯懦;若就援军而言,它最可怕的却是英勇骠悍,而且善于作战。因此,英明的君主不会使用这种军队,而是依赖自己的军队。他宁可依赖自己的军队取得败绩,也不愿依靠他人的军队取得胜利,因为他发现利用他人的军队取得的胜利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      当每个人都知道他是自己军队的完全主宰的时候,他的名声总是愈来愈大,受到了以往任何时候都比不上的人们的敬佩。      他人的铠甲不是从你的身上落下来把你压倒,就是把你束缚得紧紧的。      在法国国王查理占领意大利以前,这个地区受教皇、威尼斯人、那不勒斯国王、米兰公爵和佛罗伦萨人的统治。这些统治者主要操心两件事:一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国家武装侵略意大利,二是在他们当中谁都不能继续扩展领土。这些统治者最关注教皇和威尼斯人。 为了遏制威尼斯人,其他各国必须象保卫费拉拉一样,联合起来;为了抵制教皇,他们就利用罗马的贵族们,使他们分裂为奥西尼和科隆纳两派。      君主除了从事战争、训练和军事制度以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和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务当作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做统帅的人仅能有的唯一的专业。亡国的首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这种专业,而你之所以赢得一个国家,就是因为你精通这门专业。      指望一个武装了的人心甘情愿地服从那个没有武装的人,或者没有武装的人能够安安稳稳置身于已经武装起来的臣仆之中,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一方是抱着蔑视的态度,另一方则是怀着猜疑的态度,这两者显然不可能好好地和平共处。      一是采取行动,二是勤于思考。关于行动,君主除了必须有效地把他的人组织起来从事训练之外,他自己还必须频繁地从事狩猎活动, 借此锻炼身体,适应艰苦的生活,并且认识各处地理环境,了解山脉起伏、峡谷凹陷以及平原是怎样展开的,还要了解河流沼泽的特性,对所有这一切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为了训练思维能力,君主还应该阅读历史,并研究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学习他们在战争中是怎样做的,思考他们成败的原因,以免重蹈覆辙。最重要的是他应该学习过去那些伟大的人物,他要选择其中一个受到赞扬和尊敬的人作为榜样,并且经常把他们的言行铭记心间。      一个人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发誓以善良自持,那么,他定会遭到毁灭,因为他处身于许多不善良的人当中。所以,一个君主如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不良好的事情应该怎样去做,并且必须懂得根据情况的需要是否去做此事或者不去做此事。      被人们评论的一切人尤其是君主,他的地位更高,因而具有某些明显的引起赞扬或者招致责难的品质。      如果一个人希望享有慷慨的名声,就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某些奢侈的成分,以至一个君主常常在这一类事情上把自己的财力消耗殆尽,到头来,如果他们想继续保持慷慨的名声,他就必然异乎寻常地加重人民的负担,横征暴敛,为获得金钱,而不惜一切代价。以致他的臣民因此而仇恨他,而且当他困乏的时候,没有人会尊重他。这样,他的慷慨实际上损害了许多人,而受惠者却只是极少数人。因此他是首先遭遇困难的人,无论发生什么危险,他都会首当其冲。而一旦他认识到这一点并想要停下来的时候,他立即就会 得到吝啬的恶名。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我们发现做出了伟大事业的,只是那些曾经被视为吝啬的人们,至于其他的人则全都没有成功。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我们发现做出了伟大事业的,只是那些曾经被视为吝啬的人们,至于其他的人则全都没有成功。      假如一位君主带军队出征,进行掠夺、敲诈、勒索花费别人的财物,这个时候必须慷慨,否则士兵就不追随他了。就像居鲁士、凯撒、亚历山大所做的那样,对于既不是你自己的也不是你的臣民的财产,你完全可以作一位很慷慨的施主,因为非常淋漓痛快地慷他人之慨,这不仅不会损坏你的名声,而且还能提高你的声誉。只有挥霍了你自己的财产,才会损害你自己。      君主为让自己的臣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就不 应介意残酷这个恶名,因为除了极少数的特例,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而引起混乱、凶杀、趁机劫掠的人说来,可以说是更仁慈的了,因为那种仁慈受到危害的是整个社会,而君主严格执行刑罚伤害的不过是个别人罢了。      严峻的形势、崭新的家园,使我壁垒森严,警戒着整个国家。      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要安全一些。因为人类一般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忘恩负义、容易变心,是伪善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益处的时候,正如我在前面谈到的,他们可以把一切都给你的;当你对他们的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愿意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以及自己的子女;可是当你即将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了你。      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要更没有顾忌,因为爱戴是靠恩义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无论在任何时候,人们都会砍断恩义这条纽带。可是畏惧呢,人们会由于害怕要受到的惩罚而有所顾虑。      要的事是,他一定不要碰他人的财产,因为人们对自己父亲的死的忘记比遗产的丧失还要快。另外,掠夺他人财产的借口常常是容易找的:一旦一个人开始以掠夺为生,他就会轻易找到霸占他人财产的借口。但是,与此相反,夺取他人生命的理由却十分难找,而且失去得也快。      当君主和军队在一起并且当他指挥着庞大的队伍的时候,他完全有必要不顾及残酷之名,因为没有这个残酷的名声,他就决不能够保持军队团结和有效地执行任何任务人们爱戴君主,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意愿;而感到畏惧,则是取决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以自己的意志为基础,而不是以他人的意志为基础。      一种是用法律,另一种是以武力 。第一种是人类的方式,第二种是野兽的方式。但是由于这第一种方式,在许多情况下,不足以达到目的,所以诉诸第二种方式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君主必须懂得该如何利用兽性,那他就应该在狐狸和狮子之间抉择;狮子无法独自识破陷阱,而狐狸无法独自抵御狼群。      因此为了发现陷阱,有必要成为一只狡狐;为了震慑狼群,又有必要成为一头猛狮:那些仅仅以狮子自居的人不明白形势会变化。      一位英明的君主,因此,不能够也不应该信守他的诺言,当守信会为他带来不利时,以及当他做出承诺的理由不复存在时。如果人人都善良,那这个箴言就未必是好的。不过由于人类是一种可悲的生物,他们不会信守对你的承诺,同样的你也不需要信守对他们的诺言。一位君主从来都不会缺少合法的理由来掩盖他未能履行诺言的事实。      拥有这些品质并始终恪守它们是有害的,但是看起来遵守它们却很有用:比如,看起来仁慈,守信,人道,值得信赖,虔诚,以及等等这般;不过在他的心里却是另一种想法,那就是倘若有必要不这样做,他将能够而且知道该如何转变到对面去。一定要懂得这一点:那就是一位君主,而且尤其是一位新君主,不能恪守所有那些被认为是善良的人该做的事情,原因在于为了维持政权,他必须常常违背他的诺言,违背仁爱,违背人道,以及违背宗教信仰。 而且有必要的是,他应该做好随命运的风向以及变化中的形势改变他自己立场的心理准备。而且,正如我前面说过的,只要有可能,他就不应该拒绝为善,只是他应该知道当形势所迫时该如何诉诸邪恶。      人类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眼睛所看到的来判断而不是他们亲手所触到的:所有人都看得到,不过极少有人能触摸得到。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你的外表,极少有人能触及你的内在,而且那些极少数人怎么胆敢违逆多数人的意见,而多数人的背后又有着整个国家机器的支持。假使一位君主征服和维持了他的统治,那他的所为总会被所有人认为值得敬佩和赞誉。因为凡夫俗子总是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和事情的结果。而在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这些庸人,那些极少数明白事理的人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而多数人却可以倚靠在国家机器身上。      在那些让他被憎恨的事情里,首当其冲的就是贪得无厌,僭取臣民们的财产和女人。在这件事情上他必须约束住自己。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你不剥夺臣民的名誉或他们的财产,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会过的心满意足,你只需抗衡极少数人的野心,而有很多种方法来毫不费力的把这些人控制住。那些他被蔑视的事情是被认为善变,滑稽,懦弱,胆怯,以及优柔寡断。当事关他臣民们的私人事务时,他一定要坚持一旦作出了决定,就不再有商量的余地。而且他应该用这样的方法来维护他的名誉,那就是没人可以想象到他可以欺骗或作弄他。      君主对付阴谋政变的一个最有力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不被人民所憎恨,因为不论谁策划政变,他总是相信他可以通过杀死君主来满足人民。但是一旦他认为这样做会不利于他们,他就没办法鼓起勇气来采取这样一种行动,因为谋叛者这边将遇到数不尽的困难。      凡是阴谋政变的人都不可能单独行动,他也找不到同谋者除了那些他认为同样心怀不满的人。而一旦你向其中一位反叛者透露你的目的,你给他满意的条件,而他能通过揭露阴谋来得到他渴望的所有东西。道理就是这样,看到一头是确定的好处,另一头则满是疑问而且危险重重,即使他要继续效忠于你,那他一定或者是那种罕见的朋友,或是这位君主绝对顽固的敌人。      组织有序的政权和英明的君主都非常注意不把贵族赶到绝望的境地,并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让他们保持满意,因为这是一位君主关心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为了让自己从责难中解脱出来,他因此组建了一个第三方的司法机构,既可以约束贵族,迎合下层阶级,而又不用让国王背上重担。可能再没有比这个更优秀和更明智的制度了,也再没有对国王和王国的安全更好的解释了。      君主须把招人反感的事情交给别人,而把讨人喜欢的事情留给自己。再次,我总结说一位君主一定要尊重贵族而不让自己被人民憎恨。      在其他君主国里,君主不得不与之作斗争的仅仅是贵族的野心和人民的粗野,而罗马的皇帝们则有第三个问题:他们不得不忍受军队的残暴与贪婪。这引起了很多的困难,是他们中许多人坠落的原因,因为很难同时满足军队和人民。人民热爱和平与安定,而且,由于这个原因,光明正派的君主受他们喜爱,而同时,军队热爱一位有尚武精神的君主,希望他残忍,傲慢,贪婪。他们希望他把这些品质施加于人民身上,如此他们便能增加他们的薪水并发泄他们的贪欲和残暴。      那些新皇帝,当认识到两种相互对抗的体液所造成的困难,转而对军队采取姑息的态度,不甚在意会对人民造成伤害。这样的举措是必要的,因为既然君主无法避免被人所憎恨,他们必须优先寻求不被最大的群体所憎恨。如果他们做不到,他们就必须尽所有的努力来避免被最有权势的群体憎恨。      如果一位君主希望维持政权,他将常常被迫不为善,因为不论何时,只要你认为需要得到支持的那个群体已经腐化――不管是人民,军队,或是贵族――为了让他们满意而顺从他们的意愿总是对你有利的,于是善行就是你的敌人了。      在塞维鲁这里,他具备相当的才干,即使在人民被他压榨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和军队的联盟关系,他有资本幸福地统治,因为他的那些才干使他在军队和人民两者的眼里都受到 敬佩,前者被震慑而手足无措,后者则充满敬意和满足。      因为他是一个军人,能够忍受任何艰辛,蔑视任何精致的食物和所有其他类型的舒适生活,这让他深受军队的爱戴。      由一个顽固的人慎重考虑后做出的事情,对君主来说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任何不怕死的人都可以对伤害到他们。但是君主一定不要对这样的人太过害怕,因为他们是极其罕见的。他仅仅必须要警惕不让任何为他服务的人和任何在他身边为他的君主国服务的人受到严重的伤害。      如果更有必要满足军队而非满足人民,那是因为军队能够做的比人民更多。今天,对所有君主来说,除了土耳其和苏丹,都有必要满足人民而非满足军队,因为人民能做的比军队更多。      苏丹政权不同于所有其它君主国,有点像基督教的教宗,不能被称为世袭制君主国或新生的君主国。因为它不是老君主的儿子,身为继承人然后成为它的统治者,而是被那些有选举权的人选举到那个地位。由于这个体制是一个古老的体制,它不能被称为一个新生君主国。在这样的君主国里,那些困难中没有一个是新生国家会遇到的,因为虽然君主是新的,那个政权的体制也还是旧的, 而且被组织起来就像接纳他们的世袭统治者那样的接纳他。      一位新的君主,在一个新的君主国里不能仿效马库斯的事迹,他也没有需要追随塞维鲁的脚步。反而,他应该从塞维鲁那里吸取对建立他的政权所必要的品质,而从马库斯那里吸取那些举止得体和光荣的品质以便能够保有一个已经建立和稳定下来的政权。      当一位君主获得一块新的土地,将它吞并进他自己原来的国家里,那么他就有必要解除那块土地上的武装,除了那些在征服它的过程中与你并肩作战的伙伴。而且他们也同样,随着时间的进行与合适的时机,必须被削弱,而且必须这样来筹划,那就是你整个国家的武装力量会被集中于你自己的军队,驻扎在你的附近,在你原来的国家里。      无疑,当君主们克服了加诸于他们的困难和障碍时,他们就变得伟大。于是,命运――尤其当她希望提升一位新君主的威望时,而新君主也比一位世袭君主更需要威望――就为他创造出敌人,而且让他们采取反抗他的冒险行动,如此他便有机会克服它们,攀上他的敌人为他带来的更高的台阶。许多人认为一位英明的君主必须要狡诈的培养一些敌视行动,只要他有这个机会,这样通过镇压它,他也会更加伟大。      君主,尤其是那些新君主,发现了那些在他们统治初期被受到怀疑的人比那些起初被信任的人更加忠心也更有利用价值。      君主在统治伊始总会很容易赢得那些过去曾与之敌的人的支持,这类人为了保住自己一定会提供支持。他们甚至会更忠心的为他服务,因为他们认识到了他们通过行动可以消除君主对他们的疑虑。于是君主总会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比那些忽视他的事务,带着太多自信服务于他的人要更多。      害怕他的人民甚过害怕外国势力的君主应该修建城堡;但如果他更害怕外国势力而不是他的人民,则不应该依赖它们。      最坚固的城堡就是不要被人民憎恨。你可以拥有许多座城堡,不过它们都拯救不了你,如果人民憎恨你的话,因为一旦人民拿起了武器反抗,他们就从来都不会缺少愿意帮助他们的外国势力。      对一位君主来说,没有什么比伟大的事业和显示自己的非凡卓绝更能让他赢得尊重的了。      对君主来说,在处理内部矛盾中显示自己的非凡卓绝也对他很有助益。每当出现这样一种机会,那就是某个公众人物做出了某些异乎寻常的举动,不管它是好是坏,这位君主应该找到一种能够引起广泛讨论的奖励或惩罚他的方法。而且首要的是,一位君主在他的所有行动中都应该努力实现一个具有杰出智慧的伟大人物的名声。      一位君主,当他是一个真正的朋友和一个真正的敌人时,也会获得尊重:那就是,当他没有保留的,宣布自己站在一位君主的一边对抗另一边时。这样的一种政策总会比维持中立更有利。公开表明立场,公开的战争援助总会更有利。如果你没 有表露你的意图,你总是会成为胜利一方的猎物,也让失败一方高兴和满意,而且你没有任何理由说别人应该来帮助你或陪同你。因为不管谁获胜,它都不会想要没有在艰难时期协助他的不情愿的盟友;不管谁战败,他也都不会给你提供庇护,因为你在先前也不愿意冒险与他共患难。      他若不是你的朋友,总会请求你保持中立;他若是你的朋友,总会要求你举起武器表明你的立场。为了躲避眼前的危险,优柔寡断的君主会在大部分情况里遵循中立的立场,而大部分情况下他最终会覆灭。      当互相斗殴的对手是那些不论谁获胜你都不用害怕的人时,此时选择阵营甚至是更英明了;由于你在另一位的协助下促成了一位君主的垮台,而那位君主如果足够明智本可以挽救自己;而那位胜利者,当他获胜时,依然要听命于你――而且对他来说,在你的帮助下不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一位君主一定要避免加入实力比他自己更强大的一方来对抗其他人,因为如果你们取得胜利,你依然是他的囚徒,而且君主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唯他人的马首是瞻。但是当这样一种同盟无法回避时,一位君主应该出于上面给出的理由加入。任何国家都不应该相信总有一条安逸的道路可选。恰恰相反,它应该认识到万事皆有风险,在决定选择的先后次序时我们发现了这个原则:那就是每当我们企图避免一种不利的局面,我们就遇到了另一种。知道如何权衡各种不利的情况,并且知道如何选择其中最不坏的一种,是谓之英明。      一位君主也应该表露出他钟爱才干和美德,方法是优待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和敬重那些特别擅长某一领域的人。此外,他应该给他的臣民们一个安定的环境,鼓励他们致力于自己的行当,不论是商业,农业,或任何其他的人类事业。      因为每座城市都被 划分成不同的行会或城区,他应该顾及这些组织,偶尔接见他们,表现出自己是一个仁慈和宽宏大量的典范,而同时,不管如何,总是坚决维护他君王的威严。      智慧分三种境界 :上者识事,无所不知;中者识人,知人之所知;下者人事两不识,既不自知也不知人。      人们评价一位君主 英明程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观察他周围的人。当他周围的人有能力且忠心耿耿,人们总会认为他英明,因为他懂得如何发挥他们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保持忠心。      只要一个人有智慧辨别出另一个人言行的好坏,虽然 他本身也许不具备做事情的能力,他也可以辨别出大臣办事得力与否,赞美办得漂亮的事并且纠正搞砸的事;而且大臣既然不能期望着去哄骗他,那唯有继续兢兢业业好好办事了。至于一位君主该如何识别出这样一位大臣,有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当你看到这位大臣考虑的更多是他自己而不是你,而且他办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为他自己谋利,像这样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大臣,而且你绝不能够信任他。      授之以名望,给之以财富,让他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亏欠君主,和他分享荣耀与职责;如此,大臣会认识到没有君主就没有他的今天;如此,名誉盛隆到让他不再渴望更多的名声;如此,财产富足到让他不再渴望更富有;如此,地位崇高到让他害怕有任何改变。因此,当君臣间以这种方式为纽带时,他们便能彼此信任。      人太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自豪,用这种方式欺骗自己,他们发现很难保护自己免疫这种瘟疫;而同时希望避免奉承的愿望却带来了被蔑视的危险。因为除了让人们明白告诉你真相并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之外,没有其它让你免于谄媚的方式。可是一旦任何人都能够直言无讳,你也就失去了尊严。      一位英明的君主应该遵循第三条道路,从他的朝廷里挑选出聪明的人,仅仅把向他直言的许可给予他们,而且仅仅只在些他询问他们的事情上可以直言,在其它事情上则不可以。不过,他应该询问他们所有的事情,应该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应该用他自己的方式独自深思熟虑。除了这些人之外,他应该拒绝听取任何其他人的意见,直达他的目标,顽固的执行那些他做出的决定。任何不这样做的人或亡于阿谀奉承,或面对不同的意见而不停变更他的主意;从而降低人们对他的评价。      一位君主应该总是纳谏,只在他想要得到建议的时候,而不是在其他人希望进谏的时候。相反,他不应该鼓励任何人进谏,除非他要求。不过他应该是一个非常频繁的提问者,然后,对于询问的有关事项,又是一个寻求真相的耐心的倾听者。      一位不够聪明的君主得不到聪明的建议,除非他偶然顺从于一位单独个人,这个人在所有事情上支配着他,也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得到聪明的建议,但此事不会持续很久,因为像这样的一位支配者会很快把政权从他手中夺走。但是如果他向超过一位顾问那里征求意见,一位不够聪明的君主将绝不会得到前后一致的建议,他也不会知道该如何让自己始终表现如一。他的每一位顾问都会为他自己的利益考虑;君主将不晓得如何纠正它们或辨别它们。所有提供建议的人都是一个德性,因为人向来被证明是恶的,除非有某种不可抗力因素让他们举止良好。因此结论是,优秀的建议,不论来自谁,一定缘于君主的英明,而非君主的英明缘于优秀的建议。      一位新君主的一举一动会远比一位世袭的君主更受人关注。当他的举措被认为处理巧妙,它们会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会使人们更紧密地和他连结在一起,远比古老的血统要更有效果。因为人远更注重当前而非过去,当他们在眼前事务中发现利益,他们就享受现状而不再寻求其它。      我们时代这些统治了他们的王国许多年而随即又丢掉它们的君主们不应该责怪命运,而应该责怪他们自己的懒散。由于在和平年代他们从没设想过形势会发生 变化――不考虑晴空万里的天气里突遭一场风暴的可能性是人类的普遍弱点――而当艰难时期最终到来时,他们考虑到却是逃跑而不是防御自己。      唯有那些依赖于你自身力量和你自身才干的防御才是优秀的,确定的,和持久的。      任何一位君主假如他完 全依靠命运的话,那么当命运变化的时候他就必然会垮台。我还认为,假如一位君主的行为符合时代特征,他就会得心应手;同样,如果他的行为不符合时代特性,他就会不顺利。      他的生命短促,因此他没有相反的教训,假如事情发生在他必须谨慎行事的时候,他就会走向毁灭,因为他生性永不会抛弃他偏爱的这些方法。      当命运发生在变化,而人们仍然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方法时,假如人们能同命运相地协调,他们就会获得成功;否则,他们就不会成功。我认为确实如此:勇猛比小心谨慎要好,因为命运之神好比一个女子,你想要征服她,就必须打击她。人们会发现,她宁愿让迅猛行动的人们去征服她,而不愿惠顾那些冷冰冰地进行工作的人们。因此,正如女子一样,命运常常是年轻人的朋友,年轻人虽然他们在小心谨慎方面很难做好,却往往比较凶猛,而且能用更加大胆的手段去制服她。      要认识一位意大利豪杰的力量,就只有让意大利沉沦到它现在 所处的绝境,必须比希伯来人受更深的奴役,必须比波斯人受更重的压迫,必须比雅典人还要流离失所,既无首领,也无秩序,受打击、遭掠夺、被分裂、遭蹂躏, 并且忍受了种种摧残。      对于必需战争的人们来说,战争就是正义的;当除了拿起武器以外就别无他望的时候,武器就是神圣的。      在决斗时或者在只有少数几个人搏斗时,意大利人在力量、 机敏和智力上是何等优秀啊,可是当他们进了军队就表现平平,这一切都导因于的首领软弱,因为那些高明的人们不愿意服从他们,而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高明,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因为能力和幸运两方面都出人头地,从而使其他人为之折服。因此,在以前长的时期内,在过去二十年发生的多次战争中,此完全意大利人组成的军队,在考验面前,总是失败。      假如你的显赫的王室决意仿效 向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些解救国家的优秀人物学习的话,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组织起自己的军队,这是所有事业的真正基础,因为他们是比任何人都更忠实、更真诚、更优秀的士兵,而且,虽然他们每一个人都极为优秀,但是当他们看到他们的君主的指挥他们并且获得他授勋和礼遇时,他们会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并且变得更加优秀。因此,为了彻底依靠意大利的力量来防御外侮,必须组建这样一支军队。      西班牙人抵御不了骑兵,而瑞士人一旦在战斗中遇到的步兵同自己一样顽强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害怕。所以经验已经证明而且将来还要证明,西班牙人抵抗不了法国骑兵,而瑞士人则会被西班牙步兵所消灭。      反抗暴虐的力量,将举起枪,战斗不会太长!因为古人的勇气,至今没有 在意大利人的心中消失。
12:05:36 没事找事  有页码就好啦 00:42:37   来自: 绛珠 君主论的评论 &&    《君主论》问世开始,就被争论。然而马基雅维利究竟是个诚实的人。没有满口仁义道德,踏踏实实地写了一本书,教当权者如何取悦贵族又不为人民憎恶;保住地盘,又不受友军牵制;征服他国,又不为他人白做嫁衣。。。做好一个职业,都是不容易的,何况还有被杀头的危险,自然步步为营。    纵看历史上大国的崛起,无不是争取与掠夺的结果。“(君主论)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他(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位将政治和伦理学分家的政治思想家。 ”既然他的目的是拯救意大利于水深火热之中,出于善良的目的,我们就以善良的心接纳吧。
19:15:07   来自: jadewa 君王论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十八章 论君王应当如何守信      一个君王必须懂得使用法律和武力,既是狐狸又是狮子。“事实上,人们是恶劣的,而且对你根本做不到守信不渝、忠贞不二,因此你也可以同样地无须守信”。“人们的头脑毕竟还是简单,且极容易屈服于当前的需要”“如果可能对话,君王还是尽量不要背离善良之道,但是如果迫不得已,就要学会做甚至敢于做坏事。”“人们总是被外表和事物的结果所迷惑,因为每一个人都能看到你的外表,但是很少人能接触到你。”         十九章 论君王必须避免受到蔑视与仇恨      对于君王或政府来讲,他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君主论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