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配平题目中还原剂能不能有两种物质(三种物质一个

当前位置:
>>>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过程(即两个半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过程(即两个半反应),某体系的一个半反应为:NO3-+4H++3e-═NO↑+2H2O.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KMnO4,Na2CO3,KI,Fe2(SO4)3.(1)若氧化产物为单质,则氧化反应(半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2)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3)若反应生成了0.3molH2O,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4)某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上述氧化还原反应时测得还原剂的实际用量不足氧化剂实际用量的3/4,试从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NO3+4H++3e-═NO+2H2O,该反应中硝酸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所选的物质必须具有还原性,KMnO4、Fe2(SO4)3具有氧化性,Na2CO3和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给四种物质中只有KI具有还原性,则氧化反应应为I-被氧化,氧化反应为2I--2e-=I2,故答案为:2I--2e-=I2;(2)将两个半反应相加可得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8H++6I-=2NO↑+4H2O+3I2,故答案为:2NO3-+8H++6I-=2NO↑+4H2O+3I2;(3)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若反应生成了4molH2O,则转移6mol电子,生成0.3molH2O,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64mol=0.45mol,故答案为:0.45; (4)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而实际用量不足氧化剂实际用量的34,说明消耗的硝酸多,KI少,可能原因是硝酸浓度角度,被还原为NO2,I被氧化为更高化合价,生成KIO3等,故答案为:生成物中可能存在部分NO2、KIO3等物质.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过程(即两个半反应..”主要考查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货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5.难易规律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发现相似题
与“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过程(即两个半反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9303774821120992098612124541375150.013gg(精确到0.001),选择1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该实验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I2+2H2O+SO2=H2SO4+2HI(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原理是利用了SO2的还原性性.(2)在甲同学所配碘溶液浓度准确,并且量取药品及实验过程中各种读数均无错误的情况下,利用上述装置所测定的SO2含量仍然比实际含量低,请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装置气密性差、抽气速度过快、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而装置中的棉花团不干燥、部分二氧化硫溶于水后与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而损失(其他合理答案即可).Ⅱ.重量法:乙同学拟用图2所示简易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按图安装好仪器,在广口瓶中盛放足量的H2O2水溶液,用规格为20mL.的针筒抽气100次,使空气中的SO2被H2O2水溶液充分吸收(SO2+H2O2═H2SO4).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后进行称量,得白色固体0.182mg.(3)取样处空气中SO2含量为0.025mg/L(精确到0.001).(4)已知,常温下BaSO3的KSP为5.48×10-7饱和亚硫酸溶液中c(SO2-3)=6.3×10-8mol/L.有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必用H2O2吸收SO2,直接用0.1mol/L&BaCl2溶液来吸收SO2即可产生沉淀,请用以上数据分析这样做是否可行因溶液中c(Ba2+)=0.1mol/L,c(SO42-)≤6.3×10-8mol/L,其离子积c(Ba2+)×c(SO42-)≤6.3×10-9mol/L<KSP(BaSO3)=5.48×10-7,所以直接用直接用0.1mol/L BaCl2溶液来吸收SO2不能产生BaSO3沉淀.III.仪器法:丙同学直接使用一种SO2浓度智能监测仪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这种监测仪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根据电池产生电流的强度来准确测量SO2浓度的.该电池总的化学反应原理为:2SO2+O2+2H2O═2H2SO4(5)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SO2+2H2O-2e-═2SO42-+4H+.
科目:高中化学
(附加题)&&工业上根据污水中所含物质或离子的不同,有多种处理方法,比如:
&&污水中所含离子
Cu2+、Hg2+
氧化还原法请回答:(1)在中和法中,若用&CO2来处理污水,则离子方程式是CO2+OH-═HCO3-.(2)在沉淀法中,用硫化钠作沉淀剂,能有效地处理含Cu2+、Hg2+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若某污水中能与硫化钠反应的阳离子只有Hg2+,且含量为400mg/L,则处理10L这样的污水至少需要加入硫化钠1.6g(精确到0.1).我国规定Hg2+&的排放标准不能超过0.05mg/L,若1L污水经过沉淀法处理后含Hg2+为2×10-7mol,则该污水是否达到了排放标准是(填“是”或“否”).(3)在氧化还原法中,常用Cl2氧化污水中的有毒物质CN-,可得到无毒无害的CO2和N2,若参加反应的Cl2与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Cl2+2CN-+4H2O═10Cl-+2CO2+N2+8H+..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Ⅰ.回答下列问题:(1)欲量取20.00mL&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碱式滴定管.(2)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3)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含量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Ⅱ.氢氧化铜是一种常用试剂.例如,利用新制氢氧化铜验证醛类物质的还原性.(1)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方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6滴,振荡即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确保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铜呈悬浊状.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红色沉淀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或红色固体中可能含有铜).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属于碱性氧化物;②+1价的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③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关系方案4:取红色固体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银析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方案3.(3)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要测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必须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号):②③⑤.①通入氢气体积;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4)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新闻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蓝矾.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该红色固体至全部转化成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或通入惰气带走水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2年冬天,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在空气质量报告中,SO2的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有三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以下测定方法。I.氧化还原法:甲同学拟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该实验需要80mL5×10-4mol/L的碘溶液,甲同学应称量I2&&&&g(精确到0.001),选择_______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该实验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原理是利用了SO2的&&&&& 性。(2)在甲同学所配碘溶液浓度准确,并且量取药品及实验过程中各种读数均无错误的情况下,利用上述装置所测定的SO2含量仍然比实际含量低,请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Ⅱ.重量法:乙同学拟用右图所示简易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按图安装好仪器,在广口瓶中盛放足量的H2O2水溶液,用规格为20mL的针筒抽气100次,使空气中的SO2被H2O2水溶液充分吸收(SO2+H2O2=H2SO4)。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后进行称量,得白色固体0.182mg。&& (3)取样处空气中SO2含量为&&&&&&mg/L(精确到0.001)。&& (4)已知,常温下BaSO3的KSP为5.48×10-7饱和亚硫酸溶液中c(SO2-3)=6.3×10-8mol/L。有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必用H&2O2吸收SO2,直接用0.1mol/L BaCl2溶液来吸收SO2即可产生沉淀,请用以上数据分析这样做是否可行&&&&&&&&&&&&&&&&&&&&&&&&&&.III.仪器法:丙同学直接使用一种SO2浓度智能监测仪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这种监测仪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根据电池产生电流的强度来准确测量SO2浓度的。该电池总的化学反应原理为:2SO2+O2+2H2O=2H2SO4&& (5)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1、说教材;1.1教材内容;教材把物质分类和反应分类的教学放到元素化合物教学;对立统一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得非常充分,是适时;1.2地位和作用;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山东;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1.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化合价升降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1、说教材
1.1教材内容
教材把物质分类和反应分类的教学放到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前面是想体现学生的认识发展脉络,在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中推进认识的深化,凸现了本章教材对后面教学的工具性。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和反应进行分类并探讨各类问题中的规律。第一课时在本节中有两个作用:开辟和铺垫,开辟指氧化还原概念在原有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铺垫是要让学生明确下面的学习是要探讨规律并用它解决问题。
对立统一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得非常充分,是适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良好契机。
1.2地位和作用 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1.3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五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领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说学情分析
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产物。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发应叫做还原反应。”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学情分析我采用的主要是质疑激发、探索引申、分析讨论的教法,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所以学生就沿着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来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老师质疑从得失氧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局限性,再在老师引导下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H2还原CuO的这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氢、铜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针对此问题,紧接着提出Na在Cl2中燃烧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然后提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分析讲座的学习方法,学生不难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深刻理解,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过程总是同时存在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原因是,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必定同时在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它们是相反的,又是互相依存的。这样一来,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思考分析,突破了重点,提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另外通过练习掌握了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方法后,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学习方法。
3.说教学方法 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通过质疑、提问、观察、探究、讨论、应用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知识有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讲解,让教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
(3)、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质疑、提问、观察、探究、讨论、应用、练习等方式的运用达到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4)、多层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巩固提高,为此按照上面思路要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完成教学目的,并适时指导学生有关的学习方法,和将采用讲述,讲义等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认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识体系,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 4.说教学程序 4.1 教材处理 (1)分散重点、难点:课时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第二课时突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氧化剂、还原剂等十个、五组概念。
(2)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 (3)用电子转移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复杂,且高一学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所以学习此内容时会感到困难,而且氧化剂、还原剂等十个、五组概念易混淆,为了方便记忆,由简入深的方法进行记忆。比如说:通过简单的反应(H2 + CuO = Cu + H2O)来记忆各个概念。这样就可以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4.2
教学环节的解决办法 (1)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①复习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分析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从而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②正确理解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时,应着重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夺得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后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让学生认识到氧化剂和还原剂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 ③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疑点的解决办法 ①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看具体的而定. 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只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取决于得失电子的多少。得失电子的难易往往可以通过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程度加以判断,一般说来,反应条件越容易,反应的程度越剧烈,则得失电子越容易。例如:Mg和氧气反应比Al和氧气反应剧烈。 ③元素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一般常见的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通常以一种性质为主。如S、Cl2以氧化性为主。 4.3 教学过程设计 [引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铜丝在氧气中燃烧,请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 2Cu+ O2 = 2CuO (提问)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学生随意发挥:化合反应、氧化反应)Cu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②H2 + CuO = Cu + H2O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学生随意发挥:置换反应、还原反应)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科学家早期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原始最基础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问②中只属于还原反应吗?否。还属于氧化反应(H2得氧发生氧化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是对立统一,不能分开的。(进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提问)那么③2Na+ Cl2 = 2NaCl 此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学生:③2Na+ Cl2 = 2NaCl不是) (师)事实上③2Na+ Cl2 = 2NaCl 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产生矛盾,质疑并思考)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分析问题。(讨论)①②③三个反应的新的共同点,可提示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学生讨论、分析、寻找规律,标出反应前后的元素化合价变化。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新课]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探究)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①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②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③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④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 (联系旧知、巩固新知展开思考、打下伏笔) (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出来)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看学生做的情况,给出图例: (设问)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逻辑性思维)以NaCl 、HCl的形成加以分析。 (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得氧: 氧化反应
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 失氧: 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
5.说教学反馈
利用下列练习考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及重难点的分化
【练习】1.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两个角度说明什么元素发生了什么反应。
(1)CuCl2+ 2NaOH = Cu(OH)2+2NaCl(2)C + H2O = CO + H2
(3)3Cu+8HNO3 = 3Cu(NO3)2+2NO↑ + 4H2O(4)CO2+Ca(OH)2 = CaCO3↓ + H2O
(5)Br2 + SO2 + 2H2O= 2HBr+H2SO4
2.自然界的某元素X多以单质、低价(-1或-2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可工业上大量需要它的高价(+4或+6)化合物做为原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获得这些物质?
6.板书设计 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一课时)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从得失氧分析 2.特征: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3.本质:从电子转移分析 H2 + CuO = Cu + H2O 得氧:H2 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失氧:CuO 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4.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氧化还原反应01等内容。 
 实验十 氧化还原反应_化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实验十 氧化还原反应一.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 了解介质的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反应方...  推导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未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1)熟记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氧化剂 Cl2 O2 浓 H2SO4 - ...  2014年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4 高考化学必备专题――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 【考纲解读】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 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  H 2 CO3 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名称 氧化名称 得失氧的情况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实例 C+O2 点燃 CO2,碳得到氧变成了 CO2,碳发生的反应 是氧化反应 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指导 1.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 有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  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 D.③①② 练习 2-1(2014 上海高考 19) .下列反应与 Na2O2+SO2→Na2SO...  氧化还原反应 随堂练习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 1 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 1.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是( ) A.是否有氧元素参加反应 B.是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