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差持续下降,上市银行计提拨备拨备计提怎么考核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银行和信托行业月报:御风险强监管约束,以守为攻关注低风险绩优品种.pdf 3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银行和信托
银行和信托行业月报
2017 年4 月9 日
御风险强监管约束,以守为攻关注低风险绩优品种
强于大市 (维持)
3 月走势回顾:
3 月仹银行板块下跌
1.8%,跑输沪深 300 挃数 1.9 个百分点。个股方
面,表现较好的有工行(+3.2% )、农行(+2.8% )和中行(+0.5% ),表现稍
行情走势图
逊的有浦収(-3.5% )、北京(-4.5% )和民生(-6.1% )。次新股表现涨跌不
一,表现较好的的有无锡(+1.4% )、吴江(+1% )和常熟(-0.7% )。3
银行(中信)
安信托挃数下跌 4.6% ,跑输沪深 300 挃数 4.7 个百分点。个股方面,表现依次
为安信信托(-3.1% )、爱建集团(-3.5% )、中航资本(-3.6% )、经纬纺机
(-5.2% )、陕国投A
(-7.3% )。
月度观点:
量——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17 万亿,基本符合我们预期。对公信贷投放延续
6- 6- 6- 6- 6- 6- 6- 6- 6- 7- 7- 7-
良好增势,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 60 亿/996
亿。考虑到年刜基
建项目的投放,预计对公信贷的积极表现将延续到
1 季度末。居民端,中长期
贷款新增 3386 亿,较 1 月仹 6000 亿元明显回落 ,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将逐步
显现。展望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记者钱箐旎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净利润整体仍保持增长,同比增速略微回落,和贷款率较2016年年末都有所下降,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上述结论来自于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银行业快讯:201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  分析显示,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497.15亿元,同比增长4.50%,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速略微回落。2017年上半年,各类上市银行的盈利指标如(ROA)和(ROE)都有所下降。除了大型商业银行外,其他上市银行整体已跌破1%。  在资产方面,截至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规模达161.98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1%。总资产和总负债增速整体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上半年各类上市银行的客户贷款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同业资产呈持续负增长或低增长态势。上半年严控风险的监管措施初现成效,也体现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各类上市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率较2016年末均有所下降。然而,和农商行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与不良比率仍呈上升趋势,这也反映了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有待进一步观察。报告显示,2017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4%;不良贷款率1.60%,较2016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为了保持持续发展,上市银行都在探索转型之路,个人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重点开拓的领域。2017年上半年,虽然公司业务仍占上市银行营业收入的最大部分,但占比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占比上升。这既是银行自身发展需求,也是为了应对的挑战。 《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二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深入推进,上市银行也步入稳定期。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银行业快讯:201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下称“报告”) 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净利润整体仍保持增长,同比增速略有回落,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较2016年年末都有所下降。净利润增速放缓报告显示,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497.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0%。净利润增速较2016年同期轻微回落,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增速放缓最明显,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8.09个百分点,其次是农村商业银行,同比增速下降6.01个百分点。报告分析认为,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长相对较快,是维持其盈利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来源主要是依靠手续费净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各类上市银行的总资产(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都有所下降。除了大行(1.13%)以外,其他上市银行整体ROA已跌破1.00%,城商行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最大,从1.04%降至0.93%。另外,上半年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ROE皆维持在15%以上,而农商行明显低于其他类别的上市银行,仅为11.57%。普华永道认为,净利息收益率和净下行是对上市银行盈利构成压力的重要因素。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所有上市银行的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均较上年同期收窄,城商行和股份行收缩幅度最大。报告指出,这主要是受到央行2015年多次后贷款陆续到期重新定价,以及营改增后价税分离的影响。由于贷款收益率下行,上市银行的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计息负债付息率方面,各类上市银行表现不同:大行仍维持最低且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他三类上市银行的付息率都呈现上升趋势,可见资金成本面临压力。普华永道中国胡亮表示,城商行和农商行属于后发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最近一两年才完成,借助充实了资本,同时也扩充了业务的范围和区域。“的监管举措对于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农商行业务的影响较大,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它们的业务发展速度,会更加趋向于稳定。”胡亮补充称, 上市银行正在不断地加强对于的期限、币种错配的管理。严监管初见成效 和同业占比下降上半年货币供应增速继续回落,M2(广义货币)和M1(狭义货币)的“剪刀差”逐步收窄。央行预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较低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虽然货币供应增速放缓,信贷增量却一路“高歌猛进”,前6个月贷款增量7.97万亿元,是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从贷款部门分布看,上半年住户贷款仍然维持了较快增长,是拉动信贷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融资的角度来看,信贷快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和规模减少。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161.98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1%。总资产和总负债增速整体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上半年各类上市银行的客户贷款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同业资产呈持续负增长或低增长态势。普华永道认为,上半年严控金融风险的监管措施初现成效,也体现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类上市中,贷款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投资和同业占比下降。贷款在大行(51.31%)、股份行(47.51%)及农商行(40.45%)资产中仍是占比最大的部分,城商行占比最大的是投资,占比44.8%。而在中,各类上市银行的零售贷款整体增速普遍快于公司贷款。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零售贷款的增幅达到两位数,分别为38.14%和25.47%,增量大部分来自。同时,各类上市也持续增加,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增速均达到两位数。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率“双降”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4%;不良贷款率1.60%,较2016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各类上市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率较2016年末均有所下降。然而,城商行和农商行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率仍呈上升趋势,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有待进一步观察。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梁国威表示,对大型商业银行来说,首要任务是处理存量的不良贷款,不论是将不良贷款转卖给,通过渠道售出,或者是以的形式转换,大行都非常积极。“因为它们量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不良贷款是它们未来最关心的。”观察逾期贷款率和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与不良之比变化可以发现,截至今年6月末,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整体逾期贷款率均较2016年末下降,但农商行的逾期贷款率依然在上升。其中,不仅各类上市银行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总额较2016年末均有所增加,就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来看, 除股份行外,其他各类银行该比例均较2016年末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逾期90天对不良之比均超过1倍,反映信用风险仍在暴露过程中。《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三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合伙人姚文平表示,逾期90天以上贷款转化为不良的可能性极高,也可以说是潜在的不良贷款,这部分贷款可能改变未来银行不良的走势。  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各类银行经营发展严重同质化的趋势,在今年出现明显变化。   9月27日,普华永道发布《201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以A股及H股上市的全部39家银行作为分析样本,其中包括6家大型银行(工、农、中、建、交、邮储)、9家股份制银行、16家城商行和8家农商行。这39家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资产相当于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5.16%。   分析这些上市银行2017年半数据,各类银行走势出现分化。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开始显现,业绩趋于平稳;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经历中间收入相关业务和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后,今年受监管政策影响极大,结构调整成为关键词;起步较晚的农商行也不再能“独善其身”,的问题正慢慢暴露。   城商行净利润增速放缓明显  盈利层面,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同比出现回落。分类别看,增速与2016年同期比较,仅大型银行有所增长,其余三类银行的增速不同程度放缓,其中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速放缓最明显。
  此前几年,城商行的高增速在银行同业中十分突出,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同比增速8.5%,与同业横向比较仍然较高,但与自身纵向比较则降幅最大,比去年下降8.09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在2016年已经有所体现。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梁国威认为,城商行在比占比更高,未来半年到一年的业绩情况取决于的变化,尤其是投资类资产相关监管政策带来的业务变化。   与净利润下降对应,各类银行的ROA和ROE都有所下降,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ROA跌破1%,其中仍是城商行的降幅最大,从1.04%下降至0.93%。   盈利能力同时受到息差收窄和营改增后价税分离的影响,其中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下行,是对盈利能力构成压力的重要因素。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合伙人王伟认为,在贷款端,由于贷款收益率下行,上市银行的生息资产收益率整体都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政策的影响趋于稳定,在的过程中,贷款供给上各银行的竞争充分,如何从负债端做匹配,将是能力挑战的重点。   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计息负债付息率方面,各类上市银行表现各异,大型商业银行为1.62%,仍维持最低,且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其他三类银行付息率均同比上升,银行资金成本仍面临压力。   资产质量:  不良率下降、偏离度仍上升
  针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情况,主要关注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率两项指标,样本中39家上市银行总体不良贷款率1.6%,相比2016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四类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率均较2016年末有所下降。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率降幅最大,比去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其余三类银行均微降0.01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的进入稳定期。   但对于,除上述两项指标外,偏离度指标也十分值得关注,该指标主要指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数据显示,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分别为0.87、1.21、1.21、1.10。   尽管不良率与关注贷款率指标均下降,但偏离度指标除股份行与2016年末数据持平之外,其他各类银行均有所上升。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偏离度指标均超过1倍,这反映了信用风险仍然在暴露的过程中。   一位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相关人士称,不良率主要根据五级分类来测算,贷款的逾期时间不是衡量贷款是否应划为不良贷款的硬性标准,存在主观性,使用偏离度指标观察到的资产质量情况更加真实。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合伙人姚文平表示,逾期90天以上贷款转化为不良的可能性极高,也可以说是潜在的不良贷款,这部分贷款可能改变未来银行不良的走势。   除了加快处置不良,各类银行也从结构上进行根本调整,体现在扩大零售贷款。今年上半年,各类银行零售贷款整体增速普遍快于公司贷款,增量大部分来自个人。其中股份行尤甚,零售达14.86%,超过公司贷款增速的2倍。   从贷款结构看,除农商行外,其余三类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均有增长,股份制银行的占比增长1.94个百分点。零售类资产质量好,定价较高,已成为目前普遍的转型方向。   资产端如此,负债端亦如是。主攻零售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五大行均与大型科技公司全面合作,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关系进入“深度合作”时代。   梁国威认为,两者在客群上可以形成互补。同时在、资源配置、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商业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能够实现底层技术及数据,与金融机构专业能力结合。《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四
(原标题:普华永道:中国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但信用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在经济增速较为平缓、市场总体上升、 市场趋紧以及整体下降等因素影响下,2017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净利润整体仍保持增长,同比增速略微回落,同时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较2016年年末都有所下降。全球顶级之一普华永道9月27日表示,中国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不过,整体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仍未充分暴露。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报告通过对中国39家A股和H股上市银行(以下称“上市银行”)各项指标分析得出此结论。按照中国银监会的机构分类,39家银行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8家农村商业银行。今年1月至6月,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放缓。据普华永道统计,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8497.15亿元,同比增长4.50%,与2016年同期比较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长相对较快,是维持盈利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来源主要是依靠手续费净收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同样主要来自净利息收入。农村商业银行各自的净利润变动差异较大,有的由升转跌,也有的持续两年负增长,反映了地域差异的影响。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质量所有稳定。截至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人民币161.98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1%。其中,39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3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4%;不良贷款率1.60%,较2016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除了不良贷款,逾期贷款率和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与不良之比变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化。截至2017年6月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的整体逾期贷款率均较2016年末下降,但农商行的逾期贷款率依然在上升。就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来看,除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其他各类银行该比例均较2016年末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均超过1倍,说明这些仍在暴露过程中。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梁国威打比方称,假设我们90天以上贷款逾期了,那么它在不良贷款里的占比在增加,也就意味着贷款回收的难度会增加,因而我们说信用风险还是在暴露的过程中。此外,在各类银行探索转型过程中,个人银行业务备受青睐。2017年上半年,虽然公司业务仍占上市银行营业收入的最大部分,但占比整体上出现下降的趋势。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占比上升。这既是银行自身的发展需求,也是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2017年以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一一结盟大型科技公司。综合来看,银行与互联网巨头间的合作主要围绕金融科技领域,、应用、监控等方面是合作的几个重点。而这些重点,刚好是双方取长补短的地方。
“新科技在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已被业界广泛认可。目前,金融科技在风险定价、资源配置、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寻求与科技公司合作,实现底层技术及数据,与金融机构专业能力结合的主要原因。” 梁国威表示。除此之外,就不断收紧的对于银行资产质量影响,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合伙人胡亮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商业银行的增幅还是比较明显,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转型的驱动,另外一个则是城市化的将进一步推动,使得住房的刚性需求也在不断的显现。“目前来看,房地产抵押贷款方面的质量还是比较稳定的。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隐患,监管机构也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来控制其中的风险。当下我们没有看到这方面存在一些系统性、大规模、会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和未来盈利的一些比较大的事件。”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武_NF
《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五在经济增速较为平缓、利率市场总体上升、 市场流动性趋紧以及整体对外投资下降等因素影响下,2017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净利润整体仍保持增长,同比增速略微回落,同时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较2016年年末都有所下降。全球顶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9月27日表示,中国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不过,整体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仍未充分暴露。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报告通过对中国39家A股和H股上市银行(以下称“上市银行”)各项指标分析得出此结论。按照中国银监会的机构分类,39家银行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8家农村商业银行。今年1月至6月,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放缓。据普华永道统计,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8497.15亿元,同比增长4.50%,与2016年同期比较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长相对较快,是维持盈利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来源主要是依靠手续费净收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同样主要来自净利息收入。农村商业银行各自的净利润变动差异较大,有的由升转跌,也有的持续两年负增长,反映了地域差异的影响。 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所有稳定。截至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人民币161.98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1%。其中,39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3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4%;不良贷款率1.60%,较2016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除了不良贷款,逾期贷款率和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与不良之比变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化。截至2017年6月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的整体逾期贷款率均较2016年末下降,但农商行的逾期贷款率依然在上升。就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来看,除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其他各类银行该比例均较2016年末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均超过1倍,说明这些银行的信用风险仍在暴露过程中。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梁国威打比方称,假设我们90天以上贷款逾期了,那么它在不良贷款里的占比在增加,也就意味着贷款回收的难度会增加,因而我们说信用风险还是在暴露的过程中。此外,在各类银行探索转型过程中,个人银行业务备受青睐。2017年上半年,虽然公司业务仍占上市银行营业收入的最大部分,但占比整体上出现下降的趋势。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占比上升。这既是银行自身的发展需求,也是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2017年以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一一结盟大型科技公司。综合来看,银行与互联网巨头间的合作主要围绕金融科技领域,云计算、大数据应用、风险监控等方面是合作的几个重点。而这些重点,刚好是双方取长补短的地方。“新科技在金融互联网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已被业界广泛认可。目前,金融科技在风险定价、资源配置、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寻求与科技公司合作,实现底层技术及数据,与金融机构专业能力结合的主要原因。” 梁国威表示。除此之外,就不断收紧的房贷政策对于银行资产质量影响,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合伙人胡亮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商业银行的增幅还是比较明显,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转型的驱动,另外一个则是城市化的将进一步推动,使得住房的刚性需求也在不断的显现。“目前来看,房地产抵押贷款方面的质量还是比较稳定的。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隐患,监管机构也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来控制其中的风险。当下我们没有看到这方面存在一些系统性、大规模、会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和未来盈利的一些比较大的事件。”《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六  日前,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业监管统计指标月度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资产、总负债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分别为10.9%、10.8%,创年内新低。从已公布的月度历史数据来看,这也是2011以来新低。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呈现持续放缓态势。  机构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李茜分析,同比增速由2016年下半年的持续上升转为2017年的持续下滑,是在监管层持续推动背景下,银行业机构主动放缓业务扩张速度和结构调整的结果。  李茜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将继续放缓,传统业务扩张、同业业务缩减的结构调整逐步强化,资金将向实体经济进一步倾斜。  资产负债增速创近年新低  截至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39.0万亿元,较上月增2.3万亿元;银行业总负债220.4万亿元,较上月增2.1万亿元。  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比上年同期增长率总体呈回落态势,1~8月末期间,除了2月末环比稍有反弹之外,其他月份均跌。1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较上年同期增长率为14.4%,8月末该项已跌至10.9%;1月末银行业总负债较上年同期增长率为14.6%,8月末为10.8%。数据变化显示资产负债增长乏力。  从近年以来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比上年同期增长率月度历史数据来看,今年8月末也属新低。从已公布的月度历史数据来看,这也是2011年以来新低。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上年同期增长率最低月份10月末为16.0%,同期总负债比上年同期增长率为15.4%;2012年总资产端该项最低月份12月末为17.7%,总负债端该项最低月份12月末为17.5%;2016年总资产端该项最低月份7月末为14.5%,总负债端该项最低月份5月末为14.1%。  李茜分析,近年来出现明显变化,表现为同业业务规模缩减、传统存贷款业务扩张。截至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资产端贷款占比较年初增加1.53个百分点,四类金融工具占比较年初增加0.13个百分点,同业资产占比较年初减少0.87个百分点;负债端存款占比较年初增加1.01个百分点,同业负债则较年初下降1.74个百分点。  李茜分析,存款增速相比信贷显得乏力,由于上半年相对存款利率优势明显,商业银行存款规模同比增速呈现下滑态势。此外,李茜指出,2017年负债增速放缓,表明规模扩张逐渐让位于结构调整,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同业业务占比一增一减是一个较为积极的信号。商业不断优化,一方面使得银行对市场流动性变化的承受能力上升,同时金融体系同业业务和杠杆水平下降,也将降低金融市场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结构向传统存贷款业务回归,也能真正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资金中介作用。不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增速放缓短期将导致其盈利增速回落。  股份行资产负债增速垫底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增速环比有所上升。尽管如此,近几个月以来,股份制银行在商业银行中资产负债同比增速最低。  其中,自2017年1月以来,资产负债增速连月下滑。从1月末和8月末的对比数据来看,总资产增速下滑幅度达5.1个百分点,总负债增速下滑幅度达5.5个百分点。不过机构总资产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多数月份维持在13.6%的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稍前分析,MPA考核力度加强以及4月份以来银监会对同业业务的监管趋严是导致商业银行规模增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结构较为简单,其规模增长主要反映地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增长,受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区域信用风险上升影响,规模增速因此存在调整压力。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城商行资产、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均有上升势头,资产方面,8月末相比1月末升0.3个百分点至12.8%;负债方面,8月末相比1月末升0.3个百分点至12.9%。  与此对应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均出现下滑势头,资产方面,8月末相比1月末降0.8个百分点至18.2%。负债方面,8月末相比1月末降0.9个百分点至18.4%。  同样,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也呈现下滑趋势,今年以来资产、负债对应该项指标均持续徘徊于36%左右,在7月末、8月末接连下降。其中8月末资产端至35.7%,负债端至35.6%。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该项指标相比2015年、2016年全年各月下降更为明显。  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商业银行中资产负债同比增速连月垫底,李茜分析,一方面,相比其他银行,股份行对同业业务依赖最严重,因而受也最明显。从上市银行来看,2016年末股份行同业负债(含同业存单)占比为31.79%,在四类银行中占比最大,高出同期上市银行平均水平13.02个百分点。在一系列监管政策调控下,股份行缩减同业负债规模大幅缩减。2017年6月末,股份行同业负债同比下降6.89%,比上市银行平均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考虑到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衔接较为紧密,同业存单、逆回购和同业是银行扩张同业资产的重要资金来源,股份制银行同业负债的缩减导致同业资产规模随之缩减。  另一方面,相比国有大行有网点优势和城商行、农商行有地域优势,股份行传统存贷款优势较小,上半年存贷款增长不明显,不足以弥补同业业务规模的下降,因而规模的增速在四类商业银行中最慢。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毕陆名)
《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七  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高速增长的日子似乎正在远去。银监会25日发布的银行业监管统计月度指标显示,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规模分别为239万亿和220万亿,分别同比增10.9%、10.8%,较7月增速均降0.4个百分点,增速创下年内新低。  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增速持续减缓,资产负债同比增速已从1月的14%以上降至8月末的11%以下。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在监管层持续推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放缓业务扩张速度、进行结构调整的结果,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将继续放缓。  监管强化 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   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规模中占比最高。截至今年8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185万亿,总负债171万亿,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2%、11.1%,较7月末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同比均增8.2%,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同比分别增7.6%、7.2%,城商行总资产与总负债同比分别增17.9%、18.1%。  监管对银行同业业务的收紧被视为银行规模扩张减速的重要原因。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向央广网记者表示,“前几年银行信贷增长较为乏力,规模扩张最重要的来源是同业资产负债的扩张。而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同业业务监管持续收紧,银行利用同业业务拉动资产规模上涨的动力不再有了。”  2017年以来,银监会加强对金融乱象的整治力度,通过“三违反”、“”、“四不当”等一系列整治行动,加强了对银行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的监管。同时,央行也提出,自 2018 年一季度起,将资产规模 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 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  “这些政策均反映出监管收紧同业业务扩张速度的要求,倒逼商业银行缩减同业负债规模。”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李茜向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李茜指出,今年以来,央行收紧了公开市场流动性供给量,商业银行获得的同业资金相应收缩。  “市场流动性偏紧,金融市场利率水平上行情况下,利用同业业务进行资产规模上涨的空间也几乎不复存在”,曾刚表示,监管的强化和货币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增速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多重因素作用之下,银行业同业业务持续收缩,银监会数据显示,今年8月末,同业资产、同业负债分别较年初减少3.2万亿元和1.4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8%和-1.6%。  李茜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将继续放缓,传统业务扩张、同业业务缩减的结构调整逐步强化,资金将向实体经济进一步倾斜。  今非昔比 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增速“垫底”   “今年一个很大的变化是,这么多年以来,的资产负债增速首次超过了股份制银行的增速。”曾刚感叹道。  不同于以往动辄15%以上、甚至一度高达30%的资产负债增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增速如今在各类商业银行中最慢。截至8月末,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44万亿,总负债41万亿,同比增速为7.6%、7.2%,较今年1月15.1%的资产负债增速下滑近半,也是近年来同期增速首度跌至个位数。  “相比其他银行,股份行对同业业务依赖最严重,因而受金融也最明显。”李茜表示。从上市银行来看,2016年末股份行同业负债(含同业存单)占比为31.79%,在四类银行中占比最大,高出同期上市银行平均水平(18.77%)13.02个百分点。  而随着监管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和资产的规模都大幅度缩减。银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同业业务持续收缩,前期同业业务增速较快的中小银行下降尤为明显,其中股份制银行8月末同业资产与年初相比降幅达45%。  该负责人还表示,同业理财方面,此前业务发展过快的银行增速正逐步回归至较合理水平,股份制银行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家银行,其理财余额较年初减少了2000多亿元。  李茜分析称,“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衔接较为紧密,同业存单、逆回购和同业理财是银行扩张同业资产的重要资金来源,股份制银行同业负债的缩减导致同业资产规模随之缩减。”  脱虚向实 银行调整进行时   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银行业资产负债扩张速度的放缓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201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增速放缓,表明规模扩张逐渐让位于结构调整,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同业业务占比一增一减是一个较为积极的信号。”李茜表示,银行资产负债同比增速今年来持续下滑,是银行业机构主动放缓业务扩张速度和结构调整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同业业务规模缩减、传统存贷款业务扩张。  同业“刹车”之时,银行业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强。截至2017年8月,为121.43万亿,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3.4%,高于同期资产增速2.5个百分点。前8个月新增贷款10.3万亿元,占新增资产的比例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37.8个百分点。  李茜还指出,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扩张主要依赖同业业务,致使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难以进入实体经济。同业负债和同业资产存在问题,一旦流动性收紧,将导致整个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得银行对市场流动性变化的承受能力上升,金融体系同业业务和杠杆水平下降,也将降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在曾刚看来,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是良性的。“因为这样改变了银行过去的一些脱实向虚、造成资金空转的业务模式,有助于银行回归到传统业务主业上,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资产负债增速的放缓也反映出银行发展理念的变化,曾刚表示,按资产规模,中国银行体系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对商业银行而言,未来规模扩张的空间将越来越有限。“银行业的长期发展理念已经到了由追求规模增长转变为更加重视质量的阶段。”《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八核心提示:报告显示,中国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8497.15亿元,同比增长4.50%,与2016年同期比较增速略微回落。
据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盖博铭报道,普华永道27日发布的《银行业快讯:201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净利润整体仍保持增长,同比增速略微回落,较2016年年末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都有所下降。
报告显示,中国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8497.15亿元,同比增长4.50%,与2016年同期比较增速略微回落。2017年上半年,各类上市银行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都有所下降。除了大型商业银行外,其他上市银行整体资产收益率已跌破1%。
资产和负债结构的变化是收益下降的原因之一,此变化也显示银行业发展更趋于理性。报告显示,到6月末,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人民币161.98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21%。总资产和总负债增速整体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同时,信贷资产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率“双降”,信贷资产质量进入稳定期。上半年严控金融风险的监管措施初现成效,也体现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悉数与大型科技公司展开全面合作。这也意味着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进入“深度合作”时代。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梁国威认为:“目前,金融科技在风险定价、资源配置、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与科技公司强强联手有助于推动、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报告指出,除了金融科技之外,因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深化,继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后,多家中型银行正在形成海外扩张,银行业也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但在加速扩张的同时,合规风险需重视。(完)
《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九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成为上市银行的关注重点,中小银行尤甚。
近日上市银行三季报陆续披露,今年三季度,除国有银行外,股份行、城商行等均面临激烈的存款竞争,负债端出现较大波动。上半年由于同业负债急剧下降,负债端出现下降的银行并非个例。从目前已经披露三季报的上市银行来看,除个别银行外,总负债的增速有所回归,但存款的压力仍然存在,占比下降明显,相应的同业负债和起到主要的补足作用。
同业负债占比环比上升
负债端主要观察存款、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三个部分,同业负债主要包括报表中的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资金,应付债券主要体现同业存单等主动负债。
有银行人士认为,目前政策的影响趋于稳定,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在资产端各银行的竞争更充分,如何从负债端做匹配,将是银行能力挑战的重点。
从负债结构上看,2017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存款占比相较二季度继续下降,仅个别银行占比上升,如杭州银行增长了8个百分点。多数银行均不同程度下降,招行存款占比下降最多,下降了5.5个百分点。不过即使有所下降,招行的存款在总负债中的比例仍是股份行中最高。
同时,多家银行的同业负债整体占比相较二季度末普遍提升1个百分点左右,浦发银行的同业负债比例上升了2.84个百分点,主要是同业存放增加。而建行则下降0.46个百分点。
对比2016年,银行普遍减少同业存放规模但力度不同,招行、建行均下降26%;而交行、杭州银行等则有所增加,杭州银行同业存放比2016年末增幅达59%。股份制银行负债端对同业存放的依赖度仍然较大,占比最高的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三季度同业存放占比较二季度末有所提升,达26.04%和23.58%。
不同于同业存放,除中信银行外,其他银行同业负债中拆入资金均较大幅度增长。
另外,同业存单也是银行调整负债的重要工具。对于银行而言,今年负债端有三个普遍应用的策略,保证一般性公司和储蓄存款、主动进行成本可控的负债、压缩高成本负债。其中主动负债主要是发行同业存单和金融债。
三季度末,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南京分别增长39.88%、44.52%、31.28%,主要源于同业存单与金融债发行增加。
同业资产继续收缩
构成银行主要资产端的有(和),同业投资(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拆出资金),应收款项类投资,贷款。各银行贷款端今年以来增速平均,股份行和城商行增长集中在10%-15%之间。
变化最大的是同业和应收款项类资产。银监会发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数据披露,银行业同业资产收缩,比年初分别减少2.6万亿。截至三季度末,上述银行资产端同业投资占比均缩减至10%以内。
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大行的存放同业款项普遍大幅下降,但部分城商行今年来该项大幅增长,上海银行、杭州银行涨幅超过100%。
买入返售中主要是同业,股份行中此前配置较多的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今年来该项缩减了40%和98%。建设银行也因为流动性充裕增加续作。
相比对同业资产的普遍收缩,各行对应收款项类投资采取的策略不同。商业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一般用、或接收来自同业的新增。三季度末,建行、交行、招行和上海银行应收款项投资占比在10%以内。
去年末应收款项投资超过万亿的股份行,如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今年大幅缩减此类资产,如中信银行三季度末该类资产降至5800亿元,下降43%,主要为金融机构和证券定向资管计划投资减少;浦发银行下降23%至7800亿。两家银行调整后该类资产比例在10%左右。股份行中也有采取不同策略的银行,如兴业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仍维持在30%的高比例。
今年二季度末,在其他类型银行应收款项投资均有所下降的趋势下,城商行该类资产占比仍在提升。从已发布三季报的几家城商行看,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城商行在非标计入买入返售科目受监管后转向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导致占比明显上升。未来监管规范依然将继续限制银行和发展,应收款项投资将继续呈现下降态势。(编辑:马春园,邮箱:)
《普华永道:39家上市银行步入稳定期,信贷风险仍未充分暴露》 精选十虽然同业利率上行对净息差形成负面压力,但拨备对利润的负面影响减弱,银行资产质量趋向边际转好。因此,基于低估值和的支撑,银行股具有较大的安全垫效应。随着银行年报的披露完毕,市场对银行股的关注有了实实在在的数据做支撑。从净息差的角度而言,下行趋势不改,收窄幅度改善;从资产质量的角度而言,宏观经济释放企稳信号,资产质量边际改善。  2017年,随着银行资产端重定价的影响逐渐消除,银行息差收窄压力进一步得到缓解,相比于过去两年银行业息差水平的快速下行,2015年收窄16BP,2016年前三季度收窄30BP,银行业息差在2017年大概率将触底企稳,保守估计全年息差收窄的幅度在5BP-6BP。而资金利率的上行对于行业整体息差的影响有限,但个股之间存在明显分化,同业负债占比较高的部分股份制银行受影响的程度更大。  营改增从日开始试点,考虑到营改增因素的负面影响将由2016年的8个月扩展至12个月,这对银行业净息差的影响程度将有所扩大,预计将额外影响银行业息差3BP左右,两者叠加的结果显示,2017年银行业息差的收窄幅度预计为8BP-9BP,与过去两年相比明显收敛。01资产质量边际好转
2017年以来,宏观经济指标释放持续改善的信号,这从2017年年初贷款需求较2016年年初有所好转可窥一斑。工业增加值、消费品、等的不断上升,PMI指数上升至枯荣线以上,部分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的企稳仍在延续,当前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运行信心也有所恢复。  随着宏观经济释放出明显的企稳信号,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也出现边际改善的迹象。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为1.74%,较2015年下降2BP,这是近四年来首次实现下降。此外,年报数据显示,大部分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逾期90天/不良等指标较2015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国有大行的资产质量企稳趋势要好于股份制银行。  与此同时,2016年以来,我们看到银行业不良生成速度已经有所放缓。随着前期信贷风险的较为充分暴露及经济在底部的企稳,根据平安证券的测算,2017年,银行资产质量将会出现边际改善,预计不良生成率为1.1%,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小幅下行。  受益于经济底部企稳带来的质量边际改善,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不良率为1.72%,同比小幅下降2BP。分区域来看,根据各地银监局的数据,黑龙江、吉林和辽宁2017 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较2016年提升168BP、238BP、132BP至3.4%、3.85%和2.96%,东北三省的信贷风险仍处于持续暴露的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资产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截至2016年年末,国有四大行在长三角地区不良率较年初下降45BP至1.65%。另外,根据地方银监局官网的数据,2016 年,江浙沪地区的银行业不良率较2015年分别下降19BP、33BP和33BP至1.36%、2.17%和0.68%。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经过近几年的暴露已逐步趋于稳定,这种趋势有利于业务在长三角地区较为集中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资产质量的率先改善。  受益于不良资产边际改善及行业整体能力、风险意识的不断强化,预计2017年银行业与2016年持平,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部分拨备覆盖率接近监管红线的银行也会有所提升。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银行拨备覆盖率整体出现分化,股份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要好于国有大行,国有大行中除了农行,其余大行拨备覆盖率指标接近或低于150%的监管红线,拨备存在进一步计提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不良生成率下行以及以2015年度银行拨备计提的大幅增加,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拨备计提对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在逐步减弱,这一点从2016年的情况就能够得到印证。虽然2016年银行业整体信贷成本较上一年依然提升,从%上升到2016年的1.21%,但从2016年全年来看,计提的拨备损失仅增加负面贡献5个百分点,2015年为10个百分点。  2017年,虽然不良生成率边际企稳,但由于过去几年银行不良大幅增长导致拨备覆盖率明显下行,因此,大部分银行仍有提升信贷成本的动力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平安证券预测,银行业信贷成本较2016年继续提升13BP至1.34%,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2017年拨备对净利润的负贡献在10%,略高于2016年水平,但仍好于以前年度的表现。  再进一步,如果对2017年上市银行信贷成本与净利润增速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判断银行释放信贷成本所能够获得的业绩弹性。根据计算发现,信贷成本一般每变化5BP对净利润影响在两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如果我们考虑2017年维持2016年的信用成本不变,预计银行业2017年净利润增速将由3.7%提升至9%。02化处置
据了解,目前时点,银行对、债转股等方式均持积极态度。2016年年初,银监会便明确提出要提升银行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实施不良和等计划,经过2016年一年多的试点和准备,预计2017年银行在不良化及债转股方面会有积极的突破。  对于不良资产缠身的银行业而言,不良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无疑是最大的,有利于银行风险出清。2016年2月,由央行牵头开始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工作,并且重启银行试点工作,助力银行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计划的开展。随后,六家试点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相继发行首期不良资产证券化。截至2016年年末,六家试点银行全年累计发行14单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总额为156亿元,涉及本息510亿元。  据报道,第二批有望从国有大行为主进一步扩容至部分大的股份制银行和个别城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银行通过市场化手段处理不良资产的积极尝试,通过充分的和市场化定价,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参与,有利于提升处置的能力,有利于压力的化解。  在2016年,除了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重启,停摆多年的债转股“重现江湖”。此前在20世纪90年代,国企大面积亏损,银行积累巨额不良贷款,“债转股”当时被大量采用,用于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不过,2016年重启的债转股与上一轮债转股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差异,包括背景差异、债转股目的不同、性质差异以及资金来源不同。  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本轮债转股的市场化特征,即债转股企业转股的债权、转股的价格、实施机构不由政府确定,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协商确定。同时,债转股的资金来源也以市场化方式筹措为主,各相关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收益,这使得银行的风险大大减小,且不会承受太大的损失。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银行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指引》,使得银行可以通过设立机构参与债转股,银行对不良处置行业的深度介入,从市场供给方成为参与主体。未来银行可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成立债转股子公司,从而间接进军行业。目前,四大国有行纷纷发起设立债转股子公司,并且已经有国有大行与企业进行债转股的实质合作、签订框架性协议等。  据了解,目前农行已与8家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涉及金额达700亿元左右;工行已经签订7项债转股的框架协议,涉及金额近600亿元。除了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也积极进军不良领域:兴业银行旗下的兴业发起设立福建省第二家地方AMC已获福建省办公厅批准;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与将一同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从事债转股业务。  在行业不良处置潜在需求较大和监管部门支持鼓励的背景下,银行介入债转股领域有利于提升银行在不良处置时的主导性,较大程度地保护银行在债权处置过程中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加快银行隐性问题资产的显性出清,预计后期会有更多银行介入不良处置领域。  经济改善带动银行业不良边际好转,债转股等市场化手段的推进有利于化解银行隐性不良资产,带动银行存量重估,从而缓解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虽然短期板块风险偏好将有所收敛,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2017年银行基本面反弹的逻辑保持不变。目前,银行板块较低的估值和较高的仍然具备较大的吸引力。03银行股配置价值凸显
进入2017年,银行板块走势疲弱,其中,2月份银行板块估值继续回升,3月初有所下滑。与此同时,仍在大幅增长。截至2月底,达到109.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贷款增速上涨35BP,短期贷款增速上涨31BP重回4%,增速接近20%,屡创新高。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元,远超出市场。中长期贷款新增9822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有所提升。  截至2月底,银行存款规模达到15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38%,增速回升99BP。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31万亿元,受春节结束资金回流银行体系的持续影响,环比继续增加8300亿元,而且同比增速超过127%。1-2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累计增长31.3%,结束了近9个月的负增长态势。存款的逆势增长,使得银行业存贷比回落至71.12%。  2月,市场利率温和上行。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月度中旬下行后又继续上扬,尤其是长端利率。截至目前,1年期的预期收益率上行18BP触及4.3%。银行间利率上升11BP至2.47%,市场利率全线普遍上行,90天和6个月期限拆借利率上行均突破4.5%。  2月22日,银监会发布2016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最抢眼的莫过于银行不良率的下行。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商业为1.74%,环比上季末下降2BP。同时,不良贷款增速环比不断下降,已经低于2%。分类型来看,农商行不良率依旧高企,不过降幅达到25 BP,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率则轻微回升。  从不良贷款的分类来看,次级类贷款占比(0.7%)下降,但损失类贷款占比(0.28%)则快速上升,由此可见,银行业整体不良率的下降主要还是以银行利润消化损失类不良贷款为主。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为0.98%,环比下降10BP;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3.38%,环比下降120 BP。  银行不良率下降的代价除了利润率的下降外,还有不可避免的下行。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同比下降16 BP;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5%,同比下降6 BP;资本充足率为13.28%,同比下降17 BP。
利润率的下降和资本充足率的下行,基本上阻断了银行补充资本的内生路径,在监管未放松的前提下,各家银行又会开始新一轮的融资忙。目前,除了新上市银行由于上市时融资规模被压缩急需补充资本外,还有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加大资本补血力度。据初步统计,2017年以来,上市银行已经通过金融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募集资金730亿元,后续还将通过除以上融资渠道外,再加上定增、优先股等方式拟募集资金超过2700亿元。  虽然我们持续强调银行利润增速的下行,以及表达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但是从2016年的行业数据来看,银行净利润增速仅为3.54%,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应该好于市场预期。而且,随着债转股方式的推广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多种的推出,银行资产质量应该趋向边际转好。因此,此时强调银行股的配置价值总体风险不大,最主要的逻辑在于低估值和高给予银行股较大的安全垫效应。04净息差收窄幅度减小 
随着降息重定价因素在2016年的充分消化,此前降息周期对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减退。2016年四季度,金融机构加权平均企稳回升,较三季度末小幅提升5 BP,其中,除资金利率上行带动的利率提升的影响外(四季度末较三季度提升85BP),贷款结构的调整(企业贷款年末投放加快)也对贷款平均利率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2017年,贷款端结构的调整仍会持续,从而带动银行整体贷款收益率的提升。由于受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负面影响,对2017年整体信贷结构的判断为重定价影响因素逐渐消退,存贷利差有望小幅抬升,预计2017年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将明显下降,居民中长期贷款占贷款增量的比重预计将回落至30%左右,2016年的比重为50%,银行新贷将更多投向企业信贷和消费信贷。考虑到上述两类信贷类资产的收益率水平明显高于个人按揭贷款,因此,信贷结构的调整将带动贷款端整体收益水平的提升。  2017年,在整体宏观经济企稳的大背景下,企业融资需求将有所转好,但2017年的货币政策环境却较2016年明显收紧。两种因素的叠加下,市场开始遐想银行通过提升贷款定价水平抬高收益率的可能性。  结合前期草根调研的情况以及自身判断,平安证券认为,虽然信贷结构调整促进收益率回升,但银行定价水平的变化仍需关注及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短期来看,银行贷款“提价”空间有限,长期的提升空间仍会由经济趋势以及基准利率的变化所决定。  银行贷款“提价”空间有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2017年,信贷需求最主要的来源还是政府项目类贷款,银行对此类贷款的定价大都是基准或下浮,银行议价空间不足;其次,央行上调了包括SLF和MLF在内的政策利率的目的,旨在压缩金融同业而非提升贷款利率,且目前国内由资金利率向风险利率的传导路径尚不通畅;最后,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要求降低企业成本,由于国内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并未改变,仍然有需要银行维持相对低利率水平的诉求。  因此,未来贷款定价水平的变化,仍需关注一季度经济企稳改善的可持续性以及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  从存款端来看,银行活期占比回归均值,付息率预计将保持平稳。2016年,银行存款付息率下行较快,20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口径平均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42BP至1.75%。这种改善一方面是由于降息重定价所致;另一方面,2016年以来,活期存款占比提升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2016年回落使得非银同业存款回流,以及楼市火爆带动企业活期存款增加的因素不可小觑。随着2017年上述两方面因素的消退,利率的下行与结构的改善均将减弱,预计整体存款付息率将保持平稳。  综上所述, 2017年,在存款成本保持相对稳定、贷款收益率受益结构改善有所提升的情况下,银行存贷利差有望小幅抬升。  再来看同业利差,随着力度的加大,将挤压同业业务的套利空间。政策性利率上调将推升资金成本上行,紧平衡格局或将维持全年。  2017年,金融领域的降杠杆将是监管重点关注的领域,年初以来,央行分别上调了6个月和12个月MLF利率20BP,SLF隔夜和7天利率55BP、20BP,及各期限逆回购利率20BP。受此影响,银行各期限资金利率中枢较年初全面上移。  央行此举是进一步为2017年中性定调,抑制金融机构在低利率与宽流动性背景下持续的行为,压缩金融机构通过同业资金期限错配的套利空间。此外,在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的背景下,央行适当上调政策利率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年内政策利率继续上行的可能性较大,资金面的紧平衡格局将大概率贯穿2017年全年。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入收官阶段,银行转型资产管理、的趋势日益明显。居民和企业财富不再局限于一般性存款,而是更多转换成为理财、信、同业负债等,这也使得银行以同业负债、存单、二级资本债等为代表的主动负债的占比日益提升。不同类型银行间负债结构的差异不断扩大,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主动负债的占比在20%左右,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主动负债的占比整体保持在30%-40%的水平。  而随着主动负债占比的提升,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近年来,银行对金融市场相关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有所放大。比较上市银行2016年半年报与2015年年报的资产负债久期结构可以发现,资产端久期有所拉长,上市银行平均久期从2.35年提升至2.49年,而负债端久期有所缩短,从0.73年缩短至0.68年。  央行通过政策利率变动抬升短端资金利率水平,压缩银行同业套利的空间。从年初至今,包括资金市场、、同业存单市场利率均大幅上扬,冲击银行同业利差,从而对银行业息差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我们根据各家上市银行最新一期银行财报披露的资产负债到期日结构测算了资金利率上行对各家银行息差的影响(参照年一季度金融市场利率变化,按资金利率上行75BP,上行65BP,同业存单利率上行100BP进行假设),结果发现,资金利率上行对息差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季度,进入下半年,随着资产端重定价速度的加快,息差收窄压力将会进一步缓释。从个体来看,受影响程度较大的有兴业银行(-16BP)、民生银行(-9BP)和浦发银行(-8BP),国有大行和城商行受影响的程度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测算是按照2016年中期各家银行的资产重定价期限的静态结构展开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考虑到银行同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预计实际影响将会好于静态测算的结果。  因此,短期而言,在监管层针对资管、理财新规落地时点临近及一季度MPA考核等因素的影响下,银行板块短期风险偏好将有所收敛。站在中长期的角度来看,资管新规的影响并不会改变2017年银行基本面反弹逻辑的持续性。- END -推荐你看:【楼市】有的人已经开始买第三套房了,而有的人却一辈子买不到房...【跪了】今年双11太难了!数学和阅读理解不好的人不配过...【创意】免费公厕年赚3亿?! 神一般的商业模式......合家金融专家戳“阅读原文”,领380元新手红包!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提减值拨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