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田蕴章钢笔行书字帖写不好行书

田蕴章抨击现代书法这么严重,为什么他还对书法抱有乐观希望?
田蕴章抨击现代书法这么严重,为什么他还对书法抱有乐观希望?
慢漫莫莫谈论
本文为一点号往事随风如烟联合松风阁书法日讲、松风阁书画日讲联合原创发布,已经签约维权骑士,禁止转载发表到360doc等低质平台,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一、一位未曾谋面的恩师就在前些年,在我刚刚接触书法的时候,一位天津地区南开的老教授在网上录制的365集大型书法讲座正在网上迅速流传。没错,那位老教授就是田蕴章先生,也算是我学习书法道路上的一位启蒙老师,虽然我们并未谋面,也不曾接受过田蕴章老师的耳提面命,我深深以此为憾事。再这其中,田蕴章老师录制的百集系列讲座,不仅介绍了大量的书法知识、书法技巧、书法理论,而且对我书法学习理念的行程也是产生了巨大影响。总之,看田老师的视频,总能收获不少。然而要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田蕴章老师对于中国书法现今状况的担忧和批评。二、书法乐观派但是田蕴章老师并未失去对书法未来的希望,相反,老教授抱着对书法未来极大地乐观心态,表示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书法史一再证明,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精粹——书法一定不会没落。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教授却没有具体说清楚到底中国书法为何有前途、又希望呢?直到我看到一篇文章之后,才明白,原来,我们现在所以为的书法存在的巨大问题,这一切只不过是书法这片汪洋大海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这篇文章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就是《书谱》三、历史不止一次发生过我曾经十分迷惑,为何马尔克斯要在他的名著《百年孤独》里,设计那么多宿命般的情节,一个家族的悲剧数个世纪,不断重演,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历史难道真的这样轮回重复吗?结论很悲观,是的。历史不止发生过一次,过去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未来也一定会发生。回到现代我们书法艺术的发展上,这种趋势,这种我们隐隐然担忧的问题,在历史上,也是不一次的发生过,这也是书法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在《书谱》里,有这样一段话,说“任意为体,聚墨成型”。这当然是批评当时唐朝那些书法写得并不好的人。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他进行了嘲讽,他们的书法并不是合乎规范法度,而是任意胡来,拼凑起来显得好看而已,不仅不值得夸耀,反而十分悲哀。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那就是我们所担心的一切都是没必要的,这些问题,历史和时间迟早会解决,无论他们再怎么折腾,他们在怎样胡涂乱抹,也不会对书法造成致命打击。因为选择权,在于人民。四、择优留存不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社会,择优留存是一条不变的法则。但是我说的并不是弱者、不优秀者就没有存留的价值,只不过,他们没有机会在历史上留名千古。留下存在历史长河中的,经久不衰的永远是那些优秀的、经典的,它们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在历史的长河中,愈久愈显价值的珍贵。杜甫有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五、你的选择就是历史现在,让我们来假设一个情节,假设给你两幅作品,让你去选择保留哪一幅给后世的子孙,一幅作品非常精美典雅,另一幅胡涂乱抹,不堪一看,毫无疑问,你的选择一定是前者。但是,这个选择,并不是你一个人在做,而是同时有许多人在做,它们大多数人都在做出和你一样的结论,只有少数人它们选了另外一个,但是这样并不妨碍主流的观点啊,留下的仍然是好的作品。但是,这个时候,你会有一种担忧,说万一这一幅作品非常好,艺术眼光水准都非常超前,只不过现在大部分人还比较平庸,看不出来而已,这个咋办啊,这对那些艺术家是不是不公平呢?我们都知道梵高的故事,梵高就是这样一个生前得不到重视,死后身价倍增的人,但是,历史终究是平等的,是公平的,总有人会发现他的价值,为什么?还是之前的那个原理,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欣赏梵高的画作,选择去为他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历史终究有公平的定论,其实在本质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做出的选择,历史就是我们。六、不必杞人忧天因此,在我看来,现代书法不管有怎样的毛病,又怎样的不对,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观念、信念,同时不断与时俱进,相信历史终究会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因为选择权在我们手中。不管现在在台面上呼风唤雨的是何种人物,给他五十年、一百年时间,早就不知道被人们遗忘在哪个角落里了。如果还有人记得他,那算我输!各位网友,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慢漫莫莫谈论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发表自己看法,不管他人评说
作者最新文章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新!变现功能上线
现在,只要登录微口网账号,点击“我要变现”,就能领取任务,轻松推广商品,坐收丰厚佣金,只要一分钟操作,就能获取50%超高提成!
合适的商品更容易推广,你可以根据公众号定位,选择调性最适合推广的商品;如果没有公众号,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或者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
优秀的产品文案能让我们赚更多钱,你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平台提供的文案素材;如果你不想用,那么你可以自己随心撰写合适的产品文案。
关于购买链接
你可以将购买链接粘贴在“阅读原文”处;或者分享购买链接/二维码至社交平台或社交群内。只要有用户通过此链接购买了商品即可获得丰厚提成!
转藏至我的藏点田蕴章的欧体楷书和书法评论
每个时代,每个区域,只要有中国人,就有书法高手。书法高手,如果有人追从,就自然成为领道人,就自然会办学授业。当下,天津的先生便属于这样的高手。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欧体楷书,对行书、草书、书法史、书法理论也通晓。如今他在南开大学为书法研究生开课,在北方网通过视频媒介为公众开设普及型的讲座,成就卓然。我观看了他的部分作品,也观看了部分视频教学节目。他的欧体楷书和书法教学确实有特色,我极力推荐他,但同时,也想就有关问题谈一点肤浅的感受。(1) 学习欧体楷书时不可回避两个问题欧阳询的楷书没有固定的模式,原因是:(a) 留存下来的各种法帖在笔法、间架、结构诸方面都有所不同,有的洒脱,有的严谨,有的保留魏碑、隶书、行书的笔法,有的完全屏弃这些笔法,这说明欧阳询本人不愿意永远按照一个模式写字。(b) 拓本所依据的石碑往往已经破损,再加上拓本所使用的纸张也因时代久远而破损,我们所得到的文物已经没有完整保留欧阳氏的笔墨原貌。关于(a), 只须对照欧氏的各种字帖就可明白。关于(b), 只须浏览宋拓本《九成宫醴泉铭》(也称《九成宫》)就明白了。这些字帖,可以在以下网上找到: /oyx/07.htm (请点击链接)由于(a), 书法学习者,常常必须从多种欧体法帖中选择一种来临习;由于(b), 学习者还必须从破损的字形中推测原始形象。因此,古今临习欧体的书家(如清朝黄自元、当代任政、田氏兄弟),每个人的心得和取舍都不相同。取舍往往涉及笔形、间架、结构、排版布局。譬如,在欧体笔形方面,横与竖之间没有太大的粗细对比,横与竖的笔形保留了魏碑特点,其他有的笔画保留了隶书、行书的痕迹。在学习欧体时,我们不得不问:应该保留还是应该舍弃这些特征? 如何保留,如何舍弃?宋元明清时期,临摹欧体楷书的书家们常常屏弃欧体中的魏碑痕迹。为了长话短说,我们不妨在网上读一读清朝时期山东书法家王永昌的 《九成宫》临帖: /php/6719353.html (请点击链接) : 再观赏清末黄自元的《九成宫》临帖: /qing/huangziyuan/index.htm (请点击链接) 我们也可观摩现代书法家任政的《虞恭公温公碑》临帖: /jindai/renzheng/ 看完之后,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对欧阳询楷书都不可回避地作出了合乎自己的审美趣味的取舍。譬如,黄自元本人对多家传统都有吸收。在他编写《临九成宫》教材时,他已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书法家了。这时,他比较注意楷书字的规范化,对宋拓中个别地方的魏碑、隶书和行书笔法和已经废弃的异体字,他一概不取。因此,黄自元的临本,已经改造了宋拓本。任政在临习《虞恭公温公碑》时,没有追求石刻所特有刚劲骨力,而充分发挥纸墨的细腻韵味。任本只是选字本,笔意清晰秀丽。.cn(2) 关于田蕴章的欧体楷书应该说,在当代书法界里, 田氏是坚持走正道的书法家。田氏不仅认真临习古帖,对欧体字的笔法、间架、结构确实作出了与他人不同的取舍。他的取舍特点是: 突出欧体楷书中魏碑笔形的特点。(田氏楷书的样本,网上很容易搜索到。请读者们自助。) ' P7 y# ^! p3 h# G以横和竖两个笔画为例,魏碑字体的笔形特点是: (a) 起笔细,收笔粗;(b) 两端四角略呈尖利状;(c) 横、竖笔画大体形状如古兵器的大刀。(技术的描述需要专文的篇幅,我在这里只提供一种非技术性的描述。) 为了直观,读者不如到以下网页, 逐页细读魏体帖《张黑女墓志》, 不要去管间架和结构,只须细看各笔画的形状: /weijin/zhangheinv/ (请点击链接) 为了看出欧体楷书的魏碑字形痕迹,不妨再到以下网页逐页细读欧阳询所书的《九成宫》: /oyx/07.htm (请点击链接) 欧体楷书中保留着魏碑笔形的痕迹:横、竖的起笔和收笔保留着锐角和直线。这正是天津田蕴章、二兄弟最得意、最拿手的欧体写法。由于他们在教学和出版方面做得不错,田氏欧体在当代中国大陆开始流行起来了。以下网页上一幅学生的习作写得相当不错,正是田氏欧体的那一路:/viewthread. ...extra=&page=1 (请点击链接) 田氏对欧体做了合乎自己审美趣味的取舍,这是历代众多的尝试之中的一种成功的探索。但是,我们学习欧体时,同时也须重视研究其他时代、其他地区各家高手所作出的取舍及其因缘。.cn(3) 关于田氏的书法评论田氏在书法技法理论和书法历史方面的知识是比较丰富的; 在这些方面,他的教学基本上是不会误人子弟的。他在北方网上发表的“每日一字”视频节目,是值得向书法学习者推荐的。田氏在做书法评论时,能做到畅所欲言,表现出一个艺术家的远离世故的应有性格。他说毛泽东的“狂草”具有狂草的狂,没有狂草的草。(关于毛泽东,我在写完本文之后写了一篇文章,请点击查阅。) 他也说,黄自元的《九成宫临本》不可学。(关于黄自元的书法,我将专文论述。) 他还说,已故书法家刘炳森的隶书属于中上等水平,刘的楷书属于中下等水平。发表言论时,他似乎不会世故,不会畏惧权威。但是,他的书法理论还需要增强科学的、逻辑的严格性。中国的书法评论尚远远落后于西方的绘画评论和音乐评论,尚没有建立科学的公理体系。人们习惯于使用“上等”、“中等”、“下等”、“大师级的书法”、 “划时代的书法”等等极具主观色彩的形容词来评论书法家的成就和特点。田氏说毛是具有才气的书法家,但是他的才气是怎样衡量出来的?依据什么标准?田氏批评毛不是“划时代的书法家”,不配“中国现当代十大书法家之一”的称号,但这些主观评价导致许多没有回答但必须解释的问题,譬如:(a) “划时代的书法家”的字, 一定比“非划时代的书法家”的字好吗?欧阳询发明欧体字,是划时代的书法家。宋明元清以后,无数有才气的人学习欧体字,难道其中没有一个人的欧体字(从美学角度上看)比得上甚至超过欧阳询自己写的字?当代赵朴初的字,源自宋朝苏轼的字。赵不属于划时代的一类。但是,赵的字没有苏轼的字漂亮吗? 为什么毛泽东必须像怀素一样创造一种新的字体,才能写出令人欣赏的好字来? 由此,田氏如何评价连自己都颇为得意的自己的欧体字呢?(b) 在把别人的书法贴上“中等”、“中下等”之类标签之前,评论者必须把标准明确陈述出来,否则,主观性太大。西方的小提琴、钢琴竞赛,奥运的体操竞赛,评分时虽有很大的主观性,但相关机构都制定了可以依照的标准。在拉琴时,一个音符在你的琴弦上稍稍有点走调,虽然普通人不能察觉,但评委既可以主观地听出来,也可以客观地用仪器量出来: 譬如,他能够告诉你,那个音符的振频应该是每秒多少次。你不同意毛泽东是现当代十大书法家之一,不同意刘炳森占有中国书协副主席的位置,是因为你认为他们的字尚处于中等水平。那么,你的可以客观测量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你的标准,十大书法家应是谁?有机会在网上接触到田氏的楷书创作和书法教学,自己受益良多。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只要有中国人,就有书法高手,就会有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者。但是,我们中国人在逻辑思维方面,在科学方法的理论探索方面,不大有勇气去做开山人。这个弱点在书法理论领域表现得比较充分。西方人用数码、字母、线条,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音符、节奏、旋律描述出来了。没有他们,我们可能还在用五个汉字来记录曲谱: 宫、商、角、徵、羽。西方人不搞汉字书法,他们不会为我们建立一个逻辑的公理体系、定理体系、符号体系,来描述完全看得见、甚至摸得着的汉字书法、篆刻的形式特征,于是,我们便满足于使用那类有名无义、未曾定义、无法验证的形容词。续编: 《莱不尼兹定律 --论学习欧楷者所面临的取舍问题》(4 帖)1.《田楷的魏碑特征》:/viewthread. ... uid=82217#pid3071722.《军人的欧楷 -- 另一种取舍》/viewthread. ... uid=82217#pid3071723.《田、卢对比》/viewthread. ... uid=82217#pid3077044.《莱不尼兹定律》/viewthread. ... uid=82217#pid307716;相关文章:田蕴章。《论毛泽东书法》(书法讲座第89集)。 /u90/v_MzM0MTQyMDc.html寂寞喉。《再驳田蕴章书法讲座中的荒诞谬论》。 /viewthread. ...extra=&page=1王友轩。 《毛泽东于50年代初期、中期的书法》。【心物和书画博克】。中国书法网。http://scrolls. 。(请参阅。)王友轩。《黄自元研究系列》【心物和书画博克】。中国书法网。http://scrolls.. .(请参阅。)田蕴章书田起山碑:田讳起山碑_田蕴章书 (正楷)田蕴章与田英章合联 (正楷)田蕴章与田英章合联 (行书)版权声明:王友轩(心物和)为本文作者,中国书法网()为首发。
上拍指数:0件拍品
交易指数:0件成交作品
艺术家拍卖排行
艺术家搜索指导
田蕴章快速通道
| (C)2009 版权所有·搜艺搜此内容是搜艺搜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不代表搜艺搜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查看: 7419|回复: 18
初学者不要用田蕴章教授的写楷书的方法写草书
发表于 2-7-:48
初学者不要用田蕴章教授的写楷书的方法写草书!
寂寞喉转贴节选自《颠张醉素》" w3 Z8 `: g5 R2 J8 k3 K4 c6 \% S
& && &&&作者,王南溟& && && &&&中锋用笔及其渊源
当我们对草书的历史与其主要书法家的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还是有必要再来分析一下草书的渊源,这&&J5 v4 r1 o5 m" h" ]
+ a- F" e3 B&&_1 [
样我们更能知道草书的笔法与其运笔之间的特殊性,尤其是将草书与唐代楷书一起比较的时候,我们更可以知! b7 N$ p&&J- v# X8 f5 b' o- p&&y
道草书与楷书虽然都是中国书法的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说是书法的两种书体,但在技法上,草书与楷书有着不同&&s; _! _7 |+ l4 x6 A6 X- C7 H
的落脚点,或者可以这样说,阻碍以后草书创作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区分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这种不同,而在楷# n# T* @! u3 c/ ~
书这个法则要求下,用楷书去限制了草书的自身的运笔方式。
&&还是回到我们的书法史,而不仅仅是草书书法史,那末我们就可以看到作为书法法则的楷书而不是工整的书
% O. q9 [. E' E3 L' i1 H
写,只是唐代以后书法的重要事件,而草书却在东汉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或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书法艺术开始的标志。所以一开始,草书就与楷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技法体系,或者可以这样说,汉字
的草写使古文字演变到隶体,而后又由隶体演变到楷体{不是唐揩},那就是书写的草写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 V2 R! s$ Q0 L- F4 l. r
( }0 r3 o) {- W3 h- P5 E
草写能让复杂的汉字简化,而这种简化就是楷书形成的重要原因,它从汉末开始至六朝逐步定型,尤其是唐代
# v) U, B( \% c9 N&&I! [; T
以后的楷书完全被作为一种正规的书写被固定了下来,但简化以后形成的楷体,又有了与草书完全不同的笔法- O" [&&k% F& K% @! S. T) o. k( p
2 R6 `* w, N( \& A( K( f8 X# N
要求,只有楷书笔法才能写出楷书,由于这种楷书还是在书法艺术这样一个批评语境中被谈论,所以仍然对这
: Z7 g0 i) [7 v. r3 `5 J# C, C
种楷书赋予了风格化的的要求,唐揩中的几个典范,随着从欧阳旬,颜真卿到柳公权的楷书被称为唐揩的最高7 |5 Z( [7 q&&U3 L6 g0 ~0 R2 y
成就,一直是初学者的摹本,它变成了书法的法定程序那样,必须要先学楷书然后学草书。也正是这样,书法
, x' p/ h# i+ ~5 I
学习上完全颠倒了书法的历史时序,因为草书的源头不是唐代楷书,而唐代楷书的源头确是唐以前的书法,所
以当我们需要重新从草书的源头去认识草书的草书性,而不是向现在那样,以唐揩笔法来分析草书时,那末草+ z3 J1 }4 u6 ^4 k
书就会重新回到它的渊源。$ o&&c1 q5 J7 F
& &“草隶”就是它的一个源头,这种草隶不但决定了草书在运笔上的篆笔隶意,而且由于从草隶到今草的过: l! S! ~& Y: O/ h
# U' s- x&&N2 B: k( h
程是将隶书的波磔删除,即将章草的笔法改造成今草,所以这种今草尽管其隶书的表面特征没有了,而点画线8 y' W, c3 U, o% U
! _& r! M' j+ ?, }
条中间的篆隶意味被保留了下来,所以草书性线条,至少在它的早期,就是用删除了篆书结体单使用着篆书的1 X9 T% d' m" z+ ]- D&&S# }/ V! _. @
圆转和用隶书的开放笔画特征来书写的书法,或者说是截其篆隶笔法的中截来书写,而不是用楷书的基本笔法
来书写的书法,所以我们从张旭怀素的狂草中看到的这种篆隶笔意的原因,它既是如“锥画沙”,如“印印泥5 c1 n* M5 A' `
”,“屋漏痕”等比喻的认识论的背景,也是在具体草书实践中的体现,用具体的例子来说,如果颜真卿用他9 v) `! A. R! f* @! r) k& ^# X
0 s$ _) _& N+ m8 N, B% C0 g) K&&|! x
的楷书点画那就写不出他的著名的《祭侄稿》行书,《祭侄稿》用的就是草书笔法,而不是颜真卿揩法中的起+ ?$ i) ?) O5 A2 s3 t8 S9 B
笔,折笔,和收笔等笔法,就象我们现在所概括的颜真卿楷书中的点画特征那样,因为如果用颜真卿的揩法,* A&&@8 ^9 q2 p+ C; }
: _( ]1 R4 T0 M; ]+ V
肯定不会出现《祭侄稿》中起止自然,不计揩法的书写效果,而这种效果正是《祭侄稿》能够感人的原因。所: I$ \&&m2 z% y3 r
以我们用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运笔的完全不同,因为楷书到了唐代是用它具体的楷法写出它1 Q5 S2 J" h& |: e1 _
的基本笔画的,而草书更多的保留了篆隶笔法,楷书笔法无法让草书真正达到草书的效果,而且反而是束缚了
- C* p7 |4 d& I4 L
草书的运笔,或者换句话说,楷书尤其到了唐代,更多的是为了实用,只是这种实用还是在一个古典的审美期- ]5 Y0 D3 q% P) s- g&&E0 B% f
* u& V9 z0 W4 [) T) Y+ B/ {
待下而使它达到艺术性,当然也决定了它一旦离开了古典的审美原则就不在被认为是一种艺术。而草书从它刚
开始作为一种书体[不是字体]的时候,它就是为了给艺术家去创作和审美的,更由于这种草书超越了实用,所
以遭到了以实用为本的有关人士的反对,作为第一篇书法批评的文献,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一个以草
0 y. l& T( D9 `- N% q
书为审美的时代所发出的反对之声,但是这种反对之声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草书的兴起与草书在艺术史上5 o0 L/ H$ Y$ j' b
的意义。# \# m" S$ M9 p9 V# U& Z5 T5 j8 a, d
&&当然唐代以后楷书的影响,并且在楷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草书性也是草书史的内容,但这种影响不是占据
了草书的主导方向,而是相反,草书越是朝向自身的规则发展它是越需要寻找它在唐揩之前的渊源,因为唐揩
8 h# }& H9 ~&&j/ p1 f# K: p
法则,尽管是总结出了一套汉字书写与审美的模式,用了这种模式我们就可以获得楷书的美观,从而可以将这
种书写称为楷书,但这对草书而言是并不重要的,因为楷书与草书的关联只是在于这种草书同样也是汉字书写
,而且草书再草也是可以用楷书做原型释读的,就是这种草书与楷书在文字上是可以对应的,只是它们的运笔
方法完全不同。具体到楷书是由点画组成,草书也是用点画组成但楷书的点画是独立的,而草书的点画是连贯0 a, X, R1 _; z( u. ?
3 `; c: o2 x, d* a- O0 M0 u
的。同样对使转而言,就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样,草书真正体现出了点画的使转,所以变成了书法线(不同西0 l& e+ r1 T3 I; D- ^, ]- S( _
方的点线面的理论的线),因为点画不在运笔过程中使转,就无法进行草书的书写,而楷书的使转只能在每个6 z' c9 q6 S; L, {# t
点画之间作出一种暗示,而在笔迹上是不能流露出使转的,由于这种区别也就区别了楷书与草书不同的运笔,
我们很难用唐代楷书—包括以后在唐代楷书基础上更强化的书法技法去写出草书的笔法,尤其是狂草的使转的
要求使这种唐揩技法直接会成为使转的阻力。) E6 U* B- J6 X9 q
&&5 k0 i" U+ i9 c( L& u( ~
& &以上文摘节选于王南溟先生2003年出版的《颠张醉素》一书中的[中锋用笔及其渊源]一章,由于论述太长,
只能节选一段提供给书法爱好者以供参考,我本人是同意上述观点的,作任何的学问都要溯本求源,按照历史! F6 \& N) M/ E+ J1 L
的发展客观的去寻求真谛。我认为学习草书首先要识草辩草,在此同时不可回避的必须上溯源头,学习篆隶,0 C; c5 v' A/ M8 S
这样才能知道章草今草的笔画从何而来,如何精简成如今的摸样,同时草书的笔法和运笔的意趣也可以得到理
, l$ Y6 U& j: A
论上的依据。对于古代书训:草书要脱去楷则,也会有很好的领悟。对于田蕴章教授机械的把揩,行,草错误, q6 ]: A+ F1 _. _9 ?&&B
的用楷书的书写方法混为一谈的本末倒置的书法普及教育,我是反对的,因为田蕴章把东汉时期的楷错误理解
' e" L, t$ \4 U* E& n2 R$ P7 h
强调成唐楷来教授初学者是误人子弟的,因为古人最早也把工整的隶书称做楷,但决不是唐楷,古人有主张学
; F( U, N3 ^2 j
书入门应从楷书入手的理论,也决非单指从唐楷一家入手,也包括东汉,魏晋时期大量的优秀的楷书作品。
发表于 2-7-:01
好文章,拜读了。
发表于 2-7-:05
:s56: :s51:
发表于 2-7-:15
好文章啊:s20: :s27:
发表于 2-7-:52
:s58: 长知识:s56:
发表于 2-8-:58
这里因为有你而不再寂寞!
发表于 2-8-:23
:s27: 从此不再寂寞.
发表于 2-9-:05
发表于 2-13-:21
发表于 6-6-:22
寂寞喉,你辛苦了!难为你了!发了如此多的文字来诋毁田蕴章,这背后的动机只有你自己清楚。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你是恶意的,但我却要善意地告诉你,真、行、草的用笔方法是有内在联系的。“真生行,行生草”这是苏东坡的话,田蕴章的书法讲座不知给多少人带来收获,也不知给多少人带来灾难。特别是对那些不会写楷书或写不好楷书的人,无疑是如鲠塞喉!我敢断言,你是个写不好楷书的人,但无妨,只需你刻苦努力,其中也包括我,只要学好了楷书,我们就有了根本,或者说从根本上消除了火气。
Powered by可以流传千古的真正的书法大家---田蕴章
我一般不提或者不看好当代的书家,但田蕴章先生不能不提。因为可能---我说的是可能,只有他是最有可能成为流传千古的书法大家。&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几十年如一日进行书法的研习与教学,成为当代著名书法教育家和当代正统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来,他专心于课堂讲授,致力于书学研究,著有《九成宫醴泉铭探源》、《欧楷解析》、《墨海双帆》、《楷书抱冲斋诗稿》、《诗词书法邮资明信片》等行世,曾于天津电视台录制播放八十集书法讲座,博得盛赞。其作品入选北京荣宝斋《孙子兵法百家书》、《唐诗百家书》等权威性刊物,楷书作品还被中南海等国家重要部门收藏。2006年至今,他与北方网合作开设“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田蕴章书法讲座”系列视频节目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田蕴章,字存文,蟠逸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著名曲艺家、书画家田荫亭之长子。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青年时期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二王、孙过庭、钟绍京、颜真卿、赵孟頫、文徵明、林则徐以及潘龄皋、华世奎、王维贤、陈益椿、戴彬元等近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法,兼精行草,且博通吟咏,雅好琴棋。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每日新闻》称作“中国之一流书道家”。1990年,他应河北省南皮县有关领导之邀,为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书写碑文。后来分别为我国风景名胜地黄鹤楼、岳阳楼书写碑文,为岳阳楼书写的碑文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1996年,南开大学为纪念已故校长、著名教育家、化学家杨石先诞辰100周年,在校园内为其树碑立传,由田蕴章书写碑文。1997年,他为天津市重建挂甲寺碑记书写了正楷、行书共两块碑文,同年,他还为扬州高民寺书写巨型抱柱楹联,每联高9米多、共54言,皆用欧楷书写,堪为当今一绝!
&&&&临池百万水滴石穿
&&&&田蕴章,日生于天津。祖父田士杰和大伯父田起山都是曲坛知名演员。父亲田荫亭更是享誉全国的著名曲艺家。田氏家族并不单以曲艺著称,还是实力雄厚的书法世家。蕴章的祖父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欧楷字。到了他的父、伯这辈,沿习书法已成为全家的头等大事。蕴章的父亲和伯父,书法造诣颇高,父亲长于行书,画得一手好兰草;伯父尤精草体,饱学多读。可惜他们的书名皆为艺名所掩。蕴章便是在这样一个墨香浓郁的家庭中长大成人,自幼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
&&&&在家族大排行十兄弟中,蕴章是老五,他自幼即对书法有特殊的兴趣和过人的接受能力,父、伯曾对这十个孩子的书法天赋进行过检验,挑来选去,认定“老五”为最理想的接班人。蕴章自六岁工书,开始以父、伯书写的字样练习,至九岁进入正规训练,以欧阳询楷书《化度寺碑》入门,上学之余,要日课五百楷字。大伯父是他的严师,每日两次为他批改作业。对于学未得法的字,强令他数以千记地重复临帖,直至酷似为止。稍有懈怠,便以家法从事。
&&&&当年,为了培养蕴章的鉴赏能力,他的父亲和大伯父用心良苦,常在清晨四、五点钟时,唤起他随去“鬼市”购买字画,每打开一幅字,大伯父就用手盖住落款,要小蕴章说出书家的姓名和字体。大伯父还不辞辛劳每每在午后带小蕴章到天津四城观览牌匾,拓宽眼界。&&&&
为了生活,蕴章除了读书写字外,还跟随父、伯学习弹唱曲艺,十二岁时就加入了曲艺团体,在曲艺方面他同样具备很好的天赋,不管是说、拉、弹、唱,还是创作、导演,样样在行。学习曲艺非但没有影响他学习书法,反而由于掌握了音乐旋律和表演技能,触类旁通,成了难得的字外功。
&&&&十五岁以后,他学习书法更为自觉和刻苦,从单一的精临《化度寺碑》拓宽为临写,《九成宫碑》、《皇甫君碑》、《虞恭公碑》等欧阳询楷书字迹。同时,对历史上学欧有成的名家墨迹逐一精研,探索其成功之路,诸如:文徴明、成亲王、林则徐、黄自元以及天津名家王竺邻、陈景三、魏恩锡等,取得了可贵的收获,使他得以从板滞的碑刻中解脱出来,开始能在欧楷的天地中自由驰骋,不再为“形似”所困惑。他如此苦工欧楷,整整经历了十二个寒暑,临池二百余万字。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年时期的田蕴章已在书法界小有名气了。
&&&&历经磨难幸遇伯乐
&&&&正当田蕴章向书法艺术高峰奋力攀登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使他学习书法陷入困境,眼见那些权威学者被揪斗、抄家,有的甚至被逼死,父母怕殃及全家,含泪把大批字画、碑帖送给红卫兵去烧掉。但蕴章研习书法,矢志不渝。为了不给家庭带来灾难,他把好端端的字帖、条幅、楹联都剪成单字,使之诵不成句,这样就避免了“四旧”之嫌。虽然只研习单字不利于“行气”、“章法”,但毕竟比用抄大字报来练习强百倍。这样的“地下学习”他坚持了十年。1968年,田蕴章被调入一个戏剧团体担任编剧。他在该剧团工作的两年中,凭出众的文采和多方面的才能,很受领导重视。正在他踌躇满志欲在写作方面做一番大事业时,剧团却被砍掉。所有演职员都被调入工矿企业“接受再教育”,25岁的田蕴章也难逃厄运,被安置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工厂中“改造世界观”。在那长路漫漫的15年中,他曾去挖防空洞、修河堤、钉鞋、轧胶、拉车、看守工地……干不完那些与他的特长毫无关系的工作。
&&&&“四人帮”倒台后,民族文化艺术渐渐复苏,濒临灭亡的书法艺术也悄然活跃起来。1978年秋季,一个偶然的机会,田蕴章的书法作品被一位刚从“牛棚”里解放出来的老学者赵玉昕先生见到,当即拍案叫绝:“年轻人写这样好的字太少见了!”遂邀蕴章晤面。第一次接触,赵玉昕便了解到他的艰难处境,出于爱才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他下决心要帮助这个年轻人摆脱困境。凡遇适当场合,便不遗余力地推荐蕴章。天津文化界领导人方纪、石坚、丛林等人都是首先通过赵玉昕的推荐才得知田蕴章的才能与处境的。从此,他们给予蕴章许多关爱。1985年初,通过严格考核后,田蕴章被正式调入北方曲校担任讲师。这是田蕴章摆脱了旧体制束缚走出逆境的关键一步,至今田蕴章仍不忘丛林、赵玉昕两位长者的恩惠。
&&&&1990年秋,田蕴章被聘为南开大学客座讲师。三年中,他出色地完成了南大书法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后经著名画家于复千推荐,他正式调入南大。初为美研室讲师,后转入东方艺术系,被聘为专职书法教授。
&&&&田蕴章在教学中有能力、有热情、责任心强。他说,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应该“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了然于手。”在技能方面要专而博,在理论上,要广而深。在教学中,既要注重书法技能示范,又要有高深的理论。近年来,田蕴章在南大东方艺术系讲授《书法美学》等课程,为了讲好书法课,他经常不辞辛苦,认真备课到深夜。课余时间从事著书,笔耕不辍,还经常创作书法精品,积极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并多次荣获大奖。多年来,本市和外埠的众多书法爱好者慕名前来投师学习书法,应广大群众要求,他开办了蕴英书法学校,利用业余时间两周一次到该校讲学。该校年龄最小的学生只有4岁,最大的已76岁。他博学多才,讲学深入浅出,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田蕴章一贯对青少年学生严格要求,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每当发现学生学习中稍有懈怠或进步缓慢时,便严加批评,耐心指教。而对于中老年学员则以鼓励、引导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他对年龄大的学员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应当互敬为师。”在田蕴章的精心教授下,许多学生经过刻苦学习和钻研,在书法方面脱颖而出。其中已有20余人加入了中国书协,一些学生的作品先后在天津市第八、九届国际少儿美术书法展、天津市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和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中名列前茅,一些佳作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卓越艺术折服日本友人
&&&&1982年日本学者安村晋通过新闻媒体认识了田蕴章。通过朋友向田蕴章求字。田蕴章得知后,马上用行书给他写了四条屏——陆游词《钗头凤》。之后,安村晋从横滨直接寄信给田蕴章和他的胞弟——国务院书写员田英章,还是求字。七年多的时间里,安村晋收藏了田氏兄弟二人的书作50余幅。
&&&&直到1989年元旦,田蕴章接到安村晋的来函,启开信封取出的第一篇竟是横滨日中友协的一份邀请函,邀请田蕴章兄弟二人赴日出席日本第十七届神奈川县民书道展,另附安村晋感人肺腑的一封长信,信中写道:“我在青年时期,因为逃婚跑到中国,很快我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陶醉,我在中国如饥似渴地学习,还交了很多朋友,一直到中日战争爆发,我才愤然返回日本。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几十年来,我每每见到中国年轻人,内心就浮起一种负罪感,限于能力,我只能以宣传中国文化和关心照顾中国留学生作为一种赎罪方式。七年多的时间里,您们兄弟赠给我近五十幅书法力作,我真说不清这是一种厚爱还是一种宽恕。我常怀报恩之愿,但力不从心。现在,我因患重病,已住院几个月了。据医生透露,我的寿命只能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听到这些,我并未恐慌,背着医生我跑出了医院,向横滨日中友协会长提出请求,希望以日中友协的名义邀请田氏兄弟赴日参加神奈川书道展,全部费用由我本人负责。衷心表示,在辞别人世前能与田氏兄弟欢聚数日我愿足矣……”
&&&&正值樱花盛开的时节,田蕴章兄弟二人应邀来到横滨。在横滨访问的日子里,安村晋每天挂着照相机与田氏兄弟形影不离。横滨书道展览馆豪华宽绰的二楼正厅悬挂田蕴章与田英章的30幅近作。整整10天,安村晋在这里十分忙碌地做着讲解、翻译和拍照工作。访问即将结束时,安村晋在送别宴会上讲话时令人意外地宣布:“我死后将把田氏兄弟赠给我的所有书作全部捐赠给横滨书道委员会。”次年初夏,77岁的日本老人安村晋便与世长辞。噩耗传来,田蕴章感慨万分,夜深人静时,田蕴章用楷书为安村晋书写了挽联:“翰墨多情,谁识高山流水;天涯何限,我思异国忘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蕴章行书书法欣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