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提高思想层次层次,国外怎么做

编者按年初的国务院常务会上通过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职业教育如何向上延伸,本科以上层次职教该怎么办?”,成为激动着国内职教界的一个重大话题。而在国外,发展本科以上高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的这些已有做法,对于我国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各国和地区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职业教育层次不断上升,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新设或院校升格,设立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大力发展高等技术教育,授予相应的技术教育学位,形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发展的格局。目前,我国还只有中职、高职两种层次的职业教育,最高层次还是专科,在“向上”迈进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国外先进经验可借鉴。日本:沿学历体系多重路径向上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产业驱动和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适应经济复苏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本产业界向当时的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设立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议。1962年,日本正式创办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中级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5年一贯制教育,最初设置的学科专业仅限于“工业”领域,以区别于门类多样的短期大学。课程设置分文化课和专业教育课(工学、技术类),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主,这是高职与四年制大学最大的不同之处。专业科目随着年级增长逐渐增多,到了高年级甚至达到与大学工学院系相当的水平。从课时量来看,其5年期间的总课时量,远远超过普通高中与短期大学的总和,甚至稍多于大学工科学院专业课的总课时。到2010年,日本全国共有高等职业学校58所,其中国立学校51所,在校生总数达到59542人,毕业生10126人。日本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大,高等职业学校四、五年级在校生人数为21774人,仅占全部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0.6%,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办学特色:1.学制灵活,设立多种学习路径高等职业学校的入学要求是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可插班编入高职四年级,高职三年级学生可参加四年制普通大学或两年制短期大学的入学考试,也可在毕业后经过考试转学升入大学本科三年级,如长冈、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或国立大学工科学院。2.为学生打通升学通道,职业教育层次不断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高职毕业生可获得“准学士”学位,升入同年在各校开设的相当于本科层次的“专科”继续学习,专科毕业后可获得与四年制大学相同的“学士”学位,拥有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教育资格。1991年以后,升入高职专科以及四年制国立大学(三年级插班)的毕业生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据2011年《文部科学统计要览》统计,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10160人,有4306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占毕业生总数的42.38%。2010年国立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4.5%。3.毕业生质量好就业率高据2008年12月日本发布的《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对不同规模企业关于高职毕业生工作表现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企业对高职学校毕业生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反映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评价较高。与四年制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高职生在一线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以及敬业精神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高职培养目标、学生服务体系和毕业生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高职毕业生对高职总体教育的满意度高达90%。英、法、澳:沿职业资格体系向上开发现代资格框架是目前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成为许多国家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推进终身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些国家都建立有比较或相当完备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所以能够沿着职业证书体系向上延伸。英国2008年颁布的以学分制和资格单元化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CF)是一个职业资格框架,设有9个资格等级,包含8个资格等级和1个入门水平,主要涵盖职业性资格证书,而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则放置在单独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FHEQ)之中,“资格与学分框架”最高等级是八级资格,相当于博士学位教育层次,从而构建了一个从最低级到最高级的完整的职业证书体系,这使得职业教育层次能够沿着职业证书体系向上延伸。法国目前正在实施的5级“国家资格框架”也是一个职业性资格框架,覆盖各级各类职业性或专业定向资格,最高等级是一级,相当于博士学位层次,对应于“欧洲资格框架”的最高等级第八级,2010年法国资格框架已完成与“欧洲资格框架”的对接。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于1995年开始实施,是世界上较早开发资格框架的国家之一。早期的资格框架存在着部门框架分割、资格等级规定不明确、水平描述特征不明显等问题。2008年5月,澳大利亚成立了资格框架委员会,对资格框架进行改革和完善,将部门资格分割、沟通功能不明显的分框架整合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体现层级性和弹性路径的统一的总体框架,以顺应现代资格框架世界发展趋势。澳大利亚资格框架里设置了15种资格类型,每一种资格类型都有资格类型描述,它是以知识、技能以及知识和技能运用三个维度表述的系列学习结果来建构的,描述了一个毕业生在一个资格类型结束点取得的学习结果。15种资格类型包括5*书和10种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从一级证书到毕业生文凭的完整的、覆盖多个学段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从层次上看,毕业生证书、职业性研究生证书、毕业生文凭和职业性研究生文凭四种证书介于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之间,就是说专科层次以上的职业技术教育证书向上延伸不是纳入学历证书体系,而是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之内向上延伸。印度:沿两种体系并行向上2009年,印度出台国家技能开发政策,提出到2022年培养5亿技能型人才的战略目标。日,印度发布《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文件》,正式建立“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该框架是一个按照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等级组织资格的描述性框架。这些等级以学习结果来定义,不管它们是通过正规、非正规还是非正式教育与培训获得的,都可以得到承认。资格由特定学习领域的职业标准组成。正是这种全国整合的教育和能力本位技能框架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以及普通和职业教育之间提供了多重路径,使一个学习等级与另一个高一等级联系起来,使学习者能够从教育、技能系统的任何起点进入到高一级学习。“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关键要素包括:(1)制定国家原则,提供可导致国际等值的职业教育;(2)建立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就业市场间的多重入口和出口;(3)增加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升学机会;(4)促进学生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转换;(5)建立与产业的伙伴关系。印度职业教育资格框架设立了12个资格等级,10个证书等级及两个先前学习认可等级,资格等级将作为参照点,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工人技术标准/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以及学历教育的证书、文凭和学位建立起对应关系。印度职业教育层次的提升是沿着两个证书体系向上延伸的。一个是沿着职业证书体系向上延伸。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构建了职业教育证书体系,它由两个等级的先前学习认可证书、两个等级的国家工作准备证书和8个等级的国家能力证书构成,形成与学历证书体系平行和等值的证书体系,五级及以上国家能力证书则分别对应于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理论上它们可以与这些学位等值,这大大拓展了职业教育层次向上延伸的空间。另一个是沿着学历证书体系向上延伸,印度拟在学历证书体系内设立职业教育学士学位和职业教育研究生学位。(作者李建忠,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上升通道,要有坚实根基方 言“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于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性发声。中国职业教育曾经有过辉煌岁月,培养了各行各业的各类各级专门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曾经是扎根在中国各行业产业企业的主力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他们中间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仍然是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优秀人物。而中国职业教育也经历了或者说正在经历着发展中的阵痛——学校名望、办学实力、社会定位、师资生源,都与30年前有着巨大的落差。而中职、高职学校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也都面临着各自的隐忧——没有上升的通道,所谓“断头教育”把人牢牢地限定在市场的中下游。中国职业教育人希望职业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与中国经济社会相匹配的同步前进。因此,一句“打通上升通道”,激发的是中国职业教育界浓浓的热情。这已经是中国经济社会多年发展后对于与其要求还有差距的社会人才储备的必然要求,更是在全球化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的战略性呼唤。要上升,必须根基坚实。我们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基是什么?数量上,是现在均衡布局于全国各地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是占了普通高校一半数量的地方院校。而质量上,是这些中职高职院校中的国家级示范校和优势专业,是地方院校中与当地经济社会和企业行业紧密合作的有行业背景和能力的大学,是我们从国家到各省市的职业教育研究智囊。坚实根基,给真正有根基的院校共同担负中国职业教育现代体系建设的重任,这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使命。精选质量上乘的资源,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先行者、布点者、实验者、探索者,则是我们审慎而现实的方向。摘自《光明日报 》日 14 版&
Copyright (C) 版权所有: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冀ICP备号-2
学校地址: 石家庄红旗大街626号
邮编:050091
联系方式:6
招生电话:7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研究及借鉴
高职教育研究所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研究及借鉴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10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研究及借鉴【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本文试图通过较为全面地审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总结和借鉴其中的科学经验,找出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可用之处。【关键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借鉴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具有高中水平的基础上,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和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我国也形成由对中级人才的需求转向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这种层次人才的需要,决定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招生人数和发展规格迅速扩大。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惑,因此研究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一、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是享誉世界的一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特点如下:  1、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通过职业分析,将若干个社会职业归结为一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对应一个专业。这样既可以清楚地了解一种职业的主要活动内容,明确分辨出支撑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够确定相邻社会职业的技能知识联结点,为社会职业归类及职业群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也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  2、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所有的课程都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开展。所有理论课都采取综合课程的形式(如制造业的专业理论、专业制图和专业),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实施上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学校按照各州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教学;则按照联邦培训规章在企业中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双方通过教育文化部和自主的形式加以协调,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以此共同合作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  4、在组织上以客观要求为标准。“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由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这就有利于考试按照《职业培训条例》的考试要求进行,而不是根据某个培训机构中所传授的具体内容来考试,从而能更客观地评价职业教育的培训质量。  “双元制”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原国家教委引入。当时主要在中等技术学校中进行试点,经过20年来“双元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以及在我国的实践表明,“双元制”模式对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但是由于推行这种培养模式要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时更新设备等外部环境,导致双元制在我国完全实施有较大难度。二、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  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即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模式,这些能力具体包括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经验(experience)、反馈(feedback)。该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 & 1、制定能力分解表,即DACUM(课程开发表)。首先由校方邀请8—12名企业代表作为职业分析人员,一名课程设计专家任组织协调员,再委派一名秘书组成DACUM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通过分析、分解和归纳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每一项综合能力背后,要列出其所包括的专项能力。其次,对每一项专项能力进行分析,写出最终绩效目标和分步能力目标,即用文字表述这项专项能力需通过什么,使用什么,达到什么。最后,委员会对专项能力确定四级评分标准,根据培养目标确定需要掌握的专项能力的数目。  2、编制教学大纲。由学校组织教学人员对DACUM委员会编制的表和按程序排到的各项能力,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课程大纲和培训途径。首先,将所列的知识、技能进行分类,将其中相同的和相近的集中在一块,构成可以在一定时期完成的教学单元,若干教学单元加起来构成一门课程;其次,将课程排序,构成课程大纲。课程大纲中还要加入所需要的非专业课程,约占总课程的25%~30%。  3、实施教学内容。第一步教学人员根据拟定的课程绘出教学计划图,写出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目的;第二步组织有关教师拟定课堂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和学习指导手册,建立学习信息资源室;第三步是入学水平测验;第四步分别安排和进行入学指导;第五步提供教学场地;最后评估教学和对学生的预警。  CBE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原国家教委,通过“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项目”(CCCLP)引入中国,并在许多高职院校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人们对CBE模式研究的深入,发现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如把职业能力分解成为一些细小的任务要素,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非技能型的能力如职业道德、应变能力是难以进行精确分析的。目前,为了与终身教育接轨,CBE模式正在革新。三、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导力量是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院,含义是“技术和继续教育”(以下简称TAFE), TAFE院校构成了澳大利亚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力军,TAFE的主要实施特点如下。  1、政府高度重视。联邦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和培训政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联邦政府对TAFE学院的管理就是通过政府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以及各州政府负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行政管理部门或授权管理机构共同进行的。TAFE学院的征地、基建、实训设备等主要硬件设施建设都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支出,TAFE学院的主要资产属于国家。  2、教育培训体系完整。目前,澳大利亚各州均形成了在国家培训框架下,以社会需要和就业为动力,以雇主为中心,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相衔接的,灵活多样的TAFE办学模式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完整体系。  3、建立了以行业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业在TAFE办学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业部门主导相关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宏观决策;二是行业参与TAFE办学的全过程;三是负责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四、以世界劳工组织为代表的MES模式  MES是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的缩写,直译为“就业技能模块组合”,意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或“模块培训法”等。MES是国际劳工组织(ILO)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出来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1、培训大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每一技能模式(对应的是一个工种或岗位的工作)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而每一个模块又由若干学习单元组成,每一个学习单元仅包含一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操作技能型单元有详细的工作步骤,内容描述言简意赅,组成形式图文并茂。  2、教学目的明确,方法灵活。除了总体目标之外,每个模块、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学员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学习环节将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学员自学为主,以现场教学为主,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转MES模式具有很大的弹性和个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这种课程模式并不适应于正规的职业学校,因为它无法使学生学习系统的知识,但它却非常适合进行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培训机构。五、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和借鉴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在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个性,适应信息社会中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认同终身教育的观念,将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基本出发点。通过研究国外四种主要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多样化。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一是以为本,按岗位要求培训;二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教育主体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三是双轨制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各种培训。除这三类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外,还有多种新的培训方式与之并存,如产学合作培训、国际联合培训、驻外培训、岗位轮换培训、逐层选拔培训、互联培训等等。  2、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特别重视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的能力主要有:组织实施工作业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运用学习和工作方法的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的能力;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3、职业教育坚持“双证”制度。多数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证书制度,包括半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专业辅助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职业领域。一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等值,并相互承认,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凭证。  4、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跟踪技术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决定权属于学校,学校则密切关注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根据当地和科技的发展状况来决定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  5、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领域的师资培训,要求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师既要具有工程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为解决师资问题,各国在培养高质量的专职教师的同时,也形成了较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特别对于从企业聘请的专职教师,其职称、待遇应与其在企业所获职称无缝对接,无需从教师系列重新评审。  6、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指导。为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就业的矛盾,各国均重视职业指导,设立职业指导标准,部分发达国家设立专业职业指导员,颁发职业指导专业证书。  7、普遍采用“模拟实验室”的教学方法。模拟公司或模拟工厂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导向的教学理论,其目的是注重职业经验的直接获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的重视。一方面在宏观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另一方面在资金的投入上,如征地、基建、实训设备等主要硬件设施建设都应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 [1] 庞勇: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优秀博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2006(3).  [2] 缪宁陵、宋建军: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职教,2004(12).  [3] 徐彦:MES实训模式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领[EB/OL].维普资讯 .  [4] 任爱珍: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之比较研究[J].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12).作者:马达作者单位:,湖北武汉430079&文章网址来源:http://www.studa.net/zhiye/05015-2.html关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文献综述_王文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文献综述_王文槿
&&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职业生涯规划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国外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的比较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外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的比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
&&&&&&&&&&&&&&&&&&&&&&&&&&&&&&&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白汉刚
&&&&&&&&&&&&&&&&&&&&&&&&&&&&&&&&&&&&&&&&&&&
(速录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非常感谢职成司给我这次机会与大家交流,我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的主任白汉刚,从前我主要是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跟中等职业教育的校长们比较熟,非常高兴有这次机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长们交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
说实在的,坐在这里,我真的有点紧张,并不是因为人多,而是因为下面坐的都是职业院校的校长、书记,你们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先进规律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如果我哪儿讲得不对,请大家多多包涵。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大家都知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之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已经上升到国务院规划。上周我在大兴行政学院被关了一切整整一个星期,就是在制定规划的框架,我们知道,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数量上,去年中职学生数达到870万,高职达到了310万,但是在质量和结构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中高职衔接的问题、认为职业教育“断头”的问题以及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这些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着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现在中职的招生非常困难,一方面有质量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体系不通也是有原因的。我们这次通过体系规划,希望调整职业教育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的结构,来使职业教育形成一个适应外部发展、有效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体系。我研究国际比较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看看国外的先进经验是什么,这就是要用国际视野去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也是部长的直接命题,今天我把我们所作的课题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我汇报的内容主要有五点:一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二是职业教育体系的类型比较,三是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与沟通模式,四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五是国际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职业教育体系的涵义
1.广义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系统)。包括职业教育的学制体系、职业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职业教育管理体系、职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等,其中学制体系是核心。
2.狭义的职业教育体系:仅指职业教育学制或结构体系。
我们在写文件或者是读文章时,一定要分清作者指的是哪一个层次的体系,有的作者上面指的是宏观的、下面指的是狭义的,我们一定要进行区分。这次我们在专题规划的时候,一开始我就强烈建议先把体系的内涵定义好,是宏观的、广义的还是微观的,一开始没定位,后来讨论了三四天,又重新学习部长的讲话,学习一些资料,找一些省市的职成教管理处长和专家进行讨论,最后才定调。所以我们读文章也好、写文件也好,一定要分清这两个体系到底指的是哪一块。广义的职业教育体系范围很多,我只是从学制和结构体系来进行探讨。
二、职业教育体系的类型比较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文化不同,各国的体系有各自的特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四种比较典型的职业教育体系:
1.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代表国家或地区是美国。
组织形式:没有独立的体系,职业教育课程、项目的方式散落至各个阶段的教育系统来开展。它的典型特征是普职高度融合,通过课程植入和强大的学分互认及转换系统实现。学生像是在一个大型的课程超市里,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搭配一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课程。此体系有利于消除普职互不沟通的壁垒,让学生有更多尝试和选择的机会,缺点是不利于专业深度。
这一体系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文化特征,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美国强调它的文化、强调实用主义,推崇多元化、推崇个性。我们都知道,美国强调个性化,强调竞争,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是低福利、高收入、高就业率,在就业结构方面,流通性很强。在产业结构方面,中低端制造很少,主要产业是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我们对美国的产业有一个误解,我们都认为美国的主要产业是在服务业、第三产业,金融、信息服务等方面发展,实际上美国的产业也很厉害,我最近看了OECD的一份报告,2010年的产值,中国第一,占整个世界份额的19.8%,第二名就是美国,占19.4%。美国主要是生产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业,比如飞机,波音747、757、767,以及电脑,电脑处理器的价值已经赶上其他所有附件价值的总额,生产一架飞机的价值已经等于我们几卡车的其他产品。
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开放性。一是对其他教育的开放性;二是对人的开放性,只要你有时间,什么年龄都可以来学习。职业教育跨越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成人教育三阶段,主要由综合高中学校、社区学院这种公共教育机构来承担。我们总说美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由社区学院完成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美国社区学院既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是继续教育、培训,比如我想学一个课程,可以随时到社区学院去学习,学完这个课程就算结束了。还有是幸福教育,老年人想学一些东西,可以到社区学院去学习。所以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个多功能学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等同于我们的高职。美国在职业能力培养上重视普适性、宽泛的能力,培训的人才是“宽专多能”,这与其产业结构与社会特征是相吻合的。
美国事业教育体系的实现方式:通过强大的学分认可和转移系统来实现。同一层次、不同教育机构的课程学分可以互认:比如综合高中和区域CTE学校、私立综合高中与公立综合高中互认;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中互认:比如高中-大学的双月份课程,学生在中学里修的相关课程,可以得到社区学院甚至四年制大学的认可;在合作教育中互认,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经验也可以转换为有效的学分;不同区域之间学分也可以互认。
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与高等教育衔接:美国四年制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技术应用性的教育,只有小部分是学术性教育,因此它们可以与专科的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相应地获得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学位。
分析整个美国的学制图,没有哪个学校真正对应职业教育,但是又是哪个学校都对应着职业教育,这就是一种普、职高度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2.国家资格框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代表国家或地区是英国、澳大利亚。
什么是国家资格框架?我们都知道,欧盟,特别是欧洲,在二战以后不主张国家资格框架,他们注重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90年代开始,他们开始发展国家资格框架,这种资格框架跟职业资格证书有什么区别呢?第一,国家资格框架涵盖了学历教育;第二,国家资格框架对应的不是某一个工作岗位,而是某一专业群,而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是某一个专业岗位。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下北京市实行的分级制,我感觉,北京现在的分级制有点像国家资格框架,但是又没上升到国家,所以现在走起来非常慢。
组织形式:在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下,构建上下衔接、普职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此体系内,强调课程,而非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都比较多元,通过国家资格框架,构建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立交桥。
从证书教育和文凭教育的角度来看,英国与澳大利亚还有所不同。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多的是一种“证书”教育,它在寻求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文凭的挂钩或等值。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在资格框架中设立所谓的职业教育研究生证书和职业教育研究生文凭,将职业教育从高中层次经本科层次延伸至研究生课程。
a.英国职业教育体系。
文化决定体系,英国的文化特点是典型的绅士文化、调和折衷主义和经验主义。在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推行自由主义,尽量引入市场化机制。其产业结构主要是中高端纸扎也和第三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非体力劳动工作的增加持续。
英国职业教育体系特点:英国的职业教育很有意思,上世纪英国有很多学院都有承办职业教育的功能,但后来学院都升格成大学,所以在学院升格的同时,产业也基本上被掏空了,产业发展开始下滑。最近英国提出国家技能战略,英国职业教育特系可以概括为国家资格框架下基于课程的职业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的毕业生既可以留在学校继续学业,也可以到继续教育学院接受职业教育,或是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培训,如现代学徒制等等,也可以接受雇主提供的培训。英国职业教育呈现出对市场的开放性,相信市场的强大动力,尽量减少政府干预。英国政府坚持认为,培训主要是行业的责任,政府尽量少进行干预。
现代学徒制的一些基本元素:实行交替式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如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和雇主之间签订一份培训协议,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学徒在学徒期享受低于成年人的学徒工资;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培训提供者、培训管理机构)等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英国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方式:英国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来积极地推行能力本位教育,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关键能力。通过国家资格框架(NQF)整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通过NQF(将来是QCF),实现纵向衔接、普职等价、普职沟通。利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体系来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
b.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文化特征:澳大利亚属于英联邦,是一种典型的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在思想体系、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中大部分沿袭了“母国”英国的模式,但其“多元文化”移民国家的背景造成了它的创新性,在对个体的重视和尊重下,与美国趋同。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一开始也是沿袭英国的,后来经过几十年的自己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澳大利亚是高福利、低收入、高就业需。在经济发展上,提倡技术立国,构建技能的澳大利亚,为职业教育与培训非常重视。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特点: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可以概括为国家资格框架下普职交互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该体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都比较多元,并通过国家资格框架,构建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教育有效衔接而又相对独立的体系。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主要政府主导,行业与企业各级参与,主要是由劳动部门负责。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机构:在澳大利亚共有五类机构可以举办或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政府举办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机构(TAFE)、部分具有注册培训机构的中学、部分大学、私人培训机构、为自己员工开展培训的企业。其中TAFE教育机构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于培勋体系中扮演主要角色。TAFE虽然是学院,但实际上学员80%的时间在工作现场进行工作本位学习,只有20%的时间在TAFE进行学校本位学习,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澳大利亚落培养的人才也是“专深型”的,强调就业导向以及技能水平的提高。
实现方式: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不仅涉及职业教育的证书、文凭还涉及普通教育的证书、文凭。资格框架涵概了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两种教育类型,包括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领域。将不同教育层次之间、以及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类型之间实现了平等的互通互认的机制。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中,只要有注册条件的中学机构,还可以办学历证书和培训。最近澳大利亚在职业教育六个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教育学士、职业教育硕士证书、职业教育文凭,职业教育硕士文凭和硕士证书不是学位教育,是一种课程,可以说是研究生课程。在高等教育里,普遍院校也开设证书教育,主要是高层次的文凭以及高级文凭,高级文凭相当于本科学历,高层次文凭相当于专科。这几个教育体系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衔接,如果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或一到四级证书之后,可以拿到高级文凭和文凭。拿到高级文凭以后,可以拿研究生文凭、研究生证书,但如果不拿职业教育学士,就没法上职业教育硕士学位,如果拿到职业教育学士,还可以进一步拿到普通教育硕士学位。从这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对资格的理解。
3.完全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代表国家或地区是中国台湾。
组织形式:自中等教育后期,分为“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两大体系。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普及大学的“一贯体系的,建立了完整的包含专科、本科、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纵向通达且自成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平等平行。
文化特征: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台湾的文化有紧密联系,台湾是典型的大陆传统文化,崇尚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如“学而优则仕”,所以他们追求高学历也有其文化背景。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台湾实行低福利、高工资。在分配方面,台湾更倾向于就业者,激发人们积极接受教育培训的愿望,以获得稳定的工作。在产业结构方面,台湾的制造业相对比较发达。我们知道,台湾在七八十年代相当于中国现在的状况,主要是承接国际上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提高其产业,形成了自己的产业平台。
台湾职业教育体系特点:中国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典型的完全双轨制。纵向通达自成体系,横向沟通,追求人才的专深性发展。不足之处是:招生对象、培养方式、课程形式等相对单一,且职业教育体系缺乏与市场的联系和竞争的意识。
体系特点:双轨。
普教体系:普通高中→普通高效(大学或学院)(本科4年)→研究所(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设在普遍高校内);以及二技(1998年开始设在普通高校内,以便衔接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专科学生入学,学制2年)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部分初中毕业生进入高级职业中学(3年制)→专科(2年制)(或者部分初中生直接进入5年制专科)→本科(2年制)或者高级职业中学直接进入本科(4年制)→研究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设在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内)。
中国台湾职业教育机构:
1)科技大学:以综合性系所为特色,以大学部及研究所为主,点仍附设专科部。
2)技术学院:区分为二类,第一类技术学院(含大学附设技术院系)以专业系所为特色,以大学部为主,研究所为辅,不设专科部;第二类是经专科改制的技术学院,保留专科部,原则上办大学部及专科部。
3)专科学校,分专科二年制及五年制。
4)社区学院,二年制学程及短期学程为主。
5)高级职业学校及综合高中。
4.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代表国家是德国。
&&组织形式: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并举,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题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
整个体系呈类“工”字型。即在初等教育阶段,普职合轨;在中等教育至本科教育阶段,普职分轨;到硕博士阶段重新合轨;在学校职业教育层面上,学生通过对不同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不仅可以选择职业教育,也可以选择普通教育。
德国的体系是由德国的文化特征决定的:德意志民族具有严谨、忠诚和责任感,使其教育富有实用化倾向,强调职业性、专业化。德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全民、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职业文化”,坚持企业在职业发育中的主要责任。
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德国所采取的是后福利主义,高收入、高福利、低就业率。在产业结构方面,德国仍然保持着世界高端制造业的地位。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特点: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突出特点是双元,两种教育机构——学校、企业;两类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两种教材——企业实训教材和学校知识教材;学生两种身份——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两类考试——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两类证书——行会考试证书与企业学习证书、学校毕业证书。&&&
三、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与沟通模式
(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
1.通过课程体系模块化实现中高职衔接
作弊是把教学单元按程度深浅分为若干层次的教学模式,中、高职各采用相应层次的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和学分制,实现中高职紧密衔接。代表国家:澳大利亚、英国。英国把部课程分为若干教学单元,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又分为五个层次,一、二、三层次属于中职,三、四、五层次属于高职。
2.通过一体化的中、高职教学大纲或课程实现衔接
做法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大纲或课程呈现一体化,由大纲、课程的衔接保证中、高职的顺利衔接。代表国家:俄罗斯、美国。比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改革,在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里加入了以应用为导向的综合课程,将高中和高中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实施技术准备教育,并统一制定出中高职现衔接的教学大纲。我认为我国也有这方面的探索,他们是社区学院和综合高中签协议,签好协议以后共同开发课程和大纲,然后根据各自需要,中职和综合高中交叉一些内容,社区学院交叉一些内容,共同实现从中职到高职的衔接,这和我们的“3+2”差不多,有人说我们的“3+2”有的在课程上一体化的,有的还没有,这也是咱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比如中、高职重复,就是我们在课程设计方面没有考虑中职和高职的分工定位问题。
3.从事分类实现中高职衔接
做法是将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划分为说话科类,国家对每一类都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以此与对口的高等职业教育现衔接,这是一种宽口径的衔接。代表国家是法国。
法国将中等职业教育按行业、职业分为17个科类,国家对每一类都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高职各专业分别对口其中某一类。
4.通过专门补习、达标实现中高职衔接
做法是由职教机构对毕业生进行一定时间的专门补习,使之达到高职入学标准而实现中、高职衔接,代表国家是德国。德国的学校非常复杂,但是有很多补习类学校,比如德国的职业高中,可以说是专门的补习学校,它是把中等职业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的桥梁,为已接受过各类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且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提供了进大学深造的机会。
5.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是日本、中国台湾。中国是从1985年开始江苏省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点。但是我有个困惑,理论上五年一贯制是很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是太多,我找了很多学校问,最成功的是护理专业,其他的真正成功的不算太多。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模式
1.通过资格框架体系实现普职的渗透,寻求普职的等值。代表国家是英国、澳大利亚。
2.通过学分转换和认可,使得那些零散的职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最终形成一个个完成的职业教育项目。代表国家是美国。
3.以课程植入的方式实现高度渗透的普职教育体系。这种方式是把职业教育的课程置于普通教育之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普通教育所规定的基本文化课,还要学习一些职业技术,这些方式在很多国家采用。
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
(一)注重公平性
让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受教育机会、公共教育资源和相同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只有教育公平,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公平,这些体系都是力争让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享受和分享公共教育资源以及相同的教育质量。如德国联邦政府对国民作出的承诺:谁都不会因为无钱而不能接受教育和培训。
(二)注重终身性
职业教育面向个人生涯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内容的多元化、形式的灵活化来满足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需求。如美国社区学院,对从15岁到70岁公民,只要本人申请都可以进入社区学院某一专业或班级学习,随时来可以随时拿到学分。
(三)注重开放性
通过各种方式,面向普通教育(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开放。如台湾采取职业资格证书加工作经验的办法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向成人的开放。台湾的职业资格证书分为甲、乙、丙三类,甲加上五年的工作经验可以相当于高中学历,乙加上四年可以相当于专科学历,甲加上三年可以相当于本科学历。
(四)注重衔接和沟通:注重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
五、国际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
关于这个我们还没想到,但是有一个经验,不管国外的是什么方式,最后都要落脚到课程改革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1.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推进中、高职衔接
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专业和课程标准,通过课程模块化+学分制(+专门补习),实现中高职紧密衔接。到目前为止,到底中职学什么、高职学什么?比如烹饪专业,中职可以学一些技能,高职可以学一些营养学的内容,中职学中职的,高职学高职的,这块目前还没有规划起来。
2.加快解决职业教育“断头”问题,加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应用本科和专业硕士等的研究和探索,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前几天我们一直讨论应用型本科的问题,首先是怎么发展的问题,是改制还是升格?其次是讨论升上应用型本科以后,它和普通本科的关系怎样?是叫职业教育硕士还是学士,还是和普通本科的学士一样?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问题这次专题规划一定要给予解决,因为市场需求技能型人才,我上次与鲁昕部长开展“宁波院士行”,有一位院士就提出应该发展应用本科和专业硕士,他说现在中科院缺少的不是硕士、硕士,缺少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实验师,受人事体制改革的约束,他们招来的人都是硕士、博士,要让这些人重新学技能又没有渠道,怎么办呢?实验师在实验室里非常重要,现在很多硕士和博士在理论上很厉害,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又不行,还赶不上六七十年代培养的技工,那些技工在实践操作中比他们要强得多。这是一个用人的问题,他说你们职业教育应该解决。这就说明,我们需要一种技能加专业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培养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将来应用型本科或专业硕士下一步要走的路子。
3.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的探索。我曾经建议,我们有没有必要探索国家资格证书?因为现在劳动部的证书非常乱,经济利益驱动得太明显,现在整个职业教育不红火也存在着这方面的原因,社会缺乏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为什么大家都说要追求高学历?因为学历通过考试,还是一种评价标准,除了学历以外,找不出一种有公信力的评价标准。前几年我发现一个问题,举个例子,微软证书,有些人拿了微软证书以后比研究生挣的工资还高,就是因为微软证书有公信力,所以我们必须探讨一个有公信力的证书,也可以说是人才培养体系。&&&
我就讲这些,我的电话是,信箱是,欢迎大家与我加强联系,谢谢大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怎么做出层次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