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人对于建筑起重机械安装资质能不能外包

  近期以来,由于施工升降机使用而发生的群死群伤事故屡有发生,这就说明我们对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特别是现在很多施工单位以包代管,认为施工机械外包后就可以不用管了,而笔者认为,这正是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发生各种各样的悲剧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是管理的主体核心。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管理,应形成以施工总承包单位为核心,使用、安装、租赁、检测、监理单位共同管理的长效机制。施工单位对施工升降机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把关:  一、对施工升降机和安装单位的选择必须符合建设部令166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有关要求:  1、首先是选择性能良好的设备。施工单位在设备进场前必须检查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包括以下:  (1)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  (2)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设备履历书)等运行资料;  (3)历次安装验收资料。并且把这些资料作为租赁合同的一个必需附件。  2、安装单位具有相应的安装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拆卸人员有相应岗位的岗位资格证书。  二、严格监督施工升降机的初次安装验收  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必须按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严格按合同约定抓好管理工作。  首先是基础制作,应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厂家的说明书或由有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基础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要组织验收,整理并存档相关的内业资料。基础看似简单,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后面安装和安全使用。这一步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说明书或设计要求,对于不符合的,需要采取地基处理或基础加大等措施须经设计计算,保证施工升降机安装后在使用过程中基础的稳固,不发生沉降或其它不正常现象。  2、钢筋网格及预埋件,必须有隐蔽工程验收。  3、砼强度。必须有砼试块的强度报告,且符合说明书或要求。  4、如果是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的,应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支撑,并有方案和计算书。  5、基础完工后,要组织验收。  其次,在施工升降机的安装过程中,应在安装区域设置警戒线和明显的警示标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更不得在施工升降机未移交前进入吊笼进行操作(2008年10月初在成都发生的吊笼坠落事故就是血的教训)。并且监督安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装,安装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在安装过程中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安装设备主体时,各停层层站的防护门也应及时安装,停层层门要符合GBT《施工升降机》和GB《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的要求。  最后要把好验收关。这里应当要注意,现在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检测机构出具了合格的检测报告,施工升降机就可以开始投入使用了。其实不然,在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后报请使用单位组织验收时,应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后,施工单位再组织安装、租赁、监理单位进行四方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投入使用。  三、施工升降机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这一点使用单位必须严格审查把关。项目部应有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对施工升降机进行每日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有故障维修时,在单机档案中应做好维修保养记录。设备管理人员在施工升降机的使用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使用安全进行控制:  1、防坠安全器  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上重要的一个部件,要依靠它来消除吊笼坠落事故的发生,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防坠安全器出厂试验非常严格的,出厂前由有相关资质的检验单位对它进行转矩的测量,临界转速测量,弹簧压缩量的测量,每台都附有测试报告,组装到施工升降机上后进行额定载荷下的坠落试验,而工地上使用中的升降机都必须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坠落试验。对出厂一年的防坠安全器(防坠安全器上出厂日期),还必须送到有相关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测试验,以后每年检测一次。使用满五年强制报废。使用单位盲目认为不坏就算好,实际上防坠安全器好坏只能通过试验和送检才能判断好坏,日常运行中是无法确定其是否好坏的,对那些超期服役的防坠安全器,必须送检和定期试验,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将恶性事故防患于未然。设备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查看安全器上的标识牌和检测报告,看是否在有效的标定期限内,是否超过寿命期。在这些检查都没问题时,还应检查与安全器相适应的安全装置,即安全钩和齿条背后的防脱轨挡块,能保证安全器齿轮中心到齿条基准线的实际距离与其理论正确距离之差以及齿轮与齿条在齿宽方向上的重合长度满足下列要求:  a)在正常情况下,距离之差不应大于齿轮模数的1/3;  b)在吊笼导向滚轮、背轮失效的情况下,距离之差不应大于齿轮模数的1/2,重合长度不应小于齿条宽度的90%.  要求在吊笼的导向装置失效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安全器的小齿轮不脱离齿条,最高位的一对安全钩必须安装在最低位的驱动齿轮之下。  2、检查安全限位和保护装置  升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比较多,但必须每天上班前进行检查,并在开始作业前进行一次全行程的空载试运行。试运行正常后才能投入生产。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围栏门机电联锁。当吊笼上升离开最低位时,机械联锁使围栏门会自动锁死不能打开。电联锁使围栏门在开启状态下,升降机应该无法启动。  ⑵进料门机电联锁。机械联锁使门在吊笼升降过程中打不开,如果能打开,显然是联锁失灵;电联锁使进料门在升降过程中打开,则吊笼会自动停止,如果不能自动停止,说明电联锁失灵。  ⑶出料时门机电联锁,检查方法与进料门相同。  ⑷停层层门应能可靠锁闭,只有在吊笼停靠时才能打开。并且,高度应超过1.80m,防止人头探出门外。而目前工地上普遍存在着等候施工升降机的人员随时可以打开层门,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引起重视。可以将门栓制作在层门靠吊笼的升降通道一侧,使在层站等候的人够不到门栓无法打开层门,只有当吊笼停靠时,由吊笼内的人员才能打开门栓。这样也便于工地管理,并落实责任到人。  ⑸极限开关,不能只试验开关是否有效,还必须分别检查开关与上、下极限撞块的碰撞位置是否准确,动作是否灵敏、可靠。极限开关动作以后,不能自动复位,因为它切断了总电源,使吊笼上、下都无法启动,只能靠手动恢复。并且,在吊笼下行碰到缓冲弹簧前,下极限开关须首先动作。  ⑹上、下限位开关是分别控制上升电路和下降电路的两个开关。检查时要分别看到它们的碰撞过程是否准确、灵敏、可靠。并且上限位开关动作后,吊笼上部安全距离须符合要求即不小于L=1.8+0.1v2(m),v为吊笼运行速度。对极限开关和上、下限位开关的检查,均不能只用手动方法代替极限开关和上、下限位开关的检查过程。因为在以往的检查中,发现有没装撞块或撞块错位的实例。  ⑺防断(松)绳限位的安装有多种形式:  a、有依靠偏心绳轮碰触的,当出现断(松)绳事故时,绳轮向重心方向倒下压动限位开关切断电源使吊笼停止运行。  b、有靠铰链式绳轮碰触的,铰链式绳轮应有倒向控制弹簧,保证在断(松)绳事故状态下绳轮向限位开关方向倾倒。  ⑻笼顶逃生门安全开关,在吊笼的顶部,有一个供安拆人员上下或紧急情况下笼内人员逃生的活动板门并配有上下用的扶梯,升降机在运行过程中,为保证安全,必须将笼顶门关闭,因此活动门装有限位开关,以保证笼顶门在关闭状态下运行。安全检查时用木棍顶一下顶门就能试验限位开关的好坏。  ⑼电缆保护架的安装间距不应大于6米,间距过大时,遇到大风天气,电缆会被风吹偏摆,挂在脚手架上,使吊笼无法下降,严重时会将电缆挂断造成事故。  ⑽急停开关安装在司机操作的控制面板上,供紧急情况下(在其它限位开关失灵时)使用。按一下急停开关,升降过程中的吊笼应能立即停止。  ⑾警铃声音应清晰,在吊笼启动、停止前应鸣铃示警。  3、顶升加节  每一次的顶升加节都必须请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按专项方案进行施工,并在加节完成后组织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租赁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四方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做好联合验收记录并存入设备档案。顶升加节主要要控制好导轨架的垂直度、各连接螺栓的紧固,并且必须确保加节完后自由端高度不超过说明书要求(一般是9米)。  四、定期检测  根据国家和各个地方规范要求进行,在我们福建省内,检测完后使用满一年、停用一年以上、大修后、发生事故或遭受自然灾害的,都必须进行定期检测,并且施工升降机在安装到最高高度时也必须进行二次检测。这些都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并且在检测完成后出具检测报告。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管理,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不能单靠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应协力而为,共同努力。
延伸阅读:
收藏分享:
&&&&&&&&&&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提升学习效果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84e545a57443e9-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一、&施工安全技术问题
&&&&&&& 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和顶升作业存在违规行为
&&&&&&& 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及顶升过程是发生事故的高风险阶段。一些安拆单位在安装拆卸、顶升起重机械设备时,违反有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或没有按照厂家提供的起重机械说明书的有关要求进行作业。
&&&&&&& 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装置缺失或处于失效状态
&&&&&&&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装置室保障起重机械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的最重要的基本保障。(力矩、重量、高度、变幅、回转,大钩保险、滚筒防脱绳保险,小车断轴,风速仪,高度警示灯等等)
&&&&&&& 3、&建筑起重机械违规维修或日常保养缺失
&&&&&&& 发生故障后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相关单位应定期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维护、保养。
&&&&&&& 二、&设备质量问题
&&&&&&& 造成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就是生产厂家生产的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 三、&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 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 (1)&安拆单位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不规范、审核部严谨、交底落实不到位
&&&&&&& 起重机械安拆作业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安拆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建筑起重机械性能要求编制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由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 (2)&施工总承包单位未能切实履行总承包安全管理责任
&&&&&&& 一些总承包单位未能认真履行总承包单位安全管理职责,将安拆及顶升业务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或个人,以包代管。在塔吊安拆及顶升施工过程中,也未认真审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技术交底制度和检查等制度流于形式,未能在施工现场得到有效落实。总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不在现场履职,对于违章作业行为不能及时制止。
&&&&&&& (3)&监理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及作业环节监督不严
&&&&&&& 监理单位在对设备进场时监理单位审查核验把关不严,进场的设备未办理进场验收手续,使用前未组织联合验收,未有效核查起重机械合格证等相关文件,未认真核查特种作业人员人证相符情况,出现病态设备进场、无证人员上岗的现象,安拆现场监理往往缺失。
&&&&&&& 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专业技能低下
&&&&&&& 安装和拆卸人员资格证书,操作人员证书(熟手)。
&&&&&&& 3、&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及检查制度等不完善
&&&&&&& 定期维护保养时保持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良好技术状态和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定期检查时发现设备故障,排除安全隐患的必要手段。
&&&&&&& 4、&对于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市场管理不到位
&&&&&&& 目前部分租赁企业规模小,人员配置和机构部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私营、个体租赁企业占建筑租赁市场的主导部分,致使设备挂靠现象较为普遍,设备虽通过产权备案归属到产权备案企业,但实际所有权仍归属个人。部分租赁的设备质量部过关,以次充好,以无充有。重租赁轻维护、只使用不保养,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建档、报废、流转等制度规定落实不到位。个别企业私自改装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不经过检测投入使用,或通过更换标准节等手段将已淘汰的设备重新使用,违规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 四、&预防措施
&&&&&&& 1、&严格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市场的准入控制,从源头上确保设备质量安全。
&&&&&&& 2、&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拆、使用和日常维护的安全管理
&&&&&&& 首先,强化建筑起重机械安拆队伍管理。
&&&&&&& 其次,加强安装、顶升、拆卸等环节管理。
&&&&&&& 3、&加强总包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 总包单位要加强对产权单位起重机械采购和租赁管理制度的审核,杜绝质次价廉的起重机械设备及其配件进入工程现场,切实提高机械的本质安全。总包单位应加强对起重机械在选购、配置、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改造、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注重过程控制,严把验收关、检测关、检查关,使起重机械的使用过程处于有效控制和监管之下。总包单位要加强对安拆人员的资质审核,杜绝无证操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 4、&监理单位应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 5、&加强建筑起重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安全培训
&&&&&&& 6、&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全过程安全管理
Tag:.相关内容
特种设备热点内容
4404620651180831499514834142631397011359
特种设备推荐内容
06-1906-1806-1205-2805-2705-2205-2105-04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 & & &
&&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