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中国网民“陷入时间黑洞与时间弯曲”

这几天闲着无聊,顺手拿起了一本儿子读的书《小强升职记》看了起来。
在工作中你有没有浪费时间?你浪费的那些时间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你的时间有没有陷入了‘时间黑洞’里。”
“时——间——黑——洞?”
“时间黑洞,顾名思义,它会永无止境地吞噬你的宝贵时间。这绝非耸人听闻,它是确实存在的,你仔细想想看——
“比如说,下午和老婆去超市,想买点儿水果,估计最做多花10分钟。走进超市的时候就在想,买什么水果呢?看了看苹果,不错——哇,那里香蕉在打折!怎么办呢?先拿个购物篮吧,装进了香蕉和苹果之后,发现苹果旁边还在卖进口的果酱,看起来蛮不错的,早晨不能总是吃油炸食品嘛,不如明天早晨开始烤面包、夹果酱、喝牛奶,呵呵。不过在此之前把购物篮换成购物车吧......这是‘超市时间黑洞’。”
“还有‘电视时间黑洞’。比如说啊,看了整整一小时的报表,先休息一会吧,劳逸结合嘛。于是打开电视机。哇,运气不错,正在演《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虽然看了无数遍,但是每一遍都不能错过。看完之后随便换个台,居然是世界杯中国队的小组赛,虽然中国男足不怎么样,但是身为中国人还是一定要支持的......等看完的时候已经是23点多,结果工作了1小时,休息了5小时。
“我们现在遇到最多的是‘网络时间黑洞’:早晨刚刚来到办公室,倒好水、打开电脑,可以开始一天的工作了,不过别着急,先打开QQ和MSN看看谁在。喔,一个在上海的老同学刚上线,不聊聊怎么行?对方发过来一篇文章的链接,是关于最新的电影评论,网页下面‘相关新闻’里有女主持最新的绯闻,看完之后立即在网上寻找这部电影的下载地址,在等待下载的过程中到‘猫扑’看看......结果等想到工作的时候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通过这些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提供相关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消耗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膨胀,看似非常简单的逛超市、看电视、找资料。而我们最终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就像开始拉着一根绳子,最终却拉出一头大象。
一旦陷入了‘时间黑洞’结果必将是“惨不忍睹。”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你为什么会陷入“时间黑洞”,难道都是手机惹的祸【案例】“我每天晚上都好晚睡,因为睡觉前习惯看一看手机,结果刷朋友圈、刷微博根本停不下来。”相似的话,我不止听一个人这么说过,包括何艳。何艳在一家金融公司担任行政前台,平时的工作相对轻松。我听到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上班太无聊了,我可以一直刷微博刷到没有更新为止”。但就是工作如此轻松的她,前一阵子刚刚结束了为期4天的熬夜加班。“连续熬夜4天,我感觉现在的身体都不是我自己的了。”“你的工作不是挺轻松的吗?怎么突然需要这么大强度的加班了?”我感到十分讶异。何艳无奈地摇了摇头,“别提了,主管突然让我交一份分析报告,我熬了整整4天才写出来。”“多少字的报告?”“2000字。”我大吃一惊,“高考作文一篇也才800字,我们花40分钟就能完成,2000字的报告你写了4天?”何艳连忙解释道,“写报告要求思路要清晰一致,我在写的过程中老是被打断。白天人太多又太吵,不利于我写报告,只好晚上留下来加班了,可这倒好,微信一会儿一个提示音,淘宝一会儿一个消息提示,APP一会儿一个更新提示的,我看着看着……”说到这里,何艳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声音越来越小。“那你完全可以在加班期间关机啊。”“万一有人找我呢?”“那你可以设置静音,并关掉所有的应用提醒,同时,把手机放在不会轻易拿到的位置……”“哎呀!”何艳气急败坏地打断了我,“我这个手机控就是做不到嘛。”说完,她涨红了脸。很显然,与其说是手机导致我们对时间管理无度,还不如说是因为我们如此依赖手机才导致我们对时间管理无度的。毋庸置疑,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早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过去我们出门是随身携带“钱、钥匙、纸巾”,现在已经成了“手机、钥匙、钱”,甚至只要带“手机”就能应对工作、生活的一切。实际上,我因为手机而获益,或者严格来说得益于手机里的智能应用,它使得我的生活更加高效了。当然,我也会用手机刷朋友圈、逛淘宝、浏览资讯,但是我在这上面投入的时间非常少,更多的时候,我都是用手机来处理一些事情。如何让手机帮助我们做到高效管理,我会在后面的章节陆陆续续提到,现在先按下不表。因此,你要认真思考,为什么有些人能用手机里的各种应用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更为便捷高效,而你却只能怪罪手机偷走了你的时间呢?问题还是在于你不懂或不擅长时间管理。
2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黑洞或是通向宇宙的平行通道 - 宇宙探索,宇宙 - 科技讯
黑洞或是通向宇宙的平行通道
史蒂芬-霍金最新提出一种理论称,人类有可能从黑洞中逃脱出来,而不是陷入在黑洞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据国外媒体报道,史蒂芬-霍金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学术会议上提出一项理论称,被黑洞捕获的不幸太空旅行者将无法返回他们自己的宇宙,而是能够逃离到另外的时空。黑洞事实上并非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摧毁一切,它可能是前往一个平行宇宙的通道。
& & & & 霍金在报告中称:&这是有可能的,只要黑洞非常巨大,而且如果它在旋转,那么它或许就是前往另一个宇宙的通道。但是你将无法返回到我们的宇宙中。因此尽管我热衷于太空飞行,但是我不会想要尝试通过黑洞。&
& & & & 霍金提出的理论是为了试图回答一个困扰了物理学家许久的问题:当物体穿过光线都无法逃脱的视界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家们认为,即使物体本身被吞没,而物体的信息将得到保存。而那种信息悖论已经困扰了科学家数十年的时间。
& & & & 现在霍金提出,物体的信息将被储存在视界的边缘。那就意味着它从未进入黑洞,因此也就不存在返回的问题。那也意味着人类如果掉入一个黑洞,他们或许不会消失。他们或者成为黑洞边缘的一个全息图,或者摔入到某个。在报告的末尾告诉听众:&如果你掉入到一个黑洞中,不要放弃,你仍然有机会摆脱困境。&
换一换
& 科技讯版权所有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图鉴:是谁让中国网民“陷入时间黑洞”?_凤凰资讯
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图鉴:是谁让中国网民“陷入时间黑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图鉴:是谁让中国网民“陷入时间黑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手机成为我们无可替代的肢体。移动互联时代,我们的生活全都在流量和信息的围场里。速度和效率至上,人开始成为神。手机和移动网络,正悄无声息地改造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移动网民都聚在哪儿?
是谁在「杀掉」我们网民的时间?
又是谁在「分食」我们网民的消费账单?
又是谁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习惯?
网生(网络生活),几乎凑成了我们一半的人生。而网民是互联网市场最重要的资产。《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图鉴》是由易观发布的一份聚焦2016年中国移动网民历史行为的分析,通过对移动网民在不同领域及应用间的规模分布、时间分布、意识形态变迁等进行解读,可以帮助大家从宏观到微观地窥见当下互联网的消费者全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7826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1443947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间黑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