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方面的论文 如何才能调动教学中师生两个方面的主动性 创造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黄仟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黄仟灵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2ca1e3b12c439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图文】教学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小:372.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2ca1ea63e243e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教育学练习题(全)-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学
教育学练习题(全)
绪论一、填空1、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____的科学,简言之其研究对象就是______。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的《______》;最早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首创______制的捷克教育家______于1632年写成的《______》。3、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而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是德国教育家______于1806年发表的《______》,他的“三中心”教育模式,即:______、______和______,对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4、以美国教育家______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发表了《学校与社会》等著作,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______”,形成了“______”思想和模式。5、教育学发展的“源”在______,但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以后,就成为影响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______”,成为现成的思想体系,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6、教育学产生于教育经验,所以教育经验是教育学的______。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______,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______;16世纪,英国哲学家______在进行科学分类时,首次把教育学列为______学科 8、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______于_____年写成的_____,一般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9、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______发表了著名的______,成为后世传统教育的根基。10、20世纪,美国的教育家______提出的______教育理论与传统相对的教育理论,成为新教育理论的代表。11、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12、我国自清末从______引进以______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传统教育”的范畴。13、______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14、我国第一个用马列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理论原理的人是_____,著作是____,被称为无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15、新中国成立后,苏联______主编的《教育学》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影响。16、教育发展过程存在着______与______的关系问题。二、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2、首创班级授课制是______1A、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昆体良3、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______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C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4、教育学发展过程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______,“流”是指______。A、教育实践
B、教育理论5、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A、现代教育
B、传统教育
C、多样化6、建国后对我国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的《教育学》作者是______A、克鲁普斯卡娅
B、 凯洛夫
C 、加里林
D、杨贤江7、主张教育应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派”的主要代表是______A、赞可夫
D、赫尔巴特8.教育史上,最早论证并实施了班级授课制度的是(
)。A.孔子
B.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三、判断题1、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赫尔巴特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3、夸美纽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对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4、教育学是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5、“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论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6、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是与师范学校的设立同时进行的。7、教育学是研究人的各种属性极其规律的科学8、研究怎样上课,怎样培养优秀人才的科学叫教育学9、教育学未成为独立学科前常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10、夸美纽斯在对科学的分类时,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1、德国的哲学家康德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课程首次开设。12、我国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它的开设是与师范学校的设立同时进行的。213、教育学是与人类教育活动一同产生的。四、问答1、什么是教育学?师范生为什么要学教育学?2、学习教育学必须注意哪几个方面?
练习与参考答案:一、填空1、教育活动
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2、学记
大教学论3、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现代教育5、教育实践
6、本源7、《学记》
《雄辩术原理》
独立8、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9、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10、杜威
课堂12、日本
13、马列主义教育原理14、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15、凯洛夫
流二、选择题1、C
8、D三、判断题1、×
10、×11、∨
13、×四、问答题1、(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二)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原因:①教育学的地位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②教育学的作用1.使师范生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2.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力3.使师范生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2、学习教育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三)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四)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第一章 教育一、名词解释教育
义务教育二、填空1、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主张。2、社会发展从古至今经历里五种生产关系,因而也就有五种不同的教育,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而外,还可以用生产力标准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相应的 ,也可以把教育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发展阶段。3、教育的功能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大方面,前者主要是指________,后者主要是指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________”的战略地位,以“________”为重点,抓住推进________这个中心环节,为培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5、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________,二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________;小学教育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一是在________方面的启蒙作用,二是在________方面的启蒙作用,三是在________方面的启蒙作用。三、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⑴生产劳动
⑷动物本能2、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的观点,是(
)的基本主张。 ⑴心理起源说
⑵劳动起源说
⑶生物起源说3、(
)已经出现学校和教师⑴封建社会
⑵资本主义社会
⑶奴隶社会4、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阶段,其划分依据是以(
)为标准的。 ⑴生产关系
⑵生产力5、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指的是(
)⑴生产性
⑶全民性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于(
)颁布的。4A.1983年
C、1986年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指的是(
)⑴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创新性
⑵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8.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⑴ .家庭教育
⑵职业教育 ⑶学校教育
⑷社会教育9.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⑴十五大
⑷十二大10、学校教育产生于(
)。⑴ 原始社会⑵奴隶社会 ⑶封建社会 ⑷资本主义社会1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⑴ 礼、乐、射、辞、书、数⑵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⑶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⑷礼、乐、射、御、书、数12、原始社会教育具有(
)。⑴教育的生产性 ⑵教育的社会性 ⑶教育的模仿性 ⑷内容的贫乏性四、判断1、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孟禄。(
)2、奴隶社会已经出现了学校和教师。(
)3、凡是对人有影响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4、现代教育是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水平下的教育。(
)5、教育学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指的是广义的教育,是就学校教育而言的 。(
)6、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属于普通基础教育。(
)7、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它是强制的和免费的。(
)8、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由于它是依据国家法律而实施的基础教育,因而它具有强制性。(
)9、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10.、&&义务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的,它的实施就是国家、政府的责任。 (
)五、问答1、历史上有哪几种教育起源观?谈谈你的看法。2、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教育的概念?3、试阐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54、略述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六、实例分析一小学生到了五年级,学习成绩仍很差,望子成龙的家长得知升学无望后,便动员孩子退学做生意,孩子十分乐意。孩子的老师得知此事后,心想:孩子极其家长都不愿学了,何必留他呢?留下反倒影响升学率。于是,同意孩子退学,请问他们的做法对吗?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二、填空1、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2、原始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
封建社会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3、社会发展功能
人的发展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社会功能4、生产性
崇高理想5、基础地位
全面性6、身体素质
思想品德三、选择题1、⑴
8、⑶ 9、⑵
12、⑴ ⑵ ⑶ ⑷四、判断
8、√9、√10、×五、问答1、答:历史上有三种教育起源观。⑴生物起源观。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和英国沛西?能,认为教育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即已存在,教育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此种观点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忽视教育的社会性。⑵
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尚有独立的教育活动,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当然,模仿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 6因素,但教育不单是模仿,人类的模仿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还在于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⑶劳动起源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教育为人类社会特有,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等。2、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造就人,人的基本特点是社会性。教育把社会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边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以达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学习和全面和谐地发展。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狭义而言,也就是教育学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亦即学校教育。因此,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就学校教育而言,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3、答:现代教育是资本主义革命时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出现之后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更新其内容和形式。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如下:⑴生产性。主要体现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①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使现代科技与现代生产相结合,以促进生产与科技双向发展。②从个体发展来说,使劳动者把学习现代科技理论与从事现代化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来说,就是使教育事业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生产加速发展,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⑵民族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及平等性上。①教育走向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享受和利用。②教育逐渐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③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教育管理。⑶科学性。从内容到手段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①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②拥有现代科技手段,教育信息网络化。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互相结合。⑷革新性。①为了使教育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现代教育改革特别探索新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在世界各国掀起高潮。②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教育不断逼近理想目标。③对现代人的素质结构设计,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4、答: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如下。(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直至最终消灭文盲,从而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标的实现。(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属于普通基础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 7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总之,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培养各级人才奠定基础,为儿童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儿童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这些转化可以使儿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认识范围,从而对于促进全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都在小学教育阶段正式起步。因此,小学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重要的启蒙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②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③在品德形成方面的启蒙作用。
六、实例分析答: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带有法律规定性和强制性,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无权自愿放弃;家长、老师有责任帮助其接受义务教育,而不能采取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尤其是教师,怕孩子影响升学率而同意其退学,更是错误的。因为小学是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强制性,故应从“应试教育”向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转轨。第二章 学校一、概念解释学校
学校管理二、填空1、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教育教学________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________,培养社会所需要的________。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________。现代学制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3、中国教育史上第一学制系统产生于________年,我国第一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是《________》,通常称为“________”。4、学校与企业的区别在于________不同,________不同,________不同,________不同。5、学校文化从其形式来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前者包括________文化和________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其次是指________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后者是指________所构成的一种文化。6、学校管理中有两种沟通形式:________、________。87、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选择1、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
②欧洲2、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称为(
)①壬子癸丑学制
②壬寅学制
③癸卯学制3、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学校制度文化
②学校精神文化
③学校物质文化4、同级机构间的交流、协商属于(
)①正式沟通
②非正式沟通5、在学校管理中,如果沟通的中间环节过多也会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丢失或变形,这是由(
)造成的。①主观方面的障碍
②客观方面的障碍
③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6、聘任教师职务应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
③三年7、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管理方法是(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强制方法
(4)说服方法8、“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1)大众性
(2)公平性
(3)终身性
(4)未来性9、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1)教学活动
(3)教劳结合
(4)协调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学校绩效
(3)经济效益
(4)提高教师积极性11、我国现代学校制度产生于(
)(1)清朝末年
(2)民国初年
(3)新中国成立初的1957年
(4 )1976年十年浩劫结束后1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2)家长会
(3)家长委员会
(4)民主评议13、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1)作出判断评价
(2)信息传递
(5)情感交流四、判断91、现代小学的发展比大学和中学要晚得多。(
)2、我国现代学校极其制度是从西方引进的。(
)3、癸卯学制首次规定的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现在仍被广泛采用。(
)4、学校仪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5、学校领导必须以主要精力和时间抓好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五、简答1、一所学校应具备怎样的基本条件?怎样理解学校的公益性?2、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包括哪些方面?4、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六、论述为什么说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如何互相配合? 练习与思考答案:一、解释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制:是由纵向的学校级别和横向的学校类型构成。学校文化:是指有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二、填空1、设施
奏定学堂章程
4、设置目的
与政府关系
5、精神文化
人或人际关系
学校物质环境
学校中的规范
6、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
7、思想品德管理
教学工作管理
教务行政管理
总务工作管理三、选择1、②
7、(1)8、(3)9、(2)10、(2) 11、(1) 12、(1)( 2)(3)
13、(2)(3)(4)(5)四、判断101、√
5、w五、简答1、一所学校应具备怎样的基本条件?怎样理解学校的公益性?答: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学校公益性具体表现为:①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②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③还涉及教学语言文字和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2、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一所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该学校特色的鲜明表现。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3、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包括哪些方面?答: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包括:①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②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③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④教师人事管理制度。4、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①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②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③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④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六、论述为什么说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如何互相配合?答:可从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来说明这一问题。①如果儿童的社会交往是在不健康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则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儿童身心各方面都尚未成熟,同什么人来往,参加何种群体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同时这种交往由于彼此年龄相仿,又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感情纽带较牢固,一般不易摆脱,对其成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小学生的社会交往,既不应一概否定,又不能任其自由存在和发展,而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儿童正确择友和发展朋友交往。②由于社会环境本身的复杂性,一个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会受到先进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可能受到没落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侵蚀。因此,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就应当在大力宣传先进道德的同时优化社会环境,消除一切没落道德的残余,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③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能改变、净化、和鼓舞人的灵魂,也能损害、压抑和毒化人的灵魂,对成长中的小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在发挥社会文化的教育作用的同时,社会应当干预儿童 11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综上所述,为了使教育保持一致性,整个社会都要负起教育的责任,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保证儿童的健康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如何互相配合呢?①学校与家长应当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建立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配合的紧密联系,建立起共同的教育目标,协调好学校与家庭两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对家庭的指导并不单纯是提要求、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尤其应注意与成绩不良学生家长的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②学校应主动了解、研究社会,把与社会教育的互相配合和支持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应定期开会讨论、研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问题,并有专人与校外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保持联系。学校可邀请校外教育组织的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参加学校研究教育工作的重要会议。校外的社会教育组织也应有专人与学校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向学校汇报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如下: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3.学校利用各种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 学生一、名词解释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儿童发展二、填空题1、在遗传决定论这一思想中,有代表的观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与皮亚杰的心理学比起来,杜威的__________在注重儿童作为__________同时,更强调__________,尤其是__________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4、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5、儿童的发展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方面。6、儿童发展表现出如下五种普遍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7、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要遵循如下几项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8、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__________。12三、选择题1、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生来会打洞。体现的是(
)观点。①教育万能论
②遗传决定论
③ 中国古代儿童发展观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体现的是(
)观点。①二因素论
② 遗传决定论
③环境决定论3、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儿童的主体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这是(
)的结论。①洛克
④杜威4、“教育即增长”、“做中学”、“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是(
)的理论。①柏拉图
④杜威5、(
)是儿童发展的源泉。①儿童的集体活动
②主题班会活动
③主题队会活动
④儿童主体的活动6、(
)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②杜威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①顺序性
②不平衡性
④个别差异性8、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①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②重视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获得体验。③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④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发展。⑤ 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四、判断1、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只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2、儿童的主体活动,是儿童依据自我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与自己有关系、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3、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及儿童如何反映这个环境决定着儿童个体发展的现实性。(
)4、顺序性是指在儿童的发展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
)135、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6、教育与儿童的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也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7、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只是接受教育的对象。(
)8、学生接受教育只是以学生客体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9、根据儿童发展不平衡特点可采用“勤能补拙”的方法。(
)10、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只有真正尊重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客体性时才能真正实现。(
)11、教育的成功,毕竟要以教师的教育艺术在儿童发展的结果中得到体现为标准。(
)12、支持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特点去发展,这是实现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根本性教育目标的保证。(
)13、创造是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挥的根本途径,也是个人发展与人类进步的根本途径。(
)五、简答题1、历史上有哪几种不同的儿童发展观?谈谈你的看法。2、儿童发展的内涵是什么?3、试述儿童发展的特点?六、论述题怎样正确理解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七、实例分析某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对某课题深钻教材,引经据典,上课滔滔不绝讲解课文,偶尔只喊个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而学生不知所云,使原本成为一堂儿童主体活动的课效果事与愿违。请问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有哪几种?试用儿童主体活动理论分析。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遗传决定论:认为人性个体的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决定的,这种主张被称之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辐合论:也称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儿童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与社会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和变化的过程。二、填空题:1、基督教的“原罪说”
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中国古代的儿童观142、英国教育家洛克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3、儿童发展观
发展主体的地位
教育情况4、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几个问题(儿童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两个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
儿童的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5、生理发展
个别差异性
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7、要尊重儿童的感受
要尊重儿童的选择
要鼓励学生的创造
8、自身的发展三、选择题:1、②
6、②7、②
8、① ② ③四、判断:1、√
13、√五、简答1、⑴遗传决定论。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中国古代的儿童观。⑵环境决定论。包括“教育万能”和外界刺激的性质对于儿童行为影响的重要意义所提出的环境决定儿童发展的观点。⑶辐合论。认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决定因素两种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2、综合考察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儿童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⑴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为基础的;⑵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⑶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⑷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几个问题:儿童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两个字的就可以概括得了的;儿童的发展是其心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儿童的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总之,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3、儿童发展表现出如下五种普遍特点:⑴顺序性。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⑵不平衡性。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⑶阶段性。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⑷个体差异性。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点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于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 15别。⑸分化和互补的协调性。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其尽可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六、论述题教育学探讨和研究儿童发展问题的目的是:通过揭示儿童发展的事实本身,为现实的教育服务,使教育活动减少盲目性和主观性的干扰,为儿童的发展创造出更生动、更具感染力的环境条件,加快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优化儿童发展的结构,让儿童的发展能够更多地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为儿童发展服务的;他们之间也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育仅是实现发展的特殊手段,表现于教育活动目的的设置、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认识为基础,因为它考虑并顺应了儿童发展规律,所以,与同样能够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和一般性的社会人文地理条件等相比较,教育的影响力更强大,更具有决定性。所以说,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加速儿童身心发展的善良本意能否转化为现实,一是要看教育是否真实地顺应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二是要看教育工作者给学生提供的教育内容、方法等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社会的需求,使其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相一致,即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①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②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③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④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⑴要尊重儿童的选择;⑵要尊重儿童的感受。⑶要鼓励学生的创造。七、实例分析1、该四年级语文老师教学效果事与愿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⑴尽管该老师深钻教材,可能没有科学地处理教材。⑵尽管该老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讲课;可能没有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的知识水平讲课;⑶尽管该老师偶尔也喊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不知所云,更说明该老师不注重学生实际,只喊的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没有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发挥主体性出发。归纳起来,充分说明该教师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认识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接受教育也必须以学生主体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现代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儿童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外界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主体选择,成为主体的反应对象时,才会对主体的发展产生影响。教育的成功,毕竟要以教育目标在儿童发展的结果中得到体现为标准。而该老师钻研教材、讲课、提问基本上是以教者出发,没有考虑备课与讲课的知识能否被学生主体选择,当然就不成为学生主体反应的对象。故此,原本成为一堂儿童主体活动的课,效果却事与愿违。16第四章 教师一、解释概念教育机智
教师资格二、填空1、教育是与人类共始共终的_________。2、教师的社会作用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3、_________代际交接和传承的场所,_________是代际交接和传承的执行者。4、_________是教师职业的更为本质的社会职能。5、所说的培养人,是指培养和发展人的_________。6、人的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国民的基础素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与生活技能素质等。8、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创新将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_________,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将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_________。9、教师劳动的特点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10、教师素质包括: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11、掌握小学语文、数学两门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对小学教师的_________。12、教育素质包括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13、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包括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14、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_________”的“_________”,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_________”的“_________”。这两种学说长期争论,对西方师生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影响。15、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16、学生对教师_________,教师对学生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17、_________是尊师的基础,_________是爱生的结果。教师是教育者,他在建立尊师爱生新型师生关系中起_________。18、要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学校良好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三、判断1、在封建社会,随着学校结构的复杂和规模的扩大,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172、身教重于言教。(
)3、掌握小学思想品德这门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对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4、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5、有了渊博的知识,就能当一名合格的教师。(
)6、观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
)7、我国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应该是我国社会民主平等、团结互助新型人际关系的反映(
)8、学生自觉性、自律性发挥得如何,则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标准。(
)9、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
)10、就职后的不断学习、研究、进修,与大学期间的培养同样重要。(
)四、选择1、“师者,人之模范也”,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A复杂性
D长期性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A复杂性
D长期性3、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有层次的,其中,最高层次是(
)。A亲近感
C理解感和尊重感4、(
)是师爱的最基本内容。A亲近感
B理解和尊重感
C期待感5、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
D学校6、教师的天职是(
B传授知识发展能力
D管住学生7、我国小学教师资格分为(
)。A高级教师
五、简答1、怎样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2、试简述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六、实例分析18
四1、一位小学自然课老师给学生讲“磁铁”之前演示了一个“魔术”,一盆水中浮着一只“鸭子”(标本)。老师手中拿着一块馒头嬉逗“鸭子”。而标本鸭子果然盯着馒头转。学生很惊奇。老师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很高兴地回答:“想”。于是教师从“鸭子”的嘴里取出一块磁铁,又从馒头内拿出一根铁钉,开始讲“磁铁”。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听讲、思考、探索,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此,试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分析。2、早读课的铃声响了,小明手里拿着大饼油条,上气不接下气跑回教室,被班主任撞见。还没等小明坐好,老师就示意他将油条大饼送到讲台上。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师非常生气地将油条大饼扔到纸篓里。无独有偶,在另一学校也发生上课后学生小星拿着早点进教室的事情。然而,何老师发现后,迎上前去,急忙用自己干净的手绢包上,轻轻的说:“委屈一下,下课后给你送来。”下课后,老师提着热水瓶,拿着杯子,把早点交给了学生,亲切地说:“肚子抗议了吧,早起十分钟就行了。”一个热水瓶,一个杯子把师生的心连在一起。请从师德的角度分析两位教师的教育效果。参考答案:一、解释概念教育机智 :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资格: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以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二、填空1、社会实践活动
2、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通过教育者传播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通过传播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3、学校是进行人类文化的
教师则是进行人类文化的
4、培养人与传授文化知识比较5、素质
6、国民基础素质
7、思想道德素质
身心和心理素质8、基础
10、政治思想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11、基本要求
12、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实践能力
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13、爱岗敬业
1914、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
教师中心论
教育要把儿童当作太阳
儿童中心论15、民主平等
16、尊敬信赖
主导作用18、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三、判断:
10、√四、选择题1、C
ABCD五、简答1、怎样理解教师劳动的特点?答:①具有复杂性,它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任务的复杂性和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复杂性决定的;②具有创造性,为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对知识的加工、方法和手段的采用、更新知识的融进和对教育对象经常变化的适应,都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更需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活动;③具有示范性;它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极其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也是由人的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特点和青少年心理特征决定的;④具有长期性,教师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特别是劳动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体现的。2、试简述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答: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从宏观上讲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从微观上讲,文化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必须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它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具有艺体劳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要建立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良好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②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③ 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六、实例分析201、答:这一实例体现了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论,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尽力体现教师的创造性特点,对讲授的知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加工,演示有趣的“魔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动作用,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创造性劳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要点:第一位老师缺乏“师爱”,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他不问情由,将学生的早点收起丢掉,只能求得课堂上学生一时的平静,而在学生心灵深处却产生了对抗情绪,由此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位教师充满“师爱”。他怀着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通过“爱”去沟通学生的情感,通过“爱”去开启学生心扉,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第五章
教育目的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
2、教育目标二、填空题:1、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
)。2、在教育目的的设定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
)的统一。3、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
)。4、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5、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一定的(
)。6、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具有两个层次:一是(
);二是指(
)。7、 “片面发展”是指劳动过程中(
)的分离和对立。8、“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
)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其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
)。9、、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以下几个方面:(1)(2)
。10、从教育目的到教育目标的转换实际上就是教育目的由(
)的实现过程。
三、选择题:1、(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A学校教育
D教育目标2、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需要来确定的教育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
B 实质教育论
C 个人本位论
D 社会本位论3、下列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区别和联系描述错误的有(
)。21A教育目标是总的要求,教育目的是具体任务B教育目的是教育最高理想,教育目标则因学校或专业的不同而不同C教育目标要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目的才能避免空泛D教育目标之间要有整体性,最终与教育目的联系4、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总方向的是(
D教育标准5、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A导向
D激励6、下列反映的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观点的是(
)。A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B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C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人的天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D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7、下列反映的是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观点的是(
)。A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B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C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人的天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D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8、下列关于教育无目的论的描述正确的有(
)。A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B教育无目的论并不是真正认为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教育没有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C教育无目的论实际上就是主张教育不应该有目的性9、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
)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A政治倾向
D理想人格10、“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是(
)。A.涂尔干
D.裴斯泰洛齐11、作为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
D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2、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中(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A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
B 教育C社会关系
D社会发展水平D社会发展水平13、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中(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A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
B 教育C社会关系
D社会发展水平四、判断221、学校教育比广义的目的性强。(
)2、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述。(
)3、全面发展就是指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
)4、我们讲的全面发展就是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平均发展。(
)5、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五、简答题:1、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是什么?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好哪几种关系?六、事例分析有一所小学,从一年级开始抓分数,把学生的考分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各科平均分数作为评定各科教师教育质量的全部依据。学校里不开设体育、音乐、美术课,也很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几乎所有时间都是上语文、数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近视率增高;学生不知五线谱为何物,更没有画过什么儿童画。虽然有不少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较好,但多数学生成绩平平,没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什么业余爱好。试问这所小学的做法符合我国的教育目的吗?为什么?
第五章教育目的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二、填空题:1、有无目的性
2、社会目的、个人目的3、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4、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5、价值取向、教育理想6、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7、体力、智力
8、体力、智力、完整结合9、创造精神
崇高理想10、 一般、具体三、选择题:1 C 2
A 5 ABC 6、BD 7、AC 8、AB 9、BCD 10、C11、D 12、A 13、B四、1、√
5、√五、简答题:1、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是什么?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23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②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③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①我国教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②我国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③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3、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好哪几种关系?①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②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③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④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六、要点:这所小学的做法与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小学全面发展的要求相违背。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是片面的,这种用一好代三好的做法只能导致学生片面发展。以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当然也是片面的,导致教师只重视分数,不重视其它方面的教育。重视语文、数学这些学科是对的,但不开设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显然不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结果少数学生虽高,但能力并不一定好。同时由于缺少身体锻炼,学习兴趣狭窄,最后影响了学习后劲。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名词解释:1、德育
2、 说服教育 3、 情感陶冶法 4、智育
5、美育二、填空题:1、德育主要指(
)方面的教育。2、学校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
)三个主要方面。3、德育的教育功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
);二是(
)。4、德育是通过(
)等三个方面来促进智育、体育美育的。5、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方法:一种是(
),以理服人,正面启发引导和注意实际锻炼的方法;另一种是(
),搞强迫命令,以力服人的教育方法。6、陶冶法的关键是(
)。7、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尤其是智力。8、实现小学教育的智育任务主要的途径是(
)。9、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是(
)。10、学校体育工作只有和(
)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2411、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要教给学生初步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
),预防疾病,(
)学生的身心的正常发育,保护和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12、教学卫生主要是指(
)。13、现代美育的核心是(
)。14、形式美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实质美育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
)。15、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
),从而努力追求(
)。二、选择题:1、下列对于德育过程理解正确的有(
)。A德育过程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C德育过程应充分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性D德育过程就是促使德育对象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2、学校德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
)等方面。A发展性功能
D经济功能3、下列关于学校德育的社会功能描述正确的有(
)。A学校德育社会功能实现具有间接性B德育的文化功能是政治、经济功能的中介C学校德育的政治、经济等功能对学校发展起完全、直接的参与作用D学校德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应通过对德育对象的塑造去实现4、(
)是德育的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A生存功能
D文化功能5、下列关于德育发展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有(
)。A德育对个体人格的促进功能是德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实质B德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C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品德,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D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实现是与最高的德育境界联系在一起的6、在小学,德育的重点应放在(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B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7、(
)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B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8、(
)是指个人无意识地提取线索,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的知识。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9、(
)是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A课外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其他各科教学
D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10、(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A说服教育
E奖励与惩罚2511、(
)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A说服教育
E奖励与惩罚12、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
E奖励与惩罚13、下列关于教学和智育的区别或联系描述正确的有(
)。A教学和智育可以相互替代
B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C教学是体育、美育等的途径
D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智育14、下列关于智育、智力与智慧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A智育是以提升教育对象智慧水平为目标的B智育是通过让学生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来提升学生智慧水平C智力是属于智慧的形式方面D智力对于智慧内容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智育的功能表现在(
)几方面。A智育在智力发展上有重要作用B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C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D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16、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包括(
)几方面。A传授知识
C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D发展学生的智慧17、下列表述属于程序性知识要求的有(
)。A请把下列城市的名称填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B请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则计算出以下题目C请背诵课文第三段D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语法错误之处,并改正过来18、要求个体能够独立作出判断,批判地反思这些判断,以及依据自己的判断将信念和行动整合起来的心理倾向,称为思维的(
。A、广阔性
D、创造性19、下列关于知识学习与智力发展表述正确的有(
)。A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是可以互相取代的B知识的学习必然带来智力的同步发展C智力发展除受知识学习的影响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D知识学习只有在它能够充当提高心智发展的条件时,才能构成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20、下列关于体育描述正确的有(
)。A学校体育是以提高竞技水平,在竞技比赛取得最佳成绩为目标B学校体育首要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体质和体能的提高C学校体育与一般的身体锻炼比较起来更具有计划性、集体性、纪律性D学校体育是有意识地选择了那些有益于身体素质和体能全面提高的活动方式来影响其身体及其技能的21、教育活动中美的要素可以表现为
。A、教师的师表之美
B、教育活动本身的美26C、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
D、科学美22、小学卫生保健工作主要包括(
)。A教学卫生保健
B个人卫生保健
D合理的作息制度23、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的是(
)。A实质美育
B、形式美育24、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指的是美育的(
)。A直接功能
C超越性功能
D特殊功能25、审美活动的起点是(
)。A感受美
D创造美26、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是(
)。A艺术美育
D教育美育四、判断题。1、有人说,说服不是万能的,对一些说而不服的顽皮孩子进行适当的体罚,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
)2、陶冶法一般要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3、表扬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影响,而批评和惩罚则对学生产生一种消极影响,所以不应批评学生。
)4、在数学教学中,不一定有德育,因为数学教学和共产主义道德思想的联系,实在是牵强附会。(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说明德育工作具有科学性,也具有艺术性。 (
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无意识的提取线索,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的知识。
)7、动作技能没有多少智力的成分,应是体育或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8、榜样示范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等影响学生的一种方法,一般只选用革命导师或英雄模范人物作为榜样。
)9、一般认为,美育的概念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美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0、学校体育和一般的身体锻炼一样,都带有较多的个体性、自愿性、随意性和娱乐性。
)11、为做好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可在学校中开展“少年红十字会”活动。(
)12、智育就是教学。
)五 、简答题:1、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知识学习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处理?3、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4、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方面?5、什么是教育美育?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六、实例分析题。1 、 有个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这个班的学生表现一般,成绩平平,看小说却颇热心,而且不分场合不辨良莠。上课老师提问,或FF懂懂,或答非所问,班主任很恼火,于是, 27一查到“小说”就撕毁,发现偷看者则责令写检讨,立保证。一段时间,师生关系紧张,而问题并未解决,有的学生还是我行我素。如果你接这个班,你如何运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这个班的问题。2、 课堂上一位实习老师听到一个女生说:“不知谁把我的书撕破了”。实习老师当即高声问:“谁把××的书撕破了?”连问几声,无人回答,老师生气了,更大声地说:“谁把别人的东西撕破了,还不肯承认,这是什么行为?快自己承认。”全班你看我,我看你,还是没人做声。老师更大声了:“如果自己不承认,等我查出来就要加重处分!”原班主任知道后急忙赶来,一面暗示实习老师不要再追问,一面安慰大家不要紧张,说:“书本是每个人都应该爱护的,但是今天××的书被人撕坏了,是一件不好的事,可是,谁不做错事呢?做错事,能改正错误,以后不再犯错误就是好孩子。能大胆承认,就是勇敢诚实的表现。你们不是读过《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吗?列宁小时侯打烂了姑妈家的花瓶,当时不敢承认错误,但他心里难过,后来经妈妈教育,终于写信给姑妈承认错误,姑妈还表扬他是好孩子呢!今天××的书被撕破了,她很心痛,但如果撕书的同学承认错误,表示改正,她会原谅他的。我们大家也很欢迎,还要表扬他诚实、勇敢呢!”话音刚落,一学生慢慢地举起了手------谈谈你对这两位老师做法的认识,谁对、谁错?为什么?
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说服教育法: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3、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4、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5、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二、填空题:1、道德、思想、政治
2、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3、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指德育作为教育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4、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5、以说服教育为主、以压服为主6、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7、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
8、文化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9、教育性、技能性、娱乐性
10、卫生保健工作11、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证和促进
12、用脑卫生、用眼卫生13、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14、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2815、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
1、× 2、√ 3、× 4、× 5、√6、× 7、× 8、× 9、√10、×11、√ 12、×五、问答题:1、我国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2、知识学习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之间的联系不能理解为可以互相取代的关系。智力发展除受知识学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理,知识的学习也并不只有发展智力的意义,并不必然带来智力的同步发展。知识学习只有在它能够充当提高心智发展的条件时,才能构成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知识结构,创造应用知识的机会,使之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应当成为知识传授和学习最重要的任务。 3、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表现在:①健体功能;首先,体育活动对身体机能有促进作用;其次,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工作能力;再次,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教育功能,可靠仪理解为体育的价值功能,具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对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促进上。③娱乐功能,是指学校体育能够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学校体育由于有一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要完成,所以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上都要严于一般的体育锻炼或体育娱乐活动。4、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任务包括:①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②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③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④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295、什么是教育美育?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教育美育指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具体表现在:①教师你里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②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造合乎美的规律的教育活动中介形式。③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且努力促进学生和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让学生的成长作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动力。④科学美也是教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美的形式之一。不同的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美成分。科学美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类指挥之美及其表现的伟大的人类的本质力量。发掘并展示科学美不仅是美育的需要,而且对各科学本身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美育”的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在从教育原理的角度呼吁建立新的教育活动评价标准。所以,这是一个美育的专门课题,更是一个教育原理的基本课题。这一呼吁是合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面向未来的。它对于我们如何努力做到真正的“乐教”和“乐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六、实例分析1、(要点:对这个班的问题不能简单粗暴。运用的主要方法有:第一,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说服。说服时必须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启发他们提高认识,指导自己的行为。第二,情感陶冶 法,首先必须爱学生,教师真诚爱学生,为学生服务。教师还应介绍指导学生阅读富有教育意义的优秀文艺作品,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组织他们讨论,使学生受到优秀文艺作品的陶冶。)2、(要点:实习老师是错的。他违反了说服教育法,他不是正面说服教育学生,而是简单粗暴地恐吓学生,结果谁也不出声。简单粗暴的恐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原班主任是对的。她运用了说服教育法,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事例对比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她还运用了榜样示范教育法,以榜样去说服、教育学生。他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承认错误,又要求学生一定要承认错误,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样撕书的学生承认了错误,也教育了学生集体。)第七章
课程一、 解释概念。1、课程
2、课程计划
3、课程标准
4、教科书二、填空。1、不同的课程观有三种:课程是。2、课程论就是。课程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
方面的探讨,一是关于
方面的探讨。3、是课程的理论基础。4、一般说来,课程的基本范畴包括、5、课程目标从垂直维度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反映第二层次的目标适用于
,第三层次的目标在
展开。6、一般认为,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30
7、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课程、
课程。8、课程的基本结构指、、9、课程的基本结构的存在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以方式,一是以
为特点的存在方式。10、课程基本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在统一性基础上增加,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
。11、一般说来,以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采用的形式最为适宜,在结构上至少包括
三个部分。12、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可以将课程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程设计,的课程设计,13、一般认为,课程设计的模式(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它们是:
、其中,和
法是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最常用的模式。14、课程的实施可以理解为的问题,教学则是指二、 选择。1、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皮亚杰2、(
)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3、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属于(
)层次的课程目标。A、第一
D、第四4、(
)是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5、(
)是课程的具体结构。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D、课本6、认为“只有那些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课程的是(
)这种课程观的观点。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7、主张从相应科学中精选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实行分科教学,特别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的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8、我国1992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试行)》属于(
)的课程设计。A、宏观
C、微观9、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表现形式是A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潜在课程3110、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B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11、强调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是AA实质教育B形式教育
C僧侣教育 D骑士教育12、从宏观到微观将课程目标区分为不同层次的分类方法,称作CA水平研究 B横向分类
C垂直分类D目标分类13、根据所涉及的具体范围的不同,将课程目标区分为并列的不同类别的方法称作A
A水平研究B垂直分类
C纵向分类 D目标分类三、判断。1、“课程是知识”的课程观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2、人的知识丰富了,能力就发展了。
)3、18世纪前后,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论争,结果是强调课程以传授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的形式教育派获胜。
)4、人文主义课程在课程目的上,崇尚人,崇尚个性。
)5、关于课程内容的不同主张,最集中地决定于对课程本质的认识。
)6、课程计划就是教师为了上课而写的各种计划。
)7、教科书就是教材。
)8、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小学教学工作和教育活动的统一要求。
)9、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课程微观结构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十分相宜。(
)10、只有以学生自主性探索为主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简答题1、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有哪些?2、简析知识与能力的关系。3、试述人文主义课程的特点。4、科学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七、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实施小学课程。八、实例分析某小学,在毕业班课程安排表上,取消了体育课,停止了音乐课和学生的课外活动,这些时间都用于语文、数学的教学,以应付升学考试,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应如何纠正这些现象?请用课程的有关理论分析。第七章课程练习题答案一、解释概念1、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2、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3、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324、课本即教科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二、填空题1、知识
活动2、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课程设计或编制3、哲学
4、课程的目标
结构5、特定社会对于合格成员的基本要求
一定阶段的具体课程
具体的课程领域内部
动作技能7、学科
8、课程计划
教科书9、统一要求
10、灵活性
调控性11、单元
微观13、主观法
活动分析法
经验法14、教学
怎么教三、选择题1、B 2、A
10、B 11 A12、C 13、A四、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五、简答题1、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有:(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三)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四)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2、简析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首先,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其次,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但是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征。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真正统一起来,一个必须解决的任务就是建立起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只能通过活动实现。3、试述人文主义课程的特点。人文主义课程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人文主义课程所追求的目标。简言之,注重课程对于整个人的塑造和影响。②在课程的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考察范围。因为标榜人性的完满、个性的丰富,必然地要求课程本身基础和内容的广博。人文主义课程对于科学的进步也表现出容纳和肯定,但是这种容纳和肯定是从个性完满发展的需求出发,与科学主义课程完全不同。③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科学主义课程的特点本特点有哪些?33科学主义的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在课程目的上,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课程要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即使提到课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也会归结到二者对于科学的依赖或者科学对于二者的巨大影响方面。②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法和形式同样讲究科学性,讲究效率。即使关注学习者个体的兴趣、爱好、差异,也是从获取更好的学习结果出发,而不是从学习者个性发展需求本身出发。七、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实施小学课程。答:课程的实施可以理解为教学。在实践中,教学与课程,与其说是两件事,毋宁说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分开。有了课程就有了教学,同样也可以说,没有教学就没有课程。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的,教学总是以特定的课程为基础进行的。课程是指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则是指怎么教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离开了教的内容,怎么教就无从发生;离开了教的形式,教什么就将完全落空。同时,教什么一定会影响到怎么教,怎么教也必然制约着教什么。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实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根据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小学应当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九门学科。在小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义务教育是普及的、强迫性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接受所有的课程是小学生的基本权利,同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部门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擅自取消国家课程计划之内的课程。小学阶段的每一门课程都是学生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和他们的正常发展所不可少的,将小学课程人为地分为“主要”和“次要”,按照考试方式或与升学的关系给予不同的对待都是不科学、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任的,是对学生发展机会的剥夺。(二)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打好基础小学教育的根本,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以保证他们今后的发展,不承担鉴别和选拔专门人才的任务。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各方面都处于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优点还是弱点都还远远没有定型,小学教育要尊重学生差异,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儿童独特的发展需求。但所有这些仍然是立足于他们今后的发展,而不是为他们“定向”。各种以选拔、筛选为目的竞赛,会导致各门课程的实施偏离正确的轨道,与小学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更背离义务教育的精神,危害学生身心发展,危害学生正常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养成,应当坚决地取缔和禁止。(三)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具有不同的价值,都是他们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在我国教育的传统和现状中,小学生的接受性学习比较有保证,而自主性探索学习则极为缺乏,因此在小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将如何建立和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作为专门的任务加以研究和解决。八、实例分析34(要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1)违反了“全面安排,教学为主”这一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2)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和小学教育培养目标;(3)是单纯应试教育的错误倾向,智育第一。纠正方法:(1)明确小学培养目标,树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思想。(2)全面贯彻教育目的,做到“全面安排,教学为主”。(3)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一、解释概念1.教学
2.教学模式
3.教学原则
4.教学组织形式5.教学方法
7.谈话法二、填空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2.对学生的发展而言,、、3.教学活动是一种(一)教学认识是的认识,(二)教学认识是(三)教学认识是的认识,(四)教学认识是
的认识。4.教学模式从根本特征上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二是模式和模式。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6.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
地进行;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
。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8.班级授课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
为代表的教育家
,使它基本确立下来。第二阶段,以
为代表提出
的理论,给夸美纽斯的理论以重要补充和发展。第三阶段,以
为代表,提出
,使班级授课制更趋成熟.9.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课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
课。单一课指在一节课中主要完成
的课,又可细分为
课等,综合课指在一节课中
的课。其中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按顺序依次为:
、布置作业。10.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一)
。11.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
,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
、三种形式 。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
。12.语文课上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情况写一个请假条;数学课上让学生实际丈量教师划出的一块土地,这是贯彻了
教学原则,运用了
教学方法。13.随着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给教学实践中带来显著变化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有(一)
。14.一般来说,教学工作的实施,由
几个环 节构成。15.备课应当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一)
。三、选择题。1.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
)为主。A.直接经验
B.书本知识
C.实际技能
D.间接经验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贯彻(
)原则的要求。A.启发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直观性3.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都说明教学中必须贯彻(
)原则。A.循序渐进
C.及时反馈
D.因材施教4.教学原则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
)提出的。A.教学内容
B.教育目的
C.教学任务
D.教学规律5.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一般进程为(
)。A.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B.设置问题情景→确立问题或课题→拟订解决 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C.明确机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设,推测答案→验证→做出讨论D.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我或人类的理解6.我国小学教学中最常用、也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方法是(
)。A.谈话法
D.练习法7.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地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主要是(
)。A.复习
D.练习8.《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A.谈话法
D.练习法9.由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的方法是(
)。A.发现学习法
B.探究--研究法
C.非指导性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10.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最根本的标准是(
)。A.教学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正确
C.教学方法适当
D.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11.(
)是教案的主要成分。A.提出教学目标(目的)
B.教学方法
D.教学过程12.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
)。A.把主要精力放在尖子生和差生身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B.既面向全体,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给予不同的教育。C.面向多数抓好集体教学。四、判断题。1.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有些教师说,只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是完成了自己的 36任务。(
)3.教学就是上课。(
)4.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活动。(
)5.教学就是智育。(
)6.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7.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材特点施教。(
)8.直观教学能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形成清晰表象,因此,教学中直观教学手段用得越多越好。(
)9.班级授课制是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被各国普遍采用(
)。10.用谈话法和讨论法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所以,只要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就是启发教学。(
)1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12.非指导性教学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
)13.为了提高质量,小学各年级布置的作业分量多些为好。(
)14.有人认为.备课就是读读教材看点参考书,只要自己懂了,就可以凭经验去上课了。(
)15.备课就是写教案。(
)16.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上课的延续。(
)17.课外辅导是上课的补充和辅助。(
)18.备课就是钻研教材与写教案。(
)五、简答题。1.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2.教学模式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一般结构是怎样?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4.什么是直观性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应注意什么问题?5.什么是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贯彻该原则应注意什么问题?6.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7.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什么?8.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9.教学过程由哪些环节构成?其中心环节是什么?10.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哪些要求?六、论述题。1.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2.讲授法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局限?根据教育理论的要求,结合教育实习(或见习),谈谈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什么问题?3.教师为什么要备课?怎样备课?4.根据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习(或见习)的体会,谈一谈一堂好课的标准。七、分析题。1.分析下面的教学片段主要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37有一位教师在教《天鹅、梭鱼和虾》这篇寓言时,开始问道:“车上的东西重不重,它们拉车时使劲了没有?”学生根据课文做了完满的回答。接着又问:“既然车上的东西?不算重?,而大家又在?拼命?、?使劲?、?用力?地拉,车子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呢?”学生处于停滞状态,无人回答,于是,教师改变话题说:“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它们在拉车,究竟哪个拉得对,哪个拉得不对,你们能说清楚吗?”这一下讨论可热烈了,有的说:“天鹅拉得对,因为向上冲是有点向前的。”有的反驳:“往上冲车子会动的话,车上的东西不掉下来了吗?”有的说:“天鹅,梭鱼拉得都不对,虾是对的,它的姿势是向前的。”没等说完,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这时,一个学生问:“它们三个都对,因为它们是根据各自的特点来拉车。”有一个同学问:“既然它们都拉得对,车子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呢?”有的同学回答:“它们三个都拉得不对,一个往上飞,一个往后退,一个朝池塘游,方向不一致,车子当然不会动。”老师总结:“它们拉车犯了方向不一致的毛病,因此车子不会动。这件事告诉了我们只有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各行其是,是办不好事的。”
2、简析斯霞老师在教“笔”字时,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这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一天,斯霞老师在教“笔”字这个生字时,她拿起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回答:“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上“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下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接着,斯霞老师又问学生:“除了毛笔,大家还见过什么笔?”孩子们争着回答:“铅笔、圆珠笔、蜡笔??”这时老师举起手中的粉笔,孩子们敏捷地回答:“粉笔。”这样,“笔”字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有位刚踏上讲台的新老师,一心想上好课,他搜集了特级教师的教案,照上面的方法上课,他能上好课吗?为什么?
第八章 教学
参考答案:一、解释概念:1.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3.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4.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5.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6.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7.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二、填空题:381.基本途径
中心2.学习能力
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3.学生
教育性4.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
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结构化和发现学习
范例教学5.基本要求6.持续、连贯、系统
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7.班级授课制8.夸美纽斯
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
教学过程形式阶段 苏联教育学
课的类型和结构9.单一
一种教学任务
复习旧知识
讲授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10.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小班教学11.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12.理论联系实际
实习作业法13.发现学习
探究DD研讨法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
非指导性教学法14.备课
作业布置和批改
课外辅导15.钻研教材
设计教学过程三、选择题:1.B D
12.B四、判断题:1.√
9.×10.×
18.×五、简答题:1.小学教学的任务有:(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2.教学模式的种类和其一般结构是:(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其一般结构: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胜有哪几方面的才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