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到底是不是一种汉语是先天缺陷语种??

理解人性究竟有多难? - 简书
理解人性究竟有多难?
理解人性究竟有多难?
这是第三篇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文章,前两篇《连小孩都不懂,你如何懂成人?》,《如何获得幸福?阿德勒如是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往期文章。这篇文章从主要是从根本上描述一个人产生“错误行为”的原因,性格的主要类型,以及如何能够更好的与世界发生联系,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关于译者先说一下译者,不知道译者在出版的书籍中能够得到多少的益处,首先要肯定译者的辛苦工作,给我们带来一本作品。但还是不得不吐槽一下,这本书翻译的实在是很糟糕,书中大部分的内容感觉是谷歌翻译过来,不但行文十分僵硬,很多关键词汇更是翻译的莫名其妙,整本书支离破碎。之前《自卑与超越》那本,我是在图书馆里同时比较5本译本,最后选出一本,翻译算是比较到位。建议大家以后选经典书籍的译本要多看几本,做个比较,不然不但没能领会到作者真正的思想,有可能适得其反。作者简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有《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理解人性,就得从外在的行为和性格去解读。行为和性格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形成的,因此,必须把人的单个行为和性格放到完整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一个人,才能真正的理解人性。一.人类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就已经足够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头疼了,阿德勒从整个人类行为入手,试图了解整个人类的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实在是浩大的工程,让人惊叹。1.不同的行为,相同的目的人的行为在成人不同的年龄段,会根据智力、经历、身份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伪装,要了解一个行为背后真正的目的,要去了解其儿童阶段的行为,儿童还不懂得如何伪装,他想达到什么目的,就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2.真实的感受一个人主要从感知、记忆力、想象三个方面去感受我们生活的世界。感知主要指人的五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主导感知,以视觉型的人为例,他对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眼睛观察得出结论。我们常见的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人群分类其实都是从感知角度来区分。而感知其实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很小的一个方面,因此把人群做这样简单的划分是极其不科学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记忆是帮助人类适应环境,进行各种防御和延续生存的重要能力。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记忆会自动选择记住需要记住的信息,或者遗忘需要遗忘的信息。记住或者遗忘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去实现我们设定的目标,即使这些目标你自己还不清晰,但是它已经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形成了。有人说过:想象力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存在的唯一能力。通过想象活动,我们可以超越物体,进而赋予感知新的内涵。想象产物不仅是对以往感知的重复再现,更是一种高于感知的全新而独特的产物,就像原始感知是在身体感受的基础上产生一样。一个人就是通过感知、记忆、想象三种能力,循环往复的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认知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迭代人生观和世界观。3.虚幻的体验除了真实的感受还有一些感受也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阿德勒称之为虚幻的体验,主要包括幻想、梦、移情、影响、暗示、催眠。幻想、梦、移情,是我们主动的去创造出认识世界的其他方式,但其实这样的认识因为不是亲身体验到的感受,不具有可行性,所以它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有时候人们真的很难区分这样的感受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影响、暗示、催眠,是别人附加在我们身上认识世界的方式,主要是别人企图通过这些方式控制或者影响我们的思考。阿德勒指出,缺乏判断能力和顺从性格明显的人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暗示和催眠。4.性别差异造成的问题父系社会在性别问题上,最主要表现为重男轻女、对女性的不平等。这是一个男性集权的社会,男性的主要问题是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以控制和奴役女性为乐。自从女性保护法出台以来,这种现象已经改善许多,但是我们还是会经常看到一些家暴女性的新闻。而大部分女性在长期的附属地位中也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和顺从心理。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女性主要表现出3种问题:(1)会朝着激进、“男性”的方向成长。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孩在儿童时代就会产生“如果我是男孩的话,父母就会爱我了”的想法,因此她们就自觉的往男性化的方向发展,“假小子”、“野丫头”、“女汉子”就成为这些女孩的外号。这类女性可能过度严厉和滥用惩罚,向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导致亲子关系不和。在婚姻关系中,这类女性也时时刻刻想要胜过男人,这是这类女孩在婚姻关系中最危险的问题。(2)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她们会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适应、顺从和谦卑。(3)不反对任何关于女性角色的说法,却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必须过着低人一等、依附他人的生活。第二、三种问题会导致这些女性优柔寡断、缺乏自信。遇到问题都是找到自己的男人,让男人来解决,而他们则以自己是女性,是弱势群体来逃避问题,不主动承担他们的生活任务。5.家庭排行的影响阿德勒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家庭中,排行不同的孩子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独生子女大部分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娇惯的性格;老大的不安全感随着弟弟的出生,父母注意力的转移,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弟弟因为出生时相对哥哥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会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转化成追求优越性,因此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家庭,弟弟进入社会后的表现会比哥哥更优秀,因为在孩童时代他已经养成了竞争意识,而这样的意识会伴随他一生。至于姐姐、妹妹的问题,除了排行之外,如果家中有男孩,主要是性别差异造成,重男轻女不是中国国情,是世界性共同问题。阿德勒指出,所有的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都是相似的,由于每个人在童年阶段都是弱势群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此就需要进行优越性补偿,这种补偿行为主要表现为对权利的追求和对他人的控制(最常见的行为就是通过啼哭、捣乱获得大人的注意力和关心)。这种补偿行为如果引导得当就能产生社会感和健康的人格,引导不当就会产生各种性格问题,严重的会有犯罪行为产生。二.人类的性格阿德勒指出,我们所称呼的“性格”其实是个体为了适应生活的环境而做出的各种尝试的外在表现。性格是一个跟社会有关的概念,因而,只有当我们将个体放在生活环境中进行考虑,才能说他具有某种性格特征。阿德勒主要从乐观和悲观以及攻击型和防御型4个维度来区分人类的性格。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乐观和悲观、攻击和防御双重性格,单纯说一个人是某种性格是不科学的。在不同的阶段一个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1.攻击型性格大部分人一开始是悲观的攻击型性格,这种的特点是动作暴力,爱好攻击。他们急于向世界证明他们是勇敢的、成功的。在顺境中,他们可能会成为英明的领导,受人爱戴。但是一旦环境和人机关系发生变化,在逆境中,他们会变成的野蛮和残暴,他们会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身边的人。因为一开始他们的攻击型行为就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通过这种行为来证明自己,一旦无法证明自己,他们的世界就会自我崩溃。攻击型性格的人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虚荣、嫉妒、妒忌、贪婪、憎恨。2.防御型性格防御型性格的人通常是从攻击型性格的人转变过来,只有攻击型的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因而一直采取防御姿态。他们补偿不安全感的方式不是采取激进行为,而是表现为焦虑、小心翼翼和胆小懦弱。他们觉得自己无力应对这个世界的各种问题,就采用被动防御的姿态。防御型性格的人的主要性格特征是:避世、焦虑、懦弱。怎样的性格是健全的呢?阿德勒指出,没有健全的性格,因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性是不可磨灭的,因此性格当中一定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个好的性格,是以社会感大小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社会感是一种团体精神、对伙伴关系的感受力和对所有积极社会关系的辨识力。健康的社会感包括平等、互惠和合作。社会感以合作和人人平等为基础,以同情他人开始,以达到理想社会位置。总结阿德勒心理学,又称个体心理学,这是一种把个体当做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它把个体当做一元的、以目标为主导的自我。在正常和健康状态下,个体是社会的健全一员,是人类关系的参与者。阿德勒心理学中只字不提成就、成功之类的字眼。因为阿德勒清楚的知道,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在儿童时代都是弱势的,都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保障自己的安全。因此,平等、互惠、合是儿童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
我叫余兴,花名无忌,因为我老婆叫赵敏。???连续创业者,心理咨询师。人性中的缺陷|遥远随笔四题
人性中的缺陷
美国作家麦德维杰夫在《赫鲁晓夫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苏共“十二大”之后,赫鲁晓夫出席过不少党的积极分子集会。在会上,他采取了知耻近乎勇的态度,总是承认自己以往确实目睹并知悉斯大林时期犯下的许多错误行为,然而又出于恐惧不敢站出来表示异议。
有一次集会,他接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们这些政治局委员干什么去了,怎么竟然允许在我国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呢?”赫鲁晓夫念完后,厉声发问:“这张没署名的条子是谁写的?站起来!”接着,他又重复一遍,但写纸条的人还是没有站起来。
于是,赫鲁晓夫说:“写条子的人害怕了。就是这么回事儿,要是站起来反对斯大林,我们也害怕呀。”
赫鲁晓夫的坦率,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一个现象:人类普遍存在某种怯懦根性。这种劣根性,蒙田称之为“天生的缺点和暇疵。”按着现代精神分析大师的说法,没有任何情感会比怯懦更使我们手足无措。
假如我们有时间,读一读布尔加科夫的传世名作《大师和玛格丽特》,对于人自身根深蒂固又难以祛除的怯懦,或许会看得更为清楚一些。
这部长篇小说把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描绘得既缠绵悱恻,又真挚感人,读者朋友们最好自个儿去细细品味。我感兴趣的是,书中插入了《圣经》耶稣蒙难的悲剧,对罗马总督彼拉多这个原型作了全新的艺术处理,使它从《圣经》获历史中超逸出来,负载更深刻的人性意识,令人掩卷沉思。
作为屡建战功深得宫廷赏识的犹太总督,无论就身份地位还是他的沙场经历来说,他身上似乎不存在什么怯懦,但布尔加科夫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向我们揭示出怯懦的深层次涵义。
比拉多是个残暴、刚愎自用的武官,但尚存一些良知。他了解义人耶稣精通医术,也清楚义人无辜,本想释放被犹大出卖的耶稣,但又不敢违抗地方宗教当局的意图。由此,在总督这个职务所要求的残酷性与个人良心的夹缝里痛苦挣扎的他便寄希望于耶稣本人。因为彼拉多根据自己的人生哲学断定,耶稣也可能为了免于一死而撒谎,于是他不断地暗示耶稣,只要不承认对犹大讲过的话就行。可当看到义人忠于自己的信仰,选择讲真话时,他的胆怯心理就暴露了出来。即使如此,彼拉多仍不甘心让“流义人血之罪”落到自己头上,以至三次询问大司祭到底要释放谁。其目的无非是想推卸“流义人血”的责任。
最后,死刑已经执行,彼拉多后悔不迭,深深的悔恨竟然让他产生自欺欺人的幻觉:“不言而喻,所谓今天执行的死刑判决,乃是个彻头彻尾的误会——看,哲人不是走在我身旁吗?”彼拉多想到耶稣所说的“怯懦是人类缺陷中最可怕的一种”的话,感到正是这种可怕的缺陷在自己身上占了上风——他害怕为了一个流浪人的生命而断送自己的总督前程。他明白善于治病救人的耶稣正在永远地逝去,而自己那可怕的、剧烈的偏头痛从此便无人医治了。
不单如此,他还感到自己的良心再也找不到避风港了。他痛苦地对手下的人说:“即使深夜,即使在这月光下,我也不得安宁!啊,诸位神明!……”
是的,多少人,因为一时怯懦而贻害终身;又有多少人,由于自己的怯懦而给他人带来原本可以避免的灾难!
蒙田在《随笔集》中谈到,在他生活的十六世纪的法国,对于怯懦行为的惩罚通常是当众羞辱。逃兵不再依希腊古法处死,而是令他们穿上女人衣袍在广场中央罚坐三天。目的是指望羞愧使逃兵恢复勇气,重上战场。据说当时流行的观念是:与其让人流血,不如让人脸红。
布尔加科夫对彼拉多这个人物的再创造发展了法兰西的人文主义精神,他没有复述《圣经》的故事,让彼拉多在众人面前洗手了事,而是叫他不断反省自己的怯懦造成的罪恶,这种反省不仅折磨他的肉体,而且惩罚他的灵魂。
将近两千年了,彼拉多一直坐在一个石平台上。然而,每当满月来临时,他就睡不着,为失眠所苦。满月不仅折磨他,还折磨他忠实的卫士——一只狗。他总在自言自语着同一件事,说他即使在月光下也不得安宁……
因为一时的怯懦而付出两千年的良心折磨,虽说罪有应得,但无论如何是有些残酷的,也是意蕴深长的。到了全书最后一章,富于怜悯和宽恕精神的作者不忍心让彼拉多再那样下去了,他借主人公大师之口,朝坐在荒凉的秃石上耽于沉思的彼拉多高喊:
“你解脱了,解脱了……”
于是,小说主旨上升到新的高度,如同一部交响曲流淌一段华彩乐章,出现一幅富有浓郁象征意义又叫人回味无穷的画面:
群山把大师的喊声化作惊雷,而惊雷又震得地裂山崩。刹那间,荒山野岭显露出一座广袤的城市和无数灯火,城市上空有一群金色偶像俯瞰着全城。一条月光之路延伸而来,两千年来不得安宁的彼拉多从混沌中惊醒,紧跟着他的狗急急追随被他处死但获永生的耶稣而去。
寻找格林先生
朋友说我的一个短篇颇有索尔·贝娄味儿,于是拿了索引背上背篓到图书馆寻找索尔·贝娄,寻找索尔·贝娄的《赫索格》、《受害者》、《雨王汉德森》和《洪堡的礼物》,结果寻找到了《寻找格林先生》。
很好,且让我们跟随索尔·贝娄——不,是跟随在黑人区为格林先生送救济金支票的格里布先生寻找格林先生。
我们初步感兴趣的是,格里布寻找的格林是个什么人。然而,除了格林这个名字本身没有任何其他资料。职业、年龄、身材、长相等等均不清楚。是不是个残废或痨病鬼呢?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假如知道这些,格里布先生的工作便会简单得多轻松得多。而假使格里布的工作简单轻松又顺利,我们也就不会这般兴趣盎然了。可怜的格里布穿街过巷四处奔波,所得毫无结果。人们不认识格林先生,没有谁听说过格林这么个先生。格里布碰见的或询问的人大都麻木不仁,态度生疏、冷漠,甚至仇视。
至此,我们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格林先生究竟在哪?格里布找得到格林先生么?显然,答案不一定,多种可能性。格里布先生无疑是个聪明而灵敏的人,并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寻不着格林先生,那么,退而求其次——格林太太吧。
“你是格林太太吗?”
“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谁想知道?”
现在,不但格林先生,而且格林太太都仿佛没指望了。可格里布先生寻找的时间过于长久了,到处碰壁,筋疲力竭,也十分苦恼,况且他还有好几张支票要送出手,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格林先生身上。我们的兴趣愈加强烈,但同时也泛上一股不负责的同情心:行啦格里布先生,别再浪费时间,把支票随便给哪个穷人算啰。
索尔·贝娄——格里布先生似乎听见了我们的合理化动议,他在一种近乎绝望的情境中将支票交给那个酗酒而赤裸的女人。当然,心存最后一线侥幸:“但是,你是格林太太吗?”可女人拿着支票上了楼。格里布明白事情已不可挽回,顺手推舟,将错就错。得了吧,管她是不是格林太太呢?找到格林怎么样?找不到格林又怎么样?一切全不重要。一切都没有关系。不知怎的,格里布居然毫无根据地产生一种高兴的感觉,相信他是可以找到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自然不能表示同意。我们认为,格里布未免有点盲目乐观,主观愿望良好却徒劳。分歧归分歧,但在实质问题上,我们和格里布和索尔·贝娄达成共识:对寻找格林先生失去信心和兴趣,代之而来的是另一种更为深刻地的东西。在这儿,格林仅是个符号,一个抽象的象征符号。是否确有其人,自始至终是个谜,不可破译,也用不着去破译,何苦枉费精神?职是之故,我们能够理解格里布尚属善意的埋怨:你光有一个名字,凭这个名字又找不到你,那么你有名字又有什么用?它不代表任何东西。他很可能没有什么东西要代表。
世界上有不代表任何东西的人存在吗?这种人可以找到吗?找找看是可以的,找是绝找不到的,找到的就已经不是要找的了。格里布不是仅仅找到一个似是而非的“格林太太”么?而我们背着背篓随索尔·贝娄在大街小巷白转一早,我们的期待步步落空。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我们并非完全浪费时间,我们找到一个无比真实又无比残酷的启示:
我们永远在寻找,我们永远找不到,而找到的绝不是我们所要找的东西——我们将失去和正在失去寻找的能力。
迷宫与迷失
在《交叉小径的花园》里,博尔赫斯为我们设置了重重叠叠的迷宫,其中两个是云南总督崔朋完成的一部人物比《红楼梦》还要多的小说(手稿矛盾百出,体例混乱,主人公在第三章死了,第四章又活过来,它的最后一页和第一页完全一样,具有迷宫般的无限循环的可能性),以及一座任何人进去都会迷失的迷宫。我们不曾读到那部小说,也无缘进入那座有八角亭和曲折小径构成的迷宫;当然,博尔赫斯也没有,据说后来崔朋被某个来历不明的人杀了,于是他那两座迷宫再也找不到了。
我们找不着崔朋的也即是博尔赫斯的迷宫,但我们找到了替代品——约翰·巴思的开心馆。在短篇小说《迷失在开心馆中》,巴思寻找到了当代的迷宫,这不仅是由于露天游乐场的开心馆里确有一个哈哈镜的迷宫,而且因为开心馆本身恰是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主人公安布罗斯在开心馆小心翼翼,一步一摸索,顺着一条路走,要走失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的门和走道都像捕鱼笼或有瓣膜的静脉一般单向通行。然而,他还是迷路了。
约翰·巴斯笔下的开心馆同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一样,是一座象征的迷宫,寓意的迷宫。《交叉小径的花园》象征时间。“这张时间的网,互相接近,交叉,隔断,或者几个世纪各不相干,包含了一切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而巴思的“开心馆”则是现代文明的迷宫,象征一代青少年茫然而苦闷的追求:“在开心馆的哈哈镜里,你始终没法眼看自己一路走下去,因为随你怎样站,你的脑袋总是挡住你的视线。即使你有玻璃潜望镜,你自己眼睛的影子也会遮蔽你真心想看的东西。”
于是巴思发出这样的诘问:“怎么搞的,大多数人没困难地朝前走了,而有些人却迷了路呢?”
巴思的问题也曾是卡夫卡在《美洲》和《城堡》里探讨过的问题:迷宫式的社会结构,许多人在其中迷失自己,并走向他的失落。现在,同样的问题也不避免地摆到了置身于二十一世纪之初的我们的案几。面对琳琅满目的物质文明和众多相互交汇又相互抵牾的话语力量,以及纵横交错、蜘蛛网一般的大道小径,我们的心智会不会晕眩?我们会不会像安布罗斯那个倒霉蛋那样迷失在现代社会的“开心馆”中?这是可能的,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对于迷宫我知之甚少,只记得小时候到公园的迷宫去玩,大人们教我一个方法:始终向左转,方能发现迷宫的中心,也才不会迷路。到了都市之后,面对老城区的方正、对称、重复的建筑以及一条条大同小异似生似熟的胡同,我的感觉是仿佛进入一座巨大的迷宫,孩提时的方法派不上用场,一不留神,便迷了路。
巴思说:“你一旦迷了路,最聪明的办法是待在原地别动,等人家来找你,必要的话,大声嚷嚷倒是可以的……这还不算,你还可以自己找到出路呢,不管耽误了多久。”
依我之见,一旦迷路,待在原地不动,或大声嚷嚷,再或者自己寻找出路,这些都不失为较好的补救办法,但我们能不能更聪明一些,从一开始就辨明方位,遵守行为法则,尽量避免走失呢?
如果不是一种修辞,一种隐喻,那么,我们在哪儿都可以寻觅到间隙,楼与楼之间,砖与砖之间,牙齿与牙齿、齿轮与齿轮之间,要是你乐意,你肯定能举出更多的例子。
我手头一本朋友的小说集,封面画用了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呼号》,从他呼号到我听到,这之间是一个间隙,虽说它是无形的、看不见的。而我,恰恰是迷恋这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千真万确存在着的间隙。
老蒙克在上世纪末发出的呼号,到二十一世纪初才被我听见,并引起某些共鸣,这漫长的间隙深处蕴藏有什么震撼我心灵的隐秘吗?
间隙无疑具有空间特性,但从本质上说,间隙更是一个时间概念。一幕戏与一幕戏,一句话与一句话,间隙隔离出间间时间之屋,创造出戏中之戏,休止中的休止。许多时候,短暂的幕间不是比漫长的演出更富于戏剧性吗?而话语中的停顿不是比话语蕴含更多的意味吗?我们都很熟悉“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诗,不是么?
说到诗,我们知道,在一首诗中,总有时间的立足点,这便是停顿。歌德曾高呼:瞬间啊,请停一停!你真美!仿佛听从了歌德,时间有时是会停顿片刻的。这一停便成为间隙。假设说时间从没有停顿过,那它在某些瞬间至少是稀薄淡化几近于无了。
因此,间隙是时间的一种形式。
小时候,上课了,我们聚精会神地望着老师,听讲、笔记、回答问题,那敢松懈片刻?又那敢搞小动作?等下课铃悦耳地响起来,赠给我们宝贵的十分钟,我们全冲到教室外面,说呀,笑呀,唱呀,跳呀,那短暂而充满欢乐的间隙让我们终生记忆犹新。
如果我们在剧院看戏,演出时怎能随便说话?大声咳嗽都会显得没教养,可一到幕间休息,我们绷紧的神经一下子便松驰了,或交头接耳,或站起来活动四肢。
可见间隙是个很温馨、很有人情味儿的东西,它意味着某种放松、宽松,如果你愿意延伸一下,还有自由。
由此,我们发现间隙同时是个社会学概念,它与自由有着某种隐秘而必然的联系。
就这个意义而言,间隙是一个顿号,一个过渡,一种距离。
关于距离,诗人布罗茨基有个观点:“我们和我们的统治者之间的距离,只能由后来者来缩短。”
关于间隙,英国作家福斯特的说法是:“所有社会都以暴力为基础,然而一切伟大的创造活动和高贵的人间关系在暴力暂离职守的间隙里立刻就会活跃起来。这些间隙才是重要的。我寄希望于它们来得频繁,来得长久。这些间隙,我称之为文明。”
这是个值得重视的看法,在许多历史间隙中,趁暴力打瞌睡的工夫,人类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比如文艺复兴时期,俄罗斯白银时代,等等。然而,富于幻想的作家注定要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因为就时间性而言,间隙来得既不频繁,也不长久。
它,不会是蒙克响彻一个多世纪的回声,只不过是某个诗人形象化的比喻——猎枪和猎物之间的距离。
遥远,蒙古族后裔,生活在西部高原,先后毕业于天津大学汉语言文学系、鲁迅文学院高研班。有作品被《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等转载,并收入多种年度选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我们分享原创文学作品
提供创作培训、录播电台美文
主编:宫敏捷(微信gmj768406)
文学创作班随时招生,招生微信:pdcqiu
诗歌、小说、散文投稿邮箱:
赞赏7日内归作者添加编辑微信领取
采用图片来源网络
长按识别以上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电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人性的缺陷
& 1、决定你的行为的其实是无意识
我们常说‘我无法控制住自己’。这个我就是有意识的头脑,这个自己则是内在无意识的冲动。我们内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我们既是控制者,同时又是被控制者。
& 人的意识只占10%,无意识却占90%。无意识就像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那部分。
无意识是盲目的冲动。它是与生俱来的习气,所以它有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内在的贪婪、暴力、愤怒、嫉妒、性欲等等这些都属于无意识。这些习性是文明社会所谴责的,所以这些无意识被我们压抑在内在的暗处,但它们仍然在内部沸腾,随时跃跃欲试要挣扎出来。
我们行动的力量往往出自我们的无意识,而不是出自有意识的决定。这和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恰好相反。当我们内在意识和无意识发生冲突的时候,最后占上风的往往是无意识。意识可以做出一个决定,但这个决定的背后却没有力量的支持。
& 伊索寓言讲得很明白。
一只乌龟来到河边准备过河,这时一只蝎子上来搭话说“我也要到对岸去,你能不能把我放到你的背上载我一起过去”。乌龟笑着说,“你以为我是傻瓜吗?一旦你在我的背上的时候咬我怎么办?我可不想冒这个险”。
蝎子不屑地说,“我看你白活了这么多年,你连基本的逻辑都不懂,如果过河的时候我咬了你死了,我不也跟着淹死了吗?”
& 于是乌龟就同意背蝎子过河,刚过了河中央,蝎子还是咬了乌龟。
& 乌龟临死前问蝎子,“你的逻辑哪里去了?”
蝎子说,“我也后悔,我自己也活不成了。我是承诺过不咬你,但这不是逻辑的问题,我可以那样说,但实际上我做不到,这是我的本性,理智上我知道不应该咬你,但我没有办法不这样。”
意识和无意识经常处于冲突中,意识像是狱吏,无意识如同囚犯。这是人类大部分紧张和焦虑的根源。任何压抑都创造出焦虑和内在的混乱。正是因为我们内在无意识的骚动才使得我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很不自在,我们对别人的寻求,对各种活动的热衷都只是逃离自己的方式。
& 2、你的智力受意欲驱使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哲学里对智力和意欲的关系有过非常详尽而透彻的探讨。他认为智力是意欲的工具,人有限的认识力为欲望效劳,为生存意志服务。当人的意欲完全平息冷却,智力才能完美工作,才能清晰客观。
每个人身上智力和意欲的比例不同。天才有多余的智力,当智力脱离意欲的摆布就成为纯粹的认识力,纯粹的认识力能够看到和领悟真理。科学,艺术,音乐,哲学的产生就是来自少数天才多余的智力。
纯粹而客观的智力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是一种奢望。被意欲驱使的智力只能看到局部、个体和现象,不可避免造成扭曲和片面。
水面平静时相当于镜子,这就是心如止水的意思。如果水在加热沸腾的情况下就会失去镜子的功能,无法清晰映照事物的真实面貌。这时的镜子如同哈哈镜。一切反映在里面的事物都被扭曲。
意欲是热情,是热是火,智力相当于水。因为智力是意欲的工具,在意欲的骚动中,智力必然失去清晰和客观。在少数情况下,认识力可以作为意欲的冷却剂,用水熄灭欲望之火,这样就产生了无欲无求的圣人,修行人。
但无欲无求的达成不是通过压抑,而是了解和领悟,领悟到欲望带来的痛苦和欲望最终的无用。不过人本身就是欲望的化身,众多欲望的集合体。无欲做不到,只能争取达到老子所说的“少私寡欲”。
& 3、人性的缺陷你知道多少?
大多数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自己人性上的盲点毫无察觉,他们多次掉进同一个陷阱中。
①主观、扭曲的智力。大部分情况下,智力受意欲的操纵,尤其在你涉入你的情感和愿望的情况下,相信这样的智力就等于相信一个瞎子的眼睛。
②就我们目前的内在而言,我们还没有一个中心,我们的内在是由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部分拼凑而成,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叫嚣,我们的内在是一个乌合之众。
我们常常做出一个决定,但很快又后悔了,因为没有一个中心能够做出真正的决定。一个人无法承诺,因为他的内在有很多相互矛盾的东西各自为政。我们有时无法入睡就是因为各种矛盾的思想在头脑里不停地撞击。
③头脑会制造幻觉蒙蔽你,安慰你。如果你过分渴望一个东西,头脑就会制造幻觉欺骗你,给你一个虚假的满足。我们晚上做的很多梦就是头脑给你的一个安慰,你白天不能满足的,头脑就创造梦境来满足你,以缓解你的紧张和焦虑。
我们就是带着一个经常扭曲的智力,一个会制造幻觉的头脑和一群乌合之众贸然闯进证券市场,难免不被强力的市场冲击得头昏眼花、七零八落。
所以为了避免被市场冲击得散了架,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内在而言,我们首先要在整合自己的心态上下很大的功夫,外在的方面则需要有一个完整和相对固定的交易策略和方案。
& 4、建仓后就被意欲收买 回想建仓后的表现
& 建立头寸之前,一般人能够保持相对客观,但不可能绝对客观。
但建立头寸后我们甚至无法保持相对的客观,大多数人绝对主观。智力被意欲所收买,这时的智力无法被信任。头脑无法理性的思维,无法公正客观的分析市场。
这时的头脑思维会排斥任何相反的观点,对任何不利于自己头寸的盘面迹象和信号视而不见。
& 正是因为这样,交易前的计划,策略至关重要。
一旦进入市场,头脑思维就变得不可靠,完全无法信任。所以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非常有必要,例如止损。我们常常无法执行事先计划好的止损,而且还会为自己不止损寻找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放纵自己,等等看,放大止损,有第一步就有第二步,最后造成重大亏损。
头脑还有这样一个倾向,你应该去做而你却不想做的事情你会去推迟,这是欲望的一个诡计。这就是止损被一再推迟的原因。无意识的冲动对投机交易活动的巨大杀伤力
在交易过程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我们事先对这次的交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理,制定了周密可行的策略,但真正落实到交易活动过程中却变得面目全非。因为我们对于无意识的冲动给交易活动带来的冲击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我们所有的理论、分析、策略这些理性的部分只属于有意识的头脑,但这部分很脆弱。而非理性的部分,意欲的部分却是非常强有力的,它有它自己的愿意和不愿意,喜欢和不喜欢。理性的头脑只能建议,决策权和行动的能力属于非理性的部分。这就好像专家没有决策权,而掌握决策权的人又什么都不懂。
我们理性的部分,有意识的努力那部分就像是一个菜农,他小心而勤劳地耕种和照料着自己的一块菜地。我们内在无意识的冲动犹如一头狂躁的野猪,它随时都会闯进这块菜地,把整个菜地糟蹋得一片狼藉。
大多数情况下,人非理性的部分,冲动的部分无法约束自己。它常常不是根据理智上的对错,事实上的对错来行动,而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和喜好来行动。就像伊索那个寓言里的蝎子。我们明明知道重仓是不好的,频繁交易是不好的,与市场赌气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办法不这样。
所以,无意识的冲动对交易活动的最终结果有着非常大的破坏力。其实野猪和菜农都是我们内在的部分。谁占据主导地位将决定我们整个投机生涯的成败。
& 5、如何超越无意识
几乎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都偏高,因为他们与自己有意识的头脑认同,他们压抑,回避自己本性中那些阴暗、负面的东西。
但这些东西仍然存在,在里面沸腾,随时要冲到外面。因为我们压抑和回避的态度,这些东西就无法进入我们的意识,从而在暗中操纵着我们,这样事情就变得更加糟糕。因为我们如果对它们没有察觉的话,就没有办法预防。
人的无意识的冲动是一种习惯或习气,佛教把它称为无明或业力。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它一旦形成就不再需要你的帮助能够自己运作。通常我们只是它的奴隶,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而不能自拔。
& 压抑和回避是无法超越的,只有和它们面对面的接触,有了彻底的了解才有超越。
一个人必须要花很大的功夫去穿透自己的无意识,经常性的捶打和练习是需要的,仅仅理智的了解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永远记住:我是所有发生在我身上事情的原因。但自我总是向外找借口,一旦什么事情出错,我们通常首先要保护的就是自我。自我会去怀疑一切,唯独不去怀疑他自己,其实我们的自我才是最可疑的。所以一个人首先要变得真实,这是在证券市场上能够成功的首要条件。一个虚假的人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因为他不习惯面对事实,他会自我欺骗。
& 6、几个常见的交易心理陷阱
& 抗争的心理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抗争和竞争的基础上,如征服自然,战胜各种艰难障碍,与困难搏斗。这种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内在。当我们进入证券市场还是带着这样的心理意识。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各行各业的精英来到证券市场,遭受失败,而且比一般人的失败更彻底。这是因为这些其他行业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很强烈的自我,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失败,也非常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
他们的成功使他们的个性变得很坚硬,所以当市场变得对他们不利的时候,他们不懂得屈服和退让,而是采用抗争的态度,直到被摧毁。
在证券市场要生存下去往往需要一些反人性的品质,柔软而有弹性的交易者更适合投机市场,坚硬的人很快就会被淘汰。老子非常赞赏柔软的品质,他说柔软的东西更有生命力。当飓风来临,柔软的小草能够安然无恙,坚硬的大树却被连根拔起。
在人性中有这样一个几乎是最顽固的倾向,那就是扞卫自己的观点和不情愿承认自己在判断上出现的失误。所以一个人不管自己是对是错,都会把自己的态度坚持到底。因为那个观点是自己的观点,所以他扞卫的不是真理,而是他的自我。
人性为什么喜欢抗争?因为通过抗争、摩擦、否定,对别人说‘不’,一个人的自我就会被增强。通过抗争他会觉得自己是强有力的,觉得自己是个人物。顺从,屈服,说‘是’却很伤一个人的自我。那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跟别人抬杠。那就是为什么只要你去政府部门办事,在每一个办公室,你都会听到‘不’。
人性中这种抗争的天性,这种不愿意屈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错误的态度是证券交易的最大障碍。
& 追求完美的心理
追求完美是一种非常贪婪的心理,是一种极端的心理。因为追求完美,你就不允许有一点瑕疵,就不能承担哪怕小小的损失,该止损时就难以下手执行。因为追求完美,一个人就试图抓住所有的波动,不希望漏过任何行情。每个人都有自己局限性,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追求完美的心理很容易导致重仓交易和频繁交易。
& 毕其功于一役的心理
把单次交易的结果看得过重,图谋在一次交易中暴富。或者拒绝在明显看错市场的情况下止损离场,像守寡一样坚守亏损的头寸。
证券交易是长期的过程,没有必要为一次交易的结果弄得要死要活,死去活来的。有时候接受一些小的损失是非常健康的,这样就能够预防大的亏损。这就像适当的感冒对一个人的整体健康有益无害。
& 数钱的心理
这是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我们一旦建立头寸,就时时惦记账面资金的起伏变化,并被这种变化左右了情绪,忽略真实的行情本身。这对我们正常的思维判断有非常大的干扰。
我们更应该注重过程的正确,结果会随之而来。如果提前去考虑结果,就会扰乱整个交易过程,从而导致动作变形。人的头脑总是提前跳到远处想着虚幻的结果而忽略当下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荒谬和颠倒。
& 转换时间框架
本来是短线交易的单子被迫转换为中长线,还有把本来中线的单子做短线处理,整个交易混乱,无序。
& 热衷预测市场,试图抓住头部或底部
任何预测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客观的,甚至许多着名的咨询机构的预测都是错误百出。一旦你预测了行情或者相信某个市场评论的观点,你就无法看到市场的真实面貌,因为你会把自己的主观看法投射到市场,市场变成一块屏幕,不论市场怎样波动,你都会有自己的解释。你会形成一个看多或看空的情结,这个情结就像一块乌云一样笼罩在投机者的脑海里,最后这个情结就变成了死结。他会带着扭曲的观点看待市场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从而导致整个投机活动陷于瘫痪。
一旦预测了市场,你就不愿意设置止损位,因为你相信任何对你不利的波动都是短暂的,市场最终会回到你预测的方向上。许多投机者在试图抓住市场底部或顶部的时候损失惨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铸件缺陷种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