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入“英语翻转课堂堂”,助推语文课堂转型

不一样的翻转课堂
我的图书馆
不一样的翻转课堂
(The 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在美国日渐流行。所谓翻转,主要指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课后复习、做作业、然后参加考试。在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先通过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到了课堂上,做一些实践性的练习,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会进行指导,而不是当场授课。学生进行的通常是项目式学习,教师则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区别化指导。
翻转课堂”的起源,人们通常将美国科罗拉多州一所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视为“翻转课堂”的创始者。当时这所山区学校的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缺课,而且一些学生好多时间花在了往返学校的班车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2007年春天,学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视频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并附上讲解声音。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不久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问题辅导,或者对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翻转课堂”的含义,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指出,“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视频并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在线课程。学生不是孤立、无序地学习。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手段,旨在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学习,教师要创建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教师应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缺课,也不至于落下,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著名的非营利性学习网站“可汗学院”也经常为人提及。萨尔曼·可汗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市,父亲为孟加拉裔。可汗自幼聪明好学,后来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学士学位、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可汗进入美国的一家基金公司工作。
网站上,方便更多的人分享。他有意识地把每段视频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之内,以便网友有耐心理解、消化。
可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只有讲解的画外音。这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不同。他认为,视频中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类视频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自己控制,有利于自学。
慕课”、“翻转课堂”等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从认识阶段逐步走向实践阶段。在中小学,已经有一些学校在进行相关的实践。那么,什么是“慕课”?什么是“翻转课堂”?“慕课”与“翻转课堂”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认识这些新生事物对教育的影响?又如何付诸实践?为此,本刊以“翻转课堂”作为月度话题,进行系列探讨,欢迎广大读者关注,并参与其中。
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究竟有哪些不同?“翻转课堂”是否能够成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它的突出效果与主要困难在哪里?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学军中学,从听语文课开始……
)班的大屏幕上打出课文标题:《啊,船长,我的船长》(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是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执教教师苏丽简单交代一句“同学们先自己看一遍课文”,课堂就只剩下翻动书本的声音——学生开始埋头研习课文。上课前一天的晚上,教师已将自己录制的本节课的教学视频传给学生观看,学生此时的自学也等于进一步熟悉课文。几分钟之后,直接进入师生问答环节,苏丽问:“哪位同学谈一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师提问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学生同时也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接下来,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批注。然后邻近座位的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重点讨论此诗与《殉道者之歌》的不同……
,一位学生这样形象地概括“翻转课堂”的特色。记者发现,这种课堂与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从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自己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学(预习)课文;课堂上,再将预习中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教师可直接展示相关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相互关系,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一般先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一会儿,然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答、补充或者延伸。
自己消化理解那些公式原理。先看过视频再上课,课程进度比常规教学快一两个课时。一位女生也说,自己觉得数学翻转好一些,视频看两遍,等于上了一轮培训课。不懂的地方,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再去做题,感觉大不同了。
翻转课堂”的形式让他们感到新奇活泼,先是自己看视频,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到课堂想办法解决,学习不能偷懒了,无形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欢迎、效果良好”是学军中学师生对“翻转课堂”的一致概括。
翻转课堂”尝试的学校已有上千所,但记者在电话中询问一些教育较为薄弱地区的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看法时,大部分的回答说,只听过或者看过,自己还没有实践过。总体上看,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大力推进“翻转课堂”的还只是少部分学校,“翻转课堂”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
翻转课堂”进行得如此顺利,是否因为他们是教育较为发达地区的名校,且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源与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呢?这一点毋庸讳言。在他们2013年12月26日承办的“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在“智慧课堂·一课三构——“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活动中,优秀教师展示了9个学科的27堂课。开课的清华大学附中、江苏天一中学、山东青岛二中、天津耀华中学、浙江嘉兴一中、宁波镇海中学等学校,无一不是名校。
中国C20中学慕课联盟”成员。所谓“C20慕课联盟(高中)”,其中的C即China(中国),20是指20所国内著名高中。“慕课”(MOOC)是英文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简称。这些学校借助“慕课”平台,目前大部分都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C20联盟成员学校包括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上海七宝中学、上海交大附中、山西大学附中、西安交大附中、南京金陵中学、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西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东北师大附中等20所国内著名高中。他们全部属于试图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的学校。
慕课联盟的倡导者之一,在他看来,名校承担着与全社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责任。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名师只能影响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几十到几百名学生,而依托网络,名师可能影响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学生。而在数字化背景下,名校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从全球范围看,很多国家都在进行“翻转课堂”尝试,我国基础教育前沿领域在此方面也可以有较大作为。他建议“名校应该借此机会大胆开展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方式上过《听听那冷雨》的公开课。经过多次尝试,她对“翻转课堂”有了一些感悟,她觉得“翻转课堂”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摸索。她并不主张所有的课堂都要“翻转”过来,一些知识还是需要传授,而究竟哪些学科或者知识点更适合“翻转课堂”的确需要深入研究。
翻转课堂’一定要由行政推动”,在杭州学军中学陈立群校长看来,“翻转课堂”是一次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翻转课堂”,某个学校通过“翻转课堂”提高了升学率,等等。对于这些他们不无疑虑,“翻转课堂”是否会成为新一轮“一刀切”式的课改、折腾教师的“大跃进运动”?或者变成应试教育的新“助手”?另外一些教师则有更多的具体操作困惑。比如,哪些学科更适合“先学后教”式的“翻转课堂”?是不是同一学科的每一部分知识都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例如,英语课如果学生课前没有使用交互式教学软件自学,一上课就让学生自己对话,语音语法错误是否会越来越多,到头来学生可能只会讲不伦不类的中式英语?化学课如果一上来就做实验,学生因为没有牢记反应公式,弄错了化学药剂,试管、烧杯爆炸了怎么办?
翻转课堂”是大势所趋,但对于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翻转课堂”在中国将何去何从,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月起,我们开始了“翻转课堂”的实践。初始阶段,因学习内容手段的变化,学生是喜欢的,但一段时间过后,当学生发现知识的呈现仅是由黑板上老师讲变成视频上老师讲的时候,兴趣渐渐淡化下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及时调整研究思路,结合“翻转课堂”的研究实践,最后确定了新课堂的理念:“自由飞翔、自主发展、中心发散、智慧分享”,我们简称为“ZF学堂”。
带着课本走向学生”调整为“带着学生走向课本”;二是学习时间的调整,由“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调整为“课下自己看课本、视频及相关资源”;三是学习方式的调整,由“课上跟老师学”调整为“课外自学和课上互学”;四是由教师“课上讲解”调整为“将重点内容录制为10分钟以内的视频”;五是学生作业的调整,由“课下完成作业”调整为“课上完成作业”;六是学生学习地点的调整,由“在课堂上学习”调整为“处处是学习之地”。
自主学习学堂”。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学习案,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录制成讲解微课,或提供给学生助学资源,辅之以检测学生自学质量的跟踪练习、课堂巩固新知识使用的综合练习,过程中关注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并根据需要随时对学生自学进行有效指导。在学习流程方面,包括“六学”,即目标定学、问题导学、微课助学、组内互学、资源扩学、在线测学。
深化学习学堂”。本课型是“自主学习学堂”的延续,教师需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学堂在线测试的结果,设计好启迪学生思考的问题、分层练习及本知识点的在线测试题,二是根据在线测试的结果,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为课上的针对性辅导做好铺垫。这一课型具体的教学流程有六大环节:释疑点拨,对自主学习课上发现的问题,包括学生自己和小组的问题台账、在线测试的统计结果,由教师进行适度点拨和由点到面的讲解。学习巩固,在学生已对新知识全面了解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学习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或者分享自己阅读助学资源获得的新知识。练习拓展,是对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的提升深化,对出现的难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向老师寻求解答,或通过网络等资源自我解决。反馈深化,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环节的练习进行反馈纠正,并对练习拓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线测试,教师保存好反馈结果,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处理本节课知识点,进行随机讲解或模块讲解,为以后提供明确的复习依据。后学指导,教师对下节学生自主学习学堂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指导。
学堂”的同时,我们完善了相应的自我评估制度,采取教师评、同伴评、个人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表现上。如“认真”的C级是“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的A级是“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自信”的B级是“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思维条理性”的A级是“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思维创造性”的A级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的C级是“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等等。
翻转课堂”理念的课堂效果是明显的。学生们越来越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有了明显转变,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集体备课、经验分享式备课得到落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双提高,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也逐步提高。当然,推行这样的课堂,也需要解决一些新问题,比如由纸质教案到教学视频等教学载体的变化,同学科资源库与外校、外地的共享,对教师的素质和办公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作者系山东潍坊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
月份起,我开始进行“翻转课堂”实践。《烛之武退秦师》是我的第一节“翻转课堂”。我之所以拿文言文开刀,是因为一句顺口溜,高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其中文言文居“三怕”之首。
的实质是把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以微视频的方式放在课前,课堂上则是运用这些文言文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从文言文知识到文言文能力的转换。
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录制完成后上传到土豆网或酷6网上,学生就可以在课前打开网页自主观看学习了。课前微视频学习实现了课前预习的自主化。
翻转课堂”的要求,课堂就是检测、落实、运用课前所学知识的过程。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检测、落实、运用就是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做题。“翻转课堂”的情境下,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检测、落实、运用统一在一个项目中,以项目带动所有的过程,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从知识学习到知识运用的转换。
月12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日本联合菲律宾再次抛出南海问题。假如你们都是跟随李克强总理访问的人员,你们要选择东盟十国中的几个国家进行南海外交,那么你希望自己成为像烛之武那样成功击破秦晋联盟并且与秦成功结盟的外交官吗?那么你必须闯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关,我们将以最后的闯关结果选拔出3位优秀的外交官来开展这场南海外交。
翻转课堂”教学的三关:第一关,检测字词关。外交官要熟知历史,所以教师下发习题,让学生解释翻译《烛之武退秦师》及《郑和下西洋》中的重要字词、句子。第二关,语言关。外交官语言必须机智,所以同学们要能分析出烛之武的语言艺术。第三关,实战关。请同学们模拟烛之武的语言,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知识,写一段外交说辞,并选择东盟十国中的其中一个国家进行游说。三关过后,教师再针对三关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结束课文学习。
个,而且及格率也超过另一个没有翻转的班级5个百分点。
月份开始的“翻转课堂”实践,《烛之武退秦师》是我的第一节“翻转课堂”,半年来,课堂翻转已近于常态化,对于语文课堂中的各种文体也都有了自己的一点浅显的体会:
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语文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课堂翻转后,课堂没有了阅读的时间,还能不能保留住语文的味道?课堂翻转后,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其实,随着“翻转课堂”的逐步展开,我们会发现,翻转后的课堂语文味会更加浓厚,因为语文学习离他们的生活更加近了。至于课堂翻转后的教师作用,完全可以体现在教师对学习项目的设计与规划上,因为一个与课文所学内容完全相符的项目设计是很难的,那才是教师智慧的体现,那才是智慧的教师!(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二中语文组)
与慕课的有机结合,正形成一场自班级授课制度创建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最大革命。中国的基础教育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因而,中国基础教育的慕课与“翻转课堂”也有着自己本土化的特色。
翻转课堂”起源之一是孟加拉裔的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2006年11月16日,可汗发布了第一段视频,解释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概念。2007年,可汗建立了一个非营利的在线“可汗学院”(www.khanacademy.org),把他的讲课视频都放在了这个网站上。
知识地图”,以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起点。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发了为确定学习起点设计的“前置测验(Pretest)”。在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前,学生需要先做几道作业题,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如果学生遇到了问题,可以看视频讲解,也可以看解答的提示。这样,学生看视频上的知识讲解时,就是带着问题来看的,是在进行积极学习。
再度组合”——所有的学习资料不必堆砌在一起,而是通过慕课彼此关联。
翻转课堂”的理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慕课加“翻转课堂”的先学后教的模式。因而,在提供碎片化知识的同时,让教师与学生共同理解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模式,我们把它称为“基于系统设计的碎片化学习方式”,这一方式的特点就在于它紧扣教学目标,始终围绕课程标准。借助于系统设计,教师希望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厘清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基于系统设计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与纯粹的碎片化式学习会有一些不同,因而,它在结构形态上与西方基础教育的慕课也有一定的区别。
志愿者”服务。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慕课,极大地提升了知识传递的效率,翻转后的课堂使得学校有更多的时间探索综合素质培养的模式。这也必将成为我国慕课与“翻转课堂”的主要特征。
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即走向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教育。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课前的微视频自学来高效地完成,课堂上多出来的时间,则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相应的技能。而社会人文学科的教学,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展示、辩论、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洞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慕课联盟发起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与高等学校师范生微视频大奖赛中,涌现了一批学生喜闻乐见而又思想性很强的作品。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微视频也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此外,C20慕课盟校也正在开发一批诸如“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系列微课。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恰恰为师生间的深度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多年的时间,以后又经过近150年的探索,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这本伟大的著作为班级授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成为可能。慕课一个最不寻常之处就在于:它以“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为理想,试图让全球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全球顶尖明星教师的免费课程。为此,有人甚至夸张地说,慕课使得全球一门学科只需要一个教师。
翻转课堂”则起源于美国,这在很大程度由于技术条件的差异,导致所使用的工具和载体不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网络环境的改善,相信这一差异很快就能得到克服。
盘,学生可以提前学习微视频。
翻转课堂”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且他们正在以一种自觉的社会担当,努力寻求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往我国中西部农村学校的途径,助推我国中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慕课中心主任)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课前学习加上课堂研究。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翻转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
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也就是说,知识传授的识得过程与基本的习得过程发生在课外,知识内化的习得与悟得过程发生在课堂。
度”,学的真谛在于“悟”。悟得是指学生通过思考与觉悟,内化所学内容,让其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层面得到改变的过程。知识是外在于人的,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通过课堂上的点拨与碰撞,悟有所得,让知识进入认知本体,才能称为素养。悟得是一种意义理解,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是一种智慧,是“道”。
教育是唯一有待开发的领地。微视频能够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学习素材,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当然学校提供的网络微视频一定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心智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慕课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蒙卦”有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源于师生交往的教育,不能开始于“我求童蒙”,而必须开始于“童蒙求我”,学生学而不厌,教师诲人不倦,才能志趣相应彼此互动,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我看来,江苏洋思、河北杜郎口、山西新绛的成功经验的内核也就是先学后教。
的核心,就是先学后教。这里的问题在于,学生凭什么要去学全新的东西?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12月3日)曾指出,中国教育必须抛弃死记硬背模式,“就算外国人起初可能被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考试中的优异表现所震惊,进一步考察后,他们对上海的教育模式就没那么感兴趣了。”教育的功能是唤醒人的自觉。对于学生来说,我要学,才有可能实现教育;要我学,则远离了教育的本质。人的自我教育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我以为,推进“翻转课堂”的关键,就是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就是学生学习上的“自主当家”。我主持的浙江省教科院重点课题“内驱型教学推动力建设”,意在倡导学生在学习上立足于无师自通的预习,立足于观点碰撞的听课,立足于真正理解的巩固,立足于全面掌握的纠错。
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猛灌猛填;课后学生猛练猛写。“翻转课堂”的流程是:教师提出具有热身作用的问题,学生看视频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反馈练习,甄别疑难;教师收集问题,再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归纳成几个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交流互动,释疑解惑。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的要点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相互关系;多运用归纳思维,少一点演绎思维;尽量让学生归纳整理,教师点拨与延伸。“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学习两遍——第一遍,带着问题自己学,第二遍,再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这样就有了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课堂与师生互动交流才有效,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知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翻转课堂”的优势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由此可吸收来自全球的视频知识解读,可以反复看,复习时再看。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强者,适应于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的局限是在知识传授中,教师肢体语言、人格魅力缺失;新课、巩固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受制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没有预习,课堂就成为空中楼阁;课堂起点提高后,不同程度学生可能拉大差距。判断一项教改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是否针对当下时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有改革的成功经验。“翻转课堂”作为一项改革,也许热一阵就会过去,但它的思想理念一定永存。(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
)跟踪学生在家的学习过程,能够看到谁看了视频并完成了测验,这样更容易锁定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星巴克教室”里,传统的整齐课桌不见了,房间里充满的是圆桌、舒适的沙发和软垫椅子,以及一排电脑终端。这种类似咖啡馆氛围的新风格课堂是德州路易斯维尔学区努力创建的面向21世纪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表现也越来越好。
维廉在不同班级实施有区别的化学教学翻转。布雷特同时任教常规生和优等生的化学课程,他利用“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分层次教学。普通学生可能在基本技能上需要额外的帮助和花费更多的时间,而较好的学生则会花较多的时间在实验室和小组活动上。优等生在学习积极性和技能方面都略胜一筹,因此他们需要更快的学习步伐和更多的学习材料。教师会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提供帮助。
的数字化互动教材
的数字化互动教材。这套用于试验的代数互动教材由专门的教材公司开发,里面融合了丰富的媒体材料,包括文本、图片、3D动画和视频等,还具有笔记、交流与分享功能。与其他地区教师通过自备视频和教学材料的“翻转课堂”相比,互动教材能节省教师的时间,其丰富的功能也能吸引学生沉浸其中。(杜悦整理)
是契机,也是挑战,它以信息技术作为外在条件,但不能简单理解为信息技术“颠覆”了课堂,要警惕课改的唯技术化倾向。课堂改革不应被新技术所捆绑,而应当重新思考教育与学习的观念,重建师生关系。深入思考“翻转课堂”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改革的关系,有助我们看清时下课堂改革的弊端,引以为戒。
翻转课堂”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在您看来,目前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起着怎样的作用,您如何评价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
翻转课堂”成为促进国内课堂教学变革的一个契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翻转课堂”的变革进程。例如,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提出了“信息技术是上海市仙霞高中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想,正在进行以信息技术推动“翻转课堂”的实践。然而,在我看来,并不是仅靠信息技术就能够翻转课堂的。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校长滕平基曾指出,新技术进课堂“在何时用”以及“需不需要用”,是我们时下必须关注的两个问题,希望我们的课堂不要被新技术所捆绑。
翻转课堂”是变革中的一个方面。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和学习主人,将师生关系转变为一种平等对话型的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促进者,并开始对学习的个性化有一些关注。这基本符合学习的规律和课堂变革的大方向。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实现了“翻转课堂”就够了。从漫长的历史来看,当前的“翻转课堂”较多地是恢复古代教学的一些特征,如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们的教学都强调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都强调师生互动,而且这些特征很鲜明。因此,当前教学变革的方向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翻转课堂”,而应该是更全面、更深入的变革。例如,充分调动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高度个性化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远远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该超越课堂——课堂内外的学习都非常重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等等。
翻转课堂”为新的起点,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抓手,探索教学体系的重建。
翻转课堂”和课堂改革有一些观察与思考,您也曾表述过对于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国中小学课堂改革的忧思,请您结合具体问题谈一下您的观点。
翻转课堂”实践,发现类似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一起,在国内形成一股教学改革的潮流,这种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同时存在许多问题。结合其他的相关观察,在我看来,目前,以下三种情况在教学改革中起着较严重的阻碍作用:
教学模式”的怪圈。
摸着石头过河”的习惯。例如导学案,就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做法,在我看来它并不适合推广:第一,有很好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导学案是多余的;第二,一个班级的导学案是整齐划一的,违背了个性化学习规律;导学案将知识学习分解为一节一节的,这就把学生的学习弄得支离破碎。有些学校在相关改革中取得了成效,实质上是自主学习带来的,而不是导学案带来的。其实,真正有效而且可靠的课堂改革,应该是“造船过河”、“架桥过河”,即各个学校充分地学习和吸收各种相关的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基于自己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研究成果。理论研究成果既有普适性,又有局限性,各个学校只有学习这些成果并结合具体实践加以创造性地应用,才能取得较大成功。
传道和授业”上,这些教师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目前一些所谓的“翻转课堂”,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翻转”,在许多情况下,明明学生都已经学会了,教师还是要讲解一段时间。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基本上不是传道和授业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同时教师自己也是终身学习和素质发展者。其中一点,教师自己学习和发展自己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水平,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要让教师形成这些新的观念,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岁就考上大学本科,16岁就考上博士生。当然无须倡导这么早就考大学,但这个案例表明,学习质量和效率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个性化学习的一个前提是:要摒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流行的错误观念,当今时代,人的灵魂并不是由少数教师塑造出来的,而是个体在吸收社会文化的过程中自主而个性化地发展起来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的作用。而按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观念和思路去做,必然破坏和压制学生的自主性。整齐划一的塑造思路,是工业生产中工人制造产品的思路,结果严重地压制个体内在的成长趋势和历程,教师和学生都很辛苦,效率又很低下,这正是近现代教学体系的一个深得难以见底的陷阱。
优质学习体系”课题中,要点之一就是个性化学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流行的所谓“分层教学”,其实是一种比班级教学更加糟糕的教学模式,它没有真正解决班级教学中整齐划一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的严重问题。例如,同一门学科考试分数完全一样的两个学生,被放在同一层,并不一定合适。因为学习过程划分为不同环节,如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这两个学生,一个可能感知快一些,另一个则可能理解快一些,他们在各个具体环节上,学习速度往往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按照同样的速度来进行教学。
多种方法巧测液体的密度”。她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然后观看“多种方法巧测液体的密度”的视频,接着学生讨论、师生互动,最后练习巩固。
翻转课堂’吗?”我问。王老师笑笑说:“是‘翻转课堂’的初级版。如果说课堂的内外翻转是大翻转,课内的前后翻转是小翻转,那么,我的课堂算是小翻转吧!”
翻转课堂”的巨大冲击和整体教改形势所迫,一些教师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正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微型教学视频几分钟的长度,学生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它针对问题,可以一针见血。且可暂停,可重放,利于反复学习。这对学生来说,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式学习,满足了他们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具体而言,薄弱地区的“翻转课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翻转课堂”,首要条件是课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这就需要有一个符合本地区学情的学习平台。这个平台要具有“因材施教”的功能。“因材”,就是能了解学生现状,也就是说,平台要有“在线测评”的功能,能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测试,快速地测量出学生当前的能力值,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为学生量身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并安排最恰当的学习内容。“施教”就是要有科学、系统的微课或慕课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最需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还可以通过软件向老师和同伴求助。
翻转课堂”上,教学过程是生成的。学生在课前有了充分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就会抛出大量问题进行探究,教师要能从多方面去预见学生的问题,要准备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高的教学艺术。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够应对新课堂的翻转。(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
年11月起,我开始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我上的第一节课是高二历史课《新文化运动之“新”》。我给学生录制了“基础介绍”和“探讨性问题与阅读指引”两种视频。
视频中,我用相对有趣的话题引出问题。“探讨性问题”视频则围绕关键点发问,我提出了三个问题:如何理解胡适、鲁迅、李大钊文章的价值;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运动”得起来;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并列起来概括,认为其共性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你怎么看?
网站,我决定把视频传到学生的智能手机上。微视频通过手机视听播放器就可以播放,同时在电脑上也可以用。
翻转”最大的优势是让交流更趋于有效。课上交流时间多了,学生有备而来,参与讨论更主动,发问的层次也不一样了。比如,学生问:“毛泽东为什么看重鲁迅?我们该怎么评价鲁迅?”“那时袁世凯专制吗?”“今天回望胡适、鲁迅、李大钊,谁的人生选择更值得借鉴?”这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以前学生很难提得出来。课下微信即时交流的便利以及参与人数的众多,也是以前的课堂讨论不能比的。
需要考虑技术本土化以及学科的教学实际需求。理想的“翻转”需要特定的网络环境、软件技术与设备的辅助,将现有技术进行适当改进,可以收到较好效果,如教师自己录制微视频时,可以把设计好的PPT作为背景,把相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等事先放到PPT上,边讲边用鼠标进行指点。在我看来,这样的效果要比可汗学院的“从詹姆士镇到南北战争”一课要好一些。
翻转”哪些,要根据学情而定。我觉得,不是所有的历史课都需要“翻转”。目前就历史课而言,基础课、训练课中的难点、复习课中的重点比较适合“翻转”。基础课的难点涉及前面提到的新文化运动之“新”的理解之类;训练课的难点涉及学生需要多次揣摩的一些问题,比如,以“苏格拉底案”为例介绍怎样“从材料提炼出……的本质特征”;复习课的重点一般都是需要多次训练学生才能深入理解的问题,如怎样“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从反馈看,高三选考历史的学生更需要专题复习课的“翻转”,高一、高二学生则更希望较难理解的重点问题的“翻转”。(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中学)
需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在我看来,部分学校与教师对相关问题存在的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课堂改革的顺利进行。
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不少学校把主要精力、财力都花在购买计算机、配备多媒体、建立校园网上,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要使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整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迫在眉睫。
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
精品”型课件展评,轻实用型课件制作。目前很多学校都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去准备一个精品课件参加评选活动,而活动一结束就不再使用,对课堂上经常使用的实用型课件则重视不够,开发不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需要评选精品课程来示范引领,但评选精品课程只能是手段而不能是目的。同样,“翻转课堂”不能只上一两节展示课就万事大吉。
教”的信息资源建设,忽视助“学”的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为教师增加了有效的教学手段,更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自学途径。信息资源建设应以方便学生的“学”为本,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因此在“翻转课堂”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角度深入思考。(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建设路小学)
翻转课堂”的学校逐渐增多,各种相关的实践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教师阵营因此迅速分成左中右:一些教师积极参与,一些教师坚决反对,也有一些教师持观望态度。作为专业教育媒体,我们试图客观展示这种改革初期的阵痛,并希望由此引发一线教师的深入思考。同时我们特邀相关专家对一些实践困惑给出了解决方案。
翻转课堂”的实践项目。在项目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行为的改变远比观念的传播要困难得多。一位教师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把“翻转课堂”的流程搞清楚,但却可能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从传统教学的惯性中走出来,实施真正的“翻转课堂”。下面将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归纳一下,与大家一起探讨。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前专门找到我,让我帮他们做一个服务器的采购方案,因为她觉得要给学生看微课,需要有视频服务器,还需要有学习平台。我们的项目会为学校免费提供专用服务器和平台,不需要学校自己建。对于其他准备开展“翻转课堂”实践的学校,我也不赞同购买服务器。其实有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直接用U盘将微课视频拷贝给学生,或者用网络机房自带的管理平台发送微课到学生手机上,或者直接将微课上传到免费的视频网站让学生回家看。自建服务器来支撑“翻转课堂”,在我看来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至少在初级阶段不必这么做。
翻转课堂”的做法,基本上是学生在家观看微课和学习资源,但对中国的家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里未必都有电脑,二是多数家长对孩子上网都持警惕态度。在我们的项目中,存在三种操作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境。
家校翻”,即和国外的做法一样,学生在家看微课、做练习,到课堂上讨论。不同的是,教师把微课和学习资源发给家长,由家长放给孩子看。
校内翻”,即前置学习和课堂讨论都在学校内完成,只不过分成两次课来做。第一次课在机房看微课和学习资源,第二次课回到教室进行讨论(这里说的两次课可以不连堂)。这是我们首推的做法,适用面较广。
课内翻”,即前半节课看微课和做练习,后半节课讨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操作比较便利,教师自己就可以掌控。不过这种做法比较适用于有较好软硬件平台支撑的经验型教师。
对文科也许有用,但对我们理科不适用”
翻转课堂”最早的实践来自于高中的化学课,所以肯定是适用于理科课程的,我们项目中的实验学科既有文科也有理科。从多地的“翻转课堂”实践看,人数最多的是数学教师,而实现了“翻转课堂”常态化的是一位政治教师。我本人在自己的大学教学中也多次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既有理论课也有技术课)。因此,在我看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学。
要求学生提前在家学习,课堂上的时间又不会减少,乍看之下,确实会给人以加重学习负担的感觉。实际上,由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学生在课后几乎不需要做太多的巩固练习,这就相当于把原来课后作业的时间提前到课前的预习,总体上来看,学生并没有增加学习负担。如果按照“校内翻”的模式,学生前置学习的时间也在课堂内,就更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了。
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不是简单地看微课,教师若只提供几节微课给学生看,学生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习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设计出合理、有趣的任务,并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微课和其他资源),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同时达成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指导的设计是很多教师不擅长的,甚至可以说,很多教师还不会写学习指导,因为他们常常把给学生看的学习指导写成给教师看的教案。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很无趣,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许多教师所不擅长的。
翻转课堂”中的练习不仅要完成传统练习的任务,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分析和掌握学生学习的问题。因此,练习的设计,需要更多的考虑和安排。例如选择题,每个备选项都应是学生学习中容易犯的错误,并且能反映出一定的认知偏差。只有这样的习题,教师拿到统计结果后,才能判断出哪些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出了错,这些错误又是由于怎样的认知偏差所导致的,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课堂讨论的话题和流程,并有效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翻转课堂”实践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这项改革中来并充分开展合作,上述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缓解。这是改革初期无法避免的阵痛。
翻转课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需要协调很多关系、争取各方支持才能完成“翻转课堂”。对于尚未开展实践或刚开始实践的教师,机房、平台、资源等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于要真正提升课堂效果的教师,我觉得最重要的困难有两个:一是学习活动的设计,二是个性化指导需求的满足。
的前置学习,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逐步发现问题的答案,进而提升总结出相关知识的结构——学习指导就是用来引导和支撑学生思考的,这种发现的过程才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对传统教学最大的冲击,就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受。而其在国内实施的最大难度,也在于此。毕竟,我们的教师习惯了按照知识表述的逻辑去讲解,而不擅长依据学生发现的逻辑将知识打散,并用一个个真实有趣的任务将这些知识重新组装起来。
以生为本”、“导学案”、“探究学习”这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名词,并没有真正实现变革课堂教学的目标,这也反映出教学改革在教育传统和现实条件双重夹击下的艰难处境。“翻转课堂”能否“翻转”这一现状,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另一个实施的困难在于,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传统课堂中,学生虽然也会有个性化的学习困惑,但为了保障教学进度的顺利实施,我们一般会忽视这些个性化的问题,甚至不允许他们表达。“翻转课堂”中,由于存在前置学习和练习环节,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被进一步明确,因而学生期望获得问题解答的欲望更加强烈,如果不能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后续的学习恐怕就不愿意参加了。
小组合作学习”、“练评讲教育模式”等,从多数教师的实践来看,在这方面的办法和能力还显不足,至少在我们的项目里,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翻转课堂”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我依然愿意去尝试。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无论看多少文章、听多少讲座,都不如亲自尝试。试过,才知道它的味道。(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翻转”,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如火如荼的开展相比,高中段的“翻转课堂”却显得波澜不惊。个别高中的“翻转课堂”也只是在悄悄试水,并无大的动静。据笔者实地采访与考察,认为高中真的不适用“翻转课堂”。
高中课程内容繁多,让学生回家看微课,开展自主学习,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运作。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多少还看看;有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基本不看,因为看也看不过来。到头来,还是要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翻转课堂’基本上不适用!”一所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师如是说。
有些高中课程内容偏难偏深,教师录制的微课受时间和技术的限制,只是单一讲授与演示,学生看几遍也不会,白白浪费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课堂上虽有教师的点拨与学生之间的研讨,但往往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的认知困惑,往往形成强的学生更强、弱的更弱的教学效果。”一位高中物理教师这样评判微课与“翻转课堂”。
原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神态、神情、回答等情况,就能预判教学内容的难易,可及时做出调整;现在的‘翻转课堂’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把握学生掌握情况,教学针对性反而弱化了。”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忧心忡忡地说。
翻转课堂’,有时仅仅能够帮助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其他学生只能爱莫能助了。要想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翻转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一位高中地理教师不无遗憾地说。
高中语文选修内容多,课时多,基本上要一天制作一个微课程。匆忙备完课,马上投入微课的制作;感觉对文本的研读有些粗疏,可也没办法啊。本想对文本分析精雕细刻,可时间不允许啊!”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无可奈何地说。
原先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学习,若数学学得好,可以不用再复习了。现如今实行‘翻转课堂’,就逼迫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外时间学习微课,否则,课堂就跟不上趟。高中课程门类多,学生看完微课,也就一点自主支配的时间也没有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一位高中班主任如是说。
原先的高效课堂往往依据学情,提出一个或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研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往往会产生不少精彩的课堂生成。如今的高中‘翻转课堂’很难形成相对统一的议题,感觉课堂的思维容量、深度和广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位高中班主任这样说。
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录制微课,只能是就教材文本说教材文本,中间无法和学生进行个体或团体交流,一般是最后问一下,同学们掌握了没有。失去了学生背景、特定时间背景和周围环境背景,感觉很难创设出引领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微课的制作,不是让教师贴近了学生,而是远离了学生。在‘翻转课堂’上,在缺乏教学情境创设的情况下,感觉师生的交流也遇到了一些阻碍。”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如是说。(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引来了国内一些学校的群起效仿。在新一波的大规模学习借鉴过程中,我想敲一声警钟:莫要把“翻转课堂”这部经念歪。
所依赖的网络微视频与电子白板、导学案、讲学稿等,名称虽异,无非是从纸质变为网媒,究其实质,都是为了学生的“预习”,殊途同归而已。而预习本身就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事情,只不过要考虑哪一种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从制作成本和使用工具来看,“翻转课堂”的成本是很大的,就我国教育实情而言,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的学校不妨提前试水,而地处经济、教育都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一定要控制住“冲动”,千万不能搞成“一刀切”式的“运动”。否则,会无意中陷入巨大的利益链中,成为商业推手的“帮凶”。
皮毛”,虽说转变教学方式有难度但还不属于“硬骨头”。课改真正的“硬骨头”是学生的“向学之心”,即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更涉及教师的专业能力、责任心与教育体制的改革。
多快好省”“立竿见影”,产生轰动效应,引来趋之若鹜的参观者、模仿者、学习者,但再漂亮的花样,也抵挡不住时间的检验,掩盖不住教学专业能力的欠缺。如果教育改革者在改革中仅仅抓方式的改革,改革就一定会流于形式,流于政绩冲动。所谓的“新课改”会像美丽的肥皂泡终将破灭。
的教学效果,需要较长时间的考量。对此,国内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的先行者应慎之又慎。(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中学)
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育教学形式不仅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教学效果。尽管其全新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手段令人眼前一亮,然而我却希望这种美国人首创的教学方式不要一下子“翻转”到华夏大地的所有课堂,特别不宜盲目地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引入。
翻转课堂”持保留态度,不仅有理论依据,还有实践的证据。2011年下半年,我校开通了“班班通”,有关部门还将教师使用教学视频列入考核的范畴。学校允许教师以下载的电子教案代替传统的备课教案,以减缓教师备课时间上的紧张感。
土壤”。部分教师仅把视频当成代替讲解的工具,当成减轻工作负担的手段。此种情况下,电脑一打开,教师不仅失去了课堂上的主动性、灵活性,还失去了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仿佛只是在看教学录像片。
翻转课堂”与教育观念变革的关系。“翻转课堂”就其自身来看,可能会有兴衰演变,但无论其何去何从,教师都不妨将之作为一个契机,进一步深入思考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问题。尽管“翻转课堂”给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不能不切实际地盲目跟进。本期专题讨论了“翻转课堂”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之处,也展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操作注意事项。希望“翻转课堂”话题讨论,可以为我国中小学课堂的变革带来一些启示。
传至国内,一些教师积极参与,进行探索实践;一些教师借口没有条件,等待观望;而另一些教师则持反对态度,以为不合国情、校情。在我看来,面对众说纷纭,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重新思考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师方能在复杂的事物中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翻转课堂”借信息技术之力,重构教学流程,改变教学结构,凸显“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更核心的地带。从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来看,“翻转课堂”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机制。
翻转课堂”为例,前一天,老师将预习材料、微课程视频、课前习题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家自学,并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产生的新问题传到“师生互动”平台;课上,教师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组织交流,达成学习目标。
改变的不仅仅是流程,更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上海曹杨实验小学的科学课上,学生四五个人一组,领到学习任务单后,每组留下一名学生在教室里借助平板电脑查阅资料,其余同学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寻访他们需要了解的树种,把相关资料拍下来传回教室,教室里的伙伴则根据收到的信息,与网上相关的树木图鉴进行比照判断,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这样课堂就不再限于教室,求知不再止于听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得以实现。
),学生齐答比例很高(41.9%),提问后基本没有停顿(86.7%)。这种被教师普遍使用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因为缺乏学生的深度参与和急促的高控制性环节而变得快速、肤浅和表面化。“翻转课堂”恰在这个关键点上进行了改良,为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1973年在《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一书中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几乎所有的学生(90%以上)都可以达到掌握水平(得5分)。但传统教学在“统一进度”的制约下,无法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所谓“因材施教”、“抓两头,带中间”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翻转课堂”后,他利用课间、午休等时间反复看微课,次数多了,理解了,成绩也就慢慢提上去了。现在,能考到七八十分。“看不懂的,多看几遍;或者停下来,想一想,问一问”,这样的学习状态是在传统班级授课形式下无法实现的。
为学生的差异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它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时间的不同,还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兴趣、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上海静安区小学“社会性与情绪能力养成”项目的一节“委屈”课上,教师考虑到学生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同一故事视频提供了“男生”和“女生”两个版本,避免了学生作为异性旁观者无法感同身受的问题。
、微信与同学聊聊教学主题,或向外地甚至国外的同伴、师长求教。科学课,学生围绕教学主题,打开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之类的专题网站,搜索相关知识;也可以登录到世界顶级大学的网站,如北大、哈佛的虚拟实验室去看相关的实验。
被动、高控制性、无法顾及学生差异”的教学弊端的反思和改良,“翻转课堂”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凸显“主动”、“交互”、“差异”等教学本质和规律,推动了课堂变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还有什么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更具价值的呢?因此,在我看来,“翻转课堂”适用于中小学的所有学段、学科,涉及的具体操作问题值得我们努力去实验探索。但如果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审视,固守“以讲为中心”的传统理念,我们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教材“搬家”,不是外加环节,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负担,更不是利用技术强化对学生在课外校外的控制。
呛点儿水”,学生是长不大的,也无法学会学习。教师要积极思考以怎样的内容、形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维持者和激励者。因此教师应更准确地把握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和任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翻转课堂”不是一种固化的模式。比如,微视频不一定非要自己制作,互联网“云”中的文本、课件、视频、讨论都是教学的资源;学生自学不一定都在家里,课前、课中、课后,校内校外都可以是学生学习的舞台。如果我们忽视对“翻转课堂”内涵、价值的审视和把握,囫囵吞枣地盲目效仿,就会迷失于技术或者表面层面,一时热闹,终归沉寂。(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翻”与“不翻”应该由谁说了算?既不应由校长跟风而定,也不应因教师为了公开课评奖而定,而应该是由学情而定。
的核心,就是先学后教。课堂要“翻转”,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翻转课堂”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先自学,同时还要整理归纳出存在的问题。如果学生自学能力较差,我觉得课堂“翻”不得。目前一些学校在高中阶段推行“翻转课堂”,这是因为高中段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故“翻转课堂”在高中阶段实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我们不能忽视那些课堂上教师盯着都学不好的学生,他们自制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若无人监管,效果可想而知。为此,对学习能力、学习内驱动力不强的学生,课堂不“翻”效果也许更好。
翻转课堂”的C20联盟成员学校全部属于国内著名高中。这些学生所处的学校环境并非一般的学校能够相比。“翻转课堂”得以实现,最基础的保障是学生要拥有适合学习的微课。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校、家庭的教育环境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为学生学习提供高质量的微课。然而一般的学校要进行课堂的“翻转”教学,大多需要教师个人录制微课。好的微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将知识点讲述明白,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微课录制不过关,起不到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课堂不“翻”也罢。
翻转课堂”在高中学段应用较广,尤其是在理科学习中。理科学习或许更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相对于理科而言,比如说语文教学,要保留住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少不了学生的朗读,少不了教师引导和点拨。语文学习是在品读语言文字中学习语言运用的过程,并不完全以探究问题为主,学生年龄段越低,越需要教师的引领。因此,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就“翻”,不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就没有必要“翻”。
翻转课堂”不需要一刀切,符合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就“翻”,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没有必要“翻”,也不需要千课一面。课堂“翻”与“不翻”应该由学生说了算。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
翻转课堂”,有兴奋,也有顾虑。在助推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过程中,期望找到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道路。
羡慕、不嫉妒、不恨自己的路。”
翻转课堂”的出现,不知怎么,却让我的冷静难以坚持,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研讨之余,甚至设想是不是要建立一间专用教室供师生“翻转”。何以有此冲动?细想之,或许是众多课改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可从“翻转课堂”模式中找到影子?国内一些学校都在尝试对凯洛夫五步教学法的不足进行修正,而且效果确实不错。“翻转课堂”模式又带来了新的教改契机。
翻转”,于是一些现实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学生方面,首先要有能上网看视频的设备与场所。寄宿生,学校解决(电脑教室);普通学生,在家解决;租住在校外的,不好解决。教师操作方面:技术,培训解决,设备(录制),学校帮助解决。学科方面:有的学科适合,有的学科部分内容适合,这决定了不能每科、每节课都“翻转”。这样,在上课之前,一般是前一天的晚自修时间,学生学习方式就会因明天课程的不同而不同,有的时候要上网,有的时候不用上网,这样学习的场所就不同,对有寄宿生的学校,这种“晚上的走班制”将使管理难度大大增加。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问题:假设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年级同时开始实验,众多的科目同时翻转,其中的录制、上传、解答环节,教师用的时间不会比传统课堂少,学生学习的控制与选择比传统要求高,不能排除出现因繁就简而不“翻转”或少“翻转”的教师,更不能排除学习不自觉而不看视频的学生。学校方面:校长担心的是一项改革初期就呈现出混乱迹象,进而使师生却步;教师层面担心的是由于对操作技术的不熟悉与掌控不到位,导致成绩下滑,效果打折;学生层面担心的是摒弃了多年的学习习惯,能否把握住学习的节奏,自觉安排好学习的进程。
翻转室”行不行?“翻转课堂”,让我心翻转!(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市第一中学)
翻转课堂”的基础之一,教学素材的质量和适用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对后续的课堂互动、讨论、评价等环节产生间接影响。教学素材除了常见的微视频、演示文稿之外,还有练习素材、学案、作品等,它们的来源有哪几种途径?每种途径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情”是教师自制教学素材的最大优点。首先,教师在制作教学素材时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便于学生接受。它利于学生开展相关知识点的学习,避免了外来教学素材“水土不服”问题。其次,可以避免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各类教学素材属于“多媒体电子作品”范畴,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随意使用他人作品有可能产生知识产权纠纷,而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素材享有独立的著作权,避免了这类纠纷的产生。
词不达意”的现象。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对于“操作型”知识,使用“微视频”类型的教学素材可以更好地演示相关操作过程;对于“作品型”知识,使用“典型作品”和“练习素材”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作品范例”;对于“理论型”知识,使用“演示文稿”类型的教学素材可以更好地展现知识点的推演过程。
作品”是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技能的成果,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体现。学生在完成作品时,如果有典型作品作为参考,那么在设计、制作相应的作品时就会有所启发,其所学到的“操作”就会逐渐内化成“技能”。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典型作品”的收集和筛选工作。经学生本人同意后,把以往优秀学生的作品以教学素材的形式提供给现在的学生,予以学生帮助。
翻转课堂”在具体实施中效果更好并得以推广?笔者认为,学生的几种状况必须予以关注。
翻转课堂”放在教育改革的全局中考虑,与“减负”工作统筹谋划,有破有立,两者结合。如果“减负”这一旧问题没有彻底解决,那么学生的课前自学环节不仅会因没有时间完成而流于形式,还可能因“翻转课堂”这一新问题而加重负担。
翻转课堂”成果的基本都是城区学校,而且许多都是“名校”。对于办学力量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和山区学校来说,要求每个学生都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很不现实。因此,根据经济条件的不同,课前的自学部分,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拍摄或提前抄写的方式记录下来,再回家自学。这样就能使不同地区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不同的课堂都能够“翻转”起来。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很高,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监管。这对留守儿童和无力配合的单亲家庭来说是一个“盲区”。我建议,地方政府应该考虑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把专项资金直接补贴给相关学校,让学校制订实施方案,帮助这些学生进行课前自学。(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