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被绑架的小说说我们的缘分都绑到一块了解都解不开这句话含义?

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会喜欢的说说....相互学习不及格,恋爱就会失败
  我们选择和谁在一起,这一定有这样一个意思――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我想拥有他身上的某些品质。
  具体到M的故事中,他一开始选择和F谈恋爱,是因为超级付出的他,也想拥有F身上的那种品质――为自己考虑。  恋爱时,我们都想找到Mr.
Right(正确先生)或Miss Right(正确小姐)。  然而,假若我们执著地认为,幸福就在于找对一个人,那么可能我们终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答案。  相反,假若我们能明白,幸福在于内心的和谐,而外部世界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展现,那么我们可能会发现,原来答案就在你身边,就是那个和你一直厮守着的伴侣。  一天,在我的一个课上,一位男学员兴奋地走过来,说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什么发现呢?我问他。  他回答说,他和女友(也在我的课上)刚刚做完了我布置的作业――用10个形容词描绘自己的个性,并找到这10个形容词的反义词,也就是自己个性的对立面。结果他发现,他就是女友个性的对立面,而女友就是他的个性的对立面。  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发现,我对他说,那么这个发现你还有更进一步的感悟吗?  他说有,当发现自己和女友的个性互为对立面的那一瞬间,他终于明白,他们相爱的基点,也恰恰是他们冲突的基点,也就是说,他们相爱的原因,和他们相冲突的原因,是一回事。  具体说来就是,他想找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伴侣,这是他生命的渴望,而他果真如愿。一开始,他非常珍爱女友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但时间一长,他开始厌烦女友和自己不一致的地方,并希望女友改变,结果起了冲突。  同样的,女友也有类似的心理转变,于是这冲突愈来愈激烈。  讲完这些后,他觉得有些纳闷:为什么他和女友因为不同而相爱呢?  他并非是在问我问题,而是在深思,但我还是禁不住回答说: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渴望圆满。为何身边好多讨厌的“衰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我体系,在这套体系中,我们会认为,某些品质是好的,也即“好我”,某些品质是坏的,也即“坏我”。我们会执著于好我,并排斥坏我,不想让它表现在自己身上。  例如,节俭的人认为,节俭是好的,奢侈是不好的;善解人意的人认为,为别人考虑是好的,只考虑自己的愿望是不好的;开朗的人认为,乐观是好的,忧伤是不好的……
  但是,从一个真正中立的角度看,这些品质无所谓好坏。奢侈似乎不好,但正是对奢侈的渴望创造了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只考虑自己似乎不好,但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的愿望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忧伤似乎不好,但忧伤不仅有点诗情画意,而且忧伤是我们失去一些事物时的必然反应……
  并且,任何一个人的自我都是非常有局限的,说白了,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发展出自我体系的。在这个家庭中,如果自己节俭可以获得更多的爱与关注,那么自己就会形成节俭;如果善解人意可以令自己更受欢迎,那么自己就会形成善解人意的个性;如果忧伤会让自己获得更多怜爱,那么自己就很容易形成忧伤的个性……
  这是对好我的执著与坚持。同时,我们还会排斥坏我。节俭的人自然会对奢侈有些抵触。  不过,这一定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了解了无数故事后发现,我们之所以坚持好我排斥坏我,首先是因为恐惧。其实,我们身上仍然有对坏我的渴望,但我们不敢去发展这些品质,因为我们会认为,我们只有坚持好我才能获得别人的爱与关注,假若自己呈现了坏我层面的品质,就会被疏远、惩罚甚至抛弃。  以上这段文字可以概括成三句话:  1.我们所坚持的品质――也即好我――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被别人接受;  2.
我们对坏我有渴望;  3.我们不敢发展出坏我的品质是惧怕别人不接受自己。  每个生命都是受局限的,譬如每个家庭都不一样,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家庭中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自我体系。意识上,我们认为自己的这一套玩意特别好,必须坚持,但潜意识上,我们渴望自由和圆满,我们渴望能吸纳那些不一样的品质。  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不仅潜意识上有这种渴望,意识上也有。具体表现就是,他们欣赏与自己不同的人,乐于与和自己不同的人交往。  但很多人对自己的那一套自我体系太执著了,意识上会排斥和自己不同的人,然而,他们的潜意识一定会驱动着他们去接近与自己不同的人。结果,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常有一种困境出现,他们非常讨厌某种人,但这种人就是不断地出现在他身边。  其实,这种人不断出现在他身边是他潜意识的渴望,是他更深层的需求,因为这种人是他新的功课,他们会教会他学习接纳更多的东西。  通常,他会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会去与这种人作战,努力把他们从自己身边赶走。他可以做到这一点,暂时战胜这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但从根本上而言这是没有用的,这种人一定会不断出现。  可以说,这是一个功课,他只有学习接纳这些与自己不同的人,并在一定程度上学到他们的品质,这个功课才算通过。否则,这个功课会一直继续下去。&&&&
恋人有问题,还是自己有问题  
我的朋友M是一个特别愿意付出的人,但他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初恋。他的初恋女友F有才气,但性格古怪,而且极其自私,但M就是对她情有独钟,他回忆说,当时他看见她有点乖僻又有点骄傲的
  尽管在原生家庭中学会了用超级付出的方式赢得爱与关注,但M心中仍然有一种渴望,渴望有时候也可以只考虑自己一下。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的话,他会在原生家庭中被排斥,所以他把这个愿望压了下去。但这个愿望不会消失,它只是被深藏在潜意识中而已。
  M对F一见钟情时,他被F身上的乖僻和骄傲吸引,而乖僻和骄傲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不必在乎你。
  很多人的善解人意都藏着这个意思――“我为你考虑这么多,你可不可以为我考虑一下。”所以,善解人意的人做事常常会有犹豫。
  F被M所吸引,也有着同样的意味。
  F看起来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但她之所以形成这种品质,原因也是出自对父母的爱。可以推测的是,F的父母中有一个人是超级付出的,其价值感就建立在为别人付出上,而F是为了满足这样的父母的需要才成为了一个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因为对她而言,当她索取时父母会亲近她,当她付出时父母反而会不知所措。所以说,她是用这种方式对超级付出的父母表达爱与亲近的渴望的。
  F一样是被自己的自我体系所束缚了,她潜意识深处也渴望自己能有善解人意的一面。所以,她也被M吸引。  类似M和F的故事,我听了不知道有多少,这让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因为童年的某种痛苦,让我们有一种渴望,长大了,我们会追随这种渴望,而这种渴望总会实现,甚至被过度满足,但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个渴望被过度满足后常意味着可怕的痛苦。  M的渴望是扮演一个超级付出者,而且他以此为傲,但F告诉他,真正成为一个超级付出者是非常可怕的遭遇。与己不同的恋人是学习的对象  我一个同学,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欲望,对这个世界要求很少,他的一个口头禅是“无所谓”。  不可避免的,他和一个要求很多的女孩谈起了恋爱,这个女孩有很多执著的要求,她从来不会说“无所谓”,而总是能提出一大堆理由,以说明她的要求是多么合情合理,而且如果她的要求不被满足的话,她会觉得很痛苦。  很自然的,他们两个在一起的结果是,一切都以这个女孩的要求为准,无论是吃饭、出去游玩、布置家居和交朋友等,都是如此。  这样相处两年后,他们因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起了冲突,他要这样做,她要那样做。一开始冲突很小,两人都说可以商量。但真正到了抉择的时候,两人都对自己的要求很执著。  这样较量了几个回合后,一天晚上他们再次因这件事情起冲突,我这个同学无意中回顾了两人两年多来的交往过程,他发现自己心中有一种悲哀和强烈的不情愿,因他发现,几乎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这个女孩的要求在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他的要求都被忽略了。  他并不怨恨女友,毕竟是他老说“无所谓”的。但现在他明白,他并不能真正做到无所谓。实际上,每次他的要求被忽视,他都有一点点怨气,两年来很多要求被忽视,就攒起了很多怨气。现在,他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坚持,是因为他再也不想“无所谓”下去。  就这个话题,他和女友深谈了几次,过程很痛苦,但最后两人都明白,这是他们的一个功课,在这个功课中,他学习到,他要向她学习,要尊重自己很重要的要求,她则学习到,适当地说“无所谓”。  我想,这也是我课上的那位男学员和他女友相爱并相互冲突的道理所在。我们内心中都渴望圆满,所以容易选择和自己不同的人,这一点在恋爱中尤其常见。但同时,我们意识上又对自己的逻辑很执著,同时排斥别的逻辑,所以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又很容易发生冲突。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对自己自我体系的执著,而去向对方学习。  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轮回,你势必会发现,“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在同一个地方以同一种姿势摔跤的历程。  同样的,每个家族的生命也是一个轮回。  命运之所以给我们这些轮回,正是为了让我们有机会通过这个功课。  好好想一想,你可以从你目前的功课中学到什么?
当然,F被M吸引,也是因为M是能满足她索取的需要的,如果碰到一个和她一样的人,她根本没有索取的可能,碰到索取与付出平衡的人,也一样是没戏。
  但最终,F和M还是分手了事,这分手其实是在说,超级付出的M其实并不能一直扮演付出的角色,超级索取的F也不能一直扮演索取的角色。他们应该彼此学习。
  假若M学会了F的部分素质,可以适当地索取,而F也学会了M的素质,可以适当地付出,那就意味着,他们通过了这一功课。  
  不过,通常而言,能通过这一功课的人很少,多数人反而之后对自己的逻辑更执著。M说,F后来几次恋爱都不顺,她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像M那样肯为她超级付出的人,所以一直对他念念不忘。
与己不同的恋人是学习的对象
  就动了心,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征服她。  他的征服进行得很顺利,因为F对他也很有感觉。恋爱初期,他们两人都非常投入,但随着关系的深入,M内心中的不满越来越强烈。他发现,女友非常享受他的付出,但她自己却从来不付出,而且她的要求越来越多,好像无论他为她付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  恋爱进行一年后,M觉得身心疲惫,对F的愤怒已不可遏制,于是对F提出了分手。  分手时,M还发誓说,他再也不会和F这样的人谈恋爱,他决心找一个和他一样愿意付出的人。  命运对他很慷慨,果不其然,他接下来找了一个女友L,她比他更善解人意更愿意付出。  L的父母对M不满意,觉得他配不上自己女儿,M和L经过艰苦战斗,才终于走到一起。  但结婚后,M发现,这是一场更可怕的噩梦,因为L的家庭是看似风光但其实有着很多债务和不为人知的困难,要还这些债务和化解这些困难,他得付出比初恋多10倍的努力,而且还不一定有什么结果。尤其令他痛苦的是,他发现,妻子L的兄弟姐妹中有多名像F一样只索取不付出的人,不管他对他们做了什么,他们都觉得心安理得,心中没有一点愧疚。  他还发现,岳父大人是一个更厉害的付出者。如果说,M的付出程度是10分的话,岳父的付出程度可以达到20分。这令M感到崩溃,同时他还逐渐明白了一点:他妻子的兄弟姐妹们之所以成为只知索取的“恶人”和“废人”,原因就在于岳父大人极端的付出。  和M聊天时,我问M,这些遭遇让你学到了什么。一开始,他回答说,他得到的教训是,他应该和妻子离婚,最好先一个人生活一段时间,再考虑重新组建家庭,而且一定不要再找妻子这样的人。  我再问他,妻子是付出者,你要分手;初恋女友是索取者,你也已分手,那么你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说,索取者不是你的正确小姐,付出者也不是,那么你的正确小姐该是什么样的人?  看起来,答案应该是一个索取与付出平衡的女子。但是,M似乎又觉得对这样的女子没什么感觉,同时也觉得自己也吸引不了这种平衡、灵活而相对健康的女子。  我继续问他,如果说,每一次缘分都是一个功课的话,你从这两次功课中学到了什么?  M说,他已经有了经验教训,初恋的教训是,不要找一个索取者,这次婚姻的教训是,不要找一个极端的付出者……
  我提醒说,这样听上去,答案好像寄托在了别人身上,哦,原来你的人生幸福就是取决于找一个什么样的老婆的,找到了就OK,找不对就痛苦,而且痛苦的责任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对方身上。  这时,他才明白过来,说,我得改变自己,既不要继续做纯粹的付出者,也不要做纯粹的索取者,我要学会平衡。或者,我既可以做一个付出者,也可以做一个索取者,我可以选择。相互学习不及格,恋爱就会失败  我们选择和谁在一起,这一定有这样一个意思――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我想拥有他身上的某些品质。  具体到M的故事中,他一开始选择和F谈恋爱,是因为超级付出的他,也想拥有F身上的那种品质――为自己考虑。  尽管在原生家庭中学会了用超级付出的方式赢得爱与关注,但M心中仍然有一种渴望,渴望有时候也可以只考虑自己一下。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的话,他会在原生家庭中被排斥,所以他把这个愿望压了下去。但这个愿望不会消失,它只是被深藏在潜意识中而已。  M对F一见钟情时,他被F身上的乖僻和骄傲吸引,而乖僻和骄傲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不必在乎你。  很多人的善解人意都藏着这个意思――“我为你考虑这么多,你可不可以为我考虑一下。”所以,善解人意的人做事常常会有犹豫。 
  就这个话题,他和女友深谈了几次,过程很痛苦,但最后两人都明白,这是他们的一个功课,在这个功课中,他学习到,他要向她学习,要尊重自己很重要的要求,她则学习到,适当地说“无所谓”。
  我想,这也是我课上的那位男学员和他女友相爱并相互冲突的道理所在。我们内心中都渴望圆满,所以容易选择和自己不同的人,这一点在恋爱中尤其常见。但同时,我们意识上又对自己的逻辑很执著,同时排斥别的逻辑,所以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又很容易发生冲突。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对自己自我体系的执著,而去向对方学习。  
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轮回,你势必会发现,“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不断在同一个地方以同一种姿势摔跤的历程。  同样的,每个家族的生命也是一个轮回。  命运之所以给我们这些轮回,正是为了让我们有机会通过这个功课。  好好想一想,你可以从你目前的功课中学到什么?
&&&&&&&&&&&&&&&&灵魂丰盈无比如光华泻地,
&&&&&&&&&&&&&&&化成白纸黑字却是一片惨白,
&&&&&&&&&&&&&&&&因为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够
&&&&&&&纤毫毕露表达他的需求或是他的思想或是他的悲伤;
&&&&&&&&&&&&而人类的语言就像一个敲破了的水壶,
&&&&&&&&&我们原本冀望用水壶奏出可以熔化星辰的音乐,
&&&&&&&&&&&&&&&&结果胡敲乱打为熊群伴舞。
&&&&&&&&&&&&&&&&&&&&&&&&&&&&&&&&&
&&&&&&&&&&&&&&&&&&&&&&&&&&&&&&&&&行到水穷处,看谁敢活色生香~~~&&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1-04-08 23:25
你恨一个人?& 这种恨就是你的需要。
  你讨厌一个人?这种讨厌就是你的需要。
  3月,我在广州开了一个6天的课程“自我觉醒之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引导学员形成矛盾的意识。
  矛盾的意识,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看到A,也就看到了-A。
  譬如,看到了内向,也就看到了外向;看到了快乐,也就看到了悲伤;看到了强势,也就看到了弱小……
  这个道理貌似很简单,但真能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并不容易,还是先讲一个故事吧。
  一个初中同学有一个复杂的爱情故事:他讨厌自己的太太,觉得她不仅丑,而且说话总是不合时宜,总之他一看到太太就气不打一处来,说上一句话就吵,吵上三句就会动手,于是家里总是闹得不得安宁。
  同时,他还有一个情人,非常漂亮,而且极其能干,在应酬场合,她不会说错一句话。
  面对这种矛盾,他总是在想,一定要和太太离婚,一定要和情人结婚,而情人也说爱他,也多次说自己做好了准备,只要他离婚她就离婚,有时看到他没有离婚的勇气,就说她先离婚然后他再离婚……
  这貌似是很正常的,毕竟这边是钟爱的条件优秀的情人,而那边是讨厌的面目可憎的太太。
  但是,这个故事有很多离奇的地方。
  首先,他是先和情人有约会的准恋爱关系,再认识太太的。所以,这个情感纠结的历史比他的婚姻还要长。
  这很奇怪,我问他,既然先认识了情人,而你们又很相爱,那么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去。他回答说,那时他很自卑,觉得自己个子矮小且其貌不扬,而情人是那么漂亮迷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还担心她对他并不是真心的。
  一开始不理解她是否真心,那后来呢?
  和太太订婚后很快就明白,情人对自己的爱是真心的,那时就想退亲,但总是下不了决心,结果一拖再拖,越拖离婚难度越大,越拖和情人走到一起的代价越大。
  在整个讲述过程中,他一再说“这是命”。在咨询中,同样一句话,如果来访者在短时间内说上3次甚至更多,我就会特别留意起来,并询问对方,这句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这样做,经常会不经意问出非常有价值的结果来,而这次也不例外。
  我问他,你一再说“这是命”,你这样说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
  他回答说,他是和太太相亲认识的,而在和太太相亲前,在父母安排下,他已和20余个女子相过亲,什么样的人都有,但他谁都没答应,他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和太太相亲是最后一次。他到了女方家,一进房间,看到屋子里坐着四五个女孩,其中一个明显最难看,他心里一咯噔,暗自祈祷说:“千万不要是她。”
  没想到,果真是她,而更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应了,他觉得这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所以说“这是命”。
  这真是一个关键的细节,揪住这个细节,我一再问他,这个“命”是谁制造的?
  最初,他说不知道,也许是老天爷之类的神秘力量吧,但最后,他承认,这是他的选择。
或许你讨厌配偶,而这种讨厌就是你的需要。
选择是为了逃避自卑
  他的右手,有蛮严重的皮肤病。我问他,这种皮肤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他想了想,说结婚后第八年。
  我再问,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他说,那一年,他第二个儿子出生了。他觉得,第二个儿子出生,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在棺材上亲手钉下了最后一颗钉子,他离婚的事情再无可能了。
  所以,他恨自己的手。当他这样说时,我能看到,他的右手正微微颤抖。
  我再问他,是谁想要第二个儿子。虽然我已有预料,但当他说是他主动和太太商量要第二个孩子时,我还是忍不住有一丝惊讶。
  谈到这里,事情就非常清楚了。一开始,他说,是别的因素导致他不能和钟爱的情人在一起,譬如他的太太、孩子,他的父母和亲戚的反对等。但最后,他清楚地看到,一切都是他的选择。
  这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他想和太太离婚,想和梦中情人共度人生,但潜意识上,他根本不想离婚,根本不想和梦中情人一起过日子,所以,尽管和看似完美的情人早就相恋,但他还是选择了与他认为又丑又不会讲话的太太结婚,这是他的渴求。或者说,看似完美的情人,是他意识上的渴求,而看似一无是处的太太,是他潜意识上的渴求。
  他潜意识上渴求什么呢?
  答案他前面已经给出。他说了,和看似完美的情人在一起,他很自卑。其实不只和她在一起自卑,和其他女孩在一起,他都很自卑。对此,他承认说,那时不只和女孩在一起自卑,在任何人面前他都有强烈的自卑,他觉得自己很丑,别人不会真心接纳他,只是因为他特别会开玩笑而能给大家带来乐子,所以他的人缘看起来还不错。
  那时,你觉得自己很丑?我请他注意他的这句话。
  这有什么奇怪的吗?他回答说,那时我是这样觉得的,但后来越来越强壮高大,并且挣钱越来越多,这种感觉就没了。
  你讨厌自己丑吗?我再问。
  讨厌!他回答说。
  这种讨厌,和你对太太的讨厌像不像?
  听我这么问,他感到震惊,因为对自己丑的讨厌,和对太太丑的讨厌,这的确是蛮像的。
  我解释说,你对太太的讨厌,其实是对自己内在一部分的讨厌,你内心有一个自卑的小孩,你将这个自卑的小孩投射到太太身上了。也即,你将对自己这一部分的讨厌投射到你太太身上了。
  假若没有太太,这种讨厌就会是你内心的战争。但是,自己讨厌自己这种感觉太痛苦了,而将这种内心的战争转化成外在的关系里的战争,自己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解脱了,只是这样做伤害了太太。
  这也是你为什么没有选择和看似完美的情人一起生活的重要原因,假若这种内在的冲突没有得到化解。那么,你选择的情人越优秀,你就会越自卑,整天生活在自卑中的感觉很不好受吧?相反,如果选择一个条件很差的配偶,整天让她自卑,而自己高高在上,是不是会舒服很多?虽然这会有很大代价,但毕竟高高在上的滋味还是比自卑要好很多。
聚焦自己内心深处
  我这个初中同学的故事,可以很经典地诠释“看到了A,也就看到了-A”的道理,这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无比渴望和美貌情人一起生活是A,而-A就是惧怕这种生活,或者说,这种看似美好的生活有巨大代价;和“又丑又不会说话”的太太一起生活的痛苦是A,而-A就是在这种生活中隐藏着的巨大好处;
  情人的“完美”是A,而他在情人面前的自惭形秽就是-A;太太的自卑是A,而他在太太面前的高高在上就是-A;
  以前,他看上去很自卑是A,而他对高高在上的感觉的渴求就是-A;现在,他看上去很自信是A,而他内心中藏着一个自卑的小孩就是-A。
  总之,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是分裂的,意识上渴求A,但潜意识上恋栈-A。A的程度看起来有多强,-A的程度看起来也就有多强。对于他而言,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鸿沟太宽了,以至于意识对潜意识的秘密一直没有觉察,这导致他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严重的冲突中。
  那么,该怎么化解这一冲突呢?关键是将注意力的焦点从外部转移到自己的内部来。以前,他会一直盯着太太和情人,在两者之间犹疑,总是想着该如何在她们之间做选择,但现在,他要明白这是自己内心的事情,答案不再是她们之间的二选一,而是他该如何改变内心。
  要改变内心的方向很简单,就是拉近A和-A之间的距离。譬如,对于他而言,这么多年来,A的分数可能是9.5分,-A的分数相应也是9.5分。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分裂,但假若A和-A的分数都逐渐减至7分、5分乃至3分,那么冲突就逐渐减轻了,而内心的冲突减轻后,外部的冲突也会相应减轻。
  在我的课程“自我觉醒之路”中,我留过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作业:用5~10个形容词描绘“真实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
  其实,这就是A和-A,真实的自己就是A,理想的自己就是-A。
  真实的自己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我现在的个性是如何形成的?是在关系中形成,更具体而言,就是童年时在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相处时形成。
  作为新精神分析流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当孩子呈现某种品质时,得到了父母的亲近,也即在关系中的奖励,那么孩子就会执著于这种品质,并将其视为“好我”。
  相反,当孩子呈现某种品质时,遭到了父母的疏远,也即在关系中的惩罚,那么孩子就会惧怕或抵触自己这种品质,并将其视为“坏我”。
  通常而言,“真实的自己”也即“好我”。
  “好我”和优点不一样,“真实的自己”中有很多缺点,我们会觉得自己某些个性已经严重不适应目前的生活需要了,非常想改变但却改变不了。
  但这只是从当下的情形看的,而假若去审视我们的童年的话,会发现,几乎所有“真实的自己”中的个性,都曾经在与父母的关系中获得过很多好处的。也就是说,在我们潜意识深处,其实是将这些个性视为了“好的”,认为这些个性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长大后,我们或许一时碰触不到潜意识深处的感受和想法了,于是忘记了这些个性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譬如,3名学员问我,他们的孩子怕猫怕狗,这是怎么回事。还有一些学员也反映过类似问题,但这3名学员反映的问题有一致性,都是他们的孩子怕那种小型的狗,而对大型的狗,惧怕却要少很多。
  那么,很简单,猫和小型狗,会让人联想到什么呢?就是毛茸茸的宠物,必须仰赖人的照料才能生存,而且特别在乎主人的关注。
  再了解他们的故事会发现,他们的孩子在相当程度上就堪称完美宠物,非常粘人,缺乏独立性,胆子小,同时又蛮好玩。
  在我的理解中,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喜欢孩子有独立意志,所以这些孩子为了维持与父母的关系,尽可能地继续获得父母的亲近和认可,同时又免于惩罚,不得已变得像宠物一样了。但是,他们又不喜欢自己这个样子,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平时,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在别的事物上,并不容易看见自己,就没什么问题,但当那些小宠物站在他们面前,就像照镜子一样照出了他们的存在,于是他们一下子变得恐慌起来,但他们其实恐慌的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你的最亲近的人中,谁是你的-A?
总能找到你的-A
  找到A比较容易,但看到自己身上也有-A,这就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挑战了。
  前天,和一个企业家朋友聊天时,我谈到了这个道理。他觉得很有意思,但这好像不能用到他的身上,因为他觉得他非常和谐一致,看不到自己内心有A与-A的冲突。
  是吗,我回答说,这很有意思,请你列一下你的个性吧。
  他列了以下几个:“负责、勤劳、善解人意、顽固、强势”。这几个个性的相反很容易找到,就是“不负责任、懒惰、任性、灵活、容易受人摆布”。他觉得,这些-A他身上没有。
  你自己身上没有,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呢?有没有至少这样一个人,他和你的关系很重要,而他恰恰具备你的这些-A。
  他想了想说,我的父母和我的兄弟姐妹,都是一样的。我的配偶没有我那么负责和勤劳,但也只是程度上弱一些。
  思考片刻,他忽然激动地说:“我的拍档”。他说,拍档的确是和他完全不一样的人,那些-A在拍档身上都有,最近他们老起冲突,甚至已经闹到了准备散伙的份上。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每次起冲突都是同一个模式:他交代一些相对不是那么难的任务给拍档,然后委婉地、和风细雨地、温和地引导拍档,这个任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完成。但是,到了最后他发现,拍档总是会莫名其妙地使用自己固有的一些办法来做工作,而且总是完成不了任务。这时他们就会吵架,吵到激烈的时候就彼此威胁闹分手。
  我问他,这种模式中你的生活中有过吗?
  他想了想说,没有。
  但是,我已从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中猜到,他的妈妈在他小时候就是这样对待他的,于是我直接问他,小时候妈妈是怎样教你做事的。
  他愣了一下说,妈妈对他的方式,和他对拍档的方式,只有最初的部分是很像的,妈妈也是委婉地、和风细雨地、温和地引导他。但面对妈妈,他是非常温顺、非常乖地聆听妈妈的教诲,并按照妈妈说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而且还常常比妈妈设想得更好。
  像一个乖孩子一样完成妈妈的教诲,这是你的A,那么,你的内心中有没有过相反的渴望呢?例如根本不想按照妈妈的意思做事,而完全为所欲为,也就是像你的拍档那样,甚至远比他更过分?
  他再一次愣住了,那种渴望,他自然是有过,只是已经很久远了,而且似乎已很微弱了。但这越微弱,就越要寻求表达,因为这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重要的渴望,它被压抑得如此厉害,以至于意识上完全不能聆听到。这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个人,让那个人替自己表达这种呼声。
  我说,这就是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拍档的原因,相信以你识人的眼光,如果纯粹为了公司的经营,你可能根本不会选择这个拍档,但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偶然的理由,令你硬是选择了这个拍档。这不是你做生意的需要,而是你内心的需要,你需要找一个人,把你内心深处被严重压抑的东西投射到他的身上,那样看到了他,也就像是看到了你自己。我回答说,首先,你要感谢你的拍档。选择这样的一个拍档,这是你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他满足了你的这个需要,甚至这个需要比成功都重要。这个拍档成了你的替罪羊,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将你内心的冲突转嫁到这个外部关系上来,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你的痛苦。
  所以,你要感谢他,非常用心地感谢他。
简单的练习
  这个练习是从美国催眠治疗师斯蒂芬.吉利根那里借鉴而来的,分三个步骤:
  1.列出你的所有重要个性,也即列出A。
  2.找出-A。
  3.对自己说,我可以A,也可以-A。
  在找出A与-A时,不要停留在表面意思上,而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贴切地表达出你内心的感受。例如,“正直善良”和“邪恶自私”就是表面性的语言,但“考虑别人的感受”和“考虑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贴切的表达了。
  找-A的时候,不用着急,一定要用你能接受的语言来表达-A。
  至于第三步,其更具体的做法如下:
  1.带着感觉对自己说,我可以A;
  2.带着感觉对自己说,我可以-A;
  3.带着感觉对自己说,我可以同时拥有A与-A,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
  这是个很简单的练习,也很容易操作,如若你非常认真地去做这个练习,这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灵魂丰盈无比如光华泻地,
&&&&&&&&&&&&&&&化成白纸黑字却是一片惨白,
&&&&&&&&&&&&&&&&因为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够
&&&&&&&纤毫毕露表达他的需求或是他的思想或是他的悲伤;
&&&&&&&&&&&&而人类的语言就像一个敲破了的水壶,
&&&&&&&&&我们原本冀望用水壶奏出可以熔化星辰的音乐,
&&&&&&&&&&&&&&&&结果胡敲乱打为熊群伴舞。
&&&&&&&&&&&&&&&&&&&&&&&&&&&&&&&&&
&&&&&&&&&&&&&&&&&&&&&&&&&&&&&&&&&行到水穷处,看谁敢活色生香~~~&&
发表于:11-04-08 23:39
社区经常举办一些义务讲座,这一期的讲座是面对快要毕业的大四的学生,主题是工作态度问题
一开始就有一位学生提问:“我们到底是为生活而工作呢?还是为工作而生活?”
讲师笑笑说:“这位同学的提问非常好,这是很多职业人的困惑,不过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有鸡蛋在先还是鸡在先,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真有这么重要吗?”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对待工作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呢?有时候很容易听到一些人的埋怨:“做一份工,为两餐饭而已,没什么抱负”也有人说:“我现在做的是工作我不喜欢,不是我所学的专业,所以我讨厌它”
”如果做一份工,不能使你感到喜悦,而觉得是一件苦差事的话,对这分工做就不会有热忱和爱好,我想基本上可以相信,这样的状态在人生中是不会创造出很大成就的,千万不要以为你们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或是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老板就一定会在工作上有成就。这种被动的等待是没有可能有机会去创造成就出来的。一个人做事情时候的精神不仅和他的工作效率有关,而且更多的时候是牵涉到人品和性格。所以有人说我们做什么不重要,我们怎样做才重要啊!”
讲师继续说:“因为做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自尊,自信,是成就大事业一个必须的途径。如果对工作不肯用心用力,只想敷衍了事,是不会有这种自尊和自信表现出来的,工作时不能尽心尽力努力的话。也就无法很成功的塑造自己的人生。所以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培训和培养我们品格的大学校。”
“很多人对一旦对工作产生极其厌恶的感觉时,我们会许不得不这样去思考,真的是环境所逼吗?即使是环境所逼,我们也可以在这项工作中努力找到意义和兴趣。任何一向工作都会有它有意义的一面。很多人说工作只是为攒钱的,但是攒钱本身就带给你生存的机会,这个意义本身就很大了。”
“问题在于我们怎样面对工作时的精神状态。好的精神转态做任何工作都会有兴趣。有时候你可能觉得现在的职务很低,很乏味,而厌恶的感觉很容易使你成生一中疲倦的感觉,而真正另我们的失败的可能就是这种厌恶的感觉,而不是你从事什么工种。”
“有时我们会觉得工作不开心是因为老板不够好,制度不够好,甚至认为如果这一些都变好时,我就会工作认真负责了。其实到底是等待世界改变之后我们才改变呢?还是让我们的步伐慢慢适应外界的改变?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老板和制度的不好不应该作为我们厌恶工作的一个理由。当你没有把工作做好时,别人只会认为是你没有做好,而不会去考虑做不好背后的制度原因。”
“工作表现的出来的是什么呢?工作表现出来是一种我们的生活的态度。大家都喜欢看韩剧吧。韩剧中除了爱情意外,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主人公对工作也是一样的热爱。是个蛋糕师就做最好吃的蛋糕(我叫金三顺),是个电视产品推销员,就做最好的推销。他们把工作视为人生的一种梦想,全力以赴的投入下去”
“我们有时候总喜欢说要对生活负责,要对朋友负责,要对家人负责,在说这么多负责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对工作同样应该抱有负责的心态,无论这个工作你是否喜欢。因为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啊。”
听完讲座,在座的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灵魂丰盈无比如光华泻地,
&&&&&&&&&&&&&&&化成白纸黑字却是一片惨白,
&&&&&&&&&&&&&&&&因为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够
&&&&&&&纤毫毕露表达他的需求或是他的思想或是他的悲伤;
&&&&&&&&&&&&而人类的语言就像一个敲破了的水壶,
&&&&&&&&&我们原本冀望用水壶奏出可以熔化星辰的音乐,
&&&&&&&&&&&&&&&&结果胡敲乱打为熊群伴舞。
&&&&&&&&&&&&&&&&&&&&&&&&&&&&&&&&&
&&&&&&&&&&&&&&&&&&&&&&&&&&&&&&&&&行到水穷处,看谁敢活色生香~~~&&
发表于:11-04-08 23:40
一个朋友发来一篇长文,关于如何选合适的治疗师的,另一个朋友发来一篇短文,提供了一个来访者用来评估治疗师的量表。那篇长文不错,但这个量表更简捷有效,所以发上来。
如果你看过心理医生,可以使用一下这个量表。
个人觉得,这个量表不仅适合传统的心理医生,也适合评估一些课程的老师。
――――――――――――――――――――――――――――――――――
供来访者使用的心理咨询师评估量表
1 和他/她相处我很自在。
2 和我相处时他/她很自在。
3 他/她比较随兴,不拘小节,不会拘泥形式、不知变通。
4 他/她不把我当病人看,不会像对精神病人那样待我,也不会觉得我要崩溃。
5 他/她很有弹性,很包容意见不同的新想法,不会特别坚持某一种观点。
6 他/她很幽默,看起来很愉快。
7 他/她愿意很我沟通他对我的想法和感觉。
8 他/她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很诚实,不会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
9 他/她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会为犯错或不够体贴而道歉,不会狡辩。
10 他/她会直接而明确地回答我的问题,而不会只是反问我怎么想。
11 他/她会谈有关他自己的事,但不会自夸,或对不相关的事情喋喋不休。
12 他/她鼓励我,希望我能觉得我跟他一样正常、一样好。
13 他/她表现出只是顾问,不会自以为是想管理和左右我的生活。
14 他/她鼓励我提出不同意见,而非一旦意见相左就说我拒绝改变。
15 他/她想要了解和我生活有交集或重要的人,至少表现出愿意如此。
16 我觉得这位咨询师说的话很有道理。
17 大体来说接触他/她后,我更能接受自己,也比较乐观了。
评分标准:每题以0-4评分,从不=0;很少=1;有时=2;大多时间=3;总是=4。
总分超过45:不错的选择;35-44:有待考虑;总分低于35:最好换一个咨询师。
注:量表及评分标准皆转引自乔尔.布拉克著《谁偷了你的信任与自信》。
&&&&&&&&&&&&&&&&灵魂丰盈无比如光华泻地,
&&&&&&&&&&&&&&&化成白纸黑字却是一片惨白,
&&&&&&&&&&&&&&&&因为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够
&&&&&&&纤毫毕露表达他的需求或是他的思想或是他的悲伤;
&&&&&&&&&&&&而人类的语言就像一个敲破了的水壶,
&&&&&&&&&我们原本冀望用水壶奏出可以熔化星辰的音乐,
&&&&&&&&&&&&&&&&结果胡敲乱打为熊群伴舞。
&&&&&&&&&&&&&&&&&&&&&&&&&&&&&&&&&
&&&&&&&&&&&&&&&&&&&&&&&&&&&&&&&&&行到水穷处,看谁敢活色生香~~~&&
发表于:11-04-08 23:42
武老师,你好!
  我今年27岁,我一直觉得跟家人交流沟通困难,我害怕他们,所以毕业4年来都在外地。我一直觉得他们很假,眼睛总是盯在那些表面的名誉利益上,却不知道基本的爱和相处之道,他们把整个家庭气氛搞得纠缠不清,我在其中苦恼不已,却无法置身事外。
  我的家人和前任男友总是出于利益对我说东道西的,说的不是钱就是利,在我面前否定这个否定那个。有时我真的是恨透了他们,我觉得如果不是生在这个家庭,我的人生一定会很顺利。现在我父母好像对我总有所期求一样,希望给他们买什么什么的,他们都有退休金,却为什么不知足呢?
  因为这些因素,每次我只要回家,情绪都会变得很糟糕,国庆节我回去只一天,也没有逃脱这个结果。妈妈不断问这问那,一会儿问我前男友的事情,这是一年前的事了,一会儿问关于房子和钱的事情。难道她就不知道说些别的吗?
  我是一个追求纯真的女生,喜欢简单的思想和真诚的感情,而我最多的压力总是来自家人,我非常苦恼,我有时经过家所在的城市也不回家,今年春节我一样不敢回去,真的好怕。跟他们在一起,我会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而情绪会无法平复。
  我该怎么办呢?武老师。抱歉可能要花你一些时间看,诚恳地请您指引我一下,谢谢了!&&&&&&&&&&&&&&&&&&&&&&&&&&&&&&&&&&&&&&&&
&&&&&&&&&&&&&&&&&&&&&&&&&&&&&&&&&&&&&&&&&&&&&&&&&&&&&&&&&
&&& 小倩,你好!
  和人聊天或做咨询时,我常发现,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和他所表达的动力是不一致的。这时,一定是有其他的动力在发挥作用。
  你的来信中写满了对家人的厌烦,假若你只有这一个动力,你就没什么好犹豫了,你会干脆不回家,甚至和这个家不再来往。但是,你没有这么做,你是一边烦,一边忍不住还是想回家。那么,到底是什么隐蔽的动力让你产生想回家的念头呢?
  从表面上看,这种动力不难想象。
  一个容易想到的原因是孝道,尽管父母令你厌烦,但毕竟是女儿,还是要尽孝道的吧。
  另一个容易想到的原因可能是对家的渴望。尽管这个家令自己不满,但除了这个家之外你没有第二个家,除了这些亲人外你再没有别的更亲的人。每个人都难以忍受孤独,想必你也不例外,孤独的人会想到谁呢?那些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自己好像都没有资格去想到,这时只有去想一想亲人。
  还应该再加上我们通常所说的“血缘之亲”,说到这里时,似乎这就是一种没法逃避又不能分析的一种莫名的爱与纠缠了。
  除了这些原因外,我想和你探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
  这可以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原则,也是我深为赞同的一个原则――我们主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在追求一些好处的。问题只是我们有时看不见这些隐蔽的好处而已。
  在我看来,世人都在追求的一个最普遍好处是“我是正确的”。对这个好处最执著的人会常说这样的话“我问心无愧”和“我已经仁至义尽”等等。这个好处相对应的一句话是“他们是错误的”。特别喜欢分对与错的人,经常会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他们应该对我与他们关系中的问题负全责”,因为“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很多人会在面子上维持这种好处,而在行动上不愿意付出太多,这时他们就必须特别聪明,特别会耍一些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手腕才能得逞。这样太困难了,太麻烦了,于是一些怕麻烦的人就会玩一个简单的游戏:我尽力付出,我做一个道德上的完人,我要拿出真凭实据来证明我是对的。
  恕我直言,你的来信给我的感觉是,你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后者。
  面对家人,你很烦,那么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去自寻烦恼呢?这种“尽力付出”从而“问心无愧”的道德游戏是非常常见的,这或许也是你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动力。
尊重你自己的选择
  一般而言,发展出“尽力付出”的心理机制的人,在家里常是被忽略的。假若一个人在家中被严重忽略,那么他很容易发展出“尽力付出”这种获取爱的方式。也就是说,在他的家中,他只有这样做时,他才能获得一些可怜的爱与关注,而假若他不这么做,他就会被忽略得更厉害。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每当他想与别人亲近时,他就会使用这一招――尽力付出。假若效果不能如他所愿,即别人没有与他亲近,他就会发出抱怨“我为你们做了这么多,你们怎么就不替我想一想”。于是,厌烦就来了。但是,他不敢放下这个招数,因为这个招数的背后是恐惧:假若我不是这么做,那么可能连这一点可怜的爱与关注都不能获得了。
  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他一方面对一些人烦透了,但另一方面却忍不住靠近他们并讨好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是藏着恐惧的。
  这种恐惧在儿时是成立的,假若他不这么做,假若父母不爱他,那么他就会死去,他没有多少选择空间。但是,这种恐惧在成人时已不成立,现在假若家人不爱自己,他可以去更广阔的空间寻找爱。这种恐惧,以及围绕着这种恐惧的付出的游戏,都已是幻觉了。
  走出这种幻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承认一切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迫的选择。在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好像是一种强迫性的力量迫使你去靠近家人而自寻烦恼似的,而你也在埋怨家人为什么就不好好对待你。
  埋怨别人没有任何意义,除了会伤害我们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外。并且埋怨仍然是一种幻觉,是在幻想着别人该如何对待自己。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就算看起来是被迫似的,但最后选择这一行为的,仍然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所以,别人不能为我们的选择负责。
  试着真正去尊重自己的选择,试着明确对自己说――“回家,或不回家,只有我自己能决定,这是我的选择,只有我对这一选择负责。”
  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当我们真正这样做了以后,或许选择还是一样的,譬如回家,但回家后,好像一切都发生改变了,自己变得平和了一些,而家人好像对自己的方式也和原来不一样了。这是因为,你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当这个改变发生后,别人对你的方式就会相应改变。
  多数事情的改变点都在自己内心上,而不在别人身上。
&&&&&&&&&&&&&&&&灵魂丰盈无比如光华泻地,
&&&&&&&&&&&&&&&化成白纸黑字却是一片惨白,
&&&&&&&&&&&&&&&&因为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够
&&&&&&&纤毫毕露表达他的需求或是他的思想或是他的悲伤;
&&&&&&&&&&&&而人类的语言就像一个敲破了的水壶,
&&&&&&&&&我们原本冀望用水壶奏出可以熔化星辰的音乐,
&&&&&&&&&&&&&&&&结果胡敲乱打为熊群伴舞。
&&&&&&&&&&&&&&&&&&&&&&&&&&&&&&&&&
&&&&&&&&&&&&&&&&&&&&&&&&&&&&&&&&&行到水穷处,看谁敢活色生香~~~&&
发表于:11-04-08 23:44
问问你的疾病想说什么话
( 16:12:53)
  你的身体有一个症状,这个症状有没有藏着一个想法?你可以问它,如果它可以说话的话,它会说什么?
  ――美国著名培训师罗伯特.迪尔茨
  前不久,我去上一个课。第一天上课时,我感冒了。那一天广州突然降温,很冷,而我还穿着短袖,所以我想,感冒是因为身体一下子不适应,这很正常。
  授课老师是美国著名的NLP(中文即“神经语言程序”)培训师罗伯特.迪尔茨,听他讲课时,我浑身不舒服,胸部和腹部一会儿这里疼一会儿那里疼。我不由想,看来这个老师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这种不和谐传到我身上,令我疼痛。
  到了下午,一个学员站起来提问说,他现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来上课,他最近上了很多课,而这些课的核心都是一样的,就是形式不一样,那他为什么不断上这些贵得要死的破课呢?!
  显然,他很有情绪,但迪尔茨没受他情绪影响,很耐心很温和地给予了细致的回答。
  听迪尔茨解答时,我的注意力走神了,我在想,我是不是和这个学员一样对这些课有抵触情绪?
  这样想的时候,突然有一瞬间,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最近三次上课,我的身体都有不舒服的反应。
  这次上迪尔茨的课,我感冒了;上一次上一个叫“苏菲营”的课,我手上的一个本来没什么事的小伤口,在逼近上课的两天前化脓了,而在上课期间显得尤其严重;再上一次上催眠课,我也感冒了。
  三次上课,三次身体都有症状出现,这是什么意思?它们想对我说些什么吗?想了一会儿,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内心中对这些课程是有些抵触。承认了这一点后,我再听迪尔茨讲课,胸部和腹部的那些莫名其妙的疼痛消失了。
  更有意思的是,当天晚上,我的感冒好了。
你的症状想说什么?
  又过了几天,迪尔茨教我们做一个和身体对话的练习,而在我们练习前,他先做了一个教学示范。
  在示范中,当迪尔茨让个案D沉浸在问题状态时,D感觉到他的胸口处有一种焦灼的难受感。
  迪尔茨问:“假若这种部位可以说话的话,它会说什么?”
  D体会了一会儿后说:“它想逃跑,它对我说,搞不赢别人就逃跑吧,如果你不够强的话,别人会欺负你。”
  对此,迪尔茨解释说,在辅导中出现的身体的每一症状都有意义,而这些症状都可以理解为被压抑或被忽视的内心的声音,这时培训师就需要抓住它们,方法就是假定它们可以说话,然后看看它们会说什么。当藏在症状背后的声音被表达出来后,这些症状就可以暂时消失了,而假若个案能在生活中也能尊重这些声音,并将其中的精神活出来,那么这种症状就可以永久消失。相反,假若我们一直都不尊重它们,这些症状就会一直存在下去,最后还可能会发展成疾病。
  迪尔茨阐述的这一道理,我在自己的心理咨询中也屡有发现。
  我的一个来访者J,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天都在思考,这一会儿是应该这样做呢,还是应该那样做?这样做有好处和缺点,那样做也有好处和缺点,那到底应该怎样做呢?他总是陷在这种矛盾思维里,要么是什么都不做,要么是在最后那一刻才做出选择。
  他的这一特点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布里丹的驴子”的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中,驴子和主人生活在一个叫布里丹的地方,主人在驴子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放了一捆干草,而两捆干草和这个驴子的距离是相等的,这让这个驴子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中,它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先吃哪捆草才是效率最高呢?因为两种选择的效率是一样的,于是它一直在思考,最终在思考中被活活饿死了。
承认爱爸爸,头疼消失了
  J的矛盾思维的处境就和这头驴子一样,不过他倒没被饿着,矛盾思维给他带来的主要是疼痛,他的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其中一个症状是头疼,而且他的这种头疼会传给我。我每次给他的咨询时间是一个小时,而这一个小时的差不多所有时间里,我的头会一直疼。
  到了第三次咨询时,这种头疼终于消失了。当时,他谈起5岁时给爸爸写过一封信,信上写道:“爸爸,我好想你,我知道你也想我。”
  他是以很平淡的语气说起这件事,但那一刻,我感觉到很大的忧伤,于是我对他说:“刚才你说到你的信,我感觉到一种悲伤,你有什么感觉?”
  “我也感到有点悲伤。”这句话刚一出口,J的眼眶就红了,接着眼泪掉了下来。显然,这不是“有点悲伤”,而是非常悲伤。
  他在悲伤中沉浸了两三分钟,接下来一直到咨询结束都在谈对爸爸的思念和爱。这是他第一次在我的咨询室承认,他非常想念爸爸,而不是恨爸爸。
  有意思的是,当他带着情感讲这些时,我的头疼没有了,而他讲完后,我问他:“你还头疼吗?”
  “不疼了!”他回答说,“奇怪啊,居然不疼了。”
  不仅如此,从这次咨询至今,纠缠了他多年的头疼再没有袭击过他。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很小的时候,J的父母离婚,他跟妈妈,而妈妈和妈妈这边的所有亲戚都一直对他说,你的爸爸是个恶魔,他恨不得杀死妈妈,也杀死你,如果不是妈妈舍命保护你,你会死在爸爸手里,所以,不要靠近爸爸,就算爸爸来找你也不要理他。
  意识上,J相信爸爸是个恶魔的说法,但他的内心深处并不这样认为。他知道,爸爸确实很粗暴,经常打妈妈,但爸爸很少打他,爸爸其实很疼他,父母离婚后,爸爸多次去幼儿园里偷偷看他,给他钱和玩具。同时,他也想爸爸,所以在5岁的时候写了那封信。
  但是,一个5岁的孩子是不知道怎么把信寄出去的,妈妈发现了他这封没寄出去的信后痛哭流涕,并叫来亲戚们给幼小的J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让他坚信爸爸多么可怕,而妈妈又是多么好。
为什么感冒总是好不了?
  J不愿妈妈伤心,并且这种被轮番教育的滋味也太不好受了,从此以后,他意识上彻底向妈妈靠拢,认定爸爸是个恶魔,但他的潜意识深处,仍然埋着对爸爸的思念和爱。这种思念和爱每当想表达的时候,J的头脑就会把它们狠狠地压下去。并且,这种思念和爱越想表达,J就表现得越恨爸爸。最终,他意识上彻底只剩下对爸爸的愤怒了,但是,他的身体与心理是分裂的,他的身体记着他对爸爸的爱,并一直在表达这个信息。
  可以说,J的头疼乃至身体的另一些症状背后藏着的信息就是对爸爸的思念和爱。当他在心理层面上压抑这份真实的情感时,他的身体就替他表达,而当他在心理层面上表达了这份情感后,身体就不必这样做了。
  这样的故事是很多的。譬如,一次,当我的一个来访者讲她对一个梦的理解时,我觉察到,我的心窝偏右一点的位置很疼,于是,我像迪尔茨一样问她:“你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
  “有啊!我这里很疼!”她指着她的心窝偏右一点的位置说。
  “如果你身体的这个部位可以说话,它会说什么?”我继续问。
  “我想冲出去!”她说。
  “你可以在这里把这个愿望表达出来。”我说。
  接下来的三四分钟时间里,她大声地充分表达了她这个愿望。当她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心窝右侧的疼痛消失了,我问她怎么样,不出我所料,她的心窝右侧的疼痛也消失了。
  迪尔茨所教授的这个办法非常简单,也非常有效,不仅咨询师或培训师可以对来访者使用,我们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当发现身体有些不对劲的时候,问一问自己,如果这种症状可以说话,它会说什么?
  当然,不必拘泥于这一个办法,重要的不是这个办法,而是这种精神。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和一个朋友W聊天,她一个月前感冒了,现在感冒好了,但咳嗽的后遗症留了下来。我们是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而她是一个大忙人,其间公司里有人两次打来电话和她商量工作的事情,我发现,这两次接电话时,她咳嗽得很厉害,而和我聊天时,她就很少咳嗽。
  我想,这就是她咳嗽乃至感冒的含义了吧。我问她,最近发生了什么,她的感冒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感染的。她想了想回答说,是前不久去国外休假时感染的。可能是水土不服吧,那里的饮食不习惯。
  我继续问她,是在休假的具体什么时候感染的?她想了想说,哦,是在休假快结束的时候感染的。
头脑会骗人,身体很诚实
  这个信息和刚才她接电话时咳嗽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含义就比较明确了:她不想工作,而想休息,但是,她的头脑不接受这一信息,不允许身体这么做,并强行工作,但她的身体就用感冒和咳嗽这种方式表示抗议。
  再聊下去,果真如此。她说,休假的那一段日子实在太美了,她很想继续过这样的日子,她的经济条件也允许她一直这样过下去,但她放不下工作,她觉得她在公司里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假若她离开公司,会对公司造成很大影响,这会让她觉得对不起那些一直跟随她的人。所以,她还是决定继续为公司做奉献。
  这是一对矛盾,这一边是过更放松的生活,那一边是过更负责的生活,而W倾向于将这两者视为对立,即要么是顾自己而不顾公司,要么是顾公司而不顾自己,其实,她可以找到一种平衡,仍然为公司负责,但是用更放松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她的身体的呼声,也可以给她的属下更多的空间。
  美国著名治疗师路易斯.海在她的著作《生命的重建》中讲了一个她自己的小故事:
  我有一两天曾经感到肩膀疼。我试图忽略它,但还是疼。最后,我坐下来问自己:“这里发生了什么?我的感觉是什么?”
  我自己回答:“我感觉就像被火烧一样。燃烧……燃烧……那意味着愤怒。你为什么事生气?”
  我不清楚我为什么事生气,所以我说:“好吧,看看我们是否能找出来。”我把两个大枕头放在床上,然后开始使劲击打它们。
  大概打了12下,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为什么生气了。我明白。所以我更加用力地打枕头,从身体里释放出愤怒的情感。做完之后我感觉好多了,第二天我的肩膀就好了。
  我们常讲身心灵,一个人的健康必然是身心灵三者的和谐。所谓身心灵,也就是身体、心理和灵性。这三者中,心理也可以被视为意识或思维。现在,我们通常会认为,思维是一种智慧,而身体不是,但迪尔茨说,身体也有着它的智慧。并且,思维很容易自欺欺人并导致“布里丹的驴子”的困境,而身体的智慧则是简单直接的,它从来不会骗我们。
心脏等器官也有记忆
  迪尔茨说,最新的神经科学发现,人的很多智慧是来自于身体,譬如人的肚子里也有一个神经系统,和大脑一样复杂,而很多研究也发现,心脏具有非凡的记忆,它并不只是一个供血的器官。
  西班牙一名心脏科医生告诉迪尔茨,他的一个患者做了换心手术后有了一些新的行为习惯,会吃一些以前从不喜欢吃的东西,会到一些以前他根本没兴趣的地方,而他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去这些地方。后来,这个人找到了这颗心脏的捐献者的资料,发现这些饮食习惯是捐献者的,而那些地方对捐献者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此,迪尔茨说:“心脏也有智慧,它不只是一个机器。”
  这样的故事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并且不只是换心术中才会出现,有新闻报道说,一些做了换其他内脏甚至不是很重要的器官的手术的人,也会有以前捐献者的一些行为习惯。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真诚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所说的和所想的是一致的,这叫不欺人,一层是所想的和所体验的是一致的,这叫不自欺。能做到前一层真诚的人是相当多的,但能做到第二层真诚的人就很少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或许是我们太依赖于头脑了,而头脑很容易自欺。
  一旦出现自欺,头脑和身体就会陷入分裂状态,头脑朝这一边走,而身体则走向另外一边,一些身体疾病随之出现。这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去对付身体的症状,试图消灭它。假若我们这样做,就是忽略了身体症状所传递的信息,而未必会得到消灭疾病的后果,甚至会被疾病所消灭,或者说,头脑最终被身体所消灭。
  前面讲到J的故事,他十多年前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和强迫症,吃了很多年的药,同时他的身体也有各式各样的疼痛。然而,在第一次咨询时,我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他的所谓心理疾病和身体疾患好像都不难痊愈。我把这种感觉告诉给他说:“或许,你会觉得惊讶,你或许会宁愿我把你的病情看得严重一些,哪怕说成天下最难治的疾病都好,但我还是想说,我的感觉是,你很快会好转,只要你能尊重你的这些症状背后的一些信息。”
  事实证明,果真如此,当他承认了对爸爸的真实情感后,他的头疼差不多全没了。
  我想,这句话在很多时候也可以用到我和你身上――“你很快会好转,只要你能尊重你的这些症状背后的一些信息。”
&&&&&&&&&&&&&&&&灵魂丰盈无比如光华泻地,
&&&&&&&&&&&&&&&化成白纸黑字却是一片惨白,
&&&&&&&&&&&&&&&&因为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够
&&&&&&&纤毫毕露表达他的需求或是他的思想或是他的悲伤;
&&&&&&&&&&&&而人类的语言就像一个敲破了的水壶,
&&&&&&&&&我们原本冀望用水壶奏出可以熔化星辰的音乐,
&&&&&&&&&&&&&&&&结果胡敲乱打为熊群伴舞。
&&&&&&&&&&&&&&&&&&&&&&&&&&&&&&&&&
&&&&&&&&&&&&&&&&&&&&&&&&&&&&&&&&&行到水穷处,看谁敢活色生香~~~&&
发表于:11-04-08 23:47
宝贝 你只管做个快乐孩子
   日 11:29   来源: 广州日报
  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心身。他会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
  让一个男孩成为男人,让一个女孩成为女人,这是正常的父母的自然期望。要实现这个目标,3~6岁是关键期。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3~6岁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说法就是,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与异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
  在这一阶段,如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譬如妈妈与儿子建立无比密切的关系,并让儿子知道,妈妈在乎他更甚于在乎爸爸,或父亲与女儿非常亲密,并让女儿相信,爸爸爱她更胜于爱妈妈。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俄狄浦斯情结”,一方面,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另一方面,他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随着年龄的成长,这样的孩子还会发展出一系列问题,譬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难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成同性恋。
  “要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胡慎之说,“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
  他强调说:“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名词解释: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他是忒拜王的儿子,但忒拜王相信了一个预言―――俄狄浦斯有一天会杀死父亲而与母亲结婚,于是命人杀死俄狄浦斯。然而,这个执行命令的人不忍下手,只是将俄狄浦斯丢弃在山上。后来,一个牧羊人发现了俄狄浦斯并将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做儿子。
  俄狄浦斯长大后,做了很多英雄事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解开了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的谜语(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答案是“人”,因为人童年爬行用“四条腿”,成年走路用两条腿,晚年要拄拐杖是“三条腿”),并因此得以娶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俄狄浦斯才知道,他多年前杀掉的一个老人是他父亲,而与自己同床共枕的是母亲。闻知这一事实后,伊俄卡斯忒女王自杀,俄狄浦斯则戳瞎双眼,流浪去了。
  《俄狄浦斯王》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是因为唤起了很多人心中的恋母情结,他也因此将恋母情结称为“俄狄浦斯情结”。相应地,弗洛伊德又将女性的恋父情结称为“伊莱克拉特情结”。不过,“伊莱克拉特情结”这个名词没有流行开来,现在一般用“俄狄浦斯情结”通指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既常见又复杂。弗洛伊德就有典型的恋母情结,他幼年时与母亲关系非常亲密而与父亲关系疏远,且尚未成年时父亲就去世,这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为,父亲的去世唤起了他强烈的内疚感,他下意识中会认为,是他诅咒父亲去世的。
  没有爸爸,就创造一个出来
  特别小的孩子,只要有一个人爱他,他就满足了。但3岁大的孩子,会渴望同时拥有爸爸妈妈的完整的爱,也就是说,他既渴望同性父母的爱,也渴望异性父母的爱。“如果少了一个,他会创造出另一个的形象来。”胡慎之说。
  广州薇薇安心理医院的咨询师于东辉在他的文章《爸爸在月亮上砍树》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问妈妈:“爸爸在哪里啊?为什么还不回家呢?”
  妈妈安慰他说:“爸爸爬到了月亮上面,现在正在里面砍树。”
  实际上,男孩的爸爸几年前就去世了,是男孩的妈妈亲手埋葬的。她不忍心告诉儿子残酷的真相,于是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这个谎言让儿子的眼睛亮了起来,虽然住在一个整天漏水的破旧的房子里,虽然生活是那么艰辛,但每到夜晚,他就会微笑着看着月亮,有时会自言自语地说一些话,他相信妈妈的话:爸爸在月亮上砍树呢,以后会回来盖一栋漂亮的、不漏水的大房子。
  几年后,妈妈也去世了,但男孩坚强地活了下来。尽管已经明白,这只是妈妈编织的一个美丽的谎言。但是,每当遇到挫折与苦难时,他只要抬头仰望月亮,心里总会感觉到一股暖意,仿佛在高高的天空之上,真有一双慈祥的眼睛,正热切地注视着自己。
  再过了几十年,曾经的男孩变成了国内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老板,已经修造起无数的高楼大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夫妻关系有优先权
  胡慎之说,3岁前,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最亲密。但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在约5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如果父母的关系稳定而和谐,那么孩子这种欲亲近异性父母的渴望就会逐渐下降,并最终表现得与同性父母更亲近。
  男孩要归父亲,女孩要归母亲,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对此概括说,他们应该先向异性父母靠拢,并从这一关系中吸纳异性的力量,体会到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同时体验到异性对他的吸引力。然后,男孩回到男性的世界,成为一个男人,女孩回到女性的世界,成为一个女人。只有这样,他们的心理才更健康,而这个世界,也才更和谐。
  并且,海灵格强调,“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实际上,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是异性父母的成年配偶,去做一些和他这个年龄段非常不相符的事情。
  在小孩子眼中,父母都很强大
  这个故事的表明,父亲并不需要多么成功,多么强大。实际上,在3~6岁的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强大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当事业非常成功的妈妈对儿子说,她爱他爸爸,虽然他爸爸不过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男人。
  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3~6岁的孩子,他们没有什么外部评价体系,他们不在乎拥有太多的物质条件,也不会拿这些东西去衡量父母的价值。就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喜欢与别的孩子比较物质条件,那也一定是父母教给他们的。
  经常的情形是,一个妻子经常当着儿子的面指责丈夫不能干、挣钱太少,结果儿子就学会了用挣钱多少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孩子可能学会和妈妈一起嘲笑爸爸,这不仅会让爸爸受伤害,也会让这个孩子看不起爸爸,从而不愿意向爸爸认同,最终就表现成不愿意向男性认同,并在以后成长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男人经常当着女儿的面嘲笑妻子笨、不会持家,那么3~6岁的女儿也会看不起妈妈,从而不愿意向妈妈认同,最终就表现得不愿意向女性认同。
  表面上亲妈妈,实际上学爸爸
  孩子天然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的结晶,所以,他天然有一种维护爸爸和妈妈的关系的倾向。尽管在3~6岁期间,他会渴望亲近异性父母并嫉妒同性父母。但是,如果异性父母有意无意地利用孩子这一心理特点,而与孩子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使孩子看起来真的疏远了同性父母,那么孩子会下意识地去做一些事情,譬如学习同性父母的一些特征,以表示自己仍然是同性父母的孩子。
  在我们的文化中,最典型的一种现象就是,母亲是家里的强势一方,儿子表面上追随她,并在表面上拒绝自己的父亲,但他私底下却效仿父亲。并且,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譬如,方方(化名,本文中除了心理医生外全为化名)的爸爸是个酒鬼,他妈妈对这一点深恶痛绝。两人离婚后,她拒绝让前夫见儿子,理由是怕儿子学他嗜酒。方方同意妈妈的看法,他的确很少见爸爸,而且表现得也很鄙弃爸爸。但等上了大学后,酒对方方有不可思议的吸引力,他无法克制住自己想喝酒的冲动,经常喝得烂醉如泥。每次妈妈斥责他,方方也总是懊悔不已,但他就是无法克制。
  在咨询中,心理医生帮助方方找到了他为什么嗜酒的原因:原来,他内心中无比渴望对爸爸的认同,而嗜酒是爸爸最明显的特点,所以他就以嗜酒的方式表明,他还是爸爸的儿子。心理医生告诉方方的妈妈,她不能阻止儿子与爸爸交往,因为这等于是让方方相信,他不是爸爸的儿子。但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对真相的扭曲,这在亲子关系上也不例外,方方在意识上越否认爸爸,他潜意识中就越会向爸爸认同。
  最后,方方的妈妈允许儿子和爸爸来往,而心理医生也让方方懂得首先接受自己的爸爸是个酒鬼这个事实,并且明白嗜酒是爸爸的事,他不用去管,但他能管自己。等方方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后,他就自然而然地不再嗜酒了。
  靠拢爸爸的儿子更尊重、更疼爱妈妈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30岁的阿江从小和妈妈关系亲密,而且和妈妈一样瞧不起软弱的爸爸,但聪明能干的他却继承了爸爸的一个最让妈妈反感的特征:拖沓。和方方一样,他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忠诚。
  这也是一种逃脱。其实,迎合儿子在俄狄浦斯期的渴望,从而与儿子结成非常亲密关系的妈妈,实际上是她非常需要儿子的依赖,她是在滥用儿子对她的忠诚,这不仅会破坏儿子与爸爸的关系,也会阻碍儿子与未来伴侣的关系。
  湛江市的张女士写信描绘了她的痛苦。她结婚14年了,夫妻关系以前很好,但搬回婆婆家后,关系就日趋恶劣。张女士说,婆婆先是挑拨儿子王风,说媳妇瞧不起她,见这一招无效后,又改说张女士的父母瞧不起自己家的女婿……经过妈妈长时间的努力,王风从一开始的半信半疑逐渐演变成了对妻子的斥骂和殴打。最后,王风找了一个情人,开始整日整日不回家了。
  婆媳关系这个难题可能是我们文化的特点所致。在我们的文化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既不及新家庭的亲子关系,也不及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关系。这就导致,妈妈会被社会和文化鼓励与儿子建立亲密关系,至于忽略丈夫,仿佛是天经地义。这样一来,儿子就先是不能与父亲很好地认同,最后又难以和妻子建立好的关系。
  对此,海灵格描绘说:“一个女孩儿能够很容易地回来,但是,当儿子面对一个精明、有吸引力、非常重要的母亲时,他会觉得自己太弱小而不能离开她,他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彻底离开。如果他想结束孩提时代从而成为一个男人,就必须进入父亲、祖父以及男人的世界,在那里才能获得离开母亲影响的力量。”
  儿子与妈妈黏在一起的结果对谁都不利。儿子似乎是最亲妈妈,但他一定会有种种异常,以表现出对妈妈的背叛,譬如方方的嗜酒和阿江的拖沓,而王风则通过婚外恋以及整日整日不回家,也是在表达对妈妈的逃避,没有人是“恋母情结”的胜利者。
  海灵格强调说:“只有当男孩受到父亲的影响,女孩受到母亲的影响时,这种均衡的关系才可能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到:受父亲影响的儿子,比起单纯眷恋母亲的儿子来说,会更加尊重、疼爱母亲。同样道理,当一个女儿抛开她对父亲的眷恋,回到母亲身边时,她并没有失去父亲,她的父亲也没有失去她,反而她会更尊重父亲,更爱父亲。”
  “恋母情结”诱发同性恋的苗头
  海灵格论家庭
  1.唐璜(欧洲文学中的花花公子)仍只是妈妈身边没有长大的儿子,没有离开母亲的影响范围。他拥有很多女性,是希望借此继续停留在女性的世界。需要拥有很多女人,恰恰是深陷在母亲影响范围的一个特性。一个脱离母亲影响的男人,能够在伴侣那边找到他的所需,使自己成为亲密关系的一方。那些自吹自擂、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好像很有男人味的男人,实际上还只是处在母亲的宝贝儿子的阶段。
  2.有些时候,当一个父亲继续影响他的女儿时,是很难让她回到母亲身边的。女儿会感到自己很重要,会认为自己能够满足父亲的需要,但是这个角色的任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太重了。
  3.通过维护对一方父母表面上的忠诚和对另一方实质上的忠诚,孩子才能维持整个家庭。然而,这种家庭中是很难达到平衡的,系统中的成员很难体验到自然和轻松的爱。因此,父母中一方永远不可能真正战胜另一方。
  4.对于一个女儿来说,如果她觉得得到父亲的青睐很重要,那她就是处于父亲的影响下。再比如,在某些家庭里,当母亲和儿子一起嘲笑父亲、看不起父亲时,这个儿子就是受母亲的影响了。
  男孩归父亲,女孩归母亲,这是3~6岁时的最佳情境。等孩子长大了,父母还应该让男孩进入男孩的世界,让女孩进入女孩的世界,否则就容易出问题。
  16岁的广州男孩阿剑怀疑自己是同性恋,他对胡慎之说,在学校里,他只喜欢男孩子而对女孩从不感冒。原来,阿剑的父亲早就去世,妈妈担心他会遭到其他男孩的欺负,而不让他和男孩交往,只让他和女孩交往。常年以来只和女性交往,这导致阿剑向男性的性别认同出现了麻烦。
  胡慎之说:“性别角色不只是性与心理,而是意味着整个世界。男孩必须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必须进入女人的世界。他们不只是在与父母、在家里形成性别角色,他们还要在生活的洪流中形成对性别的完整认识。”
  还有一些家庭,父亲非常成功,社会形象很强大,但儿子又与妈妈的关系过于紧密,他会在3~6岁期间,因为妈妈的做法,会认为自己比爸爸棒。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会被现实无情地粉碎,这个男孩就会陷入巨大的焦虑中―――他强烈地希望超越爸爸,但却发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
  15岁的阿义就是如此,他出身豪门,父亲是一家集团公司老总。小时候,一直是妈妈带他,而且,妈妈经常向阿义“描黑”爸爸,讲述爸爸一些搞笑的事情,甚至会透露爸爸的桃色传闻。这样一来,阿义会下意识中认为,自己比爸爸更适合做妈妈的伴侣。换句话说就是,他认为自己比爸爸更出色。
  但是,等长大后,阿义才发现,原来爸爸是如此出色,管理着数万人,头脑和口才都是一流,无论碰到什么难题都镇定自若地顺利化解,阿义无论去哪里都能找到爸爸的崇拜者。
  阿义也变成了爸爸的崇拜者,他开始讨厌妈妈,甚至与妈妈为敌,妈妈再说爸爸的坏话时,他会极力地为爸爸辩护。并且,他变得比爸爸还“爸爸”,拼命模仿爸爸的一切行为举止,经常学爸爸训斥集团的高层领导,甚至几次偷家里的钱去投资。
  之所以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阿义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有一些问题。年纪小小的他已经和女孩子谈了很多次恋爱,但他向胡慎之坦然承认,女孩并不能让他兴奋。相反,倒是一些男生经常引起他莫名的兴奋。
  要么向女性认同,要么扮演成“男人中的男人”
  胡慎之说,阿义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主要原因是俄狄浦斯期的冲突没有处理好。在阿义3~6岁时,妈妈与阿义的关系过于亲密,并且经常当着儿子的面说丈夫不好,这正好迎合了儿子的恋母倾向,让他觉得自己比爸爸更棒。但是,等进入青春期后,他这个幻觉很快被击垮了,因为爸爸是那么的强大,仿佛阿义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
  “恋母情结很严重的人,下意识里自以为比爸爸更出色。如果爸爸不够强,这种幻觉就不会引发太大的问题。但如果爸爸实际上非常强大,那么这种幻觉的破灭就会带来很大痛苦。”胡慎之说。
  胡慎之又分析说,阿义频频地与女孩谈恋爱,又根本不享受这个过程,其实他是想以自己能征服一个又一个异性这种夸张的方式表明,自己真的是一个很棒的男人。他像爸爸一样训斥集团公司的高层,或者拿钱去投资,其实都是为了表明,自己可以超越父亲。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出色的父亲都是一座不可跨越的高山。
  “超越父亲太难了,做一个男人太难了,于是他有了向女性认同的想法,这可能是他产生同性恋倾向的心理动因。”胡慎之说。
  不过,这也可能是青春期的假性同性恋。最终,阿义可能还会采用更极端的方式去“超越父亲”,那就是变成一个极端男性化的男人。“一些曾经娘娘腔的男孩,后来变得比所有男人还男人,”胡慎之说,“但这是做出来的,并不是他们的心理真相。他们这样做,只是因为太想让别人承认他们是很棒的男人,是比他爸爸更棒的男人。”
  俄狄浦斯期是性别认同的关键期。只有在这个阶段,男孩承认自己不如父亲,然后以模仿父亲的方式实现对男性的认同,从而具备男性的性别意识,才是最自然的。如果这个任务要放到6岁以后甚至青春期才去做,而父亲又恰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做儿子的就会感到无比痛苦。
  女孩也会有类似问题,如果父亲偏爱女儿而忽略妻子,但妻子实际上又非常优秀,那么,这个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也会发现妈妈实际上比她棒多了,从而也感到无比痛苦,并可能在性别认同上出现问题。
  男孩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进入女人的世界
  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呢?其核心就是,重视与配偶的关系,明白这才是家庭中最优先的,而不是亲子关系。
  对于我们的文化,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习惯了将孩子置于家中最核心的位置,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并不是最合适的。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倾向,要牺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关系。如果父母的关系和谐而平衡,同时又爱孩子,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健康的孩子,爱父母且以父母为傲。如果父母的关系是倾斜的,那么孩子就会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平衡这个关系。这会制造出许多家庭的迷雾,表面上,家庭关系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家庭关系却是另外一个样子。一切要切记: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与配偶相爱,爱孩子,同时让孩子知道,配偶才是自己合适的伴侣,他(她)与自己不仅仅是相爱,还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难题。这会让孩子懂得,父母无条件地爱他,但他只是一个还远没有长大的孩子,父母要负担很多沉重的责任,而他就安心地做快乐的孩子就行了。
  譬如,大大地称赞他(她)像爸爸(妈妈)的地方,告诉儿子(女儿),你好得快赶上爸爸(妈妈)了。
  如果只试图爱孩子,却不爱配偶,甚至阻止孩子去爱配偶,那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无论你的配偶是多么不堪的人,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6岁会打下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但如果男孩想成为有魅力的男人,女孩要成长为有魅力的女人,他们不仅要进入同性父母的世界,还要进入同性的大世界,譬如结交众多的同性朋友。我们不断回到异性的世界,但我们首先属于同性的世界,与同性的交往―――喝茶聊天、饮酒作乐、在俱乐部里消遣、学习充电、集体运动或随便什么事,都可以让男性补充男性的能量,让女性补充女性的能量,从而让他保持他的男性魅力,让她保持她的女性魅力。这才是这个世界最和谐健康的整体关系模式。
  相反,如果男性总停留在女性的世界,女性总停留在男性的世界,那么不管它具体是怎么回事,都意味着一些问题的存在。(本版文字武志红)
&&&&&&&&&&&&&&&&灵魂丰盈无比如光华泻地,
&&&&&&&&&&&&&&&化成白纸黑字却是一片惨白,
&&&&&&&&&&&&&&&&因为我们当中没有人能够
&&&&&&&纤毫毕露表达他的需求或是他的思想或是他的悲伤;
&&&&&&&&&&&&而人类的语言就像一个敲破了的水壶,
&&&&&&&&&我们原本冀望用水壶奏出可以熔化星辰的音乐,
&&&&&&&&&&&&&&&&结果胡敲乱打为熊群伴舞。
&&&&&&&&&&&&&&&&&&&&&&&&&&&&&&&&&
&&&&&&&&&&&&&&&&&&&&&&&&&&&&&&&&&行到水穷处,看谁敢活色生香~~~&&
发表于:11-04-08 23:52
推荐理由:这篇文章提出一个很好的思路。即在选择婚姻和爱情的时候,到底是更在乎幸福,还是更在乎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在选择婚姻的时候未必真正认识自己,所谓寻找另一半似乎只是在满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其实细想,每个人都可以是完整的,只要我们不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好文章!
  你好!执迷于对自己内心理想父母形象的追求,难道是不可取的吗?
  当我们经历了7年之痒后,发现对方原来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完全和自己幻想中的不一样。我想大部分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开始面对了对方的本真。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做法是接受对方的本真,和他继续相爱,但如果即使理解也无法接受呢?
  这就是我的问题所在。我现在和恋人的问题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我因为童年的家庭模式,导致自我评价很低。所以我希望恋人能帮我建立积极的心态,不断地鼓励我,肯定我,激励我甚至鞭策我。我特别羡慕那些志同道合的夫妻,互相鼓励,共同探讨,共同寻找出路,共同进步。
  可我的恋人不是这样,他说他在心里一直是支持我的,但他觉得他做不到我希望的,也认为用不着,他懒得说那些话,即使说了也都是些不疼不痒、轻描淡写的话,无法引起共鸣。其实他的行为也是他的内部关系模式导致的,我已经比较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是深深地理解他了,可是谈到接受他的做法,我实在很难做到。
  难道我的期望是很不合情合理的吗?是那么虚妄吗?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吗?
  我是该抛开幻想继续和他的真实自我生活在一起,还是结束这种关系,而寻找一个符合我幻想的人?
  当然我的理想首先应该由我承担重大责任,我应该自己逐步树立信心完成宏愿。但是我希望我的恋人至少不要是个局外人,至少能做到跟我共同探讨人生的疑惑。
  要补充的是,我的恋人在生活上面很照顾我,也容忍了我很多行为,我身体有病,他不嫌弃我,我不想要孩子,他也赞同我的决定。我曾经和他父母有过冲突,关系一直很难处理,他最后还是决定和我生活。所以我对他的其他方面,可以打85分以上。
  恋人曾经问过我:“难道在其他方面你对我都很满意,仅仅这一点,你就要和我分开吗?”
  请问武老师,我究竟该怎么办?
&&&&&&&&&&&&&&&&&&&&&&&&&&&&&&&&&&&&&&&&&&&&&&&&&&&&&&&&
  你好!看了你的来信,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你真的渴望幸福吗?
  这个问题,我最近问过很多人。如果是读我文章比较多的朋友,我就会这样问:
  你到底是更在乎幸福,还是更在乎你的想法?
  其实不难发现,对你而言,你的幸福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梦想――一定要找一个能“不断地鼓励我,肯定我,激励我甚至鞭策我”的男友――必须要实现。
  哦,这个想法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你有相当的决心,宁愿放弃一个“其他方面可以打85分以上”的男友,也要实现你这个梦想。
  你问:“难道我的期望是很不合情合理的吗?是那么虚妄吗?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吗?”
  这几个问句中可以读出你隐隐的决心,仿佛是,你宁愿走遍全世界,也一定要找到那样一个男人。
  这样的男人未必很难找,或许你不必走遍全世界就可以找到,不过,或许这个男人只有这一个优点,而其他方面只能打15分。譬如,他可能会一边酗酒一边很自信满满地“鼓励你,肯定你,激励你甚至鞭策你”;他还可能会是一个完美主义的男人,一方面像吃了迷幻药一样地鼓励你,但一旦发现你实在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怎么都自信不起来的笨女孩,他就开始暴躁了;他还可能是一个自己很不怎么样的男人……
  总之,满足你这一个幻想的男人应该不是非常非常难找,但是,你做好了冒险的准备吗?
  或者,还是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上来,你认真地问问自己:我到底是渴望幸福,还是渴望这个想法得到实现。
  但可能你很聪明,你立即发现,这两者并不矛盾,你说,我的幸福就建立在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上,并且,我相信有那样的男人,他既具有我现在男友的优点,还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鼓励我,肯定我,激励我甚至鞭策我”,而且不管我最终是不是能达到自信都不会失望和失去耐心……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或许得说,你得等到基因技术出现不可思议的进步的那一天,那样,你就可以去定制一个这样的男人,而自然出产的男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也或许,这样的男人也有,只是,他是否愿意和你在一起呢?
&&& 你要的究竟是幸福,还是一个幻想?
  请原谅我上面那一段有点不严肃的口吻,我可能是看了太多类似的故事,有太多人对于唾手可得的幸福毫不在乎,而宁愿舍弃一切去实现自己一个执著已久的想法。这些故事看多了,我慢慢地就失去了所谓的同情心,因为到底同情这样的人什么呢?要知道,这个结果正是他自己所追寻的啊。
  相信你也并不希望被同情,你只是希望得到“鼓励、肯定、激励和鞭策”而已。但是,这个希望真的是那么重要吗?&
你其实是在推卸责任
  在我看来,你的这个希望中藏着一个假定:我童年时没被鼓励、肯定、激励和鞭策,所以我成为了一个没有信心的女孩,并有了现在的一系列问题,而假若我童年时得到了父母的鼓励、肯定、激励和鞭策,我就不会有现在这些问题,并成为一个很自信的女孩。
  这个假定,会让自己舒服很多。因为,首先,我现在的问题是我的父母造成的,我不需要负太多责任;再次,我现在的问题的答案也不在我自己身上,而在我的恋人身上,如果我现在的恋人是完美的,他就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他不行,全世界上也一定会有一个男人帮我解决问题,但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
  这样的想法,是推卸自己的责任,是将自己成长的希望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了,于是,自己不自信的时候,就会责怪这个人:你怎么还不变成我所渴望的那种人啊!
  找到一个愿意鼓励、肯定、激烈和鞭策你的男人其实应该不会太难,但假若你认为你能不能改变的条件就在于找到这样一个男人,那么我可以断言,你永远发生不了真正的改变,你归咎于人的游戏会持续一生。
  你的男友不愿意按照你所期望的做,这可能是如你所说,有他自己的内在的原因,但也或许,他隐隐知道,你是在玩推卸责任的游戏,他的潜意识的智慧指引他不中你的招。
失衡的关系不能带来幸福
  你在来信中说:“我的恋人在生活上面很照顾我,也容忍了我很多行为,我身体有病,他不嫌弃我,我不想要孩子,他也赞同我的决定。我曾经和他父母有过冲突,关系一直很难处理,他最后还是决定和我生活。”这给我的感觉是,他不像是你的男友,而像是一个父亲,在满足一个女儿的依赖心理。
  这样的关系模式并不罕见,很多恋爱一开始都是失衡的,一方在扮演另一方的父母。但是,这种关系模式最好不要一直持续下去,否则,这种外在的失衡最终会导致双方内在的失衡,那时至少有一方会产生到外面去寻找平衡的想法或冲动,这是很多婚外情的重要原因。
  并且,严重失衡的关系中,双方都会有着很大的怨气。喜欢依赖的一方的怨气是,我这么柔弱,你怎么还不保护我,你这个坏蛋;喜欢付出的一方的怨气则是,我做了这么多,你怎么还不听我的,你这个坏蛋。所以,一个和谐的亲密关系需要付出和接受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在你的来信中还看不到,我看到的,都是他在付出,而你还不满,因为觉得他不是完美的父亲。
接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你说,你的要求不高,只是“希望我的恋人至少不要是个局外人,至少能做到跟我共同探讨人生的疑惑。”但是,若你的恋人来和你探讨他的人生困惑,并希望你能给予他“鼓励、肯定、激励甚至鞭策”时,你愿意这样做吗?
  很多父母不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缘分已到了尽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