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印象康奈尔笔记法构建知识体系,10倍提升工作学习效率

日 14:00 ~ 日 16:00
不限制人数
活动已结束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3783 人浏览
发现你感兴趣的活动,结交你聊得来的朋友!
微信“扫一扫”
优活动 更精彩!
ID:ihuodongxing
哎呀~该活动已结束
哎呀~主办方的活动已经结束啦,为您推荐更多活动
展开活动详情 ︾
活动票种...
活动内容...
你是否还在为管理繁杂的任务而烦恼?
你是否也有因为任务管理不善,导致项目延期或失控的经历?
身为 team leader ,你是否希望既能看到任务进度,又能了解团队每个人的工作饱和度,还能看到任务的优先级?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资深培训师李参老师和大家分享工作中如何做任务管理、以及印象笔记如何帮助大家高效管理任务。
分享嘉宾:李参
分享主题:如何用印象笔记做工作任务管理
内容提纲:
& * 任务管理两要素:行动和资料
& * 任务管理的三个层面:工作流、经验库、知识体系
& * 分类和标签在工作任务中的应用
& * 用笔记本组管理工作流
& * 用标签建立工作经验库
嘉宾介绍:
李参老师专注个人成长与个人发展,是一名职业培训师,主讲课程包括时间管理与个人组织效能提升
、个人知识管理、企业培训师 TTT ,曾服务搜狐、腾讯、新浪、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国药集团、中国电信、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等众多知名企业及机构,课程由于设计思路贴近企业应用实际而获得好评。
同时近年来受邀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为在校大学生进行公益讲座,帮助在校大学生提升时间管理及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2013年在沪江网校开设《时间管理》、《个人知识管理》课程至今,同时开设以个人管理及个人效率效能提升为主题的免费公开课10余节,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有很高的课程好评度。
2014年12月经印象笔记中国区推荐进行为期3个月的Evernote企业咨询顾问课程学习,并顺利通过考核,获得Evernote公司全球
EBCC认证(Evernote 认证企业咨询顾问)。
活动时间:
2015 年 10
月 24 日(周六)14:00 – 16:00
活动形式:
活动地点:
北京海淀区(具体地点报名成功后通过短信另行通知)
活动费用:
活动人数:
活动发起方
印象笔记&(Evernote)
是一款风靡全球的免费笔记应用,是全球 1.5
亿人的工作空间。你可以使用任何一台设备打开印象笔记,在这里专注完成写作、收集有用信息、快速发现所需、随时演示想法。
作为一款企业知识管理型
软件,追求扁平的办公理念,打造极简的操作体验,旨在帮助公司打造企业级信息银行,实现经验的高效沉淀、资源的便捷共享和知识的快速增值。
分享到微信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惠工电气-冯
张津铭会发光∩_∩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全部讨论...
微信扫一扫,分享才精彩
分享此活动到→
微信朋友圈!
活动行帐号登录
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
版权所有:北京艾科创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150180号|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65
活动行 v4.3&&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 活动行 微信服务号
点击菜单 - 高级 - 推广合作
页面正在加载中,请耐心等待...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学习系统要升级了
每次看到好的文章/素材,都直接放进印象笔记,可是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都知道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知识的能力,学习了许多相关技巧,却仍不知道如何搭建个人知识体系?
看到许多知识大牛都能玩转印象笔记,而自己的印象笔记充斥着海量碎片信息,无法真正提升效率?
为什么总做不好知识管理?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信息的不间断轰炸,公众号、微博、邮件、消息提示,等等等等,而大脑处理信息的容量却很有限,这要求我们要有快速处理信息、并进而转化为知识的能力;
残酷的是,同时我们也得接受知识的高速淘汰,今天的知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过期了,这又要求我们要有快速吸收、应用知识的能力。
要想适应社会的高速运转,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都迫切需要提升对知识的管理能力。
许多学习知识管理的朋友,或许学习了上百个笔记知识管理小技巧,知道很多笔记方法,但作用仅停留表面,无法落地执行。工具和APP换了一个又一个, 利器在手,却还是没有发挥其隐藏的潜力...为什么我们总做不好知识管理呢?
如何用印象笔记构建知识体系,
10倍提升工作学习效率!
Howie陈华伟老师在超过800个背景各异的实际咨询案例中发现,大部分人和高效学习者的差距: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方法;不是没有足够多足够好的学习内容,而是不知道如何利用;不是没有时间学习,而是没有时间去实践。
因此,掌握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你需要一个能落地践行的大脑操作系统。
现在@Howie陈华伟老师将做客选择自己, 为你讲述如何用印象笔记构建知识体系,10倍提升工作学习效率。
这节微课,@Howie陈华伟老师将结合他高强度的践行经验及过往工作中对流程、系统的管理经验,教你利用好印象笔记,掌握科学的知识管理方法,有效提升工作学习效率。
课程完全免费,只要1个多小时,你便能收获价值千金的科学知识管理办法,开启高效能学习加速器!
@Howie陈华伟
高效学习&自我升级领域布道师
半年累积咨询案例800+
知识管理咨询经验1000+小时
学习方法类在行金牌行家,
在行1V1咨询单价千元一小时
企业客户包括
中石化、JD集团、锤子科技等
7年印象笔记知识管理经验,
在专业领域积累了
整理吸收后的笔记5000+
笔记本200+
小能熊公司创始人,
资深译者,
藏书5000+,原著1000+
服务彭博商业周刊及国内顶级商学院
前四大审计师,
利用知识管理,
轻松通过中国&香港CPA
知乎、微博、微信ID: Howie_Serious ...
@吕江涛(特邀)
印象笔记官方认证咨询师
技术派青年律师
小能熊布道师
将会为大家补充分享: 印象笔记的高级功能及冷门有趣的小技巧 ...
如何用印象笔记构建知识体系,10倍提升工作学习效率!
别学知识管理技巧了,你需要的是一个大脑OS!
·为什么技巧和工具不能解决知识管理问题?
·为什么你需要一个OS?
印象笔记,不是「另一个」笔记工具
·聪明人,都得有外脑
·如何打造私人Google?
·不是笔记工具,而是你的「学习成长系统」
如何正确使用印象笔记?
·只收集,不整理?——费曼技巧,让信息收集变成高效学习
·笔记分类总是不完美?——用一个维度,一个流程,完美解决笔记体系问题&用图书馆和维基百科的方式管理你的知识体系
▽陈华伟老师对知识管理的部分实践图示
周一晚8点准时直播
错过直播可报名复听
直播过程中,会限量送出一个月高级用户,先到先得!
(具体个数会在开讲前公布)
选择自己 X 印象笔记双十一专享特惠:
购买1年期高级账户仅需148元,加送6个月高级账户使用权!
(点击文末链接直达福利页面)
扫码关注选择自己公众号
在后台发送“130”报名
①扫码并进入“选择自己”公众号
②点击左下方按钮,把菜单切换成文本输入框
③输入“130”报名
④选择君会在48小时内安排您听课
1、关注选择自己(ID:wechooser)
2、公众号后台回复“130”报名
3、发送“130”后,请仔细阅读回复消息
请务必添加选择君为好友 ,如果已经添加,直接发送截图即可报名。
直播间内:语音+文字+图片
课程结束后可以在任何时候复听,不需要爬楼。
11月07日 (周一) 20:00 准时直播
1.请大家耐心等待,选择君一定会在开课前分批通过报名请求的。
2.课前一小时(19:00)不再接受报名请求,请大家及时报名。
3.如果你参加过我们的微课,截图发给已加好友的选择君即可,无需重新添加。
4.为了让最有需要的同学听课,分组,秒删以及各种营销组织恕不通过。
戳原文,领取印象笔记专享特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何协调印象笔记(Evernote)的「标签」和「笔记本」整理笔记? - 知乎4120被浏览457862分享邀请回答1.名称类的标签,能用中文的就不要使用英文;
2.能全称的,就不用简称;
3.就文章本身内容使用标签:绝不用“电商”标注《马云谈如何踢足球》。
可以把给自己制定的使用原则用一条笔记记下,根据需求可以随时修改。
有了《标签基本使用原则》可以消除一部分混乱了,但是距离“好用”“高效”还远远不够,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个【歧义标签】的例子还是无法解决,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有没有一个通用而且简单的方法?我的思路是,从几个不同的“纬度”来标注一条笔记。二:基本属性纬度
之所以叫基本纬度是因为这一累标签具有“通用性”,在使用这一类标签的时候,我建议采取“固定格式”,为的是逻辑清晰和易于管理。这一大类标签分为几个小类:
1.地点:[@北京]
假如一条笔记描述了某个位置,我们用[@XX]来标注。或者仅仅是你在老家保定写了一条日记,你也可以[@保定]。有人问,有必要使用加“@”这种固定的格式吗?当然,当你在印象笔记手机APP上输入一个@时,你常用的地点标签会依此排开,再用手点就可以了,很方便——逻辑清晰、易于管理。其它的固定格式也是这个道理,不再解释。 2.场景:[饭馆][书店][酒吧]……
这类标签一定程度上是辅助地点纬度使用,但不限于此。这类标签的用途非常赞,比如你曾经在网上收藏了几篇介绍上海特色餐馆的文章,时间已久想不起来,这时候只要搜索[@上海][饭馆],立马呈现眼前,耳边传来小伙伴们的赞赏声“你真是个百事通啊~”。3.评分系统:[###][####][#####]
这三个标签是用来标注一篇文章质量、有用程度、重要程度用的。我自己简单的分为了重要、比较重要、很重要这三种级别。这三个标签不是什么时候都出现,仅在自己认为文章值得回顾或者不得不回顾的时候使用。建议你经常回顾标示重要性的文章,并且根据掌握情况更改他的评分标签。4.媒体:[book:逻辑学导论][movie:冷山][song:最後の一葉][album:シラユキ]
我用来标注读书笔记、影评、歌词等等,当然一篇文章引用了某书的一段话我也会用[book:xxx]标签。有人疑惑,为什么要用[book:xxx]这种格式,直接用书名号不就得了。原因是这类标签特别容易出现歧义,使用固定的格式为的是逻辑清晰和易于管理。举个例子,《北回归线》这本小说其实跟“北回归线”这个名词没有关系的,我看到[book:北回归线]
这个标签的时候,我知道不会检索到相关的名词解释。其它的固定格式也是这个道理,不再解释。
5.人物:[人名]或者[people:人名]
根据我的经验发现,给笔记加入人物标签真的非常实用,点击标签[people:大锤],与他的一次出行、他空间截的照片、他说过的话立刻呈现在眼前。这样“大锤”这个人与“大锤手机”就不混淆了。
6.项目:[##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子项目]
这是为补充标签系统的不足而存在的。比如我在筹划一家淘宝店铺上线的时候,涉及到摄影、电脑技术、市场分析、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点。为了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我把这些不同领域的东西我是放在不同的笔记本里,当他们需要组合使用的时候,统统给他们打上项目纬度标签,非常方便调用。
当然,也可以进一步活动项目标签,我用[##Doing]标签标注我临时需要的笔记,当处理完后再删掉这个标签。
7.愿望与计划(GTD): 事情[~to do] 地点[~to go] 物品[~to buy]
我会给我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想买的东西加上这个标签,这些事情我现在不必做,当我闲下来想找些事情的时候,这类标签就大派用场啦!当然,你大可以用[~ToDo]这种格式去构建自己的GTD系统,因我我已经脱离了严格的GTD系统,这里就不再阐述了。8.标记系统纬度:[##需要回顾][memo]
[##需要回顾]这个标签是从项目纬度进化来的,当我在复习曾经笔记时发现又些需要加深记忆的,我会打上这个标签。当我认为笔记不需要特意回顾后再删掉这个标签。
[memo]这个标签是我自己的小习惯,相当于给一篇笔记“加星”了,如果笔记里有我写过的话,我会统统打上这个标签。而且,打这个四个字母的手感非常的好~三:细分的内容纬度
笔记的内容门类繁多,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没有一套固定的系统,这里我分享两个思路。为每个笔记本设计一套内容标签系统:比如我为我的【空间与家居 】这个笔记本就设计了[卧室、书房、客厅、厨房]这些标签;网络文章使用其自有的标签:现在很多网页都有自己的标签,可以作为参考。
一个好的标签系统,是适用于未来的、可以不断发展的,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8913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02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申永祥 发布于 日 | 阅读(111)
印象笔记,目前用的笔记好的日记管理软件,资料收藏软件,可以多平台同步,并且有很多简单却很实用的小功能,而且和很多软件打通,可以随时永久保存你需要的内容资料,很多人也在用这款软件,更好的是如何实用这款软件打杂自己的个人知识和管理体系。
下面是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重点的知识点,主要是是讲解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思维、信息、知识以及人生轨迹的管理系统,随时随地了解自己,记录信息,打造个人知识信息库。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微信/QQ:
一、建立思维的秩序
1、记录的目的是为了遗忘
1)大脑擅长思考而不是记忆
2)大脑面临的三重考验
杂事,一切引起你关注的事
各类灵感和想法
海量的信息
3)收集箱:你的第二大脑
建立收集箱,将头脑里的事情赶出大脑
被动收集,记录零散的记忆
主动回忆,记下想做的事情和需要做的事情
2、建立未完成事情清单
1)关注当前任务
注意当前任务
2)责任和关注点
列出自己的角色:社会、工作、家庭、社群、自我
建立自身关注点:个人健康、自我发展、财富管理、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人脉关系、精神生活
3)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3、捕捉大脑中的各类灵感
1)碎片化的胡思乱想
使用便利贴随时收集灵感:记录想法,视觉化、进行重组,找联系
将有序的思维永久保存:直接将组织好的内容拍照扫描、绘制思维导图、用印象笔记进行整理
2)主动探索式的创造性思维
自我探索:周一清晨的幸福早课、树丰的晨间思、用印象笔记保存思考过程
群体学习:三人行个人成长、新学期班会、印象笔记记录群体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印象笔记录音功能将讨论的全过程录下来、巧妙使用便利贴、观点整理)
二、建立信息的秩序
1、建立信息秩序的前提
明确信息类型
明确储存地址
透过信息看行动
2、信息的类型
1)纸质信息
其它:打印文件、学习资料、产品宣传册、说明书
1)文字和图片
文字与存放文字的文件
图片文件与截图
1)文件、声音、视频
各类文件:OFFICE、PDF、RAR/ZIP&&
3、信息的来源
1)电话/短信
电话视觉化
2)即时通信工具IM
一封邮件所代表的下一步行动
一封邮件所包含的参考资料
5)手机应用软件
即时通信工具IM
微信公共平台
阅读为主的信息应用:微博/微信、知乎、简书、网易云阅读
4、建立信息秩序
即时通信工具IM
手机应用软件
三、建立个人知识体系
1、知识体系与自我学习
1)学校教育与自我学习
依靠别人的喂养,只能等着被淘汰
自我教育途径:书籍、期刊、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微博、微信、论坛、网站、&&&&
2)构建知识体系的意义
看别人加工观点,容易迷失自我
多少信息不重要,自己观点才重要
知识体系架构,分类妥当,各得其所
由目标和关注点建立知识体系
3)经典阅读与浅阅读
主题阅读与浅阅读:主题阅读、异领域阅读、印象笔记建立个人图书馆
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刷、阅读、互动(评论、转发、留言)、用印象笔记建立自己浅阅读
抛弃RSS的博客订阅:大量更新,造成压力、印象笔记订阅博客(在印象笔记中建立博客订阅笔记本组、将阅读地点从网站转移至印象笔记)
4)聚焦关注领域,有目的地收集信息
聚焦关注领域收集信息:碎片知识梳理成系统、印象笔记建立书单,电影系统、梦想里的旅游目的地、收集健康菜单
关注每个领域达人:微博、微信,博客、知乎,(付费经验分享平台)
2、根据个人目标建立关注点
1)关注层面一:当前任务
建立独立博客:搭建方法
建立微信公众号:运营方法
参与韩国自助游:旅游信息
组织企业读书会:组织方法
2)关注层面二: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出版一本专业书籍:出版信息
参与欧洲自助游:旅游攻略
跑完马拉松赛全程:训练计划
创办自己的自品牌产品:包装运营
3)关注层面三:角色和责任
家庭:新手妈妈、女儿、妻子(母乳喂养及辅食、育儿书单、家庭物品整理)
工作:培训师、社群组织者、自品牌创始人(专业领域知识、自主品牌建立相关知识)
3、根据关注点建立个人知识体系
1)建立收集箱(Inbox)
文字、图片、文件
微博、微信
2)为关注的领域建立笔记本
关注领域建立单独笔记本
不断修改、调整
3)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
4)定时对信息进行整理
定期整理收集箱
清空收集箱
4、信息的储存与加工
1)现阶段对信息存储的要求
有价值信息散落在各处
先在工作习惯对信息的搜索和共享提出更高要求
信息的有效存储也有利于个人知识体系的搭建
2)存储不等于掌握
知识被应用,才算知识
存储信息地方,是我们知识核心
3)聚沙成塔的知识积累
设置信息暂存区(收集箱)
信息加工和组织
4)信息加工三要素
只有加工过后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
印象笔记的高级搜索功能(三个维度加工):命名(日期、关键信息、地点),分类(建立笔记本分类、通过数字标示为笔记本排序、FSR分类逻辑:工作流-经验库-知识体系【工作任务与关注点分类逻辑、各种分类逻辑可以结合使用】),标签
5)养成加工信息的习惯
四、建立个人信息库
1、纸质资料电子化
1)纸质资料的存储
纸笔系统更有助于思考
纸质资料电子化:相机、扫描仪、OCR设备/APP
印象笔记:实现云储存、实现专业级查询
纸质资料的断、离、舍
2)各类纸质资料的电子化
笔记本:纸质笔记本、智能笔记本、轻松使用便利贴、印象笔记&圈点&工具
纸质书籍:将书中精华部分电子化(直接用电脑录入、利用ORC软件进行识别、直接对书籍进行拍照)、将书籍整体电子化(扫描书籍不是目的、先筛选,后扫描、有些书籍,可以购买电子版)
名片:扫描名片、动手清理名片夹
3)纸质资料的加工
命名、分类、标签
如果纸质资料有电子版,丢弃纸质资料
对手写笔记区别对待
重要资料电子化后,纸质资料仍需要保存
2、建立个人信息库
1)人脉管理系统
集中存储,调用各类通讯录:通讯录备份、存储各类形式保存的通讯录(办公室联络方式、同学录/参会人员通讯录、微博/博客信息、淘汰名片夹,所有名片随身携带、联系人在印象笔记中的存储位置)
人和内容互动:移动互联网,人和人之间注重内容的互动
2)个人图书库
书籍的存储和加工:纸质书、Kindle读电子书、iPad读电子书、用印象笔记保存和书籍有关的信息(我的书库、读书笔记、推荐书单)
书到用时刚刚好:将一本书读到极致是什么样的体验(做书摘、做读书笔记、整理思维导图)、书摘等资料的加工(想看的时候回顾一下、在其它领域需要时,能被检索出来)、结合分类和标签对书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按内容建立笔记本组、建立以书命名的标签、建立扩展标签)
3)多媒体管理系统
图片在印象笔记中的存储方式: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保持工作灵感、通过电脑客户端保持截屏
与云相册结合管理相片:相片的存储
声音和视频
4)家庭管理系统
建立个人医疗档案:管理个人病例、存储病例、为自己和家人建立健康日志
说明书管理系统:扔掉物品的外包装、各种大小家电的使用说明书、购买各类家电和大件物品的收据发票、为家电信息建立一个收获服务表单
实用信息管理:为各类证件建立电子备份、个人品牌基本信息(个人简历、常规信息)
五、建立个人任务管理系统
1、关于任务管理
1)任务的定义
处理多任务
2)任务的组成
行动清单:明确任务的第一步行动、为任务建立行动清单
3)任务管理的三个关注层面
工作流:将任务分解为行动、进行的任务资料存储在指定地点
2、专注当下工作流
1)纸质资料与电子资料的管理
排除一切杂念的任务工作流
2)用印象笔记管理任务工作流
管理行动清单:利用提醒功能进行提示
管理任务资料:对普通任务建立&当前任务笔记本组&、为复杂和常用的任务单独建立笔记本组
高效方法:即时通信工具(微信公众号&我的印象笔记&、使用合并笔记功能、使用第三方客户端【IMemo、Textev】)、邮件管理(使用印象笔记&发送邮件到&邮箱、通过邮件共享笔记)、通过协同工作管理工作任务(共享笔记、工作群聊)
3、建立个人经验库
1)任务完成后的行动后的反思
2)任务资料的加工与组织
用印象笔记中启发工作流和经验库
使用分类和标签对笔记进行管理
3)纸质资料电子化
对不在用的资料果断丢弃
纸质资料电子化
4)从工作流到经验库
为笔记添加标签:任务名称标签、扩展标签
5)建立常用工作模板
建立标准流程(SOP):标准化清单需要不断完善、不用太复杂、流程要建立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
建立常用资料库:标准化工作区
六、记录你的人生轨迹
1、记录,看的见
1)记录有助于提高意志力
2)记录帮助明确下一步行动
3)记录帮助不断记录经验
经验的累积与行动后反思
收集任务资料
2、记录的几个层面
晨间日记:以天为单位的记录
时间日记:以小时为单位的记录
周回顾:以周为单位设置检查点
3、晨间日记
1)小日记大梦想
为什么要写晨间日记:弥补遗憾、记录展望
2)九宫格晨间日记
今天是什么日子:基本信息
有理想才不会变咸鱼:月度整体目标、本月日程、任务清单
先吃掉哪些青蛙:最重要的事情
财务状况:记账、理财
成功日记(感恩日记、心情日记):成功日记是自我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人脉链接:家庭、人脉、社群
工作、学习、创意:工作、学习、创意
健康和饮食:健康与运动、饮食
坚持比天赋更重要:承上启下的九宫格(今日、今日与昨日、昨日)
3)图文并茂的晨间日记
用印象笔记来记日记:多终端,云同步、图文并茂,格式丰富、利用搜索和标签
适合手机使用的九宫格:列表形式、发挥想象,日记更丰富
每天记录晨间日记的方式:为晨间日记建立笔记本、没有(或每周)建立一个模板
4)用标签组织一辈子的晨间日记
用标签组织晨间日记:为什么使用标签(标签数量多、标签可以嵌套、标签比较灵活)、晨间日记笔记本(当前晨间日记、存档晨间日记)、一篇晨间日记的构成:命名+标签(笔记名、&年月&标签、&月日&标签、&纪念日&标签)、思路扩展、标签的组织整理(按年归类、按月归类、按纪念日归类)、当那天来临时在添加标签
通过标签回顾一生的日记:回顾为我们明确下一步行动(人脉、健康、创意)、第一次为晨间日记加标签
5)我的日记我做主
日记是一个探索和发现自我的过程:通过写成功日记,越来越关注内心感受、可能的困惑,可能随时被解决
我的日记我做主
4、时间日记
1)时间都去哪儿了
记录时间消耗的意义
诊断时间的消耗,指导下一步行动:记账理财、记录时间开销
时间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给自己想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如何成为一本书的作者、记录你的每一步投入
2)记录时间日记的方法
&两类时间&和&两类工作&:被他人占用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忙人&和&拖延症&、&创造性工作&和&事物性工作&;充分利用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几个关键点:做好计划、保持专注、更新进度
不同类型的时间记录方法:以小时为单位记录时间日记、以工作任务为单位记录时间日记、通过时间日记记录梦想清单
用标签组织时间日记:时间日记和晨间日记组合、单独为时间日记建立笔记、以任务为单位的时间日记
1)周回顾的作用
促进目标达成
2)周回顾都做些什么
零态清爽:清空收集箱、电子邮件、手机相册、默认笔记本、电脑桌面
状态跟进:日程表、检查任务清单、检查任务完成比例
保持更新:阅读本周日记和时间日记:制订下周计划(上一周总结、下一周日程)、经验库及知识体系盘点、展望未来(目标、第一步行动)、大脑清扫(需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未完成的事情、好的灵感和点子)、执行固定栏目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详细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源:申永祥博客,(QQ:)原文地址:
声明:博客内容除标记原创字样以外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印象笔记 - 留给你的空间相关文章阅读更多:
印象笔记 - 留给你的空间精彩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奈尔笔记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