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三年级上册数学题题,求解

《最强大脑》上周玮的3道数学题,应该怎么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最强大脑》上周玮的3道数学题,应该怎么算?
周玮是被骗子利用的吗?被方舟子质疑的周玮,真是靠记忆速算的吗?
正常人如何徒手开平方?周玮在《最强大脑》上的3道数学题到底有多难?
周玮在《最强大脑》上的3道数学题到底有多难?普通人有没有可能不借助任何工具来计算呢?本文想说明的是,其实普通人借助已经得到公认的数学方法和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完成很复杂的计算。
本文作者:antares
周玮在《最强大脑》上速算的3道数学题,换成是你这样的普通人,要怎么算才能更快一点呢?图片来源:《最强大脑》
被诊断为学者症候群的周玮,在《最强大脑》上速算了3道复杂的数学题,一时间成为焦点。有人惊叹,有人怀疑,感兴趣和看热闹的人们都想瞧瞧这里面的究竟。周玮到底是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的?是靠死记硬背还是靠独特的大脑?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他本人才能够确定了。(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对他的解析,参见《》)
本文想说明的是,普通人没有功能非同一般的大脑,不能自创别人看不懂的数学方法,其实也可以借助已经得到公认的数学方法和自己的努力,完成很复杂的计算。(编辑注:本文包含大量指数格式,在手机客户端无法正常显示,请多多见谅。)
周玮速算的3道题。
最简单的题最需要心算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道题:
这道题看起来最简单,但恰恰是3道题中最需要心算能力的。乘方的速算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最笨蛋的就是直接心算。
直接心算这个方法很笨拙,先计算 62得到36,再计算 63 = 36×6 = 216,接着计算 64 = 216×6 = 1296,以此类推,直到计算出613为止。虽然笨,却直观。它更适合位数较少的幂计算,并且在幂底为个位数的时候,不断心算乘法对记忆存储数据要求较小。当幂底超过个位数时,这个方法就不太合适了。
因此,我们来介绍一个简单易上手的计算方法。
首先第一步,把 613 拆开计算
613 = ( (63)2)2×6
63是个口算级别的题,对数字敏感的人可以脱口而出216。于是题目接下来变为
(2162)2×6 =?
计算 2162 比计算 63 要稍微难一些,但也还算简单,利用 (a+b)2 =a2+2ab+b2 可以把这个计算简化。
2162 = (200+16)×(200+16) = ×2+256 = 46656
接下来是最困难的一步,是计算 466562,进入五位数乘法的范畴,如果完全不靠纸笔记录,那需要你具有一定的数字记忆与存储能力。
首先还是利用公式进行拆分,拆分的原则是拆分出的有效位数尽可能接近,比如把 46656 拆分成 4×104+6656 就不太合适,更好的拆分方式是 46×102+656。这样在之后的计算中会略微容易一些。
466562 = ()×() = 462××46×2×2
这步也很直接,这里分别展示一下每个部分的速算方式
462 = (45+1)×(45+1) = 452+90+1
注意,(10x+5)2有一个非常好用的速算公式,我们把这个式子拆开看一下:
(10x+5)2 = x2×102+10x×5×2+52 = (x2+x)×102+52 = 100x(x+1)+25
记住这个公式,对速算很有帮助,之后我们也会反复利用这个公式来进行计算。
452 = 4×(4+1)×100+25 = 2025
462= 2025+91 = 2116
第二部分的速算方法,是不断地在计算过程中拆出 10 的幂次数,具体过程如下(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也许你有更熟悉的方法来加快计算):
656×46×2 = 656×92 = 656×(100-10+2) = +1312 = 12 =
最后计算6562,同样利用刚刚介绍的公式:
6562 = (650+6)2 = 6502+650×6×2+36 = (6×(6+1)×100+25)×100+ = 0+36 = 430336
得到这几部分的值之后,继续计算加法就可以得到:
466562 = +336 =
最后一步没什么很特别的方法,还是直接心算比较方便:
看起来过程很多很繁琐对不对,但是其实当中的奥义只有两条:
反复对复杂的数字进行以0结尾或者以5结尾的拆分;
利用各类公式来简化计算。
虽然方法好掌握,但你现在可能还达不到一下子就算出来 613 是多少的地步。利用这些方法,轻松计算出 65、66、67 问题不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说达到周玮的速度,超过大多数人的笔算速度与准确度并非难事。
需要注意的是,速算方法并没有最优一说,挑选自己记得住的与擅长的计算方式,才是最好的。
上述方法是计算精确值的,如果只是估计个大概,那又会简单得多。
lg(6) = lg(2)+lg(3) = 0.301+0.477 = 0.778
lg(6)×13 =
计算1010.1约等于1010 =
这个误差为 30%,不过数量级上是准确的。如果需要更加准确的估算,则是计算 1010.1 = 1010×100.1,假如你恰好记得 100.1 = 1.26 ,那最后的估算值就是 。误差一下子缩小为 3.5%,已经算比较准确的估算了。
如果你对对数不太熟悉的话,还有另一种估算法。首先,我们把 63近似为 200,然后重复上面的步骤:
(63)2=4 0000
((63)2)2=16
6×((63)2)2=96 ≈100
在需要计算数量级的时候,这个精度是够的。
在进行这种大数计算的时候,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的e代替末尾的一系列0。比如,最后一行可以读成 96e8≈1e10。事实上,这可以看作是对对数的一种应用,但是在脑子里计算的时候会简单很多。
如果对这个精度无法接受或想要确认误差的话,可以从误差来源判断:主要的误差来源于把 216 近似成 200 的时候带来了 +8% 的误差,然后这个 +8% 的误差被平方了两次,所以误差变成了 8%×4 = 32%。因此进行误差修正后,就会得到 1.32×1010 的结果。你大可以对最后一步,把 96 近似成 100 带来的 4% 误差,也纳入考虑,那样就会得到 1.28×1010 的结果。无论是哪种结果,和准确值的实际误差都是 2% 左右。
看似吓人的开高次方,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再来看第二道题:
实际上,对于一个普通人,不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完全以手动方式求一个很大数字开n次方根,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只需要依靠加减乘除和一些简单的对数计算法则就可以。
依然以周玮的这道题为例,首先
6345数字太大,不妨近似一下:
根据 10&13.9&24,可以估算出lg(13.9)介于1到1.2之间。
所以 13.9 的 14 次方根的对数值,应该是比0.1小一些(实际上是在0.07-0.08左右)。于是, 的对数,就应该比1.1小一些。
如果利用之前写过的 100.1≈1.26,可以得到 & 101.1 ≈ 12.6。准确的值肯定小于这个数字。
另外一种做法是通过试乘法计算。由于这个题目给的数据范围,我们几乎一定可以把答案的范围限制在 10-13 左右。所以如果只需要一位精度,那么我们可以试着去估算 1.1,1.2,1.3 这三个数的 14 次方,并和给定值进行比较。如果需要更高位精度的话,这种做法就略显无力了。
至于节目中第3道题,也是类似。
首先将整个算式转化成对数,首先提出一个10,把式子变成:
这时需要估算lg(3.2),即:
lg(3.2) = lg(32*0.1)=lg(32)+lg0.1=lg(2^5)+(-1) = lg(2)×5-1
于是,上面的这个式子就变为:
lg(2)×7+(lg(2)×5-1)/13+1 = 0..)/13+1 = 3.147
最后计算103.147 = 1000×100.147。后面这部分可以粗略估算为0.147是lg(2)的一半,所以最后的结果是 ,再乘以1000等于1400左右。
没有计算器,没有对数表,也没有超强的大脑,只要对于精确度要求不是很苛刻,徒手计算出一个巨大数字的次方根完全可能。并且,这样的方法不止一种。即便如此,想要快速报出答案,一些必要的练习还是免不了的。只可惜,现代数学研究几乎不需要这种速算能力了。
心算能力在现在这个设备与技术齐全的时代来说,更为主要的用处是对构造出的公式进行初步的估算和简单的合理性验证。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使用计算机更简单。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
两列火车相隔 200 公里,各以每小时 50 千米的速度相向而行。一只苍蝇从其中一列前端出发,以每小时 75 千米的速度,在两列车之间来来回回飞个不停,问:直到两车相撞,苍蝇飞过的总距离是多少?
这当然是一道级数求和的题。但它有另一个巧妙的解答:既然两车相隔200千米,每小时各行驶 50 千米,它们要过 2 小时才相撞。所以,苍蝇飞了2小时,因此它必定飞了150千米。你看,换个方法,万事大吉。
传说在一次晚宴上,一个年轻人碰到冯·诺依曼,也问了他这道题。冯·诺依曼沉吟几秒后回答:“哦,当然是150千米。”年轻人被小小震了一下,心想冯老师果然大牛,于是拍起了马屁。“啊,冯老师果然高明,一下就想到了时间乘以苍蝇速度的方法。”冯·诺依曼答道:“什么?我求了级数之和。”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学硕士
46^2没必要再拆分成45+1,如果想做速算,100以内的平方和立方都是必须要背会的常识说白了就是把更多的基础运算过程变成长时记忆存储在大脑硬盘里从而空出更宝贵的工作记忆也就是缓存来执行较复杂的运算对于周玮的个案更宝贵的意义在于研究其速算时的大脑工作原理对比其与智力正常的经过训练的同等效率的速算高手脑区活动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人脑的机制而不是以所谓的特异功能打假的旗号自作聪明地给出一些所谓的解题思路不是针对这篇文章只是在知乎和微博上看到很多自以为是的逗逼顺路感慨一下而已
翻译爱好者,MOOC学习者
最后看哭了……尼玛考试的时候一道级数题可以把我卡死在那……
真要避免“作弊”(且不说有技巧不等于作弊),那就搞大整数的素因子分解啊。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263)
最后才是正片来自
最后亮来自
果壳网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
引用文章内容:传说在一次晚宴上,一个年轻人碰到冯·诺依曼,也问了他这道题。冯·诺依曼沉吟几秒后回答:“哦,当然是150千米。”年轻人被小小震了一下,心想冯老师果然大牛,于是拍起了马屁。“啊,冯老师果然高明,一下就想...冯大师。。
翻译爱好者,MOOC学习者
最后看哭了……尼玛考试的时候一道级数题可以把我卡死在那……
果壳网副主编
被最后的故事亮瞎。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最后的故事最亮。。。也可以是他之前听说过。。。
最后。。。来自
最后一道题曾经是一次寒假数学作业,我竟然没想出来简单的做法。。。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引用 的话:最后一题 也可以先求 ln(2^7) = 7ln 2 = 2.107 其它的差不多。。。 原评论我已经删除了如果已知 ln 2 = .301(好吧 约等于) 但是看被开方的数大约是 32e12 对 10 对数 就是 13.505 除以 13,就是 1.0391.039 + 2.107 = 3.146, 约 3.1510^3.15 = 1000*sqrt(2) = 1414...要求两位有效数字,就是 1.4e3以上纯扯淡,请勿当真,否则后果自负。
完全不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简直是残害我的心灵
这孩子挺可惜的 出生的环境不好
第一题的解题思路和我一样!来自
果断瞎来自
蒼蠅那個是當年五年級的寒假作業題。。。
最后给冯老师跪了。。
乘到4个6我就必须用手划拉竖式了……拉低果壳平均智商啊哎
心理学硕士
46^2没必要再拆分成45+1,如果想做速算,100以内的平方和立方都是必须要背会的常识说白了就是把更多的基础运算过程变成长时记忆存储在大脑硬盘里从而空出更宝贵的工作记忆也就是缓存来执行较复杂的运算对于周玮的个案更宝贵的意义在于研究其速算时的大脑工作原理对比其与智力正常的经过训练的同等效率的速算高手脑区活动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人脑的机制而不是以所谓的特异功能打假的旗号自作聪明地给出一些所谓的解题思路不是针对这篇文章只是在知乎和微博上看到很多自以为是的逗逼顺路感慨一下而已
数学考个位数字语文考个位数字英语考个位数字地理考个位数字历史考个位数字政治考个位数字物理考个位数字化学考个位数字反正各科都没超过十位数字的路过
眼科学博士
所以应该找一些不可『作弊』的题目,各种NP-hard的应该很多吧。比如挺大的矩阵求个逆啥的
眼科学博士
引用 的话:6^2没必要再拆分成45+1,如果想做速算,100以内的平方和立方都是必须要背会的常识说白了就是把更多的基础运算过程变成长时记忆存储在大脑硬盘里从而空出更宝贵的工作记忆也就是缓存来执行较复杂的运...不同算法的速算,也许对应的神经机制不同,作为测试的选题确实应该是使用证明为NP hard的问题。这样发SCI比较有说服力。还可以测试问题规模增长时,计算天才们所需要的时间消耗。从生物学角度证明或者证伪P=NP
弱弱的问一句,那用级数和该怎么求
真要避免“作弊”(且不说有技巧不等于作弊),那就搞大整数的素因子分解啊。
引用文章内容:log(6) = log(2)+log(3) = 0.301+0.477 = 0.77log(6)×13 = 0.77×13 = 0.11×91 =10.10.301+0.477更接近0.78而不是0.77,0.77*13应该等于10.01不过这两个error好像恰好抵消掉了,所以结果没有错的离谱。(学小学奥数的时候就已经把 7*11*13 = 1001 记得烂熟了...这可是与 37*3 = 111 齐名的式子啊...二者合体后还会有 3*7*11*13*37 = 111111)
所以 13.9 的 14 次方根的对数值,应该是比0.1小一些(实际上是在0.07-0.08左右)。于从这里开始就看不明白了,高中对数知识全忘记了求热心解答
引用 的话:0.301+0.477更接近0.78而不是0.77,0.77*13应该等于10.01不过这两个error好像恰好抵消掉了,所以结果没有错的离谱。(学小学奥数的时候就已经把 7*11*13...这里懒了。把0.778写成0.77……
建筑学专业,分形艺术小组管理员
没看过那个节目,开这么十几次方初中时干过
眼科学博士
对被试应用不同规模的NP问题,记录不同规模时的解答时间。比如N位整数的质因数分解,分别给出N=N1,N2,N3,N4....位数的正整数,请被试计算质因数分解,测量计算时间T=T1,T2,T3,T4...计算时间T包括,输入时间t_in,输出时间t_out,和计算时间t_c。其中输入时间t_in,输出时间t_out应当是和问题规模线性相关,而计算时间t_c另算。T=t_in+t_out+t_cT=k1*N+k2*N+f(N)T=k*N+f(N)描个图就知道P和NP了。当然可能只有极少数的大脑具有这样的可能。可以写科幻小说了。如果能够教会被试HASH的算法,也许可以有人脑矿机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车过河交渡费3元,马过河交渡费2元,人过河交渡费1元,某天过河的车和马人数比为2:9,马和人数比是3:7,共收过渡费945元,求这天渡河的车马和人的数目是多少?
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加十一分之二,把一块长6分米,厚1.2分米的冰融化在一只底面积
车过河交渡费3元,马过河交渡费2元,人过河交渡费1元,某天过河的车和马人数比为2:9,马和人数比是3:7,共收过渡费945元,求这天渡河的车马和人的数目是多少?
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加十一分之二,把一块长6分米,厚1.2分米的冰融化在一只底面积8平方米的圆形储水桶里,桶里水高与桶高比是4:5,求圆柱形储水桶的高。
甲乙两人从东西两城同时相向而行,甲行了全程的十一分之五,正好和乙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行全程需要五又二分之一小时,求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这题没有选项的情况下用数学解是相对比较复杂的。
而且不用方程还真不好解:
只解出A的:X
只解出B的:Y
只解出C的:Z
解出AB的:U
解出BC的:V
首先声明,本人不是教师.
回想起我的初中时代,真想对想出这个问题的人大骂,否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已经大大的落后于现在的教育速度了.
一,可以肯定,这个点位于BC两...
 |a² ab b²|
= |2a a+b 2b| 第1列减去第2列、第2列减去第3列
 | 1  1  1|
 |a²-ab a...
∵f(x)=x^3+bx^2+cx+d
∴f'(x)=3x^+2bx+c
∵函数f(x)=x^3+bx^2+cx+d的图像过点P(0,2),
∴2=0^3...
答: 这个完全看你运气了.
为了安全考虑,最好不要怀孕.
不排除怀孕生生下健康宝宝的可能.
我们家装修后4个多月,我就怀孕了.我女儿非常聪明健康.
但也有不好的例子.
答: 初三的数学不得比较好
答: 行,那个计算器功能很多的,只要你把说明书上的那些功能都会了,就OK了。。。
答: 不好是可以的,但是要及格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暑期解题APP软件盛行 十道数学题仅能对三个
记者用手机拍摄题目,之后上传至“学霸君”APP 摄/法制晚报记者 平影影暑假作业来袭,不少学生开始寻找“帮手”。一些软件公司趁机推出解题APP,称“把不会做的题拍照上传即可获得正确答案”。《法制晚报》记者昨日体验发现,一款名为“学霸君”的拍照解题APP答题准确率仅为30%。据一名软件工程师透露,“拍照解题”只是利用简单的图片解码及搜索技术,除非网上有原题和正确答案,否则很难答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软件公司频繁推出此类解题软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养潜在客户,从而争夺教育培训类软件的市场份额。发现帮学生“偷懒”解题神器走红近日,有软件公司在京城部分中小学附近贴出广告,推广其移动搜索中的“拍照解题”功能,称只要把题目拍成照片上传即可获得正确答案,引起关注。“一有问题就用软件找答案,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以后遇到难题也懒得去思考了。”初一学生家长张女士说。昨日,记者在豌豆荚、360手机助手等APP市场发现了大量作业辅导类软件,如“作业帮”、“问他作业”、“作业神器”、“学霸君”等,下载量都超过万次。记者翻阅这些APP的评论,发现至少有八成用户是学生。记者随机选取数款APP试用,发现它们的解题方式各不相同。有的APP类似论坛或者聊天室,用户可把不会做的题拍照上传,等待其他知道答案的用户给出解答。还有部分APP则是在收到题目照片后直接在网上搜索,即时给出答案。体验“秒答”十道题“学霸君”仅对仨解题神器是否真的这么神奇,每次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呢?记者随后试用多款APP发现,需要人工解题的APP,上传照片后往往没有答案或者需要等很久才有人给出答案,实用性不强。而拍照解题类APP虽然能够即时给出答案,但这些答案并不靠谱。以“学霸君”为例,其自称“你把作业发给我,我把答案秒给你”、“包含全国各类初中、高中课题教材90%的题库”。安装“学霸君”后,记者以京城某专业辅导机构提供的一份小学六年级数学测试题进行了体验。记者分别对10道数学题进行拍照并上传,之后“学霸君”为每道题提供了5组答案,部分答案只有结果,还有部分答案中给出了原题和解题过程。结果显示,10道题中只有3道题给出了正确答案,且这3道题也仅仅是5组答案中有1组正确。这意味着在总共50组答案中,只有3组正确。部分解题软件下载量名称 累计下载量 基本功能作业神器 1.4万次 上传题目照片,即时给出答案学霸君 11.9万次 上传题目照片,即时给出答案问他作业69万次 上传题目照片,等待其他用户给出答案作业帮 115万次 上传题目照片,等待其他用户给出答案追访“神器”不神奇只为抢市场记者查询了解到,“学霸君”的开发者为上海谦问万答吧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多次联系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未有回复。今天上午,软件工程师陈先生透露,所谓的“解题神器”原理非常简单,“先利用图片解码技术,把照片中的题目解码成文字内容,然后在互联网上或者软件开发商的题库中搜索相关题目的答案。”陈先生表示,若网上已经有原题,则能搜出正确答案。否则最多只能搜索出有相同关键词的题目,很难得到正确答案。他介绍,图片解码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得非常广泛,“比如我们用支付宝为信用卡还款时,可以选择拍照绑定,把信用卡拍照后上传,卡号就会被读出来。还有很多智能名片软件也是采取这种技术,非常简单。”对于目前“解题神器”软件的走红,一位移动互联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教育培训类软件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多数解题软件现在不附带广告,但这并不表示它们不会追求利益。软件公司借助这些软件,先行吸引大批中小学生作为潜在客户,可以为公司未来的产品推广打出知名度,从而引发更多下载量,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该人士说道。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xylony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3道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99%人答不出来(附答案) —【世界之最网】
当前位置: >
> 手机访问:3道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99%人答不出来(附答案)来源:时间:编辑:admin最记录:数学的高深莫测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用常人思维能够解开的,前有《》,今天给大家带来3个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说它坑爹,还不如说是往往看起来很简单的数学题,却需要我们用非常规思维去解答,下面来看看这些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相信我你一个也做不出来。
1、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添加直线
下面这个是中国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题,据说99人都答错了或者根本觉得不可能完成,在下面这个图形里,你只能添加一条直线,使这个图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
你先花点时间慢慢思考解答,记住要用非常规思维去看待这个世上最坑爹的数学题,答案在第二页。
2、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火柴棍
看下图,这是由8跟火柴棍组成的2个四边形,要求是在只移动两根火柴棍的情况天,让其变成一个四方形,火柴棍不能折断。也不能弯曲,同上面第一题,要不按常理出牌哦!
先研究一下,实在不行的话,去第二页查看答案。
3、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走格子
下面这幅图里是由16个格子组成,问题是:从起点到终点,不重复走完所有的格子,不能斜着走,更不能走出方格,该怎么走?
觉得是不是很简单,赶快试一下发现根本走不通,不要用常规思维去走格子,自己先研究一下。以上三道史上最坑爹的数学题的答案都在第二页,实在解答不出来的去第二页找答案。 1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本月排行★卡灵顿事件指的就是太阳风暴事件,卡灵顿是19世纪英国时期的...
★开普勒-22b是人类在探索 第二地球 时所发现的一个系外行星,与...
天文之最推荐
天文之最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趣味数学题40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