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一般都发源于大两河流域人类起源元谋人生活在哪个大两河流域人类起源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
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
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
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
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
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
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
七十万年。 5、
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
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
洞穴,巳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
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
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
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
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
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
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 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
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
药。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
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
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
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3、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治黄河水成功。尧、
舜、禹的传说主要反映了禅让制,禅让制是部落推举部
落联盟首领的民主制。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
意义: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发展与沿革。考古发掘为人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古代传说为人们提供了第二手资料。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
产”。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这里。我国山西省古城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文物古迹时,
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冲突有: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能源开发等。
保护文物古迹的意义有:能使我们了解历史获取第一手资
料,让我们对过去的有更多、更详细、更准确的认识。
所以保护文物古迹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第二单元
17、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18、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建立者和古文明发祥的流域。 19、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大江大河灌
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
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蛋壳黑陶杯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蛋壳黑陶反映了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 20、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几十个小国,这
是最早国家的出现。公元前15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在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21、西亚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被称为“新月沃土”,公元前35
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居民主要是苏美尔人,还有希伯来人,希伯来人是犹太人的祖先。两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22、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上,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
出现城市国家。印度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棉花。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印度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巴基斯
23、公元前1600年后商灭夏,在商汤的统治下强大起来,成
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4、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
第1页/共5页
寻找更多 ""关于河流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B.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主要考虑河流的特点C.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D.流域的经济效益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关于河流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B.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主要考虑河流的特点C.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D.流域的经济效益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5月模拟测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四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过高,是因为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跨流域调水2.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浪费更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3.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水资源春夏多,秋冬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广东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和海南岛轮廓图,回答7~11题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较大差异 B.国家给予这三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C.这三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基础有一定差异D.三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资源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2.广东西部沿海和海南岛都是重要的北运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热量&&&&&&&&&&&&&B.交通、热量C.市场、水分&&&&&&&&&&&&&D.交通、水分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4.海南岛的制糖和制盐工业都很发达,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A.消费市场&&&&&&&&&&&&&&&B.原料产地C.科学技术&&&&&&&&&&&&&&&D.能源基地5.关于我国海岛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南岛和台湾岛的淡水资源丰富,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很小B.目前,我国主要海岛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加工利用C.保护好海南岛中部山地植被,对全岛水资源供应至关重要D.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海南省始终限制发展重工业&
科目:高中地理
读广东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和海南岛轮廓图,回答下面试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较大差异
B.国家给予这三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 C.这三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基础有一定差异 D.三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资源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 广东西部沿海和海南岛都是重要的北运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热量&&&&&&&&&&&&& B.交通、热量 C.市场、水分&&&&&&&&&&&&& D.交通、水分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海南岛的制糖和制盐工业都很发达,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科学技术&&&&&&&&&&&&&&& D.能源基地 关于我国海岛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岛和台湾岛的淡水资源丰富,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很小 B.目前,我国主要海岛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加工利用 C.保护好海南岛中部山地植被,对全岛水资源供应至关重要 D.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海南省始终限制发展重工业
科目:高中地理
关于河流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B.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主要考虑河流的特点 C.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D.流域的经济效益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之源_中国气象局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2012专题>世界气象日>水>大河流域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之源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日16:44分享到:
黄河壶口瀑布
&&&&& 人类的繁衍及其文明兴衰无一不倚赖天气、气候和水资源环境。在适当的天气、气候条件下人类活动才能顺利开展,也随其而调整。水是润泽万物生长的养料,天气、气候剧烈变化引发的水的泛滥或缺乏也在激荡着人类文明的波涛。&&&&&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便是这种依存关系的最好映证。根据考证,古代农业以一年生的粟、黍作物为主。古埃及、位于埃及东部偏北的古巴比伦以及古印度的气候条件近似,都非常有利于小麦等粟、黍作物的生长。
(责任编辑:韩青)
&&精彩热图
气象服务热线:400- 中国气象局总机:
网站值班电话:010-:00-17:00)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Service Unavailable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聚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原因:1有充足的水源供生产和生活
2大河流域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利于种植农作物
3流域远离森林 可以保护部落
4开阔的地形利于部落的发展壮大
5光照充足,气候适宜,适合居住和生产
6沟通便利,利于部落内人们的交流往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印度的发源流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