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测试用例包含哪些要素编写必备要素

高考议论文写作实用技法指导与训练:用例须“三有”
来源:  14:47:33 【】 
  实用技法之五:用例须“三有” 【一技】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论证手段,如何更好的发挥举例论证的作用呢?我们认为要做到“三有”,具体就是: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例后有分析。本次技法介绍的是前两有。 一、例前有导语。就是在举出事例之前要有观点和事例的联系的话语,不能在观点之后直接的很突然的举例,造成了内容的不连接,语言的不流畅,所以在举例之前要有一两句简短的过度语,让观点和例子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下文: 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样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如果人们不能多角度多方面统筹看待问题,同样会闹出笑话。一家纺织公司新进了一种布,当拿到董事会桌子上时,桌子东边的人说它是红的,而西边的人说它是黄的。当桌子两边的人互换座位以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刚才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只看到了布的一方面。其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多角度看问题的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个角度看问题的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总是自己欺骗了自己。 本段第一句是观点句。第二句则是一个过渡句,有了这一句就使观点和事例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不会使人觉得举例很突然,全段就形成了整体。 二、叙例有方法 (一)单个材料的叙述:剪裁取舍、概括叙述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例 的确,语言是伟大的,它能如阳光般把人与人之间那座沟通的冰山融化;它能如的谐的音符般把冷漠孤寂的心唤醒;它能如湿润的春雨般滋润人们之间的感情,让它更加坚固,更加深厚。 钱钟书教授曾这样婉约地拒绝一个很想跟他见面的:“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味道很好,你会想去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吗?”这是一句多么巧妙的语言,它既不失幽默又表达出了自己拒绝来访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没有使钱教授与那位的沟通陷入僵硬与冷漠的气氛之中,相反它使那位更加敬重这位渊博的老人了。 德兰修女莱丝一生中曾挽救过很多处在得与痛苦中的人,当人们惊奇于为何她能通过个人这么小的力量挽救过些人时,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只是不断地用语言向他们表达我的关心,我的祝福。”就这样,凭着关爱的语言,莱丝打破了一道又一道沟通的铜墙,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她凭着语言去安慰那些受伤的心灵,让他们从痛苦中走出;在瘟疫泛滥的年代,她凭着语言去鼓励那些与病魔斗争的人们,让他们拥有勇气去战胜困难。 著有《人性的弱点》一书的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也是这样,他注重人与人之间语言的沟通,鼓励人们用语言打破隔阂,同时,他自身也停地给别人以鼓励以自信。 可见,语言的力量伟大的,它就如雨果所说的那样:“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它能化解一切误会,让人们更亲近。”的确,巧妙的语言拉近人的距离;鼓励的语言让自己和他人都更有自信;关爱的语言则使人间充满阳光! 广东考生作文《语言是风,沟通是帆》 这里都是叙述单个的事例,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把最吸引人的部分加以认真的叙述,使读者对事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二)多个材料的叙述:列举排比、简短有力采用列举的方式,一口气铺陈若干个事例,形成流泻奔腾的气势,这成为常用手法。 忙是省略号。四季在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暧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忙下去,当目标已达成,那么再找一个目标,继续这种忙,就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见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记载游玩;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以笔为刀和枪在不停地奋斗。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一直忙下去吧!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动的色彩。 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蜜蜂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因斯坦的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很大的成功;张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出世而让世人得以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地忙,而不是整天碌碌无为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人生的精彩篇章。& 上海考生作文《忙,不亦乐乎》 这两段都是事例排比的方式,使材料更丰富,内容更充实。 (三)叙述的变化:叙中带议,凸显事理 事例的使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把事例叙述完再举例,是常用的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边叙述事例边议论,形成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 这是“叙、议、叙”的形式。其中的“议”是再“叙”的铺垫。如: ①举世闻名不为名,屡建奇功不居功,这是一切学问家共同的道德品质。②……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遇到的第一道命题,就是要算计算“博士”和“学问”的分量,并且要在两者中间作出抉择。③“博士”对一个青年学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旦捞到手意味这什么,不说自明。但是为了应付“博士”论文的答辩,只能研究一两门学问,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接触的学科。这样做,得到的是“博士”学位,失去的是 研究“学问”的机会。如果放弃“博士”学位,能够更广泛的钻研科学知识,只有做,得到的是“学问”。④但是,他没有昏昏然,而以科学家求实精神,正确的得出了答案,说:“我来剑桥为了求学问,不是为得学位的。” 此例中的②是叙述,它交待了事件;③是评议,它是④的铺垫,由于议的作用,④所作的叙述得到了升华,从而紧扣了论点。 【一例】 就这样,岁岁年年 2007年广东考题《传递》 太阳把光明传递给了地球和月亮,于是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题记 春天,吹响了万物生命的序曲,润物无声,随后春把生命传递给了夏天;狂风暴雨,汪洋中生命经历了抗争,于是夏又把生命传递给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渐呈现出了金黄,成熟地弯下了腰,带着一种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传递到了冬天;风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动,即使到了最后,也要“化做春泥更护花”。这就是生命的传递,传递中的生命,在这里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更没有悲伤,就这样,岁岁年年。 传递是一种责任。 是谁让九州动容?李密在《陈情表》里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枕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我们有责任把它传递下去,天下孝悌,匹夫有责。站在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做到了呢?记得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细节。故事内容是,晚上妈妈给儿子洗完脚以后,又给婆婆洗脚,孩子看到妈妈的举动后立即也给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孝要勇于承担,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2006年,林秀贞,一个普通农民,一名共产党员。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孝”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一个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所以“孝”需要传递,一代又一代,这是责任。 传递更是一项崇高的使命。 是谁搅动了一江春水?是屈原站在汨罗江畔,那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抱石坠汨罗江。生命沿江而下,传递了两千多年的辉煌,于是我们听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豪言,更看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语。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显然,这种需要一代代人传递的民族魂就是“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虽然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但滚滚滔滔的长江、黄河,在经历了九曲十八弯后,仍然横亘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上,传递着先辈的爱国精神,我们不必为古人独怆然而泣下,因为此时的接力棒在我们手中,爱国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在升旗仪式中的铮铮誓言,应该就象孔繁森,象任长霞,象袁隆平,还有象在与洪水搏斗的勇士,象在与病魔斗争的白衣天使,象所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的人们。& 所以“爱”需要传递,一年又一年,这是使命。 风,把春的信息传递给了大地,于是有了万物复苏;爱,把情传递给了亲人,于是有了依依不舍;义,把道传给了生,于是有了舍生取义……就这样,岁岁年年。 【一评】 属于议论文,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范文。文章语言优美,抒情味浓,联想自然,议论透彻,逻辑严密,大气淋漓,容量丰富。显示了作者具有很强的写作功力。 作者行文时能紧扣话题来进行高远的立意。文章从生命的生生息息中,选择了什么需要“传递”和“传递”什么的问题,写出了自然界在传递,更写出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孝道的传递,对爱心的传递,结尾自然总结出了主题。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美传统和浩然正气,充分显示了作者具有很高的思想境界。 再次,文章拟题恰当、形象深刻,用“就这样,岁岁年年”作标题,意味深长。成功运用了两个小标题,层次清楚。引用较多,随手拈来,文采斐然。事例既有古代的,又有当今的,论述很充分。首尾呼应,结尾升华,排比有气势。两个段首设问句,启人思考,富有张力。 【一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个大花园里住着一个盲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这个花园。一年四季,花园里总是一片姹紫嫣红。一个过路人非常惊奇地观赏这漂亮的花园,不解地问盲人:“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根本就看不见这些美丽的花呀!”盲人笑了,他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第一,我喜欢园艺工作;第二,我可以抚摸我的花;第三,我可以闻到它们的香味;至于第四个理由,是因为总有像你一样的人从这里经过,会因为我美丽的花园而心情愉快!”盲人的花园是他精神的领地,苦心经营以后,他有了比花更美丽的理由。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理由”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1&&&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5:17:06)?&&( 13:38:30)?&&( 14:33:47)?&&( 14:31:44)?&&( 14:30:52)?&&( 14:26:48)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作文范文点击排行
作文频道最新更新
123456789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当前位置: >>
3章:用例图习题
第 3 章用例图习题一、简答题 1. 什么叫参与者,参与者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参与者也被称为活动者,是与系统发生交互的外部实体。参与者的特性有:1) 参与者位于系统的外部,不属于系统的内容;2)参与者与系统发生交互关系,交互关系主 要有:使用系统,启动系统,获取系统信息或给系统提供信息;3)参与者和系统之间存在 交互信息的接口,系统提供接口让参与者使用系统,或者系统
通过参与者的接口与参与者 进行交互。 2. 用例有哪些特性? 答:概括起来,用例有以下特性: 1)用例描述用户对系统的期望,被用于软件需求建模,一个用例对应于软件能够为 参与者提供的一项服务。 2)用例反映参与者与系统一次完整的交互过程。这个交互过程总是要耗费一段时间, 并执行一定的流程。流程的执行是参与者与系统的一段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输入到 系统的信息,以及系统反馈给参与者的信息。 3)用例的执行过程是系统为参与者的一次服务过程,这个服务就体现为系统提供给 参与者的功能。一个用例执行的完成,需要有确定的评价结果,这个结果表现为系统提供 给参与者的一项完整的功能。 4)用例是软件设计和测试的依据。 3. 用例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答:泛化关系,包含关系,扩展关系。 4. 用例叙述应该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包括:用例编号,用例名,参与者,前置条件,事件流,后置条件。 二、填空题 1. 用例图的要素包括(参与者) 、用例和(关系) 。 2.参与者的英名名称是(actor) ,参与者也被称为(活动者) 。 3.参与者的类型可以是(人) 、设备、 (外部系统)和时间。 4.用例的英名名称是(usecase) ,也被称为(用案)和(用况) 。 5.用例之间的关系有(泛化) 、包含和(扩展) 。 6. 执行用例之前系统所处的状态被称为 (前置条件) , (事件流) 被称为用例执行的流程。 三、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用例图作用的是( C ) A:展现软件的功能 B:展现软件使用者和软件功能的关系 C:展现软件的特性 D:展现软件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 2.下面( B )不属于用例图的要素1 A:参与者 B:包含 C:用例 D:关系 3.下面对参与者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是系统的一个实体 B:也叫活动者 C:在系统外部 D:与系统发生交互 4.下面( D )不属于参与者类型( ) A:人 B:设备 C:外部系统 D:交互对象 5.下面对用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usecase B:用况 C:使用情况 D:用案 6.下面不属于用例特点的是(B ) A:用例描述用户可见的软件功能 B:用例反映功能的不同抽象层次 C:用例反映参与者与系统一次完整的交互过程 D:用例是软件设计和测试的依据 7.下面不属于用例之间关系的是( A ) A:关联 B:泛化 C:包含 D:扩展 四、练习题 1.根据你的理解,把下面的用例图补充完整。2 答:修改后的图是:2.找出下图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改正确。答:3 3.宾馆客房业务管理提供客房预订、预订变更、客房入住、退房结帐、旅客信息查询几个 方面的功能。订房人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网络或面对面等方式预订客房。允许预订人根 据自己情况的变化更改预订信息。旅客入住客房前需要出示证件并登记,并要预交一定的 押金。旅客提交押金后,柜台工作人员将在电脑上登记旅客信息,分配房间,并打印旅客 入住单,旅客持入住单到指定客房入住。旅客离开宾馆前需要退房结账。旅客或宾馆管理 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旅客或客房的入住信息。建立该问题的用例模型。 答:4.因业务发展的需求,需要开发一个超市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的基本业务需求是: 1)对超市的所有货品信息进行管理,并能够及时更新货品信息。 2)供货商管理,提供供货商基本信息管理,供货商的货品管理,并能够及时更新供货 商信息。 3)订货管理,提供订货、取消订货、更新订货、付款、订货状态跟踪、订货信息查询 等功能。 4)销售管理,提供收款、打印收货单、结账、销售信息查询等功能。 试分析以上问题,并通过用例图描述该系统的功能。4 答:5 6 5.某学校要开发一个网上选课系统。该系统提供以下基本功能: 1) 建立课程:教务人员通过本系统建立课程信息 2) 课程维护:教务人员修改和删除课程信息 3) 安排课程:教务人员安排课程,课程的安排信息包括:周学时、授课时间、授课 老师、教室等信息 4) 调整课程:教务人员对已经安排的课程信息进行调整。 5) 课程浏览:用户可以浏览和查询课程信息7 6) 学生选课:学生登陆本系统,选择自己要修的课程。 7) 选课浏览:学生浏览自己选修的课程。 试分析以上问题,并通过用例图描述该系统的功能。8 9
3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3章:用例图习题 暂无评价 9页 免费 机械制图习题...第七章 图 习题与解答 一 判断题(y/n)ynny yynn y 1, 用相邻接矩阵法...11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习 1.选择题 (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7)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用 MUL 的图形符号建立系统的用例图。 第三章 选择...1章:概论习题 3章:用例图习题 6章:活动图习题 7章:状态机图习题 9章:构件...练习题 1.在一个订货系统中,采购员从供货商处订货,双方需要签订订单,一个采购...用例图例题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例题 一、 1、实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 (一) 确定系统涉及的总体信息 (二) 确定系统的参与者 (三)...第二章 一、填空题 1、用例图的标准关系有扩展关系、泛华关系、关联关系和包含关系。 2、用例图的组成有关系、系统、参与者和用例。 3、在 UML 中,用例用一...第3章 用例和用例图 18页 1下载券 第5章 用例图 31页 2下载券 第六章 ...U​M​L​建​模​,​用​例​题​的​绘​制用例...第3章 用例图 §3.1 用例图(Use-Case Diagram) . 用例图( ) 用例图:是参与者( 用例图:是参与者(Actor)所能观察到的描述系统功能视图. )所能观察到的描述...第5章 用例图 31页 5财富值 第3章用例和用例图 75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第5章 用例图 31页 5财富值 第3章用例和用例图 75页 2财富值喜欢...系统整体用例图 系统宿舍信息 留言 修改信息 游客 管理员 管理宿舍信息 写微博上传...第3章用例和用例图 75页 2财富值 第六章用例图 31页 免费 第五章 用例图 82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与技巧
 作者: ITPUB BLOG 编辑:
  【IT168 技术文档】  测试用例对测试来说,无非是一副实际的良药,就看测试者怎么对良药的处方的搭配和设计。对一个项目三要素来讲,时间上对测试的不允许,可能处方开的就会缩水,或者是治标不治本(功能点没有覆盖到或业务测试未被测试到)以上所说的是在没有明确的软件需求及设计规格文档的存在。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与技巧  严格来讲,测试用例必须要根据软件需求及设计规格进行设计,但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这两项文件常常缺失,在这种情况下,软件测试人员要如何设计测试用例呢?  这里有两种测试设计方法可选择,一个就是将几个项目列为主要模块,然后将不同的测试用例归纳于模块内。    设计方法一  这种设计方法不是以软件的设计规格作为出发点,而是将所设计的用例做归类。进行这样的测试,一样可以找出软件错误,但是这样的测试用例不易管理而且也无法提供给其他产品来使用。另一个方式是将产品依照产品功能特色切割成不同的模块,然后在不同模块下来设计测试用例。    设计方法二  虽然缺少软件需求文件或软件设计文件,我们还是可以使用自底向上的组合来组织软件的产品功能模块(如果一个软件没有需求那开发出来的软件就是最好的需求,对测试来说)。测试人员就要先将目前所进行测试的软件所具备的功能一一列出,之后再将功能相近的分类放在相同的组内,之后针对个别组来考虑是否够成为产品功能的规模。如果规模不足就要考虑是否结合其他的组来提升成为产品功能。根据这样的组合模式,就可以组成(用例设计方法二)所示的产品功能模块。
IT168企业级当前位置: >>
测试用例撰写练习题
<img src="http://bos./v1/docconvert8145/wk/04dedbb040dd921ee4d77b05c428e4ee/0.png?responseContentType=image%2Fpng&responseCacheControl=max-age%3D10&responseExpires=Tue%
2C%2022%20Aug%2%3A37%3A32%20%2B0800&authorization=bce-auth-v1%2Ffa1fa7cc8e%2FT14%3A37%3A22Z%2F-1%2Fhost%2Fdccffb9c1e4039fac775bc4a88aacc0ddf4e537ed4dbbecd1e7017&x-bce-range=0-&token=2beaac04f9557dac5cea6f2fd0f6ed5c004973ffc868b&expire=T14:37:22Z" style="width: 100%;">1.计算器测试用例 2.自动取款机取款测试用例 此用例完成用户利用自动取款机取款的全部流程,分为以下流程:插卡,输入密码, 选择金额,取款,取卡等操作。 事件流: 该用例在用户插卡之后启动 1. 系统提示用户插卡; 2. 提示客户输入密码信息; 3. 密码输入完毕后,客户选择“确认” ,向系统提交信息; 4. 系统验证客户输入的密码信息,确认正确后,进入选择系统主界面; 5. 用户选择取款选项; 6. 系统进入取款金额界面并提示用户输入金额; 7. 系统验证可以取款并输出钱款; 8. 系统提示用户取卡,操作完成。 基本流: 用户取款。 备选流: 1.用户密码错误 2.取款金额不符合要求。 前置条件: 用户必须插入正确的银行卡才能开始执行用例。 后置条件: 如果系统确认用户信息正确,成功登陆,则系统启动主界面,等待用户发送消息,进 行查询和取款等操作。 事件流 系统 用户 1 系统提示用户插卡 插入银行卡 2 提示客户输入密码信息 输入密码 3 如果密码错误,提示密码不正确,并返回到 2 4 如果密码正确,转入主界面 5 提示用户选择选项 选择取款选项 6 系统进入取款金额界面并提示用户输入金额 输入取款金额 7 如果金额符合则输入钱款 8 如果金额小于余额则提示取款失败并返回 7 9 如果金额不是整百则提示不符合规范,取款失败并返回 7。 10 提示用户取款 取出钱款 11 提示用户取卡 取出银行卡 测试用例: 事件 用户操作 覆盖等价类 系统反应 1 插入正确银行卡 功能测试 提示输入密码 2 密码正确 功能测试 进入主界面,提示用户选择 3 密码不正确 功能测试 提示密码错误 重新输入 4 输入金额&余额 功能检查 提示用户金额不足,重新输入或取卡 5 输入金额为 150 功能检查 提示用户取款金额不符和规范,重新输入或退出 6 输入正确金额 功能检查 输出钱款 7 用户未按时取款 错误处理 自动收回钱款 8 用户未按时取卡 错误处理 自动吞卡 9 用户按时取卡 功能测试 返回到主页面 3.实例:测试案例是以一个 B/S 结构的登录功能点位被测对象, 该测试用例为黑盒测试用例。 假设用户使用的浏览器为 IE6.0 SP4。 功能描述如下: 1). 用户在地址栏输入相应地址,要求显示登录界面; 2).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自动校验,并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3). 如果用户名或者密码任一信息未输入,登录后系统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4). 连续 3 次未通过验证时,自动关闭 IE。登录界面测试用例 用例 ID XXXX-XX-X X 用例描 述 系统登录 用户名存在、密码正确的情况下,进入系统 页面信息包含:页面背景显示 用户名和密码录入接口,输入数据后的登入系统接口 用例入 口 打开 IE,在地址栏输入相应地址 进入该系统登录页面 用例名称 系统登录测试用 例 ID TC1场景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备注初始页面显示从用例入口处进入页面元素完整, 显示与详细设 计一致TC2 TC3用户名录入-验证输入已存在的用户:test输入成功 输入到蓝色显 示的字符时, 系 统拒绝输入 输入数 据超过 规定长 度范围用户名-容错性验证 输入:aaaaabbbbbcccccdddddeeeeeTC4密码-密码录入输入与用户名相关联的数据:test输入成功 TC5 TC6系统登录-成功TC2,TC4,单击登录按钮登录系统成功 系统登录失败, 并提示: 请检查 用户名和密码 的输入是否正 确单击登录按钮 系统登录-用户名、 没有输入用户名、密码, 密码校验TC7系统登录-密码校验 输入用户名, 没有输入密码, 单击登录 按钮系统登录失败, 并提示: 需要输 入密码TC8系统登录-密码有效 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与用户名不一 性校验 致,单击登录按钮系统登录失败, 并提示: 错误的 密码TC9系统登录-输入有效 输入不存在的用户名、 密码, 单击登录 性校验 按钮系统登录失败, 并提示: 用户名 不存在TC10系统登录―安全校验 连续 3 次未成功系统提示: 您没 有使用该系统 的权限, 请与管 理员联系!????4.微软件的一道关于纸杯的面试题,请试写出测试用例 功能测试: 硬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装载能力:在杯子内分别装入少量的、半杯的、满杯的,看其装载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装载种类:1 开水(是否产生异味);2.温水; 3 冷水;4 冰水; 5 咖啡? 界面测试(GUI 测试): 1 看其形状、大小设计是否适合人方便拿起; 2 外观是否吸引人(广告嘛),赏心悦目; 3 带广告的图案沾水后是否掉色、模糊。 易用性测试: 1 看其形状、大小设计是否适合人方便拿起; 2 残疾人士用此杯去喝水的容易程度 3 杯子设计是否上大下小,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套在一起有效利用空间,在使用时也容易 拿开 稳定性测试( 24*7 测试):装入液体后记录其多久以后漏水 安全性测试:杯子所用的材料(包括纸基、涂层和广告颜料)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在内 外温度等环境因素下是否会与所盛各种饮料反应,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本地化测试:为国际化和本地化的需要,广告图案和文字是否在**、宗教和文化方面具有广 泛的适用性 对需求设计的测试:“如果是一次性杯子,能否标示已使用(比如变色)”和“杯子是否有 使用者标贴(多人使用时防止混淆)”5. 逻辑覆盖是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实现程序的覆盖,是设计白盒测试用例的主要方 法之一。以下代码由 C 语言书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void cal( int n ) { int g, s, b, if ( ( n & 1000 ) && ( n & 2000 ) ) { g = n % 10; s = n % 100 / 10; b = n / 100 % 10; q = n / 1000; if( ( q + g ) == ( s + b ) ) { printf(&%-5d&, n); } } printf(&\n&); } [问题 1](3 分 ) 请找出程序中所有的逻辑判断语句。 [问题 2](4 分) 请分析并给出分别满足 100%DC(判定覆盖)和 100%CC(条件覆盖)时所需的逻辑条件。 [问题 3](3 分) 假设 n 的取值范围是 0 & n & 3000,请用逻辑覆盖法为 n 的取值设计测试用例,使用例集 满足基本路径覆盖标准。 6. 输入三个数 a、b、c 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角形是一 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时。用等价类划分方法为该程序设计测试用例。 A.三角形等价类列表判定类型 一般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有效等价类 ((a&0) Λ(b&0) Λ(c&0)) (1) Λ (a=b V a=c V b=c) (1) Λ (a=b=c ) Λ 无效等价类 (a&=0 V b&=0 V c&=0) Λ (((a+b)&=c) V ((a+c)&=b) V ((b+c)&=a)) (2) (3) (5) (2) V (a!=b Λ b!=c Λ a!=c) (2) V (a!=b!=c) (6) (4)(((a+b)&c) V ((a+c)&b) V ((b+c)&a)) (1)根据上表组成的测试用例:三角形等价类测试用例ID 输入数据 abc 1 345 2 045 3 305 4 340 5 145 6 385 7 321 8 335 9 343 10 344 11 349 12 333 13 -1 0 1 覆盖测试用例 (1) (2) (2) (2) (2) (2) (2) (3) 输出结果 一般三角形 非(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4) (5) (6)非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非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程序的测试用例: 序号 测试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等边 等腰 任意 非三角形 零数据 零数据 负数据 负数据 遗漏数据 非 整数 非数字符 测试数据 5,5,5 4,5,5 4,4,5 5,4,4 3,4,5 预期结果 等边 等腰 任意9,4,4 4,9,4 4,4,9 No退化三角形 8,4,4 4,8,4 4,4,8 No 0,4,5 4,0,5 4,5,0 No 0,0,0 -3,4,5 3,-4,5 3,4-5 -3,-4,-5 3,4 3.3,4,5 A,4,5 No 运行出错 运行出错 运行出错 运行出错 (类型不符)B. 程序规定;输入三个整数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当此三角形为一般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时,分别作计算。用等价类划分方法为该程序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解:设 a、b、c 代表三角形的三条边。 1)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和隐含的对输入条件的要求: a) 整数 b) 3 个数 c) 非零数 d) 正数 e)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f) 等腰 g) 等边 2)列出等价类表并编号 3)列出覆盖上述等价类的测试用例,如下表7. 一道笔试题测试 notepad 的文件保存功能,就是 file/save 弹出对话框的功能,从那几个方面写测试用例8. 针对以下问题:某一种 8 位计算机,其十六进制常数的定义是以 0x 或 0X 开头的十六进制整数,其取值范围为-7f~7f(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如 0x13、0x6A、-0x3c。请采用等价类划分的方法设计测试用 例。 输入条件 开头字符 数值字符 数值字符有效等价类 由 0x 或 0X 开头 数字或 A―F 的字母 (1) (4)无效等价类 以字母开头 以非 0 数字开头 A―F 以外的字母 (2)(3) (5)≥1 个 个数(6)0个(7)数值≥-7f 且≤7f<-7f (8) >7f (9)(10)用例 1:0x7F, 用例 2:-0Xb, 用例 3:0X0, 用例 4:0x,覆盖等价类(1)(4)(6)(8) 覆盖等价类(1)(4)(6)(8) 覆盖等价类(1)(4)(6)(8) 覆盖等价类(1)(7) 覆盖等价类(2) 覆盖等价类(3) 覆盖等价类(1)(5) 覆盖等价类(1)(4)(10) 覆盖等价类(1)(4)(9)用例 5:A7, 用例 6:-1A, 用例 7:0X8h, 用例 8:0x80, 用例 9:-0XaB,2006 年上半年软件评测师试题及答案(下)试题一 (15 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基本路径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够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以下代码由 C 什语言书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void ReadPara( CString temp) { if ( temp == &&=&) m_oper.SetCurSel(0); else { if (temp == &&&) m_oper.SetCurSel(1); else { if ( temp == &==&) m_oper.SetCurSel(2); else { if( temp == &&=&) m_oper.SetCurSel(3); else { if ( temp == &&&) m_oper.SetCurSel(4); else m_oper.SetCurSel(5); } } } } } [问题 1] (6 分)请画出以上代码的控制流图。 [问题 2] (3 分)请计算上述控制流图的环路复杂度 V(G)。 [问题 3](6 分)请使用基本路径测试法为变量 temp 设计测试用例,使之满足基本路径覆盖要求。 试题二 (20 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针对某公司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负载压力测试,采用专业的负载压力测试工具来执行测试。系统采 用 Browse/Server 架构,服务器是一台 PC Server(4 路 2.7GHz 处理器,4GB 内存),安装的平台软件包括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ASP.NET,SQLServer2000。使用 2 台笔记本电脑安装测试工 具模拟客户端执行“登录”业务操作。 测试目标分别为以下两个: 第一,测试系统分别在 2M、4M 网络带宽下,能够支持用户登录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第二,测试服务器的吞吐量(即:每秒可以处理的交易数),主要包括服务器 CPU 平均使用率达到 85% 时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吞吐量和服务器 CPU 平均使用率达到 100%时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吞吐量。 本次测试的性能需求是:指标“响应时间”合理范围为 0~5 秒。 测试结果如下: 案例 1 网络环境:2M 带宽 客户端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指标 平均值登录响应时间3.391 秒虚拟用户数N/A每秒处理完成登录的个数11.897 交易/秒注:图中登录响应时间的纵坐标单位是 0.1 秒 服务器资源使用结果: 测试指标 平均值CPU 使用率78% 案例 2 网络环境:4M 带宽 客户端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指标 平均值登录响应时间4.795 秒虚拟用户数N/A每秒处理完成登录的个数13.447 交易/秒注:图中登录响应时间的纵坐标单位是 0.1 秒 服务器资源使用结果 测试指标 平均值CPU 使用率98%[问题 1](3 分)简述软件系统交易执行响应时间(“RT”,ResponseTime)的概念。 [问题 2] (3 分)分析案例 1 的测试结果数据;指出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需求时,系统能够承受的并发用户登录的最大 数量,并说明理由。 [问题 3] (4 分)分析案例 1 的测试结果数据,说明服务器 CPU 资源使用率是否合理,以及带宽是否是系统瓶颈,并 陈述理由。 [问题 4] (4 分)分析案例 2 的测试结果数据,说明服务器 CPU 资源使用率是否合理,以及增加带宽是否是提高系统 性能的有效方法,并陈述理由。 [问题 5] (6 分)论述 CPU 使用率成为系统性能瓶颈时,如何制定解决方案?论述网络带宽成为系统性能瓶颈时,如何 制定解决方案? 试题三(15 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软件系统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 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场景法就是通过用例场景描述业务操作流程,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应 用流程上所有基本流(基本事件)和备选流(分支事件)。下面是对某 IC 卡加油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 的描述。 基本流 A; 序号 用例名称 用例描述1准备加油客户将 IC 加油卡插入加油机2验证加油卡加油机从加油卡的磁条中读取账户代码,并检查它是否属于可以接收的加油卡3验证黑名单加油机验证卡账户是否存在于黑名单中,如果属于黑名单,加油机吞卡4输入购油量客户输入需要购买的汽油数量5加油加油机完成加油操作,从加油卡中扣除相应金额6返回加油卡退还加油卡备选流: 序号 用例名称 用例描述在基本流 A2 过程中,该卡不能够识别或是非本机可以使用的 IC 卡,加油机 B 加油卡无效 退卡,并退出基本流在基本流 A3 过程中,判断该卡账产属于黑名单,例如:已经挂失,加油机 C 卡账户属于黑名单 吞卡退出基本流D加油卡账面现金不足 系统判断加油卡内现金不足,重新加入基本流 A4,或选择退卡 E加油机油量不足系统判断加油机内油量不足,重新加入基本流 A4,或选择退卡[问题 1](5 分)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案例,指出场景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字母 A 表示,备选流用题干 中描述的相应字母表示。 [问题 2] (4 分)场景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确定测试用例,一般采用矩阵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 如下表所示是一种通用格式,其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用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信息。本例中的测试用例 包含测试用例、ID、场景涤件、测试用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和预期结果等项目。首先确定执行用例场 景所需的数据元素(本例中包括账号、是否黑名单卡、输入油量、账面金额、加油机油量),然后构建矩阵, 最后要确定包含执行场景所需的适当条件的测试用例。在下面的矩阵中,V 表示有效数据元素,I 表示无效 数据元素, n/a 表示不适用, 例如 C01 表示“成功加油”基本流。 请按上述规定为其它应用场景设计用例矩阵。 测试用例表 测试用例 场景 ID 号 账号 名单卡 油量 金额 油量 是否黑 输入 账面 加油机 预期结果C01.场景 1;成功加油VIVVV成功加油C02.C03.C04.C05.[问题 3](3 分)假如每升油 4 元人民币,用户的账户金额为 1000 元,加油机内油量足够,那么在 A4 输入油量的过程 中,请运用边界值分析方法为 A4 选取合适的输入数据(即油量,单位;升)。 [问题 4] (3 分) 假设本系统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测试发现了 20 个错误, 独立的测试组通过上述测试用例发现了 100 个软件错误,系统在上线后,用户反馈了 30 个错误,请计算缺陷探测率(DDP)。下午试题答案 试题一 [问题 1][问题 2] V(G)=6 [问题 3] 用例编号 temp 取值1&=2&3==4&=5& 6除&=、&、==、&=、&之外的字符组合试题二 [问题 1] 响应时间是系统完成事务执行准备后所采集的时间戳和系统完成待执行事务后所采集的时间戳之间的 时间间隔,是衡量特定类型应用事务性能的重要指标,标志了用户执行一项操作大致需要多长时间。 [问题 2] 系统能够承受的并发用户登录的最大数量为 50 题中指出&通常情况下,交易操作合理的响应时间为 5 秒以内&。此案例中,登录响应时间随虚拟并发 用户数增加而增长。在 50 个虚拟并发用户的负载下,登录响应时间达到 5 秒(注意图形中响应时间指标 的比例为 10)。当负载超过 50 个虚拟并发用户,响应时间超过 5 秒。所以此案例中最合理的并发用户数 为 50。 [问题 3] 服务器 CPU 资源使用率是合理的。 2M 带宽是系统处理业务的瓶颈。 理由是对比&4M 带宽登录&案例,4M 带宽下,系统每秒处理完成的登录个数固定在 13.5 个左右,登录 响应时间随虚拟用户数增加而增长。在 60 个虚拟用户的压力下,登录响应时间在 4.2 秒左右(注意图形中 响应时间指标的比例为 10)。在 80 个虚拟用户的压力下,登录响应时间在 5.8 秒左右,所以在合理登录 响应时间(5 秒)内预计同时登录用户数是 70 左右。服务器 CPU 使用率成为系统处理的瓶颈。说明随着 带宽的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高吞吐量造成了系统资源的紧张,带来了新的系统性能瓶 颈。 [问题 4] 服务器 CPU 资源使用率不合理,其平均值超过 85%。 4M 带宽的网络测试环境与 2M 带宽的网络测试环境相比,带来了新的系统瓶颈(CPU 资源使用率平 均值超过 85%),所以增加带宽不是提高系统性能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带宽,系统的处理 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高的处理能力会使服务器的资源瓶颈进一步加重,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问题 5] 当 CPU 资源使用成为系统瓶颈时的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 1. 增加 CPU 的个数; 2. 提高 CPU 的主频; 3. 将 web 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分开部署; 4. 调整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当带宽成为系统瓶颈时的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 1. 增加带宽; 2. 压缩传输数据。试题三 [问题 1] 场景 1:A 场景 2:A、B 场景 3:A、C 场景 4:A、D 场景 5:A、E [问题 2] 测试用例 场景 ID 号 帐号 单卡 是否黑名 输入油量 帐面金额 黑 加油机油 预期结果C02.场景 2:卡无效1n/an/an/an/a退卡C03.场景 3:黑名单卡VVn/an/an/a吞卡提示错误,重新输入加油 C04. 场景 4:金额不足 V I V I V 量提示错误,重新输入加油 C05. 场景 5:油量不足 V I V V I 量[问题 3] 1. 0 升 2. 250 升 3. 251 升 [问题 4] DDP=Bugstester(Bugstester+ Bugscustomer)=(20+100)(20+100+30)=80%(0.8) 其中,Bugstester 为测试者发现的错误数; Bugscustomer 为客户发现并反馈技术支持人员进行修复的错误数。正交法设计测试用例实例分析目的本文以一个转帐功能为例介绍了测试例估计和设计的方法。例子说明进行测试例估计和设计的依据是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一般的步骤如下:1. 2. 3. 4. 5.分析影响测试对象的要素;为每个要素确定取值;使用标准直角矩阵生成初始测试例集;在初始测试例集上依据对测试对象的分析来进行测试例集的修改;把测试例转化为可以测试执行使用的测试例。例如在对某一应用系统的转账功能进行测试过程中,利用正交矩阵生成测试用例步骤如下:1.约束条件分析:P5L4 标号 1 2 3 4 影响测试规格的要素 用户权限 票据号 账号 转账金额 取值 1 有转账权限 票据号有效 账号有效 取值 2 无转账权限 票据号无效 账号无效 取值 3 取值 4转账金额小于或 转账金额大于用 等于用户实际金 户实际金额 额 5 转账方式 同城不同行转账 同行转账 异 地 电异 地 信 汇 汇图表 1 注:P 表示影响测试规格要素个数;L 表示影响测试规格要素的最大取值个数 在本例中 P=5,L=4 2.生成标准测试例集矩阵: 根据以上约束条件分析得出的 P、L 值,对应直角矩阵测试例生成工具得出以下测试例 矩阵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用户权限 1 1 1 1 2 2 2 2 3 3票据号 1 2 3 4 1 2 3 4 1 2账号 1 2 3 4 2 1 4 3 3 4转账金额 1 2 3 4 3 4 1 2 4 3转账方式 1 2 3 4 4 3 2 1 2 1 11 12 13 14 15 163 3 4 4 4 43 4 1 2 3 41 2 4 3 2 12 1 2 1 4 34 3 3 4 1 2图表 2 说明:首先分析第一个要素“用户权限”,其取值只有 2 个,即“用户权限”的值只有可能是 1 或 2,这样 3 和 4 的取值所在的情况就可以删除,之后在考虑“用户权限”的 2 个取值的具体 情况,一个是用户权限有效(1) ,另一个是用户权限无效(2) ,当取值为有效时,所有的情 况都可以保留,当取值为无效时,只保留一个就可以了(一旦最高优先级的条件不能满足, 那么其他低优先级的条件就不需要考虑)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判断其他的条件,最后等到一 个临时结果(编号 1,2,5),这时可以从最后一个要素开始分析,要使最后一个要素有意义 那前 4 个要素必须都成立(值为 1) ,而要素“转帐方式”有 4 种取值而现在的结果中有效情 况只有一种(No1) ,所以可以增加 3 种(即,见表 4 中 No2,3,4) 。现在考虑要素“转帐 金额”,可以增加在前 3 个要素都成立时,“转帐金额”取值为大于用户实际金额的情况(即, 见表 4 中 No5) 。接着考虑要素“帐号”,可以增加在前 2 个要素都成立时,“帐号”取值为帐 号无效的情况(即,见表 4 中 No6) 。接着考虑要素“票据号”,可以增加在第一个要素都成 立时,“票据号”取值为票据号无效的情况(即,见表 4 中 No7) 。这样就补齐了所有的情况, 从而得到最终结果(表 5) 3.筛选测试矩阵: 注: 由于测试例矩阵是根据影响要素条件最大取值个数得出, 因此不是所有影响要素的取值 个数都与最大值相等,因此应将矩阵中不存在的测试例条件删除。 编号 用户权限 票据号 账号 转账金额 转账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 1 1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4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1 2 3 4 2 1 4 3 3 4 1 2 4 3 2 11 2 3 4 3 4 1 2 4 3 2 1 2 1 4 31 2 3 4 4 3 2 1 2 1 4 3 3 4 1 2图表 3 4.修改测试矩阵: 注: 由于测试例矩阵是根据影响要素条件最大取值个数得出的, 因此在删除测试例时应将因 此导致测试矩阵范围不完整的测试例补充完整。说明:编号 5,6,7,8 的情况中有“-”,其意义为“取任何值都不影响结果” 编号 用户权限 票据号 账号 转账金额 转账方式 1 2 3 4 5 6 7 81 1 1 1 1 1 1 21 1 1 1 1 1 2 -1 1 1 1 1 2 -1 1 1 1 2 -1 2 3 4 -图表 4 5.生成测试用例: 编 用户权限 号 有转账权 1 限 有转账权 2 限 有转账权 3 限 有转账权 4 限 有转账权 5 限 6 有转账权 效 票据号有 效 效 票据号有 效 账号有 转账金额小于用户实际金额 账 额 同城不同行转 效 票据号有 效 额 效 票据号有 效 额 效 票据号有 效 额 账 票据号有 账号有 转账金额大于或等于用户实际金 同城不同行转 票据号 账号 转账金额 转账方式账号有 转账金额大于或等于用户实际金 同行转账账号有 转账金额大于或等于用户实际金 异地电汇账号有 转账金额大于或等于用户实际金 异地信汇账号无 转账金额大于或等于用户实际金 同 城 不 同 行 转 限 有转账权 7 限 无转账权 8 限效 票据号无 效 票据号有 效效额账账号有 转账金额大于或等于用户实际金 同 城 不 同 行 转 效 额 账账号有 转账金额大于或等于用户实际金 同 城 不 同 行 转 效 额 账图表 5 说明使用直角矩阵的方法可以进行最初的测试分析设计和估计, 但是随着项目的进展, 测试组对 系统的理解会逐渐加深,因此需要根据需要多次进行测试分析设计和估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例八要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