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方案

怎样利用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我的图书馆
怎样利用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环境的日趋复杂,竞争压力的增大和个体心智模式的变更,青少年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程标准下又被视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这就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学生的体能和情绪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得生动、具体、鲜明。因此,如何发挥体育教学独特的优势,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长期从事初、高中生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十二年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笔者从4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些肤浅认识,望能和读者共同探讨:&&& 一、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调节学生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注重教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生兴趣动机的引导&&& 实践证明体育活动能有效宣泄由郁闷产生的烦躁。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研究教法、组织学生对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问题进行思考,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改变许多学生不喜欢运动的状况,提高他们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都能找到一至二项适合自己并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2、通过体育实践磨练学生的品格意志& & &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身心和谐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相关的体育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不断磨练自己,懂得如何控制和掌握自己的心理情绪。比如经常组织一些体育竞赛,通过竞争进行磨练,胜利可以振奋精神,激发积极向上的情绪,失败也会增强在挫折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成功与失败的体验,让他们能正确对待成败,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能用平常心去面对现实中的得与失,形成良好的个性。&&& &&& 二、通过体育活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调整好学生心态&&&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逐渐向娱乐、趣味、游戏等方向发展,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但体育的精神不能忽视。增进“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有如下几个特征:&&& 1.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勇敢拼搏精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2.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3.意志品质的培养既能从克服困难上表现出来,又能在克服困难中进行培养。&&& 所以,应适当安排一些有难度、充满竞争的体育活动(如中长跑、攀爬、跳跃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活动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参加这些体育活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力。但在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时,老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缓解不良情绪,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恢复他们的自信。教师可以用语言加以鼓励,尽量让他们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我能行”,使其放下包袱,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完成所要求的动作。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生理、心理、外部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作风,以及顽强勇敢、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三、通过各项体育活动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当今的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个性弱点和偏差,常有懒散、傲慢、脆弱、任性、孤僻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使得学生之间很难相处,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与痛苦,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协调默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平时应多与学生接触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使教学的开展具有针对性。在交流中,讲解一些人际交往的典型事例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开展一些集体项目(如球类运动)。在球类运动中,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合作和配合的机会,使学生乐意和他人合作,懂得关心和尊重别人,学会遵守规则,互相体谅和宽于待人。&&& 四、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的培养&&& 体育教学大多都是以班为单位开展教学,平时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特别是集体项目,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让每一位同学都知道他在这个班集体的地位和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一些分组接力游戏,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观念。另外,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体育小组长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技术掌握情况的观察,让学生轮换担任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练习工作,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组织,乐于表达,善解人意,以及同学之间互相沟通的技巧,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锻炼,让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逐渐加强和提高。
&&&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运动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运动,能克服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塑造
&&&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 心理健康这一术语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早期,在有些国家,凡行为古怪者均被视作异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有的被铁链锁起来,有的作为展品在周末展出,尤其当社会主义发生变革或天灾人祸时,对异人的怀疑、蔑视、憎恨和迫害就会加剧。随着心理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对异人的看法逐步改变了,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是可以医治的,于是各种专门收容异人的机构也应运而生,治疗代替了惩罚。但当时的治疗机构大多设在修道院中,其方法也只是在为这些人提供阳光、空气、自由和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医疗。正是在这种医疗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的心理活动是导致精神不适和行为异端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这些招致了障碍的心理活动有时在正常人、甚至医生身上也会出现,如焦虑、紧张、抑郁等。这说明每个人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性, 现在人们的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可能感觉到精神压力带来的沉重负担,心理有压抑的感觉。如何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呢? 适当调整工作与休息的时间,定好锻炼身体的时间,经常散散心,放松绷紧的神经。 缓解压力的方法:回家后先大声吼5分钟要将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再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轻音乐15分钟,过后你就会觉得心里舒服多了。或者你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向家人或好朋友倾诉,你也能得到解脱。希望通过心理调节,你能正确对待类似情况,使自己身心愉快。 你平时应该多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开怀大笑是消除精神压力的最佳方法,你就忘掉忧虑,笑口常开。你还应该有意识的放慢生活节奏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已,这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害伯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确处理事务。 &&& 你可以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倾述不但可增强人们的友谊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畅,烦恼尽消。通过体育运动的锻炼,可以调整我们的体内环境,使身体变的更加和谐,利于身体的健康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的: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的: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概念不断转变,已从原先的不生病就是健康扩展到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认识和评价。新体育课程标准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主要任务是传授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然而,以往学校体育只强调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却忽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导致体育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和失调性。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由此可见,作为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学校体育教学显得更重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6299800.htm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领域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了使学生适应将来社会,提出以下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及方法。   一、创设情境,体验学习乐趣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重大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性,可以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到最高水平。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互助协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避免学生因场地或器材等因素影响上课情绪。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把垫子放成梅花型,让每两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花瓣”,这样科学、合理、有效的场地与器材设计,让学生一看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愉快而有兴趣,全身心投入课堂中。   二、采用游戏教学,调节情绪   体育游戏过程中由于大脑处于较强的活动状态,体温升高及脑内啡呔释放等原因,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意识、情绪和行为,摆脱痛苦和烦恼,振作精神[1]。体育游戏更有助于人格完善,在游戏中,学生会碰到各种困难,如生理惰性、气候变化、动作难度、畏惧心理、疲劳及损伤等,学生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不但培养了坚忍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增强了承受挫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体育教学中,教者常用徒手走接力、往返跑接力、脚跟走接力、脚内侧走接力、推人出圈、斗鸡、骑马打仗等一些娱乐性游戏,调节学生的身心及情绪。   三、激发运动兴趣,增强自信心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障[2]。教师要善于运用能激发兴趣的教学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教师从多方面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得有效、学得愉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3]。如果学生从事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那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使他们爱上体育课,对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如在体育复习课上,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做学习的主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只有运动兴趣得到激发,学生才会热情地投入体育运动中,渐渐掌握所学内容,熟练以后就会增强自我表现欲,进而增强自信心。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地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能,体验运动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快速跑教学,以往快速跑教学内容中缺乏引起学生兴趣的亮点,其结果是跑的动作没学会,反而在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对教学内容有抵触心理。换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用游戏方式进行快速跑热身活动,贴膏药是最能激发学生参与运动兴趣的游戏项目,游戏中学生表现得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自己落后。然后改变游戏规则,一组中规定四人互相追逐,学生情绪更高涨,完全处在游戏活动中;基本部分是速度与力量相结合的运动――负重跑,结果教学过程中跑得快的学生输给本来跑得慢的学生,大大增强跑得慢的学生的自信心,两种不同特征的学生在两个时段都有出色表现,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只有激发运动兴趣,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任何学习活动的成功,均是在不断修正自身不足的过程中实现的[4]。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根据评价的不同主体而划分的一种评价类型,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从而过渡到自我提高的过程。自我评价是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为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5]。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一般有两种渠道:直接的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情意表现,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当学生完成动作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做得真漂亮”;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话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增强信心。例如: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若一名学生没有越过,并不表示这个学生无能,只不过他没有掌握技巧而已。这时如果教师对他有所不满甚至轻视,就会挫伤其练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加强保护和帮助,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继续练习,学生就会增强信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团结同学、融入集体,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并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互助协作中体验到学习乐趣。其次应善于利用体育游戏,让学生不仅锻炼身体,还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然后教师应发掘学生自身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乐趣,并在集体中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自信心。最后教师应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取得的成绩做出恰当的评价,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今后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争取更大进步。在体育教学中,只要教师有效利用上述方法和措施调整学生的心理,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振峰,赵宗跃,孟刚.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6.   [2]李英.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3):99-101.   [3]代晓峰.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体育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154.   [4]赖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社科论坛,2008(5):106-108.   [5]刘炳文.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4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文学教育(下)》2014年07期
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摘要】:正当今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造成不良心理的因素有哪些?体育教育能否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以个人的教学经历,做简单分析。一、小学生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从类别上讲,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性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厌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23.8【正文快照】:
当今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造成不良心理的因素有哪些?体育教育能否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以个人的教学经历,做简单分析。一、小学生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春华;;[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7年Z2期
丁晓静;;[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年05期
彭晓枫;;[J];今日科苑;2009年07期
李爱珍;庄孝利;;[J];成才之路;2009年33期
许忠信;;[J];甘肃教育;2010年15期
赵春青;;[J];新课程(小学);2010年07期
吕晨;;[J];小学生作文辅导;2006年11期
王新爱;;[J];科学大众;2007年08期
金金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李保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像;;[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来春霞;;[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陈忠申;;[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孙卫;董德军;;[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彭腾金;;[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吴小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陈海林;;[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孙淑琴;;[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杨庆红;;[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蒋焱;;[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闫红;[N];吉林日报;2009年
袁晓婕;[N];南通日报;2008年
纳溪区河东小学
张世容;[N];泸州日报;2008年
胡航宇;[N];中国教育报;2009年
宜春六小 钟玉梅;[N];宜春日报;2008年
龙感湖芦柴湖分场小学
钱平阳;[N];黄冈日报;2011年
蔡媛;[N];南充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张晓晨 通讯员 隋振波;[N];威海日报;2010年
陈晓春;[N];新华日报;2007年
驻马店市回族小学
岳爱花;[N];驻马店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贞;[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罗省荣;[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宋广霞;[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王文军;[D];苏州大学;2008年
田瑞玲;[D];鲁东大学;2013年
江翠娟;[D];山东大学;2009年
曹治良;[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陈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金延清;[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邵景进;[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利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里健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利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里健康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
来源:不详作者:佚名分享到:
体育开展心理健康的优势
最近几年关于中小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被社会所关注。因为学生情绪暴躁、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案例时有发生。孩子们在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烦恼,或是意外时,他们往往经受不住,因而出现心理崩溃的现象。石校长也在教师大会上提出了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今后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并要求青年团员带头成立学生心理辅导团队。心理健康教育对我这样一名青年体育教师而言是责无旁贷的。并且我个人认为体育教师在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优势。
1现代的体育课不但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新课程标准还指出体育课上应该担负着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的教育培养。在体育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合的学习内容,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
2 好动是生的天性,在运动中小孩子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可塑性达到最高值。在体育课中,学生的活动不单是身体活动的过程,也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在以身体活动的过程中,其个性特征或心理特征会通过活动表现出来,让体育老师能及时发现,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扭转、纠正。
3小学生特别喜欢亲近体育老师,容易与体育教师沟通,对体育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在意,尤其对有一技之长的体育老师产生仰慕甚至崇拜。因此,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教学的体育老师,对培养、发展学生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特殊的优势。
4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将体育活动与心理教育紧密结合,有意识地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培养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能培养与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智力的发展;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性,进而提高社会适应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
体育课中心里健康教育的渗透对我们当代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继续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不良心理倾向,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中进行渗透,发挥体育教师的特殊功能。
本文栏目:《教育叙事》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小语吧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均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小语吧",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小语吧"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与小语吧联系,邮箱:
教育叙事最新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健康促进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