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严重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经治疗无效或需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谁能帮忙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严重心律失常64例观察--《中国医师杂志》1999年09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严重心律失常64例观察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41.7【正文快照】:
本院1992年1月至1999年1月间,采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严重心律失常64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64例患者,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62?3±14?7岁。原发疾病:冠心病20例,病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方正,姚焰;[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海涛;[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周娟华,吴巧元,程晓涛;[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07期
夏芸;丁小伟;;[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23期
,陈启旸,韩曙光,王晓峰,陈欣,夏旻;[J];贵州医药;2003年02期
刘廷筑,李羚,毛华,文美,杨永慕,须伍平;[J];贵州医药;2004年08期
俞杉;吴强;杨永曜;;[J];贵州医药;2008年06期
洪岩,程冠昌,陈颖,万琪琳,何瑞莉,王治中,潘增源;[J];河南医学研究;2001年03期
王励;;[J];全科护理;2008年35期
姚建红;苗华丽;;[J];全科护理;2009年06期
吴印生,王梦洪,章杨龙,蔡新根,郑泽琪,吴友平,张智亮,罗雄;[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杨龙;王梦洪;彭景添;吴友平;;[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忠东;[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玉霞,张淑英;[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刘群,王桂茹,常娅杰,段丽娜;[J];吉林医学;2004年09期
,王月联;[J];临床医学;2004年02期
王蔚;[J];实用护理杂志;1994年10期
杜修海,胡静玲,全屏寿,胡治琦,杜淑兰;[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7年04期
张敏州,朱纯石;[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8年04期
何胜虎,李寿桢,徐遐华;[J];江苏医药;1996年10期
曾波,许春平,陆建建,林松;[J];广西医学;2004年12期
吕立友,赵关林,高中度;[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0年01期
陈纪平,林洁明,陈平,陈家铎;[J];湖南医学;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洁;高树军;王冬梅;齐书英;丁超;李育红;;[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黎海文;;[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玉桥;解青;;[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王小平;;[A];中国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学会全国第一届心脏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兰炳炎;谢红;周乐今;苗云波;乌若丹;张翔;李永吉;;[A];第三届心脏学会、第六届心功能学会及心功能杂志创刊1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96年
陈晓红;金丽红;;[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祖秀光;刘凡;崔炜;郝玉明;李保华;都军;;[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王莹琦;李真;刘金秋;高连君;张树龙;杨延宗;;[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胡建新;吴清华;吴延庆;陈静;陈玲;;[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胡建新;吴清华;吴延庆;陈静;陈玲;;[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杰斌 通讯员
黄薇;[N];桂林日报;2010年
副主任医师:程树元;[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刘安;[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肖萧;[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王宝龙;[N];医药经济报;2001年
杨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北京丰台区角门东里
马文品;[N];健康时报;2009年
吕群;[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北京丰台区洋桥角门东里
马文品;[N];健康时报;2007年
刘远芬;[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雪华;[D];浙江大学;2008年
王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王水云;[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潘文志;[D];复旦大学;2009年
李桥;[D];山东大学;2008年
陈若菡;[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仝识非;[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颜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马金;[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贾后军;[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健发;[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陈亚娣;[D];浙江大学;2002年
周贤惠;[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董闻平;[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李敏;[D];山东大学;2005年
刘志强;[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孙乐瑾;[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郭启智;[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韩瑞梅;[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赵炎波;[D];浙江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安装心脏起搏器能维持多久
安装心脏起搏器能维持多久
健康咨询描述:
心动过缓,在每分钟50次以下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安装心脏起搏器人的生命能维持多久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207次
&&&&&&病情分析:&&&&&&
你好,您的情况是这样,您只说心动过缓,并没有说明病因,病情轻的只需药物治疗就可以了.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指导意见:&&&&&&
心脏起搏器本身并没有延长生命的作用,起搏器只能解决心脏传导上的问题,如果是有其他心脏方面的疾病,还是要积极对症治疗的,它只能改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心脏病.如果是单纯心脏传导问题,那安装后生存率会大大增高的,而且基本上和正常人是一样的.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713次
&&&&&&您好,患者的情况心率较慢,考虑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可能,建议具体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性治疗,有安装起搏器的指证还是建议及时安装起搏器治疗,建议具体结合下自身的病情问下专科医生,病情变化注意随访.ydt
擅长: PT,OT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572次
&&&&&&病情分析:&&&&&&安装起搏的病人寿命和正常人基本一致的,没有啥子区别的&&&&&&我见过安装了几十年的&&&&&&但是如果是起搏器适应症的病人,但是不安装起搏器,生存率会下降很多 &&&&&&指导意见:&&&&&&建议安装的话一定去正规大医院去!最好是按进口的 !或者好一点的! &&&&&&以上是对“安装心脏起搏器能维持多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042次
&&&&&&病情分析:&&&&&&有文献报道,安装起搏的病人寿命和正常人基本一致的,没有啥区别的&&&&&&我见过安装了几十年的&&&&&&但是如果是起搏器适应症的病人,但是不安装起搏器,生存率会下降很多 &&&&&&指导意见:&&&&&&安装心脏起搏后病人的生活与常人没有多太区别.没有其它的疾病的话,可以到无疾而终.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889次
&&&&&&病情分析:&&&&&&安装心脏起搏器能维持多久&&&&&&指导意见:&&&&&&你好 一般好的可以维持十几二十年,建议去医院检查只要都是窦性心律没有停跳,不建议安装,祝健康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606次
&&&&&&病情分析:&&&&&&你好,心动过缓,安装心脏起搏器&&&&&&,,,&&&&&&指导意见:&&&&&&你好,只要你安装起搏器后的生活中,不出现其他致命的疾病,就不会对人生命产生影响的.&&&&&&需要注意的是起搏器都是有寿命的,不同厂家性能不一样.&&&&&&现在很多规格一般都是10年,十年期间也是该随访.十年之后,去医院随访,不是对病人随访,是对起搏器的性能用专门的仪器评估一下,它的起搏频率,脉宽,电压,感知功能等.10年后的随访基本是1月1次.如果不想随访,直接再换一个就是.&&&&&&但是个人建议,起搏器毕竟是个精密仪器,不管十年后随访结果怎么样.建议还是10年身体情况,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就考虑换一个!&&&&&&生活护理:&&&&&&希望对你有多帮助,祝君早日康复!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074次
&&&&&&病情分析:&&&&&&人们通常所说的起搏器,其实是指整个起搏系统.起搏系统由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及程控仪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线植入人体.&&&&&&起搏器由安装在金属盒中的电路和电池组成.起搏器在需要的时候向心脏发出微小的电脉冲&&&&&&起搏电极导线由绝缘导线组成,负责向心脏传送微小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指导意见:&&&&&&一般起博器可以用十年左右,十年以后学可以换新的起博器,所以不存在安装心脏起搏器能维持你们生命多久的问题. &&&&&&以上是对“安装心脏起搏器能维持多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参考价格:7.8
参考价格:32
参考价格:1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强心。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参考价格:¥28
温补心肾,活血化瘀。本品用于阳虚脉迟证,症见脉迟...
参考价格:¥4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摘要]目的:通过对75例患者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探讨人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基层医院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对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结果:75例均获成功,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都为慢性或间歇性心律失常,大部分不属于病因可纠治的短期心律失常,无论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还是房室传导阻滞都可得到最佳起搏治疗,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基层医院可开展。
&&&&[关键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锁骨下静脉;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05(a)-033-02
&&&&当1958年第1枚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经过不断改进,起搏器日趋紧凑、小巧、精密、可靠。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也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00年1月~2009年1月共75例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回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75例,男42例(56%),女33例(44%)。年龄45~80岁,平均63岁,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其中60岁以上60例(80%),60岁以下15例(20%)。其中冠心病36例(48%),特发性心律失常28例(37.3%),扩张性心肌病2例(2.6%),肥厚性心肌病2例(2.6%),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4.0%),风湿性心脏病2例(2.6%),病毒性心肌炎2例(2.6%)。
&&&&1.2 临床表现及适应证
&&&&根据心律失常性质 ......&&&&百拇医药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 要】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总结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7例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1例病人术后仍感胸闷,1例出现快速心律失常,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其余均正常工作。结论:加强术后观察护理,尤其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及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可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起搏器;手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9-01
&&&&&&&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电子装置发射一定频率的脉冲,通过导线的传输刺激心脏,引起心脏兴奋和收缩[1],从而维持心脏有效地泵血功能。不仅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使患者恢复了工作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起搏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近年来我院为7例患者成功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 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心内一科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7例,年龄40~71(平均52.9)岁,其中心肌梗死后合并III&房室传导阻滞2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III&房室传导阻滞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起搏器型号分别为VVI型、DDDR型。所有病例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固定心房电极于右心耳,固定右心室电极于右心室心尖部,三腔起搏器的左室电极经冠状静脉植入,于左锁骨中线外1/3下3~4cm处设置囊袋,埋植脉冲发生器。手术成功率为100%。
&&&&&&& 2.1术前护理 (1) 由于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是一种创伤的治疗手段,患者由于对手术不了解,有着各种疑虑、恐惧。因此,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打消顾虑,取得配合。(2) 术前常规准备:除完善相关检查及备好相应物品外,应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应用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并检查通路是否通畅。
&&&&&&& 2.2术中护理 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置头架于头上,铺无菌巾于头架,支撑起来以利于病人呼吸。充分暴露术野,配合医生进行消毒、铺巾,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三查八对制度。密切观察患者口唇面色、意识、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及自觉症状。因导管刺激产生心律失常时应及时汇报术者并做相应处理。
2.3术后护理
&&&&&&& 2.3.1做好体位护理,防止电极脱位:电极脱位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电极脱位表现为起搏器失灵,多伴有感知不足[2]。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甚至会重新出现黑、眩晕等症状。选择合适卧位,取平卧位,24 h 后可左侧卧位,绝对卧床1~3 d以防止电极脱位。卧床期间按摩腰背部每2小时一次,每次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2.3.2病情监护:术后入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24~72h,每半小时测血压一次,平稳后每6h测一次血压。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和起搏频率是否一致。
起搏信号后有无QRS波伴随及漏波现象,加强对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纤颤等危险因素的观察,掌握心电示波、脉搏、心率对起搏心律分析的方法;有起搏信号无心电信号提示起搏阈值升高,起搏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电极固定不良、移位、部分断裂或绝缘层破损、电池耗损,后者常见于起搏器植入若干年后,出现固定频率起搏而无按需起搏应考虑感知不良[3],脉搏和心率低于固定起搏频率可能是起搏故障,脉搏、心率绝对不齐应考虑心房纤颤,均应及时行进一步检查。7例病人中1例病人术后10h仍感胸闷,经心电监护发现起搏信号时有时无,后证实为电极移位,经调整后症状消失。
&&&&&&& 2.3.3起搏器综合征:是指由于起搏器参数设置不适合患者,导致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出现心悸、气短、晕厥、头颈部跳痛发胀、胸痛、冷汗、低血压等一组起搏前没有的病症,多发生于安装VVI型起搏器患者。术后仔细观察病情,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向患者和家属简单介绍起搏器综合征相关知识,嘱患者如有上述不适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一旦起搏综合征诊断明确,应协助医生调整起搏器参数设置,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如症状无缓解则需要更换起搏器。
&&&&&&& 2.3.4心律失常:7例起搏器植入术的病人中有1例为慢-快综合征,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已经纠正,但反复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即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达到120-160次/分,监护呈起搏心律,经用药后再未出现心律失常。
&&&&&&& 2.3.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老年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及术后卧床制动可导致血栓形成。2013年术后一例患者5天后出现右下肢水肿,考虑患者因惧怕活动会影响起搏器功能,未及时下活动,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给抗凝治疗:肝素钠注射液以800U/h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注速度维持静点,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注射部位出血、血尿或血便等,防止抗凝引起出血。再给予扩血管治疗,扩血管药物静点时速度宜慢,防止药物滴速过快引起不适,经以上处置后患者3天后下肢水肿减轻,活动自如。
&&&&&&& 2.3.6功能锻炼:安装起搏器需要切开头静脉和穿刺锁骨下静脉,因此病人术后两天不能活动上肢,因局部伤口疼痛,有些病人不敢活动导致局部肌肉萎缩、僵硬、上肢不能抬起等后遗症,故手术两天后应开始慢慢活动上肢,如握拳、轻轻抬起等,伤口愈合拆线后应进行功能锻炼,可用患肢做爬墙运动(尽可能上举高一些)或患肢摸对侧耳垂等。
&&&&&&& 2.3.7健康指导:随身携带疾病的诊断卡和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以备起搏器发生故障时急用。教会患者有关使用起搏器知识,如简单故障排除和伤口处理,安装埋藏式起搏器局部体表隆起处需用棉垫保护皮肤,以防皮肤损坏引起感染,增加保护囊袋的技巧[4]。对于体质消瘦或胸部皮下脂肪少的患者,可在体外使用起搏器托带。指导患者不宜接近高压场或接受电疗,医院内多种诊断和治疗如:核磁共振,透热理疗,手术电刀等都可能对起搏器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起搏器功能,植入起搏器者原则上禁止接受以上检查。确需者,要在严格的心电监护下,并与起搏器保持一定距离方可进行。避免与各种电源接触。手机对起搏器有干扰作用[5]。增强随诊意识,对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要求定期复查,急诊患者可随时来院就医,若自觉心悸、胸闷、头晕、&黑朦&或自测脉搏缓慢应立即就医。
参考文献:
[1]李素玲.方少意.孙海玲.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 .
[2]康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J].当代医学.):108-109.
[3]梅静.李淑荣.节育红.等.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720.
[4]刘霞.心脏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659 -660
[5]刘芳.手机对起搏器的影响与干扰[J].国外医学血管疾病分册.):224 & 226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心律失常患者安装起搏器后应如何注意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常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安装心中那个起搏器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恢复。目前国内医院在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常规让患者留院一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起搏器工作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对起搏器参数进行调整。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个较小的手术,手术创口较小,出血量较少,经过抗感染治疗一般不会出现伤口感染。术后患者一般需要上半身制动24小时,之后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翻身、坐起,某些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逐渐开始下地活动。患者的活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加重病情。
  对于病情较严重,长期卧床的心律失常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在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应在制动后根据体力情况,先在家属的帮助下呈半卧位休息,然后间断在床边坐坐,如无明显不适,继而过渡到扶床头短暂站立,最后再进行床边活动。
  患者在观察一周后如果没有皮下血肿、感染,并且起搏电极感知良好,起搏器工作良好,在术后一周就可以拆线出院了。
  安装了起搏器,以后就要靠它活命,所以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就要增加,不可任意妄为,但不管如何,活着最重要,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严重心律失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