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之间发送和接收一串数据包发送大于接收,电脑是怎么区分是物理层还是会话层的(有七层)。以qq消息为例说明一下。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1450人阅读
笔记(39)
大部分应用程序都或多或少会牵扯到网络开发,例如微博微信,这些应用本身肯能采用iOS开发,但是所有的数据支撑都是基于后台网络服务器的.如今,网络编程越来越普遍,鼓励的应用通常是没有生命力的.
OSI七层模型基础知识及各层常见应用
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有译作开放源代码促进会、开放原始码组织)是一个旨在推动开源软件发展的非盈利组织。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它是网络技术的基础,也是分析、评判各种网络技术的依据,它揭开了网络的神秘面纱,让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一、 OSI参考模型知识要点
图表 1:OSI模型基础知识速览
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
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各层对应的典型设备如下:
应用层 ……………….计算机:应用程序,如FTP,SMTP,HTTP
表示层 ……………….计算机:编码方式,图像编解码、URL字段传输编码
会话层 ……………….计算机:建立会话,SESSION认证、断点续传
传输层 ……………….计算机:进程和端口
网络层…………………网络:路由器,防火墙、多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网络:网卡,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网络:中继器,集线器、网线、HUB
二、 OSI基础知识
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 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
  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参考,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的设计目的
OSI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来克服使用众多私有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OSI是在一个备受尊敬的国际标准团体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个组织就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什么是OSI,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OSI划分层次的原则
   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间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
OSI/RM分层结构
   对等层实体间通信时信息的流动过程
  对等层通信的实质:
  对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在发送方数据由最高层逐渐向下层传递,到接收方数据由最低层逐渐向高层传递.
  协议数据单元PDU
  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而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PDU另外还有各自特定的名称: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
三、 OSI的七层结构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
   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过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是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时,DTE和DCE双方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
  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产品代表:
TP-LINK TL-HP8MU 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具备如下功能:
  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技术来完成。
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
产品代表:
D-Link DES-1024D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网络层主要功能:
   网络层为建立网络连接和为上层提供服务,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路由选择和中继
  激活,终止网络连接
  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
  差错检测与恢复
  排序,流量控制
  服务选择
  网络管理
  网络层标准简介
网络层主要设备:路由器
产品代表:
TP-LINK TL-R4148
第四层: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第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 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传输层只存在于端开放系统中,是介于低3层通信子网系统和高3层之间的一层,但是很重要的一层.因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对数据传送进行控制从低到高的最后一层.
  有一个既存事实,即世界上各种通信子网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公用数据交换网,局域网等通信子网都可互连,但它们提供的吞吐量,传输速率,数据延迟通信费用各不相同.对于会话层来说,却要求有一性能恒定的界面.传输层就承担了这一功能.它采用分流/合流,复用/介复用技术来调节上述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会话层感受不到.
此外传输层还要具备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对会话层屏蔽通信子网在这些方面的细节与差异.传输层面对的数据对象已不是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而是和会话层的界面端口.上述功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会话提供可靠的,无误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服务一般要经历传输连接建立阶段,数据传送阶段,传输连接释放阶段3个阶段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而在数据传送阶段又分为一般数据传送和加速数据传送两种。传输层服务分成5种类型.基本可以满足对传送质量,传送速度,传送费用的各种不同需要.
产品代表:
NETGEAR GS748TS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会话层使用校验点可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这种能力对于传送大的文件极为重要。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构成开放系统的高3层,面对应用进程提供分布处理,对话管理,信息表示,恢复最后的差错等. 会话层同样要担负应用进程服务要求,而运输层不能完成的那部分工作,给运输层功能差距以弥补.主要的功能是对话管理,数据流同步和重新同步。要完成这些功能,需要由大量的服务单元功能组合,已经制定的功能单元已有几十种.现将会话层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为会话实体间建立连接。为给两个对等会话服务用户建立一个会话连接,应该做如下几项工作:
  将会话地址映射为运输地址
  选择需要的运输服务质量参数(QOS)
  对会话参数进行协商
  识别各个会话连接
  传送有限的透明用户数据
  数据传输阶段
  这个阶段是在两个会话用户之间实现有组织的,同步的数据传输.用户数据单元为SSDU,而协议数据单元为SPDU.会话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送过程是将SSDU转变成SPDU进行的.
  连接释放
  连接释放是通过”有序释放”,”废弃”,”有限量透明用户数据传送”等功能单元来释放会话连接的.会话层标准为了使会话连接建立阶段能进行功能协商,也为了便于其它国际标准参考和引用,定义了12种功能单元.各个系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以核心功能服务单元为基础,选配其他功能单元组成合理的会话服务子集.会话层的主要标准有”DIS8236:会话服务定义”和”DIS8237:会话协议规范”.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例如图像格式的显示,就是由位于表示层的协议来支持。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通过 OSI 层,信息可以从一台计算机的软件应用程序传输到另一台的应用程序上。例如,计算机 A 上的应用程序要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 B 的应用程序,则计算机 A 中的应用程序需要将信息先发送到其应用层(第七层),然后此层将信息发送到表示层(第六层),表示层将数据转送到会话层(第五层),如此继续,直至物理层(第一层)。在物理层,数据被放置在物理网络媒介中并被发送至计算机 B 。计算机 B 的物理层接收来自物理媒介的数据,然后将信息向上发送至数据链路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再转送给网络层,依次继续直到信息到达计算机 B 的应用层。最后,计算机 B 的应用层再将信息传送给应用程序接收端,从而完成通信过程。下面图示说明了这一过程。
  OSI 的七层运用各种各样的控制信息来和其他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这些控制信息包含特殊的请求和说明,它们在对应的 OSI 层间进行交换。每一层数据的头和尾是两个携带控制信息的基本形式。
  对于从上一层传送下来的数据,附加在前面的控制信息称为头,附加在后面的控制信息称为尾。然而,在对来自上一层数据增加协议头和协议尾,对一个 OSI 层来说并不是必需的。
  当数据在各层间传送时,每一层都可以在数据上增加头和尾,而这些数据已经包含了上一层增加的头和尾。协议头包含了有关层与层间的通信信息。头、尾以及数据是相关联的概念,它们取决于分析信息单元的协议层。例如,传输层头包含了只有传输层可以看到的信息,传输层下面的其他层只将此头作为数据的一部分传递。对于网络层,一个信息单元由第三层的头和数据组成。对于数据链路层,经网络层向下传递的所有信息即第三层头和数据都被看作是数据。换句话说,在给定的某一 OSI 层,信息单元的数据部分包含来自于所有上层的头和尾以及数据,这称之为封装。
  例如,如果计算机 A 要将应用程序中的某数据发送至计算机 B ,数据首先传送至应用层。 计算机 A 的应用层通过在数据上添加协议头来和计算机 B 的应用层通信。所形成的信息单元包含协议头、数据、可能还有协议尾,被发送至表示层,表示层再添加为计算机 B 的表示层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协议头。信息单元的大小随着每一层协议头和协议尾的添加而增加,这些协议头和协议尾包含了计算机 B 的对应层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层,整个信息单元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计算机 B 中的物理层收到信息单元并将其传送至数据链路层;然后 B 中的数据链路层读取计算机 A 的数据链路层添加的协议头中的控制信息;然后去除协议头和协议尾,剩余部分被传送至网络层。每一层执行相同的动作:从对应层读取协议头和协议尾,并去除,再将剩余信息发送至上一层。应用层执行完这些动作后,数据就被传送至计算机 B 中的应用程序,这些数据和计算机 A 的应用程序所发送的完全相同 。
  一个 OSI 层与另一层之间的通信是利用第二层提供的服务完成的。相邻层提供的服务帮助一 OSI 层与另一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一个 OSI 模型的特定层通常是与另外三个 OSI 层联系:与之直接相邻的上一层和下一层,还有目标联网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例如,计算机 A 的数据链路层应与其网络层,物理层以及计算机 B 的数据链路层进行通信。
四、 OSI分层的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
  (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个层的功能。
  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
  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五、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
TCP/IP模型实际上是OSI模型的一个浓缩版本,它只有四个层次:
  1.应用层
  2.运输层
  3.网际层
  4.网络接口层
  与OSI功能相比:
  应用层对应着OSI的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对应着OSI的传输层
  网际层对应着OSI的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网络编程中的几个概念
客户端(client):移动应用(iOS,android等应用)
服务器(server):为客户端提供服务,提供数据,提供资源的机器
请求(request):客户端向服务器索取数据的一种行为
响应(response):服务器对客户端的请求做出的反应,一般指返回数据给客户端
在网络开发中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GET请求:get是获取数据的意思,数据以明文在URL中传递,受限于URL长度,多以传输的数据数据量比较小.
POST请求:post是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的意思,提交的数据以实际内容形式存放到请求头中进行传递,无法再浏览器URL中查看到,大小没有限制.
HEAD请求:请求头信息,并不返回请求数据,而只返回请求头信息,常用于在文件下载中去的文件大小,类型等信息.
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区别
GET请求的接口会包含参数部分,参数会作为网址的一部分,服务器地址与参数之间通过?间隔.POST请求会将服务器地址与参数分开,请求接口中只有服务器地址,而地址会作为请求的一部分,提交后台服务器.
GET请求参数会出现在接口中,不安全,而POST请求相对安全.
虽然GET请求和POST请求都可以用来请求和提交数据,但是一般的GET多用于从后台请求数据,POST多用于向后台提交数据.
使用NSURLSession发送请求
发送GET请求
确定请求路径(一般有公司的后台开发人员以接口文档的方式提供),GET请求参数直接跟在URL后面
创建请求对象(默认包含了请求头和请求方法[GET]),这步可以省略
创建会话对象(NSURLSession)
根据绘画对象创建请求任务(NSURLSessionDataTask)
当得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后,解析数据
-(void)get1
NSURL *url = [NSURL URLWithString:@"http://120.25.226.186:32812/login?username=520it&pwd=520it&type=JSON"];
NSURLRequest *request = [NSURLRequest requestWithURL:url];
NSURLSession *session = [NSURLSession sharedSession];
NSURLSessionDataTask *dataTask = [session dataTaskWithRequest:request completionHandler:^(NSData * _Nullable data, NSURLResponse * _Nullable response, NSError * _Nullable error) {
if (error == nil) {
NSDictionary *dict = [NSJSONSerialization JSONObjectWithData:data options:kNilOptions error:nil];
NSLog(@"%@",dict);
[dataTask resume];
发送GET请求的第一种方法
-(void)get2
NSURL *url = [NSURL URLWithString:@"http://120.25.226.186:32812/login?username=520it&pwd=520it&type=JSON"];
NSURLSession *session = [NSURLSession sharedSession];
NSURLSessionDataTask *dataTask = [session dataTaskWithURL:url completionHandler:^(NSData * _Nullable data, NSURLResponse * _Nullable response, NSError * _Nullable error) {
NSDictionary *dict = [NSJSONSerialization JSONObjectWithData:data options:kNilOptions error:nil];
NSLog(@"%@",dict);
[dataTask resume];
发送GET请求的第二种方法
发送POST请求
确定请求路径(一般有公司的后台开发人员以接口文档的方式提供)
创建可变的请求对象(设置请求对象属性)
修改请求方法为POST
设置请求体,把参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并设置请求提
创建会话对象(NSURLSession)
根据会话对象创建请求任务(NSRULSessionDataTask)
当得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后,解析数据
-(void)post
NSURLSession *session = [NSURLSession sharedSession];
NSURL *url = [NSURL URLWithString:@"http://120.25.226.186:32812/login"];
NSMutableURLRequest *request = [NSMutableURLRequest requestWithURL:url];
request.HTTPMethod = @"POST";
request.HTTPBody = [@"username=520it&pwd=520it&type=JSON" dataUsingEncoding:NSUTF8StringEncoding];
NSURLSessionDataTask *dataTask = [session dataTaskWithRequest:request completionHandler:^(NSData * _Nullable data, NSURLResponse * _Nullable response, NSError * _Nullable error) {
NSDictionary *dict = [NSJSONSerialization JSONObjectWithData:data options:kNilOptions error:nil];
NSLog(@"%@",dict);
[dataTask resume];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27798次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45篇
(1)(1)(1)(2)(2)(1)(3)(3)(8)(4)(5)(7)(11)(1)> 问题详情
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2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  )A.交互管理B.透明传输C.死锁处理D.文本压缩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符合IEEE标准。总线结构和星型结构符合的标准是(  )A.IEEE 802.1B.IEEE 802.2C.IEEE 802.3D.IEEE 802.54计算机网络按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可以分为(  )A.远程网和局域网B.环型网和星型网C.总线网和局域网D.远程网和星型网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ppt,计算机网络技术_教师联盟网
您现在的位置: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ppt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ppt
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目的要求: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组成;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概念;
重点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 数据通信的基本术语。
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概念。本章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 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 各个领域。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设备、传输介质和网络通信协议,将不同地 点的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传输的系统。通俗地说,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把多台计算 机、终端,利用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作用下, 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第一代计算机网络:20 世纪 50~60 年代,特点是一个主机,多个 终端;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20 世纪 60~70 年代,特点是分散管理,多个 主机互连成系统;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 20 特点是标准化、 开放化;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特点是高速、综合、移 动。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从系统组成的角度来说,计算 机网络包括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网络硬件提供的是数据处 理、数据传输和建立通信通道的物质基础,而网络软件是真正控制数据 通信的,软件的各种网络功能需依赖于硬件去完成,二者缺一不可;从 系统功能的角度来讲,一个计算机网络又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 大部分。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包括:主机、终端、通信控制处理机、传输 介质、连接设备。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网络 应用软件。通信子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 集合,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网络通信协议、通信控制软件等都属于通 信子网,它是网络的内层,负责信息的传输,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子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的设备和软件的集合。主 机和终端都属于资源子网。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资 源子网上用户之间的通信建立在通信子网的基础上。没有通信子网,网 络不能工作,而没有资源子网,通信也就失去了意义,通信子网和资源 子网的结合组成了统一的资源共享的完善的网络。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拓扑是一种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构成图形(线、面)特性的方 法, 即抛开网络中的具体设备, 把工作站、 服务器等网络单元抽象为 “节
布置作业:
点” ,把网络中的电缆等通信介质抽象为“线” ,形成点和线组成的图形, 使人们对网络整体有比较直观的印象。这样从拓扑学的角度看计算机网 络就变成了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这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就说网 络拓扑结构是一个网络的通信链路和节点的几何排列或物理图形布局, 在计算机网络中忽略了网络的具体物理特性如节点之间的距离、各节点 的位置,而着重研究结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形拓扑结构、星形拓扑结构、 环形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混合形拓扑结构。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按网络的 工作模式分为:对等网、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分为: 公用网、专用网、用公用网组建专用网;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 网络、无线网络。1.5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不同环境中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侧重点不同,表现出的主要功能也有 差别,但总的来说,网络应具备以下最基本的功能:资源共享、信息通 信、分布处理、网络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网络具有可扩充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办公室通信、信报处理系统、电 子数据交换、在线服务、工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等。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计算机网络概述 2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1.6 计算机数据通信常识
信息是人们所关注事情的消息或知识, 是关于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
目的要求: 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再现。如身高、
体重等。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被识别的符号,具有稳定性和表达性。如文
重点难点: 字、数字等。
信号是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电、磁、声、
主要内容:
光、热等各种信号。各种数据都可以适当的电磁波形式在通信介质上传 输。信道指信号的传输通道,包括通信设备(如集线器、路由器等)和 传输介质(如同轴电缆、光纤等)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利用电磁波的描述参数(如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幅度、 频率或相位等) 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它的取值可以是无限多个。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信号,通过电压脉冲表示要传输的数据,它的 取值是有限的。传统的电话通信信道是传输语音的模拟信道, 无法直接传输计算机 的数字信号。为了利用现有的模拟线路传输数字信号,必须将数字信号 转化为模拟信号,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作调制(Modulation) 。在另一端, 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要还原成数字信号,这个过程称作解调 (DEModulation) 。通常由于数据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每端都需要 调制和解调,这种设备称作调制解调器(MODEM) 。在数据通信中,按每次传送的数据位数,通信方式可分为:并行通 信和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是一次同时传送 8 位二进制数据, 从发送端到接收端需要 8 根传输线。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如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通 信通常以并行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串行通信一次只传送一位二进制的数据, 从发送端到接收端只需要 一根传输线。串行方式虽然传输率低,但适合于远距离传输,在网络中 (如公用电话系统)普遍采用串行通信方式。按照数据在线路上的传输方向,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 工通信与全双工通信。单工通信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又称为单向通信。如无线 电广播和电视广播都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在同一时刻,只允许数 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可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这种方 式一般用于计算机网络的非主干线路中。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又称为双向同时通 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如现代电话通信提供了全 双工传送。这种通信方式主要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以信号传输为基础,数据传输分为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 宽带传输。允许传输信号波形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的信道称为模拟信道, 数字 信道只允许传输离散的数字信号。调制解调器是进行数字、模拟信号转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换的专用设备进行数/模转换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模拟信道传递数字信 号。使用数字信道号传输数据, 终端设备将数字信号转变成脉冲电信号 时, 这种调制前原始信号所固有的基本频率叫做基本频带, 简称为基带。在信道中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叫做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一种最 基本的数据传输方式。基带信号是用来直接传输数字信号的,不经过调 制,因为数字波形有无限的频宽,每次只能传输一路,占用所有带宽。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在这样的信道上 传输数字信号,必须先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在接收方还必须再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相应的设备才能识别。频带传输过程中, 先将二进制形式的数字信号进行调制,转换成能在模拟信道(如电话线 路或其他传输线路)传输的模拟信号传输出去,再在接收端经过解调将 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频带传输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在某个频率段 传输的模拟信号,可以通过频分多路复用传输。宽带是指比音频带宽更宽的频带,包括大部分电磁波频谱。利用宽 带进行的传输称为宽带传输。宽带传输系统属于模拟信号系统,它能够 在同一信道上进行数字信息或模拟信息服务, 宽带传输系统可以容纳全 部广播信号,并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在局域网中,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基带传输的信号 主要是数字信号,宽带传输的是模拟信号,基带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0~10Mb/s,宽带传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0~400Mb/s。宽带传输能把声 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综合到一个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宽带传输采用 的是频带传输技术,但频带传输不一定是宽带传输。
布置作业: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日 时 期 2 序 号 3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
目的要求: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网络协议的分层原则;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ISO/OSI 参考模型及其各层的功能及特性; TCP/IP 参考模型; 子网的概念及划分;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教学难点:子网的划分与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本章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不是指具体的网络, 而是计算机网络的抽象模 型。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位于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各种通信信道 和设备互连起来,使其能协同工作,以便计算机用户应用进程交换信息 和共享资源,因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是个复杂的工程设计。网络 的体系结构用分层的的概念简化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 网络的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应设置哪几层, 每层应提供哪些功 能的精确定义。至于功能如何实现,则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部分。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每一层都由一些实体组成,这些实体抽象 地表示了通信时的软件元素和硬件元素。换句话说实体是通信时能发送 和接收信息的任何软、 硬件设施。不同机器上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实体完成一定的任务,称为该层的功能,上层利用下层提供的功能 或者说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服务是各层向其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服 务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上层是服务用户,下层是服务提供者。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上下层之间交换信息叫接口。一般使上下层之间传输的信息量尽可 能地少,这样使得两层之间保持其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在网络中包含多种计算机系统,它们的硬件和软件各不相同,要实 现它们之间的相互通信,就必须有一套通信管理机制,使通信双方能正 确地发送和接收信息并理解对方所传输信息的含义。这套通信管理机制 也可以说是计算机通信双方事先约定的一种规则,它就是协议。协议是 指实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规则的集合。它包括协议规 范的对象及应该实现的功能。一般来说,协议由语义、语法和交换规则 三部分组成,即协议的三要素。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换句话说,体系结构就是用 分层研究方法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各层的功能、各层协议和接口的集合。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TCP/IP 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教学重点: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目的要求:
网络协议的分层原则;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ISO/OSI 参考模型及其各层的功能及特性;
重点难点:
TCP/IP 参考模型; 子网的概念及划分;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教学难点:子网的划分与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主要内容: 2.2
OSI/ISO 参考模型 OSI 模型是一种具有指导作用的抽象模型,并不是计算机网络协议
的具体实现实例。在 OSI 模型的基础上,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具体实现还 有很多灵活性和可扩展空间。OSI 参考模型只给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说明,并不是一个真正具体的 网络,它将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 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各层功能概括如下: 物理层: 1 层, 第 在物理信道上传输比特流, 解决数据终端设备 (DTE) 与通信设备(DCE)之间的接口问题。接口标准:由机械、电气、功能、 规程等四个特性构成。数据链路层:第 2 层,变换数据帧和比特流,在相邻两节点间无差 错传输数据帧,为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有:建立和拆除数据链路(逻辑 通道) 、帧传输、差错与流量控制、数据链路管理。网络层:第 3 层,将报文分组从物理连接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实现 点到点通信。主要功能是将逻辑地址翻译成物理地址,使传输层可使用 逻辑地址;根据网络状态、优先级等确定路由;分组交换、拥塞控制和 流量控制。传输层:第 4 层,向上层提供一个标准通用的界面,使上层和通信 子网的细节相隔离,保证无错误地、顺序地、无G失地、无重复地在源 主机和目标主机间传送报文。主要功能是将消息重新打包,发送端:长 消息?数据包,接受端:小数据包?大数据包;接受确认;流量控制; 错误处理等。会话层:第 5 层,在联网计算机之间建立、建立和使用一种称之为 会话的链接,并使用这个链接进行通信,使双方操作相互协调。表示层:第 6 层,网络翻译者,定义了联网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的 格式和语法。应用层:第 7 层,是开放系统的互连环境的最高层。不同的应用层 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手段和窗口, 代表直接支持 用户应用的服务,如文件传送、数据库访问、电子邮件等。总之,OSI 参考模型中,将的网络通信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处理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的子问题,尔后各层“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2.3 TCP/IP 参考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又称 Internet 协议参考模型。TCP 是传输控制协 议,IP 是网际协议。在 TCP/IP 协议中,TCP 协议和 IP 协议各有分工。TCP 协议是 IP 协议的高层协议,TCP 在 IP 之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连接方式的协议。TCP 协议能保证数据包的传输以及正确的传输顺序,并且它可以确认包 头和包内数据的准确性。协议为 TCP/IP 协议集中的其它所有协议提 IP 供“包传输”功能,IP 协议为计算机上的数据提供一个最有效的无连接 传输系统,也就是说 IP 包不能保证到达目的地,接收方也不能保证按 顺序收到 IP 包,它仅能确认 IP 包头的完整性。最终确认包是否到达目 的地,还要依靠 TCP 协议,因为 TCP 协议是有连接服务。TCP/IP 参考模型由四个层次组成,参见图 2.2 TCP/IP 参考模型。其中: 应用层:应用层是 TCP/IP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向用户提供一些 常用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等。应用层包括了所有的高层协议,并且总 是不断有新的协议加入。应用层协议主要有:网络终端协议 TELNET,用 于实现互联网中的远程登录功能;文件传输协议 FTP,用于实现互联网 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简单电子邮件协议 SMTP, 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 件发送功能; 域名服务 DNS, 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 IP 地址映射的网 络服务;网络文件系统 NFS,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系统共享。传输层(TCP 层) :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确保源主机传送分 组到达并正确到达目标主机。有运输控制协议 TC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TCP 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主要功能是保证信息无差错地 传输到目的主机。UDP 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它与 TCP 协议 不同的是它不进行分组顺序检查和差错控制, 而是把这些工作交给上一 级应用层完成。网际层(IP 层) :负责相邻计算之间(即点到点)通信,包括处理 来自传输层的发送分组请求,检查并转发数据报,并处理与此相关的路 径选择,流量控制及拥塞控制等问题。网络接口层:严格来说它不是一个层次,而仅仅是一个接口,用以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提供在下面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接口。负责通过网络发送 IP 数据 报;或者接收来自网络物理层的帧,转为 IP 数据报,交给 IP 层。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时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2.4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 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
目的要求: 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
共同守则。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 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网络协议遍及 OSI 通信 模型的各个层次。对于普通用户而言, 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
重点难点:
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 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 干预了,比如 TCP/IP 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主要内容:
所谓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协议总是指某一层的协议,准确地说,它是对同等层 实体之间的通信制定的有关通信规则和约定的集合。网络协议包括三要素:语义、语法和交换规则。所谓 NetBEUI 协议是一个基本协议, 它提供工作组及计算机的网络 标识名, 而且不需要配置网络地址。NetBEUI 协议还具备一些通信功能,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但并不支持路由选择。TCP/IP 尽管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协议,但 TCP/IP 协议在局域网中 的通信效率并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经常会 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此时安装 NetBEUI 协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IPX 对应于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而 SPX 对应于 OSI 参考模型中 的传输层。IPX/SPX 协议具有很强大的适应性, 它突破了多网段的限制, 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可用于大型内联网。IPX/SPX 协议现在也较为常 用,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 IPX/SPX 协议,比如星际争霸,反恐 精英等等。虽然这些游戏通过 TCP/IP 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 IPX/SPX 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除此之外,IPX/SPX 协议在局域网络中的用途似乎并不是很大, 如果确定不在局域网中联机 玩游戏,那么这个协议可有可无。局域网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分别是 TCP/IP 协议、NetBEUI 协议和 IPX/SPX 协议。TCP/IP 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 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 的操作都离不开 TCP/IP 协议。不过 TCP/IP 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 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 要详细设置 IP 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 服务器等参数。TCP 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属于 OSI 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TCP 提 供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多路复用和全双工发送。TCP 还具有重排序功能。如果数据报到达目标时,顺序发生混乱,重排序功能将对其进行管理和 重排序。IP 协议又称为网际协议,是 TCP/IP 协议使用的传输机制。这是一 个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协议,它不提供差错检测或跟踪。
布置作业: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时 日 期 2 序 号 6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2.5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 所有 Internet 上的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 Internet 上唯一的编号作
这个编号称为 IP 地址。地址标识一个连接, IP 目的要求: 为其在 Internet 的标识, 它是网络上的通信地址,是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在 Internet 上的 地址。在网络通信中,每个数据报中包含有发送方的 IP 地址和接收方
重点难点: 的 IP 地址。主要内容:
IP 地址是一个 32 位二进制数, 被分为 4 段, 每段 8 位 (1 个字节) , 段与段之间用句点分隔。为了便于表达和识别, 地址是以十进制形式 IP 表示的,每段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大不超过 255。为方便起见,通常 将其表示为 w.x.y.z 的形式。其中 w、x、y、z 分别为一个 0~255 的十 进制整数,对应二进制表示法中的一个字节。这样的表示叫做“点分十 进制表示” 。例某台机器的 IP 地址为:10,则写成点分十进制表示形式是:202.114.64.2。IP 地址有五 种类型,分别属于不同规模的网络。A 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 1~127,后三个字节为主机号; B 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 128~191,后两个字节为主机号; C 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 192~223,后一个字节为主机号; D 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 224~239; E 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 240~254。A 类、B 类、C 类地址分别适用于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的网络。使用 D 类地址的网络用于多点传送给多个主机, 包传递给网络上用户的 选定子网,只有那些注册为包传送地址的主机才能接受包。D 类地址中 后 28 位用于有兴趣的主机识别的地址。类地址是一个实验地址, E 保留 给将来使用。本书对 D 类、E 类地址不做太多讨论。IP 地址每一部分的 长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在分配网络地址和本地地址时提供了最大的 灵活性。再以 C 类地址来说,大约允许网络数可有 200 万个,每网络可
以有五种格式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有主机设备 254 个。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今一些美国大学被划分给 A 类网络,而其他大部分国家的 Internet 系统只能被划分为 C 类网络。并不是所有的 IP 地址都能分配给主机, 有些 IP 地址具有特定的含 义,因而不能分配给主机。回送地址指前 8 位为
(十进制的 127)的 IP 地址,这个地 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用于本机进程间通信。无论什么程序,如果它向 回送地址发送数据, TCP/IP 协议软件立即将数据返回, 不做任何网络传 输。主机地址全为 0 的 IP 地址为子网地址,代表当前所在的子网。例 如,当我们提到网络 150.24.0.0 时,指的是整个子网,150.24.0.0 这 个地址不会分配给网络中的任何一台主机。主机地址为全 1 的 IP 地址为广播地址,向广播地址发送信息就是 向子网中的每个成员发送信息。例如,在 A 类网络 18.0.0.0 中向地址 18.255.255.255 发出一条信息时, 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将接收到该信 息。另外,如果需要在本网内广播,但又不知道子网地址,可以用地址 255.255.255.255 代替本网广播地址。内网就是局域网,为了把内网和公网的地址区分开,规定了内网地 址的范围。内网地址在公网上是不存在的,是专门用来局域网内地址的 分配。把一个大网缩小为若干小网,叫子网。利用子网掩码可以对网络进 行子网划分,子网掩码是一个 32 位数,其中对应于主机地址部分为 0, 对应于网络地址部分为全 1,子网地址也为 1。A 类 IP 地址的子网掩码为 255.0.0.0;B 类 IP 地址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0.0;C 类 IP 地址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IP 地址 192.168.10.1 的第一个字节是 192,它属于 C 类地址的范围 192~223,
因此,与之对应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布置作业: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日 时 期 2 序 号 7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有线传输介质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网络传输介质
目的要求: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有线传输介质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
重点难点: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无线传输介质及其特点;
主要内容:
传输介质的选择依据。教学难点:两种双绞线的制作;无线传输介质的应用。本章教学内容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 常用的传输介质可分 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3.1 有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 它能 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目前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 同轴电缆和光纤。同轴电缆是指将一对导体按“同轴”的方式构成同轴线对。双绞线电缆(简称为双绞线)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 介质,尤其在星型网络拓朴中,双绞线是必不可少的布线材料。双绞线 电缆中封装着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每 一对双绞线一般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双绞线能提供良好的 传导率,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目前,有两种线序的排列标准,即 EIA/TIA568A 布线标准(简称 T568A 标准)和 EIA/TIA568B 布线标准(简称 T568B 标准)。T568A 标准描 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绿白、2-绿、3-橙白、4-蓝、5-蓝白、6橙、7-棕白、8-棕,T568B 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橙白、 2-橙、3-绿白、4-蓝、5-蓝白、6-绿、7-棕白、8-棕。直通双绞线的一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头如果采用了某一标准排列,则另一头的线序也要按照这一标准排列。交叉双绞线的一头如果采用了某一标准排列, 而另一头的线序则要按照 另一标准排列。光纤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 细小而柔韧的传输 介质。用光纤做传输介质, 就需要在发送端将电信号用特殊的设备转换成 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到接收端后,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纤的优 点很多, 比如它能够提供比铜导线高得多的带宽; 光纤中光的衰减很小, 传输速度快,距离远,内容多;不受空气中腐蚀性化学物质的侵蚀,可 以在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光纤不漏光,不受电磁干扰,不怕雷电击, 很难在外部窃听;不导电,在设备之间没有接地的麻烦,安全性很高; 另外,光纤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韧性好等特点,深受用户的喜爱, 但其目前的价格比较高,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 主干网连接,还没有作为局域网的大量选用的传输介质。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有线传输介质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网络传输介质
目的要求: 本章教学提要
教学重点:有线传输介质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
重点难点: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无线传输介质及其特点;
主要内容:
传输介质的选择依据。教学难点:两种双绞线的制作;无线传输介质的应用。本章教学内容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 常用的传输介质可分 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3.2 无线传输介质 微波是指其频率为 300MHZ~300GHZ 的电波, 微波通信是用微波作为 载体传输信号,用被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来调制该载波信号,它 可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又可传输数字信号。微波的工作效率很高,但由于 地球表面是曲面,而微波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微波传输距离一般在 40~60 千米, 但可以通过地面微波中继站或卫星通信来延长其通信距离。红外线通信,通常又叫红外光通信,是利用红外线传送信息的一种 通信方式。红外线通信所传输的内容是多样的,可以是音频信号,也可 以是视频信号。利用红外线来传输信号,在收、发端分接有红外线的发 送器和接收器,但二者必须在可视范围内,中间不允许有障碍物。利用 红外线,可以构成无绳电话及无线耳机系统。红外线的传输距离不远, 一般在十米以内, 但可以避免频谱占用, 信号失真等电气指标较易处理, 应用于普通的办公室和家庭等场合应该已经可以满足要求。红外线信道 有一定的带宽,当传输速率为 100Kbps 时,通信距离可大于 16KM,传输 速率为 1.5Mbps,其通信距离则降为 1.6KM,由于红外线有很强的方向 性,很难被窃听、插入和干扰,因此保密性较好。但缺点是传输距离有 限,易受环境的干扰。如雨、雾等。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红外线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它相对有方向性、便宜而且容易制造, 可以方便地在室内连接 LAN 或其他带红外线接收装置的设备。由于红外 线不能够穿透坚固的墙壁, 因而安全性要比其他无线传输介质好。另外, 红外线不能在室外应用,这是因为太阳光的红外部分和可见光一种强 烈,这也是红外线传输的一个缺点。激光是利用激光发生器激发半导体材料而产生的高频波。激光通信 是利用激光束来传输信号,即将激光束调制成光脉冲,以传输数据,激 光通信必须配置一对激光收发器,且安装在视线范围内,它与红外线一 样不能传输模拟信号。激光具有很好的聚光性和方向性,因而很难被窃 听、插入数据和进行干扰,能提供很高的带度而成本较低。其缺点是不 能穿透雨和浓雾,空气中扰乱的气流会引起偏差。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传输介质的选择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教学重点:有线传输介质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
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无线传输介质及其特点; 传输介质的选择依据。教学难点:两种双绞线的制作;无线传输介质的应用。
传输介质的选择 传输介质的特性主要有传输输率(和带宽有关) 、传输距离(和衰
减有关) 、抗干扰能力以及安装的难易和费用的高低等几项,选择时要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综合上述因素进行考虑。如要求传输速率高,可选 用电缆;要求价钱便宜,可选用双绞线;要求在不适宜铺设电缆的场合 通信,可选用无线传输等。下述的特性比较可以总结出每种传输介质的 特点,便于在实际中选择使用。典型的传输速率:光缆 100Mbps,同轴电缆 10Mbps,屏蔽双绞线 16Mbps,双绞线 10Mbps,无线介质小于 10Mbps。传输距离:光缆几千米,同轴粗缆 500 米,同轴细缆 185 米,双绞 线 100 米,无线介质也可达几千米。抗干扰能力: 有线介质中光缆抗干扰能力最好, 非屏蔽双绞线最差。无线传输介质受外界影响较大,一般抗干扰能力较差。安装:光缆安装最困难,非屏蔽双绞线安装最简单。费用:对有线传输介质,其费用的高低依次为光缆、粗同轴电缆、 屏蔽双绞线、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无线传输介质中,卫星传输 最昂贵。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常见的网络设备; 网卡的分类; 网卡的选择和安装方法;
重点难点:
交换机; 交换机的选择依据; 其他网络设备的作用。教学难点:交换机的选择依据、其他网络设备的作用。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主要内容:
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的重要部分,主要是网卡,调制解调器,交换 机等。4.1 网卡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 NIC) ,也称网络适配器, 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接口。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 网卡。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 一是将电脑的数据封装为帧, 并通过网线 (对无线网络来说就是电磁波)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去;二是接收网络 上传过来的帧,并将帧重新组合成数据,发送到所在的电脑中。每块网卡都有一个世界惟一的 ID 号,也叫做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MAC 地址用于在网络中标识电脑的身份,实现网络中不 同电脑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网络有许多种不同的类型,如以太网、令牌环、FDDI、ATM、无线 网络等等,不同的网络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网卡。绝大多数局域网都 是以太网,因此,我们所接触到的网卡也基本上都是以太网网卡。对网卡的选择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端口类型、传输速率、 支持全双工、总线接口、支持远程唤醒、支持远程引导。网卡的安装分为硬件安装和软件安装两部分。
布置作业: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日 时 期 2 序 号 11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调制解调器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目的要求: 4.2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就是当计算机发送信息时, 将计算机内部使用的 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用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通过电话线发送出去;
重点难点: 接收信息时,把电话线上传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计算
机,供其接收和处理。
主要内容:
按调制解调器与计算机连接方式可分为内置式与外置式。内置式调 制解调器体积小,使用时插入主机板的插槽,不能单独携带;外置式调 制解调器体积大,使用时与计算机的通信接口(COM1 或 COM2)相连,有 通信工作状态指示,可以单独携带、能方便地与其他计算机连接使用。
布置作业: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集线器 集线器(HUB)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单元, 像树的主干一样,
它是各分枝的汇集点。集线器是一个共享设备,其实质是一个中继器, 而中继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放大, 以扩大网络的传 输距离。正是因为集线器只是一个信号放大和中转的设备,所以它不具 备自动寻址能力,即不具备交换作用。所有传到集线器的数据均被广播 到与之相连的各个端口,容易形成数据堵塞。集线器主要用于共享网络的组建, 是解决从服务器直接到桌面的最 佳、最经济的方案。在交换式网络中,集线器直接与交换机相连,将交 换机端口的数据送到桌面。使用集线器组网灵活,相对于用粗缆和细缆 连接网络而言,它处于网络的一个星型结点,对结点相连的工作站进行 集中管理,不让出问题的工作站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并且用户的 加入和退出也很自由。由于 10M 非智能型集线器的价格已经接近于网卡的价格, 并且 10M 的网络对传输介质及布线的要求也不高,在前些年组建的网络中,10M 网络几乎成为网络的标准配置, 有相当数量的 10M 集线器成为分散式布 线中为用户提供长距离信息传输的中继,或作为小型办公室的网络核 心。但这种应用在今天已不再是主流,尤其是随着 100M 网络的日益普 及,10M 网络及其设备将会越来越少。在纯 100M 或 10/100M 网络环境中,只允许级连 2 个集线器。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交换机 交换机的英文名称之为“Switch” ,它是集线器的升级换代产品。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共享工作模式的改进。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 列以及流量控制。目前一些高档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 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路由 和防火墙的功能。交换机是一种基于 MAC 地址识别, 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 络设备。交换机对于因第一次发送到目的地址不成功的数据包会再次对 所有节点同时发送,企图找到这个目的 MAC 地址,找到后就会把这个地 址重新加入到自己的 MAC 地址列表中, 这样下次再发送到这个节点时就 不会发错。交换机的这种功能就称之为“MAC 地址学习”功能。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OSI/RM 中的 在 工作层次不同、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带宽占用方式不同、传输 模式不同。交换机的数据传递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这样来说明: 当交换机从某 一节点收到一个以太网帧后, 将立即在其内存中的地址表 (端口号-MAC 地址)进行查找,以确认该目的 MAC 的网卡连接在哪一个节点上,然后 将该帧转发至该节点。如果在地址表中没有找到该 MAC 地址, 也就是说, 该目的 MAC 地址是首次出现,交换机就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节点。拥有 该 MAC 地址的网卡在接收到该广播帧后,将立即做出应答,从而使交换 机将其节点的“MAC 地址”添加到 MAC 地址表中。由于交换机中的内存毕竟有限, 因此, 能够记忆的 MAC 地址数量也 是有限的。事实上,工程师为交换机设定了一个自动老化时间(Auto-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aging) ,若某 MAC 地址在一定时间内(默认为 300 秒)不再出现,那么, 交换机将自动把该 MAC 地址从地址表中清除。当下一次该 MAC 地址重新 出现时,将会被当作新地址处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使用得最为广 泛的技术之一, 以太网交换机的控制器先将输入端口到来的数据包缓存 起来,先检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过滤掉冲突包错误。确定包正确后, 取出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找到想要发送的输出端口地址,然后将该包 发送出去。正因如此,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这是它的不 足,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并且能支持不同 速度的输入/输出端口间的交换,可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它的另一优 点就是这种交换方式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 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 端口间协同工作。实现的办法是将 10Mbps 低速包存储起来,再通过 100Mbps 速率转发到端口上。交换机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 广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 交换机根据应用层次划分:企业级交换机、校园网交换机、部门级 交换机、工作组交换机、桌面型交换机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其他网络设备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4.5 其他网络设备 中继器(RP repeater)是连接网络线路的一种装置,常用于两个 网络节点之间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中继器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 备, 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 负责在两个节点的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以太网络 标准中就约定了一个以太网上只允许出现 5 个网段, 最多使用 4 个中继 器,而且其中只有 3 个网段可以挂接计算机终端。路由器是在多个网络和介质之间实现网络互联的一种设备, 是一种 比网桥更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二是选择最佳路径,能够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 轻网络系统的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从而让网络系统发挥更大 的效益。网桥这种设备看上去有点像中继器。它具有单个的输入端口和输出 端口。它与中继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解析它收发的数据。网桥属 于 O S 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能够进行流控制、纠错处理以 及地址分配。网桥能够解析它所接受的帧,并能指导如何把数据传送到 目的地。特别是它能够读取目标地址信息(MAC) ,并决定是否向网络的 其他段转发(重发)数据包,而且,如果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与源地址位 于同一段,就可以把它过滤掉。网关主要用来互联完全不同的网络。把一种协议变成另一种协议, 把一种数据格式变成另一种数据格式,把一种速率变成另一种速率,以 求两者的统一。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局域网参考模型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复习提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局域网参考模型; IEEE802 局域网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局域网技术; 双机互连的方法;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局域网的互连。
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局域网参考模型、局域网的互连。5.1局域网参考模型 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只涉及到有关的通信功能,即主要涉及 ISO/OSI 参考模型中下三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通信 功能。同时,局域网多采用共享信道的技术,所以常常不设立单独的网 络层。因此,它仅相应于 ISO/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 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简称 LLC)和媒体 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 MAC)两个功能子层。物理层和 ISO/OSI 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一样, 主要处理物理链 路上传输的比特流, 实现 Bits 的传输与接收、 同步前序的产生和删除等, 建立、维护、撤销物理连接,处理机械、电气和过程的特性。该层规定 了所使用的信号、编码、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传输速率。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 向高层提供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或称为 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逻辑接口,它具有帧接收和发送功 能。发送时将要发送的数据加上地址和循环冗余校验 CRC 字段等构成 LLC 帧;接收时把帧拆封,执行地址识别和 CRC 校验功能,并具有帧 顺序、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该子层还包括某种网络层功能,如 数据报、虚电路和多路复用。LLC 子层提供了两种链路服务:一是无连 接 LLC(类型 1) ,二是面向连接 LLC(类型 2) 。无连接 LLC 是一种数 据报服务,信息帧在 LLC 实体间进行交换时,无需在对等层之间事先 建立逻辑链路,对这种 LLC 帧既不确认,也无任何流量控制和差错恢 复,支持点对点、多点和广播通信。面向连接的 LLC 提供服务访问点 之间的虚电路服务。在任何信息帧交换前,在一对 LLC 实体间必须建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立逻辑链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帧依次发送,并提供差错恢复和 流量控制功能。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MAC 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对传输媒体的访问, 负 责管理多个源链路和多个目的链路。IEEE 802 标准制定了几种媒体访问 控制方法, 同一个 LLC 子层能与其中任何一种媒体访问方法 (如 CSMA /CD,Token Ring,Token Bus 等)接口。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IEEE802 标准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教学重点:局域网参考模型;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目的要求:
IEEE802 局域网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局域网技术;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双机互连的方法;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局域网的互连。教学难点:局域网参考模型、局域网的互连。5.2 IEEE802 标准 局域网标准化工作的机构主要有: ①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1 and (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 委员会(该委员会于 1980 年 2 月成立, 专门制定局域网标准,简称 IEEE 802 委员会) ; ② 欧 洲 计 算 机 制 造 厂 商 协 会 ECMA ( 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 ③美国国家标准局 NBS(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 ④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⑤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 ANSI。其中,IEEE 802 委员会专门制定局域网标准。ISO 把这个 802 规范 称为 ISO 802 标准, 因此, 许多 IEEE 标准也是 ISO 标准。例如, IEEE 802.3 标准就是 ISO 802.3 标准。IEEE 802 规范定义了网卡如何访问传输介质(如光缆、双绞线、 无线等) ,以及如何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方法,还定义了传输信息 的网络设备之间连接建立、维护和拆除的途径。遵循 IEEE 802 标准的 产品包括网卡、 桥接器、 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来建立局域网络的组件。IEEE802 系统标准之间的关系如图 5-2。IEEE802 有 11 个与局域网有关的标准。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802.1 网间互连定义。802.2 逻辑链路控制。802.3CSMA/CD 网络。802.4 令牌总线网。802.5 令牌环网。802.6 城域网(MAN) 。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802.7 宽带技术咨询组。802.8 光纤技术咨询组。802.9 综合数据声音网。802.10 网络安全技术咨询组。802.11 无线联网。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局域网技术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复习提问:
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局域网参考模型; IEEE802 局域网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局域网技术; 双机互连的方法;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和步骤; 局域网的互连。教学难点:局域网参考模型、局域网的互连。本章教学内容
5.3 局域网技术 通常我们所说的以太网主要是指以下三种不同的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IEEE802.3――采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 传输速率达到 10Mbps; 100Mbps 以太网――又称为快速以太网,采用双绞线作为网络媒 体,传输速率达到 100Mbps; 1000Mbps 以太网――又称为千兆以太网,采用光缆或双绞线作为 网络媒体,传输速率达到 1000Mbps。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 (简称 CSMA/CD) 。通俗地说就是先听后说,边说边听。载波侦听是减少冲突的主要技术。工作过程是:各节点向总线发送信包之前,先检测总线上是否有信包在 传送,即检测总线上是否有载波信号。若总线空闲,没有载波信号,则 可以直接发送; 否则当总线忙时, 则需延续, 等待有空闲时再进行发送, 发送前仍要进行侦听。若未发现冲突则发送成功,计算机会返回到帧听 信道状态。每台计算机一次只允许发送一个包,所有计算机在试图再一 次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在最近一次发送后等待。由于侦听是在信号发送 前进行的,所以称为“讲前先听” ,利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效率提高 80%。后来又在发送中侦听,使多个站都随时侦听信道,检测出现碰撞或信息 干扰时立刻终止发送,这样缩短了碰撞时间的延续,进一步提高了传输 效率。令牌环网是环形网络,其上有一个“令牌”沿单方向循环,所以不 象总线形以太网会发生碰撞。令牌总线网又称为逻辑环网, 是将数据发送权按类似物理环路顺序 形成闭合环路,而数据信包的传仍在两节点间进行,环路中令牌的传送 按虚线逻辑环路传送。当一个节点要发送信包时,必须持有令牌。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FDDI 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的缩写。FDDI 是实际应用比较广泛的 一种高速环型网络。其基本结构为逆向双环,一个环为主环,另一个环 为备用环。FDDI 规定用光纤作为它的传输介质。用于 FDDI 的光纤分为 两类: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模”可以被看作是以特定角度进入光纤 的光束。单模只允许一种模的光在光纤上传播。多模则允许多种模的光 在光纤上传播。多模光纤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而单模光纤则只能 用激光作为光源。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具有更高的传输带宽和更长的延 伸距离。无线局域网是一种能支持较高数据速率(2-11Mbit/s) ,采用微蜂 窝、微微蜂窝结构、自主管理的计算机局部网络。它可采用无线电或红 外线作为传输媒质,采用扩展频谱技术,移动的终端可通过无线接入点 来实现对 Internet 的访问。在无线局域网这个领域中有这样两个主要 标准:IEEE802.11 和 HIPERLAN(High Perfomace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可分为两类:无中心对等式结构和有 中心结构。
布置作业: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时 日 期 2 序 号 18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5.4 双机互连 将两台电脑直接用电缆连接起来, 就称为双机互连。双机互连有网 卡互连、串口互连、并口互连、Modem 互连、红外互连、USB 互连、1394 线互连等。双机直连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连接的最简单方式,最大的优点 是成本低、连接简单,最大的缺点是连接速度受计算机本身连接端口传 输速度的限制。网卡互连是速度最快的一种双机互连方式, 但每台计算机必须配备 网卡。当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长度超过 100 米时,信号会严重衰减。利用 USB 接口来实现双机互连以交换简单的数据资料, 组建最简单 的对等网。必须指出的是,USB 功能的实现要求硬件和软件同时支持, 它包括主板的 USB 主控芯片和操作系统都要对 USB 提供支持。就目前主 流的 Windows 操作系统而言, 只有 Windows2000 和 WinXP 能够提供对 USB 的完整支持,在其它 Windows 操作系统下虽然系统可以识别 USB 设备, 但无法以高速模式运行。如果使用 USB 集线器,还可通过 USB 双机互连 线实现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由于 USB 线支持即插即用,传输速率 最高可达 8MB/S,一般也能将速率稳定在 4MB/S 以上。IEEE 1394 是一种数据传输的开放式技术标准,IEEE 1394 被应用 在众多的领域。IEEE 1394 不单单可以用来作为外设的连接口连接,还 可以作为网络连接器使用,并且能提供高达 400Mbps 的速率,比现在的 大部分局域网速度更快,适合需要大数据量传输的场合使用。Windows 98/XP 等系统中,要想实现 IEEE 1394 的“网络”功能,必须通过特殊 的工具软件才能实现,而在 Windows XP 中,所有的 IEEE 1394 设备默 认就是一块“网络适配器” ,因此如果想通过 IEEE 1394 来连网,用户 最好是安装 Windows XP。如果要互连的两台电脑都安装了 Windows XP。另外,要想使用 1394 线实现双机互连,两台电脑都要有 1394 接口。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时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小型局域网组建实例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
5.5 小型局域网组建实例 目前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大多数采用对等网、服务器/工作站、无盘 网络三种,不同的网络满足不同的需求,大家需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不 同的组网方式。对等网络比较简单, 网中的任一台计算机均可同时兼服务器和工作 站,也可只作其一。因为对等网络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来做网络支持, 不需要其他组件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因而对等网络的价格相对便宜很 多。服务器/工作站网络是基于服务器工作模式的网络,它需要专门的 服务器。它承担着整个网络范围内的任务管理和资源的管理与分配任 务。在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0Server) , 并进行必要的配置,以达到理想的网络管理效果。无盘工作站是指无软驱、无硬盘、无光驱的连入局域网的计算机, 无盘工作站操作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都是存储在局域网的文件服务器 中。无盘工作站利用网卡上的启动芯片与服务器连接,使用服务器的硬 盘空间进行资源共享,无盘工作站网络可实现服务器/工作站网络的所 有功能,在它的工作站上,没有驱动器,但因为每台工作站都需要从远 程服务器启动,所以对服务器以及网络组建的要求较高。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时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网络互连简介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5.6 网络互连简介 网络互连也称网际互连, 通常是指将不同的网络或相同的网络用互 连设备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网络, 也可以是为增加网络性 能和易于管理而将一个原来很大的网络划分为几个子网或网段。对局域网而言, 所涉及的网络互连问题有网络距离延长、 网段数量 的增加、不同局域网之间的互连及广域网互连等。网络互连中常用的设 备有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网络互连的作用主要有: 扩大网络通信范围、 提高网络系统性能和 系统可靠性、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时 日 期 2 序 号 21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Internet 的起源与发展
复习提问: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Internet 的起源与发展; ISP、域名的概念;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调制解调器的安装和配制拨号网络; Internet 接入方式; ADSL 软硬件的安装; 教学难点: 调制解调器的安装和配制拨号网络、 Internet 接入方式。6.1 Internet 简介 Internet 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 研究计划局(ARPA)于 1968 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 验网 ARPANET。1985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利用 ARPANET 发展出来 的叫做 TCP/IP 的通迅协议自已出资建立名叫 NFSNET 的广域网,NSFNET 在 1986 年建成后取代 ARPANET 成为 Internet 的主干网。在互联网服务业务方面:搜索引擎、网络教育、网上银行、在线交 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上视频服务、收费邮件服务、短信服务、 网上招聘、网络资讯服务、网络游戏等服务业务快速发展,并被更多用 户信赖、接受和使用。ISP 即 Intenet 服务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 ,是 Internet 网络用户接入、 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专门的 ISP 一般是以营利 为目的,开展商业化服务。一般说来,ISP 有两类,一类为仅何用户提供拨号人网业务的小型 ISP,另一类为真正意义上的 ISP,它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它具 有全国或较大区域的联网能力,可以提供专线、拨号线上网,各类信息 服务和用户培训的服务, 这类 ISP 一般拥有自己较大范围的信息网络和 众多的各类服务器, 拥有自己的信息资源, 有些甚至有自己的上网软件。域名就相当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码一样, 可以在纷繁芜杂的 网络世界里准确无误地把我们指引到我们要访问的站点。在互联网发展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之初并没有域名,有的只是 IP 地址。域名就是对应于 IP 地址的用于在 互 联 网 上 标 识 机 器 的 有 意 义 的 字 符 串 。例 如 CNNIC 的 域 名 ,比起 IP 地址而言就更形象也更容易记忆。从
这个域名来看,它是由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这几个部分彼此之间具有层次关系。其中最后的.CN 是域名的第一 层,.NET 是第二层,.CNNIC 是真正的域名,处在第三层,当然还可以 有第四层,如:,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域名从后到 前的层次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立的树型结构。其中第一层的.CN 叫做地理 顶级域名。目前互联网上的域名体系中共有三类顶级域名:一是地理顶级域 名, 共有 243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码。例如.CN 代表中国, 代表日本, .JP .UK 代表英国等等, 另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 共有 7 个: .COM(公司), .NET(网 络 机 构 ) , .ORG( 组 织 机 构 ) , .EDU( 美 国 教 育 ) , .GOV( 美 国 政 府 部 门),.ARPA(美国军方),.INT(国际组织)。由于互联网最初是在美国发 展起来的,所以最初的域名体系也主要供美国使用,所 以.GOV,.EDU,.ARPA 虽然都是顶级域名,但却是美国使用的。只 有.COM,.NET,.ORG 成了供全球使用的顶级域名。相对于地理顶级 域名来说,这些顶级域名都是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区分的,所以称之为类 别顶级域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的顶级域名也根据实际需要不 断被扩充到现有的域名体系中来。还有,新增加的顶级域名是.BIZ(商 业),.COOP(合作公司),.INFO(信息行业),.AERO(航空业),.PRO(专 业人士),.MUSEUM(博物馆行业),.NAME(个人)。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布置作业: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课 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课 时 日 期
教学方式 讲授 任课教师
Internet 接入方式
教学主要内容、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复习、提问、小结、布置作业等
Internet 接入方式 在光纤网络和无线网络还不能通达的地方, 利用电话线拨号上网仍
然是一种便捷的上网方式。对拨号用户来说,要进入计算机互联网,首 先你得准备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一条电话线路。其次在你的 计算机中还应装有拨号网络适配器、 TCP/IP 协议、 浏览器等必须的应用 软件。
DDN 是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的简称,它是利用光 纤、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为用户 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通道,传送各种数据业务。数字数据网是以光纤 为中继干线网络,组成 DDN 的基本单位是节点,节点间通过光纤连接, 构成网状的拓朴结构,用户的终端设备通过数据终端单元(DTU)与就 近的节点机相连。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 接入技术俗称“一线通” ,它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 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 处理。用户利用一条 ISDN 用户线路,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 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ISDN 基本速率接口有两条 64kbps 的信 息通路和一条 16kbps 的信令通路,简称 2B+D,当有电话拨入时,它会 自动释放一个 B 信道来进行电话接听。ADSL(非对称数字环路)业务是宽带接入技术中的一种, 它利用现有 的电话用户线,通过采用先进的复用技术和调制技术,使得高速的数字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信息和电话语音信息在一对电话线的不同频段上同时传输, 为用户提供 宽带接入(从网络到用户的下行速率可达 8Mbps、从用户到网络的上行 速率可达 1Mbps)的同时,维持用户原有的电话业务及质量不变。按照 ADSL 宽带业务与用户电话业务之间是线路上共享、 业务上各自独立的技 术特性,在业务处理上,二者是分开的。在无线网络应用中, 单机无线上网既是最基本, 也是最早一种应用 方式,但由于其性能低下和上网费较贵的限制,它的应用并不广泛,主 要用户对象是家庭个人用户, 而且也只是没有其它上网条件的情况才不 得已选择。在无线网络领域,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也是 最有前途一种无线连接技术。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并不是真正的无 线互联网连接技术,而只是局域网的无线连接。所以,如果单机要实现 无线上网, 就必须拿自己的笔记本在具有无线网络覆盖的热点 (AP) 中。光纤接入是指主干网络介质采用光纤,接入小区是 LAN(局域网)
方式,接入是利用以太网技术,采用光缆+双绞线的方式对社区进行综 合布线。具体实施方案是: 从社区机房敷设光缆至住户单元楼,楼内布 线采用五类双绞线敷设至用户家里,双绞线总长度一般不超过 100 米, 用户家里的电脑通过五类跳线接入墙上的五类模块就可以实现上网。局域网接入就是若干台电脑通过一台性能比较好的、与 Internet 连接的电脑上网。因为无论从以前的 mode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包发送大于接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