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点集合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3单元知识点总结_文库下载
1亿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3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3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前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词语盘点”
地毯 3鸣蝉
第二单元“词语盘点”
《咏雪》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大体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而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谢太傅大笑起来很高兴。这就是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丢下(他)离开了。等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当年7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来,已经走了。”友人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过了正午还没来,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友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第三单元“词语盘点”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共22页)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 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共22页)
Word文档免费下载:(下载1-11页,共11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3单元成语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3单元成语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语文七......2017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知识点归纳学班姓校: 级: 名: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春》 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人教版 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三单元14.秋+天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4.秋天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6 分) ......2016 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知识梳理与复习 (第一...(1)东临 碣石,以观沧海: (2)山岛竦峙 :... (3)幸甚 至哉: . (5)闻......2016年秋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题1:拼音与汉字)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教育部年七年级语-语文上册【人教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1-3单元)46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人教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_语文_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2016 年秋改版最新修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 案、 学 科: ;;; ...单元 教 学 内 容 第一二三周 第一单元 1、春 2、济南的春天 3、雨的......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题免费下载|试题|试卷|初一|七年级|新课标人教版
按教材浏览:
当前位置:>>>>><font color="#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题下载详细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题下载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题
初一|七年级
新课标人教版
☆☆☆☆☆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人教版】2016年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33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教版】2016年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33页)
总评分3.9|
浏览量2410109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重点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本册课本的总体要求,也单元课文的特点,我们将单元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吟诵涵泳,熏陶感染,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灵气、悟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为了达到单元教学目标,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美,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审美,是主体以感性观照的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接的感性的把握。审美,既是主体发现、发掘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的过程,也是主体内心品赏、评价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体验美在自身反映的过程。描写自然美的诗文,兼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多种美质。当然,本单元是初中教学的起始单元,要求不宜高。教学时一要注重朗读,二要注重品味语言。下面进行分解说明。
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课文是多重要素(包括审美要素的)的载体,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观照、解读,全都依凭读者的阅读意向而定。既然本单元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诗文,我们就应该抓住美情美意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赏美的过程。例如《春》和《济南的冬天》,在解放前就进入课本,放置于“描写文”的单元,关注其文体的若干要素,比如时间、地点、景物的种类等等;现在将它们当作优美的抒情文来读,不仅关注其内容,更品赏课文中的物象与意境的情状、品性,体验和品评课文美情美意作用于读者心灵的方式、量度,这将别是一番情味、意趣。
赏析课文美的语言。课标提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教学目标。本单元都是辞意双美的课文,感知和理解美的语言和语言的美,这本身就是单元的教学重点,而且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也要通过品味语言美来进行。可以说品味语言是引领读者的感知力、领悟力通往课文的艺术世界的桥梁。成人读者也许凭着对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直觉和精深的理解,可以急速地透过语言层面而探入作品底蕴;但学生的语言经验系统尚未建立,或虽建立却未强化和完善,语言的“屏障”仍阻隔着他们,所以仍须“淹留”在推敲字词、吟味语句语段的层面。当然,这一“屏障”并不是必然和永久的,学生完全可以品味语言作为“入口”,探入课文内蕴,感受作者情怀。过去的语言教学也许过多地重视语言的实用性,较少地注意语言的审美特性;现在这里的语言教学首要目标便是品赏语言的美,或曰美的语言。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都有品味精妙语言的题目,有要求积累诗文佳句的题目,有要求背诵的题目。
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美感。《春》的练习题对朗读的重音和停连有所提示,有助于学生提高朗读能力。每一次朗读,老师都应该提示方法,并提出改进意见。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关于重音和停连的知识短文,其中提到的朗读标记符号,可以引导学生掌握。
赏析语言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朗读。根据对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总结以及教学实践的观察,七年级的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朗读的习惯,这正是本单元强化朗读教学的一个便宜条件。有人说,朗读是学生培养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也许有点夸大,但也说出了朗读之于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篇篇课文都指导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单元提示明言“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就有加强朗读,以朗读为进入课文、接受课文的重要途径的意思。此外,各篇课文的练习都提到了朗读的背诵的要求。这说明朗读是本单元的重要的教学目标。
第二,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激发情感,体验课文情境。义教课标说: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学习优美的诗文,注重情感体验可以说是抓住的根本。对“情境和形象”的感知、感受,即是发挥联想和想象。不仅要善于体验,还要能说出来。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与这些要求是相适应的。大量研究表明,审美心理主要由四种因素构成,即感知、理解、情感和想象。所以我们强调情感、想象等,是着眼于学生主体方面,亦即从学生的心理意识方面,改善、增进他们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下面也从两方面分解说明。
发挥联想和想象。读优美的诗文,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情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如专家所说:“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顾骧语,《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文学鉴赏”条))“感受”就是体验。欣赏文学作品的活动中的体验,最重要两种心智活动就是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它们是文学性体验也是文学欣赏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即使对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的人来说,联想、想象也是不可绕过的“门槛”。然而在成人那里是“开始”的地方,在学生这里可能就是较高境界。成人可能在感性化的欣赏之后,进入抽象的、理性化的思考;学生的欣赏则始终与形象相伴,不可须臾分离。从文学作品的功能实现和生成规律来看,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读者进入作品情境的必经之路,脱离联想和想象的阅读,就不是文学欣赏的阅读,而可能是其他性质的阅读(例如科学性的、专业研究性的);再有,作品的原有的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内容,亦即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也需要联想和想象。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未必赶得上成人,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绝不比成人差,他们通过形象直观的思维探入课文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这是由他们的心理意识功能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他们的阅读心理的优势所在。基于这种认识,课本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新尝试。例如,《春》的练习:“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古代诗歌四首》的“思考探究”有这样的题目:“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题都明确地告诉学生依靠联想和想象体验课文情境,体现了课本编写者的良苦用心。然而,现在的文学作品教学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单纯地、片面地发展学生的知性思维、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忽视、淡化以联想想象为主的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学生刚一接触文学作品,就带领他们立即进入主题探讨、思想分析的阶段,跳过了必要的中介阶段,这完全违背了文学欣赏教学的规律。事实上对学生来说,联想、想象的功夫做到越充分,对作品底蕴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
有情教学。与以联想想象为主的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相伴共生的心理意识活动是感情或情感,一般认为,联想、想象的基础和动力是感情,感情之于文学欣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勰说:“缀文者情动以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熙载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现代学者说:“无视文学鉴赏过程中感觉和感情的作用,不懂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必须被读者在感觉和感情上肯定和接受才能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也是片面的。”(顾骧,“文学鉴赏”条)当代语文教学的讨论中,对情感培养、情感教育的呼声日见其高,那种“无情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当在否定、革除之列。所以本单元有意识地强化情感教育,注重发掘课文的情感源泉,引导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例如《春》的练习:
“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细味之,其中有许多情感教学的要素: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本身就有情感激发的特点。《古代诗歌四首》的“思考探究”各题也具有情感教学的特点。
情感有审美情感和非审美情感之分,也就相当于说有文学化、艺术化情感和生活化情感之分。进入优美诗文的欣赏状态,实际上就意味着进入审美情感的状态。老师在这方面要做到的是提醒学生,提升和美化平常的、生活化的、非审美的情感,也就是将自己的情感调适到审美的、优雅的状态中来。单元提示特意往这方面引导: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最后落脚点是“情怀”,这是一种审美的情怀。
第三,注意文学欣赏的定性与定位。本单元学习古代、现当代诗文,是进行文学欣赏教学,但是由于文学欣赏不是本册课本的主要任务,后面的课本还有专门的文学欣赏的内容,所以又不能过多地提文学欣赏的任务和要求,因为这里进行的毕竟是七至九年级学段的起始教学。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在文学欣赏与非文学欣赏之间,着眼点是发展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心理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课本有意地回避了文学知识(文学欣赏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史知识等),这些陈述性知识将是今后的教学任务;也不谈文学欣赏的方法、规律等,这些程序性知识也得等到学生有了一定的欣赏实践之后才能水到渠成地教他们掌握运用。上面提到的语言揣摩、联想想象、投入情感等单元教学任务,集中概括就是:一、找寻诗文之美,二、体认诗文之情,三、品味诗文之语。关键还在于“找寻”美、“体认”美和“品味”美等操练、运作。这些不光是文学欣赏的特殊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般性要求。
第四,注意修辞教学的定位和方向。本单元在《春》的练习中讲解了比喻知识,在《济南的冬天》的练习中讲解了拟人知识,这是本单元必须掌握的修辞知识,并要求学会运用。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这两种修辞方法,但是没有学习这两种修辞知识。现在有必要从理性认识上提高一步,将修辞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自行学会分析比喻句、拟人句。其实初中学习修辞方法无非是两大任务,一是掌握修辞知识,二是分析表达效果。在《春》中讲比喻修辞法,暂不涉及其他修辞法;在《济南的冬天》中讲拟人修辞法,同时要巩固比喻修辞法;在《雨的四季》中要讲两种修辞法,并多让学生自行分析。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应该扩大视野,更多地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知识,以便在教学中熟练的讲解和分析。
如果老师认为有必要,也可以根据课文学习其他修辞方法,比如《春》最后三段除比喻法外,还运用了排比法。如果通过排比修辞的知识,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相关的信息
当前IE内核版本太低,请使用IE9以上的内核版本、360浏览器极速模式、chrome谷歌浏览器或火狐浏览器等访问,已达到最佳浏览效果。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