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爆多所学校如何应对心理异常学生学生身体异常,“毒跑道”有多少

2016年度盘点_中国教育新闻网特别专题_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四位政治局常委参加此次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召开后,总书记讲话在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对民办教育实行分类管理
  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修订后的法案明确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的要求: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新建、扩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人民政府应按照与公办学校同等原则,以划拨等方式给予用地优惠。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还可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推进中考改革
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推进中考改革
――2020年中考基本结束唯分数论
  日,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提出五大改革任务: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改革招生录取办法,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加强考试招生管理,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统一职称系统,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倾斜
  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一是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二是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四是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9月,人保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此次改革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整体设计。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布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布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日,《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9月14日,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将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的变革。
留守儿童有了顶层制度设计
留守儿童有了顶层制度设计
――合力监护,相伴成长
  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颁布。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发布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系统性顶层制度设计。
  《意见》抓住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三个薄弱环节,提出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的四项基本原则。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精确锁定“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共计902万人。为进一步的政策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11月至2017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等8部门将在全国联合开展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主题的农村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国务院也管小孩打架
  两会期间,“校园欺凌”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教育部表示坚持防范“校园欺凌。4月底5月初,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意见指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12月初,中关村二小发生疑似校园霸凌事件,12月中旬,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推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教育部整治高校学术不端
教育部整治高校学术不端
――“亮剑”遏制学术造假顽疾
  9月1日起,《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正式在全国各高校施行。这是教育部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对高校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做出规定。
  《办法》将六类行为认定为学术不端,包括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等;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等。
  《办法》还对学术不端案件的举报受理机制予以明确。高校应确定具体部门负责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对于那些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线索明确的匿名举报,或者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件,以及其他学术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主动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应当主动进行调查处理。
教育供给侧改革  2016年,教育供给侧改革成为热词。它的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从而化解教育老大难问题。【】
跨省生源调控  2016年5月,教育部、发改委公布了今年高考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要求上海、江苏等省(市)进一步增加面向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引发争议。随后,教育部明确,跨省生源调控将以不降低各支援省份高考录取率为前提。【】
塑胶跑道“新国标”  2016年5月,成都、北京等地学生疑受“毒跑道”影响出现咳嗽、呕吐等现象。6月13日,新华社播发深度报道,披露“毒跑道”背后乱象。随后,教育部成立专项组进行排查。11月,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公开征求意见。塑胶跑道“新国标”即将出台。【】
常外“毒地”  4月17日,常州外国语学校疑似受周边地块污染影响,导致近500名学生出现身体异常,个别学生查出淋巴癌等恶性疾病的事件曝出。相关部门随即展开调查。8月26日调查结果公布:常外环境安全,10名相关人员被问责。【】
中关村二小“霸凌”  日,《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一文引爆网络,文章曝光了中关村二小一名10岁男孩疑似遭遇校园“霸凌”。校方表示:偶发事件不足以认定为校园“欺凌”。争议之下,校园欺凌问题引发多方关注。【】
教师街边买菜被通报  日,有网友爆料称,两名宁化县的小学老师因在占道经营的摊点买菜被通报。引发热议。10月26日,宁化县委回应,已撤销对买菜教师的通报。【】
助学金诈骗  日,山东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走9900元学费,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之后,又有多起针对大学生的电信诈骗被曝光。调查发现,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严重,成电信诈骗受害重灾区。【】
校园贷  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小郑因无力偿还校园贷债务跳楼自杀。近几年, “校园贷”令不少学生陷入困局。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文,提出对校园内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依法处置。10月,教育部再次发文,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
天价在线教师  2016年3月,“天价教师”的报道引发关注。王羽是一家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师。他的单价9元的高中物理在线课,共有2617名学生购买。王羽的时薪高达18842元,月收入达20多万。 “互联网+”时代带给教师职业的冲击不容小觑。【】
大学生网红   2016年 “网红”这一群体受到了巨大关注,尤其是“直播间里的女大学生”,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一方面,网络主播一夜暴富的神话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网络直播充斥着低俗、淫秽内容也引起了大量的争议。【】
《教学与行为干预》
《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
《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
《学习之道》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
《孩子是个哲学家》
《人之初》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您好,欢迎莅临西安微星体育,欢迎咨询...
触屏版二维码
公司主要业务:西安塑胶跑道,篮球场,网球场,人造草坪运动场。欢迎拨打咨询热线:029-
西安塑胶跑道
西安硅pu球场
西安人造草坪
西安微星体育设施有限公司位于美丽故城西安,是一家以特种材料涂装施工的专业队伍. 西安微星体育设施,我们服务于全国,我们拥有一批杰出的管理人才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施工队伍。采用优质可靠品牌的原材料,为新老客户建造标准实用的运动场地。02年至今我们涉及400米标准跑道、篮球场、网球场、人造草坪运动场的塑胶...
Copyright & 2017西安微星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电话:029-传真:029-联系人:刘彬
地址: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凤八建材市场西区2排19号网站备案号:
主营产品: 西安塑胶跑道,西安硅pu球场,西安人造草坪
数据提供:
技术支持:西安伊洛汉网络成都一学校学生集体身体异常 疑因塑胶跑道所致 - 中国教育装备网
成都一学校学生集体身体异常 疑因塑胶跑道所致
中国教育装备网
  核心提示:近年来,全国各地 毒跑道”事件频发。前几天,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学生身体集体出现异常情况又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3月以来,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一、二、三年级近百名学生陆续出现头晕、眼睛充血、流鼻血、红疹、水泡、反复发烧等诸多异常症状,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纷纷将孩子带去医院检查后,向学校提出了质疑。从5月24日起,多数家长选择不让小孩去学校上课来规避因“毒跑道”带来的危害。
  学生家长:塑胶跑道是“毒跑道”
  据了解,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的新校区于去年9月建成,今年年初投入使用。在家长们看来,孩子们在漂亮的新校园里学习锻炼,一切都显得格外的称心如意。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在刚读了两三个月后,不同年级的孩子就陆续出现各种异常症状,使这些家长们的心都焦碎了。
  记者26日上午从学校家委会了解到,当天上午,14个家长将小孩带去去医院检查,结果12个小孩的检查报告存在肾功能、肝功能和血象等多种指标异常情况。近几天以来,出现异常症状的孩子正不断的增加,家长们感到事态严重的已经超出想象,于是,在5月26日下午,该校数百名家长在校园外聚集,要求校方和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措施的办法。
  孩子们出现流鼻血、红疹等症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是否与新建的塑胶跑道有关?据了解,学生家长们为弄清孩子们出现的症状是否与学校塑胶跑道有关,曾多次与学校进行沟通,要求学校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并解释其缘由。家长代表王雷说,“校方所提供出的合格检测报告并没有对塑胶跑道施工完成后的报告,只是塑胶跑道所使用材料的报告。”
  孩子们的健康固然重要,但学习一刻也不能耽误。对此,家长们向学校提出了四点意见,“让娃娃停课;让孩子们回老校区就读;对新校区的教室和塑胶跑道进行全面系统检测;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系统性体检。”针对家长们提出的质疑和建议,截止目前,成华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都没有给予正式答复,也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只是表示此事正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化学专家:合格的材料不会使人感到不适
  同样还是这两天,5月27日,安徽省桐城市同安小学也爆出因“毒跑道”引起学生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治理和整顿学校因塑胶跑道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已刻不容缓。
  当前,铺装一条塑胶跑道,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标配。但近年来,关于塑胶跑道有毒还是没毒?一直是个争议。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谭鸿教授介绍说,“塑胶跑道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和乙丙橡胶颗粒,它们本身是没有毒性的。在我国,塑胶跑道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技术成熟,使用安全。如果塑胶跑道长时间出现臭味的情况,归根结底的问题就是在铺设塑胶跑道时,施工方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所致。”
  “施工队在施工现场将聚氨酯、乙丙橡胶颗粒加上颜料在容器内混合后,利用机械或手工施工铺设,铺设好的跑道几个小时后表面即可固化,3―7
天后会完全固化。施工完成后,跑道内是会含有一些溶剂和TDI,但由于大多数塑胶跑道都铺设在室外,经过日晒雨淋后,跑道内的TDI遇水和潮气后就会自动分解,即使有气味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不适。只要铺设塑胶跑道是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在晾放3个月后,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如果塑胶跑道在晾放后还有气味,很可能是原材料有问题。”谭鸿说,如果学生长期在有气味的跑道上运动,呼吸了有毒气体,会导致对粘膜的损害,造成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
  据了解,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主要有传统型、复合式和透气式三种类型,主要涉及聚氨酯材料有双组分弹性体,和单组分胶水。由聚氨酯胶水、乙丙橡胶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现场铺装而成。其中,聚氨酯跑道类产品包括双组分弹性体产品体系以及单组分聚氨酯胶水体系,都为100%
固含量产品,不含溶剂、有毒增塑剂、有机重金属催化剂等毒性污染物。由于聚氨酯材料非常安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冰箱制造、家具、合成革、生物医用材料上。
  由于塑胶跑道具有弹性好、强度高、耐磨防滑、色彩鲜艳,具有良好的田径运动使用性能。国际田联已明确规定:“凡举办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国际田联承认的各项比赛,只准在国际标准的人工合成跑道上举行”。国际奥委会和各项运动专业委员会也都将塑胶跑道定为国际体育比赛必备的设施。
  谭鸿说,由于乙丙橡胶颗粒成本极高,比一般的塑料贵很多,估计是这些无良厂商在铺设跑道时,为了能获取更多的利益,又要让跑道具有一定弹性,他们可能会违规添加废旧轮胎、工业废料和能让这些废料迅速成型的有机溶剂、聚合剂等含有毒物质的辅助材料进去,这些不合格的材料添加进去后,在太阳的照射下,跑道就会长时间的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
  国家标准:对合成材料跑道的有害物质有明确限量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跑道,很有可能是有毒的塑胶跑道,为何能大摇大摆闯进校园?怎样才能遏制“毒跑道”铺设进入校园所引起的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对此,业内专业人士建议说,主管部门从源头抓起,施工方、工程监理方、使用方共同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检验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检验,塑胶跑道长期“放毒”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校园塑胶跑道建设一般都是“交钥匙”工程,施工方、监理方大多数都不具备专业的化学知识,难以辨别。施工结束后,监管部门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因为没有专业知识,也多半是走过场,很容易埋下质量隐患问题。”一位从事过学校修建的承建商向记者透露,在施工结束之后,正常的程序是由监理方向专业检测单位提供现场采集样品或由检测方进如现场采样检测产品是否合格。在现实中,往往是施工单位拿着合格的样品送去检测,绝大多数的送检样品都不是现场真实产品,而检测机构也只对来样负责,从而就导致了报告是合格的,施工现场的跑道是不合格的。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日发布的“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1”标准中发现,该份国家标准对室外合成运动面层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作出了详细规定。近年来,国内各大媒体所曝出的“校园有毒跑道”应属于该标准中的第三类跑道(适用于教学和大众健身)。对这类跑道,该标准不仅对其物理性能制定了标准,还对其所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了限量。其中,苯的含量应小于0.05
克/ 千克,甲苯和二甲苯总和含量应小于0.05 克/ 千克,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含量应小于0.2 克/ 千克。另外,
对于一些重金属,例如可溶性铅、可溶性镉、可溶性铬以及可溶性汞等物质的限量也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该标准也对检测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如果真是塑胶跑道出现的问题,那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和后期竣工验收监管的不够严格,才造成了如此的局面。”谭鸿说,校方和家长可以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到学校的塑胶跑道上去现场取样检测。从国家质检总局所颁布的对塑胶跑道检测标准来看,这个标准对塑胶跑道的检测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塑胶跑道按照这个标准来检测合格后,跑道将不存在问题,学生可放心使用。
  究竟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的跑道有没有毒?本网将继续予以关注。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
微博关注:
教备网在线客服:
客服联系热线:
投稿/访谈/求购/报价:
商务合作/广告代理:
邮箱:ceiea@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信箱:ceiea@  客服热线:7 、 、310352  传真: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号  ICP备案号:皖ICP备号
 网络实名:教备网关注今日:7 | 主题:91066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案例】学校自搬新址后500学生身体异常
页码直达:
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专家称校区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预防性卫生监督呢?良心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被污染的学校#[化 工厂职工曾将危险废物偷埋地下]化工厂老员工说,厂里职工有时为省事,将有毒废水直接排出厂外,危险废物偷偷埋到地下。该地块土壤、地下水均被检出致癌污 染物,一些员工也患上皮肤病等职业病。专家表示,学生短时间群体性出现症状,与化工厂地块严重污染有一定关系。这个地块上原来是三家化工厂,怀疑污染来自对土壤进行的开挖作业。  三家化工厂中,最大的化工厂叫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紧接着的是长宇化工和华达化工。一名在常隆化工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说,在他记载的生产日志上,像克百威、灭多威、异丙威、氰基萘酚这样的都属于是剧毒类产品。而厂里职工有时候为了省事,不光将有毒废水直接排出厂外,还将危险废物偷偷埋到了地下,对环境带来了很大隐患。  由于长期在车间里接触污染产品,一些员工患上了皮肤病等职业病,在被开具相关的诊断证明后,很多人被要求提前离厂。后来,这几家企业也陆续搬离,当地政府准备在环境修复后将该地块用于商业开发。  在一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上,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茚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指出,以上这些污染物都是早已被明确的致癌物,长期接触就会导致白血病、肿瘤等。而当地在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群体性的症状,且发病率这么高,应该与该地块的严重污染有一定关系。  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瑕疵 学校未批先建  常隆化工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但它的另一面却并不光鲜。2015年,江苏省靖江市一养猪场被曝“地下藏毒万吨”,其中就有常隆化工出来的化工垃圾;2014年12月,常隆化工旗下的常隆农化等6家企业因倾倒废酸污染河水,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判罚1.6亿多元的罚款。那么,一所学校为什么非要选址在污染企业地块旁边呢?  按照教育部门的解释,之所以要选择现在的校址,是因为学校原来的整体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要另建校区。他们表示,已做过相应的环评。“这个地块的土壤,包括检测都是达标的,就是因为选址的评估报告中,它也是符合规范的,是符合学校用地的。” 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纪忠说。  然而,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当地官员认为符合规范的评估报告其实存在严重瑕疵。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就指出,这份环评报告中只考虑了氨氮、重金属、pH值等常规的污染物指标,却没有考虑到农药的成分。  更让人不解的是,已经确认符合建校规范的环评报告最后还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报告还建议,为避免“所在区域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而实际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来的重污染地下水。  这份环评报告还指出,常隆地块场地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外国语学校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对此专家指出,这份报告仅仅只是提到了“必须注意”,但却没有明确提出,学校搬迁应该是在污染场地修复完成以后,这是环评的重要缺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建校依据的这份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日,然而学校奠基施工的时间却是日,也就是说,学校开始施工的时间比环评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多月,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2015年9月大批学生入校,但此时北边的污染土壤还正在开挖修复中。  学校检出多项特征污染物 如埋下一颗生态炸弹  由于很多学生出现了身体异常,家长们委托检测公司对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多项特征污染物被检出。  在对空气的检测结果显示,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也都测出了丙酮、苯、甲苯、乙苯、二氯甲烷等污染物质,专家认为,这也与邻近的常隆污染地块上的污染物质对应吻合。  为减少污染工程项目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认为至少在300米以上,项目厂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之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常隆地块离学校只隔一条马路,实际距离还不到100米。  从2016年1月起,学校旁边的常隆地块原定的修复方案由土壤开挖变成了用粘土覆盖,原定的商业广场用途也被改成了生态休闲公园。对于这样的土壤修复,有专家认为,污染物质并没有消除,它在地底下早晚还是一颗生态炸弹。  多链条全线失守引担忧 置师生健康于危险之中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州因为在倾倒了大量有毒废弃物的拉夫运河上建造住宅和学校,导致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等病症频频发生,这就是举世瞩目的拉夫运河事件,拉夫运河事件唤醒了全世界对化学废弃物的认识。  在环境敏感区建设学校,本应慎之又慎。然而,这起事件中,选址、建校、环保监测……多链条全线失守让人担忧,更是让这所学校师生的健康长期笼罩在巨大的危险之中。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白血病去年9月到现在,也才半年多的时间,从发病机制的角度来看,这个暴露时间证明毒物与疾病的关系似乎有点短。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版主
[Hidden Post:5]
您无权限看这个帖子,您的积分需要大于 5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版主
常州外国语学校,部分在校学生手部、脸部等出现大面积红疹。 视频截图
学校与化工厂污染地块仅一路之隔。
  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昨日,针对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身体异常情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已经关注到此事,希望当地教育部门配合当地的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测和调研。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自2015年底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 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家长怀疑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地块有关。调查也发现,污染地块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学 校内污染物质与污染地块上的污染物质对应吻合。  对此,续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已看到相关报道,对发生这种事情感到很震惊。她说,建校选 址的环评工作非常重要,要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前提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建校的问题。“我们希望当地教育部门配合当地的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按照科 学的方法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测和调研。”  另有媒体报道,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将成立联合调查组,尽快赶赴常州进行现场调查。  ■ 揭秘  学校未批先建 氯苯超标近10万倍  常州外国语学校现有初、高中部58个班级,约2800名师生员工。2015年9月,该校迁至位于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的新校区。自当年年底起,陆续有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家长怀疑与一路之隔的化工厂污染土地有关。  调查发现,污染土地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此外,环评报告存在严重漏洞,学校施工时间比报告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月。   调查  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   污染土地与常州外国语学校近一路之隔,曾是三家化工厂所在地。三家化工厂中,最大的化工厂叫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紧接着的是常宇化工和华达化工。一名在常 隆化工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说,在他记载的生产日志上,像克百威、灭多威等都属于剧毒类产品。而厂里职工有时为了省事,不光将有毒废水直接排出厂外,还 将危险废物偷偷埋到了地下。  由于长期在车间里接触污染产品,一些员工患上了皮肤病等职业病,在被开具相关的诊断证明后,很多人被要求提前离厂。后来,这几家企业也陆续搬离,当地政府准备在环境修复后将该地块用于商业开发。   在一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上,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茚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 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他的二氯苯、三氯甲 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指出,以上这些污染物都是早已被明确的致癌物,长期接触就会导致白血病、肿瘤等。而当地在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群体性的症状,且发病率这么高,应该与该地块的严重污染有一定关系。  环评  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瑕疵  该校为何要选址在污染企业地块旁边?  按照教育部门的解释,这是因为学校原来的整体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要另建校区。他们表示,已做过相应的环评。“这个地块的土壤,包括检测都是达标的,就是因为选址的评估报告中,它也是符合规范的,是符合学校用地的。”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纪忠说。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官员认为符合规范的评估报告其实存在严重瑕疵。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就指出,这份环评报告中只考虑了氨氮、重金属、pH值等常规的污染物指标,却没有考虑到农药的成分。   更让人不解的是,已经确认符合建校规范的环评报告最后还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报告还建议,为 避免“所在区域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而实际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来的重污染地下水。  这份环评 报告还指出,常隆地块场地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外国语学校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 响”。对此专家指出,这份报告仅仅只是提到了“必须注意”,但却没有明确提出,学校搬迁应该是在污染场地修复完成以后,这是环评的重要缺陷。   另外,作为建校依据的这份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日,然而学校奠基施工的时间却是日,也就是说,学校开始施工的时间比 环评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多月,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2015年9月,大批学生入校,但此时北边的污染土壤正在开挖修复中。  家长  家长要求学校搬迁但遭拒  由于很多学生出现了身体异常,家长们委托检测公司对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多项特征污染物被检出。  对空气的检测结果显示,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也都测出了丙酮、苯、甲苯、乙苯等污染物质,专家认为,这也与邻近的常隆污染地块上的污染物质对应吻合。  为减少污染工程项目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认为至少在300米以上,项目厂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之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常隆地块离学校只隔一条马路,实际距离还不到100米。  实际上,早在2015年12月,有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闻到学校周边有刺激性气味,纷纷质疑学校选址不当,部分家长希望学校搬迁到其他校区过渡。   今年1月6日,学校负责人表示,应家长要求,已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但搬迁过渡不在考虑范围。常州环保部门也表示,修复工作已经停止,施工过程 中可能有农药气味,很难鉴定该气味是否会对周边人群产生影响。1月10日晚间,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再度表示,经对六项关键空气质量指标检测,均符合国家标 准。  不过这并未平息家长们的担忧。1月12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宣布从当天起暂时停课。  3月21日,常州市环保局官方 微博称,环保局曾在18日夜间组织对学校周边环境开展巡查巡测,发现并无异味。此外,4月7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官网发布《关于个别人恶意散布歪曲环境检测 结果的声明》,称学校发现个别人在微信群、***内发布歪曲近期环境检测结果的截图,恶意散布谣言,学校已对此报警,并将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4月15日,该校官网又发布《关于常外校区环境检测结果的说明》,称检测发现“土壤及地下水检测结果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报道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环评报告怎么出的!哎!祖国的花朵被摧残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转专家思考和观点:污染物五不知!污染物是什么,不知污染物从哪里来,不知污染物如何计量,不知污染物对人体和动植物有何效应,不知污染物如何控制才有效,不知第一个不知表现在我们有:所有污染物,主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特征污染物,重点污染物,优控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等概念,就是没有有毒污染物的清单,没有将氯苯纳入。第二个不知表现在:排放氯苯的污染源清单不存在。第三个不知表现在:氯苯排放以mg每升或mg每立方米计量,而不是以公斤(千克)为单位计量。我们会对聚在眼前的产品称重,不会对散入环境的污染物称重。第四个不知表现在:没有氯苯的危害评估,暴露评估,风险评估的权威机构报告。因为没有权威机构。第五个不知表现在:防范日常排放的排污许可制度都是摆设。防都不会放,治就更别说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氯苯(Chlorobenzene)【中文别名】 一氯化苯;氯化苯;氯代苯
【英文别名】MCB; Mono Chloro B benzene, chloride (1:1) 【CAS RN】108-90-7
【EINECS号 】203-628-5
【分 子 式】C6H5Cl
【分 子 量】112.5587
【风险术语】R10;R20; R51/53
【安全术语】S24/25; S61
【物化性质】
性状 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杏仁味。 沸点 132.2℃ 凝固点 -45.6℃ 相对密度 1.1004 折射率 1.5248 闪点 28℃ 溶解性 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用途】用作染料、医药、农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及溶剂
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用于生产军用炸药所需的苦味酸。1940年到1960年间,大量用于生产滴滴涕(DDT)杀虫剂。1960年后,DDT逐渐被高效低残毒的其他农药所取代,氯苯的需求量日趋下降。主要用做乙基纤维素和许多树脂的溶剂,生产多种其他苯系中间体,如硝基氯苯等。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常州外国语学校,部分在校学生手部、脸部等出现大面积红疹。学生照片在一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上,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茚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他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1月6日,常州市环保局向本网表示,常隆地块修复工作目前已经停止。周边的空气也监测过,恶臭浓度不超标,但恶臭浓度不超标不能说对环境无影响,有些物质很难鉴定,因此修复工作是否对周边人群产生影响很难定性。然而,对于环保部门的解释,家长们表示很难接受。七年级某班家长认为,毒地块情况众所周知,其伤害和影响既有显性的也有更为不可预见的隐性伤害,希望政府部门能有所作为,停工并不能解决源头问题,也希望学校能提供环境监测记录表,家长们愿与学校一起努力,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里学习成长。本网将继续予以关注。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哎,首先应该关心学生身体,建议早做相关检查啊,无语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进展18日下午,江苏省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就媒体日前报道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土地污染以及部分学生出现环境异常反应”事件做出回应。在说明中,常州官方多次援引相关“监测数据”、“检测数据”,以此来表明“常外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常州市委、市政府于当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展开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回应  1 . 到底有多少学生出现异常症状?  据央视17日报道,自从2015年9月份常州外国语学校搬到新北新校址后,很多学生因为环境污染,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常州官方称,1月11日至2月29日上午9点,该市8家医院共接诊常外学生就诊及体检597人,检查结果正常的464人,部分检查指标异常133人,其中:甲状腺结节71人、颈部淋巴结肿大22人、甲状腺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7人、肝功能异常5人、肾功能异常8人、支气管炎3人、桥本2人、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人、WBC  针对学生检查指标异常情况,专家组进行了专门分析。从医学角度讲,甲状腺结节发病慢性、隐匿,往往通过体检才能发现,一般青少年(13-15岁)患病率达7%。  据常州市政府新闻办通报,常州外国语学校应到校的2451名学生中,除1人事假、4人病假、5人正在办理转学手续外,其余学生全部到校;210名教师中,除3人病假外,其他教师全部到校,“学校教学秩序正常”。  常州市新北区政府相关人士称,他们目前没有发现有学生白血病病例,仅有一例淋巴癌,但该学生是在学校搬迁至新校区之前于2015年9月确诊的,“事前两个月出现的症状”。  回应  2.学校周边土地到底是否受污?  央视报道称,由于很多学生出现了身体异常,家长们委托检测公司对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多项特征污染物被检出”。常外附近的原常隆化工厂地块,在对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茚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常州官方回应:今年2月15日,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为进一步控制该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当地编制了《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环境监控方案设计工作大纲》,并于2016年2月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按照大纲要求,制订五年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地块及周边敏感目标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以及地下水控制性修复工程。官方称,他们得到的结论是该地块的生态隐患是可控的。  常州市政府新闻办表示,今年3月下旬,学校、家长分别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校区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进行了检测。不过,检测的结果却与央视的报道大相径庭——官方称,“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  常州官方还通报称,自2011年起,经过多次监测,结果表明,“常外校区的土壤和地下水没有受到常隆(华达、常宇)地块污染的影响”。此外,监测数据表明,“常外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未受到污染”。  回应  3.附近化工地块是否偷埋危废?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原常隆化工厂员工曾公开举报,在常隆化工厂搬迁前夕,曾将大量化工危险废弃品埋入地下。  常州官方称,日—11月19日,在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的全程监督下,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依据举报人现场指认地点进行钻孔28个,并对重点疑似区域逐一挖掘,挖掘面积345平方米,挖掘深度达到6米。现场共挖掘出30公斤填埋物,包括残破铁桶两个(其中一只内有少量黑褐色黏稠物)、小包除草剂(包装袋注明为“高渗异丙隆”)三包,“未发现大量具有化学品特征物质的填埋痕迹”。  进展  环保部、教育部和江苏省介入调查  据了解,央视17日对常外污染事件报道后,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4月18日消息,教育部对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察机制”,由国家督学赴常州进行专项督导,并将及时发布有关督导情况,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针对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环保部、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成立联合调查组,将尽快赶赴常州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链接  官方通报原常隆地块有关情况  原常隆地块位于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包括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原厂址,地块总面积约26.2公顷。为改善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周边的空气质量,新北区于2009年5月启动了该地块化工企业的搬迁工作,2011年6月前完成原常隆化工等企业搬迁,2013年立项、2014年3月份正式实施该地块修复工程。2015年12月份,由于防护不当,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引发环境投诉。据此,新北区环保局于12月25日下达了对上述地块修复工程的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全面停止施工;日,修复工程全面停工。与此同时,新北区迅速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1月15日,新北区政府将该地块由商业开发调整为绿化和公共配套设施用地。1月20日,《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调整报告》通过国内知名专家的咨询评审,并随即启动常隆地块修复调整工程。2月4日,该工程验收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2月15日,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完全达标。  据新华社澎湃报道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新华网六问常州中学污染:学校为何死扛  媒体近日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址后,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查出患有淋巴癌等。而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学生们的身体异常情况疑与化工厂“毒地”相关。  常外“毒地”事件在舆论场上不断发酵,环保部、教育部先后发声。随着国家部委的介入,公众有理由期待该块“毒地”不再“毒”。然而,六大问题仍存疑,疑问不解,此类事件或再次发生。  一问,谁在捂盖子?其实,学生家长早就怀疑常外处于“毒地”附近,并自带孩子体检。2016年寒假前一周,每天都有学生家长在校门口抗议。1月份就有媒体进行了跟进报道……然而,“毒地”的盖子却被狠狠地捂住,数百名学生在明知身体受到毒害的情况下仍不得不坚持上学。到底是哪个部门、谁在阻止解决这一问题?背后有没有利益纠葛?是否涉及失职、渎职?  二问,环评为何失守?随着事态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媒体披露:常外属于先开工、后环评,且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瑕疵。学校选址当慎之又慎,与学校一路之隔就是曾产生严重污染的化工厂旧址,学校却能顺利建成,环保成了橡皮图章?还是环保被当枪使,成了充门面的“纸老虎”?  三问,学校为何死扛?常外的学生出现大面积身体状况不是一天两天,学校也并非不知情,面对学生家长诉求,学校方面一味否认、推诿,态度令人费解。即使学校是名校,升学率高,学生家长甚至“求”着来,可像鸵鸟一像把头插入地下就能解决问题?学生家长们就可放心?舆论质疑就会消失?没有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只会激化矛盾。  四问,该事件会如何处理?经过学生家长、媒体的不懈努力,常外这一名校再次出名了,不过是以与“毒地”相关联的负面形式。在地方部门竭力否认之时,国家相关部委不断表态,要进行现场调查。当然,在事件水落石出前,不能武断认为学生患病与“毒地”存在不可排除的唯一相关性。这一事件将会往何种方向发展?是否会走向高层重视、部门彻查、当事方整改、责任人受处分、舆论胜利?事后的处理经验能否变成事前的指导?  五问,全国还有多少“常外”?常外“毒地”并非个案,近年来恶性环境污染不断曝光,有些污染十分明显,而有些污染却悄无声音。公众对大气、地下水、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的感知度不同,能引起媒体关注的事件是少数。全国还有多少个“常外”?还有多少个被污染的腾格里沙漠?  六问,“毒地”能否禁绝?屡次曝光的环境染污不断挑战社会的底线,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共识的当下,怎样破除政绩冲动,将生态建设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是一道大考题。当然,禁绝“毒地”,环保部门责任不可推卸,其他部门是否也应守土有责?“治乱须用重典”,面对禁而不绝的恶性污染事件,法律不能手软。  常外“毒地”事情再次敲响警钟,在遏制增量污染的同时,更要治理存量污染;在重视显性污染的同时,也不应放松隐性污染治理。面对污染,一刻也不能懈怠。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学校的事情应该对学生的健康有个交代,今年春节回家的时候每个村庄隔不远就有一个焚烧垃圾的水泥修的小隔间,每天都在烧塑料,不知道有多少二噁英产生,真不知道这些下面的基层政府有没有科学常识,居然这么多年来想出这样一个解决乡村垃圾太多的方法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常州学校化工污染续:官方承认133人体检异常
一边是7年前三座化工厂污染后的地块,面积有数个足球场大小;一边是刚入驻不久的学校,时时闻到刺鼻的气味,两者只有一路之隔。本该是安全的学习场所,学校选址却建在“有毒地块”旁;本应是健康的少男少女,却身体出现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连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500在校生疑似因化工厂污染地块中毒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环境敏感区建学校,本应慎之又慎,但为何学校要建在距“毒地”仅100米的地方?环评警示为何没有得到重视?自发体检与组织体检结果为何差异这么大?新华社记者赶赴当地展开调查。选址之祸:7年前埋下的“定时炸弹”既然地块“有毒”,常州外国语学校为何在此选址?记者了解到,常外因为教学水平高,是当地不少家长择校的首选。2015年搬迁前,常外因学生数不断增加,教辅资源不足,原校址已无法满足学校改革发展的需求,且房屋防震系数较低,需要进行改造建设。而这个问题,常州市“颇费了一番脑筋”。常州市政府透露,近年来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常州高新区、产业园区集聚,新北区也急需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异地重建和搬迁,不仅可缓解学校原处区域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也可以大大提升北部新城教育的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根据常州市新北区所做的规划,常外新校区位于通江路以西、辽河路以南、千岛湖路(龙虎大街)以北,该地块原系太平洋电力机械厂及自然村,虽非原化工厂地块,但离原化工地块不足100米,“定时炸弹”就此埋下。记者调查了解到,受污染的原化工厂地块,包括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原厂址,地块总 面积约26.2公顷。由于化工厂有污染、气味太大,周围居民反映强烈。于是,政府便下令要求企业搬迁入新区。此后,这一地块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2009年5月,该地块化工企业的搬迁工作启动。2011年6月前完成原常隆化工等企业搬迁。2013年立项、2014年3月份正式实施该地块修复工程。根据当地早前的相关规划,受污染原化工厂地块原计划在修复后将用于商业开发,修复工程方为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而作为相关地块土壤修复 工程方案的设计指导单位,常州市环科院原本预设去年6月完成土壤修复,但由于接收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水泥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修复没有明确时间,但相关 部门并未就这一变化做相应预案。问题还不止于此。常州市环科院院长徐圃青说,在修复的过程中,承建方和施工方本应按照相关部门出具的方案进行封闭操作,结果却露天作业,相关环境风险没有把控。生态风险:有毒地块未修复学校就开建既然是“有毒地块”,该校新址环评结果如何?记者调查,作为建校依据的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日,然而学校奠基施工的时间却是日,这被质疑为未批先建。对此,当地相关部门回应称,环评前先行奠基但并未正式开建,具体开工时间为2013年10月,2015年7月份完成工程建设,此后学校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达标后,于2015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常州市环保研究所出具的《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新北校区新建工程》的环评报告显示,周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影响成为学校环境的重要隐患。报告称,该项目北侧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了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同时提示,常隆等化工厂原 厂址地块开展修复后,会产生空气污染,学校如在地块修复验收前投入使用,就会对在校师生的健康产生影响。常州市也政府表示,2015年12月下旬以来,常 州外国语学校北侧原常隆、华达、常宇化工地块土壤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而事实是,早在2013年10月学校就已开工,2015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这表明,地块未修复学校选址建设就先行,相关部门对可能造成的污 染没有重视;原本应在学校开学前完成的污染地块修复意外延期,学校搬迁计划却不调整,依然照常投入使用,致使环境风险不断加重。健康之争:自发体检与组织体检结果差异咋这么大?常州外国语学校因为教学水平高,是当地不少家长择校的首选。但去年底以来,这所学校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噩梦。“每天都很担心,女儿检查出了淋巴肿大。”一位秦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去年12月,周边的原化工厂地块翻土修复,刺鼻味道越来越重,孩子出现嗜 睡、头皮屑多等症状。1月10日左右,他的女儿被检查出淋巴结肿大,一个多月后再次检查,有一侧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另外一半没变。学生家长提供的一份有常州外国语学校董事长、江苏省常州中学校长史品南签收于3月11日的“常州外国语学校七至八年级学生自发体检并自愿提供体检结果的汇总表”显示,641份样本中,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针对学生检查指标异常情况,常州市政府表示,组织专家组进行了专门分析,相关检测数据与家长提供的差别较大,但指标异常者也超过百人。据常州市 卫计委组织成立的医学专家组提出的数据,1月11日至2月29日上午9点,全市8家医院共接诊常外学生就诊及体检597人,部分检查指标异常133人,其 中:甲状腺结节71人、颈部淋巴结肿大22人、甲状腺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7人、肝功能异常5人、肾功能异常8人、支气管炎3人、甲状腺炎2人、左侧腹 股沟淋巴结肿大1人、白细胞异常的4人。针对家长反映的有学生受污染土地危害罹患淋巴癌,常州市卫计委医学专家组组长、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华飞说,有一个病例在学校搬迁之前就已确诊,目前正在治疗。在一封“常州外国语学校全体家长”1月8日写给“各级政府、环保、教育、信访部门领导”的联名信中,家长质疑“是孩子健康重要还是项目发展重要”。教育部、环保部对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部、江苏省政府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将赴常州进行现场调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 员会办公室已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机制,由国家督学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环保部表示,将在调查结束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教育部表示, 督导组将及时公布有关督查情况,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对于常州学校化工污染事件的有关进展,记者将进一步追踪。(原标题:学校选址,距“毒地”100米——常州学校化工污染事件追踪)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有关检测数据表明,建设常外新校区的这片地块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地下水和土壤中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为减少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影响,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至少在300米以上,而“毒地”距学校不到100米。本应为学生提供最安全学习场所的学校成了置学生于危险的“恐惧之地”。图为日,建设中的常州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工人正在搬运课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4月17日,央视报道了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迁址“毒地”事件。报道指出,自2015年9月常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常外”)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专家称校区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图为4月18日中午,记者实地探访常州外国语学校新北校区,学校旁边有大片开挖的土地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样的“失守”也让更多的校园面临着同样严重的安全危机。图为日,广东广州,白云区多所学校遭工厂包围,混凝土搅拌站与棠阁小学仅一墙之隔。一位老师表示,学校与污染的抗争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其间相关部门屡次执法,但力度都不够大。张志韬/视觉中国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日,广东广州,白云区环境污染之一的唐阁小学的学生在球场上足球课,球场外化工厂设备清晰可见。这所小学东侧紧邻一个帐篷厂和一个混凝土搅拌站,西侧有物流基地,北侧是各类厂房,南侧是唐阁村第四工业区。学校老师表示,他们多次将空气污染的问题列为安全隐患向有关部门反馈,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李向新/视觉中国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日,广东广州,萝岗区贤江小学被工厂包围,家长和老师称常年闻到刺激性气体。在贤江小学门口,老师家长带着口罩投诉学校周边工厂排出的气体以及粉尘影响到老师学生的身体健康,其中在学校门口拉起横幅,横幅上写着“毒气危害救救孩子”。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在监管部门“不作为”,而校园建设又“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校园成为频频失守的安全问题多发地。2015年秋季开学后,全国多地多所学校被“毒跑道”的乌云笼罩。因为学校新铺设的塑胶跑道不合格,各地学校学生集体出现了头晕、流鼻血等不适现象。根据受“毒跑道”影响最严重的深圳市对深圳外国语中学初中部的塑胶跑道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跑道中的甲苯和二甲苯总量分别达到每立方米1.31毫克和6.98毫克,超过国家标准的26倍和140倍。图为日,广东深圳,深圳外国语中学初中部校园内的塑胶跑道和操场开始人工铲除。徐文阁/视觉中国日,湖北武汉,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进行了整体装修翻新,校园新操场上有一股异味,难以彻底消散,翻修后的污染问题令家长担忧。该校回应称,相关原材料来源合格,短期内存在的异味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对学生健康的漠视和对安全责任的推卸让校园环境安全问题往往成为学生、家长、校方以及监管部门之间的长期拉锯战。图为日,北京,临近开学,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的一名家长捂着鼻子参观教室,家长们认为,正在装修的综合楼空气不好,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损害。日,江苏南通,南通市行知小学旁一条百米长的道路两侧垃圾成堆,无人处理,情况持续数月之久,小学的师生天天从垃圾中穿行出入学校。日,河南郑州,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一座“垃圾山”顺校园内北侧分布,紧邻校园中的学生宿舍、操场等建筑,绵延达1.3公里,最高处达20米、近6层楼高。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垃圾山早在2000年就有,至今已经存在15年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日,广东东莞市万江中学,一条污水河从学校的食堂和教学楼之间穿过,水体浑浊,水面上漂浮着死鱼和各种垃圾,天气炎热时,污水河会发出恶臭。据师生反映,这条污水河接纳了沿岸所有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已困扰学校多年日,河南兰考, 田庄初中和田庄小学两个校门口都被一条“护城河”围着,上面飘满了绿藻。因校园旁相继建设了一家化工厂、钢厂及污水处理厂,位于同一个校园内的兰考县城关乡三中和田庄小学千余名师生多年来不得不忍受污水围校、毒气呛鼻的窘境。校园环境污染问题之外,因质量不过关,检修管理不当造成的校舍垮塌事故也成为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下的另一大校园安全危机。图为日,深圳市布吉爱义学校,学校房屋垮塌现。当日凌晨16分,位于布吉街道莲花路爱义学校一幢封闭停用的教学用楼发生垮塌,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校方称之前鉴定为危楼已被清空,目前正维修加固,但春节期间没有施工。不同程度的校园施工安全事故常见于报端。图为日,当日上午10点40分左右,福建永春县蓬壶镇丽里小学内围墙和门房突然倒塌。校方称发生垮塌的,是学校的一堵旧围墙和一处门房,并非校舍,事故并无人员伤亡。丽里小学将停课一天,整改安全隐患。日,福建闽清一中学生宿舍楼地面塌陷。报道称,12月29日夜里10点左右,该校男生宿舍楼C座111宿舍内,突然传来一阵地板开裂的声音,地面中心出现塌陷。以为发生地震,学生们慌忙呼喊着逃出宿舍。学校随即紧急疏散该楼的300余名学生,并陆续将部分学生连夜送回家住,剩下200余名学生则被临时安置在了其他宿舍楼内。日下午两点十分左右,四川泸州,纳溪区龙车镇中心小学校外围墙垮塌,导致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受伤。据当地居民称,学校外正在拆迁的一围墙高于学校围墙,事发前正在施工,突然垮塌到校內,当时几名学生正在校內围墙旁做清洁日下午,贵阳贵州,贵州凯里师范附属中学教学楼楼顶护墙垮塌,致一名学生死亡,多人受伤。当这一系列的问题向校园袭来的时候,这里不再是一个安全之所,监管和职能缺失下的校园安全已经面临着挑战。图为日,江西上饶,萃始小学因教学楼护坡墙向外侧移而整体搬离。新校舍走廊、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的近万平方的地面上已经涂上了环保产品“环养地坪”,学生们正在清扫。据林校长介绍,粉刷使用的是环保、防尘涂料,完成施工后,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环保检测。3月9日,检测报告已经出来,各项指标合格。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基本义务,对未成年人和校园的保护应该是任何借口都不可以推脱的责任。如果失守了校园,家园又何以保护?日,河南汤阴,当地幼儿园的孩子在栅栏后面等待父母接自己放学,一位保安站在后面维持秩序。REUTERS/Stringer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江苏化工厂搬迁倾倒废液 部分原料高毒致癌针对数百学生疑因学校旁“毒地”致体检指标异常情况,昨晚,国家督学牵头的督导组在常州外国语学校,与4位家长代表见面。会上家长提出了“学校搬迁过渡”等要求。  近日,新京报记者拿到的一份报告披露,“毒地”原有的三家化工厂,曾生产高毒、致癌化学品,搬迁过程中,均发现有倾倒废液导致土壤严重污染的情况。  目前,“毒地”现场已经闻不到异常味道。据施工人员介绍,目前跟环保相关的工作已全部暂停,接下来几个月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植被覆盖和开放式公园建设。上百位园林工人每天在此栽种玉兰、香樟。  “部分化工原料高毒、致癌”  所谓“毒地”,指的是如今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北部那块面积约26.2公顷的平地,三所化工厂曾在此兴旺,分别是建于1958年的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建于1983年的常宇化工有限公司,和建于1990年的常州市华达化工厂。  2010年前后,三所工厂搬迁,随后政府在此进行土地修复。  作为该地修复单位,常州市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黑牡丹公司)于2013年,曾向江苏省环保厅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该报告表披露了三家企业的问题:使用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工原料,部分化工原料及其中间产品具有高毒或致癌性。  报告还称,“原企业搬迁后遗留的已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成为该场地的主要污染源;该场地地下水大都受到污染,是该场地的一个面源污染。”  修复单位在调查结果中指出,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确实污染较重,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对污染场地实施修复。  报告分析,该地块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产品生产过程或事故状态时所产生的跑、冒、滴、漏以及物料存放、废水排放、废物废液管理不规范有密切关联。  被指搬迁时填埋危废  除了生产存在问题,三工厂的搬迁过程中,也被指出现污染土地的行为。  上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对此也有表述。在该报告表“原有环境问题”一栏中明确指出:“在三个厂区都发现废物填埋的情况,特别是常隆农药厂,搬迁过程中也发生过废液倾倒导致局部土壤严重污染的情况。”  2015年10月底,一位自称在常隆化工厂工作了30多年的退休老员工向新北区环保局实名举报,常隆化工厂在2010年搬迁至泰兴工业园区期间,曾将数量不明的危险废物填埋到地下。  但当地环保部门随后宣称,这位退休员工举报内容并不属实。  而多家媒体今年1月曾报道,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在常州暗查时,从常隆化工原厂址挖出除草剂、黑色瘀质土壤、建筑垃圾等物,常隆化工厂当年的“偷埋固废”得以确认。环保部为此点名通报涉事化工厂。  附近居民称化工厂曾每年发放补贴  为减少污染工程项目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认为至少在300米以上,这一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  而在“毒地”北面,记者看到,一街之隔,不过十来米,就是名为盘龙苑的小区。50岁的李爱玲(化名)告诉记者,这个小区人口过千,已经建成近15年,属于拆迁小区。  2010年化工厂搬走之前,李爱玲几乎每天都能闻到明显的异味。居民们称,为了补偿,化工厂每年会向每位居民发放几十元补贴。  焦点1  修复土地,封闭设施为何该建未建?  2010年,三所工厂搬离。撤走后的这片空地,被称为“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总面积约为26.2公顷。  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圃青披露,2011年,相关部门开始对该地块开展场地环境调查。  常州黑牡丹公司在上报省环保厅的报告表中表述,据《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报告》和《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健康风险评估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确实污染较重,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对污染场地实施修复”。  2013年修复工程立项,2014年3月份,项目正式开始实施。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常州市新北区环保局在日下发给黑牡丹公司的建设报告表审批意见(后称《意见》)中,详细规定了该地块土地修复工程的实施内容。  这是一个投资总额约3.94亿元的大工程。  其中包括建设1座10000平方米的钢结构密闭大棚用作堆场及分选场地,4个3000平方米的集水池、2条集水沟、1条施工便道、1个临时码头。  《意见》中,钢结构大棚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内容被强调,按计划,大棚内会配备换风设备,“废气经收集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  但在土地修复全程,这座“钢结构大棚”根本就未修建。挖出来的“毒土”,或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或是用薄膜覆盖。  4月18日,徐圃青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按照原有的要求,堆场本应做封闭处理,由于未封闭,挖出来的土壤暴露在空气中,才把气味刮到校园里。  同一天,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李飞向媒体解释,给土壤盖了一层薄膜,不采取钢结构封闭措施,是“为了减少污染环节”。当地环保部门尚未对此予以回应。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认为,该地块原是化工用地,有挥发性强、毒性强的物质,平原地带风无遮挡,又与学校这类敏感地带相邻,处理废气的大棚就显得尤为必要。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后果也就格外严峻。 他举例称,2006年原武汉农药厂旧址被二次开发,露天施工时,就曾出现工人中毒晕倒事件。  焦点2  修复延期,学校搬迁为何不延期?  若按照原来的计划,2015年6月场地将完成修复工程,2015年9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新生迁入。  “毒地”与学生,这两者将完美错开,不会有任何交集。  但这中间出了差错,问题出在水泥厂。  当年的《意见》规划,修复过程将产生污染土方61万吨左右,分选工序将产生建筑垃圾4万吨左右,都是由水泥厂来综合利用。  “2014年水泥行情不好,水泥厂开工不足,导致原定工期严重拖后。”徐圃青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原定是两期的修复工程,应该在2015年6月全部完成,但到了2015年年底,第一期工程才勉强结束。  常州市新北区环境检测大队长吴荣炳向新京报记者证实,水泥厂的经营不善,无法接纳土壤,导致工程延期。  查阅常州外国语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环评报告发现,报告早早指出“周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对北地块的影响”,其中提到,常隆地块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并指出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报告还特别指出,常隆地块开展修复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学校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之前投入使用,要加强监督防护,注意土地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师生的影响。  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建校前,还是建校后,政府、学校都知道近三千学生可能要面对的是近在咫尺的“毒地”。  多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此并不知情。  直到2015年12月,剧烈的异味由北往南送入学校教室,他们才得知此事。  4月20日晚,新京报记者就此是否事先知情、为何不延期搬迁的问题致电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慧,但她并不愿对此做出回复。  新京报记者 罗婷 实习生 刘旭 发自江苏常州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搬迁倾倒,其他化工厂搬迁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当年北京地铁五号线修建中的化学中毒是否也类似?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如何应对心理异常学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