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可以申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西部之光吗

作者:罗旭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 11:06:37
选择字号:小 中
为西部人才“充电”“解渴”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项目12年回眸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更是难点。2003年,为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四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项目&&每年从西部12个省区市、江西省以及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区选调访问学者到东部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重要企业研修一年。目前已有12批、共2934名人才参与学习。
截至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向&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累计投入1.173亿元。&&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为西部高端人才&充电&&解渴&,破解了西部引才之困。&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国宗说,&访问学者们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成果和答案回来,高效准确地解答了西部发展所遇到的很多现实课题。&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那一年的研修在专业上非常&解渴&,我的研究思路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至今已成功申请到两项国家自然基金,涉及小麦条锈病主效基因和成株抗性基因的标记定位等。&2010年作为甘肃省第七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杨芳萍在研修中收获颇丰。
&通过研修,我学习了导师及其团队数十年积累的成功工程经验与技术成果,突破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2014年云南省派出的&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李小林这样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
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西部12个省区市拥有的科技研发人员数量仅占全国科技研发人员总数的14%,优秀人才也十分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依靠人才发展建立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是一个十分现实和紧迫的课题。
&开展人才工作,必须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我们派出的访问学者,都是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一部分人的成长动力特别强,学习的迫切性非常强。&陕西省委人才办副主任巨小弟介绍,访问学者在认真钻研业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课题调研和实践工作,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增强了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产生巨大&溢出效应&
李小林回到云南后,成功把研修所学应用于公司矿山生产,仅《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昆阳磷矿二矿改造方案分析报告》一项技术成果,每年就可为昆阳磷矿降本增效3000余万元。
为使选派培养工作能更好地服从服务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需要,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深入开展调研,围绕西部各省区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认真研究确定访问学者培养的重点范围和领域,优先培养支持西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急需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人才。
12年的实践表明,&西部之光&访学学者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绝大多数都已竞聘到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有的成为重点科研项目和课题的带头人,积极培养各类科研团队,凝聚起一批相关专业研究领域的青年科研骨干,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从而使培养项目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
来自陕西省渭南市第二医院的徐兆宏,2013年入选陕西省第十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师从原天津市眼科医院院长赵堪兴教授。研修结束后,他结合自己在天津所学,着力强化渭南二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推动渭南二院眼科成为渭南市医学重点学科、渭南市眼科医院、省级青年文明号。
&访问学者以及他们带动培养的人才和团队,获得了一大批专利,取得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还积极为地方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经费,为西部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巨小弟说。
解决西部人才根本问题
12年来,&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项目积极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广泛开展中央与地方,东部与西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使这个项目越做越强。徐兆宏通过在天津的研修,把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天津市委发展为医院的常年联系单位。从2014年至今,多次开展&农工党中央助力渭南活动&,为渭南市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的光明事业发展注入了不竭活水。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针对性强,为西部骨干人才提供直接对口的进修和学习机会,师从国内一流名师。&杨国宗介绍,西部的发展不仅需要引进人才,更要充分开发本地人才资源,稳定和用好本地人才,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好的实用型人才。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项目解决的正是西部人才的根本问题,人才的发展问题和素质提升问题。&巨小弟说,&这个项目培养造就了一支热爱西部、扎根西部、奉献西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西部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 罗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5/11/20 20:05:08
两边的学者可多交流、互访。
目前已有1条评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立项申报、中期检查及终期评估工作 ——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立项申报、中期检查及终期评估工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关于2016年度“西部之光人才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关于2016年度“西部之光人才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文章来源:
人事教育处
发布时间:
字体大小:【
各研究室和有关科技人员:&  接西安分院通知,2016年度西部之光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 请拟申请2016年西部之光项目的人员按照《关于做好2016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6年8月15日前将个人申报材料报人教处。&  请2016年结题、阶段性检查人员按照《关于对2012、2013年度“西部之光”入选者进行终期评估、阶段性检查的通知》要求,于2016年8月12日前准备好检查评估材料,并报人教处。&  以上所有材料内容均不得涉密,请按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彭莎、李 平&  &&      &&& &&& &  &&&&&&&&&&&&&&&&&&&&&&&&&&&&&&&&&&&&&&&&&&&&&&&&&&&&&& &国家授时中心人事教育处&  &&&&&&&&&&&&&&&&&&&&&&&&&&&&&&&&&&&&&&&&&&&&&&&&&&&&&&&&& &2016年8月8日&  &&
Copyright@2009 By NTS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陕ICP备号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书院东路3号 电话:029- 传真:029- 邮编:710600您的位置:
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启事
&&点击:[]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1938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建校70余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学校占地面积3330亩,下设24个学院,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3000余人,图书资料320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学校拥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10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
学校已建成14个云南省重点学科,具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等13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建有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云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云南省厅、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科技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科技厅、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科技厅、社科联合会、教育厅创新团队19个;云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协同创新中心2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373人,其中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2014年,云南师范大学获准并建立了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社部发〔号),使学校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地理学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该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凝聚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专家,以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领军人物,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流动站科研条件良好、科研经费充足,可以利用省部级重点重大科研平台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因科研需要,2017年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7名。
一、应聘要求
1.在海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者,原则上应聘者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2年;
2.具有从事地理学方面研究经历、已经获得博士学位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除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外,在我校地理学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不在本次博士后工作岗位招聘的考虑范围之内;
4.除上述要求外,应聘人员还必须在业务方面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攻博期间及博士入站前,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核心或CSCI期刊上发表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会议EI检索除外)论文1篇以上;
(2)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3)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排名前3)参加过省、部级及以上研究课题,并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学术成果,且项目已结题;
(4)作为主要研究成员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热爱科学研究,求真务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学风,能够胜任学术和科研竞争,在近期内可脱产到岗。
二、在站待遇
1.岗位待遇按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2.岗位职责按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3.根据云南省相关规定,在站博士后可申报云南省博士后定向培养资助经费(8万/年,两年16万元);
4.合作导师为入站博士后一次性提供不少于5万元的科研经费;
5.中期考核为优秀的博士后,学院给予10000元奖励;
6.学院设置博士后开放性课题,额度不少于3万元/每项;
7.学院为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间提供6000元经费,用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三、招聘程序
1.申请者进入中国博士后网站
(全国博士后交互式网上办公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填写相关信息。
2.申请者需提交以下材料:
(1)一般性材料
①《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进站审核表》、《专家推荐信》一式叁份(含原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项目指导小组考核意见表》(工作站和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需分别提交考核意见表)
②身份证复印件。
③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
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须由校级学术委员会签发。对提交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的博士后人员,设站单位要在其进站半年后复查其博士学位证书,对没有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人员应予退站。
④近三年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
⑤近期体检表(县级以上医院);
⑥本人及配偶、子女身份证、结婚证及独生子女证(提供复印件,原件交验)。
(2)特殊材料
①定向、委托培养的博士和在职人员需提交其人事关系所属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脱产做博士后的证明,对已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关系的申请者,还需提交其原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解除其人事关系的证明。
②辞职人员须提交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辞职的证明或原单位同级政府人事管理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的《辞职证明书》。国家公务员辞去公职须按照人社部发[2009]63号文件的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③留学博士需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或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二者居其一)。留学博士出国前已注销户口,需提供户口注销证明。
④现役军人应由所在部队师以上干部部门出具同意脱产做博士后的证明。
⑤转业(复员)军人须提供军官转业证(复员证),或原军队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转业(复员)的证明,或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的转业(复员)批函。
⑥工作站和流动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人员还须提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和《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
⑦如所在单位无独立人事权限,但该单位与当地人才服务机构签订了人事代理协议,进站人员应出具该单位与人才服务机构的人事代理协议书复印件,以及所在单位同意其作博士后的证明。
⑧出站人员再次申请做博士后
博士后人员工作期满出站,可申请到另一个流动站(含授予博士学位单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或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⑨留学博士做博士后,须提供国家教育部的学历认证书。
⑩外籍人员来华做博士后与国内博士后人员享有同样政策。
博士后合作导师
1.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
区域生态与景观规划
全球对地观测
资源环境遥感
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
湖泊污染与生态评价
2、合作导师简介
骆华松 &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区域经济与人口研究所所长、“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区域发展”云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中科院地理所《国情与发展》战略研究组专家组成员,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云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区域经济学副会长,云南省人口学会常务理事。1985年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地理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以及NIH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2部。曾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及云南人口奖等奖项。
李玉辉 &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洞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溶》编辑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地方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区域资源环境、生态恢复与景观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重点项目1项目、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70多篇,出版著作4部,先后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次,三等奖1次,获得中国西部科学技术著作奖一等奖1次,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地学旅游著作奖二等奖一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6次。
杨昆 &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016年“云岭教学名师”获得者。现任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地理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遥感学报》编委、《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中国GIS协会理事及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土资源地球科学专业科技奖励评审委员、第四届昆明市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云南省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协会副会长。1984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公安部示范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云南省社发重大专项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科技项目20余项;研制的《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在全国公安系统颁布执行。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2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9项;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3项;累计出版专著5部。
王金亮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带头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1997毕业于云南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资源环境遥感技术应用、土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等领域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云南省教育厅项目等多项,国际机构资助公益项目7项;主持完成了楚雄州、普洱市等州市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自然保护区泉眼调查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知名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著作3部。
沈才明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Climate Dynamics》、《Ecological Monograph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等国内外20多份专业学术期刊的特邀评审人。1984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美国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人类学与地理学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工作,2013年作为海外高端人才引入云南师范大学。目前主持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云南省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主要从事古生态学与古气候学方面的研究,涉及的研究方向有第四纪孢粉学、炭屑分析与森林火灾、历史气候学及古气候模拟和诊断。在国内外知名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
熊理然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入选云南师范大学首届“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现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地缘环境与边疆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2部。
陈光杰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省人民政府首届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分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淡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地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SCI期刊《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副主编。2006年获爱尔兰利墨瑞克大学博士学位,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湖泊污染与生态系统演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科技部973 前期等国家级项目多项,并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中组部“西部之光” 访问学者计划。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Scientific Reports》、 《Oikos》、《Freshwater Biology》等专业期刊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
& &五、截止时间
申请截止时间:日。
& &六、联系方式
1、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邹 &敏 & & &电话: 6
2、“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联系人:麻卫峰 & & 电话:2,邮箱: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重要补充:请各位应聘人员将上述材料于日前发送到以下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地理学博士后招聘”。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 & & & & & & & & & & & & & & 2017年6月8日 &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号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信息管理处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