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测量物理功率谱密度的物理意义在现实应用中的意义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物理密度教学设计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八年级物理密度教学设计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0|
上传日期: 01:01:0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八年级物理密度教学设计
官方公共微信物理学中的多普勒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
来源:天天高中学习网
  关于多普勒现象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
  一、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种经验:
  当一列鸣着汽笛的火车经过某观察者时,他会发现火车汽笛的声调由高变低.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声调的高低是由声波振动频率的不同决定的,如果频率高,声调听起来就高;反之声调听起来就低.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它是用发现者克里斯蒂安&多普勒(ChristianDoppler,)的名字命名的,多普勒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于1842年首先发现了这种效应.为了理解这一现象,就需要考察火车以恒定速度驶近时,汽笛发出的声波在传播时的规律.其结果是声波的波长缩短,好象波被压缩了.因此,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播的波数就增加了,这就是观察者为什么会感受到声调变高的原因;相反,当火车驶向远方时,声波的波长变大,好象波被拉伸了. 因此,声音听起来就显得低沉.定量分析得到f1=(u+v0)/(u-vs)f ,其中vs为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v0为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f表示波源的固有频率,u表示波在静止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当观察者朝波源运动时,v0取正号;当观察者背离波源(即顺着波源)运动时,v0取负号. 当波源朝观察者运动时vs前面取负号;前波源背离观察者运动时vs取正号. 从上式易知,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靠近时,f1>f ;当观察者与声源相互远离时。f1<f
  二、光波的多普勒效应
  具有波动性的光也会出现这种效应,它又被称为多普勒-斐索效应. 因为法国物理学家斐索()于1848年独立地对来自恒星的波长偏移做了解释,指出了利用这种效应测量恒星相对速度的办法.光波与声波的不同之处在于,光波频率的变化使人感觉到是颜色的变化. 如果恒星远离我们而去,则光的谱线就向红光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如果恒星朝向我们运动,光的谱线就向紫光方向移动,称为蓝移.
  三、光的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斯莱弗在研究远处的旋涡星云发出的光谱时,首先发现了光谱的红移,认识到了旋涡星云正快速远离地球而去.1929年哈勃根据光普红移总结出著名的哈勃定律:星系的远离速度v与距地球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H为哈勃常数.根据哈勃定律和后来更多天体红移的测定,人们相信宇宙在长时间内一直在膨胀,物质密度一直在变小. 由此推知,宇宙结构在某一时刻前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演化的产物. 因而1948年伽莫夫(G. Gamow)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爆炸宇宙模型逐渐被广泛接受,以致被天文学家称为宇宙的&标准模型& .
  多普勒-斐索效应使人们对距地球任意远的天体的运动的研究成为可能,这只要分析一下接收到的光的频谱就行了. 1868年,英国天文学家W. 哈金斯用这种办法测量了天狼星的视向速度(即物体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得出了46 km/s的速度值 。
  (责任编辑:何佩琦)
新东方网高考官方微信:新东方高考 (微信号:xdfgaokao)
最新高考热点资讯、高考报名信息、高考历年真题、高考热门课程,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知分选大学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港澳台
说明:系统推荐的大学是依据往年数据计算所得,供广大考生填报志愿参考使用!
专题 & 院校库
新东方中学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学校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学校
请选择城市
高考实用工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等级:书童 |
热门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广西省2017年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之物理科目
来源:中考网&&&【233网校:最受欢迎的考试教育王国】&&&日&&&
已有415人加入
&&&&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该考试具有两考合一的功能,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毕业要求的主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还可以作为衡量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二、命题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物理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物理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物理学科考试结合北部湾四市同城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考查学生物理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物理科学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三、命题基本原则&&&&(一)导向性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充分发挥考试的甄别、激励、选拔等评价功能。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着眼长远发展;有利于初高中教学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二)基础性原则。注重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主干内容;不出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三)科学性原则。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无误;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形式规范;恰当把握试题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四)能力立意原则。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教育性原则。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考试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八~九年级)教材。&&&&五、考试内容及要求&&&&从知识、技能、科学探究等方面进行考查。知识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主题,技能和科学探究融合于知识内容中考查。&&&&1.知识的考查要求&&&&知识的考查要求分为了解(知道)、认识和理解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了解:能记住知识的主要内容,能列举相关的实例,能判别相关概念,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认识: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该知识点最近的相关知识或情景进行联想,或能解释最直接的相关现象。&&&&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或情境进行联想,或能解释相关的现象,能利用该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对该知识进行扩展。&&&&2.技能的考查要求&&&&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用图表记录、描述实验数据;会使用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从实验数据中得出实验结论。&&&&3.科学探究的考查要求&&&&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实验观察等情况中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尝试对问题的成因或结果进行猜想与假设;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会收集实验证据并进行分析论证;尝试对实验进行评估、调整和改进。&&&&具体的考试要求在下表中列出。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表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物质物态变化温度计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和温度计;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固、液、气三种物态;知道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知道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理解熔化和凝固图象;知道蒸发现象和蒸发过程中的吸热及其应用;知道沸腾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理解沸点和沸腾图像;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质量与密度质量知道质量的单位;认识质量的概念;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理解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理解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了解物质的一些其它属性,能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运动与相互作用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速度。了解人的耳朵,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知道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声音的波形图;会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从中体验声音的基本特性;知道声音的分类等级;知道噪声的来源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了解声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现代技术中的有关应用;知道回声。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知识内容考试要求&&&&&&&&&&&&&&&运动与相互作用光现象光的传播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的一些实际应用。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和光的三原色;知道红外线及其实际应用;知道紫外线及其实际应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透镜及其应用透镜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一些实际应用;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它们的发展。生活中的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望远镜与显微镜&&&&运动长度、时间及其测量知道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粗略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理解运动的相对性;理解速度概念,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含义。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信息的传递电话了解信息与信息传播的方式;知道电话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波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电磁波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信息之路力与运动力认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弹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弹力、弹簧测力计重力知识内容考试要求运动与相互作用力与运动摩擦力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的平衡条件。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机械杠杆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应用;通过实验探究,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他简单机械压强和浮力压强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一些实际应用;会设计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压强大气的压强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浮力的应用能量电流和电路电荷了解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流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设计、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使用电流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电流的强弱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压&电阻电压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电压值;会使用电压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了解电阻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了解半导体材料和超导体的一些特点及其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了解变阻器的规格和使用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阻变阻器欧姆定律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会设计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会用图像说明实验结论;了解高电压对人体的危害,认识断路、短路和雷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电功率电能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会使用电能表;理解电功,理解电功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设计实验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解电热的利用或防止电热危害的方法;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及常识。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与热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生活用电常识知识内容考试要求能量电与磁磁现象知道磁体有磁极,了解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磁场的存在和磁化现象;知道磁感线的方向;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了解电磁铁的优点及应用;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及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磁场电生磁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电动机磁生电功和机械能功通过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及功的基本计算;理解机械效率;会设计实验测定简单机械的效率;通过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了解功率的实际应用;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效率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热和能分子热运动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认识内能的概念;知道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能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热量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概念,能用其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认识能量守恒定律。内能比热容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家族了解能源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关系;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各种新能源的优点及推广利用存在的困难;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能源利用的效率;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情况,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核能太阳能能源革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六、考试形式与时长&&&&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长:90分钟。&&&&七、试卷结构&&&&总分100分。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作图、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应用等题型。全卷30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6题;填空题6题;作图题1题;简答题1题;实验与探究题3题;计算应用题3题。&&&&(一)内容分值比例:&&&&力学(含声学)约45%,电磁学约35%,热学约10%,光学约10%。&&&&(二)题型及赋分比例:&&&&单项选择题32%,填空题15%,作图题4%,简答题4%,实验与探究题20%,计算应用题25%。&&&&(三)试题难度比例:&&&&整卷难度系数为0.65±0.03左右。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比例为6:3:1。
  相关推荐:               
        ||
来源:233网校-责编:mindy&&&
初中课程上新
¥300¥600
¥300¥600
¥300¥600
[备考资料]
[复习必备]
7月3日 13:42
大家好 我儿子中考才478分 我想让他读省重点 但是要花不少钱 有些人说 没必要 有些说看...
6月29日 20:7
明天就地理生物中考了,哎,心里木有低啊!!!!!
6月29日 20:7
明天就地理生物中考了,哎,心里木有低啊!!!!!
6月27日 11:2
我的所有成绩在六百分左右,我还想再提高,只是我的英语不好,怎么办
6月15日 14:4
全是初3学生&&& 。帮忙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当前位置:
>>>密度测量的原理:______.-物理-魔方格
密度测量的原理: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密度公式ρ=mV.故答案为:ρ=mV.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密度测量的原理:______.-物理-魔方格”主要考查你对&&密度公式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密度公式的应用
密度公式的应用:(1)利用m=ρV求质量;利用V=m/ρ求体积(2)对于密度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①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②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④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密度公式的应用:1. 有关密度的图像问题此问题一般是给出质量一体积图像,判断或比较物质密度。解答时可在横坐标(或纵坐标)任选一数值,然后在纵坐标(或横坐标)上找到对应的数值,进行分析比较。&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一V图像,由图像可知(&&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D.无法确定甲、乙密度的大小解析:要从图像直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目前还做不到,我们要先借助图像,根据公式ρ =总结规律后方可。如图所示,在横轴上任取一点V0,由V0作横轴的垂线V0B,分别交甲、乙两图线于A、B两点,再分别从A、B两点作纵轴垂线,分别交纵轴于m甲、m乙两点。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乙= ,因为m甲&m乙,所以ρ甲&ρ乙,故C正确。2. 密度公式ρ =及变形、m=ρV的应用:密度的公式是ρ =,可得出质量计算式m=ρV 和体积计算式。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就可以代入相应的计算式进行计算。审题时注意什么量是不变的,什么量是变化的。例2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 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____,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______。&解析:氧气用去一半,剩余部分仍然充满整个氧气瓶,即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所以氧气的密度变为 2.5kg/m3。煤油倒去一半后,体积质量同时减半,密度不变。答案:2.5kg/m3;8kg;0.8×10kg/m3。3. 比例法求解物质的密度&& 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比例法”。能用比例法解答的物理问题具备的条件是: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由初始状态到终结状态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量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量是由初始状态变成终结状态的桥梁,我们称之为“中介量”。例3甲、乙丽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l: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B.2:1C.2:9D.9:2 解析:(1)写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2)写出该物理量比的表达式:(3)化简:代入已知比值的求解:密度、质量、体积计算中的“隐含条件” 问题:& 很多物理问题中的有些条件需要仔细审题才能确定,这类条件称为隐含条件。因此寻找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以密度知识为例,密度计算题形式多样,变化灵活,但其中有一些题具有这样的特点:即质量、体积、密度中的某个量在其他量发生变化时保持不变,抓住这一特点,就掌握了求解这类题的规律。 1.隐含体积不变例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kg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m3的酒精。 ρ水银=13.6×103kg/m3,ρ水=1.0×103kg/m3,ρ酒精= 0.8×103kg/m3)解析:最多能装即装满瓶子,由最多装水量可求得瓶子的容积为V=5×10-4m3,则装水银为m水银=13.6×103kg/m3×5×10-4m3=6.8kg。装酒精的体积为瓶子的容积。答案6.8;5×10-42. 隐含密度不变例2一块石碑的体积为V样=30m3,为测石碑的质量,先取了一块刻制石碑时剔下来的小石块作为样品,其质量是m样=140g,将它放入V1=100cm3的水中后水面升高,总体积增大到V2=150cm3,求这块石碑的质量m碑。解析:此题中隐含的条件是石碑和样品是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而不同的是它们的体积和质量。依题意可知,样品体积为: V样=V2-V1=150cm3一100cm3=50cm3 =5.0×10-5m3得=84t答案:84t3. 隐含质量不变例3质量为450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 ____m3。(ρ水=0.9×103kg/m3) 解析:水结成冰后,密度减小,450g水的体积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因此冰的体积为=500cm3=5.0×10-4m3,=5.0× 10-4m3一4.5×10-4m3=5×10-5m3。合金物体密度的相关计算:&&&& 首先要抓住合金体的总质量与总体积分别等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这一特征,然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求解。例两种不同的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 (1)若墩质量相等的金属混合后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 (2)若取体积相等的金属混合后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解析:这道题的关键是抓住“两总”不变,即总质量和总体积不变。在(1)中,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设为m1=m2=m,合金的质量m总=2m,则密度为ρ1的金属的体积V1=,密度为ρ2的金属的体积V2=,合金的体积,则合金的密度在(2)中两种金属的体积相等,设为,合金的体积,密度为ρ1的金属的质量m1=,密度为ρ2的金属的质量为,合金的质量m总,合金的密度为。答案:注意:上述规律也适用于两种液体的混合,只要混合液的总质量和总体积不变即可。
发现相似题
与“密度测量的原理:______.-物理-魔方格”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507721103565222829592772424466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度的物理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