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熟天下足什么平原,天下足,并结合所学,清朝前期农业发展有什么新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初在政治民;(3)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现代化历程取得突破性;(4)有学者认为中国1840年以来的历史可以用“;38、(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一种经济学说,;(资料来源: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逊,《西方的经济增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初在政治民主化建设方面的成就。(6分)
(3)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现代化历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试述我国1978年至本世纪初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内容。(9分)
(4)有学者认为中国1840年以来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这一思路对年中国历史哪些史实评价较高,列举三项并概括主要理由。(9分)
38、(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一种经济学说,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而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资料来源: 亚当?斯密《国富论》)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逊,《西方的经济增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890年至1960年出口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年出口量增长的原因。(8分)
(3)年经济危机影响到各国出口量,试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和影响。(8分)
39.(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国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在国内战争中失败后逃亡齐国,其子孙成为齐国农民,“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三: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
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
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清代全史》: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苏州风俗考》:“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2年底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有82家,网点2000多个,中介机构500多家;1992年起,建立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批发市场以及交易所100多个,主要经营粮食、牲畜、食糖、蔬菜、金属、木材、石油、化工、机电、煤炭等大宗商品
材料五:宪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结合材料一,说明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
(3)从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湖广熟,天下足”,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4分)。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从经济的角度,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4)农业生产商品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请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有利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因素。(6分)
(5)根据材料四、五,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40.(32分)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4分),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6分)
主题二 :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迈进 马丁 ?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
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
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使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⑵结合材料及所学内容,归纳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
主题三:20世纪初想中国的思想交锋 长素(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则应之日: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然则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 指出在“论革命”的问题上康有为与章炳麟在哪些方面进行了讨论?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种主张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6分)
主题四:当代的文化迁移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中记述到:“(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崛起,以锐不可挡的态势,改变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统定位,史学著作也失去神圣的光环,从资政济世的高阁,下移到平民百姓的书桌,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消闲读物。”
(4) 分析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的原因。(6分)
一、选择题
二、材料题(52分)
37.(28分)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分,每次2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每个2分,第二项要写全称,否则要扣1分)
(3)第一阶段:1978年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分)(时间1分,内容2分)
第二阶段: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分)(时间1分,内容2分)
第三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3分)(时间1分,内容2分)
(4)洋务运动,(2分)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促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1分)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2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分)
辛亥革命;(2分)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1)(答新文化运动或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新民主主义范畴的内容酌情给分)(说明:本问只要答三个史实并讲述理由就可得分,多答者不多给分)
38、(24分)(1)政治原因: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取得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2分)
经济原因:国家干预经济,管制经济活动(2分);发展对外贸易垄断和贸易保护(1分),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1分),
(2)变化:由低速增长到低迷,再到高速增长。(2分)
政治方面原因:列强加紧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分)建立世界殖民体系(2分); 经济方面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的产生,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2分)列强加强商品倾销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1分)
(3)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分)
影响: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1940年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2分);缓和了阶级矛盾,捍卫了美国的民主制度(2分);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分)。
39、(1)实物的出土印证了史书记载“牛耕”现象的真实性。牛耕的使用说明了春秋时期我国在农用动力上出现了重大突破,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2)民本,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3)变化:由太湖平原转移到江汉平原。原因:棉、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促进了棉、桑的推广种植;粮食主产退居次要地位,由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6分)
(2)原因:明清封建政府鼓励垦荒;长江中游湖区(江汉平原等地)大量辟田;农民辛勤劳作。(6分)
,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纺织业日益商品化,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及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使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大量产品投放市场;
生产关系的调整如“一条鞭法”和“地丁银”;高产作物的引进,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扩大; 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国内市场扩大;。
(5)各类市场出现,市场体系正在培育中,初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十一届三中关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十四大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2011历史模拟题19等内容。 
 2011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中考题 2011 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统一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第一卷 选择题(共 30 分)一、选择题(在...  2011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中考试题_初一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1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中考试题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2011 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考点分析) 13.繁体“稹弊,在印制书籍时烧成“稹.中国发明这一技术和欧洲出 现类似技术分别在【B】 A.西晋 C.南宋 (...  2011历史模拟题 隐藏&& 一、选择题 1.2011 年 3 月 6 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 30 分》中,将“司母戊鼎” 读成“后母戊鼎” (鼎名原文见右图) ,由此...  2011中考历史模拟题_专业资料。2011 中考历史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我国古代某先民在地下埋栽木桩,作为房屋的基础,在桩顶架设横梁,...  2011 中考历史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我国古代某先民在地下埋栽木桩,作为房屋的基础,在桩顶架设横梁,铺上木板;然后在横梁上设置立柱...  2011 中考历史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我国古代某先民在地下埋栽木桩,作为房屋的基础,在桩顶架设横梁,铺上木板;然后在横梁上设置立柱...  2011 中考历史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我国古代某先民在地下埋栽木桩,作为房屋的基础,在桩顶架设横梁,铺上木板;然后在横梁上设置立柱...  2011年高考历史模拟题1及答... 10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四川省泸县九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7周周练历史试题_慧知文库
四川省泸县九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7周周练历史试题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
四川省泸县九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7周周练历史试题 &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题,48分) 1.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中
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C.史料整理&&&&&&&D.历史解释&2.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4.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最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的现象D.世界白银的一个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6.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7.“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8.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9.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由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其中630余人次的涉案者为英国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B.&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D.&领事裁判权任其为所欲为 10.下图是一张珍藏在美国国家博物馆(史密森尼博物院)的老照片,记载了八国联军日攻入北京城的历史瞬间。这张照片显示,联军正在顺着外城的下水道攻入城内。让人惊讶的是,当他们爬上岸时,京城百姓居然齐齐站在河沿,作围观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八国联军的突袭&&&&&&&&&B.中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C.中国人的思想觉悟低&&&&&D.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11.近代以来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有着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下列举证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B.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D.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12.&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D.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选择题答案:
& 二.非选择题: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乾隆实录》&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某侍御,主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呜呼!&&&&&&&&&&&&&&&&&&&——严复《法意》 材料四&&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权从未旁假”的理由。(6分)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8分) (3)材料三中严复对什么现象发出悲叹?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7分)
&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先生“备尝艰辛”还要坚持革命的原因。(6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4分) 14.&(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农业耕作方式?&(2分)这一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据《天工开物》的记载,十四、五世纪前后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天下的谷仓,故有“湖广熟、天下足”这一谚语的出现。除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着生产的棉、麻、芋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的生产原料。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会直接引发哪些变化?(6分)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 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3)材料三、四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的?(4分)你怎样评价上述两种看法?(6分) & 2011年秋期高12年级历史周练
感觉不错的话,微信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以后找资料更方便
是互联网分享学习的开放平台,汇集亿份高价值的文档资料,涵盖档下载,程序开发文档,教育文档,医药文档,办公文档,考试文档,营销文档,工程文档,分享文档等行业。为您提供愉悦的分享学习体验。
四川省泸县九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7周周练历史试题
你可以免费下载该文档
没满足你的要求? 查找更多相关内容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10月三县联合考试历史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山东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8次
资料类型:试卷
文档大小:510.54K
所属点数: 0.1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1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2.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保障社会稳定、政治统一的重要因素。史学界普遍认为,“宋承唐制”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唐宋时期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共同点是
A.在边疆设立军镇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
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4.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5.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②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③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 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①②③④
6.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
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8.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
A.人民选举产生
B.总统任命产生
C.国会选举产生
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
9.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B.美国的联邦制度就像中看而不中用的美丽艺术品
C.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10.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总结:“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为民众普遍接受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理念理解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
11.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中,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12.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深圳胜利举办,这为中国南京成功举办2014年世界青奥会提供了经验。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A.图l: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3.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4.“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 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
15.日,艾青在其诗作《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人民欢欣鼓舞主要因为
A.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16.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与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在过去十年为内地企业融资达1100亿美元。这表明 ①香港回归后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②香港回归促进了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 ③香港的经济制度比东京、伦敦优越 ④日益强大的祖国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17.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8.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9.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B.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C.共同点主要指双方的共同利益
D.新的开始指中美两国全面合作
20.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下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22.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用牛力耕田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23.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D.①②③④
24.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25.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其中26题11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5分,共50分。
26.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
材料二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在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689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2)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特点和表现。(3分)
观察下面三幅图
(3)说明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1分)这一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据《天工开物》的记载,十四、五世纪前后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天下的谷仓,故有“湖广熟、天下足”这一谚语的出现。除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着生产的棉、麻、芋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的生产原料。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会直接引发哪些变化?(4分)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材料三、四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的?(2分)你怎样评价上述两种看法?(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悉尼o胡克《历史中的英雄》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可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3分)
(2)据材料三,说明古代希腊是如何提防材料二中的英雄人物的?(4分)
(3)据材料四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
日-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各主要国家均对当前加沙局势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和经济需求问题。中方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呼吁有关方面保持最大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多极”应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2分)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哪一外交政策基本方针?目前“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是否具备?为什么?(3分)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0、A 11、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其中26题 11分,27题 12分,28题12 分,29题15分,共50分。
26、(1)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2分)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分)
(2)特点:采用和平渐进的方式;议会高于王权。(2分)表现:建立君主立宪制。(1分)
(3)图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 图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图三:人民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分)
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1分)
27、(1)铁犁牛耕(1分)。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力(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放了人力(2分)。
(2)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剩余劳动力增多;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手工业原料富足;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4分,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得4分)
(3)材料三认为,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1分)材料四认为工商皆为本。(1分)评价:重农政策的推行,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或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巩固),(1分)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工商皆本的思想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1分)
28、(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1分)
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3分)
(2)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最高权力属于公民集体;轮流执政;抽签选举。(4分)
(3)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1分)
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1分)
(4)认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
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2分)
29、(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对抗;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对峙;西德与东德分立;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或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3分)。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3分)。
(2)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2分)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原因: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领土争端、资源争夺)。(4分)
(4)答案一:具备。理由: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3分)
答案二:不具备。理由: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解决一些地区矛盾。(3分)
-----------------------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广熟天下足指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